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课题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彬县义门学区
关于开展践行《弟子规》圣贤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小学:
为了传承国学经典,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地推动学校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凸显办学特色。学区决定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学习《弟子规》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经典《弟子规》教育引进校园,引进课堂,纳入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学区研究特制定本方案,现印发你们,望切实遵照执行。
一、活动目的:
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以学习践行《弟子规》为重点的中华传统经典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规范,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内容,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使师生形成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成为具有一定修养的文明人。进一步提高我校区德育工作水平,构建我校区德育工作教育新模式。
二、活动主题: 学弟子规,感父母恩,养好品行,做文明人。
三、组织机构:
学区成立践行弟子规圣贤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 军(学区校长)
副组长:曹小平(学区副校长) 王 勇(中心校校长)
成 员:辛敏科 苏 彬
罗红军 赵忠兴 辛劝儒 全刚平
刘建科 李建平 弥益民 王晓鹏 曹勇录 郭相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曹小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四、活动对象: 全体小学生、教职员工。
五、活动内容:
1、诵《弟子规》,养好品行。把《弟子规》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内容,按班给学生免费配发《弟子规》教材。各校利用早读、班会、国旗下讲话或其他学科教学,宣传讲读《弟子规》。通过朗读、讲故事、表演、观看相关动漫作品等形式,理解《弟子规》内涵, 明确礼仪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在学校形成浓郁的学习、践行《弟子规》氛围。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道德修养。指导学生充分感悟“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让学生真正“从小事做起,从我心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设“文化讲堂”, 启人生智慧,树育人先锋。组织师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让师生进一步了解《弟子规》、熟悉《弟子规》,接受传统文化的思想浸润,与时俱进,古为今用,提高育人效果。全体教职员工要全员普及《弟子规》原本的阅读,利用专门时间观看宣传讲解《弟子规》光盘、资料(也可自己在网上浏览相关视频〈大方广文化公益网http:///gb/或直接在百度搜索“幸福人生讲座”〉),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
3、携家长参与,促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平台上一个广大的空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补充,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此要以学习贯彻落实《弟子规》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开展工作。首先利用家长学习会,向家长介绍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及有关文明礼仪知识对家长进行教育。其次,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将《弟子规》的教育纳入其中,全面普及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家长的素质。来促进家校共育,形成育人合力。对《弟子规》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背诵上,而要用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来呈现。
4、开展“自查自律”活动,规范个人行为。本期,学区将推行“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填写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对照自己每天的表现,逐步规范个人的生活学习良好习惯。各校要下发《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班主任要做好填表辅导工作。学区将定期对此项活动进行检查,以推动“弟子规”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5.辟学习专栏,享学习成果。在学习《弟子规》活动中,学校、班级要开辟活动专栏,提供《弟子规》学习相关资料,相互交流教育活动案例,活跃教育活动。师生通过诵读力行《弟子规》这个主题,通过写实践感言,心得体会等形式,记录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各种收获。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弟子规》传承三百年,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弟子规》教导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做事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各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教育活动。要把深入学习践行《弟子规》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手段,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动,逐步深化。各校要制定学习实施方案,成立“弟子规”圣贤教育推行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要明确内容措施,精心组织和指导好本校学习活动开展。各校务于2012年2月29日前将实施方案报送学区。
2、积极深化、创新举措,确保实效
1)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各校要充分利用教师会、班队会、课间操等时间,通过教师讲座、主题班会、朗诵比赛、演讲、文艺表演、校园广播、黑板报或手抄报、标语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加强学习培训,切实领会内涵。各校要通过举办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观看教学光盘、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等形式,积极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帮助广大师生、家长理解《弟子规》的深刻内涵,领悟其思想价值。
