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语横幅标语口号(精选8篇)
安全生产标语横幅标语口号 第1篇
1. 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安全在你脚下,安全在你手中。
2. 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安全生产法》。
3. 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安全。
4.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5.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6. 心头常亮安全灯,平安生活伴人生。
7. 致富千日功,出事当日空。
8. 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安全我有责。
9. 工作勤为先,万事平安首。
10.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标语横幅标语口号 第2篇
2.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依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3. 加强消防法制建设,依法实施消防监督;
4. 增强消防科学发展观念,普及消防安全教育知识;
5.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6. 消除火灾隐患,创造美满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7. 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全民预防和抵御火灾能力;
8. 普及消防知识,传播消防文化;
9. 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标语口号宣传研究 第3篇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正值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但是由于党内“左倾”思想迅速发展,逐步违背了中国国情,“赶英超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标语口号相继出现。这时全国各地竞相放出“卫星”,浮夸风盛行。而这种情形的出现,与各省各地互相营造的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由于当时信息媒介还不发达,各地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等媒介“放卫星”,广大群众处于报纸广播营造的信息环境之中,虽然这些媒介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但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却受其影响和制约,忽略了真正的客观现实,逐渐变得兴奋癫狂、不知所措,极易信任并接受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内“左倾”思想牢牢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标语口号也反映出了当时的特点。在这一时期,个体意识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集体无意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受“左倾”思想影响,在政治决策方向上出现了误判,逐步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原则,国家经济建设停滞不前,阶级斗争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标语口号有:“以阶级斗争为纲;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三)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此后,国内的政治风向发生变动,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开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相对于之前的宣传工作,国家的政策动向逐步开放明朗,宣传水平逐步提高。例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中国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时的标语口号更加人性化、多元化、创新性,并且迎合受众利益需求。但是此时标语口号也由带有命令性、强制性的色彩演变为迎合受众利益,扩大标语口号影响,以求达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二、标语口号的特点
(一)激励性
标语口号具有激励鼓动的特点,人们常常在口号的激励下,做出一些超乎寻常能力的事情,使人们的潜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心理学上认为,人们的情感强度会在某种持续刺激的激励下迅速攀升。例如,歌曲《从头再来》本是为激励20世纪90年代下岗员工再就业而创作,“看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利用优美的旋律,振奋的歌词,一遍遍在大街小巷播放,对大众的内心情绪以至行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歌词催人奋进,直达人心,对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针对性
标语口号的发布主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要,制作相关标语口号,以最大限度达成预期效果。标语口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汶川地震时期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发展建设的“一千斤指标、二千斤措施、三千斤干劲”。
(三)多样性
标语口号作为一种符号,可以借助不同的信息载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标语口号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载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标语口号借助墨水或者漆刷在墙面上,还利用木板等载体分发各地,扩大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就是标语的海洋,各种大字报、红色标语充斥在社会中,并且那时的口号特点是简单粗暴、红白差异、爱憎分明。现代社会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媒介丰富了标语口号的传播途径,也为标语口号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三、标语口号的功能特征
标语口号的传播都是为了利用标语口号的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多少年来,标语口号之所以能在民间广泛传播,具有强大生命力,正是凭借其强大的传播效果。
(一)理解记忆
由于人民群众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标语口号一定要简单易记。在制作标语口号时要注重语言词汇的甄选,语言要生动活泼、准确鲜明,还要做到平易近人,避免艰涩难懂的词汇,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又富有文采的感觉。一般而言,标语口号都张贴在人们日常活动的范围内,经过日复一日的接触,人们逐渐理解了标语中的内容,体会了其中的内涵,其中一些词汇也就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的脑中。标语所写的内容会变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的目的。
(二)权威警示
标语口号还具有权威警示性,有一种标语口号属于公共权力,与其他类型的标语不同,警示型的标语简短而具有威慑力。它们的内容多是传达一些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底线,让人们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警示功能的标语一般都含有如下的关键词“禁止”“不得”等,还有一些带有警示性的其他词汇,如“严禁随地吐痰”“严惩酒后驾车行为”。但是如果这些禁止性词汇使用过多,就会使得人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反而达不到警示的作用。并且由于人们的逆反心理,使得越是禁止越感到好奇,越是想做,使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摘要:标语口号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方式,历来被我们沿用,不同历史时期的标语口号能够反映出当时不同的社会特点,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标语口号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改进宣传工作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标语口号,标语特点,功能特征
参考文献
[1]毛克明.“文革”时期的“红色圣歌”[J].石家庄:社会科学论坛,2004(6):85.
