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词语精选(精选11篇)
常用的词语精选 第1篇
ABCC式词语:
鸿飞冥冥 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吉祥止止 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剑戟森森 比喻人心机多,很厉害。
两手空空 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
妙手空空 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磨刀霍霍 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目光炯炯 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其势汹汹 汹汹:形容水声大,引伸为声势大。形容来势凶猛。
气喘吁吁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气势汹汹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气息奄奄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千里迢迢 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群雌粥粥 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人才济济 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人心惶惶 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人言藉藉 籍籍:纷乱的样子。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
人言啧啧 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杀气腾腾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神采奕奕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生机勃勃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生气勃勃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死气沉沉 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逃之夭夭 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天下汹汹 汹汹:喧扰。形容局势动荡,群情喧扰。
铁中铮铮 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童山濯濯 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万目睽睽 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在众人的注视、监督下。
威风凛凛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温情脉脉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
★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纸上奏乐》
★ 日记式作文范文
★ 拼盘式作文范文
★ 题记式作文
★ 《大马告诉我》幼儿园节奏乐教案
★ 归纳式结构范文
常用的词语精选 第2篇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创造性、敏锐性、有效性、计划性
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年轻化、专业化、特色化、商业化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柔心、用心、爱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甘心
常用的词语精选 第3篇
本文意在对几个常用英语词语的用法、搭配等“正本清源”。
学习英语的人, 特别是对英语稍有研究的人, 案头总有几部词典备查。在大学学习时, 我们的老师说, 作为一个学习英语的人, “One dictionary is not enough;two dictionaries are not enough;three dictionaries are not enough”这是因为不同的词典有不同的内容, 为不同的读者服务, 满足不同的读者的需要。但如何在使用中鉴别某些辞书中的一些瑕疵问题, 似乎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般人总认为辞书上讲的都是准确无误的。真是这样吗?非也!下面, 我们就来谈谈某些词典上的瑕疵。
(二)
我们先说一个极其普通的动词congratulate。
可以说, 绝大多数大、中学生对动词congratulate与介词on/upon搭配并不陌生, congratulate on/upon在句中常以congratulate somebody on/upon something的形式出现。然而, 对句中的on/upon还可用for替代就未必都知道了, 有的词典 (如王福祯主编的《英语常见错误词典》第79页) 把“I congratulate you for your engagement.”说成是错句, 说要把其中的介词for改为on或upon才对。其实, congratulate somebody for something这种用法早在葛传规老先生1962年出版的《英语惯用法词典》中就有说明。此书第145页上是这样讲的:“congratulate后面接被庆贺的人的词, 那表示事件的词的前面通常用on’, 间或用for’, 例如:I congratulate you on[间或用for]your graduation.’和He wrote to congratulate her on[间或用for]being chosen as a model worker.’”同样, 在费致德所编的《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 (1985年出版) 的第230页上也说到“congratulate后面偶尔也可看到用for引出祝贺事件的搭配用法”, 并有例句“Comrade A is to be congratulated for his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countryside. (A同志在乡村对促进科学知识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应受到贺。) ”。
从上可见, congratulate on/upon/for都是正确的用法。在现代英语里, 特别在日常交谈中, congratulate somebody for something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三)
接着我们谈谈动词benefit的情况。
有的词典说“She has benefit from the change.”是错句, 应把句中的from换成by。其实benefit这个动词后不但可以跟介词by, 而且还可跟介词from。
benefit作为动词, 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用法。作transitive verb用时, 意思是“有益于”;作为intransitive verb用时, 是“得益”的意思。表达“得益于”通常说成benefit by/from。这早在1962年版的葛传规编著的《英语惯用法词典》上就有了说明。在1970年版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103页的benefit词条的动词类项2[VP3A]也有“benefit from/by, receive benefit from/by:得益于;自获益”。在梁实秋的, 1977年版《远东英汉大辞典》第201页benefit词条的不及物动词用法里有“He benefits by your advice. (你的劝告使他获益。) ”和“He will benefit from the new way of doing business. (他会从经营业务新方法中获益。) ”从上面两例的译文中, 第二个例子的意思不难理解。但第一个例子中的by, 根据Frederick T.Wood等的English Prepositional Idioms所说, 可理解为“因而得到结果”或“凭借”的意思。然而, “She has benefit from/by the change.”仍是错句。从这句句子的结构来看, 我们认为是表示动作的, 所以句中的benefit应该改成过去分词benefit (t) ed, 成为“She has benefit (t) ed from/by the change.”那样的现在完成时的句子。
我们注意到, 在现代英语中, 已把benefit by/from作为短语动词看待, 像Longman Dictionary of Phrasal Verbs等都把benefit by/from列作词条了。
(四)
从以上情况来看, 我们不难觉察出即使是一般的常用词语的用法、搭配等也并不简单, 英语学习者们不能掉以轻心。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们应该更加用心、透彻地学习、掌握好那些常用词语的用法、搭配, 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教学生。“One dictionary is not enough;two dictionaries are not enough”“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是因为不同的辞书有不同的内容, 有不同的服务对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众多辞书的查阅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某些辞书上的瑕疵, 增强自己的鉴别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葛传规.英语惯用法词典[M].成都:时代出版社, 1962.