3)各校要切实抓好师生的《弟子规》诵读、背诵工作,教师40岁以下能熟练背诵,40岁以上达到熟读、解义。全体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背诵。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并潜移默化的运用到平时的言行中去。
3、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学习形式
1)各校要以诵读为主,辅以吟唱、书法、舞蹈、讲故事、曲艺表演等形式,将教育活动生活化、生动化、趣味化,通过演经典、唱经典、书经典、画经典,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平台,达到共同诵读,共同提高的目的。
2)结合《弟子规》学习,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要开展感恩教育。让每位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二要开展养成教育,做好“新三好”评定工作。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三要开展礼仪教育。各校要制订学生、教师在校日常礼仪规范,通过多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礼仪素养和文明水平。四要开展诚信教育。通过评选“诚实守信好少年”等形式,教育学生从小做诚实守信的人。
4、实现“五个结合”,推进学习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是与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要把《弟子规》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学《弟子规》、用《弟子规》的文化氛围。使面面墙壁、处处角落呈现国学文化。
二是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各校要借助《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带头参与,带头学习,带头实践,提升师德水平。 三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各校要从实际出发,将《弟子规》讲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理解,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四是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各校要把学习践行《弟子规》,作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课题,结合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从学生最基本的做人、处事、礼仪、学习等日常小节开始,发挥经典文化的育人功能。
五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各校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参加学习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加入到《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中来,既教育子女,又重塑自我,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七、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2012年2月3月
1.制订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内容和目的。
2.搜集、编辑和印发有关《弟子规》学习资料。
3.师生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弟子规》思想内涵。全体师生要求能够讲解《弟子规》的文字含义和思想内涵。
4.各校、班制定本校、班学习《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提出“每日读一句”、“每周背一节”、“每日听一遍”、“每周记一篇”的要求。
5.布置教室、校园内外,出墙报、挂标语等营造学习《弟子规》的浓厚氛围。
6.召开 “读经典,学做人”学习《弟子规》活动动员大会,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 为切实提高教育活动效果, 2012年3月底学区举行《弟子规》背诵大赛,学区适时召开“学习《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现场会,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促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8.开展撰写“弟子规与班级管理”、“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等教育案例征文活动。
9.走向社会,宣讲《弟子规》,为开展《弟子规》学习推波助澜。
10.向家长宣讲此项活动,使家长能配合学校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为活动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2012年4月5月。
1.深入领会《弟子规》的思想内涵,并积极将其精髓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师生上交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3.开展教师学习《弟子规》知识竞赛活动。
4.师生文明用语和文明教态规范,并对规范提出合理化建议。 5.适时进行提升层次教育,以提升我校的整体形象。
6.师生交流本班学习《弟子规》的经验与作法,相互学习和借鉴。
7.开展“文明礼貌伴我行”、“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小学生”等主题活动,并开展与其相关的征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品格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8.父母和孩子各自围绕《弟子规》学习给家庭带的变化开展书信交流,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9.总结孩子在家情况,并形成文字,与班主任老师适时沟通,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践行《弟子规》的情况。
10.帮助学生寻找身边的孝亲爱幼、诚实守信、仁义助人的人和事,要求孩子向他们学习。
第三阶段:2012年6月。 1.开展“幸福工作,快乐生活”教师大讲堂,分享学习成果。
2.收集汇编《弟子规》案例故事集。
3.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们感恩父母,感悟真情。
4.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5.家长交流会,分享《弟子规》各项活动的成果。也让学生讲一讲家长学习《弟子规》之后的变化。
6.完善践行《弟子规》圣贤教育德育教育工作模式。
八、保障措施
