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总结(精选13篇)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1篇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
在厂里安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于2011月6月18日,进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为了巩固演练工作成果,表扬先进,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安全小组全面总结了演练工作。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这次演练是我厂的一次重要活动,规格高、范围广。各岗位职工全部参演。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整个演练工作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启动快速。
厂部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保障演练工作的需要,厂里特批了2000元演练专项经费。同时,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厂里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副厂长为副组长,负责演练的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等工作。
(二)体现特色,提前准备,重点推进。
为了增强演练效果,体现工作特色,这次演练着力在“创新、真实、安全”六个字上下功夫。“创新”就是在演练的立意、内容、形式、装备上有所创新,在组织协调、参与程度、各指挥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应急队伍快速反应上有所突破;“真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兵、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安全”就是对所有环节认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演练的实施
(一)模拟火灾事故
6月18日上午10时00分天气睛好,风力不大,根据事先的安排,由安全员大声喊,东侧起火,快去救,听到喊声,义务消防员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按各自的分工,各就各位。由最先发现火情的安全员打电话通知火警“119”,报告失火地点。按平时教育的分工,由电工负责断电,其他义务消防员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队员及工人们有的用干粉灭火器,有的端砂,在组长、副组长指挥下参加救火,由于平时明确分工,加上指挥得力,演习比较成功,队员仅用5分钟,即赶赴现场,10分钟演习结束后。
(四)模拟机械伤害事故
6月18日上午11时05项目部接到机械伤害事故报告,1名钢筋折弯机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在运行时将钢筋回弹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工人手臂骨折。指挥员知道后立即组织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1时10分安排2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手臂遭受打击。救援人员立即将伤员受伤部位进行了简单固定处理,上午11时2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五)模拟触电事故
6月19日上午10时15分项目部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在施工现场由于1名工人随意开启电箱接线导致触电,幸好漏电开关及时跳闸。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0时20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轻度昏迷,救援人员把伤员抬在担架上,将受伤人员平躺放在地上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上午10时25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
公司演练评估人员一致认为:这次演练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评估等级为良好,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演练科目多、参演人员齐全,内容丰富,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障可靠,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演练检验了各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2篇
在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于2013年10月27日-10月29日,进行了“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为了巩固演练工作成果,表扬先进,改进不足,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我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安全小组全面总结了演练工作。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
这次演练是我项目部的一次重要活动,规格高、范围广。泗洪县半龙线改造工程(青临线至濉河节制闸段)工地全体《预案》相在人员全部参演。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知道有方、准备有序、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演练的实施
(一)模拟火灾事故
10月28日上午10点00分天气晴好,风力不大,根据事先的安排,由安全员大声喊,东侧起火了,快去救火,听到喊声,义务消防员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按各自的分工,各就各位。最先发现火情的安全员打电话通知火警“119”,报告失火地点。按平时教育的分工,由电工负责断电,其他义务消防员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用消防砂灭火,使用消防钩,并用铁锹铲土。队员及工人们有的用干粉灭火器,有的端砂,在组长、副组长指挥下参加救火,由于平时明确分工,加上指挥得力,演习比较成功,队员仅用5分钟,即赶赴现场,10分钟演习结束后。
(二)模拟机械伤害事故 10月28日上午11时00分项目部接到机械伤害事故报告,1名钢筋折弯机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在运行时将钢筋回弹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工人手臂骨折。指挥员知道后立即组织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工,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1时10分安排2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手臂遭受打击。救援人员立即将伤员受伤部位进行了简单固定处理,上午11时2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模拟触电事故
10月29上午10时15分项目部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在施工现场由于1名工人随意开启电箱接线导致触电,幸好漏电开关及时跳闸。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0时20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在查看,受伤人员轻度昏迷,救援人员把伤员太宰抬在担架上,将受伤人员平躺放在地上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上午10时25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实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参演人员齐全,内容丰富,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障可靠,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演练检验了各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的只是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泗洪县半龙线改造工程(青临线至濉河节制闸段)