[2]朱自清.论标语口号[J].北京:出版参考,2004(35):37.
[3]龚文庠.标语的传播功能[J].成都:新闻界,2006(2):32.
[4]韩承鹏.标语口号文化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139.
标语口号成因探析 第4篇
一、标语口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撰写标语口号通常选用简短有力的字句,讲究工整对仗、声律押韵,平仄协调,让人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公众喜于观看、乐于接受,具有容易记忆和传播的优势。制作标语口号时,通常充分发挥汉语优美动听的特性,追求和谐的韵律美,选用一些恰当的辞格创作出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具有表现力的标语口号。在撰写时,使用对偶、押韵、比拟、比喻、双关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汉字的表现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标语口号在中国形成偏好还与历史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历史上国人受教育方式特别是科举考试的推动,夯实了标语口号的文化根基。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呤诗作赋能力。历史上科举及第的文学大家无不是诗词的高手。为了训练诗赋能力,从孩童时就开始背诵《千家诗》、《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如《朱子家训》开篇即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②这些句子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朗诵。正是因为借助于科举平台,文人学子们学会了雕琢词汇,训练了句法应用,这就为标语口号的广泛应用准备了人文土壤。
二、标语口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中国有句俗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历代农民起义领袖正是凭借着应乎天而顺乎民的标语口号来造势,迅速壮大力量。
史书载,殷商之时,纣王无道,横征暴敛,穷奢极欲,民不聊生,于是民众就发出了“天何日丧,吾与汝偕亡”的呼号。周王伐纣,替天行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历史上有规模的农民起义军都有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起义军极具煽动性的呼号,开了农民起义军用标语口号来动员组织力量与统治者进行较量的先河。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敏锐地观察清政府卖国求荣的本质,认识到必须组织革命团体以暴力来推翻它。在成立领导革命的政治组织——兴中会时,即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奋斗目标,以“振兴中华”这个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渴望的理想来组织动员力量。“振兴中华”成为当时唤起、凝聚中华民族的战斗口号。直到今日,“振兴中华”仍成为经久不衰的口号。
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领导高度重视标语的宣传工作。他对标语口号评价很高。“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③1931年2月17日,在时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毛泽东带领下,总政治部印发了通用白色区域的《革命标语》和适用红色区域的《革命标语》。古田会议后不久,1930年4月16日,红四军政治部发布了《宣传员工作纲要》规定:“每一个宣传员必须备一副写标语的用具,用白(或黑)的颜料,根据本部规定的各种标语,随时随地写于通衢大道行人易见的墙壁上。”“每到一个城市,要用红布写上本部规定之主要标语悬挂于街道中间。”以法规的形式对苏区标语宣传提出了基本要求。在红军部队的带动影响下,地方党委和苏维埃政府对标语宣传工作也有计划有组织的逐步展开。1933年4月4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发布《通信第一号》,要求各县宣传部区宣传科要把“各地的标语特别是新区与边区要来一大批的洗换,在边区要多写宣传白军士兵的标语及揭发反革命欺骗宣传标语,要写得整齐,写得好看。”正是红军部队、地方党委和苏维埃政府的有力部署,苏区革命标语宣传才能在边区,在新区,在内地,在部队各个地方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卓著。④
三、标语口号具有显著的动员传播效果
标语口号存在历史绵长久远,期间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书写内容也迥然不同,但它却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跨越时空,被人们所接受并广为流传,究其原因,与其有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分不开的。
1、标语口号契合大众群体的认知水平。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却是个总体文化水平很低的国家。特别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统治阶级又实行超经济的压榨和剥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被统治阶级为生计所迫,无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整个社会充斥着文盲和半文盲。“1949年,全国人口中有80%的文盲,少数民族中文盲率更高达95%,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⑤到2002年,“全国尚有6%左右的人口地区未经验收初等教育。”⑥“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15.88%,相当于美国100年前的情况,1984年的文盲率则是日本1997年的100倍”。⑦正是这样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口为标语口号的诞生、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标语口号易于识记。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记忆是通过活动进行的,不论是无意识的或是有意识记……当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的效果会明显地提高。”⑧“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复述的次数越多,转换到长时记忆的信息量也增多。”⑨正是因为标语书写在人群视线范围之内,也是人群生活起居的地方,一些熟悉的词语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经过耳濡目染,人们理解了标语中的内容,懂得了其中的意蕴,标语中熟悉的词汇也就自然而然地入脑入耳了,在不知不觉中,标语所写内容也成为人们行为准则,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的目的。因为“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有更佳的效果。机械的死记硬背是笨而不经济的方法,而意义识记对材料的数量、速度、精确性和巩固性等方面的回忆,在效果上比机械识记优越得多。”⑩
