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稿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10-11
1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稿范文第1篇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是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也为以后进行一次预备训练。此课程设计的目的:(1)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此次是对一种大批量生产的拨叉类零件进行钻孔。所设计的夹具必须保证这个通孔的各种尺寸精度,并且以最经济、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来设计此套夹具。通过对定位误差的分析,确定出采用大端面小心轴定位,夹紧装置采用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夹具设计、制图、机械

I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要 .................................................................................................................. I 1 设计任务 ............................................................................................................. 1 2 零件的定位 ......................................................................................................... 2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 ................................................................................................. 2

2.2 定位目的及原理 ............................................................................................................. 2 2.3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 3 2.4 定位方案 ......................................................................................................................... 3 2.5 定位元件的选择 ............................................................................................................. 3 2.6 定位误差 ......................................................................................................................... 4

3 零件的夹紧装置................................................................................................. 5

3.1 夹紧方式的选择 ............................................................................................................. 5 3.2 工件拆装 ......................................................................................................................... 5 3.3 夹具体设计 ..................................................................................................................... 6

4钻床导向装置...................................................................................................... 7

4.1 夹具结构形式 ................................................................................................................. 7 4.3 导向装置 ......................................................................................................................... 7

结 ................................................................................................................... 9 参考文献............................................................................................................... 10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1 设计任务

对下图零件钻φ11H7的通孔这道工序进行夹具设计。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

图1-1夹具设计零件图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2 零件的定位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

(1)零件的工艺分析: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

工序Ⅰ:铣削 铣上表面A面; 工序Ⅱ:铣削 铣下表面B面;

工序Ⅲ:钻削 钻、扩、铰φ23,钻φ6合φ11孔;(本套夹具适合于该工序)

工序Ⅳ:铣削 粗铣、半精铣12mm通槽; 工序V:检查;

(2)零件的精度分析:孔尺寸φ11H7,公差等级为7级 2.2 定位目的及原理

图2-1 工件定位图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问题,是夹具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确定定位方案后,定位基准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存在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磨损误差等。从而使同批工件在夹具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这种位置变化从而导致加工要素产生误差。

工件在加工前,必须首先使它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称为定位。它包括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具在机床上的夹紧、刀具在夹具中的对刀与导引、整个工艺系统的调整等组成环节

工件的定位包括三项基本任务。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1)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如何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占据一致的正确位置。 (2)

设计合理的定位方案,选择合适的定位元件。 (3)

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 2.3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在分析工件定位时,通常是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家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即六点定位原理。如图2-1所示是一个梯形且两端为圆弧的工件,欲在该工

件上钻一个通孔。为保证加工尺寸φ11H7,需要限制工件x、y、z、x、y这五个自由度,属于不完全定位。(加工的通孔) 2.4 定位方案

工件定位时,作为定位基准的点和线,往往由一些具体的表面来体现,这种表面成为定位基面。定位基面(基准)的分类:

(1)主要定位基面。是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的定位基面。一般选择工件上比较大的表面作为主要定位基面。

(2)导向定位基面。是指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的定位基面。一般选择工件上窄长的表面基面,而且两支承点距离应尽量远些。

(3)双导向定位基面。是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的圆柱面。 (4)止推定位基面。限制工件的一个移动自由度的定位基面。 (5)放转动定位基面。限制一个转动自由度的定位基面。

工件的定位是通过定位基面进行的,因此定位基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及表面状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定位方法及所用定位元件选择。

(1)遵循基准重合原则,避免基准不符误差。

(2)尽量用精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以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 (3)应使工件安装稳定,使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或夹紧力而引起的变形最小。 (4)遵守基准统一原则以减少设计和制造夹具的时间和费用。 (5)应使工件定位方便,夹紧可靠,便于操作,夹具结构简单。 根据零件及定位元件的特点,故用定位基准为φ23H8孔的轴线和下表面。 2.5 定位元件的选择

工件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元件选择包括定位元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布置形式等,主要决定于工件的加工要求、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外力作用状况等因素。定位元件的结构形式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1)平头支撑钉(A型),主要用于精基准定位;球头支撑钉(B型)与粗基准面接触良好,主要用于粗基准;齿纹支撑钉(C型)可防止工件滑动,常用于工件侧面定位。单个为定位一个自由度,三个定位三个自由度。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2)光面支撑板(A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沉头孔不易清除干净,在一般作侧面或顶面支撑;带斜槽的支撑板(B型)切削容易清除,一般作为底面支撑。一组支撑板定位三个自由度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基准,长定位销定位三个自由度,短定位销定位两个自由度。

2)定位心轴定位加工外圆和端面等。长心轴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短心轴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3)圆锥销是与工件孔缘接触定位,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 3工件以外圆柱表面定位

1)V型块与工件的接触面较长时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而与工件接触面较短时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2)定位套定心精度不高,只适合精定位基面。其内孔轴线为县委基准,内孔面为限位基面

根据零件及定位元件的特点,故采用窄V型块和一组带斜槽支撑板定位。 2.6 定位误差

夹具上与工件加工尺寸直接有关的且精度较高的部位,在夹具制造时常用调法来保证夹具精度。夹具的调装包括夹具各组件、元件相对于夹具体的调整装配和夹具相对于机床的调装两方面内容,其调装精度程度决定夹具最终安装误差的大小。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设计基准)不重合,由此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B(或称基准不符误差);二是由于定位付制造误差造成的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位移误差ΔY

