CT的维护与保养(精选11篇)
CT的维护与保养 第1篇
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是导致CT故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CT要求专线供电, 变压器容量、电源线的长度和线径、专用接地装置等必须要符合设备要求。同时, 机房应配备有电压表及断电保护装置的配电柜。要经常检查接地装置是否老化, 掌握供电信息, 以防止停电造成的系统损坏。
2 温、湿度
CT对机房温度和湿度有很高的要求, 温度过高会影响系统散热, 温度过低会影响某些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一般机房温度应保持在22度左右。湿度偏差过大会影响电子器件的寿命或引起短路等故障。一般机房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
3 防尘
灰尘可引起短路、电路板接口接触不良, 如果过滤网被灰尘堵塞, 会影响设备散热, 探测器表面的灰尘可引起图像伪影。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机房环境的清洁, 另一方面要定期对设备内外进行清洁以及更换控制台和扫描架的空气过滤网。
4 易损部件
(1) 滑环:CT的滑环担负着扫描架旋转部份和数据传输任务, 滑环不良可导致多种故障发生, 也是CT最多见的故障原因。因此, 要定期进行滑环的清洁。方法是用无水乙醇或厂家提供的专用清洁剂、专用滑环清洁纸擦试。
(2) 碳刷:要经常检查碳刷的磨损程度, 及时更换, 防止碳粉磨下过多而造成短路。防止碳刷中铜引线与滑环接触而损坏滑环。
(3) 球管:CT的球管是最昂贵的消耗部件。虽然受使用寿命的限制, 但认真做好保养, 可避免其过早地损坏。冷却的球管必须经过预热后才能进行扫描, 关机时必须让球管冷却到设备要求的温度以下方可关机。
(4) 定期检查各种转动装置, 及时补充润滑油。定期检查各种风扇, 发现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厂房的维护与保养措施 第2篇
厂房和设备的位置、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必须适合所进行的工作。为确保厂房设施的正常使用,延长厂房、设施的使用寿命,使之充分发挥其性能和作用。特制定此措施。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厂区、厂房建筑及相关设施的维修管理工作。3 责任
行政部 4 内容 4.1 定期检查
(1)每年至少对厂房和所有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工作由工程部负责组织。通过检查了解厂房和主要设施的实际状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2)每三个月工程部设备维修人员应对厂房和主要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并认真填写《厂房设施检查记录》 4.2 日常巡检与维护
厂房和设施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可能对生产产生不良影响。重要的检查、保养项目应列入计划,并定期实施,以保证厂房达到设定的指标、标准,日常巡检与维护由工程部有关维修人员组织实施。4.2.1 楼体的维护
(1)每年工程部对全公司每栋楼体进行检查、防止楼体变形、结构异化。(2)如发现严重情况,应请专业部门来鉴定、指导,必要时应采取补救措施。4.2.2 墙体的维护
(1)对墙体进行检查、发现墙体破裂、渗水及时修补,清除渗水源。
(2)保持厂房外墙清洁,原则上墙体每一年清洗一次;玻璃窗每年清洗一次。(3)不定期清理厂区外墙,及时发现和清除不洁物及非法粘贴广告纸。4.2.3 厂房顶的保养
(1)所有建筑物屋顶雨水管口、内天沟、外天沟每季度清理一次。
(2)防止楼顶裂缝、漏水、隔热层损坏,一旦发现情况、应及时修补和更换。(3)楼顶不准堆放杂物,任何在屋顶摆放设施、设备、打孔等工作必须提前上报工程部核验后方可实施,并指定专人管理清洁。4.2.4 地面保养
确保地面无塌陷、无凹凸变形、无破损、无渗漏、无废旧物品堆积。4.2.5 确保天花板、门窗无变形、无残缺破损、无漏水等。4.2.6 排水设施
每年定期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疏通楼顶排雨水装置,保障雨水泄水道的畅通无阻。由指定清洁工执行。4.2.7 外悬挂物
(1)所有重型悬挂物,必须由工程部同意后方可进行安装。(2)对厂外墙悬挂物,必须每半年由工程部检查一次。(3)对有碍美观或已过期的各种悬挂物应及时清理,消除隐患。4.2.8 水塔、水池的维护
每年冲洗一次,用扫把冲刷池面,同时对水塔、水池内构筑体内外观结构情况做出评定,如出现问题,由工程部拿出方案负责解决。4.2.9 厂区维护
(1)厂区绿化区应定期修剪,不得有杂草,对枯死的植物定期更植,(2)厂区公共卫生由专人每天清扫,保持厂区清洁卫生。(3)4.2.10 消防、用电安全措施
(1)定期检查厂区安全设施,是否有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及时更换失效或损坏的安全、消防设施。
(2)定期检查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设施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无阻。
(4)经常检查现场电器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漏电装置是否灵敏,电线接头绝缘是否良好,电线线身有否破损,如出现故障应及时修理,保证供电线路安全可靠,并每年全面检修一次。
(5)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电炉和大功率灯泡取暖。
(6)雨季到来之前应该对对避雷装置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保证避雷装置安全可靠。
4.3 设施使用过程中的维修
可在设施使用过程中进行的维修,应认真填写《厂房设施检查记录》。4.4 纠正性维修
设施出现问题时或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时,如认为必须进行的维修活动称为“纠正性维修”,视情况可由本单位,也可由外单位完成纠正性维修,但均需在工程部监督指导下进行。4.5 维修规则 4.6.1 准备工作
应与有关部门负责人讨论并明确以下各点:
(1)维修工作是否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2)如影响生产,应怎样与工程部沟通;
