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采集措施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采集措施范文(精选10篇)

采集措施 第1篇

关键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采血量,采血时机,血液凝集,血液污染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 脐带血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多种疾病。因此, 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我院2007年7月—2008年3月共采集脐带血133例。现就采集脐带血方法、影响成功采集脐带血的因素及对策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7月-2008年3月对要求储存脐带血并符合采集脐带血各项条件的产妇, 采用静脉采集法共采集脐带血133例, 其中自体库117例, 公共库16例。采集脐带血的血量要求在50 mL以上, 无血液凝集及污染现象。133例中成功131例, 2例因血量不足失败, 成功率为98.5%。采集脐带血过程中未发生职业暴露。

2 采集脐带血的程序

2.1 准备

操作前要核对产妇姓名、知情同意书是否已签署, 并检查采血管及采血袋是否在有效期, 有无破损, 袋中的抗凝剂是否有混浊渗出。分娩前按无菌原则将采血袋打开待用。顺时针拧下采血袋的针头帽。产前或产后6 h内按要求抽取产妇静脉血4 mL于备好的小试管内, 摇匀使之无凝血。

2.2 采集

采集时机在胎儿娩出脐带离断后。胎儿娩出时, 2人上台, 1人按常规护理新生儿, 1人负责采集脐带血。胎儿娩出后按常规断脐, 即距脐根10 cm~15 cm处断脐后, 1人按常规护理新生儿, 1人在脐带母体断端止血钳上2 cm~3 cm, 选择脐静脉相对平直处,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用纱布固定, 针头穿刺脐静脉见血后针头沿血管壁顺行1 cm~2 cm, 并用血管钳或手固定好穿刺针头, 同时轻轻晃动采血袋, 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以免发生凝血。胎盘娩出后, 可2人配合继续采集脐带血, 即1人手持胎盘轻轻挤压, 另1人从胎盘根部的脐静脉重新穿刺采血, 边挤边采集, 直至脐静脉塌陷萎缩, 再无血流出时取出穿刺针头结束采集。待血全部流入采血袋后卡紧卡子, 关闭采血袋, 避免脐带血外溢, 针头帽回插在针头上, 以避免针头刺破采血袋。将血液与抗凝剂再次充分混合摇匀。

2.3 登记并暂时保存

在采血袋子上注明产妇姓名、分娩日期、时间、新生儿资料等。脐带血和相应产妇的静脉血及登记表一起放入资料袋, 暂时保存于4 ℃冰箱内, 并通知脐带血库取血人员, 在24 h内由脐带血库取血人员送至脐带血库。

3 采集脐带血失败原因及对策

3.1 采血量不足

本组中2例因采血量不足而采血失败。原因为没有掌握好采血时机, 断脐后没有快速采集脐带血。据报道, 脐静脉穿刺法的采集时机及脐静脉的选择可影响脐带血的采集量。胎儿娩出后5 min内脐带/胎盘的血流较为丰富, 此时采集可增加采集量;选择粗大、充盈的脐静脉, 也有助于增加采集量[1] 。所以, 采集脐带血时应掌握好采血时机, 断脐后快速选择穿刺点, 即刻采血, 遵循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采血袋的放置应低于采血端, 采血时采血管不得盘绕或打结, 并始终保持通畅, 以尽可能保证采集的取血量。保持采集袋内负压及注意采时采集袋的高度。一般的静脉采血可通过扎止血带增加静脉充盈度, 并通过对注射器的抽吸作用达到目标采血量。脐带血采集时不能挤压胎盘, 故要收集到理想的脐带血量就需保持采血袋内有足够的负压, 脐静脉穿刺前采血管用止血钳钳紧, 穿刺成功后才松开止血钳, 这样才能保持采血袋的负压, 让脐带血流出来。采血袋低于产妇外阴, 利用其虹吸作用亦可增加采集量[2]。另外, 采集量血量多少也有个体的差异。

3.2 血液凝集

采集全过程要不断摇动采血袋, 使脐带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以防止脐带血凝固, 同时不要借挤压脐带和胎盘以增加血量。

3.3 血液污染

产房环境必须空气清新, 菌落<100 cfu/cm [3]。在采血过程中防止污染是十分重要的。采血者要有无菌观念,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采血针应全部进入血管内, 这样才能较牢固地固定, 避免部分针体反复进出血管, 造成污染[4]。

3.4 其他

脐带血采集过程不得按压子宫或挤压胎盘、脐带以免造成母血的混入而影响脐带血的质量[5]。 如是双胎, 第1胎娩出后不得采血, 待第2胎娩出后方可采血, 但两条脐带血不可采在同一血袋内。脐带血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采血人员的自我防护, 防止发生职业暴露。尽量专人完成整个脐带血采集过程;采集脐带血时, 针头斜面向下, 防止脐带血管内压力大致血液向外飞溅;采用单手法回套采血针头。

参考文献

[1]陈蓓, 陈运, 彭爱华, 等.胎盘/脐带血的采集方法比较[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 15 (5) :473.

[2]罗伟琼, 陈惠珍, 黄春柳, 等.脐血采集方法、影响因素分析及注意事项[J].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 (4) :648.

[3]蒙苏芳.分娩中脐带血采集方法浅探[J].中华护理杂志, 1994, 29 (11) :664.

[4]汪宁尔, 郭晓蝇, 王娇玲, 等.胎盘-脐带血的采集[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97 (6) :264.

采集措施 第2篇

采集录入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乌海市工商局从三方面强力推进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作。

一是及时传达、成立组织。针对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要求高、时间紧、录入工作任务重的实际,我局及时传达了近期在内蒙工商局组织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培训会精神,向各分局人事股安排部署当前工作任务,并就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向各分局作了认真的演示和详细说明。二是认真收集、填写准确。此次公务员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抓好公务员队伍的信息采集,录入人员要严格按照《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认真采集各项信息,为录入信息采集工作打好基础,并将此作为今后办理人事业务的基础数据,努力做到数据准确。

三是查缺补漏,认真核对。在录入个人信息工作中,为避免因选项理解不清楚所导致录入错误,对出现漏填或填报信息与原登记信息出现多处错误的,特别是在信息采集时出

现信息选项填写拿不准的情况下,录入人员及时、认真查阅干部档案资料,确保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采集措施 第3篇

1、前言

远程电信息采集,可缩短抄表时间,保证电能表数据准确性,为营销系统提供可靠的电量收费依据,营销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由于部分电能表采集失败,不能全部成功采集,需要人工现场补抄,导致抄表算费时无法使用远程采集表码,无法杜绝抄表、收费过程中的违规情况,降低抄核收工作质量,同时影响电压合格率及停电信息的采集和上报,需要对影响用电信息采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措施,确保用电信息采集质量。