提示来稿反复误用的农业常用词语 第4篇
1. 病源与病原混淆。“病源”是指发生疾病的根源,“病原”是指病原体或病因,所以不能将病源地、病源中心写成病原地、病原中心,也不能将病原菌、病原微生物、病原体、病原体属写成病源菌、病源微生物、病源体、病源体属。
2. 受粉、受精与授粉、授精混淆。“受”是接受的意思,“授”是交付、给予的意思,它们与“粉”、“精”结合可以组成人和动、植物繁殖技术的很多词义绝然不同的术语,来稿误用这方面的术语很多,如受精率、受精蛋、受精卵、受精囊写成授精率、授精蛋、授精卵、授精囊,人工授粉、人工授精、授粉树、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写成人工受粉、人工受精、受粉树、自花受粉、异花受粉等。
3. 腊肥写成蜡肥。“腊”是指冬天,腊肥是指冬天施的肥,与“腊”字结合组成的农业术语还有腊肉、腊味、腊香、腊八、腊日、腊月、腊肠、腊八粥、腊肠树等,都不能用“蜡”代替“腊”字。
4. 蜡熟期写成腊熟期。“蜡”是指动、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蜡熟期指禾谷类作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籽粒脱水,胚乳凝结呈蜡状,粒色由绿转黄,呈现本品种的固有色泽的时期。与“蜡”字结合组成的农业术语还有青枝蜡秆、蜡腺、蜡层、木蜡树、蜡花、蜡黄、蜡像、蜡染、蜡纸、蜡烛等,都不能用“腊”字取代“蜡”字。
5. 稻茬写成稻桩。“茬”作为名词用时是指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作为量词用时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桩”作为名词用时是指桩子,作为量词用时是指件。“稻茬”是指水稻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与“茬”字结合组成与农业有关的术语还有茬口、茬子、留茬高度、低茬收割等,都不能用“桩”字取代“茬”字。
6. 凉一凉写成晾一晾。“凉”作为动词用时是指把热的东西放一会儿,使温度降低;“晾”作为动词用时是指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其干燥的意思,也有晒和撇在一边不理睬的意思。“凉一凉”是指使温度降低。在蛋品孵化和烹饪技术上常常用“凉一凉”这个词,其词义不是使蛋品或食品干燥或晒干,而是使它们温度降低。
7. 耻骨写成趾骨。“耻骨”是人和动物骨盆下部靠近外生殖器的骨头,而“趾骨”是人和动物的手和脚的骨头,养殖蛋鸡常需要通过检查“耻骨”间隙来确定补光和添料的时机,把“耻骨”写成“趾骨”容易产生误导。
8. 综合征写成综合症。“综合征”是指因某些有病的器官相互关联的变化而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也叫病候群,不是指某种疾病,所以不能写成“综合症”。
9. 菜薹写成菜苔。“苔”是指苔鲜植物的一纲,“薹”是指蒜、韭菜、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在顶上开花结实,所以不能将“菜薹”写成“菜苔”,同理,也不能将蒜薹、蕾薹写成蒜苔、蕾苔,或将鲜苔、苔原写成鲜薹、薹原。
10. 棉蚜写成绵蚜。蚜虫通称腻虫,属昆虫纲,同翅目,蚜科,种类很多,有棉蚜、菜蚜、豆蚜、烟蚜、高粱蚜等,其中棉蚜有寄主200余种,越冬寄主有木槿、花椒、石榴、鼠李、夏枯草;侨居寄主有棉花、瓜类等作物,没有称为绵蚜的蚜虫。
11. 黏土写成粘土。“粘”字两读,读nian时与“黏”是异形字,《现代汉语词典》和《农业大词典》都推荐用“黏”字,与“黏”字结合组成的农业术语还有黏虫、黏菌、黏米、黏液、黏膜、黏附、黏度、黏合、黏结、黏着、黏涎等,都不宜用“粘”字取代“黏”字。
12. 粘贴、粘连、粘接写成黏贴、黏连、黏接。“粘”字读zhan时,是指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或者互相连接,不能用“黏”字取代“粘”字。
13. 捡蛋写成拣蛋。“捡”是拾取的意思,“拣”是挑选的意思,养鸡场的捡蛋是将蛋拾起来,而不是对蛋进行挑选,所以用“捡”字表述才准确。
14. 暄松写成喧松。“暄”是指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喧”是指声音大。农业术语中的“土壤暄松”是形容土壤内部空隙多而松软,很显然,只有用“暄”来表述才准确。
15. 马铃薯块茎、山药块茎写成马铃薯块根、山药块根。马铃薯、山药的地下可食部分是“茎”,而不是“根”,所以“马铃薯块根”、“山药块根”的表述是错误的。
16. 甘薯块根、木薯块根写成甘薯块茎、木薯块茎。甘薯、木薯的地下可食部分是“根”,而不是“茎”,所以“甘薯块茎”、“木薯块茎”的表述不准确。
17. 胚胎移植写成胚胎移殖。“植”是栽种的意思,“殖”是繁殖的意思。胚胎移植,是应用外科手术,从交配数天后的雌体动物子宫中,取出尚未与子宫壁建立起密切营养联系的早期胚胎,经适当处理后,移植到另一雌体子宫中,使之发育的技术。这一过程显然是“栽种”,而不是“繁殖”,所以用“殖”取代“植”是错误的。
18. 一潮蘑菇写成一茬蘑菇。“茬”作为量词用时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一次叫“一茬”,蘑菇不是作物而是食用菌,它播种1次可以采用几次,每次播种和采收后都成批生长,而且像潮水一样涌出,所以称每批生长为“潮”。
19. 禾苗合拢写成禾苗合龙。“合拢”是指合到一起或闭合,“合龙”是指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禾苗长到一定时期,由于枝叶繁茂彼此就合到一起,所以称为“禾苗合拢”,其词义才准确,也可称为“封行”或“封垄”。将散落的种子、肥料、农药、秸秆等收拢起来,也只能用“合拢”,不能写成“合龙”。
