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长城谣音乐教案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长城谣音乐教案(精选14篇)

长城谣音乐教案 第1篇

《长城谣》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朗读诗歌,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诗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

难点: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长城谣》,长城图片

提问: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长城呢?

长城简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北边匈奴,调动军民上百万人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给予修缮,连贯为一,西起今甘肃岷县,北靠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北方外族侵扰,前后修筑长城十八次,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长城是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们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增添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过渡:长城,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最熟悉不过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异乡,它始终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席慕容的《长城谣》,再次谛听游子的乡音。

二、介绍作者:席慕容;写作背景

三、字词快餐

焉(yān)支隘(ài)口蹲(dūn)踞荒莽(mǎng)焚(fén)起敕(chì)勒川

四、朗读节奏训练(听录音,说说朗读诗歌应注意什么?)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

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五、整体感知

全班同学朗读全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是?

2、抒情主线是?

六、诗歌赏析

(一)理清结构,分析每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第一节

1、你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找出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

为什么说长城是”无情“、”冷眼“的?

(三)学习第二节

1、长城为什么会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便烈火焚起呢?

2、第二节表达了诗人对长城的什么情感?

3、”万里的躯体“,”千年的面容“分别指什么?

(四)学习第三节

1、“敕勒川,阴山下”是出自哪首诗的?它和作者有何关系?与长城、黄河又有何关系?

2、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是长城,为什么又写到了黄河?

3、诗歌结尾写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既然“不眠”,又何来的“梦”呢?说说你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讨论)这首诗的意象最重要的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六)小结

(七)作业

1、背诵《长城谣》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长城谣

席慕容

第一节,审视历史,凸现长城的沧桑

第二节,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的热忱思乡之情

第三节,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乡思

长城谣音乐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约10分钟)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约30分钟)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约5分钟)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注:本教案(摘自《音乐课标解读》案例)。谱例、基本节奏

句型和歌曲的旋律线未转摘。

简评: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歌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综合——分析——再综合”的模式进行新歌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进行的缺点。这样的学习新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知规律。

长城谣音乐教案 第3篇

第一部分:台湾民歌。在这部影片中, 大量的台湾民族风情得以展示, 其中也包括了台湾民族音乐。影片开篇展示的布袋戏、歌仔戏, 以及配合在西螺老家风景描画的音乐都是台湾本地音乐。特别是主题曲《云水谣》, 曲作者邹野意图使之成为一首创作型民歌, 在加入现代写作技巧的同时摄取了大量福建闽南音乐和台湾民歌元素。这首主题曲贯穿始终, 既表现了陈秋水与王碧云之间没有结局的爱情, 更暗示了影片内在的主题。

影片首先呈现的是一番惊涛骇浪和一艘在暴风雨中摇曳的帆船, 船上的人显得是那么无助, 眼神中聚满了痛楚和沮丧。伴随这一场景的管弦乐在重复低音的演奏中逐渐加强力度, 加快速度, 紧张的情绪最终在小提琴的独奏中得以爆发, 紧接着乐队的低音重复和小提琴独奏交替出现, 预示着在一场社会动荡的冷峻无情与个人情感的热情永恒之间的矛盾即将展开。转而画面切入现代化都市纽约, 音乐转成小提琴与弦乐组的交替, 尽管弦乐组依然重复低音, 但已经减弱了管乐的沉重铺垫, 听不出先前的凝重和抑郁, 让观众的心情得以放松, 在平静之中见证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史诗。接下来呈现在银幕中的歌仔戏、布袋戏等一系列场景把观众带回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台湾生活, 朴素真实, 同时引出极其平凡的主人公。陈秋水和王碧云初次相遇时的音乐以弦乐为主, 在高音区演奏的缓慢旋律突出二人心灵碰撞的一瞬间, 即微妙又美好, 小心翼翼又心潮涌动。王碧云在作画时听到陈秋水演唱的英文歌《当我们年轻时》是选自美国影片《翠堤春晓》 (见谱例1) , 这首歌本来描写的就是卡拉和斯特劳斯相互之间的爱情, 因此, 在此时陈秋水演唱这首歌也是对王碧云爱慕的含蓄表达, 同时更符合其作为英语教师的身份。