(3)维修工作是否影响邻近部门,如引起损坏、工作中断等;(4)应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5)车间运行是否妨碍维修;
(6)车间班长负责做好本工序维修前的清洁工作;
(7)如维修涉及防火安全问题,则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得到书面批准。4.6.2 维修前检查确认(1)有防护设备;
(2)维修区已清洁,没有废料;
(3)易燃物品已存放在规定的地点,如需动火时,已得到批准;(4)地上的排水沟畅通。4.6.3 监督、协助
进行维修:始终有工程部人员监督、协助。4.6.4 事后工作
完成维修后:
(1)拆除临时性的防护装置;
(2)做好该区卫生工作,清除废物,清理并搬走多余物料;(3)归还借用设备。
拖拉机的维护与保养 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拖拉机;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 S2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64-1
最原始的拖拉机使用的是铁轮,不仅笨重而且容易陷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走上了现代农业的道路,农业机械也越来越先进,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拖拉机主要零部件的维护与保养
1.1润滑系统的保养
定期清洗润滑油过滤器,更换滤芯,检查油底壳油面高度,及时添加润滑油。定期更换油底壳润滑油,结合实际情况和油的质量,适当提前或延后。润滑油路压力调整。柴油机工作时,若发现润滑油路压力低于正常压力,则应查明原因。使用中如因调压簧变软,偏磨或折断使机油压力降低,则需调整弹簧预紧力或更换弹簧以恢复正常压力。
1.2离合器的使用与保养
使用:离合器踏板要一次踩到底,接合动力要柔和而不拖延。松抬离合器踏板的全过程一般是“快-慢-快”的抬脚过程。变换油门和挡位,尽量不采用半分离或分离离合器的办法降低车速。因为这样做会使分离轴承、分离杠杆和摩擦片等过早磨损。行驶中脚不要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因为这样做,会使离合器处于半分离接合状态,造成摩擦片早期磨损,特别是当路面不平发生颠簸时,情况更坏;机车下坡时,要采用低挡小油门,不要让车空挡自由滑行;正常停车应先收油门,再分离离合器,并适当配合使用制动器,使机车平稳地停住。紧急情况下停车时,应迅速收油门,同时迅速踩下制动器踏板,然后再分离离合器。
保养:离合器的轴承、轴套要定期润滑,有些机车的分离轴承采用封闭式结构,平时不打黄油,保养时取下分离轴承,放人加热熔化的黄油中,待冷却后取出即可;正确调整间隙,机车作业中,由于摩擦衬片的磨损或紧固螺栓松动等原因,会使离合器各部间隙发生变化,并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要经常检查、调整离合器间隙;清洗摩擦衬片,离合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沾染油污而造成摩擦衬片打滑,应及时予以清洗。
1.3轮胎的使用与保养
使用符合规范的轮胎,正确调整轮胎的气压,气压对轮胎的使用寿命影响极大。保证合理的负荷,轮胎超负荷工作,会造成快速损坏,特别是拖车轮胎。所以在考虑轮胎的正常负荷时,最好按最大负荷的80%~90%为宜,绝对禁止超负荷。拖拉机驾驶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轮胎的正确使用与保养,难度不是很大,每一个拖拉机驾驶员都能做到,但难在重视与坚持。
1.4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保养
清洗冷却系统。对水垢不多的冷却系统,可拆下节温器,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对水垢较多的冷却系统,可用苛性钠溶液清洗。一般在每升水中加入75克苛性钠和25克煤油,注入冷却系统内,放置6~8小时,待发动机充分加热后,放出苛性钠溶液,再用清水冲洗,吹干即可;应用清洁的软水进行清洗,如库水、河水、雪水等。在没有软水的情况下,可将井水、自来水等硬水,经过软化处理后,再加入到冷却系统内。最简便的软化处理方法是将硬水煮沸,使其沉淀后使用;启动前可先在冷却系统内加入60℃~70℃的热水,给发动机预热,提高启动性能。拖拉机作业结束后,应停放在机库内平坦处,待水温降到40℃~50℃时,打开放水开关,摇转曲轴,使水泵壳体内的水全部排尽。
2 拖拉机冬季保养注意事项
保持预热装置作用良好;根据气温下降情况适当增大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启动时发动机应用热水预热,并应加热油底壳和变速箱的润滑油。
为了防止发动机冷却温度过低,必要时可在散热器前增设保温被。冷却系内应加防冻液;换用冬季燃油和润滑油;加强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的保养和检查,以免路面积雪和结冰时产生事故。
适当提高轮胎充气压力,工作结束后,拖拉机不要停放在潮湿有水处,以免行走装置冻在地面上,起步时使传动系以及行走系过载;冬季拖拉机在高速行驶时,不准用半边制动急转弯。轮式拖拉机在道路上行驶时,左右制动踏板须用锁板连锁在一起。正常行驶时,不准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不准用离合器来改变车速,不准在不摘挡的情况下,踏着离合器做其他事。
3 拖拉机春季养护常识
初春时节,气温不是很稳定,为了保证农机安全生产,除按规定操作农机外,还要注意机体的保养:
金属部件存在一个脆性的问题,一般在温度较低时容易断裂。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气温不是十分稳定,尤其是初春,气温忽高忽低,农机金属部件脆性较强,农机润滑系统一定要按规定标准保养。
春天使用农机还存在一个冬季闲置的过程,使用前要做好全面的清理与检查,切忌盲目启动上路。清理主要是清理杂物等,要做好润滑、调整、紧固等各项工作,确保拖拉机可以正常、安全起步是十分必要的,希望所有的农机手都不要忽略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贺惠,高兆义,裴振忠. 浅析农机维修网点的发展现状与管理[J].山西农机.1995(S1).
[2] 黄克俭. 农机维修企业和维修人员有法可依了[J].山西农机.1996(03).
[3] 陈禄和,李炳麒.加强农机节能维修管理刻不容缓[J]. 机械研究与应用.1997(04).
[4] 马利民,刘志刚,韩君霞.河北省农机维修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J].河北农机.2005(06).
