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榜样范文(精选4篇)
成为榜样 第1篇
创意农业是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创意农业(北京)发展论坛上,我国创意农业理论和战略资本理论创始人,民革四川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兼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章继刚博士发布了《2009-20010年中国创意农业发展研究报告》,章继刚博士指出,我国创意农业产业不仅是高端人才稀少,中低端人才也十分紧缺。目前,创意设计行业从业者全国约有100万人,创意农业设计人才不到1万人。目前,在创意农业设计人才梯队中,最缺乏的是既懂农业知识和创意设计,又了解商业运作的高端综合性人才。培养大批优秀创意农业设计人才,推动创意设计产业快速发展已迫在眉睫。章继刚博士建议,一是把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通过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兴农富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把“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提升为““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建议由国务院领导亲自挂帅,加强领导,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由农业部具体实施。三是开展中国创意农业千县万亩示范计划和中国农业企业竞争力计划。四是启动两岸创意农业合作计划,实施中国百万创意农民培训计划。五是实施创意经济型人才战略,启动“创意农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长期创意农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创意农业设计人才。六是通过成立中国创意农业投资专家团,以推动创意农业产业化和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七是建设中国创意农业优先发展示范城市。建议在北京、上海、山西、吉林、江苏、四川、广西、河南、贵州、云南等省、市、区建设中国创意农业优先发展示范城市。在辽宁、吉林、安徽、广西、贵州、山东、宁夏、河北、浙江、海南省、市、区建设中国创意农产品十大魅力城市。八是建立中国创意农业PE投资联盟。PE即“私募股权投资”,通过成立创意农业PE投资联盟,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与创意农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把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通过PE整合起来,以增强创意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企业的快速成长。九是推进中国创意农业大学生创业指导计划。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创意农业专业性入门实训。十是建议依托北京发展创意农业的资源优势,建立北京创意农业千亿产业群。将北京创意农业发展成为产值超千亿级的又一大支柱产业,使其完全成为现代中国农业的一个窗口,大宗农产品通往世界的桥头堡。章继刚博士建议依托北京发展创意农业的市场优势,建立北京创意农业十大示范区(县),即大兴、平谷、朝阳、通州、门头沟、怀柔、顺义、房山、昌平、密云、延庆创意农业示范区(县),并将大兴区、海淀区打造成为中国创意农业发展先导区。将庞各庄镇、宋庄镇、赵全营镇、漷县镇、宋庄镇、梨园镇、北小营镇、四季青镇、上庄镇、温泉镇、九渡河镇、金盏乡等打造成为中国创意农业名镇(乡)。章继刚博士建议,应当依托北京发展创意农业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优势,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创意农业榜样城市,打造中国创意农业之都、世界田园创意之都、世界创意农产品美学消费之都,引领中国创意农业发展。他建议依托北京发展创意农业的资本优势,建立北京创意农业产业投资基金。
有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有了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都的创意农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加美好。章继刚博士认为,北京创意农业快速发展直接受益的是农民、最终受益的却是全体生活在首都的人们,因此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参与和支持。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创意农业作为高附加值农业,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和富民强国的首选。创意农业作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正在首都大地上蓬勃兴起,将成为北京经济发展新引擎。他认为,创意农业、绿色北京,美丽的创意农产品将构建首都创意生活,在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促进“创意农业”发展的思路下,北京正在成为一座活力无限的创意之都。
我们要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教育叙事 第2篇
吃完午点后,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在进行区角游戏,李欣怡小朋友走过来跟我说:“老师,长大后我也很想当老师”。我很高兴,既然很想当,那一定是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好奇和羡慕。我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呀?”。孩子说:“因为当老师可以管小朋友啊”。说完就跑到区角里玩了。我听了很震惊,原来是因为这样啊,我还想听一听有没有别的理由,于是我又把她叫过来问:“你想当老师还有没有其它的理由?”,孩子又补充说:“当老师可以中午不睡觉,站在那里看小朋友睡觉多好啊,哈哈”。(她可不知道,当孩子们进入甜甜的梦乡的时候,老师还要不停地巡视,不停的观察小朋友,连坐下来的机会都没有,这种艰辛又有谁知道)听了孩子的话我感到很意外,孩子想当老师的理由不是说可以向小朋友们传授知识而是可以管制着小朋友,孩子有这样的思想是不是我们做教师的.一种失败呢?是不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管制孩子的地方太多了,以致导致孩子们都羡慕起当老师来,因为他们认为等他们当了老师以后也可以这样管制小朋友,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我深深的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确实有时候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就对孩子实行所谓的严厉措施,可一般情况下我还是比较注意去与孩子接近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看来还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对孩子还是不够宽容吧。孩子的话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虽然没有领导的监视,没有家长的观看,可我们要记住:我们是在孩子们的眼皮下工作的,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宽容,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把真心话告诉老师,我期待有一天,孩子说她想当老师时,原因不是老师可以管小朋友而是认为做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锻炼身体,一起学知识,这样,我们做教师的才不会感到失败。
★ 教育孩子要八戒_家庭教育
★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教育随笔
★ 作为妈妈要如何教育孩子?一定要做到这五点!
★ 孩子扁平足要怎么办?