2、影响采集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2.1在营销业务内部管理流程方面

按照规定,业扩工作人员将新建小区及换表用户档案归档后,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调试终端运行状态,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下发采集数据任务,保证及时准确采集电能表示数、电压电流、需量、分时电量等数据。若在电能表安装完成、终端调试完成后,终端未及时下发采集数据任务,则该电能表的数据不能被采集。在6个月内,每个供电区内平均每月在运行终端下未及时下发采集数据任务的测量点数(电能表数)为25747/6=4291。未及时下发采集任务的电能表数占平均应采电能表数的比率为4291/343628*100%=1.25%,所以运行终端未及时配置下发采集数据任务是影响采集成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2.2在业务横向协同配合方面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针对不同用户的重要程度分别设置抄收间隔。高压用户每日抄收电能表整点数据,而低压用户只抄收电能表零点时刻的数据,即需冻结电能表零点时刻附近的数据。而长期以来,供电公司实施配电线路检修一般采用“零点检修停电作业”,这样能够避开用电高峰,最大限度减少设备检修停电对用户造成的影响,但是这样会造成用户大面积停电,影响电能表数据冻结。通过应用PMS系统,统计分析某个供电区6个月内10kV线路零点检修停电作业线路,在这6个月中共有68条10kV线路零点检修停电作业,平均每月有11条线路。检修停电作业影响的用户为2000*11=22000户,这些用户的电能表零点数据不能及时抄回主站对采集成功率的影响为22000/343628*100=6.4%。

2.3在通讯运维方面

移动信号的强弱与地理位置和基站数量及远近有直接关系,地理位置偏低,基站数量过少或基站过远均会造成通信信号弱、接收质量差。小区的终端一般安装在地下室,信号弱、通信不稳,高层建筑的遮挡同样会导致通讯盲点使得终端离线。

3、管控措施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电能表、采集终端、通信网络、服务器、应用系统等多个环节,覆盖面广,数据量大,影响因素多,任一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制约实用化水平。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从人员、技术、标准、机制等多方面着力,有效破解了制约电量采集难题。

3.1实行“五步四监测工作法”

实行“五步四监测工作法”,建立指标管控机制。“五步”即查、报、促、帮、评,通过“即时查、准时报、及时促、适时帮、按时评”五步措施,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异常处理做到“日事日毕”,每月分析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形成了系统运维不断改进、不断总结、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台区施工中采取“两参一控”工作措施,营销部门参与工程设计、参与工程施工,严格管控验收,在台区施工之前,将采集系统建设改造列入台区改造设计,并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进行施工,不允许出现未接线、接错线、施工工艺不规范的现象,严格管控验收,采集成功率达不到100%、施工工艺不规范均不予验收,施工中充分考虑采集系统恢复问题,预留出时间进行恢复,解决施工停电导致的数据上传不及时问题。采集故障“联合抢修”打破现有班组、供电所之间的壁垒,建立三级应急机制,在出现大面积故障时,集全部力量进行联合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采集系统。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采集指标“可控、在控”,指标由96.36%提升至100%。

3.2建立责任明晰的标准化流程

建立责任明晰的标准化流程,打破专业壁垒,建立营配协同的指标一体化管控机制。采集实用化工作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多层级协调配合,为避免责任不清、质量不一、推诿扯皮等现象,研究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涵盖计量、采集、线损等各专业的标准化业务流程。按照工单“谁发起,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数据管理、信息核查、反馈时限等要求,实现“采集-监测-派单-处理-反馈-归档-评价”全业务流闭环管控,涉及采集故障、计量异常、抄表质量等12个主题42个子项,全部得到及时有效处理。针对10kV配电线路零点检修停电作业影響数据上传等问题,利用配网计划平衡会平台,加强与生产部门沟通,推行“0+N”零点错时检修,避免影响电能表数据冻结。保证终端、电能表零点成功冻结数据。针对通讯信号干扰问题,通过系统核查确定离线终端的位置,测试该位置附近的信号强度,对属于周围基站少的情况,适当增加基站数量;对确定属于信号较弱的,与移动公司联系优化网络信号或增加信号放大器,或将室内、地下的终端移至地面或延长外置天线;对属于通讯干扰的,由移动公司对网络的干扰信号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移动通讯设备进行调频可以解决网络时断时续的问题。

3.3健全评价、对标和考核机制

健全评价、对标和考核机制,扎实开展基础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载波信号干扰、混装大台区采集率低等问题。创新开展采集实用化标准台区建设活动,构建由采集成功率、故障处理及时率、任务配置完整率等12项指标构成的验收评价体系。将采集成功率化指标纳入同业对标和绩效考核,每季度通报各单位排名,有效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

3.4搭建业务交流和人员培养平台

搭建业务交流和人员培养平台。为提升采集业务技术支撑能力,依托计量中心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建设采集实用化培训室,搭建采集、调试及运维一体的人才交流和培训平台。组织编制涵盖20个主题、104个子项的《用电信息采集故障诊断典型案例集》,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加大业务骨干培养力度,定期开展专业普调考。总结提炼并及时推广各单位的实践经验,鼓励员工围绕实际问题开展技术与管理创新,促进采集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4、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深化应用提升措施 第4篇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提高了供电营销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给供电公司的营销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将传统的人工抄表变成了自动远程采集, 提高了抄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将大量的抄表人员从传统的走抄电能表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也方便了线损统计计算, 避免了传统人工抄表线损统计时间不同期的弊端。在营销工作具体的实际运用中, 逐步发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提高供电营销管理水平的好工具, 这个系统还有许多功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应进一步深化应用, 采取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 将该系统的潜在功能开发出来, 使其进一步服务于供电营销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供电公司营销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夯实供电优质服务基础。

1 深化应用思路

以提升采集成功率、线损合格率、自动化抄表成功率为抓手, 进一步完善和扩展集抄监控班功能, 加快提升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完成“站-线-变-户”归属关系现场核查及系统整改, 实现采集系统实时线损统计分析和自动抄表核算功能实用化应用。开展客户异常用电行为监控, 做好公配变负载率、三相不平衡率、低电压等在线监测应用, 实现异常问题实时报警。

2 深化应用目标

1) 提升采集成功率, 低压用户采集成功率达到99%, 专变用户及公配变总表采集成功率达到100%。

2) 提升实时线损合格率, 公网线路采集系统日均线损率介于0~20%, “线路-台区”隶属关系准确率100%, 台区线损计算模型建模率100%。台区线损计算率100%, 线损率介于0~10%区数量占比达到80%及以上。

