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记忆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的作文教学训练对于学生今后的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训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作文训练,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作文应当从三年级开始,低年级的学生不必进行作文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小学生作文起步训练的最佳时期,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级作文 现状 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是学生开始写作文的时期,一、二年级的学生并没有相关的作文任务。这并不表明低年级的学生没有作文训练的任务。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一些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识字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需要加强学生的识字练习即可。其实,这是一种不太科学的教学理念。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识字练习,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和作文理念,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分析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三年级的作文学习中,对写作才会不陌生。笔者立足于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策略。
一、低年级小学作文训练的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字、词的练习,却没有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后,面对命题作文无比头疼,一些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虎头蛇尾,难以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这样的结果,往往和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没有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有关。如果教师在中年级之后才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那么势必会让学生感觉到难度较大,在高压的作文训练之下,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信心,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据可靠研究,7~12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空前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比较刻板地将学生的作文训练定格在三年级,势必就会错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尤其是对于当今时代的儿童,由于他们生活在信息化社会,无论是见识还是眼界,都超出常人的想象,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错过低年级小学作文的训练,错过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近年来,我国的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作文训练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早期作文训练模式,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低年级的作文训练符合现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低年级加强学生写句,写话是训练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的能力,都是奠定学生作文基础的重要途径和步骤。这些字句的训练,会给学生中年级的写作奠定基础。同时,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作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从小养成观察的习惯,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能够观察出细致入微的现象,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写作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策略
1.培养学生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的能力
在低年级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并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写长篇的命题作文,而是从写句、写话开始训练。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写话则是作文写作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在看图说话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说话没有规律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地引导小学生将一幅图上的故事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写作奠定了基础。例如,教师在给学生看一幅图时,可以设置几个有顺序的问题:“这幅图所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都在干什么”等,让学生以这样的思路将图片上的事物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表达的习惯,在面对一幅图时,学生可以快速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对学生进行看图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传授看图说话的技巧,让学生对看图说话有一定的系统思维,这样,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才能够有主有次地有顺序表达一幅图的内容,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要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之上,不断强化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当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即学生看一幅图,然后用语言将这幅图上的内容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而且,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写作内容有灵活的安排,无论学生写得多写得少,只要是学生认真表达的内容,教师就不能苛责,这样方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写日记是比较困难的一个事情。因为小学生识字不多,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讲则是难上加难。但是,这也不能成为学生不加强写作训练的理由。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无论是多少字,无论表达什么事情,学生只需将每天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即可。在学生记录的过程中,对于不能写的字词,可以用拼音的形式代替。总之,写日记的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保障。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讲尤为如此。在小学低年级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当强化对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有趣的小游戏,在游戏结束之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将游戏过程叙述出来,或者将游戏的感想表达出来,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之,低年级写作训练是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霞开.让快乐的翅膀在作文课上飞起来[J].新课程,2011(04).
定格记忆范文第2篇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600字1
在我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竹子的国画,每当看到这幅画,便勾起了我浓浓的童年回忆。
小时候,每当回到爷爷家,最先看到的就是爷爷家门前的那片竹林啦,它成了爷爷家的一个标志。青翠、高大笔直的竹子妆点着爷爷的老屋。
那时,我有时会不自觉地驼背,爸爸就指着竹子告诉我:“你看那这些竹子因此笔直,所以长得很高,那些弯曲的树是长不高的。做人要像这些竹子一样,挺直了脊梁。”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不由把背挺直了。
我喜欢钻进竹林里玩,任由那些竹叶刮着我的脖子,痒痒的,很舒服。有时会在竹叶上看到一些竹节虫,我一点都不害怕,用手去摸光滑的虫。有时我会追赶家里的小鸡,把它们赶到竹林里,我穿梭在竹林里,疯狂地追赶鸡群,开心得哈哈笑。有时家里的鸡会莫名其妙丢失一两只,有一年夏天,这个谜终于解开了,原来竹林里有一条蛇。爷爷知道后,提着菜刀把那蛇乱刀砍死了。
我最爱吃的是爷爷奶奶做的竹筒饭。砍下一节粗壮的竹筒,把白白的米饭嵌入那青青的竹筒里,用竹叶封口,放到灶火里烤,竹子的香气混合着烟火气不断飘散,仅是这气味就让人垂涎,等竹筒烧焦,米饭就熟了。爷爷奶奶笑眯眯地端上竹筒饭,我迫不及待地掀开竹筒,品尝世上最鲜美的米饭,回味着竹林的清香,回味着爷爷奶奶的爱。
现在那片竹林已经消失了,不知道为什么竹林会被砍光。但是砍不断的是我记忆和我对那片竹林的热爱。竹林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600字2
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有许多事情让人难以忘记,今天我要说的这件事,是因为它深深刺痛我的内心,可能是我这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一件事。
今天下午,老师要对期中考试成绩优秀,总分数超过600分以上的的几位同学进行表彰,表彰是在我们的教室里举行,是由班级里其他同学为他们戴上“刺眼”(鲜亮夺目)的大红花,并且给受到表彰的几位同学每人发了一本精美的笔记本。
看到他们得到这份荣耀,我是既羡慕又嫉妒,看到她们在领奖台上都洋溢着开心又幸福笑容,每个人激动又兴奋的接过老师送给的礼物,这一刻我的心在滴血,多么希望站在领奖讲台上接受这份荣誉的人有我;而不是他们,我羡慕他们,羡慕他们会成为第一批获奖者;我嫉妒他们,嫉妒他们取得的优秀成绩。他们为什么学习好呢,我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为什么他们会比我学习好?
