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月活动策划范文第1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
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民族团结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份小礼物,保证你们看了会喜欢。看!这是什么?(老师拿出一张人民币)你们带了吗?如果带了就和老师一起看人民币背面的文字。除了汉语拼音外,你知道它们是哪些民族的文字吗?(依次是:蒙、藏、维,壮)想一想,为什么要在人民币上印制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民币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与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民币上印制少数民族文字,不仅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促进民族团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看看我们这个大家庭是如何相处,如何共同发展的。
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明。那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56,汉族)
在56个民族中,汉族占总人口的近92%,其余55个少数民族只占8%。由此得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第一个特点:以汉族为主体。
同学们课前已经搜集了许多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材料。下面我想考考同学们,看你们对少数民族究竟了解多少?
(1)看下面的服饰,你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吗?(看课件)
(2)你能根据下列特点提示猜出他们是那个民族吗?(崇水爱水的民族;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戈壁绿洲上的民族;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马背上的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你知道这些民族主要生活在什么地方?(看课件,指图)
归纳:它们往往小规模聚居在某一个地方,我们称为小聚居。 下面我们再看一则材料:(生读)
提问:从材料中你能读出什么信息?(杂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
这种分布特点不仅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过渡)为了加强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采取了什么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在我国宪法中有明确规定。同学们打开书第57页,齐读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生齐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字目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屏幕打出一组问题)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生答略) 为了便于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更好地照顾到本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上也作了一些变通。比如说藏族:根据西藏特殊的地理因素,自治区把职工的工作时间每周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职工周工作时间少5个小时;自治区还将“藏历年”和“雪顿节”等传统节日作为自治区的节假日。
(2)我国已经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哪些?你能在地图上指出来吗?
(学生认真读图找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e.西藏自治区)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很多自治州、自治县(旗)。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比较难,老师简单提示两点:从历史发展和国情的角度思考?从少数民族本身角度思考?(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交往密切,尤其在古代中央政权也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B符合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便于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4)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有利于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事实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因此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过渡)正由于党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所以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各种权利,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新中国建立时,由于历史发展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较为落后。为此我国又制定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归纳出本目应掌握的问题)
为了改变少数民族落后面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实行民主改革
刚建国时,各少数民族发展程度不一样,有的少数民族还保留原始社会的残余,像西藏还实行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毫无人身自由,可以被农奴主买卖、或赠送给别人,他们的后代仍是农奴)。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的情况,建国后我国还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以川藏公路为例(学生观看川藏公路图片):人民解放军在修筑这条公路时,克服了高原冻土、泥石流、雪害、山体滑坡等重重困难,终于使这条公路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拉萨。今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著名歌星韩红的一首《天路》唱出了藏家儿女的心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西藏交通事业的发展,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为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3)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
建国初我国采取的有力措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为了实现东西部地区资源的互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1999年我国又制定了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西部大开发)
(看课件)提问:西部大开发主要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
(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市、自治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等12个。)
西部大开发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项目,最让西部人动心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
(4)干部支边政策:杰出的代表孔繁森。
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我国又制定了干部支边政策。一提到干部支边就想到了杰出的援藏干部孔繁森。同学们课前已经收集了大量有关孔繁森的资料,哪位同学给大家简单讲一讲孔繁森的生平、事迹?教材上也有孔繁森的内容,同学们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一下。 (事迹:在一次地震中他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在孔繁森的葬礼上一位老人哭泣了半个多小时一边哭,一边不停地按照藏族的习俗摸着脑门为孔书记祈福,反复念叨一句话:“孔书记没了,我的福气也没了!”记者问这位老人:“孔繁森待你,是不是就像您的亲生儿子一样?”老人却说:“不,孔书记不是我的儿子,他是我的父母!。)
孔繁森用自己的行动饯行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他牺牲后,当地人们用各种方式悼念他,这就是孔繁森丧礼上的一幅对联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 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副对联说明他既是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忠实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典范。 (过渡)正因为党和人民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2、各族共同发展的表现: (1)经济的发展。
首先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要基地,有哪些?(展示图片:国家商品粮基地---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我国第二大橡胶生产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少数民族经济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涌现出一大批著名企业、知名产品。 (展示“蒙牛”“伊利”产品的商标)提问:这是哪两个企业产品的商标?这两个企业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内蒙古自治区)尤其是蒙牛乳业集团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超速发展的神话。从1999年创立到现在,仅用5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72亿多元,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2)文化事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同学们看教材第5758页的插图,这些图片就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民族团结。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再次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下民族大团结。你能说出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吗?(见学生活动)