3) 完成采集系统中实时线损“四分管理”自动统计, 实现采集系统线损自动统计分析, 为生产及营销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 实现配电公变台区负荷率、三相不平衡率及电压异常的监测应用。

3 深化应用提升措施

3.1 采集成功率提升措施

1) 离线设备的监控与整改

集抄监控班每个工作日对采集系统中离线的专变终端、集中器、GPRS电表进行查询, 筛选出上次心跳时间早于两天前的明细, 下发督办单。责任班组、供电所收到督办单后, 到现场查明原因, 通过重启设备、更换SIM卡、更换天线等方式进行整改, 需要更换设备的做好登记, 按照流程申请领用新设备, 并安装调试。各班组和供电所把现场核查的结果登记在督办单上, 逐条注明每个设备离线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 并及时反馈给集抄监控班处理。

2) 采集成功率低于100%的专变终端、GPRS电表的监控与整改

集抄监控班每个工作日在采集系统中筛选出采集成功率低于100%的专变终端、GPRS电表明细, 下发督办单。责任班组、供电所收到督办单后, 先在采集系统中补采, 补采不成功的, 核查系统内的各项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能否通过更改系统内设置实现数据采集。系统内参数设置正确还无法采集数据的, 到现场核查RS485接线是否正确牢固、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等, 查明原因进行整改。需要更换设备的做好登记, 按照流程申请领用新设备, 并安装调试;需要技术支持的, 由客户服务中心协调技术小组到现场查看解决。各班组和供电所把现场核查的结果登记在督办单上, 逐条注明每个设备采集失败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 并及时反馈给集抄监控班。

3) 采集成功率低于99%的集中器、采集器的监控与整改

集抄监控班每个工作日在采集系统中筛选出采集成功率低于99%的集中器、GPRS采集器明细, 下发督办单。责任班组、供电所收到督办单后, 先在采集系统中补采, 补采不成功的, 核查系统内的各项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能否通过更改系统内设置实现数据采集。系统内参数设置正确还无法采集数据的, 到现场核查, 根据采集方式不同, 重点核查公变总表与集中器的RS485接线是否正确牢固、用户电能表内模块是否存在故障、是否与集中器模块相匹配、电能表到集中器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增加外置天线及中继器、电表数据传输是否正常等, 查明原因进行整改。需要更换设备的做好登记, 按照流程申请领用新设备 (电表、模块等) , 并安装调试;需要技术支持的, 由客户服务中心协调技术小组到现场查看解决。各班组和供电所把现场核查的结果登记在督办单上, 逐条注明每个用户采集失败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 并及时反馈给集抄监控班。

3.2 实时线损在线计算应用提升措施

1) 实时线损异常的线路监控与整改

客户服务中心对照梳理出的未安装终端的用户明细, 按照专变终端的安装技术规范及要求, 督促施工小组完成专变终端安装任务, 安排相关人员及时完成系统流程及调试工作, 确保新装专变终端采集成功率达到100%。集抄监控班每周一、四在采集系统中筛选出实时线损为负和实时线损大于20%的线路, 按照线路线损责任划分表, 下发督办单。技术支持组每周一、四从数据库中筛选出以下明细, 交由集抄监控班, 下发督办单: (1) 没有关联到任何一条线路上的专变终端、GPRS电表和集中器明细。 (2) 重复关联到不同线路上专变终端、GPRS电表和集中器的明细。 (3) 采集系统中停用而SG186系统中运行的专变台区明细。责任班组、供电所收到督办单后, 对照明细将未关联到线路线损模型中的用户, 准确维护到相应线路上, 将重复关联的用户从维护错误的线路上剔除;确保线路与台区的对应关系正确完整, 并将对应关系数据上报至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协调运检中心打印出专变用户标示牌, 张贴至用户设备上。责任班组、供电所收到督办单后, 在采集系统中对当日没有电量、电量过大、电量过小的专变用户、公变总表进行核查, 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整改: (1) 采集不成功 (或没有冻结表码) 的, 其处理办法参照采集成功率提升措施。 (2) 有冻结表码但没有冻结电量的, 上报技术小组解决。 (3) 公变总表电流互感器 (CT) 倍率与现场不符的, 上报客户服务中心, 客户服务中心上报公司营销部进行更改。 (4) 公变总表计量装置故障的, 按照相关规定领用新设备更换并完成SG186内的相关流程。 (5) 专变用户计量存在问题的, 上报客户服务中心, 客户服务中心安排用电检查人员到现场核实, 并按营销管理规定处理, 有人员责任的, 按照规定处罚责任人。各班组和供电所把现场核查的结果登记在督办单上, 详细说明每条线路线损异常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 并及时反馈给集抄监控班。

2) 实时线损异常台区的监控与整改

集抄监控班每周一、四在采集系统中筛选出实时线损无法计算、实时线损为负和实时线损大于10%的台区, 下发督办单。责任班组、供电所收到督办单后, 在采集系统、SG186系统及现场进行核查后, 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整改: (1) 公变总表采集不成功 (或没有冻结表码) 导致台区线损无法计算的, 其处理办法参照采集成功率提升措施。 (2) 公变总表有冻结表码但没有冻结电量, 导致台区线损无法计算的, 上报技术小组解决。 (3) 公变总表CT倍率与现场不符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 上报客户服务中心, 客户服务中心上报公司营销部进行更改。 (4) 公变总表计量装置故障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 按照相关规定领用新设备更换并完成SG186内的相关流程。 (5) 用户与台区对应关系维护错误, 出现多挂、少挂和挂错现象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 将需要调整的用户和涉及台区上报集抄监控班, 集抄监控班在SG186系统尽快将涉及到的台区电费发行完, 并在SG186系统和采集系统中, 准确维护台区和低压用户关系。 (6) 低压用户计量存在问题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 按营销管理规定做退、补电量处理, 有人员责任的, 按照规定处罚责任人。 (7) 因台区负荷过低导致台区线损过高的, 备注清楚该台区名称、容量、供电所带用户数量、投运用户数量, 上报至客户服务中心处。 (8) 经过多次整改, 台区线损依然异常的, 由客户服务中心组织技术骨干现场诊断处理。各班组和供电所把现场核查的结果登记在督办单上, 详细说明每个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 并及时反馈给集抄监控班。

3.3 线损统计分析及结果应用提升措施

1) 所有用户都使用上月月末24点采集系统冻结表码发行电量, 消除供、售电量不同期对SG186系统中统计线损的影响。地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协调发展部, 调整县供电公司10 k V配网线损中供电量计算公式, 使供电量= (当月30日24点的表码-当月31日24点的表码) 倍率。客户服务中心安排相关班组、供电所和用户沟通。