3、标语口号能创设舆论氛围。生活经验启示我们:众多伐木工人在搬运巨大木头时,为了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往往总要“吭唷、吭唷”地喊着劳动号子;在红军长征途中,每每遇到艰难险阻,只要听到前进的号子,即使即将倒下,也总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前进;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整齐划一、响透云霄的口号声能气贯长虹,创造出一种势不可挡、气吞山河、排山倒海的力量。在首都,标语与重要公共建筑一道成为政治中心的象征。“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装饰着中南海新华门的照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大幅标语装点着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镶嵌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巨大石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在节日庆典和重要国务活动中,在重要的体育赛事、公益活动、群众集会等场合,标语常常承担着突显主题、烘托环境的责任。
4、标语口号能凝聚人心。一句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人心向背的口号,能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对此,毛泽东曾深有感触地写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11}一句“打土豪,分田地”足以唤起亿万人民起来革命。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则激励百万雄师突破蒋军固若金汤的防线,取得了摧枯拉朽的胜利。“向雷锋同志学习”激励着一代代人去不计个人得失奉献社会,做好人好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先河,吹响了打破固步自封、保守不前的号角。“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等,都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前进的不竭动力源泉。
注释:
①方奕晗:《96.3%的人确认我们生活在标语中》,中国青年报2007年8月13日。
②(清)朱用纯:《朱子家训》、《增广贤文》,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④黄保华、朱腾云:《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⑤张健、徐文龙等著:《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20页。
⑥⑦{11}周新发:《炎陵红军标语及其特点》,《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6月第3期。
⑧⑨⑩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65、164页。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安全生产标语、横幅、宣传口号 第5篇
安全生产标语: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宁绕百丈远,不冒一步险。
生产秩序乱,事故到处钻。
作业过程忌嬉闹,分散精力事故冒。
苍蝇贪甜死于蜜,作业图快失于急。
简化作业省一时,贪小失大苦一世。
瞎马乱闯必惹祸,操作马虎必出错。
遵循科学,虎口能拔牙;盲目蛮干,小河会翻船。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小心无大错,粗心铸大过。
安全生产七言标语
你对违章讲人情 违章对你不留情
事故教训是镜子 安全经验是明灯
只有时时讲安全 才能事事保平安
安全生产人人管 事故隐患处处防
精心操作保质量 文明施工树形象
遵章守纪细操作 消除隐患严落实
平安幸福靠大家 安全连着你我他
安全规程为生产 自觉遵守是保障
质量是安全基础 安全为生产前提
安全是生命之本 违章是事故之源
企业效益最重要 安全生产是第一
冒险是事故之友 谨慎为安全之本
安全树上开新花 栽培全靠你我他
工作之中守纪律 万勿违章和违纪
一人把关一处安 众人把关稳如山
安全靠我们创造 我们靠安全生生产
安全生产警示标语
1、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2、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3、安不忘危,乐不忘忧。
4、防火一松,人财两空。
5、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6、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7、宁让千人恨,不让一家哭。
8、一人安全生产,全家欢乐无限。
9、宁可停工停产,决不违章蛮干。
10、事故隐患不除,等于放虎归山。
11、提高安全意识,注意防范工作。
12、祈求别人关爱,不如自我保护。
13、安全是发
安全生产警示标语
1、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2、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3、安不忘危,乐不忘忧。
4、防火一松,人财两空。
5、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6、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7、宁让千人恨,不让一家哭。
8、一人安全生产,全家欢乐无限。
9、宁可停工停产,决不违章蛮干。
10、事故隐患不除,等于放虎归山。
11、提高安全意识,注意防范工作。
12、祈求别人关爱,不如自我安全生产警示标语
安全天地宽 国泰人民安
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
不怕有患 就怕无防
只有防微杜渐 才能防患未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小洞不补 大洞难堵
隐患不除 危机四伏 安全是个聚宝盆 属于守法遵章人 安全生产年年好 经营效益步步高 规章是安全生产的标尺准绳 条条规章血写成 人人必须严执行 绊人的桩不在高 违章的事不在小 避免事后痛心疾首 只有事前预防严守 管
一.四字警句标语
安全第一,警钟常鸣。安全第一,人人牢记。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生产大上,安全不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人安全,全家幸福。一人违章,众人遭殃。疏忽一时,痛苦一世。大事化小,教训难找。小事化了,后患不少。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小洞不补,大洞难堵。隐患潜伏,事故难除。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振兴矿业,安全第一。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光喊不动,实在无用。动手预防,隐患难藏。有备无患,无备遭难。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蛮