救 援 预 案 演 练 总 结
盐城市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演练基地的构想 第3篇
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实际应用价值, 完善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和体系建设, 实现应急预案的高效、实用演练, 笔者提出构建应急预案演练基地的设想, 具体构思如下:
基地构建思路利用已建成的工业生产设施、装置和建 (构) 筑物, 通过精心设计各类生产活动场景, 在事故发生时, 按照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系统演练, 采用现代影像技术, 分析不同岗位、不同救援人员的各类应急相应动作和执行程序, 通过多次总结演练中预案、应急技术和响应能力方面存在的缺欠, 并对其不断修正, 进一步规范每个参与救援人员的行为和反应能力, 提高预案的实际应用性, 达到预案演练的“系统化、专业化、实用化”目的。
基地构建目标及效果应急预案演练基地构建本着“贴近现场实际、保证演练效果”的原则而定, 可以使参演人员发现自身应急潜能, 增强救援自信心;克服事故发生时的心理恐慌,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锻炼团队协作精神, 熟悉事故救援程序。在事故状态中去思考和发现救援能力的不足之处, 对预案作用及演练方法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将这些体会和经验带到今后的工作中, 在事故救援中发挥主干作用, 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其他员工的应急能力。
基地构建的软、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方面, 主要有实体工业建 (构) 筑物、一定数量的生产设施和装置、消防器材、灭火系统、影像设备、人员定位设备、计算机仿真系统和教学硬件设施等, 以便于设计不同生产场景, 设置着火或爆炸点, 布置工作岗位和逃生路线等;软件环境方面, 主要有各类资深专家、教学人员、管理人员, 各类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不同项目的各类应急预案, 设计的演练方案和流程, 教学大纲及计划等。
基地演练对象的选择演练对象可以分类选择, 如按人员设置, 专门对单位领导组织的演练、对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的演练、按照一定比例有领导、技术人员和员工的演练等;按岗位设置, 对操作岗位、巡检岗位、检修岗位等的演练。
应急预案演练的研究 第4篇
【摘 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预案、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合理完善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准备、实施以及结束三个环节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应急演练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起到检验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应急预案 演练 过程
【中途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其危害性也越发的严重,因此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开展应急演练是对预案及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而且对于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应急演练的准备
应急演练的准备是在具备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开展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演练规划、类型选择、演练方案编制和演练方案培训。
2.1 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必须由相应的演练筹备与管理机构来承担完成,一般由主管应急的部门为核心,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其中指挥组负责演练的总体指挥与协调;方案组负责设计演练方案、准备相关背景信息、场景模拟资料和演练注入信息;控制组负责演练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评估组负责参演人员的演练效果评估;支持组负责演练过程的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
演练计划是否合理是演练成败的关键,演练设计组在演练中也应处于核心地位,在实际演练进程中还要充当控制组的角色。因此演练前应对演练计划进行制定和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演练计划,给出演练的目的、内容、日程安排等。
2.2 演练类型选择
2.2.1 根据演练规模划分
根据规模等级,应急演练可分为局部演练、区域性演练。局部演练针对特定地区选择特定的突发事件,如某种具有区域特性的自然灾害,演练一般不涉及多级协调;区域性演练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演练设定的突发事件可以较为复杂,如某一灾害或事故形成的灾难链,往往涉及多级、多部门的协调。
2.2.2 根据演练内容与尺度划分
根据演练的内容与尺度,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性演练。单项演练可以模拟某一灾害现场的某项救援设备的操作或针对特定建筑物废墟的人员搜救等,也可以是某一单一事故的处理过程的演练。综合演练相对复杂,一般包括应急反应的全过程,涉及大量的信息注入,包括对实际场景的模拟、单项实战演练、对模拟事件的讨论解决等。
2.2.3 根据演练形式划分
根据演练形式的不同,应急演练可分为模拟场景演练、实战演练和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演练。模拟场景演练,以桌面练习和讨论的形式对应急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练,一般针对应急管理高级人员,可作为实战演练的预演。实战演练,可包括单项或综合性的演练,涉及实际的应急、救援处置等。模拟与实战结合的演练形式则是对前两者的综合。
2.3 演练方案编制
在演练方案的设计上,虽然桌面演练、职能演练相对简单,但从各项内容与综合性的实战演练是相近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内容相对简单。演练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2.3.1 演练基本情况
演练的基本情况,即演练的总体概述、演练的目的、演练的规模、演练的主要内容等。演练的目的应给出演练要达到的实际目标。演练的规模应给出演练持续的时间、演练的场地分布、参演人员的数量及部门组成等。演练的内容应概要的描述事件的基本背景、主要应急反应工作内容等。
2.3.2 演练组织与保障
应急演练应根据规模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人员组成。演练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容易忽略的问题,在演练前应制定安全计划,设定安全小组。防止人员伤亡等意外事件。安全计划应包括个人安全事项、演练保卫事项等。演练方案中的后勤保障计划应该考虑演练所需物品的准备、场景的搭建、交通运输等。
2.3.3 演练方案
演练的方案,应包括突发事件总体过程的描述、插入突发事件的描述、参演人员应做出的合理反映的概略描述等。演练方案是控制整个演练过程的关键,也为演练评估提供了基本的参考。
3 演练的实施过程
应急演练实施过程是对实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模拟,演练实施过程包括陈述、设施准备、实施等。
3.1 演练的陈述
演练实施前应向演练控制组和演练人员进行必要的陈述。向演练控制组的陈述应包括主要安全事项、演练要求、演练场景描述、方案的推演、各组职责等。向演练人员的陈述应包括演练要求、突发事件规模、演练目的、初始条件、安全事项、模拟角色的识别、演练的协调管理与后勤保障等。需要注意的是,演练的陈述对象必须有指挥者、信息发布者、有各种不同的职能团队、有需要救助者等等。
3.2 设施的准备
演练实施前必须完成一切演练所需的场地等基本设施的准备。
3.2.1 桌面演练的准备
桌面演练的准备需求很小,主要包括满足要求的会议室、投影机、白板、贴纸、彩笔等。