2) 供电所完成采集系统中实时线损“四分管理”自动统计。客户服务中心按照“四分管理”要求, 详细制定分压、分片、分线、分台区实时线损报表统计方法及数据要求, 并协助技术人员尽快地实现。

3) 针对供电所管辖的线路, 将手工线损报表和采集系统的线损报表进行比对、修正。集抄监控班手动完成供电所管辖线路当月的线路、台区、综合线损报表统计。技术小组协助集抄监控班完成采集系统中当月的线路、台区、综合月线损报表统计。客户服务中心组织技术骨干, 对两套线损报表进行比对、分析, 查找不一致的原因, 提出整改办法。技术小组、集抄监控班对照整改办法进行整改, 使两份报表趋于一致。

4) 实现采集系统线损自动统计分析。集抄监控班手动完成所有10 k V配网公网线路的线路、台区、综合线损月报表统计, 技术小组协助集抄监控班完成。客户服务中心组织技术骨干, 对两套线损报表进行比对、分析, 查找不一致的原因, 提出整改办法。技术小组、集抄监控班对照整改办法进行整改, 使两份报表趋于一致。客户服务中心对电费发行、电量退补、用户开停、采集设备安装等引起线损变化的业务进行规范。

3.4 公变台区负荷率、三相不平衡率及电压异常的监测应用提升措施

1) 在采集系统中增加功能, 实现对公变台区负荷率、三相不平衡率及电压异常的监测。按照相关规范, 详细制订判定台区负荷过低、三相负荷不平衡及电压异常的报警条件、报警等级划分条件、报警展现形式及处理方法等功能需求, 上报公司技术部门协助尽快实现。

2) 供电所实现公变台区负荷率、三相不平衡率及电压异常的监测。集抄监控班根据采集系统公变台区负荷率、三相不平衡率及电压异常报警提示, 针对供电所负责的公变, 下发督办单。供电所收到督办单后, 安排相关人员到现场核查, 并将核查结果及时反馈。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1) 采集系统中新增功能存在缺陷的, 上报公司营销部并督促整改; (2) 现场确实存在问题的, 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安排整改。

3) 实现所有公变台区负荷率、三相不平衡率及电压异常的监测。集抄监控班根据采集系统公变台区负荷率、三相不平衡率及电压异常报警提示, 下发督办单。责任班组、供电所收到督办单后, 安排相关人员到现场核查, 并将核查结果及时反馈。根据反馈结果, 对照前期成功的整改方案, 落实整改, 对于遇到的新问题, 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 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安排整改。运检中心根据出现的问题从电网规划、建设、改造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防微杜渐, 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

4 结语

会计基本信息采集 第5篇

一、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对象

全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每个人员。

二、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时间安排

我市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的时间为2011年4月10日—2011年6月30日(双休日除外)。

三、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

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的内容为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及其所在单位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会计专业技术职称、会计工作单位、会计工作岗位情况以及工作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等有关信息资料。

四、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方法

本次我市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分两步进行,先由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本人登录苏州市财政会计之窗网(),核对或修改本人基本信息资料,并选择预约确认时间和确认地点,然后按预约时间到预约的确认点办理确认手续。(我市设杨舍、金港、塘桥、乐余四个审核确认点,详情见附件3),具体操作如下:

1、核对、修改信息,选择确认时间和地点。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登录苏州会计之窗网站()首页,点击“江苏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栏目,根据《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的内容,结合本人实

际情况,进行逐项核对和修改后,按会计人员便利自己,自愿选择的原则,网上预约时间和地点,然后保存并打印《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

2、进行现场审核确认。会计人员按自己网上预约的确认时间,携带《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无工作单位者个人签字;有单位工作须个人签字和单位盖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中专以上才需要)、学位、二代身份证(没有二代身份证的需办妥后才能确认采集)、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有单位的,用A4复印)等材料,到自己网上预约的确认地点办理信息采集的现场确认手续。(具体操作步骤、要求详见附件2)。

根据省财政厅要求,为保证本次信息采集工作顺利进行,我市信息采集(含数据准备)期间(3月25日至7月31日)暂停所有会计从业资格信息变更、调转、申领等相关事项(会计继续教育除外)。

五、其他

本次会计信息采集,无论本人会计基本信息有无变动,每个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都务必要参加本次信息采集活动,凡是本人不上网修改完善本人基本信息和不到现场审核确认的,以后新的信息库就没有该同志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自负。

附件1:《江苏省财政厅关于采集全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苏财会【2011】14号)

附件2: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附件3:张家港市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现场确认点

张家港市财政局

二0一一年四月一日

附件1: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采集全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

苏财会[2011]14号

各省辖市及常熟市财政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和《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级会计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13号)精神,推动我省会计管理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我厅正在加紧建设全省联网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预计7月正式上线运行。当前,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开展全省范围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以下简称“信息采集工作”),以补充、修改、完善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夯实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做好信息采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信息采集工作是完善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建设信息数据库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顺利实施全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对实现提高会计人员管理效率、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意义重大。鉴于信息采集工作涉及广大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请各市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投入,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介,大力做好信息采集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会计人员知道并积极配合,认真完成基本信息的维护与确认,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信息采集工作。

二、信息采集的内容和方式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内容,结合我省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我厅拟定了江苏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及其所在单位基本信息标准,由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信息采集要求完整填报。

为切实提高信息采集工作效率,我厅专门设计开发了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内含现有管理系统中会计人员及其单位基本信息),该系统以各地市为单位,安装在外网服务器上。信息采集时,由会计人员登陆网站对其个人及其所在单位信息进行修改维护后,携带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到当地财政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具体要求见附件3)。

各市要根据自身实际,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权限,精心部署,设计各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开展信息采集。各地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采取提供确认时间预约、送服务下基层等形式,认真做好本地区的现场确认工作,切实保证信息质量和信息采集率。

三、信息采集的时间安排

2011年3月31日为信息基准日。为确保数据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从4月1日至7月31日,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暂停办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一切业务。具体时间安排为: 4月,各市完成信息采集软件安装培训和基准信息上网,并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开始采集时间;6月30日前,各市完成现场审核确认工作;7月,各市集中上报采集信息,并完成全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安装调试和上线运行。

四、统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单位档案号

为便于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汇总和跨地区调转,财政部要求,今后将统一采用身份证号作为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惟一档案号。持港、澳、台身份证件的从业人员,以其本地身份证号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持护照的外国从业人员,以其护照号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

为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决定在全省会计管理系统中引入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单位信息的惟一档案号。更改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档案号和采集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的工作,结合本次信息采集工作一并进行。

