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检测及答案范文第1篇
一文史大观园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宋代______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宋神宗的“_____”的评价而得名。
2古代的“经”特指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等儒家经典作品。古代的“博士”指______.
3面对不同的对象,称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样,请说说下列称谓所指对象及感情。
卿:对象:感情:
孤:对象:感情:
大兄:对象:感情:
二词汇万花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及鲁肃过寻阳
蒙乃始就学
2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见往事耳古义: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三探究训练营
1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3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4请同学们写一则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四拓展大舞台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义:
沉睡:
心声:
2、本文题目是“为你打开一扇门”,“门”在本文的具体指什么?它有何特点?(用文中两个词回答)
答案:“门”具体指文学;特点是“重要”、“神奇”。
3为什么说“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
4、文中划线句子,先从阐述阅读文学作品的益处;后从阐述不阅读文学作品的危害!最后得出的结论。从结构上说是形式。
5、文中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你也一定有这种体验,请你仿照下列句式,写两个句子,使其形成排比。
单元目标检测及答案范文第2篇
第一卷
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I’m going to practice basketball every day.
A. a basketball playerB. a teacherC. a pianistD. a pilot
2. does he want to be when he He wants to be a computer programmer.
A. What, grows upB. How, grows upX Kb1. Co m
C. What, grow upD. How, grow up
3. The boy wants to be a(n) . He studies math really hard.
A. writerB. cleanerC. engineerD. artist
4. My New Year’s resolution is to travel to Qingdao.
.
A. That sounds greatB. Sorry to hear thatC. SureD. I’d love to
5.actor?
Yes. She is takinglessons on weekends now.
A. a, actorB. an, actorC. an, actingD. a, action
6. Where is Linda?
She may be at home. But I’m not sureit.
A. atB. aboutC. withD. in
7. Thi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Please A. write it downB. write down itC. write it inD. write in it
8. are you going to visit your uncle? Next week.
A. WhereB. WhoC. WhyD. When
9. My grandfatherme a postcard from New York last week.
A. gaveB. sentC. passedD. borrowed
10. What is a resolution?It’s .
A. a promiseB. an actionC. a messageD. a letter
11.the beginning of the term, my mother bought me a new schoolbag.
A. WithB. OnC. AtD. By
12.His resolution the life in the next year.
A. has to do withB. is good atC. is next toD. cross from
13. You are coughing! You should take some .
A. medicineB. meatC. hamburgersD. juice
14. I want to go to the movie tonight. But my parents don’t agree me.[来源:学|科|网]
A. withB. onC. atD. in wWw .x Kb 1.c o M
15. What’s your? I like swimming.
A. hobbyB. nameC. ageD. habit
二. 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Kate’s brother Danny and he is going to do all his homeworkhe watches TVnew language. He is going to buy someat home every morning.() 16. A. made () 17. A. First () 18. A. play () 19. A. but () 20. A. lesson () 21. A. harder () 22. A. when () 23. A. an () 24. A. Japan () 25. A. they
B. make B. Second B. playing B. or B. class B. worse B. as B. a
B. JapaneseB. their
C. is make C. Third C. to play C. then C. grades C. if C. theC. China
D. making D. Last D. plays D. and D. record D. before D. / D. America
C. more beautifulD. cooler
C. themD. theirs
六、根据汉语完成句子(每空1分,共10分) 1. 李伟昨天制定了他的新年计划。
Li Wei his New Year’s yesterday. 2. 他打算怎样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
is he going to a basketball player? 3.最好的决定就是没有任何决心。
The bestis to have no . http://www .xkb1.com4. 我打算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I am going to studyand good grades. 5.下一年你打算做什么?
are youto do next year?
七、句型转换
对划线部分提问)is he going to
2.My father wants to be a pilot. (写出一般疑问句)
your fatherto be a pilot?
3.It’s a good time to make resolution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写出同义句) The of the year is a good time forresolutions. 4.Will you make a model plane for her? (写出同义句) youto make a model plane for her?
5.The resolution is so hard that he can’t keep it. (写出同义句) The resolution ishard for himkeep.答案:
一、1-5 AACAC6-10 BADBA11-15 CAAAA
二、16-20 AACDC2125 ADBBC
三、26-30 AACDA31-35 CBABD36. TF37.B38. C39.他们的中国朋友将带领他们参观北京。 40.The whole trip will take three weeks
四、1. relationship2. self-improvement3.schoolwork4.personal5. improve6. cook7. article8. college9. physical10. foreign 新 课标第一 网
五、1. be2. violinist3. weekly4. meaning5. beginning
六、1. made, resolution2. How,be3. resolution, resolutions4. hard,get5. What, going
七、1. What,do2. Does,want3. start,making4.Are, going5. too, to
八、One possible version:
I want to be an artist when I grow up. I like drawing. When I was a little kid, I ever won the first in a drawing competition. I hope to have my own art room. I am taking art lessons every weekend. My art teacher is kind to me. But he is strict with me. I think he can help me to make my dream come true.
单元目标检测及答案范文第3篇
共计 2 课时 课题:《孙权劝学》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
,该书是__ (朝代) 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 ,记载了从_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____”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 ;文末的“____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使就学
7、卿今者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五、问答题:
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安排的? 【合作探究】
(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设疑解惑
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2. 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可以看出来。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
4、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5、解释成语并记下意思: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展示提高】
1、谈谈《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巩固拓展】
一、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 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②涉猎: ③才略:④大兄:
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
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另写的一段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___ 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 。而《孙权劝学》则以_____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精段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_____________ 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的词语。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___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4.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
(2)卿言多务,孰若孤 答: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
【自学质疑】
一、填空
1、《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战国 五代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惊讶、敬佩学有所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qīng
shè
shú
suì
三、1当权
2推辞
3研究
4粗略地阅读 5了解 6于是,就 7才干和谋略
8刮擦
四、1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2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3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吴下阿蒙了! 劝学就学论议结交 【合作探究】 、设疑解惑
1、①“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小结: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2、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语言)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4、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5、①.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②.“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展示提高】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幼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而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孙权劝学》一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巩固拓展】
一、1.卿qīng 涉shè邪yé孰shú遂suì岂qǐ 2.①当官掌权,②浏览群书但不作深入研究,③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④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3.①邪:表示疑问的语气,②耳:用在陈述句尾,表“只有如此而已”、“罢了”的语气。③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同“啊”。 4.(1)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参考答案: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教学经验少,在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他勤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人们谈起他时,都喜滋滋地说:“张老师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5.比喻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