1.各校要高度认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校长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
2. 学区将把推行“弟子规”圣贤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师量化考核,要加大奖惩力度,使此项活动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力度,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4.学校要提供活动中必要的开支。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学区希望通过开展“读圣贤之书,做明理之人”的践行《弟子规》圣贤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师生的内涵素养和外在修养,内外兼修,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构建更文明的校风,努力打造我校区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弟子规课题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2012年1月份制定“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方案”。成立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举行《弟子规》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努力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学校各部室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共同探索实践学习力行《弟子规》。具体思路是:
教师、学生及家长全员学习力行《弟子规》。教师率先垂范,践行《弟子规》,提高师德水准和业务水平。学生全面普及,从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科学文化各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六年年级为研究典型,通过一年的努力,力争让他们做到仪表端庄、言行规范、礼貌诚信、孝亲尊师、友爱同学、积极进取、成绩优异。家长全力配合,既教育学生,又重塑自我,将《弟子规》教育推广到全社会。
教师方面由校长主抓,以师德教育为切入点;学生及家长方面由各年级组主抓,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广泛深入全面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弟子规》的系列教育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综合素质。
三、具体要求
(一)教师方面
1、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弟子规》。
全体教职员工要求背诵并默写《弟子规》。1月下旬以学校进行背诵、检查。1月末上交学习体会。
2、全体教职员工利用专门时间观看《弟子规》《幸福人生》光盘,阅读蔡礼旭的《细读弟子规》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
3、选拔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功底的骨干教师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4、通过各门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学科将学习力行《弟子规》渗透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5、健全校园文化,将有关《弟子规》的宣传材料上墙,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工会、教导处联合适时举行教工活动,如书法、演讲、演出、比赛等,汇报《弟子规》学习成果。
7、全校教师并努力践行,打造完美的教师形象。全体教职员工待人接物要使用文明用语,讲求文明礼貌。教师要体现文明教态,将《弟子规》学习成果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言行举止之中。
9.2010年下学期举行学习《弟子规》优秀教师心得体会交流分享大会,汇报学习成果。
(二)学生方面
以《弟子规》为主要学习内容,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统一布置教室,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气息,创建和谐校园。通过主题班会、升旗等活动,大力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从师生互相敬礼、鞠躬开始,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
1、全体学生理解性背诵《弟子规》,争取在语文教师的指导讲解下,保证全校学生能在2010年3月底完成。
2、首先在2010年进行五个专题讲座和五次主题班会。
3、全体学生学唱《跪羊图》《感恩歌》等“弟子规”系列歌曲。(音乐教师负责)
4、结合《弟子规》,由德育处制定出台《学生手册》,全体学生学习并努力践行。
5、联合组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感恩父母征文比赛等活动
6、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珍惜粮食,养成鞠躬问好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家长方面
1、建立健全家长学校,。
2、倡导全体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为孩子树立榜样。
3、组织家长观看《弟子规》《幸福人生》光盘。
4、倡导家长撰写学习体会、以及践行《弟子规》的故事,通过校报进行宣传。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提高认识
1、成立领导小组;
2、撰写活动方案。
3、全体领导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提升影响力;
4、标语、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开发利用;
5、媒体报道要及时跟上,扩大社会影响,争取广泛支持;
(二)营造气氛、着手行动
1、各班班主任动起手来,在教室内办些专刊、写些标语、组织学生办黑板报、手抄报等等;
2、学校广播站播放《弟子规》系列歌曲;
3、早晨,学校广播站播放《弟子规》朗诵磁带;
4、周
三、为学习弟子规时间。
三、组织教师学习
1、活动时间:学校会议、假期培训
2、活动形式:看光盘、读书、比赛、论坛、师生、家长与学生见面交流会
四、开始对学生进行教育
1、活动时间:班会、晨会、品德课等
2、活动形式:背诵、歌咏、书法、、情景剧、征文、演讲、讲故事等比赛;
五、对家长进行培训
六、组织师生服务社会、扩大影响
七、评比、检查
八、总结、考察
学习《弟子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弟子规课题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根据扎兰屯教育局、学校关于“关 于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意见”的统一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提高班级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我班决定积极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意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2、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
