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儿童故事书籍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8
1

儿童故事书籍范文第1篇

七年级上册:《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老人与海》

七年级下册:《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八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

八年级下册: 《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三国演义》

九年级上册:《水浒》《傅雷家书》;《堂吉诃德》

儿童故事书籍范文第2篇

小孔融十岁时,他爸爸带了到京城去见见世面。这京城里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学问,小孔融很想拜见这位大人,可是爸爸说他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对爸爸说:"我有个办法让李大人接见我。"孔融进了李府大厅,不慌不忙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悬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他:"小客官,你跟李家到底是什么亲呢?"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亲着哩!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经向你们的老祖宗李耳拜过师,向他请教过学问,这说明孔家和李家早在好几百年前就建立起了友谊。作为孔家的后代,我今天特来登门拜见您。"姓李的大官和在座的宾客,听了小孔融的一番话都十分惊奇,连声赞叹。

又有一次,一位姓陈的大官来看李大人,正好小孔融也在。李大人指着孔融说:"这孩子是一位人间奇童!"姓陈的大官说:"小时聪明,长大了不定有用。"孔融一听,马上作出反应,他对这位大官说:"这样说来,大人您小时候肯定是很聪明的呢!"姓陈的大官一听这话,不敢小瞧他了,夸奖说:"这孩子可真不简单,长大以后必定是个了

不起的人物。"果然孔融长大后被曹操重用,与其他六位才子一起被称为"建安七子"。

毛泽东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

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周恩来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

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

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李四光9岁那年,元宵节晚上有花灯表演,他和大人们兴高彩烈地去观看,很晚才回家。熟睡之中,突然有人大声喊起来:

"不好啦,河南大婆的屋子着火了,大家快去救火呀:" 李四光在梦中被一片嘈杂声吵醒,赶紧披上衣服,提着一只水桶也跑了出来。河南大婆家的茅屋火光冲天,李四光跑到池塘边装了多半桶水,踉踉跄跄地拎到茅屋前。火苗正从茅屋顶往外窜,可他怎么用劲,水也泼不到屋顶的火苗上。

李四光又拎着水桶转到房子后边,看见屋檐下正巧放着个梯子。李四光的胆子从小就大,爬梯子是经常事,这回又是救火,他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房,把桶里的水一飘一飘地向火苗泼去。火终于被大伙扑灭了,河南大婆也被救了出来。母亲四处找不到李四光,急得大喊起来:

"四光!四光!你在哪儿?" "妈妈。我在这儿!" 妈妈一听,儿子的声音好像从天上发出来的。她抬头一看,只见儿子在房顶上拎着水瓢、,提着水桶,裤腿上还滴滴嗒嗒掉着水珠。

"快点给我下来,多危险!你是怎么上去的呀?" "妈妈,房后有梯子,我是蹬着梯子上来的。" 邻居们赶紧跑到房后,从梯子上抱下李四光,并齐声夸赞他勇敢。这时,李四光看到河南大婆没有穿棉衣,便赶紧跑回家,把母亲的旧衣服拿来送给河南大婆。看到这一切,母亲感到很高兴,儿子已经懂事了。

提到衣服,李四光在上小学时,还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李四光上的是私塾,同学们都在校住宿。有一天夜里,天气特别的寒冷,大家把所有的衣服都压在被子上面。半夜里,一个小偷溜进学生宿舍,把一个同学盖在被子上的衣服给伤走了。那小偷正在溜出去时,碰倒了桌子,响声惊醒了一位同学,他见陌生人进来,便大声喊道:"有小偷,大家快起来抓小偷!" 同学们全都惊醒了,冲出院子去捉贼。不一会儿,小偷就被同学们抓了回来。只见那小偷一身褴褛,脸色腊黄。同学们你一拳、我一脚地把小偷打得鼻青脸肿。

"大家不要再打他了:"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动手的李四光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同学们喊道。