五、注意事项

(一)为避免采集信息期间出现信息丢失等问题,请各市务必做好相关数据的备份工作。

(二)各地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现场确认工作,要选派责任心强、作风正派的人员承担审核确认工作,并建立有效的档案保管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对截止2011年3月31日已经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调出但尚未办理调入的会计人员,不参加本次信息采集,待全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再到调入地财政部门办理信息采集与调入手续。

(四)对以前(2005年以后)考试合格人员截止2011年3月31日尚未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由各市进行集中整理,并于4月底前以EXCLE形式(字段包括考生姓名、身份证号、考试)上报我厅会计处。

(五)对在本地区审核确认、上报信息工作中,出现审核不严、违规操作行为的,一经发现,我厅将取消其2011全省会计管理工作考核评比的资格。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厅会计处(联系人:石方,025—83633205)。

江苏省财政厅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附件2:

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的操作步骤、要求和确认点地址

会计人员需要对本人基本信息和所在单位基本信息两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维护,具体操作步骤及要求如下:

(一)、登陆苏州会计之窗网站(),首页,点击“江苏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栏目,填写本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和身份证号码(与持有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一致),进入信息采集系统界面。

(二)、会计人员需要对《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显示的内容(2011年3月31日基准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及修改,具体内容如下。

1.个人基本信息:可以对性别、民族、政治面貌、所属国家或地区、有效身份证件类型等五项内容进行修改。其他栏目信息不能修改,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发生变更的,须携带本人身份证(修改姓名的还须携带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A4),到现场进行修改确认。

2.学历:填写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最高学历、学位相关信息,中专以上(含中专)的须携带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A4),到现场进行确认。

3.专业技术资格:检查修改相关信息内容,如有变更,须携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A4)到现场进行确认。

4.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有单位的,请输入本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无单位人员、有单位但不在岗人员不填写单位信息。联系方式原则上为本人的手机号码。

5.其他:如有变更,请携带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A4),到现场进行确认。

(三)、上述基本信息检查修改保存后,会计人员按照本人便利、自愿原则确定预约时间和现场确认地点。

(四)、所有会计人员网上信息修改填报完成后,均须打印《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本人签名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有单位的),携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代身份证(没有二

代身份证的需办妥后才能确认采集)、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有单位的,用A4复印)及前述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按预约时间,到自愿选定的确认点进行现场审核确认。

特别说明:会计人员不管本人基本信息是否发生变更,均须持《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本人身份证、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有单位的),到现场进行审核确认。

附件3:

细菌标本采集的前期处理措施探讨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在本院临床各科送检的细菌标本3000例, 其中血液标本有369例, 痰液标本有985例, 尿液标本有550例, 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有421例, 脓肿组织标本有300例, 粪便标本有375例。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 其中显示阳性的有1005例, 阳性率达到33.5%;显示阴性的有1995例。

1.2方法按照医学微生物检验规范制定的样本采集要求采集细菌标本, 并且严格遵守样本的运送、处理方法, 对标本质量进行评价, 可按照优良、合格以及不合格三个等级予以评价。同时, 对各种类型的样本要分别进行评价, 计算总合格率, 认真分析不合格的标本原因。合格率= (优良+合格) /总例数×100%。

2结果

2.1标本检测质量的合格情况样本检测质量合格的有2670例, 合格率达到89%, 而不合格的有330例, 不合格率为11%;同时要统计各类标本的质量检验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1。

2.2标本检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标本质量检测部合格的原因, 其中取样位置不准确的有55例, 未及时送检有70例, 无菌操作不严格的有132例, 特殊标本没有及时处理有23例, 样本采集量不够的有50例。

3讨论

进行严格的细菌学检验能够为临床疾病的准确诊断和质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2]。细菌标本的采集有多种类型和方法, 其中有些标本需要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获得, 比如血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以及脓肿组织标本;有些标本需要患者自行获取, 比如粪便标本、尿液标本以及痰液标本。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由医务人员辅助操作获取的细菌标本, 其合格率明显高于患者自行获取的细菌标本质量, 究其原因, 是因为患者不熟悉标本采集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因此在标本采集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标本采集的条件, 而医务人员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专业性, 因此在标本采集过程中会注意控制某些因素对标本质量的影响, 确保细菌标本的合格性[3]。

细菌标本在采集前期有很多注意事项, 而且各种类型的标本, 其注意事项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 尿液标本的采集, 最佳时机要在清晨, 男性要翻上包皮, 女性则要分开大阴唇后, 将尿道口周围用清水冲洗干净, 在开始排尿时不要用前段尿液, 而要采集中段尿液10 ml左右, 置于无菌容器中, 及时送检;采集血液标本时, 要1 d内采集3次, 且间隔时间要超过30 min。血液标本的采集原则是在患者发热高峰期、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如果患者已经使用了抗生素, 则要使用树脂培养管或活性炭培养管进行采集;如果患者的发热情况有规律可循, 则要在患者发热高峰期之前30 min以后、60 min以内及时采集。采集痰液标本时, 患者要提前漱口, 然后咳出, 如果痰液标本是水样或者唾液样, 则不合格。生殖器分泌物的采集, 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降低杂菌的污染度[4]。女性阴道壁存在大量正常菌群, 采集分泌物时要用专门的涤纶拭子取样, 避免使用棉拭子, 防止触及阴道壁;男性应该用专门的拭子插入尿道3 cm左右, 然后旋转取出分泌物, 要是分泌物取出时有难度, 则要从阴茎腹面逐渐向龟头方向按摩, 促使分泌物溢出, 便于采集, 而女性则要从阴道后逐渐向前按摩, 或者从阴道内压迫尿道取得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的采集, 可使用窥阴器扩展阴道, 之后用涤纶拭子采集阴道内4 cm处的分泌物即可。本研究中, 脓肿及创伤组织标本采集的质量合格率最高, 但还是存在少数质量问题。脓肿组织标本的采集, 要选择创伤深部的脓性分泌物, 并且及时送检, 避免细菌死亡, 影响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 严格控制并且遵守细菌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采用正确方法、科学采集细菌标本, 能够从源头上保证细菌标本的质量, 从而提高病原学检测的准确性。

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标本采集的前期处理措施, 从而提高病原学检测的准确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细菌标本3000例, 对其质量进行分析、统计, 对采集不合格的标本分析其原因。结果 标本检测质量合格的有2670例, 合格率达到89%, 而不合格的有330例, 不合格率为11%;分析不合格原因, 其中取样位置不准确的有55例, 未及时送检有70例, 无菌操作不严格的有132例, 特殊标本没有及时处理有23例, 样本采集量不够的有50例。同时要统计各类标本的质量检验情况。结论 严格控制并且遵守细菌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采用正确方法、科学采集细菌标本, 能够从源头上保证细菌标本的质量, 从而提高病原学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细菌,标本采集,前期处理

参考文献

[1]瞿良, 李云, 吕宇杰, 等.细菌标本采集的前期处理.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9 (9) :935-936.