探讨CT的维护保养与辐射防护问题 第4篇
(1)机房电源的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常会导致机器不能正常工作,是导致CT故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地域用电负荷的影响,这种现象在中小城镇医院出现较多,大城市近年已有明显改善,电力部门采取了必要措施,但医院为大型设备备用大功率稳压电源仍很有必要。
(2)机房温度、湿度的大幅度或频繁的变化,室内空气中过多的尘埃对机器零部件及插件易造成氧化和腐蚀,导致接触不良,这类故障几乎占了40%之多。
(3)技术人员没有坚持定期维护保养,是导致机器故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维护人员应勤于学习研究,彻底消化CT的配套资料,对CT应充分了解其构造、原理、性能、时效,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才能有效地减小故障发生率。
(4)技师的操作不当也是机器出现故障的另一原因。多是没有检查机房的温度、湿度就开机,不按正常的程序开机和关机,频繁地开机和关机,过重的敲击键盘或按钮,球管未预热而进行扫描,机器持续工作2 h以上后,未等扫描机件冷却就骤然关机等。
鉴于此,CT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设备系统的定期清洁(一般每周一次)及机械运动部件的时常润滑(一般每月一次)。
(2)调校电路系统的检查及仪表参数,校准CT性能,以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
(3)CT机正常工作时机房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8~25℃,湿度应保持在40%~75%,应保持较高的空气清新度,保持稳压电源的工作状态,输出动力电压为380 V,照明电压为220V,电源指示应符合技术要求。
(4)定期除尘、去垢、紧固、润滑,更换和清洁机器的过滤网、过滤器等,检查设备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水冷机的水循环及温度调控。定期检查扫描机架、扫描床及多幅像机的运动部件,及时对机械部件进行清洁和润滑。
(5)对重要的线路要定期排查和维护,探测器压力状况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线性增益,机架旋转速度控制线路的维护。
CT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固然重要,但CT扫描成像原理仍以X线为射线源,检查中的X线电离辐射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做好了安全防护,才能既优质检查,又减少辐射,CT检查中的防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医师应慎重开CT检查申请单,明确提出要检查的部位,一次申请扫描的部位不应多于3个,平扫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再做增强,以避免患者一次性接受过多的X线辐射。
(2)CT操作技师从申请单上明确患者的检查部位后,应对患者受检部位以外的肢体用铅衣铅帽进行掩盖,以避免其它部位接受辐射和散射,这一点对未生育的适龄青年和年幼体弱的患者尤为重要。
(3)技师在制定扫描计划时,需认真设定好扫描层厚和期数。扫描层过厚会漏扫病灶,一味采用薄扫又增加了患者X线辐射剂量,权衡利弊,除必要的3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及薄扫之外,一般不应过多地反复扫描,以避免人为地增加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荩荩下转第350页荩荩)(荨荨上接第344页荨荨)
(4)检查过程中扫描室内原则上只允许患者存在,其他人员室外等候。对于那些躁动不安或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必须有人陪护扫描,此时陪人应穿上铅衣加强防护。
(5)CT医技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操作间的铅玻璃窗及铅门应足够厚和严实,特别是铅门底部与地板间隙不应大于3 mm,最好采用深陷式推拉铅门。在扫描室内做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椎间盘臭氧消融等手术时,必须穿戴铅衣铅帽。
对于上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定期严格落实,并及时记录好维护中的原始数据和显示数据,便于查询和参考,保证CT设备高效运转。同时,只有做好了检查中的安全防护,才能有效地保障医患双方的身体少受损害,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摘要:阐述了CT常见故障的发生率与定期维护保养的力度的关系,其中外围辅助设备因素导致主机故障不可忽视。通过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CT故障现象的分析研究,总结出CT维护保养的5条注意事项,同时对CT检查的辐射防护问题提出5条参考意见。
论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 第5篇
摘要:数控机床作为一种高精度自动化设备,其能否安全可靠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为了保证机床长期安全平稳运行, 降低维修费用,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就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故障着重提出以下几种实用的诊断、维修及保养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数控机床 自动化 诊断 维护 保养 效益
1 数控机床故障的分类
常见故障按产生原因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类。所以,维修中首先要判断是机械故障还是电气故障,先检查电气系统看程序能否正常运行,功能键是否正常,有无报警现象等,再检查是否有缺相、过流、欠压或运动异常等现象。根据上述情况,则可初步判断故障原因在机械方面还是在电气方面。
2 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2.1 常规检查法 ①报警处理:数控系统发生故障时,一般在操作面板上给出故障信号和相应的信息。通常系统的操作手册或调整手册中都有详细的报警内容和处理方法。同时可以利用操作面板或编程器根据电路图和PLC 程序,查出相应的信号状态,按逻辑关系找出故障点进行处理。②无报警或无法报警的故障处理:当系统无法运行,停机或系统没有报警但工作不正常时,需要根据故障发生前后的系统状态信息,运用已掌握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利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PLC中断状态分析,其中断原因以中断堆栈的方式记忆。
例如:一台SCHIESS VMG6 7轴五连动数控机床,采用西门子840D系统其可编程控制器S7300在运行中产生中断故障,利用系统诊断中断堆栈的方法可以十分迅速的找到故障原因,通过SIMATIC Manager 访问这一功能,选择菜单功能PLC->Diagnostic/setting->Module Information->Diagnostic Buffer,可打开诊断缓冲器,诊断缓冲器中按先后顺序存储着所有可用于系统诊断的事件。选中了一个事件后,在“Dtails on Event"信息框中可以看到关于该事件的详细说明:事件(ID)代号和事件号、块类型和号码,根据事件,如导致该事件的指令的相对STL行地址。单击〖Help on Event〗按钮,可打开事件帮助信息窗口。单击〖Open Block〗按钮,可在线打开CPU中出现中断的块,如利用这种方法在实际维修工作中是十分迅速有效的。维修人员应当充分熟悉系统的自诊断功能的一些特殊处理方法。这样就会少走弯路,较快排除故障。
2.2 初始化法 一般情况下,由于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用硬件复位或开关系统电源依次清除故障;若系统工作存贮区由于掉电、拔插线路板或电池欠压造成混乱,则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
例如:一台德国PFH100KW-6米数控龙门铣镗床采用西门子840C数控系统,由于系统工作存贮区混乱,开关后只定在一个初始化界面,系统根本无法进入,一般性复位无效,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就采用了初始化复位法,进入〖start up〗菜单->利用〖general reset mode information on startup〗->选择〖end gen reset mode〗进行这种特殊的复位法之后,系统才能重启进行正常操作,故障解除。
2.3 参数修正法 在数控机床维修中,有时要利用某些参数来调整机床,有些参数要根据机床的运行状态进行必要的修正,这种方法与机械维修相配合是十分有效的。例如:一台法国Forestφ250数控落地镗采用NUM1060系统爬行严重,虽进行了X轴导轨的大修但此方向立柱的运行仍无法满足加工要求,原因是前导轨已经严重研伤,在机械调节能力有限的基础上试着进行参数更改,将P21 Servo-system loop gain coefficient伺服系统的`位置环增益系数逐渐修调,NUM机床参数的设置步骤及操作方法介绍如下:①上电后按软键Fll-SELECT THE UTILITY②选择0项ACCESS TO UTILITY PROGRAMMES③选择第5项SETUP DATA④这时出现画面WARNING MACHINE CONTROL WILL BE STOPPED WHENCHANGING PARAMETES OK?(Y/N),键人Y字母⑤出现画面MACHINE SETUP DATA 0 DISPLAY 1 CHANGE……,如果更改请键入1⑥出现PARAMETER?如果更改参数P21则键入P21⑦出现该参数后将光标移到字按#键入参数值回车即可⑧按键CTRL+X Off系统复位退出参数设定即可
经多次调试P21数值由950最终降为700后机床爬行故障得到好转,保证了生产的进行。所以维修人员要多查资料多了解机床各种参数的意义及参数更改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在机械调节能力一定的基础上通过修改NC数据使机床的性能得到更好更大的发挥,提高它的加工精度。
3 数控机床电气、液压和冷却润滑系统的保养
3.1 电气系统的保养
3.1.1 清除电气柜内的积灰,保持电路板、电气元件表面干净。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数控柜内一般都要加装空调装置。安装空调后,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有明显的提高。
3.1.2 机床周围电器 检查机床各部件之间连接导线、电缆不得被腐蚀与破损,发现隐患后及时处理,以防止短路、断路。紧固好接线端子和电器元件上的压线螺钉,使接线头牢固可靠。
3.1.3 机床电源 检查数控系统供电是否正常,电压波动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整个数控电气系统接地是否良好可靠。接地可靠是系统防止干扰、工作可靠的保证。
例如:一台美国AB的10×40米数控车铣床在调试过程中发现,机床通讯经常突然中断很异常,通过检查发现电控框屏蔽层接地不好,使程序信号受干扰引起失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将电缆屏蔽层、机床配电柜元器件良好接地后故障排除。
3.2 液压系统的保养 要定期对油箱内的油液进行更换,且有时机床油号的选择也要由工作现场的环境温度,油路系统不同而定。定期检查更换密封件,清洗油箱和管路,防止液压系统泄漏。检查系统的噪声、振动、压力、温度等是否正常,将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
3.3 冷却润滑系统保养 检查导轨润滑油箱的油量,润滑油泵是否能定时启动、停止。定期检查油泵、清洗过滤器、油箱、更换润滑油。如切削液太脏,应清洗切削液箱、更换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因此,要求除了掌握数控机床的性能及精心操作外,还要注意消除各种不利的影响因素。
应该强调的是,虽然数控机床的系统种类繁多,但是各类数控机床的保养方法基本相同。只要操作者与维修人员做到认真操作,精心维护,就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减少维修费用,从而保证了数控机床更长时间安全可靠的运行,切实贯彻了设备管理以防为主的主导思想,从而有效的保证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永久.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管士昌.数控机床维修保养中的几个问题.设备管理与维修1990(2).