3、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4、通过践行《弟子规》,培养学生的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规范,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活动内容及过程
第一阶段(4月1日-5月15日):宣传发动阶段
班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培训活动,用《弟子规行为规范》来衡量自己,使之内化为自觉行动,正己化人,真正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利用班会、晨会等载体,对全班学生进行动员;利用墙报、广播等阵地,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内容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校通的联系平台,对家长做好《弟子规》学习意义介绍等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班级共同学习弟子规。
第二阶段(5月16日-7月30日):理解记忆行动内化阶段
1、把《弟子规》学习明确列入班级一日常规,并作为德育工作主要内容开展实施。确定早读时间8.00-8.15,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做到准确朗读、熟记于心。确定午读时间13.25-13.30 ,组织学生背诵。
2、回家以家庭作业形式布置诵读内容。建议家长在家创造良好的诵读环境,陪孩子读几分钟经典,与孩子进行诵读比赛,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分享诵读经典的乐趣。
3、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利用班会,采用诵读、接龙、讲故事、比记忆等方式促进理解,真正达到读熟、背熟、义熟、做熟的目的。
4、经常利用多媒体播放传统文化视频、德育故事及德育视频,师生共同分享学习后的心得及感悟,寓教于乐。
5、注重班级文化的布置。在班级墙面上书写、张贴经典语句,使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融入古诗文的浓浓氛围之中,激发他们诵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6、让学生学唱、演唱感恩父母师长、弘扬民族精神和赞美祖国家乡的歌曲。
7、班主任将班级管理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遵守社会公德,规范使用队礼、注目礼等礼节,谦恭礼让,提升学生文明素质,提升学校文明程度,时时处处用弟子规道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日常表现,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天对照《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分析不足,找到努力方向,让学生把《弟子规》精神变成实际行动。
第三阶段(8月1日-12月30日)习惯形成阶段
1、班级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弟子规》相结合,使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
6个维度与《弟子规》内容相对应,科学评价,让学生在践行弟子规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言行。
2、继续抓好教师及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结合家庭教育,通过聘请家庭教育讲师团或使用传统文化视频(有选择、有删减的播放)、德育故事、德育视频及共同分享等方式对家长进行传统文化培训,使传统文化教育从单一的学校教育扩大到家庭教育,使家长、教师形成合力,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要走好每一步。
3、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以后,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家长进行开展评选和展览活动,树立学习典型。评选 “和谐家庭”5个,“优秀家长”若5个,“孝悌之星” 5个,“博学之星”5个,“礼仪之星”5个,“诚信之星”5个,“进步之星”5个。
弟子规课题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内容以孔子《论语学而第一》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学习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强调孝道精神,孝心教育。
在全球化的今天,鼓励学生学科学、学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感觉心灵升华和行为转变,最根本的是解决做什么人的问题。我们要从青少年、从现在教育起,针对眼下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结合我校“以礼育人,以文促智”的德育特色,根据我校生源实际状况,我们选择《弟子规》为今后一段时间德育教育主要内容。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学校决定:在我校启动“学习落实《弟子规》系列教育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礼仪文化的同时,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书香校园环境。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的价值观念。厚德博学,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和系列活动,让学生把《弟子规》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减少校园中不文明的现象,为学生创设一个文明、有序的学习和活动环境,构建良好的校风。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弟子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伴随一生。
三、领导小组
组长:王天苍 李家斌
副组长:叶先义 刘泽斌 李翔 组员:张德文 江 鹤 廖和群 佘中华
班主任 语文教师
四、实施措施
1、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
2、广泛宣传,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由学校政教处、校团总支和少先队组成活动指导小组,对各年级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指导。
4、开设校本继续教育课程,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弟子规》。请李家斌老师主讲。
5、充分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进行10分钟学习、背诵活动。