[2]蒋开龙, 周波, 杨志.送检细菌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的意义.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 (5) :505.

[3]王秀荣, 张永红, 金世香, 等.防止细菌标本片脱色的方法研究.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3, 24 (1) :34-35.

采集措施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工作5~10年的32名护士。随机平分为A组16人, B组15人。A组护士年龄为24~30岁, 平均 (24.6±5.5) 岁, 本科学历5人;B组护士年龄为22~28岁, 平均年龄为 (23.8±4.5) 岁, 本科学历6人;2组在年龄、学历、工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试验方法

A组采集检验标本时先进行培训, 并复习相关专业知识, B组按平时方法采集检验标本, 比较观察2组采集标本的质量。护士复习的主要内容, 包括:病人准备;收集标本;标本储存及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χ2检验。部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取P=0.05为检验水平,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2组采集检验标本均有产生误差, 统计结果如下:A组采集的16份标本中, 有1份 (6.02%) 产生误差;而B组中16份标本中, 有7份 (43.8%) 有误差。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实验结果, 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 全面控制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3个环节, 注意减少误差。

3.1 病人的准备工作

因为采血前病人的状态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影响, 故因检测项目的不同, 而采集前对病人状态的要求亦不同。血样采集大多要求病人空腹, 如进食后对某些检验项目有较大影响, 餐后对CHE、CK、GLU、TG等有显著影响, 如测定患者血清甘油三酯须先素食3d且禁食12~14h后采血, 采集前应禁酒, 还要避免服用有影响的药物等。其次, 应掌握采样的最佳时间, 注意采血体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防止标本溶血[1], 如溶血可使血清钾增高, 并影响其他值检测的准确性, 严禁在滴液处抽取血标本[2]。

3.2 标本采集时的质量控制

在检验标本采集前, 所有临床护士先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内容包括:详细讲解操作注意事项、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等。采血前护士应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科室、项目, 并认真填写至采血管, 严防差错。病人应取坐位采血,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最好在1min内, 因为时间过长或过段都会干扰血流速度和流向, 破坏体液和血细胞间的平衡, 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 造成标本溶血。

3.3 标本的处理及运送

血样采集后应尽快送至检验科检验, 血样标本需尽快离心, 以便保证检测质量。尿液标本取样时, 收集容器应清洁干燥, 标本为新鲜的中段尿, 避免经血、精液、粪便等混入。并嘱病人在尿意取样前勿服含Vit C类药物, 导致尿隐血试验等假阴性结果。尿细菌培养的标本取样应先清洁外阴, 取中段尿或无菌穿刺膀胱留取尿液, 并立即送检。

3.4 管理对策

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配合, 在实际工作中, 多数临床科室缺乏质量控制意识[3], 医生对申请单填写标准化认识不到位, 应使用标准申请单详细填写患者资料, 如姓名、年龄、性别、病床号、申请日期及标本采集时间, 标本类型 (空腹、餐后、晨尿、随机尿) 等、用药情况等填写清楚。建立培训制度和医护轮转制度, 对于新毕业的医生和护士, 可以采取新毕业生到检验科做短期轮转工作以便更好地理解检验结果。

4 结语

要全面提高检验质量, 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需要护士、患者、检验等多方面细致工作和密切配合。检验标本从采集到送至实验室, 环节复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处理。本研究表明, 护士的标本采集过程是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护士是否正确掌握标本采集方法, 这将给检验结果带来不确定因素[4]。因此, 护士应重视标本的正确采集和送检, 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积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使其配合。没有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临床护士和患者的配合, 不论再精密、再稳定的检测仪器, 再高的检验水平, 也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加强护士的知识强化, 重视采集标本时的环节是提高标本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顾小美.临床检验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7, 3 (2) :98.

[2]宋爱玲, 常玲玲.动脉穿刺采血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 1999, 14 (6) :56.

[3]王毓三.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25.

采集措施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2年12月, 我院门诊共采集血标本35 267份, 男20 258例, 女15 009例;年龄13~86 (49.1±20.5) 岁。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一人一针的静脉采血, 静脉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几分钟后再次进行抽血, 采血结束后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进行检测。观察血液标本采集部位、时间、标本量及送检时间等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

2 结果

35 267份标本中发生检测误差67份 (0.19%) , 其中采集部位、体位引起检测误差13份 (19.40%) , 血液标本量导致检测误差23份 (34.33%) , 标本放置时间导致检测误差22份 (32.84%) , 患者心理因素导致检测误差9份 (13.43%) 。

3 讨论

3.1 影响血液分析结果的因素

3.1.1 采血体位和部位:

采血体位和部位的不同对检测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门诊为便于操作, 常采取坐位, 病房常采取卧位。对于采血部位, 小儿常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额静脉、枕静脉;成人多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需要指出的是, 若在患者静脉输液的同侧进行血液标本采集, 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血样稀释, 且血管内的药液也将导致血液成分改变, 进而影响血液检验分析的准确性[1]。

3.1.2 血液标本量:

血液标本量的掌握对保障血液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意义重大, 患者血液采集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抗凝管中血液凝固和促凝管中血液不凝等现象出现[2]。因此, 严格控制血液标本采集量, 对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3.1.3 标本放置时间:

血液标本采集后若未及时送检, 放置时间过长或经日光照射等均可致标本中红细胞通透性的改变, 进而使红细胞内钾离子外移、血清氮离子和钠离子的降低及血糖下降等, 从而影响血液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此外, 血液样本在送检过程中的强烈震荡及食管颠倒放置等均将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3.1.4 患者心理:

在为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 患者常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 进而导致其呼吸和心率等发生改变。呼吸急促将导致患者体内p H值升高、瞬间屏气将导致患者体内p H值下降, 上述2种情况均会影响患者血液样本中血清钙的检测结果[4]。

3.2 护理干预措施

3.2.1 标本的规范化采集是结果准确性的保证:

采血时患者的体位对血液检查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采血是选用坐位或卧位, 这样能正确反映血液的变化。对于一些年龄偏大或晕针的患者而言, 可采用平卧位进行抽血。正确选择采血部位也非常重要, 选取弹性较好、易固定、血流充盈的静脉进行血标本的采集, 临床中, 多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对于采血穿刺困难者, 护理人员可于采血前对患者的采血部位进行热敷或轻轻拍打, 使其静脉更为充盈, 便于穿刺[5]。

3.2.2 严格控制采血量:

严格控制好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量, 特别是对加有抗凝剂的血液标本采集量进行控制对保障血液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血液黏稠度较高、血液易聚集的患者, 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做到动作迅速、准确。运用一次性采血针头结束采血时, 应先将穿刺的针头拔出, 再将插入试管中的针头拔出, 以保证血液标本完全进入试管中[6]。

3.2.3 减少标本放置时间、及时送检:

为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后, 应立即将含有抗凝剂的试管轻轻反转数次, 使患者的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严禁用力过猛, 以免对血细胞造成破坏。血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若出现特殊情况未能及时送检, 则应将其保存在4℃左右的冰箱环境中。血标本在送检过程中应防止震动、撞击和阳光照射, 以免破坏血标本中的红细胞, 影响检验结果。此外, 对于一些需要运用特殊方法送检的标本, 护理人员应详细注明采血时间, 并运用科学的方式将其送检, 例如血氨标本等, 切勿在血液抽取后将其置于冰水中送检, 以免造成溶血, 进而影响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7]。

3.2.4 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

在为患者进行血标本采集前, 护理人员可据检验项目向患者说明检验目的和采血注意事项, 使患者放松心情, 以有效缓解其紧张情绪[8]。

正确持送标本: (1) 准确标记:护士执行医嘱时需看清检查项目, 标记准确完整, 有患者姓名、病历号、病室床号、标本采集时间。 (2) 及时送检:标本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 如血糖每小时可降低6%~10%, 而在炎热的夏季结果偏差更大;血钾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可明显增高。标本采集后应迅速送到检验室, 防止标本中某些成分的降解或标本受污染。 (3) 掌握标本的采集时间: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00~8∶00, 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血, 复检标本采集时间应尽量选择上次检查的同一时间进行[9,10]。

总之, 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强化对护理人员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培训, 可提高检验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使检验结果真正成为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轩东霞, 吴春香.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护理研究.2011, 18 (3) :106-107.

[2] 王朝甘.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 30 (1) :55-56.

[3] 严鹏.静脉血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7) :74-75.

[4] 杨玮.浅谈血标本采集的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 32 (5) :296-297.

[5] 张世炳.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7 (3) :128-129.

[6] 熊异和.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学新知 (综合版) , 2011, 3 (10) :136-137.

[7] 覃瑜, 戴庆忠.血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6) :425-426.

[8] 杜平京.体检血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 2006, 12 (13) :1209-1210.

[9] 张晟春, 许小明, 陈琼.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23) :2186-2188.

采集措施 第9篇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供电能力,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从而实现在线监测的功能。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有效的为远程自动抄表和线损的实时计算提供技术依据,同时还可以为电力企业的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从而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提高电力企业应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只要电力企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面建立起来后,就可以全面的覆盖用电用户,实现实时采集和预付费控制,从而有效的促进电力营销业务的开展。

1 关于采集终端功能和分类

用户所安装的电表,要实现对其进行数据收集,则需要具有终端设备,而这个终端设备即是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通过这个终端实现数据的收集、管理、传输和发布命令。同时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又有不同的分类,通常情况下会按照采集对象以及应用场所来进行分类的,以变压器采集终端和集中抄表采集终端为主。

(1)变压器采集终端主要完成对变压器用电信息的采集、检测和监控等功能,同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保证供电的质量。

(2)集中抄表终端中包括两种设备,即集中器和采集器,这两种设备有效的实现了低压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工作。其中的集中器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电能表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工作,并实现与主站数据进行交换的功能,而采集器可以对多个电表的用电信息及各居民用电及小动力电等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并与其进行数据交换。

(3)而分布式电源的控制则要通过分布式电源监控终端来实现,其不仅可以控制分布式电源,同时对接入公用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和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控制,同时可以采集用户用电计量设备的信息,并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工作,从而有效的保证供电的质量。

2 采集故障与处理

(1)终端在采集电能表时出现失败、缺点(缺少部分采集时间点数据,下同)或者数据错误等现象。对新安装的终端或者新增、更换的表计,首先应检查采集方案设置是否正确,主要包括表计协议、波特率、电能表地址等信息是否正确;再检查RS 485通信口的电压值是否正常,一般来讲RS 485通信口A,B两口之间的直流电压为2.0~4.5 V;最后确认终端内是否有与所接电能表相对应的协议,尤其是一些特殊表计规约。若原来可以采集的电能表突然出现无法采集,或者出现周期性的缺点,就需要检查采集方案、采集通道等信息是否被修改或者出现了故障。

(2)终端其他模块的故障导致采集电能表出现问题。例如终端闪存盘老化导致终端保存的数据文件出现错误,也有可能造成终端采集电能表时出现问题。同一通道多种波特率电能表并行采集,有可能采集一段时间后该通道上所有电能表都无法正常采集。同一通道上接入电能表过多,且距离很长,也可能导致采集的不稳定。同一通道上电能表地址重复,或者有一块电能表的RS 485通信口出现故障,也会影响其他电能表的采集。此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调整、测试。

3 通信故障与处理

终端与主站无法正常通信,或者通信过程中频繁出现故障。此类故障主要是网络通道、专线通道、无线通道、RS 232通道等故障引起。

(1)网络通道故障一般是由路由器故障导致,或者是终端网络地址设置问题,很少由终端网络口故障导致,可以考虑使用笔记本电脑到现场验证网络情况和终端网络口问题。

(2)专线通道故障一般出现在设备中心频率的设置上。主站专线MODEM设备和供电公司方专线网络内设备中心频率设置错误可能导致专线通信故障,一般可以考虑环路分段测试,检查到底是哪一段通道有问题。终端中心频率也可以重新设置,但是需要打开设备端盖跳线,所以不推荐。同时还要注意终端内四芯专线MODEM通信参数的设置是否正确。

(3)RS 232通道故障,主要还是通信设备故障。供电公司方专线通道网络上有乱码信息以及RS 232—RS 485转换头损坏等,主要测试方式还是使用环路测试的方法。要注意的是,环路只能环在RS 232一侧,不能环在RS 485一侧。

(4)拨号通道故障比较复杂,判断比较复杂,有时需要更换终端进行验证。应主要注意的是二次拨号模式的设置是否正确,使用软件测试通道稳定性是否可靠,检查通道上是否有乱码。有时需要到现场更换一台新终端进行比较测试,判断是否是通道本身的问题。

(5)无线通道类似拨号通道,其可靠性较低,而且由于受移动通信系统判定是否在服务区的影响,有可能导致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此类终端的使用,建议缩短终端重新启动的周期,确保通道的使用。