[3]崔洪才.浅谈数控机床的维护.设备管理与维修.No9
相关阅读:
数控加工的工艺
数控车床编程加工工艺处理
简析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机床维修
控制环小耳朵工装设计及加工
螺旋CT球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第6篇
1 电源方面
CT机电源必须使用专线, 独立的供电系统, 稳定性要好, 波动性要小, 要配备不间断电源, 这样才能保障CT球管及系统稳定运行, 充分发挥球管的效能。另外, 还要和当地的电力公司协调, 对发生断电现象, 提前通知我们, 可以提前做好关机准备。尽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突然中断供电, 尤其是在高压曝光时断电对球管的损坏概率是很高的。
2 球管冷却
CT机在进行扫描工作时, 加在X线管上99.8%的电能转换为热能积聚到阳极靶面上, 使X线管各个组成部分的温度急剧升高, 为了使X线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去, 减轻高温对X线管的损坏, X线管有一套冷却系统在工作, 它是通过绝缘油的循环和风扇的吹风散热来最大限度地消除X线管的热量。所以注意观察管球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显得极为重要,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经常清洗或更换过滤网, 清理散热器上的灰尘, 使风的流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保证球管的充分的散热, 这样可提高X线管使用寿命。
3 球管预热
我们的机器平时保持常开状态, 规定每天早晨在扫描病人之前必须做管球预热, 预热目的是使灯丝逐步加温到工作状态, 如果灯丝在冷却状态下突然升温, 这时进行扫描, 在强大的电子流作用下, 灯丝容易断, 而且, 当阳极靶面受到冷高压撞击时靶面也易裂。因为我们医院夜班病人很多, 我们根据自己医院病人的多少来做球管预热, 如果夜班病人很多, 一直到早晨八点夜间病人中间间隔不超过2个小时, 就不做球管预热了, 如果夜班病人很少, 早八点我们就做训练球管, 这样可以降低球管的耗损, 同样也达到预热球管的目的。
4 正确选择控制曝光条件
4.1 控制管电流
管电流决定灯丝电子的发射量, 即X线量的多少。管电流越高, 灯丝工作的温度越高, 那么它的蒸发就越快, 灯丝寿命就越短。工作中, 根据病人的体型和扫描部位, 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 应尽量减少毫安值, 不要盲目追求图像质量, 增加毫安值, 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辐射和操作者的危害, 也增加了球管的无为损耗。
4.2 控制管电压
管电压决定X线的质, 即X线穿透能力的大小, 管电压越大, 旋转阳极靶面所接受电子撞击的能量越大, 此时阳极的温度也越高。阳极靶面会受损, 工作中, 应根据病人不同的检查部位, 不同年龄合理选择管电压。
4.3控制扫描时间
机器的扫描时间, 是指X线球管连续发射X线的时间。扫描时间短, 有利于球管的散热和冷却, 因此定位片不可扫得过大, 在定位片上确定上下界限要适当, 否则, 增加了病人照射剂量, 又加大了球管的消耗。
5病人充分做好扫描前准备
目的是为了避免病人重扫, 避免球管无效的曝光。病人在扫描前去除身上的金属东西, 有的部位需要提前口服水或泛影葡胺, 小儿扫描需熟睡后方可进行。
6操作人员也要做好准备
操作人员要有责任心, 详细阅读申请单, 不可错扫病人, 错扫部位, 做好呼吸训练, 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病情合理选择螺旋扫描, 还是轴位扫描, 螺旋扫描是球管连续曝光, 而轴位扫描, 球管能得到散热, 冷却。这样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球管耗损。当扫描程序处于“就绪”状态时应立即进行曝光扫描, 减少球管的空耗。
7使用环境的控制
做好预防性维护, 确保设备清洁, 扫描室内要有空调设备, 保证机房温度18℃~22℃, 机房要配除湿机, 湿度控制在40%~60%.冬季湿度低时需适当增湿, 如洒水, 拖地, 增湿机最佳。温湿度计由医院自己提供并需定期检查其准确性。
8 CT球管软件维护与硬件保养同样重要, 不可忽视。
结论:CT球管的维护和保养是一项系统细致工作, 我们操作人员要有积极地热情, 负责任的态度才能做好上述工作, 球管使用寿命一定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银山, 景丹阳, 崔晋峰, 胡云发, 李文英.螺旋CT球管使用保养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4, 28 (2) .
[2]赵晓余, 王晓坤.CT机X线球管延长寿命的几点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 2005, 26 (2) .
