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化学教案铁的性质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6
1

化学教案铁的性质范文第1篇

铁的冶炼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2.(2013.盐城)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C.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3.(2013.绍兴)进行如图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

)

A.还原性

B.可燃性

C.氧化性

D.助燃性

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5.(2014.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

“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

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D.

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6.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7.工业上将赤铁矿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

)

①C+O2CO2

②Fe2O3+3H22Fe+3H2O

③Fe2O3+3CO2Fe+3CO2

④2Fe2O3+3C4Fe+3CO2↑

⑤CO2+C2CO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

8.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在氧化铝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170

t含氧化铝80%的铝土矿,理论上可炼出金属铝________t。

9.(2013.南京)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

②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0.(2013.烟台)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

(1)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或_______。

11.(2013.广州)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

(提示:ZnCO3ZnO+CO2↑)

(1)黄铜是金属材料吗?_______(填“是”或“不是”)。

(2)写出其中赤铜和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若原料中含25

t

ZnCO3,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所得黄铜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t。

12.(2014.葫芦岛)如图所示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A处的现象是

。B处的现象是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13.(2014.扬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

(1)已知HCOOHCO↑+H2O,根据该反应制取CO,A处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如图2,填字母序号).

(2)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装置B内所盛放的试剂是

;E装置作用为

.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填“A”或“C”)处的热源;反应后C装置的现象是

,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硬质粗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的目的是

.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改进的方法为

化学教案铁的性质范文第2篇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2、熟练应用角平分线性质

3、会进行文字命题的论证

重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文字命题的论证、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尺规做一个角平分线的方法。小明同学准备把一个角的模型纸片得到一个角的平分线,但是粗心的小明忘了带作图工具。你能不用作图工具帮他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吗?(教师示意自己的模型纸片)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AOB模型纸片,自己动手试一试

二、初探新知: 活动一:

学生活动:先独立尝试,再小组合作探索

教师活动:哪位同学上讲台展示你们组探究的成果?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

教师点评归纳:对折(提示:用彩笔将折出的角平分线折痕描出来)

三、再探新知: 活动二:

你能在对折后的纸片模型上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角平分线所在射线重合。

学生活动:折直角三角形。 教师活动:(点拨)注意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斜边所在的位置。 教师活动:哪位同学上讲台展示你们组探究的成果?说说你的折法。并说明在折出的直角三角形中哪个角是直角?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演示,并说明折法和道理。(重点在直角,说明后面的折痕垂直于角的两边)

教师活动:把有得到的两条折痕用彩笔描出来。

我们把折出的图形展开,看一看你得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1)有一个角∠AOB;

(2)有一条角平分线OC;

(3)在角平分线上取一个点P,想一想,哪两条线段表示点P到角∠AOB两边的距离?(教师板示,在模型上标注字母,画出垂直符号)PD、PE。 (4)根据刚才大家的动手实践,你能得到PD与PE有什么数量关系吗?为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利用折叠过的纸片模型探究。 教师活动:(点拨)可以把展开的纸片模型重新折叠起来,比较一下折痕PD、PE。

学生活动:PD=PE,因为这两条折痕互相重合。

教师活动:根据以上的活动,你能得到角平分线的点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归纳有困难,可以点拨:①点P在什么位置?②PD、PE表示什么?③PD、PE有什么数量关系?)

先自己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下,再与小组的同伴交流,看看你得到的结论是否和他们一样。 学生活动:(小组点名回答)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活动3:

若P点在运动,且PD⊥OA,PE ⊥OB, 则PD与PE的数量关系会发生变化吗? 教师活动:(动画演示)通过动画说明,点P为∠AOB 的平分线OC上任意一点,PD与PE总保持相等。 由此看来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板书: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教师活动:这个结论要用于几何证明命题推理的依据,还必须加以证明他的正确性。

ADCPOEB

活动4: 教师活动:(1)在这个命题中,它的题设、结论分别是什么? (2)你能画出它的图形吗?