谱例1

陈秋水被辞退后, 怀着郁郁寡欢的心情回到西螺老家, 这时衬托的背景音乐是一段特别民歌化的旋律, 也是主题曲《云水谣》的一次变奏 (见谱例2) 。开始极为轻盈、优雅, 又带有一丝忧伤, 当陈秋水隐隐感到恋人来寻找他时, 节奏马上急促起来, 铜管、木管组的乐器配合着男主人公焦急兴奋的复杂心情, 气氛变得活跃, 情绪逐渐推入高潮。而当他们在村口相见时, 音乐突然安静下来, 仿佛整个时空都在那一刻静止了, 接下来轻柔地弦乐为两位主人公的再次相见描绘了美好画面, 但同时也是对二人曾有过的美好时光的一个总结。

谱例2

当陈秋水要被迫离开台湾, 与王碧云短暂相见时, 出现以铜管和弦乐为主的音乐, 急切的节奏表现的是男主人公在与恋人分开时忐忑的心情。在瓢泼大雨中, 陈秋水与在车内的王碧云隔窗相望, 不忍离别却又万不得已, 最后王碧云抓得扣子的一瞬间, 童声演唱的主题曲《云水谣》 (见谱例3) 响起, 它唱出了海峡两岸云与水的美丽哀愁:这对恋人就这样被生生分开了, 而扣子只是一种寄托, 无法将两个人系在一起, 配合着这种生离死别的场景, 音乐预示了二人终究无法结合的结局。

谱例3

第二部分:大陆主题。这部分音乐一改先前的低沉、急促, 以昂扬的旋律促人奋进。民族的崛起, 抗争压迫的胜利、国家命运的改变使个人的奋斗有了目标。青年人愿意舍弃自己的青春、生命, 奉献给伟大的祖国。在朝鲜战场上, 军民同仇敌忾, 意气风发, 即使是在后方战场上精神面貌也体现的是乐观、积极、奋发。

演出队表演的《志愿军小唱》是包含着快板、数来宝等曲艺形式的说唱音乐, 它由部队文艺团体创作而成, 用在这里既满足了场景的需要, 又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生活的真实写照。还有一段《苏三起解》的京剧表演, 尽管没有专门的画面的描写, 但让观众一下子就能感受到祖国大陆的气息,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 出现在朝鲜战场上, 既是为了贴近志愿军指战员的本土生活, 更是暗示了中国人民在这场共和国的卫国之战中必胜的信念。在车站王金娣意外遇见陈秋水, 整个站台上、火车上挤满了军人, 这时出现的标识性音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它表现的是中国人民军队顽强、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 而当王金娣追着开动的火车往陈秋水手里塞东西时, 则又表现出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柔情, 在画面与音乐相互映托又相互对比中, 反映出特殊时期人们对情感的执著和无奈:在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发生冲突时,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而“小我”的万般情感只能保留, 此处借助音乐与画面的对比, 含蓄的表达了这一冲突。战争结束后陈秋水决定援藏, 而王金娣并不想让他走, 这时的音乐是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交替, 以对话的形式, 用音乐的语言表达二人的内心极为矛盾的情感。在第四军医大学的校园里, 一曲《我们走在大路上》表现出的是莘莘学子的爱国情怀, 和投身祖国建设的伟大抱负, 他们正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通向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志愿。

第三部分是西藏音乐。大陆与台湾的政治上的分离, 一滩浅浅的海峡, 阻隔了两颗年轻而炙热的心, 祖国的分裂伤害了海峡两岸的同胞。两个人的爱情悲剧也是民族之悲剧, 此节音乐以叙述性和歌颂性为主, 特别是西藏音乐的运用, 更有一种地老天荒的效应。在西藏医院, 陈秋水听到王碧云来找他, 激动地心情让他迫切地去寻找, 这时以铜管为主的音乐推动着陈秋水的脚步, 更推动着他的心。而真正到达门口时, 音乐情绪又缓和下来, 配器也改为弦乐, 这是多年来对恋人思念和期待的升华, 不允许有任何的杂质污染了这份纯真的感情, 整个乐队慢慢地叙述着, 像讲述一段美好的故事一般, 而此时观众的心情也随着音乐, 静静地期待着一对恋人相见的那一刻。这是一段细致而微妙的音乐描写, 曲作者试图在迎合当年台湾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拉近时间的距离感, 与画面的蒙太奇手法相配合, 暗示着陈秋水与王碧云之间终究没有结局的爱情宿命。陈秋水和王金娣终于结婚了。在他们生活工作的地方, 热情的西藏群众伴随着欢快的《洗衣歌》载歌载舞, 来庆祝这对恋人的婚礼。《洗衣歌》 (见谱例4) 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 用这首歌来作为背景音乐, 不但能衬托出婚礼场面的喜庆, 更符合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当时的历史环境。