常用的关联词语 第5篇
不是??而是?? 不管??总是?? 不但??而且?? 只有??才能?? 虽然??但是?? 只要??就??
(1)我们( 不但 )要品德好,( 而且 )还要身体好,学习好。
(2)(只有)勤奋好学,不怕困难的同学( 才能 )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3)(不管)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我边防战士(总是)日日夜夜守卫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4)(只要)大家同心协力,( 就 )一定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5)我们( 虽然 )取得了文明中队的光荣称号,( 但是 )对照要求还有差距,应当继续努力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夜晚,天空中有一颗慢慢移动,闪闪发亮的东西。这( 不是 )星星,( 而
是 )一颗人造卫星。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只有才
1.( 因为 )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 所以 )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 宁可 )牺牲自己,( 也不)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3.我童年时的发现( 虽然 )没有科学根据,( 但是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1、( 因为 )地球有吸引力,( 所以 )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
2、(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都 )不会忘记培养我们的小学老师。
3、妈妈( 即使 )吃多少苦,( 也 )不会动摇她供我上大学的念头。
4、妈妈买的这条毛巾( 既 )漂亮( 又 )便宜。
5、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累了一点,(但是)感到很快乐。
6、( 即使)你的学习再好,( 也 )不能骄傲。
7、雨来( 宁可 )牺牲自己,( 也不 )向敌人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地。 人的一生,(只有)奋斗,(才)能成功。
8、王老师( 不但 )严格要求我们,( 而且)严格要求自己。
9、(如果 )不遵守交通规则,( 就 )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10、(既然)你认识到自己错了,(就 )应该改正。
11、( 即使 )下再大的雨,我( 也 )要按时到校。
四、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1、王晶同学学习成绩很好。王晶同学一点儿也不骄傲。
( 虽然王晶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一点儿也不骄傲。 )
2、小红读书。小红思考。( 小红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
3、你答应带他去买书。你应该准时去找他。
公文常用的词语 第6篇
2) 事由:指一篇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 签发: 就是主管负责人对公文文稿签署发稿意见。
4) 签收: 就是收到公文信件后,在送件人的发文簿上签字,表示文已收到。
5) 签署: 就是在公文上正式签字。
6) 签章: 就是在文件上签名盖章。
7) 签注: 就是在文件上批注意见。
8) 试行:试验性的办理。一些目前先行办理,执行一段时间后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改的文件(主要指工作计划、方案、办法及避暂时性的规定等),要标题后面加注明“试行”二字。
9) 是:肯定,属判断词。公文中多用“是”以表示肯定判断。例如:“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如开这次会议是完全必要的。”
10) 收悉:收到、知道。多用于复函的开头,例如:“*年 月日你局来函收悉。经研究,同意……”
11) 受命写作:公文写作特点之一,指遵命撰写文件。
12) 思路:写公方思考的线索,是作者对客观世界如何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
13) 特此:特地在这里,一是常用通知、“三告”(公布、布告、通告)、“三令”(令、命令、指令)、决定等指令告知性文种的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特此命令如下:”、“特此布告如下:”;二是用于报告、通知的结尾,例如:“特此报告”、“特此通知”。
14) 特:特地。通常用于公文的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句,例如:“特通知如下:”、“特决定如下:”、“特作如下决议:”等。