医用CT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第7篇
1 CT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CT机的基本结构包括[1]:①X线的产生部分;②X线的探测部分;③扫描机架部分;④计算机部分;⑤图像显示和记录部分;⑥操作台部分;⑦附属设备部分。简要地说,CT机的工作原理为:CT机球管可以发射出X线,用X线束对身体的某一部分进行扫描,当X线经过身体后部分被组织吸收,其余射线则穿过身体被检测器接收并产生信号。由于身体各个组织的疏密程度不同,X线的穿透能力也不同,导致检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强度也不同。将这种有差异的射线接收信号转变为数字信息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并输出到显示屏上便可形成CT扫描图像。
2 CT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2.1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是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应建立健CT机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制度,制定详细、正确的仪器操作、维护和保养规程,工作人员在维护和保养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维护和保养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2 努力提高维护和保养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维护和保养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人员应相对固定并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后才能上岗;应注重维护和保养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
2.3 做好每日的常规维护和保养
①保持机房温度、湿度恒定:CT机对操作环境的温、湿度均有要求,计算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0℃~25℃左右,室内温度过高,CT球管、高压电路散热不好,会引起机器运行不正常;湿度要控制在35%~70%左右,湿度过小、过大,均会导致某些材料及结构的几何变形和性能变化,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②保持防尘净化的环境:CT机必须要有良好的清洁环境,室内保持清洁,注意通风、严格防尘、净化空气,及时检查、清洁、更换过滤网,清理散热器上的灰尘。③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按正常的顺序启动和关闭程序:每天开机后,要进行空气校准;定期行稳定性检测和水模校正,必要时行状态检测;扫描前必须进行球管预热程序,关机时不能立即切断电源,要让球管慢慢冷却,从而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2]。
2.4 做好定期维护和保养
①环境、电源的定期维护和保养:要定期清洗或更换除湿机、空调的防尘网;经常清理CT机机架下地面并注意有无泄漏物;应定期检查铺设在室内电缆沟的电缆;注意老鼠与蟑螂等生物,防止其咬断电线,污染线路板,引发火灾;定期检测外部的三相电源,做到相位、相辐稳定、相辐均衡及不移相,观察自动补偿式稳压器稳压及碳刷的磨损情况、测量地线与接地间的阻值情况。②CT机球管的定期维护和保养:通过软件的KV、热容量等参数可以动态了解球管的真空度及冷却器的散热情况;应保持高压电缆与球管的接触良好,接触零部件无杂质;及时清洁球管冷却器散热片及风扇上的灰尘,保持系统良好的散热功能。③CT机机架、诊断床的定期维护和保养:通过软件错误日志了解机器的运转情况,从而进行行之有效的维护保养;应定期打开机罩,在保证断电的情况下检查端子排上的螺丝是否松动,接插件是否牢靠,线扣、线托是否脱落;清洁机器内部灰尘,清洁散热风扇、板箱风扇、顶罩风扇上的灰尘;定期清洁滑环和碳刷,减少灰尘对滑环的污染和碳刷之间的摩擦;及时检查碳刷磨损程度,做到及时更换碳刷,防止碳粉磨下过多而造成环与环之间短路,防止碳刷中铜引线与滑环接触而损坏滑环等;定期检查主旋转轴承、各种转动装置、诊断床,注意润滑状态是否良好,及时补充润滑油,以减轻机械系统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用酒精擦拭各光耦传感器,力争螺旋CT做到精确定位系统和准确数据传输;经常检查应急开关的灵敏性,防止事故发生[3]。
2.5 做好CT机维护保养的计划和记录
应按照CT机维修保养的规章制度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并按时落实;在维护保养后,要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其中应包括维护时间、维护情况简述、更换配件情况等,通过查看记录不仅可以了解使用科室对维护服务情况的满意度,还可以分析设备是由于主机故障还是辅助设备故障,追踪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动态掌握和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了解配件的更换;同时,在每次完成预防性维修后,由维修工程师书写预防性维修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预防性维修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执行时间、再保养时间、预防性维护的内容及效果等[4]。
3 小结
正确做好CT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对提高CT成像质量、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发生、延长CT机使用寿命、减少消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静,张振光.CT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技术发展应用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119-121.
[2]秦霞.CT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J].医疗装备,2014,27(7):74-75.
[3]梅良玉.浅谈螺旋CT机维护与保养[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251.
CT球管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8篇
1 CT球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1 CT球管的基本构造
CT球管由管芯、管套、高压电路、循环冷却系统等组成,其中管芯是球管的核心部件,它由阳极和阴极组成。根据阳极结构来分,管芯主要分为两大类:固定阳极管芯和旋转阳极管芯(见图1)。固定阳极管芯功率小,产生射线量少,适用于小型X光机及工业X光机;旋转阳极管芯主要用于大功率X光机的球管中,CT球管广泛采用此种管芯。
1.2 CT球管的工作原理
CT球管实际上是一个高真空的阴极射线二极管,是产生X射线的系统,其工作过程为:由12V电压用于阴极灯丝加热,并产生自由电子云,这时向阴阳两极加40~150k V高压电时,电势差陡增,在高压强电场驱动下,处于活跃状态的自由电子束,由阴极高速撞击阳极钼基钨靶,并发生能量转换,约l%的电能形成了X射线,由窗口发射,99%则转换为热能,由散热系统散发。
X射线是一种有很强穿透力的短波长电磁波,且电压愈高穿透力愈强。X射线在穿透物质过程中会被部分吸收,即衰减,这是X射线成像的物理学基础。利用这一原理,使通过人体组织后产生不同衰减的射线投影,胶片的溴化银感光后经显影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经定影冲洗为透明白色,由此产生了黑白影像,这就是摄影效应。另外X射线的穿透程度,或者说被吸收衰减程度还与被照射物体的密度和厚度相关,成像上所显示的黑白影像的层次差异代表人体组织的密度差异,密度越高,吸收越多,穿透越少,感光越少,图像越白;反之则越黑。人体组织发生病变时密度也发生变化,其影像的黑白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影像诊断原理。
2 CT球管的正确合理使用及维护保养
CT球管不仅是CT机中最昂贵的部件之一,也是高损耗的部件之一,曝光次数的多少和曝光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的长短。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它,并定期做好维护保养,会延长其寿命,从而为医院节省不菲的开支。
2.1 CT球管的正确合理使用
2.1.1 球管预热
CT机在每天早晨开机后必须先预热,然后再扫描病人。预热是为了使灯丝逐步加温到工作状态,如果灯丝在冷却状态下突然进行扫描,在强大的电子流作用下,灯丝就容易断,且当阳极靶面受到冷高压撞击时靶面也易裂。在病人少的时候,CT机停止扫描超过约2h后也应进行球管预热。