为什么?
为什么!
获奖同学的感言里,“两个月的付出,值了!”“每天,我都要完成作业,再及时复习一遍当天学过的知识点”
奥!
我明白了!
他们每天写完作业都复习到很晚,而我们却完成作业后就早早的进入了梦乡;他们在空闲之余就预习功课,而我们在空闲之余就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今天这不就是回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还有什么理由羡慕嫉妒恨?
我们今后的人生中要走很多条路,有一条路不能拒绝,就是成长的路;有一条路不能回头,就是放弃的路;有一条路不能迷失,就是信念的路;有一条路不能停滞,就是奋斗的路。
要想自己以后人生的路不一样,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老师眼中的优秀的学生,一定要改变现在的自己,以后一定不在懒散、偷懒,一定要努力认真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做到每晚做完功课,认真复习、预习明天老师要讲的课程,课后多做练习,为下次月考做好充足的准备!争取在下次月考后,奖台上有我!
为自己努力、加油,相信自己,下一个站在领奖台上一定是你。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600字3
最使我难忘的画面,就是她直挺挺的坐在那里。
还记得刚进入初中的我,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简直是一无所知。对,这里的所有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感。踏入学校的第一步,找到自己的班级走到自己班级门口看到班级门口前的那张纸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倍感骄傲。那时候起就想我是一名初中生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音从远处传来,那个女孩儿就成为了我初中认识的第一个女孩儿也成为了班级里关系最好的同学。
我就像是初生的牛犊一样,学校里举行一场演讲比赛,我想也没想就报了名。报名之后,我发现我的问题大了,要自己写稿自己演讲,那时候的我有些放不开,总是在乎别人的眼光。是那个女孩,她给了我信心。也从那一次开始,我们两个的关系更好,我也体会到了微笑的力量。
她陪我从写稿到演讲,一起编排动作。陪我一直走到演讲的舞台。演讲开始了,我内心十分激动,也很紧张,虽然上台之前她一直在为我加油鼓劲,但心中还是不免的有些紧张,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不敢再看了。但是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她,她直挺挺的坐着,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也不免有些紧张。我看她紧张我就更紧张了,忍不住的去搓手擦汗,一遍又一遍的看我的稿子,总怕会出现什么差错。
“有请三号选手上台”,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我走上台,走到台上脑子一片空白,甚至连是什么题目都忘记了,我尴尬的朝观众席看了看,她还是直挺挺的看着我。但她这次是面带微笑。我也朝她会心一笑。开始了我的演讲,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这次成绩,我不敢自己全部承担。这其中有我的努力也有她的努力。
那个画面到现在还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忘。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600字4
人的一生很短,所以每一帧画面都弥足珍贵,想要留住它们,使它们定格在记忆中更是十分不易啊!