安全生产警句标语
1.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来于警惕。
2.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3.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4.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5.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
6.安全和效益结伴而行,事故与损失同时发生。
7.企业效益最重要,防火安全第一条。
8.安全就是节约,安全就是生命。
9.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10.骄傲自满是事故的导火索,谦虚谨慎是安全的铺路石。
安全生产月标语横幅口号精选 第6篇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
4. 安全勤劳,生活美好
5. 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6. 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7.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8. 制度不全,事故难免
9. 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10. 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11. 治病要早,除患要细
12. 漏洞不补,事故难堵
13.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14.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15. 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16. 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17. 安全——我们永恒的旋律
18. 甜蜜的家盼着您平安归来
19. 安全知识,让你化险为夷
20. 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
21. 为安全投资是最大的福利
22. 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23. 安全保健康,千金及不上
24. 宁绕百丈远,不冒一步险
25. 小心无大错,粗心铸大过
26. 安全不离口,规章不离手
27. 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28. 想要无事故,须下苦功夫
29. 不懂莫逞能,事故不上门
30. 好钢靠锻打,安全要严抓
31. 不怕千日紧,只怕一时松
32. 疾病从口入,事故由松出
33. 气泄于针孔,祸始于违章
34. 安全靠规章,严守不能忘
35. 小虫蛀大梁,隐患酿事端
36. 无事勤提防,遇事稳如山
37. 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38. 思想松一松,事故攻一攻
39. 思想走了神,事故瞬间生
40. 求快不求好,事故常来找
41.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42. 传播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知识
43.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44. 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45.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46. 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47. 蛮干是走向事故深渊的第一步
48. 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49. 骄傲源于浅薄,鲁莽出自无知
50. 落实一项措施,胜过十句口号
51. 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
52. 只有防而不实,没有防不胜防
53. 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54. 只有麻痹吃亏,没有警惕上当
55. 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
56.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57. 寒霜偏打无根草,事故专找懒惰人
58. 严是爱,松是害,搞好安全利三代
59. 安全花开把春报,生产效益节节高
60. 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61. 万千产品堆成山,一星火源毁于旦
62. 重视安全硕果来,忽视安全遭祸害
63. 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64. 秤砣不大压千斤,安全帽小救人命
食品安全宣传口号标语横幅 第7篇
1. 人品、食品,品品相照;苍生、民生,生生相联 2. 食品安全齐监督,健康生活同构筑 3. 培养食品安全公德心,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4. 法行天下,食者无忧 5. 食品安全是金,百姓健康是福 6. 开口吃个爽,莫把安全忘 7. 欲食天下鲜,安全记心间
8. 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11.食者无虑、饮者无忧、监管有法、安全有保 13. 勤查狠抓严把关,食品安全重于山 14. 食品安全牢记心,健康幸福伴你行 15. 普及食品科学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16. 建立诚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17. 对食品安全多一点关注,为有限生命多一份负责 20. 齐心协力抓食品安全,真心实意保群众健康 22.食品安全共同监督,健康和谐人人受益 23.己所不食,勿施于人
24. 选购放心食品,吃出健康体魄 25.学好食品安全法,保证健康你我他 28.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29.食品安全有保障,绿色消费享健康
30. 少一份食品隐患,多一份生活平安 31. 营造食品安全大环境,呵护幸福健康小家庭 33. 食品安全系万家,监督管理靠大家 35.食品监管人人有责,消费安全家家夙愿 38.品放心食品,享健康生活
40.长一份知识求放心,积一份公德拒黑心 44.食品安全警钟长鸣,健康生活和谐温馨 45.严把食品安全关,喜架健康幸福桥
