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家访手记:学生:韩智国
1、学生信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家访时间:2014年11月12日下午 16:00--16:30
家访情况:经过傍晚的家访,我了解到,韩智国家中主要由他妈妈负责他的学习生活。但据了解,韩智国是一个好动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成绩不稳定,有偏科现象。但他天资比较聪明,只要用功成绩就可以进步,所以,在小学时也取得过较好的成绩。进入中学,在众多优秀的学生当中,他也想积极要求进步,但在经过前几次的失败以后,他信心有些不足,再加上自制力差,上课不专心,又屡犯自习课的不安分的老毛病,所以成绩总不见起色。
韩智国在家经常和妈妈交流,他其实也很想进步,就是觉得总是管不住自己。考试也经常会犯,为此,他很苦恼,不知如何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因此想请求老师的帮助。
韩智国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态,以后做到:遵守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自习课提高效率,不讲话。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考试时前进5个名次。结果:学生学习认真了,基本做到自己的保证内容,现在学习颇见起色;乒乓球技术也大有进步,曾获得学校第一二名的好成绩;现就读于辽宁省机电工程学院。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收效很大,至少孩子们知道了,老师和家长对他们都是有期望的,都会给他们鼓励称赞,让他们去努力,去发挥。
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小学班主任家访总结【一】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因此,家庭 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 是学校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访正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 径之一。家访可以拉近教师和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为孩子的家庭教育营造 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本学期家访总体上还是收获颇丰的,现将本人的家访心得 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刻认识到了家访的重要性 虽然与学生接触近一年的时间,但对孩子的家庭还不够熟悉,为了更好地 了解他们,家访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家访,较为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环 境,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及对学校的期望等等。实践中, 更让我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了家访的重要意义:家访让我们读懂了每个孩子期待 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长坦诚的愿望,家访搭建了彼此心灵沟通的桥梁,家访 增进了教师和孩子间的真情实意。
二、家访取得的成果 第一, 家访给予我们双方充裕的时间来交流, 我们可以反映孩子在校内的各 种表现和进步,家长也可以提出各种建议和看法,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个别 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和家长的共同讨论而达成共鸣,找到最适合个体的 教育方法。 第二,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每个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现判若两 人,有的在校内很活泼大方,在家里看到老师就会很害羞,不敢说话,有的则 反之,看到老师家访,过于兴奋,想尽情的表现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家访更全 面的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不同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 通过家访,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这次走访的学生,大多数家 长比较忙, 家长们无暇照顾孩子们的学习, 有空也是随口问声 “作业做好没有?” 这样致使孩子们的学习的自觉性较差,通过这次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们也知 道了照顾孩子不仅是关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学习也要照顾周到。另外,家庭 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 一致,还有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宠爱,导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 工作更不应有懈怠之心。
小学班主任家访总结【二】
为搞好家访,密切师生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 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家访,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 通,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进行家访,会让学生感受 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现将我校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 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 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 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 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 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 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 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 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 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 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 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 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 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 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 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
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 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 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什么家 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 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 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 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 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 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 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班主任家访总结【三】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 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 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 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我们三工小学因为地处张掖城的郊区,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的孩子是留守 儿童,多数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时常不在家,加上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从而削弱 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 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 、 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
这给 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 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 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家 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 全面的家访, 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 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 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 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 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 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