3.2.2 实战演练的准备
实战演练所需准备的物品较多,针对不同类型的演练差别较大。一般需要准备的设施与物品包括事故现场设施、模型或角色扮演人员、关键事项检查、安全事项检查等。
3.3 实施的过程
3.3.1 桌面演练的实施
桌面演练一般设会议主席控制整个的演练集成。首先由会议主席宣布演练开始并给出演练突发事件的基本描述,之后不断的注入信息,并设置讨论题目。主席应对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阶段评述,控制整体演练进程。
3.3.2 实战演练的实施
实战演练的实施过程总体上应保持演练的自然发展,减少过多的干预,但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演练启动后,应保持演练人员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根据突发事件背景和注入的信息或插入事件,自主的根据预案做出及时的反映。
4 应急演练结束
演练后的工作包括演练的评估和总结、预案的修订等。
4.1 演练评估
演练的评估是对参演人员表现的总结,包括任务层面、职能层面和演练总体层面的评估。任务层面主要针对演练中的某个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职能层面针对某个部门的实际职能职责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总体层面是对演练的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评估的内容应包括演练过程中的正确反应程序和存在的不足。
演练评估的过程一般包括评估计划的制定、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评估报告的编写几个步骤。演练实施前,评估组应制定适当的评估计划。演练过程中,评估组应收集演练进行情况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束时,评估组应给出针对演练的评价,并编写评估报告。
4.2 演练总结
演练的目的是检验预案,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演练结束后应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对演练进行描述,总结合理的应急反映程序及存在问题,进一步修改预案,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5 结束语
做好应急实战演练工作,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本文对应急演练前后过程的探讨,可以为提高应急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亦纲等.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应急救援,2007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 第5篇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
(2014)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于2014月6月23日~30日,进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为了巩固演练工作成果,表扬先进,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安全小组全面总结了演练工作。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这次演练是我公司的一次重要活动,规格高、范围广。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整个演练工作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启动快速。
公司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保障演练工作的需要,公司特批演练专项经费。同时,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预案》所涉人员为组员的演练筹备工作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等工作。
(二)体现特色,提前准备,重点推进。
为了增强演练效果,体现工作特色,这次演练着力在“创新、真实、安全”六个字上下功夫。“创新”就是在演练的立意、内容、形式、装备上有所创新,在组织协调、参与程度、各指挥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应急队伍快速反应上有所突破;“真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兵、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安全”就是对所有环节认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演练的实施
(一)模拟中暑事故
6月23日下午3:30分,项目部接到工人中暑的事故报告,演练总指挥迅速下达指令,各小组按预案准备展开救援工作。正在工作的班组对中暑工人展开现场紧急救护,将中暑工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冷敷头部,用扇子扇,帮助工人降温;医疗救护组立即携带中暑药品赶赴现场;下午3:45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中暑者开出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二)模拟火灾事故
6月24日上午10时00分天气睛好,风力不大,根据事先的安排,由安全员大声喊,东侧起火,快去救,听到喊声,义务消防员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按各自的分工,各就各位。由最先发现火情的安全员打电话通知火警“119”,报告失火地点。按平时教育的分工,由电工负责断电,其他义务消防员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用消防砂灭火,使用消防钩,并用铁锹铲土。队员及工人们有的用干粉灭火器,有的端砂,在组长、副组长指挥下参加救火,由于平时明确分工,加上指挥得力,演习比较成功,队员仅用5分钟,即赶赴现场,10分钟演习结束后。
(三)模拟机械伤害事故
6月25日上午11时05项目部接到机械伤害事故报告,1名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在运行时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工人手臂骨折。指挥员知道后立即组织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
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1时10分安排2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手臂遭受打击。救援人员立即将伤员受伤部位进行了简单固定处理,上午11时2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四)模拟触电事故
6月26日上午10时15分项目部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在施工现场由于1名工人随意开启电箱接线导致触电,幸好漏电开关及时跳闸。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0时20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轻度昏迷,救援人员把伤员抬在担架上,将受伤人员平躺放在地上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上午10时25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
公司演练评估专家一致认为:这次演练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创新性,评估等级为优秀,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演练科目多、参
演人员齐全,内容丰富,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6篇
按照《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要求,为妥善应对和处置我司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持续运行,安全播出有保障,防止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进一步提高网络与信息系统应急保障能力,我司于6月23日开展了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总结如下:
一、应急演练的目的明确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演练是以防范信息系统风险和突发安全播出事故为目的,建立科学有效、协调有序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和相关协调机制。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对可能导致信息系统安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分析和控制,减少重大信息系统安全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发生时反应快速、报告及时、措施得力、操作准确,最大限度地减轻降低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确保我司机房运转正常、保障安全播出。
二、精心准备演练工作
此次应急演练对具体演练内容进行了具到配合专门人员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演练时反应快速、报告及时、措施得力、操作准确,做到了公司各部门联动,较好地完成了这次应急演练活动。
演练前通过内网公告和短信提前告知演练内容、演练时间、注意事项等。参演人员:演练指挥部领导、演练实施组成员(含建设运维技术人员、机房值班员、运维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
职责分工:指挥部领导下达各个环节演练指令;所有参加演练相关人员按照分工做好各项演练操作,记录演练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信息;部门负责人按照指挥部领导指令做好各项演练操作,协同指挥其部门人员做好相关工作。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研判各类信息,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做好演练信息分析、报告和发布工作。
三、严格依照方案演练。
为了达到充分练兵的作用,公司选择了两个可能发生的场景开展演练:网络攻击与防范和模拟机房设备发生故障等。此次演练过程中公司相关人员认真参与,与参加演练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成功地完成了此次演练工作。
四、及时做好演练小结
演练好之后,公司参与演练对象马上对这次应急预案演练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情况反馈给各部门负责人,要求公司机房设备维护员和运维维护人员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设备需要更新的立即请示公司领导进行解决,制度不完善的立即着手完善,对于各岗位的责任制要再次加以明确和落实。
五、此次演练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是实战经验不足。有些场景之前没有演练过,只是简单的学习交流或者通过书本、案例等掌握方法,现场经验不足,而这正是演练的目的,以后还要多开展此类演练,提高应急处理效率,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二是存在信息安全隐患。通过此次应急演练,发现我司机房系统仍然存在应急安全隐患。小组成员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事后进行了分析整改。
我司将根据此次演练经验,进一步检查机房设备应急保障措施和外线组技术应急预案的完整性,以维护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播出为宗旨,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进一步提高网络与信息系统应急保障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河源紫金分公司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 第7篇
1、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向正确。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外表成昏迷状态。
2、脱离电源: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抓紧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和其它金属物或其它潮湿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绝缘的工具。
3、现场急救: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主要救护办法是:人工呼吸法、心脏挤压法。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在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通过这次触电事故的演练,发现应急领导小组对整个抢救过程严密有序,防护措施到位,事故报告及时,救治程序科学合理。同时也认识到了不经过实际操作,是很难对各种预案熟练地掌握。本次演练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以后需要再接再励。
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要体现在参赛人员对医疗器具的使用上,显得不十分熟练,整个活动协调还略显不够;下一步将加强应急技能的培训教育,不断增强项目部人员的责任意识,把急救工作做得更好。
应急预案演练要重实战 第8篇
这些本来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却在出现事故或灾害时往往不能奏效。究其原因, 笔者总结企业在预案制定和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第一, 把预案当摆设, 就是预案“制”而不“用”, 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制定出来, 却束之高阁。第二, 预案制定本身就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预案在制定时, 由于对一些具体细节考虑不周, 造成预案本身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三, 也是最关键的, 就是某些企业在制定预案时, 还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把应急预案做成“表面文章”, 忽视了预案的日常演练。即使堪称完备的预案也不可能预知可能出现的所有细节, 预案的好坏要经过实战的检验, 没有经过演练的预案等于一纸空文, 在应用中必然会大打折扣, 肯定存在不少疏漏和缺陷, 很难真正起到作用。试想如果员工连最常规的消防器材和救生器材都不会使用, 遇到事故时, 既不会上阵救援, 又不会紧急逃生, 再好的预案又有什么用呢?预案是否科学有效、切实可行, 关键靠实践, 必须通过演练检验。因此, 对于制定的各种应急预案, 要通过演练弄清楚预案是否符合具体实际, 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研究表明, 当一个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以后, 一级等着一级下指示决定怎么办, 和各级组织及广大职工自动按照预案启动, 二者效率要差300多倍。所以, 第一时间是否处置得当, 所涉及的群众和指挥人员在第一时间行动是否正确, 往往起决定作用。”
据笔者了解, 目前, 确有一些企业担心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对应急预案演练不积极, 即使进行演练, 往往也只侧重救援人员的器械演练和技巧表演, 忽视职工突发情况下的紧急逃生训练这一核心环节。
安全生产专家指出, 应急演练至关重要, 一部电话安装的位置不合适, 一部梯子摆放位置错误或者一扇应急门没有开启, 都有可能延误人员撤出的时间, 这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因此。所有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冶金等重点企业和商场、超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都要开展紧急情况下的人员撤离和逃生演习, 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检验职工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检验在重大灾情、重大险情面前企业各部门的应急指挥、配合和协作能力。