★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 我们要坚强作文
★ 我们要自信作文
★ 以色列教育孩子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 孩子的进步就是我们的骄傲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华为:选择成为怎样的榜样? 第3篇
华为终于还是站出来否认“7000人主动辞职”是为了应付2008年1月1日即将正式执行的《新劳动合同法》。面对来自各方的舆论指责,以及跟政府唱对台戏的压力,“如狼似虎”的华为不得不公开澄清它的裁员动机。
但无论其是否情愿,舆论已经将此事件视为“规避新法”的“典型案例”来讨论。虽然自“新法”通过以来,针对新法的企业裁员事件屡有发生,但没有一起能如此引人注目——无论是国家媒体CCTV,还是世界500强榜首的沃尔玛。有趣的是,相比于这两个组织“冷酷”的裁员手段,华为不仅为“主动辞职”者提供了再次竞聘的机会,更开出了优厚的解约条件——总计10亿人民币补偿金——但其做法还是在各种非议与指责中,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截然相反的“榜样”
对于华为“7000人主动辞职”事件,舆论的评价褒贬不一。支持华为一方的观点有:如果华为“不违法”,就无可厚非。按照华为的说法,这是一次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调整。而我们相信,华为在“调整”之前一定已经做足了法律功夫,否则谁敢轻动一个7000人的大手术?“新法”一旦执行,华为的劳动力成本将大幅上升,而那些高成本员工正是那些“没有竞争力、进取心”的“贵族员工”,这对企业发展不利,跟华为的“狼”文化也不符。
批评华为的声音则分为两个层面:其一,华为的做法侵害了员工多层次的利益。“辞职”是员工的权利,企业让员工“主动辞职”,就等于侵害了员工的选择权,更不用说“卸包袱”之说——工龄8年的员工,是把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都贡献给了华为。其二,华为在“新法”颁布之前急急举起手术刀,难道不是对“新法”的挑战吗?其做法一旦成为“成功案例”,而被纷纷效仿,那将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呢?
褒贬双方各执一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把华为视作一种“榜样”。支持者,将华为的做法看作一次企业“依法理性”的标杆;而后者则坚信,华为难以成为企业的“道德楷模”。
但事实上,任何“裁员”的做法,对企业本身的管理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无论解约的合法性多么无懈可击,也无论补偿措施多么诱人。这种以企业当前利益为中心的“权宜之计”,势必会损害员工的忠诚度,也会令企业的公共形象大打折扣。
7000人辞职之后……
如果说,在法制社会,仅从道德层面上评判华为有些跟不上时代,那么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华为的HR大手术顺利实施之后,就完全适应“新法”了吗?“新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加大了对相对弱势的员工的保护,但目前企业的各种手段,都是有针对性的短效行为。试问,在日后更长远的“新法”环境之下,企业还能指望用“抖机灵”来降低用工成本吗?
“华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廉价的劳动力。‘7000人主动辞职’只能给华为争取2~3年的时间,来尽快调整其战略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CCTV中国雇主调查”雇主品牌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员张鸿说,“多数以人力成本为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面临这个挑战。”
在深圳出现民工荒,在中国周边国家出现更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同时,更在“新法”实施之际,中国企业必须意识到:提高单个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而非一味追求降低劳动成本,才是解决中国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出路。
同时,如何建立更加和谐的雇佣关系,也是华为必须拿出的“镇痛”方案。显然,比起裁员,建立能激发员工激情的文化和制度,才是有效并更具有责任感的做法。
“雇主与雇员的斗争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过程推动了法制的完善。”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企业人事诊断中心主任甄源泰说,“而从整个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建立健全的工会制度,是建立和谐雇佣关系的必然选择。”
庚澄庆应当成为当代男女的榜样 第4篇
其实,在恋爱自由、结婚离婚自由的年代,情感的缘起缘灭,离合聚散都很正常,分手、离婚往往不是一个人的错,即使过错有多有少,即使责任完全在一人,但分手了,离婚了,我们应该到底怎么做呢?台湾著名歌手庾澄庆似乎给出了答案,庾澄庆也应该成为当代男女的榜样。
据香港媒体报道,近日有指台湾歌手庾澄庆受访时提及与前妻伊能静的一段情,伊能静正式委托律师发出律师函,指有关报道严重侵犯伊能静的名誉权,严重干扰其正常工作及生活,并要求即刻删除该不实消息、向伊能静道歉及赔偿对她造成的一切损失。
该媒体就有关事件做出更正及道歉启示称:“内容为记者写报道时的过度解读,并非庾澄庆先生的原意,采访过程中也未提及伊能静小姐,在此更正。对于报道造成庾澄庆先生与伊能静小姐的困扰,在此向两人致歉。”
哈林在收到道歉启示后在微博发文:“现在有担当愿意更正错误报道的媒体不多了。我过去不提的!现在也不会提!未来更不会提!”哈林感谢该媒体还了自己清白之身,还再三澄清与前妻的事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会再提。
据悉。伊能静18岁认识了大她8岁的歌手庾澄庆。两人秘密拍拖14年,直到2000年2月14日,在美国注册结婚。2002年3月16日,伊能静生下儿子哈利。2008年,伊能静被拍到与黄维德牵手逛街,轰动娱乐圈的“牵手门”爆出,2009年伊能静与庾澄庆离婚,伊能靜多年经营的好妈妈好老婆形象瞬间崩塌,饱受外界质疑诟病。
然而,直到今天,庾澄庆从未提及过伊能静,更未评价过曾经的婚姻,在媒体杜撰他们离婚原因之后,更是要求媒体更正并道歉,极力维护前妻伊能静的形象,而且声称“过去不提,现在不提,未来更不会提”。这样的男人,应该成为当代男女的榜样。
是的,既然分手了,既然离婚了,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谁对谁错,无论谁伤害过谁,那都只是属于过去,与现在无关,更与未来无关,我们又何必纠结于过去的情感而无法自拔呢?何必因为情感的结束就要去伤害对方呢?这有什么意义吗?或许,我们做不到不是情人还可以成朋友,也或许做不到一日夫妻百日恩,但我们至少应该做到不是情人可以成陌生人或路人吧。谁都不可能完美,谁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恋情和婚姻的失败,双方多多少少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