2.1.2 正确选择曝光参数
曝光前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胖瘦程度及扫描部位等选择最合理的曝光参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用尽量小的管电流和尽量低的管电压来进行曝光,这样既降低了球管的损耗,也减少了病人的辐射剂量。
2.1.3 合理控制曝光时间
当CT机处于程序就绪状态时,应及时进行扫描,因为此时球管的旋转阳极已加速到约11000r/min的高速,灯丝也加热到了曝光所需的温度,若不及时进行曝光,将会造成球管的空耗。
2.1.4 关机
每天完成最后一次扫描操作后,球管温度仍然很高,如果此时关机,球管的散热系统就会停止工作,导致球管的余热长时间不能散尽,必将影响球管的寿命。如果在末次扫描完成20min左右再关机,则能保证球管的充分散热,从而延长其寿命。
此外,患者和操作人员在扫描前都应做好充分准备,避免扫描失误而进行重新扫描,造成球管不必要的损耗和病人辐射剂量的加大。
2.2 CT球管的维护保养
2.2.1 电源方面
CT机要使用独立的供电系统,稳定性要好,电压波动性要小,这样才能保证CT球管及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其最佳性能。应极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的突然断电,特别是曝光时若断电对球管的损害是很大的。
2.2.2 使用环境方面
CT机房内要配备空调系统及除湿机,以便提供CT机正常工作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应控制在22℃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并且一定时间内温度和湿度波动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其正常使用。同时室内应保持清洁,减少灰尘的进入,以避免灰尘阻塞球管散热系统。同时应定期检查散热系统的油路循环是否正常,风扇运转是否良好,油泵过滤网是否阻塞,管套、管路是否有漏油现象,并定期清除风扇过滤网及防尘罩灰尘,保证球管的散热。
2.2.3 球管的训练
新球管安装完成后,首先应进行球管训练,训练球管的程序因机型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应严格按照其标准程序执行,方能达到训练球管的目的。训练球管的方法一般是曝光条件由低到高逐步变化,按照一定的次数和时间间隔进行球管曝光。经过训练的球管运行会更稳定,同时寿命也得到延长。当球管经过一定次数曝光后,X射线产生不足,真空度下降,内部打火,这时可对球管进行重新训练。
2.2.4 球管的检修
球管一旦出现故障,只要不是灯丝熔断、靶面损坏、管壳破裂等不可修复性故障一般均可修复后再使用。例如:管套内的高压冷却油绝缘性下降或出现气泡致使球管放电,可以更换高压油使其恢复正常;X射线输出窗口损坏也可以通过更换修复故障。一只好的球管如果及时排除一些非致命性故障,可以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2.2.5 软件系统的维护
CT球管的软件维护与硬件保养同等重要,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关机时,要严格按照机器程序及指令提示进行操作。准备停电时要提前关机。(2)在非扫描状态下,禁止使机器处于待曝光扫描状态。(3)定期进行水模校准及空气校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图像质量。(4)及时清理磁盘空间,以保证数据的畅通。(5)当机器长时间搁置不用时,要定期开、关机1次,并进行1次预热扫描,以保证软件和硬件的正常运行。(6)禁止在机房及控制室内使用手机等,防止电磁波干扰。(7)定期对球管的m A、k V、S基准值进行校准。(8)认真记录机器每天的运行情况。
CT球管的寿命是有限的,但能否使用到其寿命的最大限度取决于平时正确合理的使用及良好的维护保养。如果操作技术人员能做好上述各项工作,必将大大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
摘要:CT机作为各级医院最重要的影像设备之一,普及度很高。球管作为CT机的核心部件,如果能做到正确合理的使用及定期的维护保养,必将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具体阐述了CT球管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
关键词:CT机,CT球管,保养,旋转阳极
参考文献
[1]王溶泉.医用大型X射线机系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1.
[2]于清林.CT(X射线)球管的原理、使用和养护探究[J].中国医学装备,2009,6(3):49-51.
[3]王有凤.螺旋CT球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J].医疗装备,2010,(3):54-55.
[4]刘印祥,冯永格.影响CT球管寿命的非质量因素[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6,5(4):38-39.
[5]郑劼,盛群.从球管常见故障谈CT球管的维护和保养[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3):56-57.
CT的维护与保养 第9篇
1 日常检查和维护
1.1 环境
1.1.1 温度要求
无论是否处于扫描状态, 设备间、扫描机房、操作间的温度都尽可能保持恒温, 必须保持在18~26℃, 采用精密空调24 h工作, 以保证机房温度变化在5℃/h之内。操作人员每天必须至少有3次记录性检查。
1.1.2 湿度要求
机房的湿度要求同温度一样, 无论是否处于扫描状态, 相对湿度24 h应保持在40%~60% (无凝露) 范围之内。在外界湿度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 通过精密空调、除湿机和加湿器等设备进行调节控制。操作人员每天必须至少有3次记录性检查。
1.2 清洁和消毒
机房的地面、机器的外罩、操作台等应随时保持清洁, 按机房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所有机房每天夜里用电子灭菌灯定时消毒, 并做好清洁消毒等工作的相关记录。
2 定期维护和保养
2.1 主旋转轴承的保养
CT机每使用6个月加润滑脂1次, 每次加润滑脂量根据使用的频度不同而不同。加脂方法如下:在机架以低速转动时, 在一个孔内注油就可以了, 注油时压油枪动作要均匀, 不能忽快忽慢, 当然这要求油枪要跟着机架动, 这样注油效果更好, 油脂分布更均匀。注意:严禁使用添加二硫化钼的润滑脂。
2.2 螺钉紧固
主旋转上所有螺钉都要定期拧紧, 至少半年检查1次;同步带张紧轮上螺钉也要定期检查, 至少半年检查1次;床架上连接螺钉, 至少半年检查1次;检测器固定螺栓, 半年检查1次。根据需要打开机罩, 在保证断电的情况下检查端子排上的螺钉是否松动, 接插件是否牢靠, 线扣及线托是否脱落, 如发现以上问题, 加固即可。
2.3 主旋转同步带的张紧调整
每3个月应检查机架主旋转同步带的松紧度, 用仪器Sonic Tension Meter测量, 张力在400 N左右。
2.4 上下切片的润滑
上切片的润滑步骤: (1) 打开外罩, 将球管旋转至旋转中心正下方; (2) 上切片闭合, 在直线轴承轴上均匀涂抹适量润滑脂; (3) 在齿轮和齿条上均匀涂抹适量润滑脂; (4) 由切片0~10 mm反复自动切换几次, 然后检查润滑脂是否均匀; (5) 润滑脂不要涂得太多, 以免甩到线路板上。
下切片的润滑步骤:参照上切片的相应润滑步骤执行。
2.5 扫描床机械系统的保养
为减轻机械系统的磨损, 延长其使用寿命, 需定期进行保养。扫描床采用的润滑脂可与旋转轴承的润滑脂一致。床体主要分为水平进给机构、床架、升降摆动机构3个部分。
2.5.1 开式齿轮的润滑
水平进给机构中的开式齿轮首次运行3个月后要进行清理。清理过程:放开电磁制动器, 然后手动摩擦滚轮, 使齿轮做圆周运动, 用软体毛刷通过煤油 (火油) 对齿轮表面进行擦洗, 直到表面没有油渍为止, 这时再对啮合表面进行涂抹美浮润滑脂即可。然后每运行6个月要进行1次同样的清理保养, 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和延长其寿命。
2.5.2 扫描床升降推杆的润滑
(1) 将床升至UP位, 关闭电源, 打开机罩; (2) 在推杆上均匀涂一层厚度约为0.5 mm的润滑脂; (3) 上电, 对扫描床进行升降操作, 使润滑脂均匀分布; (4) 断电, 按卸罩相反的顺序装罩。要在设备运行6个月后对高度限位凸轮机构和高度显示机构的大同步带轮的顶紧螺钉进行检查, 以免影响高度定位精度。
2.5.3 扫描床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
当设备运行到6个月后, 对床架上的导轨、拖车上的滑块、连接水平机构的连接螺钉要进行全面的检查, 主要检查螺钉是否松动, 避免由于螺钉松动而带来的问题 (如运动平稳性, 噪音, 运动部件卡死现象) 。对床架上的两外露导轨要求每运行20 d就要对导轨表面用医用纱布进行清理, 以清除表面沉积物, 然后用医用凡士林薄薄而且均匀地涂抹在导轨表面上, 保证滑块和轨迹轴承运动的平稳性。注油: (1) 关闭电源, 打开机罩; (2) 滑块 (扫描床共有12个滑块) 上的每个注油孔注油4 g; (3) 在电磁离合齿轮、床板拖车的间隙处均匀涂抹少量油脂; (4) 上电, 对扫描床进行升降、水平操作, 使润滑脂均匀分布; (5) 断电, 按拆卸外罩相反的顺序安装外罩。注意:润滑脂不宜过多, 涂抹后用干净布擦去落在其他部位的润滑脂。