民族团结月活动策划范文第2篇
民族团结月活动方案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两会”精神,结合目前国内外局势和当前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我县第31个民族团结月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校将于56月本着“抓学习,求团结,思稳定,求发展”的宗旨,深入细致地开展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的活动,现于此活动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拜城”为主题,以“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教育为核心,以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为着力点,将民族团结教育与“讲文明、铸诚信、树新风”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增进全校各族师生之间的团结与友谊,进一步打牢我校师生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1、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小手互助”主题班会。各年级、各班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各族学生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件,讴歌民族团结好,展望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
2、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我校将于5月10日与二校举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我校将以此项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教职工悉心听取兄弟学校的报告。通过活动展示各族教师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
3、联合教务处组织开展“爱在校园”双语活动。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主题,凸显教师互相团结友好相处的和谐校园。
4、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板报评选活动,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是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
三、活动要求
为使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学校将会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本次民族团结月的指导思想及相关要求,以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使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并结合学校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工作,带领全校师生真正“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对学生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促进友爱,形成团结友善,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为维护霍城和校园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校将严格按照县教育部门开展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文件精神,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切实有效的做好本次民族团结月的宣教活动。带领全校师生牢固地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将维护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持续的开展下去,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为校园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
拜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民族团结月活动策划范文第3篇
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在校长马海成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我校全体师生积极投身于金色的九月,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整个活动程序布置得紧紧有条。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的活动都举行的扎实有效。现就不同阶段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教育系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组织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分工和相关责任制度,学校建立了校级领导包年级、教师党员和中层干部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
二是积极宣传动员,认真安排部署。学校组织召开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出黑板报,布置展板,建立学习园地,营造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是积极组织集中学习,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学校及时制定了具体的学习日程安排,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参加集中学习。重点学习《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海北州藏传佛教事务管理条例》等民族团结教育材料。采取学习、记录,写读书笔记、召开座谈会、组织校领导与教职工一对一谈话等方式进行学习交流。
四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实践活动。通过扶贫帮困、联谊活动、入户走访、参观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为全体教职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问题,寓教育活动于各项实际活动之中。在各班级中展开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学的“手拉手,结对子”的学习互助组活动。
五是认真安排部署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工作。认真总结集中学习阶段工作成果,广泛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学校专门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了专门的安排部署。要求学校通过征求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广泛深入的查找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领导班子、成员和教职工要根据查摆出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将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做好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应急措施建设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六是领导高度重视,推动教育活动纵深开展。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扎实开展好教育活动,要确保通过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真正解决广大教职工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时刻树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学生安全的思想意识。
峨堡中心寄校
2012年10月19日
峨堡镇中心寄校
2012
民
族
团
结
进
步
宣
传
月
工
作
总
结
民族团结月活动策划范文第4篇
“民族团结进步月”主题活动工作简报
第一期
共青团内蒙古财经大学委员会
2013年10月9日
认真筹划 精心组织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2013年“民族团结进步月”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目前,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1%。校园里汉族学生与蒙古、达斡尔、回、鄂伦春、鄂温克、布依、藏、傣、东乡、黎、满、苗、土家、锡伯、彝、壮、侗、朝鲜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营造了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加强不同民族之间沟通与交流,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正确思想,增进友谊,共同进步,不断推进我校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30周年之际,校团委按照学校党委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部署和自治区团委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党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特在全校各级团学组织中开展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2013年“民族团结进步月”主题活动。
校团委在2013年6月就积极开始筹备此项活动,在9月12日召开专门会议对拟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解释说明,并希望各级团学组织积极参与、联合组织或承办相关活动的及时上交活动策划书。各级团学组织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特点,认真提交了活动策划书。校团委于9月15日前完成了“民族团结进步月”相关活动的招标等工作, 9月22日前完成了各团学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完善,9月25日前完成了本次主题活动专用LOGO的策划与设计,9月28日前完成各学院承办活动策划书的协商、修订等各项工作。前期的精心准备和筹划,为“主题活动月”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月30日,校团委举行了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2013年“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启动仪式。学校副校长王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晶教授,宣传部部长杜和平,教务处副处长窦建华,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莫尼,招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董玲玲,校团委书记张宏天等部分团干部和各学院新生代表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校团委副书记高振勍主持。