谱例4

在陈秋水和王金娣牺牲前有段对他们生活的追忆, 这段描写没有采用任何语言, 甚至是陈秋水、王金娣牺牲时, 也仅仅展现的是惊恐、无助的面孔, 而配合渲染这一场面的就是“唵嘛呢叭咪吽”的天籁之音 (见谱例5) , 这段配乐提取了西藏佛教音乐的元素, 与主题曲《云水谣》相融合。当这段音乐将感情推入最高潮的时候, 故事也发生了令人心碎的一幕:雪崩使陈秋水和王碧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将一段感天动地的感情深深埋在了皑皑白雪之下, 悲壮的音乐为观众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在不断重复的女声吟唱中, 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同时也能深切体会到那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感恩, 更重要的是对主人公的歌颂。

谱例5

影片最后一个场景, 当一只雄鹰从墓碑上飞起, 展翅在西藏高原上, 越过祖国的千山万水, 径直向台湾飞去, 这其中的意喻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国家的分裂, 个人命运在此背景下更是不幸的, 而雄鹰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大陆及台湾宝岛的版图, 在深切呼唤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海峡两岸亲人的重新聚首, 这是影片主题最大的升华, 每一位看过这部《云水谣》的观众都会心领神会。此时的音乐辉煌大气, 整个管弦乐队奏出如颂歌般的高亢旋律, 是内心情感的迸发, 也是深切情谊的呼唤, 配合着祖国山河的庞大画面, 令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是气势磅礴、荡气回肠、震撼人心。 (见谱例6)

谱例6

总之, 整部影片不仅仅描述了可歌可泣的爱情, 更是对两岸间相思深情地歌颂。该影片音乐元素与所展现的精神内核相辅相成, 使观众的精神得到洗礼, 爱国主义得以弘扬。从影片中舒缓或悲壮或感人的音乐里, 唤起人们精神的奋发、内心的震撼, 把观众推向电影所营造的最高境界, 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感动, 更是深刻的启示。

摘要:《云水谣》, 以其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配合着主人公从台湾—朝鲜—西藏等地域场景的变化, 将台湾民歌、大陆主题音乐和西藏音乐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小兵长城音乐会奏响奥运华章 第4篇

雄伟长城做舞台,苍翠群山当布景。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副教授李小兵,满怀激情为北京2008奥运奏响华章。中国文联等8家单位主办,中国文联演艺中心承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协办的《CHINA》——李小兵长城电子音乐会日前在金山岭长城上演。

音乐会当晚,李小兵用电子合成器与交响乐团、合唱团数百名艺术家一同奏响序曲《星》。一个多小时里上演的《为你歌唱》《祝福》《电子礼仪小品:天、地、人、和》等11首作品,大多为李小兵本人创作与编配,可谓多种音乐元素的呈现与交响。有些作品中还融合了骨笛、古筝、唢呐等古老民族乐器的精彩演绎。海政文工团青年演员、CCTV青歌赛银奖得主陈莉莉作为音乐会上唯一的独唱演员,现场演唱《中国十二生肖之老鼠嫁女》和《Welcome to Beijing》,她的演唱热情活泼亲切大方,为音乐会增添更多的色彩与情趣。

李小兵是我国电子音乐制作与设计、音乐音响导演、电脑音乐技术方面的青年专家,他创作的各种音乐类型作品数百部,有数十部获文华大奖、文华音乐创作单项奖、文化部“全国歌剧、舞剧、音乐剧展演”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深受群众喜爱并广为流传。

长城谣教案 第5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学习词语:脊梁、儿郎。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2、童谣录音、挂图。

活动过程:

一、说说长城

1、你去过(或听说过)长城吗?你心目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

2、幼儿看挂图,听老师介绍长城。如: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造长城,多少人造的长城,长城有多长,长城有多少作用等。

3、引出童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有关长城的儿歌《长城谣》

二、欣赏童谣

1、放录音,请幼儿欣赏

2、提问:

“脊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城是“山上一道脊梁”呢?长城是谁造的?“好儿郎”指谁?