孔φ11H7定位误差ΔD的分析

工件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因此基准不重合误差ΔB=0。由于工件定位基面(外圆柱表明)的直径误差,形成了工件轴心的基准位移误差ΔY,因此基准位移误差

ΔY=

1)定位销主要用于直径在50mm一下的中小孔定位。以孔的轴线作为定位

Tdα2Sin20-(-0.05)0.03535

2Sin45因此尺寸定位误差为ΔD=ΔB+ΔY=0.035mm<1/3T=0.133mm,定位合理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3 零件的夹紧装置

3.1 夹紧方式的选择

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因为工件是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力及震动较大,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需要在工件的一侧用万能调节压板夹紧,为了方便装拆工件,另一端用螺钉螺母夹紧。 基本夹紧机构:

a斜锲夹紧机构

结构特点:斜楔的自锁条件与升角有关;斜楔具有改变加紧作用力方向的特点;斜楔具有增力的作用;结构简单通常用于机械夹紧或组合夹紧机构中,且工件的进度较高。

b螺旋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机构简单,制造方便,增力较大,夹紧行程不受限制,所以在手动夹紧机构中广泛应用。本次课程设计选用此夹紧方案,夹紧工件为万能调节压板。

c偏心夹紧机构 偏心夹紧机构优点是制造方便,夹紧迅速;缺点是夹紧力较小,自锁性能不好,夹紧行程教小,一边用在切削力不大,无振动的场合,且对夹紧尺寸要求较严的场合。

对装夹装置的基本要求:

① 保证定位准确可靠,不能破坏原有的定位。 ② 夹紧力的大小要可靠适当。

③ 在保证装夹的前提下机构力求简单,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和维修。 ④ 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 ⑤ 操作方便安全省力。

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因为工件是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力及震动较大,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需要在工件的一侧用万能调节压板夹紧,为了方便装拆工件,另一端用螺钉螺母夹紧 3.2 工件拆装

V形块定位时,在另一个面上使用弹簧及螺钉连接V形块,装夹工件时,通过弹簧的压力使工件便于装卸,通过螺钉及螺母组合来夹紧,从而便于装卸工件。

在钻床上进行孔所用夹具称为钻床夹具简称钻模。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已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3.3 夹具体设计

采用铸造夹具体,其工艺性好,可铸造出各种复杂形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刚度和抗震性。夹具底面四边应凸出,使夹具体的安装基面与机床的工作面接触良好。夹具在机床工作台安装,夹具的重心应尽量低,重心越高则支撑面应越大。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4钻床导向装置

4.1 夹具结构形式

在钻床上进行孔所用夹具称为钻床夹具简称钻模。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已广泛采用钻模来进行加工。钻模的结构形式很多,按工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钻模的结构特点,钻模可分为以下几种:固定式、回转式、移动式、翻转式、盖板式和滑柱式。

a固定式钻模,这类钻模在加工过程中固定不动,夹具体上设有安放紧固螺钉或便于夹压的部位,这类钻模主要用于立式钻床加工单孔,或在摇臂钻床上加工平行孔系。

b回转式钻模,用于加工工件上同一圆周上平行孔系或加工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径向孔系。回转式钻模的基本形式有立轴、卧轴和倾斜轴三种。工件一次装夹中,靠钻模依次回转加工各孔,因此这类钻模必须有分度装置。回转式钻模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一般为缩短夹具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工艺装备的利用率,夹具的回转分度部分多采用标准回转工作台。

c移动式钻模,这类夹具用于钻中小型工件同一表面的多个孔。

d翻转式钻模是一种没有固定回转轴的回转钻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手进行翻转,因此夹具连同工件的重量不能太重,一般限于 8~10kg。主要适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上分布几个方向的孔,这样可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提高工件上各孔之间的位置精度。

e盖板式钻模没有夹具体,只有一块钻模板,在钻模板上除了装钻套外,还有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加工时,钻模板盖在工件上定位、夹紧即可。盖板式钻模的特点是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及钻套均设在钻模板上,钻模板在工件上装夹,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加工孔的位置精度较高。常用于床身、箱体等大型工件上的小孔加工,对于中小批量生产,凡需钻、扩、铰后立即进行倒角、锪平面、攻丝等工步时,使用盖板式钻模也非常方便。加工小孔的盖板式钻模,因切削力矩小,可不设夹紧装置。

f滑柱式钻模是带有升降台的通用可调夹具,在生产中应用较广。滑柱式钻模的平台上可根据需要安装定位装置,钻模板上可设置钻套、夹紧元件及定位元件等。根据以上钻模各自特点,本次选用固定式钻模。 4.3 导向装置

1、钻套基本类型:按钻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可分为固定式、可换式、快换式和特殊钻套,前三种钻套均已标准化,可根据需要选用,必要时也可自行设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计。本次选择固定式钻套。

2、钻套高度和排屑间隙:

1).钻套高度H 钻套高度与所钻孔的孔距精度、工件材料、孔加工深度、刀具刚度、工件表面形状等因素有关。钻套高度H越大,刀具的导向性越好,但刀具与钻套的摩擦越大,一般取H = (1~1.5)d。孔径小、精度要求高时,H取较大值H=1.57=10.5mm

2.)排屑间隙h 钻套底部与工件间的距离h称为排屑间隙。h值应适当选取,h值太小时,切屑难以自由排出,使加工表面损坏;h值太大时,会降低钻套对钻头的导向作用,影响加工精度。加工铸铁时,h =(0. 3~0. 7) d;加工钢时,h= (0. 7~1.5) d。由于此工件材料为灰口铸铁HT200,h=(0. 3~0. 7) d=(2.1~4.9)

3、钻套内孔的基本尺寸及公差配合

钻套内孔(导向孔)直径的基本尺寸应为所用刀具的最大极限尺寸,并采用基轴制间隙配合。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经过为期两周的设计,本次夹具设计已经完成。这次设计不但巩固了已学知识,也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提高,从零件分析到工艺编制到夹具设计,从设计到加工,真正从头到尾思考了一个完整零件的加工,使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方法,也要考虑设计后用于实践的成本,以及适用性,因此设计也要和实际相联系,源于实践,处于理论,用于实践。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理论,就像切削三要素的设定,书本上查来的数据跟实际加工的是有差距的,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证明数据的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也进一步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我懂得了机械这门工科的实际意义,更加深入的了解机械制造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更让我认识了自身能力的欠缺与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最后,感谢老师和同学在这次设计中的给予我的帮助与指导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稿范文第2篇

设计题目:

制定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加工工艺

设计钻4φ9mm孔的钻床夹具

设 计 者:金 凯 敏

号:040101220

级:A04机械(2)班

指导教师:李 静 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2008年1月16日

目录

一、序言..3

二、设计任务..3

三、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3

四、零件的分析..3

1、零件的作用3

2、零件的工艺分析4

五、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4

六、工艺规程设计..4

1、定位基准的选择4

2、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

3、制定工艺路线.5

4、以工序Ⅱ为例说明确定切削用量的依据.6

七、夹具设计.. 7

1、设计要求.7

2、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7

3、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7

八、参考文献 ..8

(一)序言

机械辅助工艺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设计,基本上掌握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等。并学会了使用和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最重要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巩固和加深了所学到的东西。并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课程设计,首先得助于李静敏老师的悉心指导。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零件加工所用到的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加工范围缺乏全面的了解,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导致在设计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在通过请教老师和咨询同学,翻阅资料、查工具书,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使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一些设计工具书的用途,同时,也锻炼了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在此,十分感谢任晓智老师的细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互相帮助。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刻苦努力,不段提高自己。

本说明书主要是CA6140卧式车床上的法兰盘的有关工艺规程的设计说明,由于本本人专业能力水平有限,设计存在许多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正。

(二)零件作用及设计任务

CA6140卧式车床上的法兰盘,为盘类零件,用于卧式车床上。车床的变速箱固定在主轴箱上,靠法兰盘定心。法兰盘内孔与主轴的中间轴承外圆相配,外圆与变速箱体孔相配,以保证主轴三个轴承孔同心,使齿轮正确啮合。主要作用是标明刻度,实现纵向进给。分析法兰盘的技术要求,并绘制零件图。设计零件技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件。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机床专用夹具总装图中某个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四)

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的零件是CA6140卧式车床上的法兰盘,它位于车床丝杆的末端,主要作用是标明刻度,实现纵向进给。零件的Φ100外圆上标有刻度线,用来对齐调节刻度盘上的刻度值,从而能够直接读出所调整的数值;外圆上钻有底部为Φ4mm上部为Φ6mm的定位孔,实现精确定位。法兰盘中部的通孔则给传递力矩的标明通过,本身没有受到多少力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法兰盘共有三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以Φ45外圆(中间)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外圆,端面及倒角;过度倒圆;内孔及其左端倒角。

2、以Φ45外圆(端)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端面,外圆,倒角;切槽32;内孔的右端倒角。

3、以4Φ9的孔为中心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外圆,端面,侧面;外圆,过度圆角;4Φ9孔和同轴的孔。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左端面与Φ20孔中心轴的跳动度为0.05 ;

2)、右端面与Φ20孔中心轴线的跳动度为 0.05;

3)、Φ90的外圆与4Φ9孔的圆跳动公差为 0.06。

经过对以上加工表面的分析,我们可先选定粗基准,加工出精基准所在的加工表面,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对其他加工表面进行加工,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

(五)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零件材料是HT200。零件年产量是中批量,而且零件加工的轮廓尺寸不大,在考虑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后可采用铸造成型。零件形状并不复杂,因此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内孔不铸出。毛坯尺寸通过确定加工余量后再决定。

(六)

工艺规程设计

一、基准的选择

定位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定位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宜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因为法兰盘可归为轴类零件,执照“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相互精度原则”的粗基准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与这些加工表面要求相对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所以对于本零件可以先以法兰盘右端Φ45的外圆及Φ90的右端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三爪卡盘夹紧Φ45外圆可同时削除五个自由度,再以Φ90的右端面定位可削除一个自由度。

2、主要就考虑基准重合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计算。

二、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面有个圆、内孔、端面、车槽等,材料为HT200。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

6、表1.4

7、表1.48等,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1、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6~IT8,表面粗糙度为 , 采用粗车半精车磨削的加工方法。

2、Φ20内孔:公差等级为IT7~IT8,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钻扩铰精铰的加工方法,倒角用车刀加工。

3、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13~IT14,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粗车半精车磨削的加工方法。

4、Φ90外圆: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5、Φ100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11,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粗车半精车磨削的加工方法。

6、右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

7、Φ90突台右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精车。

8、Φ90突台左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9、Φ100突台左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精车。

10、槽32: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

11、Φ100突台右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12、Φ90突台距离轴线34mm的被铣平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铣精铣.