定格在我记忆里的那个画面里有一条小河,小河中央站着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多一点点的小女孩,小女孩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渔网,在河里捕鱼。
画面里的那条河是我家乡的一条小河,是我小时候的乐土。当然,画面里的那个“小鬼”就是七八年前的我。那个渔网,是奶奶也亲手为我做的。
小的时候一放暑假我就会回到乡下奶奶家。每次我都喜欢去家门前的小河里玩耍,在小河里捕鱼。我总会拿着奶奶洗菜用的水盆,可渐渐的我发现水盆用起来特别不方便。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天天缠着奶奶希望他给我做一个渔网。起初,奶奶并不答应,我有些失落。突然一天,她就准备好了工具和材料叫上我,一起在家门前“行动”起来。我搬着凳子乖乖坐在奶奶旁边,静静地看着她。奶奶一边做,还时不时的望着我,对我笑一笑,慈祥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只记得,那时正直黄昏,太阳落山了,只剩一抹余晖照在奶奶的脸上,也照在我的心里,温暖极了。
没过多久,奶奶就将渔网做好了,那时我可高兴了一直紧紧攥在手里,恨不得立马就去试试。可那时天已变得昏暗了,于是那晚我带着这一丝小小的遗憾和满满的欣喜,早早就睡了,期盼着第二天的到来。第二天一早我就拿起渔网跑着跳着去了小河边
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我也不像小时候那么顽皮了,那个渔网也不再用了。奶奶的脸上也多了很多的皱纹,但唯一不变的是奶奶对我深深的爱。
每当看见那个靠在老家墙角的渔网,头脑里的美好回忆,一涌而出。那个小小的渔网不仅记录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也包含了奶奶对我的爱。我很感谢这一帧画面依然清晰的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600字5
一个秋日的夜晚,我走在中镇广场上。梧桐树的叶子随风飘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喷泉中的水落到了地上闪闪金光;广场上的人有说有笑,好像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正当我沉浸在这美景中时,突然,一阵议论引起了我的注意。
“唉,这孩子怎么不上学,卖花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疑惑地说。
“真可怜啊!”一位年轻的阿姨皱着眉头说道。
我不由的停下脚步,打量起这个卖花的小女孩,她矮矮的个子,瘦小的身材,穿着一身薄薄的衣服,头发一长一短的,显然很久没剪过了。眼睛里暗淡无光,露出了一丝丝委屈的神情。看起来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小女孩一手提着篮子,另一只手拿着一朵花,穿梭在人群之中。忽然她眼前一亮,像是找见了目标。只见她快速地跑去,抬起头望着那位姐姐,轻轻地拽着姐姐的衣服,眼中闪烁着期望的光芒。她拿着花,对那位姐姐亲切地说:“姐姐,请你买买一朵花吧?”“好啊!”于是姐姐掏出5元钱买了一朵花。
看到女孩那种渴望的眼神,我心中陡然一酸,走上前去。
“给我也来一朵吧!”我轻声地说。
她从挎篮中拿了一朵花,脸上闪着喜悦的光芒,把花递给我。“为什么不去上学呢?”我好奇的问。她沉默了许久,低下头,眼眶慢慢地泛红了。告诉我:由于家境贫穷才被爸爸逼到这里来卖花的,卖不完花就不能吃饭,她很想上学
“你在这偷什么懒,还不卖花!”正当我们聊得起劲时,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一下把小女孩提起来,指着她,像一只发怒的狮子,严厉地吼道。
小女孩抹着眼泪,极不情愿地离开了。
天渐渐地黑了,一盏盏路灯更加亮了起来。望着小女孩随父亲离去的背影,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一想到现在生活幸福的我们还不懂得要珍惜,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
定格记忆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对3D打印技术在偶动画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及意义,基本内容、主要难点和创新点,基本思路方法、路径和目标进行概略的探讨。
关键词:3D打印;3D打印技术;3D Print;偶动画;逐格动画;动画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in Animation
WU Wen-cong(Beijing Film Academy-Modern Creative Media College,Qingdao 266520,China)
Key words :3D printing; 3D printing technology;animation;puppet animation;stop-motion anima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3D打印在偶动画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 3D打印在偶动画中应用及研究的现状
1.应用情况。在国际范围内3D打印技术在电影美术和偶动画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和成熟,在国内却比较少见,此项研究将在提高影视制作效率和效果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国际上已将3D打印技术(3D Print)应用在逐格动画(Stop Motion)的拍摄中,在逐格动画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已较为成熟。其应用领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的表情制作:传统定格动画制作中,角色的面部表情制作受到技术手段落后的制约,在表情的生动灵活性和制作的便利性上有很大的缺陷。