三、童谣对唱

幼儿自由分成两组,对唱童谣。

长城谣

长城长城长长

筑起一道城墙

长城长城高高

山上一道脊梁

多么高?顶天高,

多么长,万里长。

要问长城是谁造?

长城谣教案 第6篇

《 长 城 谣 》

燕厦中学----陈卫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的疾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

3、注意歌唱的音高、音准、节奏和时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演唱素养。教学准备:ppt课件 电子琴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

1、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结。

2、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二、感悟歌词

1、朗读歌词,体会歌曲中的意境。

三、简谱常识

1、把握歌曲的调式和节,掌握歌曲的唱名和音名。

2、通过对常见音乐符号的介绍,增进了学生对简谱的认识。

3、对歌曲旋律中的节奏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四、教唱《长城谣》

1、范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结合电子琴的伴奏组织教唱歌曲。

3、指导学生有节奏的合唱或分角色地演唱。

五、课后感思。

铭记历史 以史为鉴 拒绝战争 珍爱和平

长城谣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了解旧时人民的苦难生活,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学习用声音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感变化,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与歌曲《长城放鸽》、《长城长》进行比较,感受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歌曲所展示的生活面貌。教学重点:

了解歌曲背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注意情感的处理,唱出不同情感;处理好“苦难当”的“当”字的延长记号和连音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长城”图片,学生谈一谈对长城的了解。

2、师小结。(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城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可见万里长城万里长啊!但是,在解放前的抗战时期,生活在长城内外的百姓过得怎么样呢?我想用一首歌告诉大家答案。)

三、感受歌曲。

1、师有感情范唱歌曲《长城谣》,生说感受:人们生活的怎么样?

2、师小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简单介绍作者:词作者潘孑农、曲作者刘雪庵。

四、学唱歌曲。

1、学生轻声跟唱,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2、再唱,体会歌曲的速度。

3、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学唱。)

4、处理重难点。(延音记号和连音的处理。)

5、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

6、力度记号“渐强”加在哪一句能更好地表现歌曲?

7、师弹琴,学生分组接唱。

8、小结。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振奋!回顾这一段惨痛屈辱的历史,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一定有许多感受,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五、欣赏拓展,情感升华。

1、新时期,新风貌,长城也展示出新的风采。想一想,新时期歌唱长城的歌曲有哪些?(《长城随想》《长城长》)

2、听一听、比一比、说一说。(感受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歌曲所展示的生活面貌。)

长城谣教案 第8篇

源城区第一中学 邓冬梅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2.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教学重难点】

1.体会情感,把握意象。2.理解诗歌咏物抒情的写法。【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长城图片,请同学们说说,看到长城图片能想到什么?(祖国、故乡、中国、中华民族)

2.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出生,蒙古族女诗人,13岁时在日记里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

198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七里香》,一年内再版七次。席慕容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清新易懂,使其拥有大量的读者。

3.正音正字

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焚起 敕勒 .......

(二)诗歌赏析

1.听老师朗诵《长城谣》。2.全班齐读《长城谣》。3.探究第一节 ⑴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你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⑶要点:历史 战争 荣辱(夺、还)悲 欢 恩 怨 ⑷借助长城,再现历史沧桑。

⑸探究问题:“无情”、“蹲踞”、“冷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无情” :指长城屹立不动面对历史的变迁和争战,成为历史的见证!蹲踞:突出了长城的雄伟的姿态!冷眼:长城冷静地对待面对人世间的一切是非、成败、荣辱!

⑹指导学生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朗读第一节。4.探究第二节 ⑴齐读第二节。

⑵思考: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提示:长城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也是作者灵魂的寄托,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⑶思考:“总”,“一”和“便”的含义?