针对这些应急预案“纸上谈兵”的现象, 企业需要立即行动起来, 根据本企业的安全特点和生产环境, 重新修订各类预案并编制《操作手册》, 应急救援预案要实用、管用、易于操作, 要让每一名职工看懂和掌握, 知道发生险情后如何逃生、如何处置。然后, 加强预案的日常演练, 提高人员的应急能力, 保证在危急条件下能够镇定自若、应付自如, 真正发挥预案的作用。员工只有学会在遇到危险和在事故中自救, 才能在发生事故后不恐慌、不盲目出逃, 从而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事实上, 预案一旦启动, 就变成了实际的工作程序, 工作结束了就要回过头来对预案的一些内容进行评估, 不断对其加以补充完善, 把有问题的地方改正过来, 把疏漏的环节加上去, 这样才能避免突发事件来临时措手不及。制定预案不是目的, 预案要常演常练, 常做常新, 从而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安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9篇
在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于2011年6月17日下午,进行了“消防安全演练”活动。为了巩固演练工作成果,表扬先进,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总结了演练工作。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
这次演练是我司的一次重要活动,规格高、范围广,全体应急队伍成员参加了演练活动。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公司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公司成立了以副总经理为组长,保安队成员为组员的应急预案演练组,从实际出发,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兵、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对所有环节认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二、演练的实施
6月17日下午16时,根据公司基本情况和现场布局,按照事先的安排,由安全员大声喊,起火了,听到喊声,义务消防员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按各自的分工,各就各位。由最先发现火情的安全员打电话通知应急队组长,报告失火地点。组长得到起火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由组长负责现场的总体协调指挥,按平时教育的分工,司机负责开消防车,保安员携带干粉灭
火器冲向起火地点灭火,同时启动消防水泵,接起消防水带灭火。由于平时明确分工,加上指挥得力,演习比较成功,队员仅用10分钟,即赶赴现场扑灭火情。火情完全消除,演练结束。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
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通过演练检验了我司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消防设施设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全体队员的安全防火意识,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安全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这次演练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10篇
情况总结报告
因2011年3月19日,**公司综合管理部已组织各部门进行了消防全面演练,故安全生产月**部组织各部门开展了“消防灭火、应急疏散预备方案”和“天燃气泄漏应急预案”的桌面演练。
一、培训及演练内容:
1. 消防灭火、应急疏散预备方案
A、应急疏散小组人员撤离的方法及程序(重点);
B、灭火小组的6个原则(重点);
C、灭火器的使用知识;
D、人员救护程序及处理措施;
E、日常防护措施。
2. 天燃气泄漏应急预案
A、天燃气的理化特性;
B、现场危险源及危害;
C、应急直呼机构及职责;
D、应急处理措施(重点);
E、日常防护措施。
二、效果评价
通过桌面演练,使大家具备了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讲解、演练过程也暴露出,部分人员并不知道在事故发生时,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对这部分进行了着重讲解和演练。通过桌
面演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初步掌握了必要的消防知识、燃气知识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应进行的工作,但仍需要通过培训和演练加强这方面的技能及相互协作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但仍需要在以后的中给予加强。
**公司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11篇
赵
村
小
学
2014年5月12日
地震安全演练记录
时
间:2014.5.12
地
点:教室、操场 总指挥:罗宏军
参加班级:1-4年级全体学生、全体教职工 演练内容:接到地震警报,紧急疏散学生 演练用时: 30秒 演练记录:
1、2014年5月12日下午14:50忽然,安全员发出地震警报(紧急哨音)
2、各班主任问清情况,立即组织学生离开教室。
3、安全员和各班班主任指挥学生疏散:各年级有秩序地向操场疏散。避开因教室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
4、安全员向在场的学生讲地震知识以及有关紧急疏散措施:(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出教室时,不准学生在教室门口或走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老师应在教室门口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7)班主任向总指挥汇报人数。
中心小学地震紧急疏散和消防演练预案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师生应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给师生带来的危害,根据学校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经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拟举行地震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为确保紧急疏散演练成功,特制定本预案。
一、演练目的:通过本次地震紧急疏散和消防演练,进一步普及地震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师生面临突发灾害的心理素质,增强自防自救能力,提高团结协作精神。使全体师生面对突发性事件做到不慌不忙、沉着应对,提高应变处置突发事件与安全疏散逃生的能力。
二、演练时间:2013年11月15日上午11:00
三、参加人员:全校教职工、全体学生
四、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本次紧急疏散演练成功,学校成立紧急疏散演练领导与指挥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包 涵(全面指挥,并负责与有关部门联系)副组长:陈万林 丁丽敏(负责演练前的各项准备检查和疏散路线的指挥)
成 员:王翠娥(负责师生消防安全知识与疏散逃生知识的宣传、演练信号)
韩立国(负责后勤服务与消防器材及灭火知识准备)任 增(负责受伤学生的救护)
张 萌(负责疏散集中场地的指挥,并及时统计各班疏散学生人数)
李晓飞(紧急疏散演练全程摄影师)各班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沿逃生路线向紧急疏散集中场地集中)
五、演练前准备:
1、学校紧急疏散演练领导与指挥小组负责制定《中心小学地震紧急疏散和消防演练预案》,并将演练预案向全体师生进行宣传。
2、学校地震紧急疏散和消防演练领导与指挥小组负责对各班疏散通道和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3、利用会议、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一次地震疏散演练和消防知识培训,使每一位师生掌握疏散逃生的办法和自防自救知识。
4、科学设置疏散逃生路线,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一次以熟悉疏散线路、掌握正确的地震火灾逃生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练习,教育学生遇到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1)遇事不慌,头脑冷清;(2)判明情况,思考对策;(3)积极自救,互帮互助;(4)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六、紧急疏散演练程序设置:
(一)发布突发事件紧急疏散信号——紧急疏散警报。听到紧急疏散警报,领导与指挥小组成员各就各位,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紧急到班或到达指定的岗位,组织学生做好紧急疏散准备,并教育学生迅速离开教室,到疏散集中场地集中排队。
(二)紧急疏散。各班把学生排队撤出,不得互相拥挤。
(三)各班正副班主任按学校设置的学生紧急疏散路线组织学生科学迅速地向安全区(运动场)疏散,同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疏散途中的安全,防止有学生掉队。到达疏散集中场地后学生面向南站立,各班由西向东按序排队。到达疏散集中场地后班主任要及时清点学生人数,并上报领导与指挥小组负责同志。
(四)各班班主任要认真维护学生在疏散集中场地的纪律,教育学生不要惊慌或大声喧哗。
(五)待紧急疏散铃声解除后,进行消防灭火演练,老师演示并讲解灭火器灭火知识。然后各班按次序返回教室。
中心小学地震演练安全预案
为确保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我校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1、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包 涵
副组长:陈万林 丁丽敏
成员: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
2、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3、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主任丁丽敏:
(1)及时了解、收集和汇总学校震情灾情,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将领导小组的决策及时传达;
(2)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和支援;
(3)调查、了解、评估、汇总各学校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上报中心校、镇政府等应急机构;
(4)收集、汇总、上报传达有关抗震救灾相关信息、新闻等;(5)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新闻宣传小组组长王翠娥:
(1)按事实通报情况;(2)负责接待记者;
(3)对宣传报到进行把关,防止失实报道造成的不良影响。
后勤保障小组组长:韩立国
(1)必要时做好车辆、器材、设备、人员、伙食的调度安排工作;(2)协调各应急部门之间的关系。
救援行动小组组长任增;负责
(1)接到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开展实施救援行动;(2)组织指挥有关责任单位开展人员救护、疏散和学校财产的保护,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3)提供必要的供电供水,确保应急灯、消防设施等正常使用。
治安维护小组组长丁丽敏:在地震发生后协调公安干警及学校保卫人员保护现场,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稳定师生情绪,维护事发现场的治安秩序。
疏散引导小组组长张萌:接到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员及时引导疏散教职工、学生前往安全地带。
医疗救护小组组长潘迎春:接到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协助医护人员抢救、运送伤员。
二、紧急疏散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
2、坚持“预防为主,安全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
3、坚持沉着冷静应对、积极主动处置的原则。
三、临震应急反应
1、接到政府决策发布的临震预报后,领导小组进入临战状态,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随时准备执行防震救灾任务。根据震情决定是否采取停课等撤离疏散措施。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校舍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实验场所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
强对仪器远程室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采取紧急抗震加固措施或转入安全地带。
4、加强对广大师生进行抗震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做好防震救灾的各项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反应
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岗位,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1)上课时间:
①在教室内的学生,应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边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②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③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
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2)下课时间:
①在教室的同学,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②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2、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3、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二)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段所处位置,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后,再次听到拉响警报(广播或呼喊声)时,各班应马上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可头顶书包、课本,顺手带走饮用水等)。
2、撤离顺序及线路:并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
3、注意事项:
(1)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 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2)当各科任教师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的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3)负责教师站在教师门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避免拥挤踩踏。
(4)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5)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要求要蹲下,保护头部。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五、灾后处理
(一)等到余震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二)灾后由校长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校情况。
(三)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四)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六、抗震保障措施
1、建立相应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的地震应急预案;并及时把本预案向教职工传达,务必使全校人人皆知。
2、定期进行防震减灾的演练,进行自救和互救训练,提高师生抗震避险的自救技能和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
3、要广泛开展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多种形式开展以抗震、避险、减灾为主要内容的地震教育活动,增强危机意识。
4、校(园)舍建设要严格按建筑物抗震要求标准进行规范设计施工,定期对校(园)舍进行安全检查,积极改造消除破旧危房校舍,提高抗震能力。
头台中心小学 2013年11月1日
头台中心小学开展地震应急疏散安全演练活动