3D打印技术解决了这个由来已久的技术难题。在电脑中创造角色的三维造型,然后通过骨骼绑定等便捷的三维手段,流程化的创造出动画表情。这项技术在2009年提姆波顿的院线动画鬼妈妈(Coraline)中使用,完全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制偶技术。影片中有21个角色,超过207000个面部表情。影片的制作和拍摄工期仅仅用了两年时间,比传统的手工制偶工艺提升了2到3倍的制作速度。提姆波顿的御用逐格公司Laika,无敌掌门狗的制作公司Ardman都是3D打印技术应用的领导者和推广者。Laika新片《通灵男孩诺曼》中的男主角Norman,拥有近140万个不同表情,这就是技术革新的魅力。
(2)场景道具打印:法国动画师Gilles Alexander Deschaud的短片《Chase Me》,是一部全部使用3D打印技术的试验之作。不仅仅是角色身体和表情,片中的场景和道具也全部由3D打印机制作,对传统的制景技术进行了完美的细节补充和时间流程上的优化。
2.研究情况。国内有关研究始于2012年。这一年《现代电影技术》刊文介绍了《通灵男孩诺曼》中定格动画、彩色三维打印及后期特效的结合。此后,陆陆续续在一些文章中出现了与3D打印在偶动画中应用的内容。但与3D打印在偶动画中应用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十分有限,截至2015年只有9篇。可以说, 目前国内对3D打印在偶动画中应用的研究刚刚开始, 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还比较凌乱和肤浅,观点和认识多处于对3D打印的感性阶段。
(二) 3D打印在偶动画中应用研究的意义
首先,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偶动画专业,丰富和完善偶动画理论是当务之急。本项目的研究对丰富动画专业理论有积极意义。其次,研究有助于打通专业和教学之间的壁垒,成为三维和偶动画在技术上的桥梁,用最前沿的技术手段更高效解决动画的技术和专业难题,对于教学和科研都有很大的学术意义。再次,虽然目前国内3D打印在偶动画中应用的研究刚起步,成果有限,但3D打印在偶动画中的运用研究已经成为动画研究,特别是偶动画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投入到这一研究与应用之中,将会有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问世,为偶动画制作增添新的动力与创造性原素。这将对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难点和创新点
(一)基本内容
1.3D打印技术在偶动画表情中的应用。传统偶动画的表情制作根据制作材料不同而不同,而偶的表情会用比较传统的吸铁石和小贴片或者沾粘的方式来进行调整(《阿凡提的故事》)缺点是不易控制,发展到近代随着翻模技术和电脑技术的更新出现了更换头部的表情制作方法(《圣诞夜惊魂》),虽然解决了控制的难题但工作量依然巨大,且尺寸几乎无法更改。
在3D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可以运用3D软件制作头部的模型在软件中调整面部表情,进行编号并3D打印,如果其中有损耗用相同方法复制即可,修改空间大,时间成本低,且可以调整整体尺寸同比例缩放。此项技术在国际上已有初步成果,在国内的偶动画制作中还是空白。
2.3D打印技术在偶动画中场景方面的应用。传统偶动画的场景制作根据美术风格的不同而不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优秀偶动画作品中,常常是专业的美术设计人员和导演制定美术风格和制作图,由专业的木工师傅来进行制作,经过分层上色等工序最后才能用于拍摄。
现在,美术设计图经过三维建模完成后,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打印,再根据具体影片的美术风格用不同的材质进行上色或粘贴制作质感即可。不但可以制作立体的场景,分层的景片也可以用3D打印的方式进行制作。不但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还能保证造型的完整性以及远近景的比例关系。打印的方式可以选择组装或是完整的打印,能够拆分和组装也正是偶动画分层拍摄所需要的。
3.3D打印技术的延展运用。除了在动画中的应用,也可以延展到更宽泛的领域中来。如角色道具:在当今电影中随着魔幻和古代题材越来越多的涉及,对于演员道具和服装的制作要求和数量也越来越高。很多电影美术工作者都运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设计,甚至运用3D技术进行设计。3D打印技术的运用不但可以节省时间成本,打印小样和成品都将成为比传统工艺更精准和快捷的手段。如电影置景:在内景和棚内拍摄的电影中,有很多原比例或有缩放用于拍摄的建筑或家具等,也可以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制作。再如电影场景沙盘的制作:此项目亦可以用于电影场景和影视城的沙盘制作。还有动画周边衍生品的制作,此外,动画的衍生玩具或模型的制作也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完成。
(二)主要难点
研究的主要难点就在于如何使3D打印的定格动画更有质感。