(3)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学生活动:学生尝试,教师点名提问,其他图形补充。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画图:

已知:如图∠_____=∠______点P在OC上,____⊥____,____⊥____,垂足分别为点D,E 求证:___________ A教师活动: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有关三角形全等的

D方法写出证明过程吗?试一试。 CP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再由一学生板示证明过程。

OEB

教师活动:

归纳:一般情况下:要证明一个几何命题时会按类似的步骤进行,即:

1、明确命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和________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_________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教师活动:由此,我们把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作为定理。(补充板书):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根据如图所示的角平分线的基本图形,常用的推理形式:

∵∠AOC=∠BOC,PD⊥OA,PE ⊥OB ∴PD=PE

同学们注意观察,在推理的条件中, 共并列了几个条件?

四、学会应用:

1、如图,P为∠AOB平分线上一点,PC⊥AO于点C,PD⊥OB于点D,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在△ABC中,∠C=90°,BD为角平分线,AD=2.2cm AC=3.7cm,求点D到AB边距离.

方法小结: (1)

(2)

注意事项:

3、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40cm,BD=到AB的距离?

53CD,求点D方法小结:

五、 再进一步:

在△ABC中,AD为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FC 教师活动:结合图形先审题,明确你的证明思路 是否能直接证出结论?

方法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点E,点F在AC上,BD=DF,求证:CF=BE

C方法引导:图形中有角平分线的基本图形吗?

AEDFB

六、 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课本P23 4题、5题、6题

课后思考:点P在∠AOB平分线上,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PA=PB,并证明。

化学教案铁的性质范文第3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一边学知识,一边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总结得出结论后,插入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边学边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利用多媒体模拟微观反应的实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加深印象,同时在学生探究实验结束后,再利用微机进行分析总结,效果显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学习了知识,又观看了动画,还加深了理解,突破了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本节课既有学生探究活动,又有动画模拟,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还穿插着问题的解决,使得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有些过大,有一些知识完成的比较仓促,不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尝试将其分成两节课来完成,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学生在探究活动时,课堂的秩序显得有些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活动探究实验时的课堂秩序。

化学教案铁的性质范文第4篇

知识回顾

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用符号语言表述? 自主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角

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角 ∠1 ∠2 ∠3 ∠

4度数

角 ∠5 ∠6 ∠7 ∠8

度数

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 能否将我们发现的结论给予较为准确的文字表述?

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 . 性质2: . 性质3: . 讨论这些性质与前面所学的判定有什么不同?

5. 我们能否使用平行线的性质1说出性质

2、3成立的道理呢? 因为a∥b,所以∠1=∠4( ); 又∠2= (对顶角相等) 所以∠2=∠4.尝试应用

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 ) A、先右转80o,再左转100 o B、先左转80 o ,再右转80 o

C、先左转80 o ,再左转100 o D、先右转80 o,再右转80 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 ∠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课堂展示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 2.∠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 ) 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

3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 拓展提高

1.:如图,BCD是一条直线,∠A=75°,∠1=53°,∠2=75°,求∠B的度数. 2.如图,已知:∠1=110°,∠2=110°,∠3=70°,求∠4的度数.

作业

化学教案铁的性质范文第5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用途”。

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开始。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又可以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内容分成如下三个课时:①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②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③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及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中介绍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只提及铝与氧的反应,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三、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导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而得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整节课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教学时,考虑到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将知识体系梳理设计成一些逐步深入的问题---知识问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精读课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要素:

1. 学生学习过程----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 教学组织过程----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怎么讲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交流是关键,在小组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时地给予反馈。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升华。这样,看上去“闹”的一堂课,才是真正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从而最大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中体现实验探究要素,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3.教学过程中体现探究要素,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实验探究过程中,抓住“猜想假设验证归纳结论”这样的程序进行引导,有利于让学生把握探究要素,学会自主探究。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重心。 4.做好演示实验,增强示范性

演示实验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有效方法。演示过程中利用投影方便学生进行观察。从演示实验中还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事故意识。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分析归纳让学生了解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3. 通过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对预习案中五个问题的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有参与实验的热情,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敢于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勇气。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 实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学难点: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 实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学中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为主,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运用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六、教具和学具

实验用品:(3组)金属Na,玻璃片,镊子,小刀,滤纸,坩埚,坩埚钳,泥三角,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3组)镁条,砂纸,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3组)铝箔,砂纸,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1组)铝粉,脱脂棉,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多媒体,实物展台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