为增强全乡师生的防震避险意识,提高师生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近日,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各班纷纷开展了以地震应急疏散为主题的安全演练活动。
一是演练活动组织到位。要求全体师生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是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疏散要求及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说明。听到“地震警报”信号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进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三是演练小组指挥得当。该乡成立了“安全逃生演练指挥小组”,确立了“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的演练原则。由包涵校长担任组长,陈万林、丁丽敏副组长,全体教师为指挥成员。
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配合,立即快速、安全地进行了疏散,到达了指定的安全位置,演练安全、快速、有序进行。
通过本次演练使全乡师生熟悉了突发地震后学校应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提高师生的自救逃生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
头台中心小学防火、防震演练总结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上午11:00我校进行了防火、防震应急疏散演练。这次防震演练的目的是让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应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的防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11:00,学校演练开始,当学校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时,正在上课的教师立即停止了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惊慌”,同时指挥本班学生有序离开教室。接着全体同学在老师的指挥带领下,按照学校制定的演练方案,迅速撤出了教室,到达指定地点。
我校师生300多人全部参加了本次防震演练,学生动作迅速,秩序良好、快速、安全,仅用43秒就到达疏散地点。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今天,借此机会就我校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再提几点要求:
1、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认识,细化安全责任,使校园每个角落不留空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要加强对全体学生预防踩踏事故的教育。尽管我校学生不是太多,仍要教育学生出入教师不拥挤、不抢道、不起哄,保证学生出入教师安全,坚决杜绝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3、秋冬季是传染病多发流行季节,传染病防治工作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晨检工作要坚持做好,同时各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搞好班级教室卫生,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12篇
1. 报警、接警与通知方面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报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发生错误, 出现事故岗位的员工接到报警电话时, 漏掉或更改了部分应急演练的内容, 使得向应急指挥成员群发短信内容与接警内容不相符, 不利于后期演练的进行和预期目的的实现, 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 就是岗位员工对现象可燃 (有毒) 气体报警仪的报警不敏感, 接到报警后, 没有及时到现场进行确认, 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报警的时机, 不利于突发事故的紧急处理。
2. 自救互救与初期处置方面
在进行突发事故的防御及自救方面没有对员工进行良好的培训, 使得其自救互救的技能不足, 对空气呼吸器的性能及参数不熟悉, 并且对其佩戴也不熟练, 没有很好地掌握对心肺复苏等的紧急救援技能, 严重浪费了应急救援的时间。另外, 没有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相关工艺和设备的处置, 或者处置不到位等, 对开关阀门、现场掩护以及境界操作等步骤没有进行严密的实施, 对消防喷淋以及蒸汽幕等设施没有进行及时的启动, 都会造成应急预案演练的不完善, 无法保证自身及设备的安全[1]。
3. 指挥与协调方面
在应急预案演练时, 现场指挥部的位置设在了危险区域内或者是下风处, 部分指挥人员对自己的责任不明确, 应急过程中, 进行救援的专业小组负责人向总指挥的汇报以及进行的沟通不及时等, 也造成了应急预案演练的不成功。
4. 警戒、管制与疏方面
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的过程中, 经济区域的设定比较随意, 参与交通管制的人员灵活度不够, 使得一些救援车辆和救援队伍没有办法进入救援现场, 另外, 消防车和医疗救护车因为警戒区域内车辆停放不合理而无法到达救援现场等, 也造成了演练的不完善。
5. 消气防方面
在实施突发事故应急演练的过程中, 由于石化企业现场的消气防设施不完善, 有的地方的消防线没有与消防水喷淋系统相接, 冷却喷嘴堵塞严重、压力不足等等原因, 使得其不能进行完善的运用。部分大型油品储罐没有设立固定泡沫灭火系统以及泡沫管线上的阀门泄漏等, 使得消防演练的过程中四处漏水, 后续的消防技术运用不到位, 油品防火堤内地面的火还没有彻底熄灭, 一些参加演练的消人员就进入了防火堤等情况时有发生, 使得抢修抢险以及灭火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 不利于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二、对策及建议
1. 积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在编制石化工业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过程中, 应对综合、专项、现场处置预案以及现场灭活预案进行积极地完善, 并移交相关的政府部门评审、备案, 还要对其积极进行演练, 及时发现问题, 并按照“规范、实用、可操作”原则进行积极完善地修订, 使得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将来突发事故的预防与救助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注重应急培训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石化企业应加强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等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提高其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使得企业内的员工都具有相应的突发事件防御能力和一定的应急技能, 并积极提高企业自身的防灾避险意识等, 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3. 注重应急基础建设,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石化企业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 并在此基础上, 企业内的应急基础建设, 普查现有的通讯器材、带压堵漏、运输车辆等等的应急物资, 对企业内的应急物资进行有效地整合和统筹的管理, 保证其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此外, 也应加大对石化企业现有的安全防护、消防等各类应急设备的隐患排查, 及时治理有问题的设备, 确保其设备设施的随时可用性。
4. 注重应急平台建设, 推进应急管理的系信息化