1.定格动画同三维动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实景实物拍摄成的定格动画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于真实材质的使用,如沙子、木偶、黏土等。材料本身的质感是定格动画影像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布光和摄影技巧,使得影像更具层次感和说服力,产生超现实的生命感,从而达到令人惊奇的影像效果。3D打印使用的民用廉价材料,目前主要为ABS塑料,树脂等。ABS塑料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常常用在例如乐高等儿童玩具上,是家用3D打印机常用的材料之一。打印出来的角色和道具,场景往往表面粗糙,有明显的层层叠加的痕迹。 目前,比较主流的处理方法是,使用水补土等材料将打印出的模型表面补平,再使用硅胶翻模,这样可以得到质感完全光滑的打印模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质感的雕琢和纹理的喷绘。
2.3D打印目前普及的障碍在于材料和成本。材料来说,现有的材料种类远不够丰富,也不接近民用材料. 绝大多数的3D打印机只能打印1种或性质接近的几种材料。成本是普及的最大障碍,这就像电脑在几十年前所处的阶段一样。目前高精度的3D打印机都是比较大型且昂贵,技术专利基本掌握在国外巨头公司手中,民用的小型机使用的是十几年前的开源技术,精度达不到使用需求。国产的3D打印机往往是噱头大于实际,无论从稳定性还是产品质量都远远落后国外,所以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无疑也使打印机设备及耗材价格居高不下。
相信未来3D打印会像以前的2D打印一样,成本和价格会随着国产化和技术成熟而逐步降低,然后逐渐普及。
(三)主要创新点
本项目在影视中的运用还是刚起步的状态,但其各种特性都比较适合影视制作领域(高仿真性低功能性等特质)。新一代动画人应该将3D技术运用到更广泛的动画和新媒体领域中来,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革命性的改革。
对3D打印定格动画的技术流程进行模块化处理,利用我们学校三维、偶动画专业齐备,以及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将定格动画、3D打印技术,以及后期合成技术优化整合,创造出更为精细、更具创意和更具流行性的新媒体时代的动画形式。从电影和广告到MV和艺术电影,让定格动画进行一个华丽的转型。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路径和目标
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实践为主,最终目标是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实用理论。
(一)思路和方法
1.前期调研。搜集国内外3d打印技术在各领域的成果,着重了解不同型号打印机的尺寸和使用寿命,以及不同材料对于动画拍摄和影视制作道具制作的使用效果和着色效果。通过详实的调查和研究找到最适合制作偶动画所需要的打印机和打印介质。
2.美术风格。研究不同美术风格的逐格动画,根据其特性,调配三维甚至是二维的制作手段,以为不同美术风格的影片找到最合适的打印介质和制作方法。争取做到此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风格影片的需求。
3.偶的表情(动作)制作。目前计划尝试两种主要的技术,一种是美术设计稿完成后在3D软件中建模调动画,制作立体的偶进行偶动画的拍摄。另一种是用二维技法绘制动画,按照序列帧用3D打印技法打印出易于固定的“纸片人”,放置于立体的空间内进行拍摄。这种技法在国外很多工作室已经有所尝试,是一种结合二维三维和逐格拍摄三种动画优势技法的一种拍摄手法。
4.偶动画场景制作。这部分是可预见的。利用3D打印技术中最易于操作的部分,置景在我们近两年的偶动画制作中是比较困难的部分,因为美术风格的不同和专业木工技巧的匮乏总是无法将前期的美术设计和具体制作进行完美的对接,利用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在前期进行绘制,中期在电脑中建模将其打印出来,再进行拍摄。大大降低了制作难度和制作时间,还提高了场景模型的精致度。
5.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根据上述研究得出的阶段性成果,同理可以运用于其他影视门类的制作中,比如新媒体艺术、电影道具制作、电影特效等制作。
(二)路径与计划
研究以实践为主,实践结果进行理论总结的方法进行。重点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主要来自我院偶动画和三维动画两个部门,项目进度以学期为单位,结合教学逐步解决本项目中的重点技术难点和问题。预计研究周期为两年。
(三)研究目标
此项研究着重解决动画不同制作阶段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和不同美术风格影片所需要的技术为主,阶段性成果以报告和小品和实验影像的形式呈现。包括:国内外相关数据和案例的详实报告,3D打印立体偶的具体实验小品(着重动作和表情表演的流畅),3D打印二维绘制的具体实验小品(着重二维+三维+逐格三种技术的无缝对接),3D打印偶动画场景的具体实验小品(着重制作场景的材质和分层、组接等问题),简单的电影道具和逐格拍摄所需要的其他打印成果。最终,通过这些实验样片汇整成为一个技术流程和风格探索的展示短片。
四、结语
此项研究是一项探索性较强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可供参考的资料与信息较为有限,加之课题组成员没有科研经验,缺少必要的科研工作训练,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通过向师长求教,与同行交流,加上反复实验,能够达成预设之目标。
参考文献:
[1]《通灵男孩诺曼》中定格动画、彩色三维打印及后期特效的结合[J].现代电影技术,2012,412(11):60-61.