同学们住了手,一齐望着他们最尊敬的老大哥。

儿童故事书籍范文第3篇

1 阅读最有情意的事

最是书香能醉人, 营造书香人文氛围, 深化书香环境儿童阅读, 应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素养, 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发展并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素养。千百年来, 在人类慢慢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一个国家进步与落后标志, 是一个国家的强大与民族昌盛的具体体现。反应在孩子的世界里, 在简单的白纸黑字, 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不知不觉塑造着孩子们心灵的美, 谛造着孩子们的人生观, 世界观的清润。孩子们在书中寻觅着、濡养着人身的价值取向, 在涤荡着人类美丽的智慧中畅游, 使孩子们在优雅、宁静的阅读环境中, 其作用犹如春雨沁入, 润物无声般, 注入人类文明繁衍文化的精神力量, 让更多的知识透过缓慢、绵密、恒久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通过时间的推移, 孩子们的心灵会因为优美文字的熏陶, 而获得心灵的轻盈与圣洁, 获得知识, 获得力量。因为, “知识就是力量”。

可现如今的社会, 上学的人多了, 可真正读书的人少了。特别是现在许多的家庭, 许多的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把自己粘在网上, 而孩子们也深受其影响, 把他们那点可怜的业余时间也黏在了互联网上。可是, 由于互联网上信息量大, 但内容粗浮, 很多缺少内涵、不适宜于深读、咀嚼, 只适于浏览。孩子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熏染”, 到底还有多少的孩子们能真正地坐下来读本书呢?缺少了宁静的书香氛围, 缺少了静心凝思的深层思考, 失去了手捧书卷在书的海洋中浮浮沉沉, 失去了一本书在手的那种摩挲的感觉, 失去了一段一段的品味, 一页一页的轻翻, 失去了晚间的亲子阅读。低年级的触摸童话, 中年级的浅涉经典, 高年级的轻挽大师, 那种沁入灵魂般的阅读心境。有的只是随意的网上浏览, 而这种随意的浏览, 让人变得浮躁与慵懒, 渐渐地孩子们变得浮躁与茫然。长此以往, 还有多少的孩子能正真的静下心来, 领略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人生真正的价值与意义?还有多少的孩子能体会到掩卷深思的读书意境?故而不能深读。可是人生的修养, 很多则是从深思的阅读中产生的。

2 书籍育人的作用

关注孩子从心开始, 从阅读开始, 书本是立体的, 时刻触摸可感触的。当孩子们手捧书卷, 安静地静心凝读, 或开怀大笑、或满眼含泪、或掩卷深思, 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如绵绵溪流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阅读还有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文字。文字除了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外, 其书本文字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们可以是波澜壮阔的, 也可以是潋滟片片、回环不绝的。对于孩子来说, 特别是对于幼小的孩子, 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很多都是从阅读童话开始的。司马光砸缸、善良的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灰姑娘是孩子们稚小心灵最初的憧憬, 这些经久的世界文学名著, 影响了多少代的孩子们。它们如春雨润物悄然无声, 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桌孩子们的灵魂, 影响着孩子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因为, 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 历史的沿袭发展, 都是通过文字的记载、阅读、代代相传的。

3 用书籍去呼唤孩子的心灵

一位作家说到这样一件事,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扉页上有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 只是不被黑暗所淹埋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 只是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些文字给人的力量, 让多少人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领略到阅读的重量, 文字给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感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是可以做很多的事, 创造很多的价值, 体会到很多的乐趣!

4 馆员孩子们传递知识的枢纽

斯宾赛指出“教育应重视具体开始, 而以抽象结束”。儿童图书馆馆员的育人作用, 是用馆员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与具体指导来影响孩子们阅读的。馆员的形象会影响到孩子们的阅读心理与阅读兴趣。作为为儿童服务的馆员, 会因她的衣着, 举止言谈, 仪表个性、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教育观点、行为习惯等, 在工作中无不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一位举止大方, 态度温柔和蔼, 具有与孩子们天然相溶与亲和力的馆员, 工作中会特别自然地流露出对孩子们的挚爱。因为她们明白, 自己不但是担负着为孩子们传递知识的作用, 更是用自己的爱去塑造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播撒爱的种子。在某种意义上, 儿童图书馆的馆员, 实际上也称得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 认真地履行着自己工作的职责, 用开朗温和、坚强的意志品格等这些书本外的人为环境, 对孩子们施以优良的影响等, 无不是作为一种个体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 在看似一复一日的工作中, 在潜移默化的濡染、传递给小读者, 默默地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对此, 笔者认为, 每一位儿童图书馆的工作者, 都予以引起充分的重视。