第四, 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二十三分之 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 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 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 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 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 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 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 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小学班主任家访总结【四】
金秋十月,随着我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热烈进行,我和学校的老师们在 阵阵秋风里踩着翩然落下的秋叶踏上了家访的征途.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家访的意义; 而作为 一名新教师,更清楚家访的必要性。这次活动犹如及时雨一般,即滋润了孩子和家长,又对教 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俗话说“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 面对面的一次坦诚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 通过家访,既传达了国家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也了解了家长对孩子所给予的厚望以及对国 家教育的支持和期望,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自己肩负的职责和重任,为孩子以后的成长之路点 亮了一盏方向灯。 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这个快 速发展的时代说这样的话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长和孩子还是非常信任老师 的,特别是在这样比较偏僻的乡村,村民都是非常的纯朴善良,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能看 见一个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一面,能更全面的了解他,使教师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对症下药,帮 助孩子健康的成长。比如班上的一个女生特别的凶,总是吵架,蛮不讲理,让我非常地头疼. 通过访问才知道她父母已经离异了,她随父亲生活,而父亲也常年在外。 她只是个需要关爱的 孩子,她平时表现出来的所有的霸道是一种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知道这种情况后我就转 变了方针,不再对她的种种行为严厉的指责,而是耐心的引导,对她也更加的关心,她的表现 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笑容也多了起来。我相信,她将来一定会有所建树。通过交谈,我知道了 很多孩子的优缺点,这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开启了一扇窗。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而教师又何尝不是呢所有的孩子都是教 师的子女,他们和天下父母有着一样的愿望.在家访中,家长说得最多的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 亲人看待,我虽还未为人母,却也深深懂得天下父母心。
二,向家长传达了国家教育思想, 调解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身在偏远的乡村,很多 家长的文化知识并不是很多,思想意识也比较落后。比如说很多家长朋友还奉行”棍棒底下 出孝子”的做法,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暴力。 也许在远古的时候这样还可以糊弄孩子,但现 在的孩子思想独立,武力已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在此次访问中,我给家长朋友讲解了说服教 育以及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 让他们明白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点在于让孩子明是非, 懂 上进,全面发展。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三,协调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扳起指头算算,已为人师表的我们 在求学的日子里, 有没有讨厌过老师?讨厌过多少老师?就算你没有讨厌过老师, 也一定对 他的某次行为非常地愤怒过。 现在的孩子犹如当年的那个你, 对老师的某种行为 (罚抄作业, 罚搞劳动,罚写一份检讨书)气愤至极,只是当年的你成了现在的教师。在此次访谈中,我 特意问了那些被我责怪过的学生,我讲清楚责罚他的原因,我问在某一刻有没有特恨我,他们都羞涩的地头笑了,接着说现在都不恨我了。我说为什么呢,他们基本上都说是因为认识 到自己的调皮捣蛋了。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一名教师, 很多时候对待学生我都是严厉的。而学生是又爱又怕我, 爱我,是因为我爱他们,我是他们的大姐姐,怕我,是因为我是一名讲原则的严师。通过此次家访,更加促进了我和学生之间融洽关系的发展。在此次家访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
1,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教育工作中 相当重要的环节: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 孩子交给长辈照顾。 父母在外, 隔代抚养, 长辈的宠爱使孩子唯我独尊,心理放纵,在言论。态度。行为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对人刻 薄无礼。不懂得分享和谦让等基本礼仪。这些更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礼仪的教育。
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小学班主任家访总结【一】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因此,家庭 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 是学校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访正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 径之一。家访可以拉近教师和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为孩子的家庭教育营造 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本学期家访总体上还是收获颇丰的,现将本人的家访心得 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刻认识到了家访的重要性 虽然与学生接触近一年的时间,但对孩子的家庭还不够熟悉,为了更好地 了解他们,家访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家访,较为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环 境,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及对学校的期望等等。实践中, 更让我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了家访的重要意义:家访让我们读懂了每个孩子期待 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长坦诚的愿望,家访搭建了彼此心灵沟通的桥梁,家访 增进了教师和孩子间的真情实意。
二、家访取得的成果 第一, 家访给予我们双方充裕的时间来交流, 我们可以反映孩子在校内的各 种表现和进步,家长也可以提出各种建议和看法,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个别 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和家长的共同讨论而达成共鸣,找到最适合个体的 教育方法。 第二,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每个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现判若两 人,有的在校内很活泼大方,在家里看到老师就会很害羞,不敢说话,有的则 反之,看到老师家访,过于兴奋,想尽情的表现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家访更全 面的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不同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 通过家访,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这次走访的学生,大多数家 长比较忙, 家长们无暇照顾孩子们的学习, 有空也是随口问声 “作业做好没有?” 这样致使孩子们的学习的自觉性较差,通过这次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们也知 道了照顾孩子不仅是关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学习也要照顾周到。另外,家庭 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 一致,还有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宠爱,导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 工作更不应有懈怠之心。
小学班主任家访总结【二】