情境引入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这奠定了我国成为航天第三大国的地位,今天凌晨1时36分神州八号成功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对接。 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中许多仪器制造都与金属材料有关,想更多了解关于金属的知识吗?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的世界,共同来探索它们的化学性质。

倾听;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讲授新课

1.在日常生活中你认识和接触过哪些金属制品?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0年前才开始应用铝制品,为什么? 2.至今为止,人类发现的金属元素有70多种,为什么绝大多数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问题二”、“问题三”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 巡视指导 【板书】: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与氧气的反应

2、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3.交流展示

推荐一位学生代表,把本组对“问题二”的交流结果讲出来。 推测金属的性质:失电子,还原性

推荐一位学生代表,把本组的“问题三”的讨论结果展示,并分析原因。 其他组可以补充、拓展 师生共同总结 4.整理归纳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电子, 作还原剂 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金属 + 氧气 金属 + 酸 金属 + 盐溶液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说明有些金属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呢?

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实验探究,才能得出结论 5.实验探究----探究金属与氧的反应

(1)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问题四”中的“实验准备” 推荐一位学生代表,把本组的交流结果讲出来。

分析学生的回答,提出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完成“问题四”中的“实验探究” 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注意实验安全 巡视指导 (3)探究成果你我分享

每组推荐一位学生代表,把本组的实验探究结果讲出来, 帮助学生完善

如何才能看到铝与氧气反应时,发光发热的剧烈现象 补充实验:用棉花包住铝粉在酒精灯上加热 现象:火星四射

(4)小组合作交流分析实验现象原并完成“问题五”。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 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 6.整理归纳

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

钠常温

4Na + O2 = 2Na2O(白色) 加热

2Na + O2 = Na2O2(淡黄色) 镁常温加热

2Mg + O2 = 2MgO(白色) 铝常温加热

4Al + 3O2 = 2Al2O3 (白色) 铁常温

Fe+O2 +H2O Fe2O3 (红色) 加热

3Fe+2O2 =

Fe3O4 (黑色) 铜加热

2Cu+O2=2CuO (黑色) 强调:①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 ②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

③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如镁、铝等金属表面的氧化层。

7.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问题六” 8.展示交流

推荐一位学生代表,把本组的“问题六”讨论结果展示出来,并向其他同学讲解。 鼓励其他组补充

师生共同总结(根据学生实际)

回答补充 归纳总结

学生小组内讨论,分析归纳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现象与结论。

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本组或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分析归纳,小组内讨论 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六人一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 完成学案; 学生观察

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分析归纳,小组内讨论 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自我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使学生学会组内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力和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学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及基本过程。

引导学生开展生生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及发散能力; 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的性质 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学会运用观察、试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9. 达标检测

学生做题。 小组内讨论

抓住时机开展评价,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能力。

归纳总结

10.引导学生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那些收获?

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能对自己的化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书设计: §3.1 离子反应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与氧气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2)镁与氧气的反应 (3)铝与氧气的反应

2、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课前反思:

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只是组织者,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还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我的教学理念是“先学后讲”,重点目标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教学时,充分利用导学案,考虑到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将知识体系梳理设计成一些逐步深入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读课本、研教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学生学习过程----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 教学组织过程----三讲三不讲

化学教案铁的性质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矩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理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重难点

关键

重点:掌握矩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

难点:理解矩形的特殊性

关键: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概念与性质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具

平行四边形

学法

探究,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实物:平行四边形,提问学生: (1)这个是什么图形? (2)它具有不稳定性,那么在运动变化中,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什么没有变化,什么发生了变化 (3)如果使它的一个内角变成直角,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什么?

那么我们就把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矩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二、探究矩形性质

既然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就应该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那么它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矩形纸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说说矩形特殊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我们要验证这些命题的正确性,还需要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来验证它们。

请同学们自己来证明前两个猜想,学生板演过程。

请同学展示矩形有几条对称轴,以及对称轴的条数

三、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观察矩形,(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可以归下类吗?

(2)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如果以一个直角三角形为研究对象,观察点O是什么?猜猜AO与BD的关系是什么? (3)验证你的猜想。

得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

已知△ABC中,∠ABC=9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 (1)若BD=3㎝,则AC=_____㎝; (2)若∠C=30°,AB=5㎝,则 AC=_____㎝,BD=_____㎝.

五、小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