5 用“心”为孩子们挑选优美的精神精品

正如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 则中国强。”孩子们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孩子们的现在的阅读, 关系到一个国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与进步。孩子的们心灵就像一块等待开垦的土地, 他们需要优良的精神种子的播撒, 为孩子们种下善良、愉悦、坚韧、勤奋、成功的种子, 用明媚的阳光照耀、浇灌这块园地, 用人类最美好的文字精品, 耕耘孩子们的心田, 让孩子们用心去领悟书本上字里行间的人类智慧滋润心田。让孩子们在读书的乐园中长成一棵棵苍天大树, 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少上网, 多读书, 孩子们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才可能真正读进去, 才可能读出人类文化的精髓, 才可能读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才能雅化情趣、修养人格, 成为一人格建全的, 具有优良知识素养的优秀人才, 才能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立身之地, 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摘要:阅读的意义, 关注孩子从心开始, 从阅读开始, 多读一点好书, 智慧一个民族, 关心中国的未来, 为孩子们提供人类最优秀的智慧——书籍。

儿童故事书籍范文第4篇

针对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怎样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感恩教育,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及措施:营造感恩的班级文化和气氛,把感恩教育作为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来呈现,如关于“孝”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感恩为主题的黑板报、写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等,使学生无时不受到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1、感恩临时监护人。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作临时监护人。这些老人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本应尽享天年。但为了孩子的长远利益,还得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既要照看孩子,又要种责任田,还要处理家庭琐事,可以说是身心疲惫。尽管如此,他们仍毫不保留地把爱献给了孙辈。作为留守儿童,要能感受到祖辈们对自己的爱,要感谢祖辈们为此而作出的牺牲。

2、感恩父母。调查表明:外出打工农民最大的愿望不仅是能赚更多的钱,更希望子女进城入学,受更好的教育,更有出息,而将子女留在家乡也是不得已的办法。诚然,多数在外务工的父母亲和天下父母的心是一样的,都渴望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不得不忍痛割受,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一方面他们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又饱受着思念的煎熬。他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为了赡养老人,为了养育子女。作为留守儿童,要理解父母的艰辛,感谢父母为家庭所作出的牺牲,而不要认为他们是丢下孩子不管而只顾自己在外享清福。

3、感恩学校。留守儿童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付出了很多努力。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设立了联系卡制度、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教师同学接触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和同学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4、感恩社会。留守儿童要感受到社会各界对自己的关爱,因为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孩子的问题,他们协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探索新的办学形

式。在具备条件的地方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由学校多承担一些监管责任和义务,让留守孩子得到应有的管理、照顾和关爱。公安、司法、法院和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协助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

5、感恩“留守磨练”。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留守儿童也应该辩证地看待留守生活。也许父母外出客观上给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带来了机会,他们必须学会独立才能够更好的生活,这种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和养成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能在这种独立的过程体味生活的艰辛,也许他们会更好地理解父母,从父母的生活经历中体验更加宝贵的精神力量。因此,这种留守生活对于孩子自身的磨练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益的。留守儿童应用开放的心态感谢这种“留守磨练”。 甚至有专家认为:强迫孩子离开家庭环境,对孩子便是适应性的考验,同时也是剥夺情感的考验,这些考验能把孩子武装起来面对人生。

儿童故事书籍范文第5篇

目录

1、大禹治水2

2、神农尝百草2

3、盲人摸象2

4、三个和尚2

5、木兰从军3

6、唐僧取经3

7、三打白骨精3

8、“枇杷”和“琵琶” 4

9、狐假虎威4

10、女娲和人 4

11、农夫和他的儿子 5

12、种瓜人5

13、两颗种子5

14、朋友之间6

15、快乐的泉水6

1、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2、神农尝百草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帝。他发现了稻、黍、稷、麦、豆等“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称他为“神农”。

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他走遍山山水水,品尝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看它们是苦是甜,是寒是热。为此,他曾经一天里中毒70次,幸亏他及时吃下解毒药,才没有被毒死。神农摸清了百草的药性,配成药方,传给后人。于是,人类有了医治病痛的办法,能更健康地生活和劳动。

一次,神农尝了“断肠草”。这种草有毒,他来不及吃解毒药,就中毒死了!神农是为人类的健康而死的,人们永远纪念他。

3、 盲 人 摸 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象是什么样了。”牵象的人把象拴在书上,他们就去摸。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子一个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对,谁也不服谁。牵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你们每个人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断定象是什么样子呢?”