[2] 张伟华.定格动画创作的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3] 王亚全,陈丽.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J]. 艺术科技,2013,26(2):278.
[4] 王建磊.三维打印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3,325(19):202.
[5] 陈雨濛.偶动画材料在角色表演中的应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
[6] 付培. 3D打印引入动漫造型课程的积极性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2014,210(10):136.
[7] 黄静仪,罗岱.三维打印技术下的定格动画及发展前景[J].艺术教育,2015(03):53.
[8] 李雄飞.定格动画材料应用研究[J].美术学报,2015(4):121-124.
[9] 刘凯,陈虓,张晓悦. 3D打印技术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上),2015,624(10):81-82.
定格记忆范文第4篇
定格动画 (stop-motion Animation)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而发展, 定格技法的出现, 让最原始最奇特的视觉动画电影艺术界跨越了新的里程碑, 在定格动画影片制作过程中, 艺术家总在不断寻找更能震撼观众刺激观众大脑的方法, 对于定格动画材料的应用方面, 他们从未停止过脚步。定格动画其制作方法较为简单, 主要通过逐格拍摄所选对象, 然后使之连续放映, 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是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异的角色均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 现代的动画材料也随之变化, 定格动画技术开辟了影像革命的新天地, 它不但利用自身的质感, 将影片的场景和角色塑造的更真实、更有意味, 动画艺术家们在现有材料基础上充分挖掘材料本身的精神内涵, 将所挖掘的东西赋予灵魂, 使之充满灵性之美。定格动画有更久远的历史。早在1907年的美国, 无名技师无意发现可运用相机进行一帧一帧的拍摄, 后人称之为“逐格拍摄法”。它为逐格拍摄对象的形态、空间以及色彩变化等通过人的眼球视觉残留现象来获得连续运动的假象。经调查显示, 定格动画有极强的渲染力和吸引力, 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定格动画独特的镜头语言
动画艺术家将情感寄予定格动画的镜头语言中使用的材料和拍摄方法就是其最大的亮点。生活里形形色色的物件成为被拍摄的对象, 道具本身成为了有思想、有情感的“演员”。这些特殊的演员按照分镜头事先预定好的姿态不断转换动作、移动位置、变换场景, 再把所拍摄好的视频按每秒24格, 一拍一、一拍二、或是一拍三的速度进行播放, 人们通过屏幕的播放便可看到本身不能动的物体即可具有了生命力, 成为可活动可跳跃的机敏镜头语言形象。这种使用传统电影技术朴实的动画风格, 在没有高科技的指引下反而方璞归真的动画效果可以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开辟了电影镜头语言的新天地。电影艺术家们采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材料不断探索所拍摄物体的美感, 实现定格动画的影像语言, 逐渐打破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除了传统材料中的剪纸、木偶等, 还有沙子、垃圾、塑料、盐、铁丝、玻璃、颜料等你所能想象的到的任何材料, 其中还包括真人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各种材料都要体现他特殊的属性, 进而塑造一个更加真实的场景。以获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影片奖的《彼得与狼》为例, 这部动画在30分钟内将孤独、自由、暴力、勇气和成长这些主题用1300万的像素、50个戏偶、19个角色、420个镜头、1700颗树和千棵小草展现的淋漓尽致。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极其真实的场景。这部历时五年之久的由西天普顿导演创作的心血之作汇聚了波兰和英国两百多名动画拔尖人才, 通过屏幕上不同的肌理给观众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都是美术设计师通过仔细考究出来的, 在场景布光上采用专业的照明灯和色温纸来进行制作, 起到调整影响构图、突出肌理的效果, 再辅以各种环境下的光源将电影的氛围渲染的淋漓尽致。利用定格动画这一技术再现一个可以与真实世界媲美的梦幻世界。
定格动画在动画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定格动画在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它以独特魅力的身姿在动画门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动画艺术家充分挖掘材料自身的精神内涵赋予“灵魂”。定格动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许多优秀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名族特色均采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材料刻画, 如:皮影、剪纸、木偶、泥偶、布偶等材料摄制的动画片, 例如《曹冲称象》、《阿凡提》、《狐狸打猎人》等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很多艺术设计类院校对定格动画必修课的开设, 无疑是把这种古老的技术迈上新的高度, 推向新的顶峰, 标志着这门古老的摄影技术从此走进了数字时代。