13、Φ90突台距离轴线24mm的被铣平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铣精铣磨削.

14、4Φ9孔: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钻削。

15、Φ4的孔: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钻削。

16Φ6的孔: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 ,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钻铰。

三、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应该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志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还有,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多方面考虑而制定的工艺路线为:

1、工序Ⅰ

粗车Φ100柱体左端面。

2、工序Ⅱ

钻、扩、粗铰、精铰Φ20mm孔至图样尺寸并车孔左端的倒角。

3、工序Ⅲ

粗车Φ100柱体右端面,粗车Φ90柱体左端面,半精车Φ100左、右端面、Φ90左端面,精车Φ100左端面、Φ90左端面,粗车外圆Φ45 、Φ100、Φ90,半精车外圆Φ45 、Φ90、Φ100、,车Φ100柱体的倒角,车Φ45柱体的过度倒圆。

4、工序Ⅳ

粗车、半精车、精车Φ90右端面,车槽32,粗车、半精车外圆及倒角。

5、工序Ⅴ

粗车φ45 右端面,倒角(内孔右侧), 倒角(φ45 右侧)

6、工序Ⅵ

粗铣、精铣Φ90柱体的两侧面。

7、工序Ⅶ

钻Φ4孔,铰Φ6孔。

8、工序Ⅷ

钻4Φ9孔。

9、工序Ⅸ

磨削B面,即外圆面、Φ100右端面、Φ90左端面。

10、工序Ⅹ

磨削外圆面Φ100,Φ90。

11、工序Ⅺ

刻字刻线。

12、工序Ⅻ

镀铬。

13、工序ⅩⅢ

检测入库。

四、以工序Ⅱ为例说明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依据

(一) 钻Φ18孔

(1)刀具选择: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Φ18高速钢锥柄标准花钻。

(2)切削用量选择:

查《切削用量手册》得:f=0.70~0.86mm/r,再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C365L

车床进给量取f =0.76mm/r。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取V =0.33m/s=19.8m/min

n =1000 V / D=100019.8/3.1418=350r/min

按机床选取n =322r/m,故V = D n /1000=3.1418322/1000=18m/min

(3)计算基本工时:

T=(L+L1+L2)/(fn) =(91+11+0)/(0.76322)=0.42min。

其中L=91,L1=(D/2)cotKr+2=11,L2=0

(二) 扩Φ19.8 孔

(1)刀具选择:选用Φ19.8高速钢锥柄扩孔钻。

(2)确定切削用量: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得:f=0.90~1.1mm/r,再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C365L

车床进给量取f =0.92mm/r。扩孔时的切削速度,由《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流程设计实训教程》得公式:VC=(1/2~1/3)VC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取VC =0.29m/s=17.4m/min

VC=(1/2~1/3)VC =5.8~8.7m/min

n=1000 VC/ D=1000(5.8~8.7)/(3.1418)=93~140r/min

按机床选取n =136r/min,故V = D n /1000=3.1419.8136/1000=8.5m/min

(3)计算基本工时:

T=(L+L1+L2)/(fn) =(91+14+2)/(0.92136)=0.86min。

其中L=91,L1=14,L2=2

(三) 粗铰Φ19.94

(1)刀具选择:Φ19.94高速钢锥柄铰刀。后刀面磨钝标准为0.4~0.6,耐用度T=60min

(2)确定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asp=0.07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得:f=1.0~2.0mm/r,取f=1.68mm/r。

计算切削速度V=CVdoZvKV/(601mTmapXvfYv),

其中CV=15.6,ZV=0.2,XV=0.1,YV=0.5,m=0.3,KV=(190/HB)0.125=1,则:

V=15.6(19.94)0.2/[601-0.336000.3(0.07)0.1(1.68)0.5]

=0.14m/s=8.4m/min

n=1000V/( d)=10008.4/(3.1419.94)=134r/min

按机床选取n =132r/min

V = d n /1000=3.1413219.94/1000=8.26m/min

(3)计算基本工时:

T=(L+L1+L2)/(fn) =(91+14+2)/(1.68132)=0.48min。

其中L=91,L1=14,L2=2

(四) 精铰Φ20

(1)刀具选择:Φ20高速钢锥柄机用铰刀

(2)确定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asp=0.03。切削速度与粗铰,故n =132r/mmin。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f=1.0~2.0mm/r,取f=1.24

VC= d n /1000=3.1413220/1000=8.29r/min

(3)计算基本工时:

T=(L+L1+L2)/(f*n)

=(91+14+2)/(1.24*132)