4 内部数据库故障与处理

终端内数据出现诸如数据混乱、时间跳变或者无法存写等问题。由于闪存盘老化或者出现故障,有可能出现终端内保存的数据出现故障。

5 软件类、硬件类等故障与处理

(1)操作类。操作类主要指由于终端的电能表地址、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错误设置导致终端无法正常抄读电能表数据;终端与主站连接设置错误导致与主站无法通信;或RS 485通信口的A,B口接线反接或未接导致无法抄表。

处理方法:核对终端的基本设置参数、通信参数、终端逻辑地址等设置正确;终端通信接入点要与主站一致;检查现场各终端、表计RS485通信口接线是否正确。需要注意的是,终端规约是否正确也直接影响终端通信是否顺畅,由于各终端生产厂家对下行的抄表规约理解可能有出入,有可能导致在主站、终端、表计正常情况下,仍然无法正常抄表,此时需要根据终端、主站、表计的通信规约进行逐步核对,排查错误。

(2)软件类。软件类主要指终端程序问题。终端程序出现问题使终端进程未全部执行,主要包括前置机通信程序异常、网络拥塞、主站端口未释放、终端程序版本较低等。

处理方法:根据对主站、终端的故障排查,重新设置或安装程序。

(3)硬件类。硬件类主要指终端通信模块损坏、SIM卡问题(损坏或安装不到位)导致的终端无法启动、频繁死机等。

处理方法:更换终端通信模块,更换SIM卡,对经常死机的直接更换终端。

(4)环境类。环境类主要指终端安装现场的信号强度较弱或SIM卡欠费,导致的终端无法上线。

处理方法:加长终端的外置天线,放置移动通信公司的信号放大器,SIM卡缴费或更换SIM卡。

6 结束语

总之,本文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类型,并探讨了常见故障的处理办法。一直以来,有关用电信息采集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总结性的研究,希望本文的成果能对用电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广起到指导作用。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不断开展,为了更好的使用电力营销向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用电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有效的带动了电力营销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成本不断降低,同时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的提升,通过其对用户用电量的监测,使采集技术与电力营销管理实现了良好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用电质量,使用电采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充分实现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自动控制,电量监测,电能质量,经济效益,综合效益,电力营销

参考文献

[1]夏水斌,魏胜清,吴佳.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的研制[J].仪表技术,2012(11).

采集措施 第10篇

为了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临洮县水土保持局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验收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 通过两年多的对比实验和摸索, 探索出一套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和手持GPS采集仪相结合来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验收的办法,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现了从丈量、计算、成图以及资料归档等环节的地理信息化和数字化, 保证了验收成果数字准确、验收图精准规范, 便于复核验收和后期管理, 同时实现了梯田地块图在1:1万地形图上的完美附着, 极大的改善了水土保持工作中工程措施的验收难度和地块位置的精准度, 工作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现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临洮县峡口项目2015年实施区41号图斑为例, 详细说明具体应用方法。

一、利用南方S750手持GPS进行地块数据采集方法

(一) 坐标系统

双击打开采集系统后点击管理→坐标系统→椭球栏里 (源椭球名称WGS84, 目标椭球名称beijing54) ;投影栏里 (投影方式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105、东加常数35 500 000、投影比例尺1、其余为0) 即可。

(二) 创建工程

点击管理→工程→新建工程→在工程名称栏点击输入具体工程名称→选用默认的beijing54坐标系统点击下一步→ 状态限制 (3D) 、PDOP限制 (6) 、HRMS限制 (2) 、VRMS限制 (5) 。下一步→点确定, 创建工程成功。

(三) 地块数据采集

点击采集系统界面下右上角“+”按钮, 在状态界面如果显示“1/1采集完成”时, 点击界面下角“确定”按钮, 进入采集设置界面, 采集方式必须选择成“新建要素”, 要素类型“面”, 采点个数为“无限制”, 采集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成“自动- 时间或自动- 距离”, 时间间隔为“2或其他值 (根据需要) ”点击确定。在记录属性界面里将名称栏里输成相应的地块序号点击确定即可进行采集, 在沿地块边缘行走时, 手持GPS会有 “滴滴”声提示正在正常采集, 绕地块一周后回到起始处后点击右上角“+”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点击确定, 即完成一块地块采集工作。重复下一块时, 仅仅需要修改采集设置界面的采集方式和和采点方式两处, 点击两次确定按钮即可开始第二块地块的采集工作, 其余地块按照第二块操作方法重复进行。

(四) 采集数据的导出

在采集系统页面下角“作业”按钮→输出→数据文件→ 导出到本地磁盘, 用数据线连接电脑开在保存位置找到以日期命名的文件夹, 本次工程生成的文件夹为“20150223”。

二、利用Arc GIS10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一) 导入shp文件

打开Arc GIS10在内容列表里右键点击图层选择添加数据, 找到我们存在电脑里的20151223文件夹打开, 在里面找到20151223.shp点击添加即可。

(二) 编辑shp文件

在图层栏里20151223上右键→编辑要素→开始编辑, 在数据表里可以将部分空地块删除, 在右键菜单栏里选择标注要素, 给每个地块标注序号。

(三) 给地块附地形图

在目录窗口对地形图所在文件夹进行连接, 在文件夹里找到“41号地形图.shp”文件, 在该文件上右键属性→导入→ 选择以前已经有坐标信息的shp文件, 导入地理信息, 也可以通过右键属性→选择→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s→Asi- a→Beijing 1954.prj定义坐标系。然后右键点击图层导入地形图文件。

(四) 生成拼版

在布局视图里调整比例让图层均在合理显示范围, 插入文本 (输入图件名称) 、插入指北针、插入比例文本, 在20151223文件夹里找到20151223.DBF文件, 用Excel打开, 数据表编辑完成后复制表格内容粘贴到布局页面, 调整到合适大小。

(五) 保存并输出成果

相关文章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精选7篇)婚礼安排表 第1篇婚礼准备及婚礼日程安排表■婚礼筹备计划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2.确定婚礼预算...

1
2025-09-22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精选3篇)昙花静静开随笔 第1篇小学生作文:昙花开了正文:国庆节的晚上,我照例去看昙花是否开了.这次惊奇地发现昙花开...

1
2025-09-22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精选10篇)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第1篇第7周周练1、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迫不...

1
2025-09-22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精选14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第1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一名来重庆...

1
2025-09-22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第1篇晚会主题:待定( 备选:old if not wild we are young fear...

1
2025-09-22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精选14篇)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第1篇河北立法: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经河北省十...

1
2025-09-22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精选14篇)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第1篇合并同类项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1)3x23x2x2...

1
2025-09-22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精选8篇)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第1篇无愧我心 人可以欺骗一切,但唯独无法欺骗自己的心灵,心灵是比雪山天池还要澄明清澈...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