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演讲稿:让死亡和伤害远离,让安全与生命同在(精选2篇)
安全演讲稿:让死亡和伤害远离,让安全与生命同在 第1篇
让死亡和伤害远离,让安全与生命同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死亡和伤害远离,让安全与生命同在》
面对“生命”二字时,您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总会油然而生一种崇敬感和荣幸感?它是那么深邃,那么神圣,更是那么的弥足珍贵。“5.12”,那是一个让每个人都不愿再回首的日子,汶川大地震,生死转瞬间,看到那一幕幕生离死别的场面,听到那一声声无比悲怆的哭喊,当生命邂逅死亡,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强烈的感觉到生命是如此的宝贵!“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生动的词语;“安全”,一个被人们反复提起的课题。安全就是生命,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鲜活。我们热爱生命,因为她能让人领略到幸福和温情,尤其对于默默坚守在电力行业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生命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我们的老班长刘师傅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那是在一个新建的电厂化验室里,大家正忙着清理地面上的建筑污垢,有人提议用拖布蘸着浓硝酸擦拭污垢,很快地砖上的污垢被清理干净,但室内弥漫的刺鼻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大家纷纷离开。大约45分钟以后,有人发现实验室冒出了滚滚的浓烟,原来是由于浓硝酸的强烈腐蚀性引燃了拖布,尽管大家奋力扑救,但还是致使实验室一些重要的仪器损毁。也许您会觉得这只是一件不足以影响大局的小事,但是,在安全上,没有捷径可走,每一条规章制度都是用鲜血
和生命编制而成,走捷径固然可以轻松一时,却在无形中为安全埋下了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带来的损失将无法挽回。
荀子说过“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在我们电力工人中,安全规章制度谁人不晓,技术操作规程谁人不知,可是,悲剧仍然接踵而至:一条条噬人的火蛇,一道道催命的电光,一阵阵绝望的抽搐,一声声无力的呐喊....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最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我们何其幸运,拥有满鬓华发的双亲,相濡以沫的爱人,活泼聪颖的孩子,和知心交心的朋友。可是,也许就因为一次心存侥幸,一份漫不经心,半点老经验、老资格,在电光火石间,一个个身强体健、踌躇满志的人,就此终身残疾,或含恨离世!
当您踏着晚归的夕阳,告别一天的劳累与亲人团聚的时候,当您披着皎洁的月光漫步安逸的时候,您所处的环境是如此的温馨和幸福,这里没有灾祸与悲痛,也许您会说,血与泪的惨剧离我们很远。然而,不幸的事往往悄然而至,防不胜防。让我们再一次地走入那个伤感的春天。一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是一位普通的电力工人,在那个暖洋洋的春日的下午,因为工作需要而深入电缆沟槽,由于沟槽内没有提前通风,积聚的二氧化碳浓度超标,他因吸入了过多的二氧化碳而窒息,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呼救,无边的黑暗吞噬了他年轻而灿烂的生命,也吞噬了他生的渴望与死的恐惧!谁也不会想到,深入沟槽的那一瞬间他就再也没能看到这个世界,再也无缘与多姿多彩的生活相向而视!无法想象,在那黑暗的世界里,他是怎样地被恐惧与绝望所淹没,怎样地
任由生命被一分一秒地吞噬、被一分一秒地剥夺?直至今天,这仍然让我们忍不住地叹息:是什麽让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又是什麽让一项平凡普通的工作变成了一个拆散家庭,破坏幸福的恶魔?如今,斯人已逝,这不起眼的电缆沟槽里,只剩下深深的哀痛。年迈的双亲啊,心,还在滴血吗?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痛彻心扉的感觉岂能是我们用言语和文字所能够表达!年轻的工友们,是否还在脑海中依稀可辨的记忆里重复着昨日的伤与痛?是否偶尔地,也会在记忆里搜寻那张永远定格了的年轻的面孔?
生命诚可贵,面对这广博的自然界,生命,又是何等的脆弱?安全意识的淡薄,思维意识的钝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伤害。
当你未排除地下管道、电缆沟的危险就下井作业时,你可曾想过,那下井弓身的一瞬间,就是你与家人的生离死别,那口井就是奈何桥!
当你未探明情况,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要动火作业时,你可曾想过,那弧光闪烁的瞬间,国家财产、人民的生命都将毁于一旦!
当你在易燃易爆场所“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时,你可曾想到,你随手丢掉的不是烟蒂而是一颗燃烧弹!