46.食品、人品、大家品,品食、品人、品和谐。47.千好万好食品安全为好,金贵银贵生命平安最贵。48.食品安全你我同创,和谐健康大家共享。49.食品安全天天讲,健康生活岁岁享。50.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安全食品惠及千万家。
宣传标语
1、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4、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
5、建立诚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7、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8、以人为本,确保饮食安全
9、从源头抓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不能少,牛奶鸡蛋营养好。
三无食品要杜绝,油炸食品不能吃。健康食品多买点,绿色食品
安全生产标语横幅标语口号 第8篇
1 体育标语口号的内涵
《现代汉语辞海》将“标语”解释为:用简练文字写的(张贴在公共场的)宣传性口号[2]。口号,《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常供口头呼喊[3]。上述释义表明,标语、口号具有相同之处。二者都是使用简短精练的文字、宣传鼓动组织力量来达到某种目的。事实上,口号与标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等在不同时空使用时可以分别称之为“口号”与“标语”。二者的区别在于口头呼喊则为口号,口号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活泼、朗朗上口、参与人群易于接受;而张贴(悬挂)于公共场所的则为标语,标语的特点是语言更加规范、严谨。因此,体育标语口号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为了传播、引导体育的某种价值观念,用简短文字写出来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短语或短句[4]。
2 体育标语口的解读
2.1 时代的呼唤与动员
从1950年提出的“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到1952年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以及后来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说体育彰显的是为“生产服务、为国防服务、健康第一”的体育发展理念。那么,后来提出的“战天斗地、野蛮体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以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和新世纪北京奥组委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5]无不带有明显的时代呼唤烙印。这些体育标语口号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呼唤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动员人们的广泛参与。
2.2 社会变迁与进步的缩影
建国初,由于衰弱的国民体质不利于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等口号。70年代,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为了拓展外交关系,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的提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让体育服务于外交,使小球转动了地球,也为新中国的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到了90年代,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党和政府及时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的口号。
新世纪以来,为了举办成最有特色、最成功的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响亮口号。这些口号的背后无不是社会变迁、时代进步的缩影。
2.3 社会价值的彰显
体育标语口号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不是由单个的个体能够完成的。事实上,作为单个的自然人不可能完成体育标语口号的传播,而是通过官方酝酿提出,经由主流媒体呼吁,逐步传播并流行开来的。这些既需要公权力的推动,也需要具有社会责任的大众媒体的参与。从“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提出,无不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主流价值观的体现。正因为有政府公权力的保障,才能顺利把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通过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标语口号传播开来,才能够主导人们的体育认知和参与。
3 结束语
尽管让人怦然心动的体育标语口号已离我们远去,回顾那些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体育标语口号,依然能唤起人们对不同时代的那段历史和些许记忆的诸多回忆。而管窥这些走向历史深处的体育标语口号,不仅可以继续见证不同体育标语口号背后的那段历史和些许记忆,更为重要的是彰显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体育的呐喊、渴望与动员
摘要:体育标语口号作为一个有趣的现象,随处可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为祖国争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让人怦然心动的体育口号已离我们远去。透过那些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体育标语口号的研究,可以回顾那个时代的那段历史和些许记忆,并能发现其蕴含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体育标语口号,现象,解读
参考文献
[1]张文鹏.体育标语演化、变迁的价值审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12期.
[2]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M].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汉语大辞典编纂处.汉语大辞典[M].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年版.
[4]张文鹏.建国60年来体育标语变迁的回顾与审视.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2010年6期.
[5]新中国体育大事记[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1949-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