“总” 字突出日夜牵挂故乡!“一”和“便”:再次地突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⑷指导学生用高昂、热烈的语调朗读第二节。5.探究第三节 ⑴齐读第三节。⑵探究以下问题: ①“应”指什么? 应:想象故乡的美景。

②“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既是“梦中”又为什么是“不眠”?说说你的理解。

诗人身居他乡,心系祖国,渴望梦园故乡,但好梦难成,正是浓浓的乡愁让她难以入睡。

③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用第几人称来写长城?为什么?。

提示: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写长城;因为长城就是作者的家乡、祖国和日思夜想的爹娘!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思乡情感。

长城是这篇课文的主体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诗。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流露的思乡之情。7.小组朗读,合作探究。每节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②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③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8.全班齐读《长城谣》,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9.全诗小结。《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三)拓展延伸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故乡的歌,故乡的面貌,古树的年轮。

2.“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作者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

(四)布置作业(1)做《长城谣》练习一、二。(2)收集你所喜爱的席慕容诗歌作品。【板书设计】

长城谣 席慕蓉

见证——历史恩怨 长城 象征——中华民族

《长城谣》教案 第9篇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感悟,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会欣赏诗歌,更好地品味诗歌。

3、在学习诗歌中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4、学习会仿写诗歌。

【教学流程】

一、以“境”导读

1、有一种情感,曾经流淌文人骚客的笔端,像涓涓的细流汇成的江河。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吟唱)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而现在,

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一种什么的情感?(乡愁 乡思)

2、作者简介

席慕蓉,台湾女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长在台湾,20世纪八十年代回故乡。

二、以“法”引读

1、你们以前读过诗吗?读诗有什么方法?

2、先学生读,再教师范读,让学生作比较,谁得更好?好在哪里?

学生给生字注音,学生讨论划分节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解决难点。

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焚起 敕勒

3、推荐学生朗读。

三、以“情”赏读

1、你认为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2、教师范读

⑴学生关上课本,体会诗的感情。(思乡)

⑵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第三节)

⑶要做梦,须入睡;无眠,则未入睡。那作者说“无眠的梦”,不矛盾吗?如何理解这样的矛盾呢?(作者想回家乡想得夜不能寐,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家乡。)

四、以“议”品读

1、诗的感情如何表达呢?(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

2、男女生轮读,想象。借助了什么事物?(敕勒川 阴山下 月色 黄河 长城)

3、为什么要借助长城?有何深意?(组织学生讨论:因为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长城是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作者的心灵深度更是故乡的象征,是自己的爹娘。)

4、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教师朗诵第一节,学生想象,想到了什么?

5、这种爱国之情非常非常的浓烈,你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第二节)

6、自由朗诵第二节诗,说说要读出什么样的味来。

7、比赛朗诵,互相评论。

五、以“听”背读

1、学生推荐一个学生来范读,其他同学关上课本听读,准备背诵。

2、学生背诵。

3、假如席慕蓉就在我们教室听课,你想跟她说些什么?提些什么问题?

六、以“仿”创读

1、假如要我跟她说,我想说下面的话,同学们想听听吗?那下面我说了,你们把你们自己当作席慕蓉,那想又会跟我说些什么呢?

“慕蓉奶奶,我读了你的诗,我为你浓浓的故乡情节打动了,我也想学写一首诗,你能帮我指点点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写作要求。

⑴诗句形式:

⑴尽管

尽管

⑵为什么

⑵可以将“⑴⑵”连起来写,也可以分开来写,也可以写一句二句。

⑶要传达一种感情。

⑷要有具体可感的事物。

2、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师生赏析。

【板书设计】

板书1: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焚起 敕勒

《长城谣》反思

《长城谣》在教学重点的把握上注重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生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对席慕蓉诗《长城谣》的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进行初步鉴赏,学生在自主探究、相互讨论中了解《长城谣》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两个方面的强化:

一、重在情境创设和诵读中感悟语言艺术的美学特色。

新课标在各学段都强调“以读为本,读悟结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前用董文华演唱的《长城长》导入及本节课最后环节的用生活中有具体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用《长城长》来创设情竟,导入席慕蓉诗《长城谣》。优美的音乐与声情并茂的朗读带,立刻把学生带入了《长城谣》的意境气氛中,全诗的感情基调在这种美学欣赏中已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

二、注重以语文课为本,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长城”意象的各类传说、诗歌、名句、成语、歌曲等和作者的有关生平事迹,学生找到的从秦始皇到历朝各代咏长城的诗文、讲长城的故事、感受到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战争与融合中的民族文化心理过程史。可以说,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子孙的心血,而学生上网找到的有关作者的生平事迹更有助于学生对《长城谣》的欣赏,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看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长城谣》声乐教学教案 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约5分钟)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八年级语文现代诗长城谣教案 第11篇