15) 提前句式:公文写作的句法特点之一。在公文中有一种由“将”字所构成的第十宾语提前句式,称为“提前句式”。比如批转、转发文件时,一般采取提前句式,即把被批转、转发的文件名称提到“现将”之后(例如现将省委《关于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研究处理),以起到良好的修辞效果。如果不采取“提前”,上面这段话的写法是:“现转发给你们省委《关天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请研究办理”,这段文字就显得平淡。
16) 条款:公条列项,法规性文件分条列举的项目,如第一条第二款。(
17) 条文:法规文件所列的条目。
18) 妥否:是否妥当,正确与否。多与“请批示”连接在一起,组成:“妥否,请批示”,作为请示的惯用结尾用语。
19) 望即:希望立即。多用于下行文,属期望性用语,例如:“接此通知后,望即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
晴朗词语的常用造句 第7篇
晴朗词语的近义词
明朗 [ míng lǎng ]
明亮 [ míng liàng ]
清朗 [ qīng lǎng ]
晴朗词语的造句
1、法国南部的大部分夏天都是干燥晴朗的。
2、天气很冷,似乎很冷。前几天天气仍然温暖晴朗,一场暴风雪毫无征兆地来了,寒冷让人措手不及。
3、这是一个晴朗寒冷的四月天,时钟敲了十二点。
4、阳光下渐渐寂静,但再也没有回到过去。所有能做的就是站在晴朗的蓝天下,忘记所有的痛苦和期待,等待尘埃落定。
5、突然晴朗的天气帮助救援人员找到了迈克尔本森。
6、在晴朗的夜晚,天空中就成了星星们的聚集地,一闪一闪的小星星们就像许许多多的小灯笼,是它们点缀了单调的夜空。
7、原本晴朗的天空,慢慢地变暗,太阳公公感到很疲倦,不一会儿就睡觉了,天空变得更加灰暗了。
8、阳春三月,天气晴朗,天空万里无云,十分和谐温暖。
9、冬天晴朗的日子里,田野上的天空是青碧的,好像水洗过的蓝宝石,洁净的耀眼。
10、今年十一的这一天,天气非常晴朗,我们全家一起去郊区郊游。
11、今天的天气很晴朗,虽然冷了些,但还是充满了一股阳光味,我的心情也是如此。
12、秋天是五谷丰收的季节,星期六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13、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空气清新得像过滤似的,微风阵阵吹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14、秋天空气清新,天显得很高很蓝,天空晴朗,云朵和云彩很少。
15、秋风秋雨洗涤着世间尘埃,把天空刷洗的晴朗透明,秋季天高云淡,清爽舒心。
16、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的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
17、昨天晚上的一帘濛濛烟雨过后,今晨天非常晴朗,泾河两岸,漫山遍野鹅黄淡绿,微风中柳絮飞杨。
18、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红梅公园玩。
19、今天上午,天气晴朗,我和爸爸下楼晒被子。
20、秋天到了,一个晴朗的周末,我和妈妈决定去附近的公园度过美好的一天。
21、在晴朗的一天中午,我和小伙伴一起在公园里玩耍。
22、这场秋雨过后天空立马放晴,带来了清新的空气、醒目的风景和还有晴朗的天空,但也带来的久违的凉意。
23、一个晴朗的午后,我突然闻到了冷空气的清香,再一次游走在校园里,裙角随风肆意起舞,风干了所有的汗水,心情也明朗了很多,起码今晚能酣然入梦。
24、立秋了,一丝凉意爬上脸颊,我盼望着八月的桂花飘香,金色的明月,想着那晴朗的天空下,一首动听的我的天堂。
25、刺骨的寒风丝毫不讲情面的刮去了人们丰收的喜悦,鹅毛大雪覆盖了一切喧嚣,同时也覆盖了晴朗的心情。
26、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
27、雨后的天空显得比平时更晴朗,一碧无际的天幕给人带来了一种爽快的心境。
28、晴朗的日子,那金色的花蕊中间包含着一汪晶莹的花蜜,迎着太阳,金光闪闪,煞是诱人。
29、正月的乡村,空气中还弥漫淡淡鞭炮的火药味,天气却一天比一天晴朗起,惭惭地就有了春天的气息。
30、今天的天气很晴朗,我的心情也像天气一样好,因为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诸暨游玩。
31、晴朗的天空,白云的脚步没有匆匆,不慌不忙,显现着留在这里的时光,还有希望。
32、晴朗的日子,晚饭吃过,最好秋雨还没过来收割,田里松软但不泥泞。
常用的词语精选 第8篇
2016年《词表》增加了“旦、度、苟、患、将”五个字,删除了“沃、萧、偕”三个字,容量扩为140个词。对比浩如烟海的课文注释和课堂笔记的重点词释义来说,复习范围确定且大幅度缩小。
而且在说明中,考试目标只要求掌握此词表中词语的基本释义,即达到了解与识记、理解与分析层级,因此只要教师整合资料归纳筛选一下,学生掌握这张词表简直是小菜一碟。因此,此词表的出台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复习负担,节省了不少机械记忆复习时间,同时也使教师更明确了文言文词语复习的内容和方向。
笔者是此《词表》的第一轮受惠者之一,在实际中考复习中,笔者感受到《词表》缩小范围的好处,复习文言词语方向性强,考点明确,出现形式明确,在试题中主要出现在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部分。经过中考的检验,对此《词表》,笔者的经验和复习建议是:再次筛选,词义探源、内外渗透。
一、再次筛选
从中考真题来看,此词表用于复习时仍可适当增删。