2.6 主旋转减速机的维护
2.6.1 主旋转减速机的维护要求
检查减速机声音有无异常 (每天) ;检查减速机有无泄漏 (每月) ;初次换油 (在大约10 000工作小时后, 或最迟在安装完毕3 a时) ;接下来的换油 (每隔3 a或10 000个工作小时) ;防摩擦轴承的再度润滑 (每年或每4 000个工作小时) ;清洁气门塞 (每3个月) ;清洁传动装置 (根据脏污程度, 对减速机进行彻底检查至少每年1次) 。
2.6.2 换油
在更换润滑油时, 减速机应总是充满原来使用的润滑油类型 (矿物油) , 不允许不同类型的油混在一起, 尤其是合成油不能与矿物油或者其他不同的合成油混合在一起。在更换油时, 必须用新油注满, 以去除油污, 刮掉颗粒, 或者用旧油的残余, 进行彻底的清洁。在减速机关闭后但还热时容易将油排干净。操作过程: (1) 减速机较热时, 关闭系统电源; (2) 在减速机机壳的排油塞子下放一个合适的贮油槽; (3) 拧开机壳顶部的气门塞; (4) 拧开排油塞子, 把油排到贮油槽中; (5) 待油排净后, 拧上排油塞子; (6) 检查密封圈的状况, 必要时更换, 用一过滤网 (最大密度为60μm) , 注满新油;检查油位。
2.6.3 再次润滑传动组件内的防摩擦轴承
每隔1 a或4 000工作小时应润滑1次;用油枪经过特为此提供的油枪嘴将油脂注入支承点;每个润滑点注入50 g油脂。
2.6.4 清洁气门塞
一旦发现清洁气门塞蒙上灰尘, 应立刻进行清洁处理。通常情况下至少3个月清理1次。在清洁时, 应拧下气门塞, 在汽油或是在相似的药剂中漂洗, 然后用空气枪吹干。
CT维护和保养工作还包括软件、数据、图像等方面, 本文对这些方面不再累述。
保养工作大部分可以由医院工程师自己完成, 部分工作可能是厂家工程师才有条件完成, 但必须一开始就要有保养观念, 平时就多向厂家工程师学习, 勤动手, 多讨教, 一定能把保养工作做好。每次做完保养即使仅作部分保养工作, 都必须做好工作日志和保养记录。
参考文献
[1]万金鑫, 赵德坤, 董淑德, 等.“PhilipsMx4000/6000螺旋CT旋转驱动系统保养及故障解决方案”[J].医疗卫生装备, 2010, 31 (5) :123-124.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第10篇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当中得到应用,因而机械设备的使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的建设施工水平日益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也更上一个台阶。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严重制约机械设备在施工当中的使用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在具体的施工现场对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找出制约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恰当的维护与保养,力争在最小的成本开销下获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由此,围绕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话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施工单位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97
1 引言
从目前国内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实施情况来看,相对于以前的管理状况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并且相关领导层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也越发重视和关注。在施工机械设备的整个管理内容当中,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实施是否有效,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和经济效益,因而有必要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进一步完善设备的管理模式,创新和改善管理方式与方法,制定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与章程,从而逐步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是否落实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高低。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从而为施工进度和效率提供保障,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1 保养的相关制度规定没有落实
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很多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都没有具体落实,也没有明确规范的操作程序,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面,管理情况更差。由于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备容易出现故障,进而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很多施工单位都偏重于管理措施的实施,却忽略了措施是否符合规定和制度。首先,很多机械操作技术人员只看重对机械的运作,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却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其二,部分缺乏责任心的维修人员,可能在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时,没有做到尽职尽责,导致很多设备虽然进行了维修,但是在很短时间内又会出现故障,甚至比之前的问题更加严重。
2.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不到位
在实际的施工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如果缺乏充分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会直接对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通常国内单位所进行的施工项目的规模较大,而人力资源的调配与机械设备的运作也会更有难度。在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当中,当出现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分配不科学等情况时,就容易造成在实际操作与管理之间出现障碍,导致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下降。除此之外,如果在施工单位中缺乏健全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章程,没有进行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则很容易导致在实际使用中设备管理的混乱,从而不利于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
2.3 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引起重视,导致很多设备在出现老化的情况下仍然继续被使用,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这就直接导致设备维修成本的增加。这就很有可能给施工人员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也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进度。
3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策略探析
3.1 树立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