6、班主任制定本班的学习计划,结合弟子规内容,开展感恩、礼仪、诚信等系列主体班会教育活动。
7、将弟子规学习贯穿到学校养成教育活动中去。
8、利用校会,定期组织学习《弟子规》竞赛、汇演活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并对竞赛、汇演中表现优秀者予以表彰,树立起典型。
9、扎实做好“三个一”
①每日一读。各班级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诵读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明确学生每日的诵读量,班主任做好解读和检查工作。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读;在家中,学生和父母共同读。用各种形式,确保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班主任负责。
②每周一查。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照诵读内容,每周开展一次检查活动,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师生之间的互查,纠正自身和周围不恰当的言行举止,班级、学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推动活动开展。年级组长负责。
③每月一评。制定详细的《弟子规》学习考核细则,每月对各班级进行一次考核,班级也要开展学习评比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期末,学校将对考核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政教处负责。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教职员工方面
1.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弟子规》,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
2.教职工待人接物要使用文明用语,讲求文明礼貌。教师要体现文明教态,以身作则,将《弟子规》学习成果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言行举止之中。
3.撰写学习《弟子规》的学习心得,期末举行学习《弟子规》优秀教师心得体会交流分享大会,汇报学习成果。
4、深入挖掘,学科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弟子规》的学习内容,相关学科在备课时要能体现。
①语文、思品、政治课,要深入挖掘其传统道德观念资源,结合《弟子规》的内容进行讲解。
②音乐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唱《跪羊图》、《感恩一切》、《生命之河》、《摇动摇篮的手》等《弟子规》系列歌曲,这些歌曲作为“班班有歌声”曲目,让感恩歌曲在校园广泛传唱。
(二)学生方面
1、 注重校园文化的布置。利用橱窗、墙壁标语等营造诵读氛围。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要求各班利用板报专栏、学习园地等书写、张贴经典语句,使同学们一走进校园、教室,就融入古诗文的浓浓氛围之中,激发同学们诵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2、一年级至八年级全体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时间:每天晨会为常规诵读时间,内容:每周一段。目标:四月一十五日前要求能背诵、讲解。检查评比:年级组长。
3、充分利用班上黑板报开辟《弟子规》诵读专栏,学校将组织评比,纳入文明班级评比。时间:每月最后一周星期四上午。评委:团队。
4、学生结合实际写学习心得。(四年级至八年级)要求学生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周记)交班主任,挑选出优秀作品(作文纸),在《弟子规》诵读专栏评比后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优秀作品要作为台帐资料的,要保存好。)班主任应充分强调读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诵读落到实处。
5、召开主题班会。围绕《弟子规》中的“孝”“悌”,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要求班主任至少每月开展一次有关读经成果展示的主题班会。政教处刘主任负责。
第1次班会:如何尽孝
第2次班会:文明礼貌伴我行 第3次班会: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第4次班会:良好的道德规范伴你一生幸福
6、组织学生开展《弟子规》知识竞赛(笔答)。
时间:4月,评卷老师:全体文科组老师,叶主任负责。
7、“诵读经典,收获成长”主题征文
截稿日期:5月低。内容:根据“诵读经典,收获成长” 主题征文
要求:根据征文主题,围绕诵读弟子规,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四年级至八年级每班至少10篇,四年级至六年级不少于300字,七年级不少于500字,八年级不少于600字。要求内容翔实,事例典型,反映真情实感,切忌无病呻吟,泛泛而谈。教导处叶主任负责。
8、中华经典诵读表演
时间:6月,政教处刘主任负责。 内容:诵读弟子规指定内容
(1)集体诵读《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诵读内容由抽签决定。
(2)个人诵读 各班内部评比后,选送3名学生进行全校评比。
要求:朗读、背诵流利、亲切,普通话标准,服装整齐,态度自然。
(3)讲解、翻译《弟子规》的内容。讲解内容由抽签决定。
(三)家长方面
1、陪读时间
活动目的:与经典常相伴,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分享诵读经典的乐趣。
具体办法:周末以家庭作业形式布置诵读内容,要求家长督促帮助孩子利用空余时间诵读。通过家长会取得共识,家长在家创造良好的诵读环境,关掉电视,陪孩子读几分钟经典,与孩子进行诵读。
2、注重家庭诵读氛围的营造。通过家长会转变家长观念,每次的家长会开设有关讲座,使家长认识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同时还把家庭诵读经典美文作为创建学习型家庭内容之一,从而使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得到家长的支持。
3、书信传情《弟子规》学习心得展示。 活动目的:父母和孩子各自围绕《弟子规》学习给家庭带来的变化开展书信交流,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时间: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给家长写信,期末家长会时发给家长。暑假期间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暑假开学后,各班推选优秀书信全校范围内进行展评。
六、评奖措施
1.“养成教育”示范班级。各级各班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的情况、《弟子规》知识竞赛成绩、黑板报评比分值相加,总分前3名为
一、
二、三等奖。文明班级分别加
10、
8、6分。鼓励奖(3分)(主题班会观摩班自动成为一等奖)
2.优秀个人。各班3名。各班《弟子规》知识竞赛成绩第一名占据1个名额,另两名额由各班学生投票产生。在经过一个学期以后,我们要对我们的学习进行一个最后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树立起榜样,以此来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我们通过这样的德育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也是我们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3、评选“经典诵读”优秀班级;评选“经典诵读”优秀学生,总结表彰优秀班级和个人。