启动仪式上,校团委书记张宏天就我校2013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相关工作做了介绍与具体布置。他希望全校各级团学组织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中力争做到“四结合,三到位”:一是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二是与学习、贯彻和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相结合;三是与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把我校建设成为有鲜明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相结合;四是要突出我校专业和学科特色,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相结合。活动要做到措施到位、组织到位、落实到位。
王立副校长在启动仪式做了重要讲话。他对我校2013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相关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在各级团学组织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的重点内容;
三、各级团学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月”各类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感情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王立副校长在讲话中强调,通过活动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增强维护祖国统
一、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的自觉性。希望全校各级团学组织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希望广大团员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校团委举办了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2013年“民族团结进步月”之系列讲座。讲座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晶教授主讲,李教授从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校团委老师、部分团干部和各学院新生代表在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目前,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2013年“民族团结进步月”主题活动已陆续展开。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校团委将联合各学院团学组织举办民族团结系列讲座、大学生“草原雄鹰”搏克大赛、“历史照进现实,梦想引领未来”演讲比赛、党史与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服饰展、民族团结电影活动周、“中国梦•财大情•学子心”民族舞蹈大赛、首届团支部书记达人秀、“中国梦•民族风•家乡情”PPT风采展示大赛、民族器乐演奏会和“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总结与表彰等十余项主题活动。
民族团结月活动策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从理论和事件、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广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引导全体学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二、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师生了解民族知识和风俗习惯,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及亮点,使之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
三、活动主题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校园
四、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认真制定“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的具体方案。
我校历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也更加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我校将根据上级要求,及时成立活动组织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并讨论制定出学校的活动方案。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为使“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板报等宣传手段,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宣传教育。
3、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班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班会,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组织民族团结问卷调查,把民族团结的知识和观念深入每个师生的脑海。
4、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活动,以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为主要内容,将民族团结教育课常规性开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并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5、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利用团队会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民汉学生一起制作填写连心卡,表达彼此的心愿寄语; (2)、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倡议在本月内每人至少做一件民族团结的好人好事,把民族团结的教育渗透到生活实践中。 (3)、班级出版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板报,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氛围。
民族团结月活动策划范文第6篇
民族团结月活动方案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两会”精神,结合目前国内外局势和当前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我县第31个民族团结月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校将于56月本着“抓学习,求团结,思稳定,求发展”的宗旨,深入细致地开展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的活动,现于此活动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拜城”为主题,以“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教育为核心,以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为着力点,将民族团结教育与“讲文明、铸诚信、树新风”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增进全校各族师生之间的团结与友谊,进一步打牢我校师生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1、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小手互助”主题班会。各年级、各班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各族学生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件,讴歌民族团结好,展望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
2、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我校将于5月10日与二校举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我校将以此项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教职工悉心听取兄弟学校的报告。通过活动展示各族教师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
3、联合教务处组织开展“爱在校园”双语活动。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主题,凸显教师互相团结友好相处的和谐校园。
4、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板报评选活动,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是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
三、活动要求
为使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学校将会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本次民族团结月的指导思想及相关要求,以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使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并结合学校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工作,带领全校师生真正“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对学生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促进友爱,形成团结友善,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为维护霍城和校园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校将严格按照县教育部门开展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文件精神,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切实有效的做好本次民族团结月的宣教活动。带领全校师生牢固地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将维护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持续的开展下去,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为校园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
拜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