4、三个和尚

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寺庙。他勤快地挑水,缸里的水满了,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生意盎然。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在挑水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缸里没水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为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儿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寺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起争先恐后地挑水灭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

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又亭亭玉立了。

5、木 兰 从 军

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她从小跟着父亲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父亲接到一份公文,要他出征打仗。木兰想:父亲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还是我来代替爸爸上战场吧!”

木兰说服了全家,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随着大军到边疆打仗去了。

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

战争结束了,木兰回到了家乡。她脱下战袍,又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前来探望木兰的将士们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那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年青的姑娘!

6、唐 僧 取 经

唐朝和尚玄奘为了研究佛经,踏上了去佛教发源地印度的万里征途。在边境要塞瓜州,玄奘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听说玄奘要去印度,就劝他说:“这条路太难走了,又是沙漠,又是雪山,你可千万别拿生命冒险哪!”玄奘说:“我立志去西天取经,就是死在路上也心甘情愿!”老人听了,非常感动,就把一匹会认路的老马送给了他。玄奘谢过老人,骑上马进入了茫茫大沙漠。

沙漠里真热呀!玄奘解开皮水袋想喝口水,一不小心,水袋落到了地上,水全洒了。玄奘忍着干渴,继续前进。他一直坚持了四五天,最后渴得昏倒在地。半夜,一阵凉风把他吹醒了,他挣扎着爬上马背。突然,老马狂奔起来。跑了一阵,一汪清泉出现在眼前!原来,老马记起了这绿洲上的清泉。玄奘高兴得直掉眼泪。

过了整整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了印度。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他成了最有学问的高僧。

孙悟空除妖

唐僧骑马去取经,

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

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狡猾, 骗过唐僧师徒仨。

唐僧八戒真糊涂,

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当,

多亏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闪金光, 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

妖魔鬼怪消灭光。

白骨精三次变化模样,分别变作了什么?为什么要变化?结果怎样?

7、 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到西天去取经,路过一座高山。山上有个妖精,想吃唐僧的肉。她变成一个美貌的姑娘,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右手提着一个绿瓷瓶,走到唐僧面前说:“师父,饿了吧?我这罐里是香米饭,瓶里是炒面筋,请师父用餐。”

孙悟空火眼金睛,认出这个女子是妖精变的,举起金箍棒就打。那妖精急忙脱身走了,留下一个假尸体。

过了一会儿,妖精又变成一个老妈妈,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猪八戒说:“不好,师兄打死的定是她女儿,那老妈妈来寻人了。”孙悟空认出她还是妖精变的,举棒便打。那妖精又脱身走了,又留下个假尸体。

妖精仍不死心,又变成一个老公公,走到悟空面前,说是来找他的女儿和老妻。孙悟空笑着问:“你看,那边两个人是不是你的老妻和女儿?”说罢,一棒将妖精打死。唐僧一看,地上一堆骷髅,脊梁上有行字,写着“白骨夫人”,原

来这是个白骨精。

8、“枇杷”和“琵琶”

明朝的时候,有个姓袁的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又亲自写了一张礼单,派人给县官送去。

县官接过礼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他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他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财主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张回帖,叫人连同这框枇枇杷一起退了回去。回帖上写着:

枇杷不是这琵琶,

只因主人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

满城弦管尽开花。

“枇杷”和“琵琶”读音一样,但枇杷是一种水果,琵琶是一种乐器,意思完全不同。这样的字词我们会经常遇到,大家只有认真区分,才不会闹出财主写礼单这样的笑话。

9、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0、女娲和人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大地上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世界有了些生气。女娲想,应该再添一点儿什么,让这个世界更加生气勃勃。