4.对于各项活动要做好评选工作,认真考评,审查,各项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并颁发奖品,以资鼓励。
注:班级黑板报和心得体会可结合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操作。
①礼仪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不学礼,无以立。”“礼者,自尊、敬人之道。”与学校礼仪课相结合,取其精华。学生在学习后,见到老师能够鞠躬行礼,表达对老师的敬重;“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等成为学生的基本礼仪规范。
②学习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经典以后,“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等成为校正学生学习习惯的良药,学生们自觉对照《弟子规》,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③读书习惯。让全体师生认识到: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每学期要选择适当内容,集体开展阅读、交流等。诵读经典以后,“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等成为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指南。
④养成教育。学生能够认识:要知恩感恩,树立正确理想,有目的地读书学习,不能混日子,有选择地交朋友,与人为善,尊敬师长,从《弟子规》做起,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读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
恒口镇建安九年制学校 年3月8日星期四
弟子规课题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北四平中心小学 四年二班 宁鑫
指导教师 佟金
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给我们每个同学发了一本书,叫做《弟子规》。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就是依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每天早会的时候,老师都会领着我们学习,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从中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曾经有一次,我家里来了一些客人,客人问:“怎么没见你家孩子呢?”于是妈妈便喊我出来,当时我正在看电视,所以没有理睬。妈妈走过来把电视闭了,并批评我,我非但不听话还顶嘴跟她争吵了起来。
后来我学习了《弟子规》中“入则孝”这一讲,里面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还有“出则悌”这一讲,里面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我知道了对父母要孝顺,做事情要讲礼貌,父母叫我,我应该马上就过去,恭敬的等待吩咐,对父母的教诲要认真的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不能顶嘴,否则会令父母伤心。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做了,等客人再次来到我家的时候,我礼貌的跟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又恭敬的让他们坐下,并拿出一些新鲜的水果给他们吃。最后客人们离开的时候,我还把他们送到了车站,然后相互告别。客人们对我赞不绝口,母亲也对我刮目相看,这都是学习《弟子规》的功劳。
后来有一次,妈妈生病了,感到头疼、难受,我用手一摸她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原来是发烧了。我连忙把毛巾放到凉水里弄湿,再叠起来放在妈妈的头上,然后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买药,回来又喂妈妈吃下。中午妈妈不能做饭了,我就去商店买了些吃的,妈妈却让我先吃,我说:“不行,老师教我们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都没有帮您尝药,怎么还能比您先吃好吃的呢?”于是她吃了东西,但是躺在床上满脸的汗水,热得睡不着。我见了,赶紧拿起扇子轻轻的给妈妈扇风,过了一会儿,她很快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妈妈的病好了,她眼中噙满泪水的说:“好孩子,你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弟子规课题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指导教师:程贤胜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边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听着这亲切的声音,我不禁停下脚步,轻声地跟着读起来。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礼仪精髓,是文明素养的灵魂。是《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做文明人的道理。
以前,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孝。
百善孝为先。以前,我总是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有时父母关心我、多叮嘱了几句,我还嫌他们啰嗦。有时父母要我做些事,我总是拖拖拉拉,能躲则躲;即使做,也总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我们至少要做到《弟子规》里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才能不辜负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父母。这就是文明。
以前,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信。
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说,诚信是宝贵的信誉,是无价的财富;长辈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我说,诚信是两根小指拉钩后的百年不变、千年不悔。
也许,有朋友会安慰自己说,诚信是大人的事,我还没有长大呢。如果这样想,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了!当你把果皮扔到干净的操场上时,你诚信了吗?当你看见有老人上车、假装闭目养神时,你诚信了吗?当你为了一时的虚荣、考试舞弊时,你诚信了吗?我们真的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诚信! 这就是不文明!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诵读并牢记“弟子规,圣人训 ”吧。我深信,有了它,我们就一定会置身于《弟子规》的文明世界里!我深信,有了它,我们一定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