=0.65min

其中L=91,L1=14,L2=2

(五) 倒角(内孔左侧)

(1)刀具选择:用粗车Φ100外圆左端面的端面车刀。

(2)确定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asp=1.0mm,手动一次走刀。

V=30,n =1000*V /(d)=1000*30/(3.14*20)=477.7r/min

由机床说明书,n=430r/min

V= d n /1000=3.14*430*20/1000=27m/min

(七)夹具设计

通过跟老师商量并指定设计第Ⅶ道工序钻4Φ9孔的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于Z525摇臂钻床。

一、设计要求

本夹具无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应主要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面精度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二、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定位误差分析:

1、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平面一短销,该定位短销的尺寸与公差规定和本零件在工作时的尺寸与公差配合,即

2、由于存在两平面配合,由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 ,因此需要与配合平面有一粗糙度的要求为

3、钻削力的计算:

刀具选用高速钢材料

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8 得Kn=1.03

、 、

4、

夹紧力计算:

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由表1-2-23

可以知道采用点接触螺旋副的当量摩擦半径为0

查表1-2-21:

2°29′

选用梯形螺纹有利于自锁 8°50′最终得:

=1120N

由于工件为垂直安装在夹具之间,所以夹紧力 ,所以夹具设计符合要求。

三、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在设计夹具进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使用铰链式钻模,一次固定4个钻套,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4个孔。本工序是粗加工,切削力较大,但是由于钻削重要生产的轴向力指向定位面,和夹紧力方向相同,所以夹紧力不直接对消切削力。但是切削力产生颠覆力矩,应该使夹紧力主法平衡。利用钻模板夹紧Φ90突台。

装夹工件时,先翻开钻模板把工件放在夹具上,由平面上的短销定位,再把钻模板合上,转动手柄利用升降工作台来实现对工件的夹紧。这样就可以钻削了。

本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见附图。

(八)参考文献

1、《现代制造工艺设计方法》。段明扬主编2007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实训教程》。段明扬主编 2007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李益民主编1999年10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4、《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艾兴等编2000年3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5、《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王光斗等主编2000年11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6、《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

7、《机床夹具设计原理》。龚定安等主编

8、《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楚生 主编2000年4月 重庆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稿范文第3篇

题目:皮带运输机用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3 电动机的选择与计算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5 减速器外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 轴的设计计算 8 联轴器的选择 9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0 键连接的选择及计算 11 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 12 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13 轴及滚动轴承的校核计算 14 设计小结 15 参考资料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稿范文第4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大作业 题目:**研发中心网络系统方案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生姓名:孟劭陵 学号: 053075 2013年 06 月 目录

第一章综述 (3 1.1网络设计背景分析 (3 1.2网络设计采用的方法和原则 (3 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 (4 2.1网络功能性需求分析 (4 2.2网络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4 2.2.1网络拓扑结构需求分析 (4 2.2.2网络性能需求分析 (4 2.2.3网络可靠性需求分析 (4

2.2.4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5 第三章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5 3.1网络拓扑结构 (5 3.2网络硬件结构 (6

一、核心层 (6

二、接入层 (6

三、网络管理结构优化建议(VLAN划分 (7 3.3网络地址规划 (7

一、IP地址分配的原则 (7

二、IP地址的规划 (8 第四章网络性能设计 (8 产品技术特点 (9 第五章网络可靠性设计 (14 第六章网络安全设计 (15 第七章网络物理设计 (17 7.1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 (17 7.2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18 第八章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33 第一章综述

1.1网络设计背景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公司、企业、政府机构、银行等系统而言,信息日益成为关键性的资源,必须精确、高速地传输于各类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用户普遍希望尽可能地改进通讯系统,根据需要配置完整、灵活的结构。然而传统建筑采用的布线技术致使各子系统互不兼容,无法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管路拥挤,配线投资巨大而且重复;这个问题随着公司、企业、政府部门的成长、设备的更新、人员和办公环境的变动而日益严重:局部的变动引发全局的变动,降低个人效率,对整体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尤其随着 ISDN ( 综合业务数字网 和 INTERNET ( 国际互联网络 的应用和推广,传统布线根本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寻求合理、优化、弹性、稳定和易扩展的布线技术,成为建设者的当务之急。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求,并有能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研发中心网络建设,是建设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部分,整个网络覆盖整栋大楼六层楼,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部分,并提供公司Internet接入、公司上网等服务。

建立完整的企业Intranet构架体系

该环境基于开放的网络技术和开放的网络应用平台,这种方式是目前国际上企业内部网中广泛采用的成熟技术,它基于广域网也就是国际通行的Internet技术,以经济、可靠的方式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站点连接起来,除了应用软件的运行,还提供电子邮件、电子公告、信息共享、群件、目录服务、文件存取、打印服务等功能,实现方便和灵活的信息共享和交换。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是网络高效、经济安全、可靠工作的保证,最重要的概念在于分布处理、集中管理的模式。具体的网络工具能提供生动的图形界面,反映出网络上所有服务器、工作站的工作状态,对网络环境作同步协同的监控,而且使用起来很方便。