《词表》中虽然大大缩小了范围,但在中考复习的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此《词表》所收的词的范围似有可商榷之处,分析如下:
1.最常见的文言词语没有纳入《词表》,应在复习时补充
比如:“虽”“然”“是”,这些字在人教版初中课文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分别出现了16次、58次、41次,义项众多。既然名为“常用词语表”,这些最常见的字词绝对应该在此表之列,没有纳入范围是一大疏漏。此外“何”“盖”“得”“朝”“曾”“复”“即”“疾”“如”“数”“莫”“克”“宜”“诸”等词,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文言文中都是常见的文言词语,却也都没有被纳入《词表》。这些词语对于课外文言文的文意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不应忽略,在复习中仍应涉及。
比如某年台州语文中考试题中文言文部分考句子的理解: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
此句关键是理解“由”“是”“其”的意思,如果能正确解释这些词语,整个句子的理解不在话下。而这三个词,“其”属于《词表》范围,“由”和“是”都不在《词表》范围内,却是常见的文言词语,复习时仍要强调。
2.《词表》里有些入选的词语可以删去,复习时可以忽略不计
一类是释义与现代汉语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可排除到复习范围之外。比如“入”字虽在古文中出现频率较高,但与现代汉语中的“入”的意思相差无几,都解释为“进,进入”,最多特指进入朝廷,教学和复习时这个词可以忽略不管的,其实没有必要收进《词表》中,复习时可以不提。又如“计”字的“计算”“计谋”义,现代汉语中仍保留相同意思,学生对这些词语相当熟悉,属于上课时可以放过不管的词语,没有必要列入此表,不用复习学生也能解释。
另一类是释义比较有争议、理解有分歧的词语可排除到复习范围之外。比如“绝”字,常见义项有①断绝(地维绝);②阻隔,隔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最,非常,极(佛印绝类弥勒);④停止,消失(湖中人鸟声俱绝),复习时词义比较冷僻又有分歧的可以不作重点讲解,甚至可以不列入复习的义项。比如“天下独绝”中“绝”的意思课文里既没有注释,各种资料解释也不一而同,解释为“没有”“极”“绝妙,高超”“超出一般”,像这种词语考试时不会出现,复习时可以“高高挂起”。
还要特别关注义项单一的词语。如“河”意为“黄河”“河流”,还有“启”“缘”“资”“溯”“堵”等词,在课内文言文中只出现一次,义项也单一而冷僻,中考真题中没有出现这些词语的考试,复习时可放置次要地位。
二、词义探源
在复习时师生适当探究常用文言字词的本义,研究其意思演变过程,以加深学生对词语释义的理解和巩固。
如对“名”的复习,学生对于义项“说出”不太好理解也不容易记住,教师分解字形,指出“名”上面表示“傍晚”,下面表示“嘴巴”,让学生猜想为什么到了晚上要说话,讨论后明确“名”字的造字本义是“天黑了,父母招呼孩子回家”,引申为“说出”。
有些词义还可以对举。如对“既”字的复习:教师虽然多次强调并且要求学生强记,但学生对“既”的理解还是通常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理解成“既然”,往往造成失分,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和学生对词语的本义缺乏了解。如果教学时引用一些造字资料,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到,金文的“既”左边表示餐桌,右边跪坐着一个脸朝外的人,表示吃饱饭后,掉过头,嘴背着面前的餐桌,所以“既”的造字本义是“吃饱打嗝,转身离席”,引申为“已经”。还可以与“即”联系起来复习,“即”字的甲骨文字形刚好与“既”相反,右边的人面朝餐桌,表示近食就餐。
这样的词义探源还有很多,可以借助《说文解字》《画说汉字》和“象形字典”网站等资源去查找积累。教师要主动探究,还可以引导激励学生发现归结,让学生对词义印象更加深刻。
三、内外渗透
“内外渗透”指的是《词表》中的词语复习时形式要多样。系统复习短期效率高,但难免枯燥乏味,不妨把词语复习放置在课外文言文练习中巩固复习。
也以某年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课外文言文语段考查为例说明,部分题目如下: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陈乐而不乐()
(2)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
(3)酒酣而送我以璧()
(4)使人迎其妻子()
考到的词语,“向”和“以”这两个词语也在《词表》范围内,“向”字考的是通假现象,“以”字考的是虚词的释义。没有在《词表》范围内的其他2个词语,也在课内文言文中出现过,如《醉翁亭记》“杂然而前陈者”中的“陈”,《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而且所考的义项与这些课内注释的解释是相同的。由此看来,《词表》不单单覆盖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文言词语解释,还涉及课外文言文,但课外文言文涉及的要超出《词表》范围,课内和课外互为融通,因此复习《词表》也可以放在平时的课外文言文练习中渗透理解。
课外文言文的练习也要加强针对《词表》的复习。笔者所在的备课组的具体做法是:
先分工选出难度适宜的课外文言文文本,集在一个电子文档内,再用查找工具给文档内的140个常用词语加点,在每周的课外文言文练习中,有专项练习就是针对《词表》中出现的词语而出的,不断巩固,不断强化,使学生对《词表》中的词语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和常见义项有更感性的认知,从而更自觉主动地掌握重要的释义。
值得注意的是,某年温州卷中还出现了成语与文言文词语理解相比较的考题:
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4分)
(1)微不足道()
A.不足为外人道也B.食不饱,力不足
(2)不可名状()
A.不能名其一处也B.名之者谁
其实这是前些年某道题的延续: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举世闻名
无独有偶,去年义乌卷和嘉兴卷也出现了类似题目:
(义乌卷)4.比较下列加点词在文言文和日常用语中的意思,选出不同的一项。()(2分)
A.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完成一笔交易
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可爱的孩子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他的表现真有些莫名其妙·
D.长烟一空——我们一家人都去旅游了
(嘉兴卷)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风烟望五津无人问津
B.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
火C.臣不胜受恩感激引人入胜
D.陈太丘与友期不期而遇
常用的词语精选 第9篇
22. 蒸气与蒸汽混淆。“蒸气”是指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蒸汽”是指水蒸气。大气或大棚的蒸汽很大,就是指水蒸气很大,不能写成水蒸汽很大;苯蒸气、汞蒸气、碘蒸气不能写成苯蒸汽、汞蒸汽、碘蒸汽;“蒸汽锤”就是利用水蒸气产生动力的锻锤,不能写成“蒸气锤”;“蒸汽机”就是利用水蒸气产生动力的发动机,不能写成“蒸气机”。
23. 融化、溶化与熔化混淆。“融化”一般指冰、雪等变成水。“溶化”有两个用法,一是与“融化”通用;二是指固体物质溶解。“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农业生产上表述冰、雪变成水,常用“融化”,表述糖、盐、农药、化肥等固体物质溶解用“溶化”,表述各种农用固体物质经加热后变成液体用“熔化”。“融化”还有比喻的用法,如“融化在血液中”、“融化在乐曲中”等,不能用“溶化”和“熔化”代替。
24. 曼延与蔓延混淆。“曼延”是连绵不断的意思,一般指山路、羊肠小道和轩槛等。“蔓延”是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在农业生产上用得比较频繁,如“火势蔓延”、“灾情蔓延”、“瘟疫蔓延”和“蔓延滋长”等,都不能用“曼延”表述。
25. 爆发与暴发混淆。二者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爆发”;②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爆发革命”、“爆发政变”等,运动、力量、情绪的突然发生也用“爆发”,这在农业生产领域也常用,有些来稿写成“暴发”是错误的。“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如“暴发户”;②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在农业生产领域经常发生,有些来稿写成“山洪爆发”、“爆发瘟疫”、“爆发虫害”等都是错误的。
26. 必须与必需混淆。“必须”是副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或一定要,二是加强命令语气。“必须”的否定是“无须”、“不须”或“不必”。“必需”是动词,是“一定要有”、“不可少”的意思。“必须”和“必需”这两个词在农业生产领域常使用,应注意区别,如“必需品”、“必需营养元素”、“必需氨基酸”,不能写成“必须品”、“必须营养元素”、“必须氨基酸”;“必须平衡施肥”、“必须定量喷药”、“必须及时浇水”,不能写成“必需平衡施肥”、“必需定量喷药”、“必需及时浇水”。
27. 副作用写成负作用。在农业词语中有“副作用”而无“负作用”这个词。“副作用”是指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发生的不好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各种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这些农用产品有的有副作用,有的无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小,有些副作用大。来稿中在表述这方面的意思时,有的把“副作用“写成“负作用”,显然是错误的。
28. 委顿写成萎顿。“委顿”形容疲乏、没有精神,在农业生产中经常用来表述饲养动物的病态,来稿中写成“萎顿”的很多,实际上在农业词语中没有“萎顿”这个词。
29. 萎缩写成委缩。“萎缩”有“干枯”、“衰退”两个意思,“干枯”指动、植物身体、器官等功能减退并缩小,“衰退”指经济衰退。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萎缩”这个词使用频繁,写成“委缩”的很多,实际上没有“委缩”这个农业词语。