当你不关闭电源就要做修理等作业时,你可曾想过,那一股暗流就是带你到达地狱的恶魔!如果说生命是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远航的孤舟,是一辆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那么安全就是指引生命的灯塔,安全就是掌控生命的方向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视安全,就无视了生命的存在,无视
了家人的期盼,我们不能让父母斑白的双鬓再添一缕愁绪,更不能使孩子稚嫩的生命受到风雨的侵袭。
我们应该时时重视安全,处处遵章守纪,只有在安全上如履薄冰,防微杜渐,生命才会永葆活力,绽放光彩。从零死亡到零伤害,集团公司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安全的方向,我们应该珍爱生命,牢记安全——让死亡和伤害远离,让安全与生命同在。
安全教育让学生远离伤害 第2篇
关键词:安全教育;生存技巧;自我保护;技能;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在多方面遭受威胁,他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但更为危险的是,包括家长和教师在内的许多人对此还缺乏足够的意识。其重要原因是人们所接受的基本教育中,缺乏与个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的数据或信息。现在的社会非常复杂,而人是社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就如飘浮在空气中的微尘一般无处不在。我们不可能把孩子真空包装起来。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了解、让他们面对。他们年纪小,知识也有限,在突发事件面前,他们可说是“弱势群体”,那么该如何提高孩子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呢?
二、安全教育必须切实进入学校课堂,提高对生存教育的认识
安全教育必须切实进入学校课堂,并要培养孩子们动脑、动手等实践的能力。目前世界格局越来越呈现多样性,一些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始料未及。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必须培养孩子们能够适应各种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种天灾人祸的能力。这就要求从小学开始,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对儿童的健康教育还不仅仅是传授健康知识,它还应该包括对儿童自我防卫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在美国,从小学开始安全课就非常重要,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孩子们到消防部门进行学习消防知识和实地操作。每年都得有遇见火灾、车祸等如何安全逃生的实地演习。例如:模拟发生火灾: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房间紧锁,让孩子们逐个练习如何最快打开房门逃生,如何在漆黑一片中找到逃生出路,如何做才不会被浓烟窒息等。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只强调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技能的教育,特别是生存教育这方面更是缺乏。在我的记忆里,我从小学大学,都没有学习过生存技巧,教材里更是没有涉及生存技巧的内容。现在,虽然我们的新课程中也开了类似的课程,但是只是跟学生讲不要跟生人说话,以及遇到灾害怎样避险等,授课方法上也是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我说着你听着的模式。我认为青少年自护、自救教育这种课,应该强调的是一种训练,也就是说应该注重的是实践操作,这样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一些必要的技能、方法。仅仅靠讲一讲、说一说是远远不够的。
三、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仅有风险防范意识,还远远不足以抗拒风险和减少不安全因素,必须对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训练。培养他们的自救、自护能力,正如“授人以渔”,这才是安全教育真正的内涵。
在国外,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实用。日本有一项训练课叫“人工心肺复苏”,要求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必须过关。而在我们的保健体育课上,却很少进行这样实用的训练,以至于意外发生时,我们的学生往往手足无措,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包扎伤口都不会。
所以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结合体育运动的一些技能进行安全自护的教学。帮助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这包括对自然环境和异常情况的感知与处理,也包括对社会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和危险处境的认识与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1.近
“近”就是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身边容易发生哪些意外事故,知晓自救互救原则和小常识。
(2)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客观存在和不可阻止,明确在自然灾害中如何预防伤害及逃生避险的原则及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火灾、溺水时对人类的伤害,了解怎样预防火灾、溺水的发生,以及在火灾、溺水中常用的自救、互救措施,知道119火警电话,认识防火标志。
(4)防烫伤:知道衣服着火时迅速浇水并快速脱衣服或就地打滚;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
2.实
“实”就是传授的内容具有实际运用意义。
如在学习“人体生理卫生”部分则涉及到很多的生存知识可教授给我们的学生,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关系到生存教育的内容。结合青少年爱玩好动的天性,在学习“运动”时,告诉他们意外骨折时,要及时正确地用夹板将骨折两端的关节固定起来;讲授“呼吸系统”的知识时,结合“防涝”的教育,告诉学生在水淹时,最要紧的事要用手捏紧鼻孔,以免水直接经呼吸道进入肺部,若已进入,可通过人工方法将水排出体外;而发生火灾时,为了不被浓烟呛死,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趴在地上沿墙角摸索前进。
3.活
“活”就是教学方法、活动形式灵活。
我们学校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体验机会,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导演”的角色。如在火灾中逃生避险一课中,简单扼要地向学生介绍几种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更多的是让学生讨论和实践在火灾中怎样逃生,模拟火灾对学生进行心理上和技术上的指导。在意外伤害防范与自救互救中,让学生例举他们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的几种类型,然后再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形式,让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基本方法。在人身犯罪侵害的防范一课中,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扮演角色、讨论模拟情景等方法,使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关注和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有针对性的自我保护本领或技巧、技能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的实际应变能力,让他们脑子中既有了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权利意识,身上又平添了自护自救的实际应变能力,让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都系上一条自护自救的“安全带”。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提高全社会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让我们的课堂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良好氛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