1.2网络设计采用的方法和原则

设计原则: 高性能:无论从骨干到接入都使用宽带设备、线路和技术,使网络的性能与目前新兴的高速网络相当,甚至更好。

高可靠性:由于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作为网络的服务和运营商来讲,保障网络不间断的运行和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开放性和标准化:网络的发展速度很快,各种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网络的技术要采用标准的技术和设备,以方便将来技术的过渡和设备的升级,以及与不同厂家的产品实现方便的互联。

可管理性:大型的网络自然需要更加方便的管理和监控,以保障网络的高效率运行。

安全性: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这是目前网络建设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可维护性:保障骨干网络设备即使出现故障也能够不间断运行或中断时间减少 到最小程度,同时来更换损坏的设备。 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 2.1网络功能性需求分析 用户对网络的要求: 高速、无阻塞,满足公司办公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应用质量保证等需求。 安全可靠。提供可靠的保障网络易于管理、并可直接管理用户。 2.2网络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网络操作系统

采用Windows 2008SERVER作为网络操作系统,具有性能可靠、支持完善、升级稳定、维护方便、界面友好、配套软件最多、易于学习、伸缩性强等特点。 Windows 2008SERVER可以实现文件共享、打印共享以及系统中的帐户管理。

数据库系统

根据对中型零售企业的业务调研,通过对其主要业务种类、业务流量的分析,我们推荐数据库系统选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

客户端操作系统

客户端桌面操作系统采用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 7。 2.2.1网络拓扑结构需求分析

根据研发中心网络需求的特点,建议采用千兆技术,在整个网络设计上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分为核心层、接入层。整体网络

2.2.2网络性能需求分析

高性能:无论从骨干到接入都使用宽带设备、线路和技术,使网络的性能与目前新兴的高速网络相当,甚至更好。

2.2.3网络可靠性需求分析

高可靠性:由于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作为网络的服务和运营商来讲,保障网络不间断的运行和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2.2.4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安全性: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这是目前网络建设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三章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3.1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研发中心网络需求的特点,建议采用千兆技术,在整个网络设计上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分为核心层、接入层。整体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3.2网络硬件结构

一、核心层

核心层设置一个核心节点,建在中心机房。核心交换机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不仅是网络的核心,还是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核心交换机,应该具有高性能的吞吐量,线速的交换能力,强大的应用功能,还要有足够的扩展能力。

本方案建议采用一台核心交换机,都能够提供不小于64Gbps的无阻塞线速交换能力,达到48Mpps的包转发能力,提供至少4个接口模块插槽。有多种高带宽接口模块选择。

配置至少12个多模千兆光口,分别连接接入层节点交换机。

每台配置一个24口100Base-T百兆以太网接口模块,用于连接应用服务器、防火墙等。

二、接入层

接入层共有12个接入节点,每层2个,分布在各个楼层,接入层交换机应具有线速的交换性能,千兆上联端口,并且能支持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应该有足够的10/100M端口。根据接入节点接入端口的需求不同,可分别提供24口或者48口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的交换机。

1、中心区接入点

下面是每个接入节点的具体配置。 (1一楼

一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67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二台48口交换机,提供96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两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分别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2二楼

二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102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一台48口交换机,提供48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同时再配置一台24口和一台48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3三楼

三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120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一台48口和一台24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同时再配置一台48和一台24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4四楼

四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150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二台48口交换机,提供94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同时再配置一台48口和一台24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5五楼

五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137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二台48口交换机,提供94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

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同时再配置一台48口和一台24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6六楼

五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160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二台48口交换机,提供94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同时再配置二台48口交换机,提供94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三、网络管理结构优化建议(VLAN划分

的用户结构比较复杂,有的部门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按照就近接入接入节点的原则,一个部门可能分别接入到不同的接入节点,甚至这些接入节点属于不同的汇聚层节点。如果按照同一个部门划分到同一个VLAN的原则,这些分散部门的用户的接入端口可能要跨越核心层交换机才能划分到同一个VLAN中,如果存在这样的VLAN,对于将来的网络维护会带来很大的难度。

本方案我们配置的核心层、接入层交换机均支持线速交换功能,建议在网络核心层采用VLAN 间路由方式、接入层全部采用交换方式,只在接入节点交换机上划分根据需要划分VLAN。划分VLAN 的作用就是缩小广播域,隔离第二层的广播风暴。建议除了按部门考虑以外,还要考虑每个VLAN中的计算机数量,从经验上来说,通常在不超过100台左右划分一个VLAN较合适。

这样,按地域方式划分VLAN,用户就近接入各节点,同一个部门都在同一台接入交换机上的,如果数量不多就划分到同一个VLAN,如果数量过大,建议划分成多个VLAN,分散在不同地域的部门的用户合并到就近的部门的VLAN中。如果是同一个部门又不在同一个VLAN中的用户通信,通过第三层IP路由的方式实现。例如:采用FTP方式传输文件,只要知道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就可以通信了,如果有网上邻居应用的需求,可以设置一台WINS代理服务器,通过第三层IP路由也可以实现网上邻居共享。

通过这样的规划,简化了网络管理的复杂程度,也清晰了IP地址规划的层次,对于网络的路由管理也降低了难度。

有些部门或单位可能会用二层的交换机或HUB接入到接入节点,接入的二层交换机不需要做任何设置,直接接入到其所属部门的VLAN中,其二层的交换机或HUB所连接的用户自然会属于其部门的VLAN中。如果有私自改动IP地址的用户,如果IP地址冲突,也只能影响到其所属VLAN下的冲突用户,不会影响网络的其它用户。