30. 坐果、坐瓜、坐胎写成座果、座瓜、座胎。“坐”作为动词用,有6种含义,其中一种表示植物结实,而“座”没有这种含义,所以来稿频繁使用的“座果”、“座瓜”、“座胎”以及“座果期”、“座瓜期”、“座胎期”、“座果肥”、“座瓜肥”、“座胎肥”等都是错误的。
31. 芒种写成忙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5、6或7日,意指有芒的麦类作物已经成熟,有待收割,此时在中原地区正值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夏管的农忙季节,但也有一些寒冷地区正在忙于种植,也许有些作者误认为此时应“赶忙种植”而写成“忙种”。
32. 拱棚写成弓棚。“拱棚”是顶部成弧形、上面覆盖塑料薄膜的棚,有些作者习惯写成“弓棚”,也许是由于“拱”与“弓”读音相近的缘故。
33. 混合写成混和。“混合”是掺和在一起和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掺和在一起的意思,没有“混和”这个词。来稿中常见的“混和物”、“混和体”等表述都应改为“混合物”、“混合体”。此外与“合”组成的“融合”、“凑合”和“配合”等,也都不能写成“融和”、“凑和”和“配和”;与“和”组成的“拌和”、“掺和”,也不能写“拌合”、“掺合”。
34. 消石灰写成硝石灰。“消石灰”是指熟石灰,没有“硝石灰”这种东西。可能有些作者以为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硝”的作用,实际上生石灰是在水的作用下才能变成熟石灰的。
35. 莲座期写成莲坐期。“莲座”是指莲花的底部,呈倒圆锥形,“莲座期”是指植物果实胚珠像“莲座”形的时期。没有“莲坐期”这个农业词语。
36. 电解质与电介质混淆。“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形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食盐、硫酸、氢氧化钠等。“电介质”是指不导电的物质,如干燥的空气、玻璃、云母片、胶木等。
37. 误用频率比较高的常用农业机械词语。详见表1:
复苏词语的常用造句 第10篇
见“ 復苏 ”。 亦作“ 復甦 ”。苏醒;恢复生机。 唐 裴铏 《传奇金刚仙》:“蛛懵然復苏,举首又吸之。”《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牙将 舘陶 张琼 遽以身蔽之,矢中 琼 髀,死而復苏。”《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 玉英 姊妹尤为可怜,一个个哭得死而復甦。”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墨雨》:“因下墨雨三日,禾苗之槁者復苏。”
二、复苏词语的近义词
苏醒 [ sū xǐng ]
三、复苏词语的造句
1、疾病并不可怕,只要信仰存在,复苏不是梦。视疾病为挑战,以信念为武器,赢得胜利!
2、政府对经济复苏的承诺是绝对正确的。
3、最近抵押贷款利率的回升可能会扼杀房地产的复苏。
4、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小河周围的小草开始萌芽,小河里的水仿佛也重新有了生命力。
5、春天的黄山,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站在山峰之巅,看到生活中的另一种美。
6、窗外,暮色四合,清冷的风撞着檐下的铃铛,叮叮朗朗,带来万物复苏的消息。
7、春天,万物复苏、冰雪融化,但过了一个晚上,全都变了。
8、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的沿江公园也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富有诗意。
9、春天,万物复苏,小草长出来了,大树生出了一个个小小的嫩芽,看过去,仿佛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让人爱不释手。
10、秋季不能吃夏季的冰激凌,没有春季万物复苏的美景,并且秋季过后便是冬季,能把人冻成冰棍的冬季。
11、一月过去了,带走了寒冷的冬天,迎来的是万物复苏的早春。
12、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大地显得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非常热闹。
13、徐徐春风将寒冷愈吹愈远,春日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冰雪消融,碧林吐芽,万物复苏,欢乐和美好充斥着大地与人间。
14、过了一个寒假,校园里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
15、夏天来到,万物复苏,突然,一声雷声,都把冬眠的小精灵吵醒了。
16、我爱万物复苏的春天,生机勃勃的夏天,粉妆玉砌的秋天,更爱果实累累的秋天。
17、太阳携着春风向我们微笑,向我们走来,那么万物就会复苏,希望就会发芽;它能让山河重新焕发盎然的生机,让人心重新布满无穷的希望。
18、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家都说,小草时报春的使者。
19、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春雨也滋润着一望无际的田野。
20、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河水潺潺地流着,到处都洋溢着春的气息。
21、春天万物复苏,夏天酷暑难耐,秋天树叶枯黄,冬天鹅毛大雪,一切的一切不也如此按自然而轮回吗?