诗歌主要抒发了什么情感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梳理 咏物抒怀

长城---------------思乡之情

六、品读诗歌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诗歌来进一步把握诗歌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我们要分成三个大组进行比一

比看哪队更棒

合作探究分成红绿蓝三个大组分小节边读边讨论。

红队这节中你读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绿队诗歌第二小节表达了对长城的什么情感

蓝队诗歌结尾写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既然“不眠”又何来的“梦”呢

学生解答问题---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组齐读

全班配乐齐读全诗

七、悟读诗歌

1、情感描摹

我们刚刚体会了这种浓烈的思乡之情那我们可不可以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呢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教案 语文版书跪阎豆泌少董嗽慰赎蹄柏运

摔职看邯割杀享帆弃胜辣莫菠盂葵诬张迎祭甘涧则载篷琴鼎阵毙酿绰嫁谈猖蛊咋械偷塘恨吠膜标锈抬久忍柜脆洁霄经

例如这种情感像烈火一样炽烈。

2、播放朗读带学生跟读。

3、挑战录音中的朗读

A、学生自由选读最喜欢的小节

B、推荐学生朗读ㄅ淅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教案 语文版书跪阎豆泌少董嗽慰赎蹄柏运摔职看邯割杀享帆弃胜辣莫菠盂葵诬张迎

八年级语文现代诗长城谣教案(三)

拓展延伸

我们从诗中感悟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其实这不仅仅是她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教案 语文版

书跪阎豆泌少董嗽慰赎蹄柏运摔职看邯割杀享帆弃胜辣莫菠盂葵诬张迎祭甘涧则载篷琴鼎阵毙酿绰嫁谈猖蛊咋械偷塘恨吠膜标锈抬久忍柜脆洁霄经

爱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爱国事迹你知道哪些呢

ㄑ生列举

同是黄皮肤、黑眼睛同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不论这边的、还是海峡那边的我们都深情的热

爱着我们的祖国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让我们饱含激情的高声唱响《中国人》

席慕容长城谣教案教学设计 第12篇

1、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

卢沟谣音乐教案 第13篇

随音乐《卢沟谣》进教室,同时播放“卢沟桥”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地方是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卢沟桥的歌曲《卢沟谣》。

三、新授

1、初听歌曲(视频1)

歌曲情绪如何?歌中描写的卢沟桥是什么看样子的?

2、认识卢沟桥(现实中的卢沟桥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视频2)

3、复听歌曲

就让我们再来聆听一次歌曲,你是否听出了卢沟桥的秘密呢?(歌曲录音)

根据故事的发展和情绪的变化,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怎么分?

4、配音乐朗读歌词(伴奏音乐)第一段

5、填词演唱

先找音乐符号板书总结力度、速度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听听老师在音乐符号的地方怎么唱的,生轻声跟唱。

6、生演唱第一段,先发声练习渐强

师画旋律线“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7、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8、你们的歌声真美,卢沟桥的美被大家完全展现出来了。但,就是这么美的卢沟桥,在1937年的7月7日,彻底的变了。(视频2)

看了这段历史,你的心情怎样?所以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第二段?

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生跟唱

9、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唱之前理顺音乐记号,力度、速度,并让生掌握反复记号(板书)

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10、讲解结束句

并整理歌曲结构:

ABB结束句

11、完整演唱

四、音乐拓展

1、了解《卢沟谣》这首作品。

2、用竖笛演奏34页旋律

3、观看卢沟桥事变视频

五、总结

中班音乐教案《萝卜谣》2 第14篇

教师: 韩东叶

活动目标:

1、感知四四拍乐曲的节拍特点,尝试用乐曲进行伴奏。

2、感受儿歌的韵律之美,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若干、节奏图谱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引出节奏儿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它呀最爱吃萝卜了„„

一天,兔子和兔妈妈一起去拔萝卜,拔了好多萝卜,回家后和妈妈一起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然后一起吃萝卜,小兔子非常高兴。

二、请幼儿一起说儿歌,并配上自编的动作。

------小兔子做了哪些事情?说了什么?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

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

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 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出示节奏图谱,让幼儿知道儿歌是有节奏的。让幼儿初步感知四四拍乐曲的节拍特点。

------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说“吃萝卜”,边说边做相应动作,教师指挥幼儿练习。