3.3网络地址规划

内部办公系统网络属于区域性的网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建议在网络内部采用10.0.0.010.255.255.255 ,或者192.168.0.0-192.168.255.255网段保留地址。

一、IP地址分配的原则

1.简单性:地址的分配应该简单,避免在主干上采用复杂的掩码方式。 2.连续性:为同一个网络区域分配连续的网络地址,便于采用SUMMARIZATION及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技术缩减路由表的表项,提高路由器的处理效率。

3.可扩充性:为一个网络区域分配的网络地址应该具有一定的容量,便于主机数 量增加时仍然能够保持地址的连续性。

4.灵活性:地址分配不应该基于某个网络路由策略的优化方案,应该便于多数路由策略在该地址分配方案上实现优化。

5.可管理性:地址的分配应该有层次,某个局部的变动不要影响上层、全局。 6.安全性:网络内应按工作内容划分成不同网段即子网以便进行管理。

二、IP地址的规划

从管理、运营维护方面考虑,根据不同的用户分配不通的IP地址段,对于不同应用的用户或不同权限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网段。例如,需要访问Internet的用户分配10.x.x.x 网段的IP地址,不需要访问Internet的用户分配192.168.x.x网段的IP地址,这样非常容易区分和控制这些用户,采用对此网段的限制即可限制用户的访问。再如网络设备的互联IP地址和管理IP地址采用单独的一个IP网段,加强了网络设备的安全性。下面以10.x.x.x网段为例,说明划分IP地址的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对不同的用户换用不同的IP地址网段。

将IP地址10.X..X..X划分出三个部分: (1网络设备和设备互联IP地址段,网络设备包括核心节点设备、接入层设备、服务器等。共有一个核心节点,20多个接入层节点。考虑将来的网络的扩展。核心层的VLAN 地址为对应VLAN的第一个地址,比如10.1.1.1等等,依次类推。接入层设备的IP地址为对应VLAN的最后240后的IP地址,比如10.1.1.254等等,依次类推。

(2服务器和管理员IP地址段,考虑将来的网络的扩展,预留服务器和管理员网段10.1.0.0-10.10.0.0 (3天各单位的IP地址段,系统内部单位较多,考虑将来的发展。小的单位分配1-2个C类地址段。大的单位分配4-5个C类地址段。分配地址段为10.11.0.0以后的网段。

按地理位置和网络拓扑结构,以每个接入节点为一个区域,将各单位分厂的用户IP 地址段分成5个部分。保证以每个核心节点为中心,接入设备和接入用户的IP地址有一定的连续性。

第四章网络性能设计

(1 抗毁性是指系统在人为破坏下的可靠性,例如部分线路或者节点失效后,系统是否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

(2 生存性是在随机破坏下系统的可靠性。随机性破坏是指系统部件因为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然失效。生存性主要反映随机性破坏和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3 有效性是一种基于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有效性主要反映在网络信息系统的部件失效的情况下,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程度。

提高网络系统可靠性的方法,除了保证系统本身的质量和规范的管理外,网络设计中主要是设计冗余部件,即构建网络系统的备份体系,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在信

息系统中,完整的备份体系还应该包括运行环境备份、业务数据备份、备份策略和恢复方案。

OmniSwitch7000系列电信级交换机 产品简介

OmniSwitch 7000系列被设计用于支持从基本网络需求直到挑战性的网络需求,包括: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可扩展性,智能多层交换,日益增加的千兆以太网交换密度,局域网融合和一系列其他特性。Omniswitch 7000系列是Alcatel最佳网络体系结构的关键元素,设计用于提供因特网商务应用,包括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和工作资源优化。

OmniSwitch 7000系列交换机是一种智能化的多层交换平台,具有无与伦比的可用性和智能性。这种新型交换平台是阿尔卡特公司下一代交换机-OmniSwitch 7000/8000系列的组成部分,它是为基于IP的通信和关键性业务而设计制造的。OmniSwitch 7000系列提供了运营商级的特性和交换性能,并且为用户提供了极为方便的网络和系统管理,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用户的需求。这种新型交换平台特别为语音与数据融合需求而进行了系统优化,可以提供线速的、无阻塞的高密度千兆以太网交换、分布式的多层安全性、运营商级别的可靠性(99.999%、智能化的交换和路由服务,最为关键的是-所有这一切全部是线速的。

OmniSwitch 7000具有极其丰富的特性,从而使它成为下列多种网络环境的理想选择: ●大/中规模企业网

●千兆城域网(核心层和汇聚层 ●服务提供商和数据中心(IDC ●其它专用网络,如广电、电力、交通、金融、教育专网等

产品技术特点

●用于网络骨干层、汇聚层(城域网、专网、企业网等 ✓适用于融合的网络环境 ✓全分布式架构

✓可扩展性-模块化软件设计 ●运营商级别的可用性 ✓99.999%的电信级可靠性 ✓智能持续交换-不丢一个包

✓映像回转-智能预防任何软件错误、配置错误、升级错误 ✓一切部件冗余备份

✓支持标准VRRP、802.3w、802.3ad、OSPF ECMP等 ●定位于网络骨干层的优势 ✓128 Gbps 交换容量 ✓60Mpps吞吐量 ✓10 Gig 就绪