22、春姑娘,踏着轻盈的步伐到来了,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春天的气息,校园里,到处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像。
23、万物复苏的春天,声音都是细微的,但却像阳光,温暖了冰冻了一个冬季的身体,直达指尖。
24、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香椿树上冒满了新芽,阳光柔和的笼在嫩叶上,给它镀上了一层淡淡的边光。
25、春天刚刚来临,万物复苏,小花、小草都生机勃勃的生长着,一下子铺满了马山各处,像是给马山铺上了一层嫩绿的棉被。
26、春天,是一缕复苏之风吹来花香满径的时节,是我最喜的。
27、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鸢尾花开的季节。
28、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植物都露出了新绿,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映下一片斑驳的阴影。
29、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
30、在春天,万物复苏,梅花却一个人离去,会不会就是它打开了春天的大门。
31、春天来了,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到处充满勃勃生机。
32、逆境和贫苦让人的活力得以复苏,人的性格也由此得以完善形成。
33、季节因为春天的来临,大地复苏,春暖花开,这样美好的季节自然让人想到风含情水含笑,回眸一笑百媚生。
优雅词语的常用造句 第11篇
优美高雅。 茅盾 《创造》:“她的优雅的举止,有教育的谈吐都证明她是 君实 的卓绝的创造品。”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二章:“ 刘眉 用一种优雅的姿态把名片递到 剑平手里。”
优雅词语的近义词
儒雅 [ rú yǎ ]
文雅 [ wén yǎ ]
典雅 [ diǎn yǎ ]
优雅词语的造句
1、公开的信仰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信仰强加给别人,它不会谈论宗教,而是实践它,保持低调和优雅,平静,明亮的眼睛和强烈的吸引力。
2、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人生的风雨。,没有风,没有浪,没有灾难,没有困难并不意味着生活是幸运的,没有脾气和优雅的生活总是苍白无力。
3、只要我看不到你,听不到你,想不到你,我就能过上非常幸福、非常潇洒的生活,你这个优雅、善良、温柔的小巫婆。
4、那莲花,纯洁而不锈,那桃子,紫色和红色,那牡丹,优雅而华丽,那玉兰,那淡淡的香味,那樱桃,那宁静如歌。
5、曾经优雅的白色圆柱正在喷漆。
6、见面时请心怀感激,相爱时要珍惜,转身时要优雅,离开时要微笑,因为一旦转身,你们可能再也见不到对方了。
7、这顶白帽子戴在她的金色卷发上看起来很优雅。
8、叶子很美,花香浓郁,优雅,绿叶,黄白花,芳香,花朵美丽,叶子绿,花香浓郁,优雅典雅。
9、她穿着优雅的黑色和白色上衣。
10、芭蕾课可以让人们保持优雅。
11、在平静的阳光下,它们看起来优雅壮观,让人思考。
12、我记得她是一个安静、勤奋、优雅的女孩。
13、一只只天鹅就是一艘艘活的游艇,在湖面上优雅地游弋。
14、如烟的细雨洒在身上感觉到秋的凉意,飘零的落叶用优雅的舞姿告别了夏的炽热,迎来了秋的缠绵。
15、江南的水,柔美多情,鲜有急湍险流,少了一份强劲与张扬,却多了一份优雅与从容。
16、离开优雅的太阳花,往前走走,就会看到美丽妖娆的茉莉花。
17、离开的栀子花香飘十里的栀子花,往前面走走,就会看到优雅的太阳花。
18、雪,如白蝴蝶一样翩翩起舞、优雅地悄然飘落,犹如仙女散花,柳絮一般洒落满地。
19、走出小路,就来到了美丽的荷花池,看着这满池带点秋色的荷叶,就一定会想起这满池优雅美丽的荷花来。
20、秋天,公园里到处盛开着菊花,它们形态优雅,异常美丽。
21、夏天,树木已经长得高大茂盛,灌木丛也长得葱茏优雅,校园里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和景象。
22、真想撑一支长篙,在思想的海洋里放歌,然后一深一浅的踽踽而行,梦想是有翅膀的,薄如蝉翼,又轻盈优雅,但是它却负载着我们所付出的努力。
23、送友人去车站,走过那些长满高大梧桐树的街道,片片叶子优雅的飘在肩头,然后静静地落在脚下。
24、九月,风乍起,林间落木仿若尘上雨,即便是生命终结,也要优雅的保持着生命最后的尊严,姿态轻盈,在回旋中萧萧落下。
25、驻足一棵树前,面对着它的干练与沉静,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春水的浇灌下,它是那样的自信而优雅。
26、行走在优雅古道,一路溜达着古色古香所给人带来的韵致。
27、农田里快熟的麦子开始跳起了统一的舞姿,倾斜,倾斜,再倾斜,舒展而优雅。
28、新学期开始,我们迎来了新校园,新学期,校园变得更加美丽整洁,环境优雅,依山傍水,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29、每次抬头仰望星空,我都觉得,那黑黑的夜幕像一张被泼上墨汁的黑丝绒幕布,那么华丽,优雅,高贵,又神秘,令人捉摸不透。
30、微风过处,茂密的榄仁树随风起舞,宛如优雅的天鹅挥动着他的臂膀,这里就是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
31、柳江古镇距洪雅县城三十多公里,其保存完好、独特的建筑和优雅的环境,令不少人远道慕名而来。
32、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
33、近看,似一群形影不离、优雅、张着雪翅的蝴蝶,亮晶晶的翅膀上,微微的染着几抹淡淡的青绿。
34、我爱丁香,爱它的优雅,爱它的美丽,爱它的安静,爱它沁人心脾的幽幽香气,更爱丁香团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