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小学化家长的看法范文第1篇
“小学化”现象工作方案
“小学化”倾向是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它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终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大姚县教育局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相关精神,三台完小幼儿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开展深入自查。针对保教队伍的专业性不够、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急待提高等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和研究。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按照大姚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及三台乡中心学校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工作方案,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园、科学保教。
二、组织领导
幼儿园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步骤,分解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组长:肖燕 副组长:赵伟 成员:邹学翠 刘红梅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行政引领,明确前进方向。
及时学习《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大姚县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专项工作方案》,《三台乡中心学校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专项工作方案》,依次召开行政会、教研组长、教职工大会,组织大家学习了2011‟8
9、90、91号、2012‟10号等关于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相关文件,以统一认识深入反思、认真自查,以个人、教研组、幼儿园三个层面分别开展反思,查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二)是抓好形式引领,强化规范办园。
细化规范办园的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幼儿园读物的投放数量、活动区角的设立数量、活动桌椅的摆放方式、活动安排的数量等;严格控制幼儿园班额,不得违反规定超额编班;严禁幼儿园要求家长额外征订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严格规定小学附属幼儿园作息时间幼儿化、幼小衔接适度化,确保小学办园幼教化、规范化。
(三)加强教师专业教育与指导,走专业化道路。
1、是宣传教育到位,抓好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理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规程》、《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广大幼教工作者实施科学保教、规范保教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幼教观。
2、是将幼儿教育管理纳入工作管理日程,安排专人负责,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是加强师资专业化培训,规范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
(四)做好家长工作
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通过家长会等不同形式对广大幼儿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
(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
1、是自查自纠
建立“总体整治,联合整治,重点对口帮扶整治”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按照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开展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梳理归类,深入分析产生原因(根源),迅速落实整改具体措施。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要求,明确时限,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解决。
2、是监督检查到位。建立学校内部自评、自查、互查和共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检查;设立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建立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定期检查通报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通报发现的重点问题,召开现场会落实整改。对违反规定者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予以严肃查处。
杜绝小学化家长的看法范文第2篇
致全园幼儿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发展期。3-6岁是儿童习惯养成、性格培养、想象力开始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专家们认为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因此,玩游戏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在玩耍中学习。但是个别幼儿园存在一些“小学化”的现象: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课程内容;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上课;给孩子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甚至还组织跟小学内容有关的考试测验等等。
亲爱的家长朋友,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和在一张别人打过草稿的纸上作画,您觉得那个更容易成功呢?可以说,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对孩子的危害性影响深远。3-6岁孩子身体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过早进行读书、写字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对孩子身体健康发展极为不利。3-6岁是孩子智力的启蒙阶段,“小学化”的教育与孩子心智发展水平不匹配,急功近利的“拔苗式”超前教育违背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违背了3-6岁孩子的天性,易导致孩子过早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了小学知识,进入小学后,对学过的知识没有新鲜感,难以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好奇心,孩子易形成不爱思考、不爱主动探索、缺乏充分想象力的不良学习习惯。实际上,在幼儿园提前学习过小学知识的孩子,普遍会在
二、三年级学习新知识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进而产生挫败感,影响孩子持续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家长朋友们,杜绝幼儿园“小学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2011年开始,教育部就多次发文严禁幼儿园“拔苗助长”式的超前“小学化”教育和强化训练。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特别需要家长们的支持与理解。为了您的孩子,请您和我们一起从根本上转变“幼儿园应该多教一些汉字、多认一些拼音、多做一些算术题”等错误观念,遵循孩子身心发育规律和教育规律,重视孩子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理性看待孩子的“幼升小”入学准备,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探究,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高速发展需求,为孩子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人生不是一场短跑,更没有赢在起跑线的说法!“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让我们携起手来,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