为搞好家访,密切师生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 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家访,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 通,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进行家访,会让学生感受 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现将我校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 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 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 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 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 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 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 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 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 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 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 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 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 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 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 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
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 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 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什么家 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 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 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 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 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 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 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班主任家访总结【三】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 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 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 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我们三工小学因为地处张掖城的郊区,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的孩子是留守 儿童,多数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时常不在家,加上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从而削弱 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 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 、 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
这给 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 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 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家 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 全面的家访, 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 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 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 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 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 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
第四, 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二十三分之 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 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 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 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 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 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 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 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小学班主任家访总结【四】
金秋十月,随着我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热烈进行,我和学校的老师们在 阵阵秋风里踩着翩然落下的秋叶踏上了家访的征途.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家访的意义; 而作为 一名新教师,更清楚家访的必要性。这次活动犹如及时雨一般,即滋润了孩子和家长,又对教 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俗话说“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 面对面的一次坦诚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 通过家访,既传达了国家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也了解了家长对孩子所给予的厚望以及对国 家教育的支持和期望,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自己肩负的职责和重任,为孩子以后的成长之路点 亮了一盏方向灯。 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这个快 速发展的时代说这样的话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长和孩子还是非常信任老师 的,特别是在这样比较偏僻的乡村,村民都是非常的纯朴善良,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能看 见一个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一面,能更全面的了解他,使教师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对症下药,帮 助孩子健康的成长。比如班上的一个女生特别的凶,总是吵架,蛮不讲理,让我非常地头疼. 通过访问才知道她父母已经离异了,她随父亲生活,而父亲也常年在外。 她只是个需要关爱的 孩子,她平时表现出来的所有的霸道是一种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知道这种情况后我就转 变了方针,不再对她的种种行为严厉的指责,而是耐心的引导,对她也更加的关心,她的表现 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笑容也多了起来。我相信,她将来一定会有所建树。通过交谈,我知道了 很多孩子的优缺点,这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开启了一扇窗。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而教师又何尝不是呢所有的孩子都是教 师的子女,他们和天下父母有着一样的愿望.在家访中,家长说得最多的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 亲人看待,我虽还未为人母,却也深深懂得天下父母心。
二,向家长传达了国家教育思想, 调解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身在偏远的乡村,很多 家长的文化知识并不是很多,思想意识也比较落后。比如说很多家长朋友还奉行”棍棒底下 出孝子”的做法,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暴力。 也许在远古的时候这样还可以糊弄孩子,但现 在的孩子思想独立,武力已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在此次访问中,我给家长朋友讲解了说服教 育以及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 让他们明白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点在于让孩子明是非, 懂 上进,全面发展。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三,协调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扳起指头算算,已为人师表的我们 在求学的日子里, 有没有讨厌过老师?讨厌过多少老师?就算你没有讨厌过老师, 也一定对 他的某次行为非常地愤怒过。 现在的孩子犹如当年的那个你, 对老师的某种行为 (罚抄作业, 罚搞劳动,罚写一份检讨书)气愤至极,只是当年的你成了现在的教师。在此次访谈中,我 特意问了那些被我责怪过的学生,我讲清楚责罚他的原因,我问在某一刻有没有特恨我,他们都羞涩的地头笑了,接着说现在都不恨我了。我说为什么呢,他们基本上都说是因为认识 到自己的调皮捣蛋了。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一名教师, 很多时候对待学生我都是严厉的。而学生是又爱又怕我, 爱我,是因为我爱他们,我是他们的大姐姐,怕我,是因为我是一名讲原则的严师。通过此次家访,更加促进了我和学生之间融洽关系的发展。在此次家访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
1,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教育工作中 相当重要的环节: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 孩子交给长辈照顾。 父母在外, 隔代抚养, 长辈的宠爱使孩子唯我独尊,心理放纵,在言论。态度。行为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对人刻 薄无礼。不懂得分享和谦让等基本礼仪。这些更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礼仪的教育。