她来到一个水池旁,挖了些黄土,掺和了水,仿照自己的样子捏成了一个小东西。女娲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人”。说也奇怪,这个小东西一落到地上,就活了起来,高兴地叫着,欢喜地跳着。女娲心里充满了惊讶和喜爱。她捏呀,捏呀许多活泼的小生灵从她手里落到地上。她捏累了,就找来一根强子,蘸上泥浆向地面上挥舞,溅落的泥点居然也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从此,大地上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人,世界就生动活泼起来了。可是,人总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使人类延续下去呢?

女娲又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让他们结合在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类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一位长者用了什么简单的办法,让八个兄弟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呢?

11、农夫和他的儿子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他有八个儿子。这些男孩子从小就总是打打闹闹,争争吵吵,让农夫费了不少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儿子们越长越大,可吵吵闹闹的毛病一点也没改,农夫为此日夜担忧(yōu)。

有一天,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者,请他帮忙想个好办法,让这些孩子能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多么愚(yú)蠢(chǔn)。

长者让农夫把他的儿子都叫到一起,然后取出八根筷(kuài)子,一人分了一根,说:“你们把筷子折断吧。”

“折断这么细的筷子还需要使劲吗?哈哈,真是可笑!”男孩儿们嘻(xī)嘻哈哈地说。果然,他们轻松地就把筷子折断了。

长者又取出一捆(kǔn)筷子,说:“那么现在呢,你们谁能折断这一捆筷子?”

大儿子抢(qiǎng)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其他的男孩儿也很不服气地试了试,也没有人能把筷子折断。

农夫感激地看着长者,对儿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想一想,细细的筷子捆在一起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kuàng)是八个强壮的人呢!”

这番话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qiàn),亲亲密密地搀(chān)扶着老父亲回家去了。

12、种瓜人

战国时候,梁国的梁亭和楚国的楚亭两地搭界。两地人都种瓜。

梁亭人勤劳,精心耕作,园子里的瓜结得多,色泽鲜亮,又大又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楚亭人有些懒惰,常常误了施肥、浇水。园子里的瓜又少又小,味道也不好,没人买。

楚亭人眼看梁亭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自己却过着穷日子,便起了坏心眼。这年,梁亭人的瓜秧长势好,开始结瓜了。几个楚亭人趁着夜色,溜进梁亭人的瓜园里,用手指轻轻掐伤小瓜,使瓜枯死。

这事很快被梁亭人发现。村里的年轻人非常气愤,也要去掐楚亭人的瓜。一位老人制止他们,说:“如果这样以恶报恶,两地人定会结下仇恨,纠纷不断,祸及子孙。”

“那怎么办?”年轻人问道。

“依我看,不如我们趁夜里给他们的瓜地施肥、浇水,让他们的瓜也长得好。”大家照老人的吩咐做了。

楚亭人看到梁亭人不但不报复,反而帮自己施肥、浇水,既感动,又惭愧,便向梁亭人赔礼认错。

从此,楚亭人也变得勤快起来。两地人和睦相处,交流种瓜经验。瓜儿年年丰收,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13、两颗种子

从前,有两个少年,他们都有美好的理想。

“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两个少年去请教一位老人。

老人给他俩一人一颗种子,说:“这是普通的种子。谁能够找到保存它的最

好办法,谁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 !”

几年以后,老人要他俩谈谈保存种子的情况。

第一个少年拿出一只丝绒袋子,又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盒子。他打开盒子,揭开蒙在上面的绸缎,说:“我把种子好好地收藏起来,整天守候着它。”老人一看,种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就摇了摇头。

第二个少年,脸晒黑了,两手长了老茧。他指着漫山遍野的庄稼,兴奋地说:“老爷爷,我把种子种在地里,坚持浇水、施肥、除草,收获一年比一年多呢!”

老人听完,高兴地笑了:“孩子,理想就和这种子一样,只是守着它,不会长大;只有用汗水浇灌它,才能变成丰硕的果实!”