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优异的造型基础。当然还需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 教师不仅要强调基础训练, 还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在动画生产工业机械化的大环境下, 不可能毕业后的每个人都做编导、画原画, 学生拥有持之以恒的兴趣才是真正从事动画行业的源动力, 所以, 强调动画基础教学, 提高定格动画的创造力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高校教师要学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并随时更新, 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科技时代的来临, 定格动画影片的突破性创作绝对不能离开先进技术的支撑。让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学会对运动规律的扎实掌握以及知识点的运用是每个动画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逐格动画里面的运动规律主要是利用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训练来完成的。相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将二维平面的东西转化到三维空间的运动会比较困难, 但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技术手段或定格拍摄三维偶形的方法来模拟现实运动 (走、跑、跳等生活当中的各种运动) , 将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领略运动规律其中的奥妙则不失为有效的协助教学方法。
其次, 把握好定格动画的材料, 对象空间、形态、色彩等变化的把控得当。定格动画的制作手段制作材料尽量多样化, 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 激发创作的灵感。使得学生们在拥有创新的想法的基础上加上一台数码相机和电脑, 就能够制作出简单有趣的定格动画。教学过程中不要拘谨学生的思路, 可以布置类似于以人或日常物品的互动创意点这样的主题的进行创作。将创意转化为影片的可操作方法, 利用思想的启迪、知识的碰撞、灵感的爆发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和镜头语言。紧跟市场潮流, 将一切可操作的动画制作技术引入教学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提高定格动画教学质量为目标, 适时采用各种方法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点 (如云课堂、雨课堂) 和各种可以提高学生制作定格动画的手段和技巧, 帮助学生打牢动画专业的基本功。
最后, 人设、场景等制作需要增强其精细性。在制作前期工作时需要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对角色的刻画, 从而对影片人物道具、角色、剧情等进行深入塑造。利用定格动画课程手工操作较多、趣味性较强、制作周期短、材料独特、耗资少的风格特点, 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对动画的兴趣来主动捕捉灵感, 在创作中不断温习、稳固动画角色的造型能力、场景制作和运动规律等基础课程知识。通过运用先进的电脑技术, 不但增加动画影片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而且还增加动画电影拍摄时所需的材料形式, 从逼真度和材料的新奇度来吸引更多的眼球, 有效促进定格动画影片的快速发展。
总之, 在未来的动画专业教学中定格动画课程将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地位。
摘要:定格画镜头语言起源较古老的电影摄影技术, 成就了影像革命般的奇迹, 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以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和艺术情感的表达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掌声。定格画镜头语言与材料这一媒介紧密联系, 各个时期作品的风格特色均与材料相对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当代动画由三维动画、手绘动画、定格动画组成。定格动画的创作周期很短、有返璞归真的荧幕艺术效果而赢得学生青睐, 如若在定格动画教学过程中加入动画艺术创作这一环节, 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灵感创作、兴趣培养甚至包括实习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底蕴艺术语言,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迈.逐格动画技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 黄勇.论“逐格拍摄法”的生命力[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 (5) :31-35.
[3] 罗徕.张建东.浅谈中国动画原创力[J].电影文学, 2011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