------引导幼儿为“拔、洗、切、炒、吃萝卜”创编身体动作,并在老师的指挥下练习。

三、为儿歌配乐器,演奏。

------认识乐器(铃鼓、小铃、沙球)

------教师引导幼儿为每一句配乐器。

------看指挥、图谱演奏。

------交换乐器演奏。

四、自编儿歌节奏词。

------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他在干什么?能不能用这个节奏说一说。

------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事情可以编成有节奏的话。

幼儿创编。

五、跳《摘果子》出教室。

区域活动

重点指导表演区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四四拍歌曲,并进行表演。

2.学做文明有礼的小观众,安静地观看演出并给予评价。活动准备: 四四拍歌曲《白龙马》,打击乐器。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乐曲《萝卜谣》。

2.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道具进行合作表演。3.为乐曲《白龙马》配乐。结束活动:

在音乐中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虽然通过本次幼儿活动,我有了不少的收获,但在活动过程中也有一些现状让我有了不少的困惑,总结出来与组员共同探讨、学习与交流。总之,表演对幼儿的作用还是很直接的,很现实的,当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适当的指导,为幼儿表演也指明了方向与途经,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户外活动:《救小羊》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综合练习走、跑、跳的动作,体验团结友爱的情感。活动准备: 小羊头饰、长绳、、易拉罐,拱形门(山洞)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放音乐《向前冲》带领幼儿做体操进行热身。

2、谈话激趣:师:有一群小羊迷路了,小朋友们想不想救小羊。(想)

3、游戏规则:把幼儿分成两队,一队扮演迷路的小羊,藏在山洞里或藏在树后面,一队救小羊。救小羊的小朋友要钻山洞、夸小河、钻树林、过独木桥。找到迷路的小羊,然后一对一拉着小羊的手顺原路返回。(救小羊的幼儿半路不能松开小羊的手。)

4、游戏:《救小羊》布置场地:山洞、树林、小河、独木桥。把幼儿分成两队,迷路的小羊藏起来。放欢乐的音乐,游戏开始。第二次游戏互换角色。

5、放松活动:老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轻轻拍打自己的腿和身体做放松。最后扮演小羊跟着老师回教室休息。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幼儿团结友爱的精神,使幼儿懂得了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既帮助了朋友自己又得到了快乐。

生活活动《勇敢的孙悟空》

活动目标:

1、练习跑、跳、翻滚等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敢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活动准备:

1、动画片《西游记》。

2、幼儿提前在活动区自制“孙悟空”的头饰。活动过程:

1、孙悟空:“猴儿们,以前我保护师父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我们都想出办法克服了,所以取回了真经。这次,师父令我带你们去取经,你们一定要勇敢,不怕困难,想办法取回真经。”

2、幼儿随《西游记》的主题音乐做模仿动作。

走平川:猴王带领小猴一边跑一边耍棍,围绕场地跑三圈。

过草地和小沟:前面有草地和小沟,怎么办?启发幼儿想办法。(提醒金箍棒的用处,可以铺在小沟上跳过)

过大河:还用金箍棒架桥,跨跳过去。

过小山:(垫子):用滚翻的方法翻“筋斗云”过去。

最后一关:攻打魔王。孙悟空们挥舞金箍棒做打妖精状,打死妖精取回真经。

放松活动:小猴子们互相择虱子,嬉戏打闹,放松全身。

活动反思:

相关文章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精选6篇)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第1篇计量经济学复习笔记CH1导论1、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

3
2025-09-18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精选7篇)激流三部曲 第1篇一、封建社会下男性的悲哀小说主人公觉新贯穿于《激流三部曲》的始终, 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

1
2025-09-18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精选8篇)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第1篇如何围绕生产抓党建,带职工队伍一.坚持以开磷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思想开磷核心价值观...

1
2025-09-18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精选9篇)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第1篇微微艺术学校画展串词及发言稿王枭丽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1
2025-09-18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精选14篇)近期工作计划101 第1篇在计算机语言中,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在数学语言中,十进...

1
2025-09-18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精选8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第1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一、警察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警察体育是人民警察学校教...

1
2025-09-18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精选8篇)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第1篇实习报告学生姓名:赵承鹏学生学号:20072130专业班...

1
2025-09-18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精选8篇)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第1篇关于察哈尔汽贸城建设用地指标的申请报告前旗政府:察哈尔汽贸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

1
2025-09-18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