14、朋友之间

两个好朋友在沙漠中行进,干渴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他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凭着坚强的意志,艰难地迈步。

远远地,他们看见前面有一棵树。他俩高兴极了,拼尽力量向前走去。来到树下,只见树上挂着两个金黄的果子,一大一小。两人看了,都坚持要对方摘大的,自己吃小的。争来争去,谁也没说服谁。后来,两人都迷迷糊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其中一个人醒来,发现朋友不见了,树上只剩下一个小果子。望着一行远去的脚印,他心里有点纳闷。于是,他摘下果子,拖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他发现朋友晕倒在前面的小水洼边,忙跑过去扶起他。这时,他看见朋友手中握着的果子,比自己的更小

15、快乐的泉水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传说:深山里有一股"快乐的泉水",人们只要喝上一口,就可以快乐地过一辈子。许多人都想得到它,可是始终没有人找到过它。

村子里有一个名叫顾自家的财主,他从来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所以没有一个朋友,日子过得很不快乐。他想得到快乐,决心去找“快乐的泉水”。

走了好几天,在茂密的森林里他遇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顾自家说:“老人家,您知道快乐的泉水’在哪里吗?”老人家说:“我可以告诉你,但你能答应我一个条件吗?”顾自家一听,心中暗自高兴,说:“可以。”于是老人说:“找到泉水以后,必须分给村子里的每一个人喝,使别人也得到快乐。”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只好答应了。

顾自家照老人指引的方向,又走了好多天。一天,他翻过一座大山,在山后找到了一个石洞,上面刻着“仙泉洞”三个字。他照老人的吩咐,在石门上敲了三下。门“呀”的一声开了。他走进去,看见洞里果然有一股清清的泉水,泉水旁坐着一个人,就是在森林里遇见的那位老人。

白发老人装了满满一大瓶“快乐的泉水”交给顾自家,再三叮嘱他说:“你带回村去,一定要分给每个人,千万不能独自享用啊!”

顾自家捧着瓶子往回走。他一边走,一边想:“我好不容易找到的泉水,那老头却要我分给大家喝,真是岂有此理!这瓶泉水是无价之宝,绝不能分给别人喝。我要把它世世代代传下去,让我的子孙也能永远快乐!”

顾自家高兴地回到家里,关上了门窗,把妻子叫到跟前说:“我找到快乐的泉水’了!千万别让人知道。”说完,就把瓶盖打开了。啊!倒出来的不是什么泉水,而是大大小小的毒蛇,吓得他立刻昏死过去。

他的妻子捡起瓶子一看,只见里面有张纸条,上面写着:“只顾自己快乐的

儿童故事书籍范文第6篇

工具/原料

彩色纸

方法/步骤

一张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

展开后,沿着折痕两边往中间折三角形

下方三角形也往上折

如图剪开,剪到下面三角形顶点处

翻折压好就行。

如图折出小兔子的耳朵

稍微整一下形,两个耳朵就出现了

如图折小兔子尾巴部分就可以了。

然后将刚折出的地方窝进去

左下角也类似左上角的折法

相关文章
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和健康的。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定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自信...

1
2025-09-18
教育培训工作方案范文

教育培训工作方案范文

教育培训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

1
2025-09-18
教育双争工作总结范文

教育双争工作总结范文

教育双争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争创学习型组织 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

1
2025-09-18
节约粮食浪费可耻范文

节约粮食浪费可耻范文

节约粮食浪费可耻范文第1篇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古诗吗...

1
2025-09-18
节约型企业倡议书范文

节约型企业倡议书范文

节约型企业倡议书范文第1篇老师们,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资源何其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
2025-09-18
教研活动安排大表范文

教研活动安排大表范文

s("wzfz");上一篇:节约型企业倡议书范文下一篇:教研室赴调研报告范文

1
2025-09-18
教研室赴调研报告范文

教研室赴调研报告范文

教研室赴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最近,本人有幸赴江苏昆山进行了学习考察。感受了昆山灵活的体制机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干部职工先进的思想观念...

1
2025-09-18
揭阳市国资委林强范文

揭阳市国资委林强范文

s("wzfz");上一篇:教研室赴调研报告范文下一篇:禁烟环保主题班会范文

1
2025-09-18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