石化企业是国家的重点企业, 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极大, 所以对于其内部的突发事故的安全防范方面应积极进行投资。利用计算机、网络、GIS、等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其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通过建立一定的实时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以及后续的保卫安防系统等等, 实现石化企业内对突发事故有效地检测预警以及信息化的指挥防范。对于发生的突发事故应提出安全合理的应急方案, 有效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进行高效有序的安全事故处理工作。在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理相结合的应急队伍的基础上, 实现对应急演练以及突发事故防范处理等等的高效管理, 有效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和危险事件[2]。
5. 及时的总结与评审工作
石化企业应当在整个应急处理工作结束以后, 及时着手于事故原因的调查以及损害程度、财产损失方面的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整个事故处理过程应急响应的总结及后期的评审工作, 以便事故处理后期的设施重建等工作的开展。并且在一定程度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 对企业以后的发展形成很好的警示作用, 确保石化企业能稳定良性地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石化企业应针对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进行积极地思考分析, 并提出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对策, 进行应急预案的不断修正与完善,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 增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合理性, 对石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进行有效防范, 促使石化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朝晖.石油企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2.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13篇
接到应急领导组的集结命令后,仅用了24分钟,分局应急队员全体着装,带着必要的执法证件、执法文书、食品检测箱等执法工具就集结完毕,并在开发区大楼前与执法专用车一起列队听候指挥中心领导的训示。
市场科副科长李文焕带第一小组进行现场检查,对有关物品进行现场封存、抽样取证,询问有关当事人,准确掌握啤酒的进货渠道。
工商所副所长鲁正田带第二小组对啤酒的供货商(太平烟酒批发部)进行源头追溯和控制。
第三、第四小组应急队员迅速赶往张
三、李
四、王
五、高六门店对甲马田问题啤酒依法查封。至晚上8时25分,整个演习演练行动顺利结束。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这次演习演练,使我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能够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逐步提高对流通领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确保尤其是奥运会期间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我局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消费者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但在演习演练中发现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举报记录不够详细。主要表现为当天值班人员没有记录接警的具体时间,只记录了当天的日期,没有具体到几时几分;没有记录值班人员对举报的处置情况;举报人举报内容,值班人在整理记录时过于简单,没有对举报人进一步核实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
分析:一是演习演练对于我们工商系统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关准备工作不足;二是经验不足,平时没有养成简要明了、准确记录的习惯;三是由于演习演练值班人员比较紧张,第一时间内只想将举报情况尽快向上一级汇报,没来得及详细询问。
(二)现场勘查和调查有待进一步细化。比如我们设计“甲马田”啤酒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但在工地现场检查取证的过程中却缺乏对“甲马田”啤酒的有关商品特征描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没有记录;对司务长询问,却没有问他本人为什么没有中毒;在太平烟酒批发部检查,财物清单空白处没有划掉,没有编号,没有送达通知书,现场封条没有写日期,立案审批表当事人一栏也存在一定的瑕疵。
分析:细节决定成败。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同经营着和商品打交道,但对待工作要更多一些职业上的眼光,在执法程序、收集证据、填写文书等细节上沉着应对、不急不躁,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三)在集合队伍出发过程中紧凑感或军事化稍感欠缺。队伍列队集合,有部分队员立正还背着手,上车不紧凑,检测箱放在地上没人拎。
共2页,当前第1页12
·öîö£ºñýï°ñýá·ôúä³öö³ì¶èéïà´½²¾ßóð±íñýμäðôö꣬óãõûæëμä¶óðî¡¢¸ß°ºμäê¿æø¡¢¿ìëùμäðð¶¯à´ïôê¾³ö󦼱¶óô±μäíâôúëøö꣬±èèç³ö·¢éï³μμä¹ý³ìöð諲¿ð¡åü²½¾í¸üºãáë¡£
ëä¡¢ô¤°¸òªíêéæ ëøöêòªìá¸ß
õâ´îñýï°ñýá·£¬ê¹îòãç¶ô󦼱ô¤°¸óðáëò»¶¨μäèïê¶£¬»ýàûáëò»¶¨μä¾ñ飬îªó¦¶ô¸÷ööí»·¢êâ¼þ´òïâáë»ù´¡¡£·öîö×ü½áõâ´îñýï°ñýá·ðð¶¯μä¾ñéºí½ìñ죬îòãçèï°³á×å¡¢¿ìëù¡¢è«ãæ¡¢ï¸öâ¡¢¹û¶ï¡±êç󦼱ðð¶¯è¡μãô²âú³é¹¦μäç°ìá¡£
范文网【】
ò»òª³á×å¡£í»·¢êâ¼þöøμãêçò»¸ö¡°¼±¡±×ö£¬×î¼é»äμäêçò»¸ö¡°»å¡±×ö£¬í»·¢êâ¼þêçôúîòãçã»óðô¤öªô¤¸ðμäçé¿öïâ·¢éúμä¡£ò»μ©·¢éú£¬êçêö㦽åâò»¹êçðøóð³éöñ£¬êçêøêöîþ²ß»¹êç³á×åó¦¶ô£¬ìåïö³öîòã繤éìèëô±μäõþöîëøöêºíòμîñëøöê¡£õâ´îñýï°ñýá·£¬îòãçêçôú¶à·½ôë³ï£¬´ó¼ò»ò¶à»òéù¶¼öªμà×î½üòªñýï°μäçé¿öï⿪ê¼μ䣬ðäàíéïóðò»¶¨μä×¼±¸£¬éðã»óðõæõý¿¼ñé³öîòãçμäó¦¶ôë®æ½¡£
¶þòª¿ìëù¡£ó¦¶ôí»·¢êâ¼þêçòªí»³öò»¸ö¡°¿ì¡±×ö£¬×î¼é»äμäêçò»¸ö¡°âý¡±×ö¡£´ó¾ù±¨μ½±¨¸æ¡¢´óö¸áîμ½¼¯½á¡¢´ó³ö·¢μ½ïö³¡¡¢´óºëêμμ½·´à¡£¬²½²½½ô±æ£¬»·»·ïà¿û£¬²»äüóð뿺áμ¡âý¡£
èýòªè«ãæ¡£ö¤¾ýêõ¼¯êçòªí»³öò»¸ö¡°è«¡±×ö£¬×î¼é»äμäêçò»¸ö¡°æ«¡±×ö¡£¼´èëö¤¡¢îïö¤¡¢êéö¤òªè«ãæêõ¼¯£»êâ¹ê·¢éú걼䡢μøμã¡¢μ¥î»ãû³æ¡¢î£º¦³ì¶è¡¢î´ö𶾡¢ò»°ãö𶾡¢ñïöøöð¶¾»òöð¶¾ëàíöèëêýòªïê︼çâ¼£»·¨âéîäêé¡¢¼ì²âé豸¡¢õõïàæ÷²äòªè«²¿ð¯´ø£¬äþ¿é´ø×åîþó㣬²»¿éóãê±ã»óð¡£
ëäòªï¸öâ¡£²é°ì°¸¼þêçòªí»³öò»¸ö¡°ï¸¡±×ö£¬×î¼é»äμäêçò»¸ö¡°´ö¡±×ö¡£ï¸½ú¾ö¶¨³é°ü¡£ò»¸ö°¸¼þμä³é¹¦óë·ñ£¬ºü´ó³ì¶èéï¿´îòãçμäö¤¾ýêç²»êçäü¾μãæð¿¼ñ飬ö¤¾ýóëö¤¾ýäü·ñðî³éö¤¾ýá´¡£òò´ë£¬¶ôïö³¡μäóð¹øèëö¤¡¢îïö¤¡¢êéö¤¾¡á¿êõ¼¯£¬óð¹øïö³¡ìøõ÷òª¾¡á¿ïêï¸ãèêö¼çâ¼£¬óð¹øμ±êâèëμä㿸ö︽ú¶¼¾¡á¿ñ¯îêμ½¡£
îåòª¹û¶ï¡£´¦àí°¸¼þêçòªí»³öò»¸ö¡°¸ò¡±×ö¡£×î¼é»äμäêçò»¸ö¡°å⡱×ö¡£¾¡¹üñýï°ñýá·êçä£äâïö³¡£¬μ«îòãçòª¼ùï·õæ×ö¡£ö¸»óòª¹û¶ï¡¢ðð¶¯òª¹û¶ï¡¢¶¨ðôòª¹û¶ï¡¢´¦àíòª¹û¶ï¡£òª±íïö³öîòã翪·¢çøö´·¨èëô±¶óîéõûæë£¬ì¬¶èèïõ棬¹¤×÷ñï½÷£¬ö´·¨¹æ·¶μäõûìåëøöêºí¾«éñ·çã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