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应当及时纠正对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的错误看法,充分了解和认识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意义,并加强施工单位与其他相关工作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第一,施工单位的全体员工应当树立强烈的设备保护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充分认识到施工机械设备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认识到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与整个施工项目开展的密切联系。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是否正常稳定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是否顺利安全,也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将有利于加大整个设备管理力度和监控力度,从而更好地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运作情况和维护保养工作。第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完善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章程,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岗位,对每台新进的机械设备开建档案,将其实时数据进行记载,对每台设备的使用、维修、销售及报废等情况都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这就需要针对机械设备各项数据设立专门的数据中心,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变动信息,从而有利于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从而确定维修办法,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做到赏罚分明。
3.2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施工机械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所负责设备的性能状态以及质量水平。如果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对整个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清楚、不了解,则很容易导致机械设备在实际的施工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所以,想要进一步在机械设备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就需要着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在招聘新员工时,对参选者进行严格选拔,并大力引进高校中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的整个专业素质。另外,企业应当重视对员工的在岗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各项专业知识讲座与学习交流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3.3 及时更新施工机械设备
从很多施工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很多机械设备已经超过其所记录的使用寿命,但仍然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这将极有可能加大施工单位的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成本,不利于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因而超期使用的机械设备而增加的人力资源消耗、维修成本等等都远远大于机械设备本身的价值。因此,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角度来看,超过使用寿命的机械设备应当停止使用,进行销售或报废处理。施工单位应当通过多个途径来提高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缩小更换周期,从而促进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成本的降低。
4 结语
微灌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第11篇
一、灌溉季节开始前的维护保养
1. 水泵
微灌系统中常用的水泵有离心泵或潜水电泵, 一般以维修简便的离心泵为主。
(1) 检查离心泵管路及接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离心泵, 试看离心泵是否灵活。
(2) 拧下离心泵泵体的引水螺塞, 灌注引水。
(3) 关好出水管路的阀门和出口压力表。
(4) 短时启动电机, 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5) 启动电机, 当离心泵正常运转后, 根据出口压力表读数, 逐渐打开闸阀, 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6) 尽量控制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额定范围内, 以保证离心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 获得最大的节能效果。
(7) 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 轴承温度不能超过环境温度35℃, 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8) 如发现离心泵有异常声音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
(9) 离心泵要停止使用时, 应先关闭阀门, 然后停止电机工作。
(10) 离心泵在工作第一个月内, 工作100 h更换润滑油, 以后每工作500 h换油一次。
(11) 经常调整填料压盖, 保证填料室内的滴漏情况正常 (以成滴漏出为宜) 。
(12) 定期检查轴套的磨损情况, 磨损较大后应及时更换。
(13) 离心泵在寒冬季节使用时, 停止工作后需将泵体下部放水螺塞拧开将水放净, 防止冻裂。
(14) 离心泵长期停用, 需将泵全部拆开, 擦干水分, 将转动部位及接合处涂以油脂并封装好, 妥善保管。
2. 过滤器
微灌系统中常见的过滤器包括叠片过滤器、介质过滤器 (一般以石英砂为介质) 、网式过滤器、离心过滤器。
(1) 在介质过滤器首次灌溉开始前, 在过滤罐内注满水并放入1包氯球, 搁置30 min后, 每个过滤罐按正常使用方法各反冲1次, 此反冲可预先搅拌介质, 使之颗粒松散接触面展开。之后, 充分清洗过滤器的所有部件, 紧固所有的螺纹联接件。
(2) 叠片过滤器中的滤芯一般在灌溉季节结束时清洗后晾干放置, 在灌溉季节开始时应检查是否有异物, 在自来水龙头下用软毛刷刷洗干净, 装入过滤器体, 拧紧螺盖。
3. 水肥同步设备
检查肥料罐或注肥泵的零部件及与系统的连接是否正确, 清除罐体内的积存污物, 以防其进入管道系统。
4. 田间管路
(1) 检查所有的末端竖管、毛管, 看是否有折损或堵头丢失情况, 若有则及时修理和补充。
(2) 检查所有的阀门与压力表及其连接微管, 若有缺损应及时修补。
(3) 关闭主支管道上的排水阀。
二、每个灌溉季节结束时的维修保养
1. 全系统
每个灌溉季节结束时应对全系统用高压水清洗。按轮灌组顺序分别打开各支管和主管的末端堵头, 启动水泵, 使用高压水逐个冲洗, 力争将管道内的污物冲洗干净, 然后把堵头装回。
2. 过滤系统
在管道高压清洗结束后, 充分清洗过滤器后排净剩水。
若过滤器是带有砂石分离器的叠片式过滤器, 先将各个叠片清洗干净, 再用干布将塑壳内的密封圈擦干放回。然后, 开启过滤器一端的堵头, 将其中积存物排出, 将水放掉。再将过滤器下端的选择钮置于排气位置。
若过滤器是介质过滤器, 先打开过滤器罐的顶盖, 检查砂石滤料的数量, 并与罐体上的标识比较, 若数量不足要及时补足, 以免影响过滤质量。若砂石滤料上有悬浮物, 要捞出。同时, 应在每个罐内加入1包氯球, 放置30min后启动, 每罐各反冲120 s 2次, 然后打开过滤罐的盖子和罐体底部的排水阀, 将水全部排净。若罐体表面或金属进水管路的金属镀层有损坏, 应立即除锈并重新喷涂。
若过滤器是介质过滤器并带有叠片式二级过滤器, 应按前述维护保养的基础上, 将叠片清洗干净, 并擦干壳内的密封圈。
3. 施肥系统
在进行维护时, 关闭水泵, 开启与主管道相连的注肥口和驱动注肥系统的进水口, 排去压力。
若施肥器是自动肥料配比机, 外带有塑料肥料罐, 先用清水洗净肥料罐, 打开罐盖晾干。再用清水冲净注肥泵, 然后分解, 取出注肥泵驱动活塞, 用随机所带的润滑油涂在部件上, 进行正常的润滑保养, 然后擦干净各部件, 重新组装好。
若使用注肥罐, 应仔细清洗罐内残液并晾干。然后, 将罐体上的软管取下, 用清水洗净, 置于罐体内保存。
4. 田间设备
在冬季来临前, 为防止严寒将管道冻坏, 应注意三点:
⑴把田间位于主支管道上的排水阀打开, 尽量将里面的水排净, 阀门冬季不必关闭。
⑵将田间各阀门的手动开关置于开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