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经过三天的家访工作,可谓感受颇深。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将要与自己相处半年的学生们,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向别的老师请教,积累经验,对班级负责,对自己负责,争取开一个好头,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几年。几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几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1、三天内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
2、三天的家访我们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
3、三天的家访,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一学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二、家访的几点感想
1、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重视家访, 消除心理障碍
许多农村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因为经验缺乏或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无法取得理想的家访效果, 时间长了便慢慢的厌倦家访, 不仅对家访工作的开展失去信心, 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应先将这种不良心理障碍消除掉, 对自身能力充满信心,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教师要对班级工作中家访的重要性引起重视, 要知道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家访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教师需要认真落实的一项职责。教师做好了家访工作, 自然就会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力量支持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制定家访计划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班主任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家访计划。诸如初步确定家访时间、地点以及精心设计家访内容均包含在家访计划内。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大致将家访的时间确定下来, 并告知家长, 便于家长在家访当天有时间配合。农村家长因为忙于生计, 所以往往无法自由支配时间。尤其是那些在外务工的家长, 接受家访就要涉及一系列问题, 包括请假、返乡和误工等。因此班主任不能随意的就定下家访的时间, 应由家长对各方面情况予以权衡后, 按照自身情况而定。若学生问题并不紧迫, 不用及时联系家长, 班主任就可选择农闲时间或家长打工返乡之时进行家访。
而家访地点, 一般都是在学生家中, 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部分家长害怕自己的家庭情况会遭到老师的嘲笑, 因而对班主任家访都是能免则免。针对这一情况, 班主任可让家长选择其方便的地方, 公园、茶吧甚至田间地头均可。总而言之, 不能让家长感到心理不自在, 不能让他们产生为难与不安情绪。
对家访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就是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 把一些需要了解的事项事先准备好, 保证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家访。例如当学生成绩突然大幅度下降时, 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就要对学生家庭状况与周边环境做详细了解, 找到是何原因导致学生不上进, 进而积极采取解决措施, 将影响学生成绩的不良外在因素清除干净。
三、具体实施家访工作
(一) 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
家访并非向家长告状或找茬。家长与班主任拥有平等的人格与地位, 因而班主任在家访时一定要尊重家长, 要以一个对话者, 站在朋友的角度同家长进行交流。家长最反感的便是:
“你们的孩子怎么怎么了, 你管不管?”等此类居高临下的态度。同时, 班主任也要重视对家长的称呼, 这与家长是否能信任和接受班主任有很大关系。班主任要结合对方的年龄与性别, 比如张哥、李姐等。若对方为生意人, 则可采用“某经理、某老板”等尊称, 如此可使双方的距离感缩短, 进而顺利进行家访。另外教师在与家长交谈时, 可让学生在场, 以让他们知晓, 教师并不是上门“告状”, 而是与家长一起帮助他们进步。
(二) 切勿直奔主题
班主任在家访时, 不要一坐下就直奔主题, 而要以家长工作状况、工作环境、农业收成等家长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 在交谈过程中逐渐将话题转到孩子身上, 要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展开谈论[2]。若班主任是第一次与家长见面, 更应做到循序渐进。大多数农村家长对教师都是非常敬畏的, 他们一般不会轻易的与教师交流, 因此教师在谈孩子的问题之前, 最好先谈一些和家长相关的话题。
四、完善后续措施
(一) 和家长保持联系, 关注学生动态
家访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不要指望一次家访就将问题彻底解决好。班主任在必要时可采取“常回家看看”的方式, 以对家访成果予以巩固。
当然, 出于时间与精力的考虑, 班主任可尽量多采用填写“家校联系卡”与打电话的方式。针对学生的进步与变化, 班主任可借助电话以随意的方式告知家长, 并听取家长意见。而在期中考试结束或学期结束时, 班主任有重要事项告知家长, 而家长也有意见反馈给学校, 就可采取“家校联系卡”的方式, 若这些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既显得过于轻率, 且在电话中也无法清楚的说明数据与确切情况。
(二) 跟踪受访学生, 实施动态管理
班主任动态管理家访过的学生, 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随着“问题学生”的慢慢进步, 要降低对该学生的关注度, 减少同其家长的联系;二是待“问题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 班主任应对家访对象予以及时更换, 将关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五、做好访后记录、写好总结
(一) 家访记录
做好家访记录可使教师加深对每次家访解决问题的印象, 以免在下次家访中重复之前的内容, 同时也能帮助教师观察学生在家访后的表现, 看其是否有进步, 以此来确定有无再次家访的必要[3]。
(二) 写好总结
作为一项课外教学活动, 家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具体表现。农村的自然风光、淳朴民风均会为家访留下值得深思的例子。因而教师应及时做好小结, 并在年级会或全校教师会上同大家交流, 以积累更多的家访经验。
总而言之, 若要全面了解学生, 推进素质教育的长远发展, 就必须要将家访工作落到实处。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家访过程中必须要抱有热忱的态度, 端正的思想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来开展工作, 如此方可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摘要: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家访工作相较于城市而言有一定的独特性, 班主任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 将学生特点考虑到, 以有效的开展家访,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提出了班主任家访的具体策略, 旨在使家访得以有效开展, 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
参考文献
[1] 鲜文琴.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策略[J].教师, 2015, 15:115-116.
[2] 王宗赟.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的六个小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2:175.
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家访主要是指班主任和教师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路访等手段,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沟通和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方式。密切师生沟通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学校又地处农村,学生居住地分散,学习环境较差。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我们进行家访的工作,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进行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
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现将我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
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近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二:学生家访心得体会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访正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径之
一。家访可以拉近教师和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为孩子的家庭教育营造
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本学期暑假家访总体上还是收获颇丰的,现将本人的家访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