✓最多达192个千兆以太网端口 ✓支持服务器负载均衡(SLB ✓超大帧支持 ✓极其优秀的性价比

●在汇聚层支持网络融合 ✓最佳的可用性-运营商级 ✓在线供电接口模块 ✓集成第三层服务 ●极为丰富的网络服务

✓全面的QoS支持–专家模式/简化模式 ✓广泛的路由/过滤机制

同时OmniSwitch 7800支持以下交换机技术: (1 OmniSwitch 7800具备高可靠性,采用完全冗余性和分布式设计。允许配置 管理模块、交换背板、电源及冷却系统、系统软件冗余,支持模块的热插拔,无任何单点故障; (2支持多种类型的接口模块,包括100Base_TX、100Base_FX、 1000Base_SX、

1000Base_LX和1000Base_LH/ZX等; (3所有接口模块均具备本地三层交换能力(即分布式三层交换; (4交换机的配置必须支持分布式策略执执行,这些策略包括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QoS(服务质量保证、NAT(网络地址翻译、SLL(服务器负载均衡等; (5可提供多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恢复机制的能力;支持基于 标准的802.1w快速生成树协议和链路聚合技术;

(6连接其它交换机的所有接口模块都为线速三层模块; (7支持IP、IPX协议、支持RIP、RIP

2、OSPF、BGP等协议; (8支持IGMP、PIM等组播协议; (9支持1024以上个VLAN,支持多种VLAN策略;支持802.1Q,802.1p; (10支持端口的组播和广播抑制 (11支持超大帧(Jumbo Frame (12提供拥塞控制和避免功能; (13支持802.1x协议; (14设备支持DHCP中继; (15设备可以支持端口镜像的功能; (16国际唯一的通过权威评测机构Tolly Group(电信级可靠 性、服务质量保证和线速性能测试认证的交换机,Tolly Group证明了阿尔 卡特OmniSwitch8000/7000/6000系列交换机具有电信级的可靠性、性能和 QoS等特性,适用于数据/语音/视频融合的下一代网络; (17通过中国网络世界的一系列测试认证,证明了阿尔卡特

OmniSwitch8000/7000/6000系列适用于数据/语音/视频融合的下一代网 络,具有电信级可靠性、基于业务的安全性、线速的智能性等。

OmniSwitch 7000是阿尔卡特“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基础,可以用于企业网络(楼宇/园区的核心或者边缘,满足现在和将来关键性应用网络的需求。OmniSwitch 7000

系列线速的交换和路由,配合高效的网络可用特性以及久经考验的QOS能力,使得它非常适合支持IP-融合应用,例如在同一个基础架构中同时存在数据和语音。Alcatel OmniSwitch 7000 系列高性能的QoS优先级处理能力,使得它可以支持如下举例的融合应用。在这个企业网网络拓扑中,在核心层采用OmniSwitch7800,在边缘则是OmniSwitch 7700交换机。工作组交换机比如Alcatel OmniStack 6124/6148,以及其他基于IP的设备和它们通过10/100Mbps和千兆连接。在整个网络实施了第2/3/4层交换和第三层路由,同时还有基于标准的IEEE802.1Q VLAN和链路捆绑。OmniSwitch 7000 系列交换机的QoS特性确保流量分类以及为融合的媒体应用实施适当的优先化。

阿尔卡特OmniStack6100系列交换机

OmniStack6124/6148交换机是阿尔卡特OmniStack产品系列中最新增加的高性价比、可堆叠工作组交换机。OmniStack6124/6148是阿尔卡特针对下一代数据、语音和视频融合的企业组网需求而专门设计的。

OmniStack6124/6148堆叠支持线速交换性能和多种高速上联模块选项,同时每个堆叠单元均支持802.1Q、802.1p、端口聚合和IP组播。OmniStack 6124 和6148提供灵活的、完善的特性以及增强的QoS功能,可确保您的投资不会因网络的发展

扩充而受到损失:主要特点包括: ●线速交换 ●支持双管理模块

●支持冗余堆叠环路,确保数据的持续转发

●支持Back Pressure和802.3x 流控方式,防止数据包丢失 ●支持生成树算法,确保网络通信更可靠

●支持标准的802.1Q VLAN 标识,实现与其它厂家交换机的互操作 ●支持802.1p和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支持多 媒体和实时应用

●支持IP组播侦听,支持实时组播应用如视频会议和音频流 ●支持端口镜像,实时监测任何端口的流量

●支持多种管理方式:SNMP/RMON、WEB、带外控制口和Telnet 第五章网络可靠性设计

网络的安全运行,对信息网网络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随着各部门的信息化、数字化办公,可以说一旦网络服务器等中断,将会使整个办公陷于瘫痪,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网络的设计实施中必须对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详尽的考虑和设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由两个大部分组成,即网络的可靠性和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应用系统的可靠性主要由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数据库等的可靠性构成,在其它系统建议中说明;网络的可靠性则包括网络拓扑组网结构的可靠性及组网设备可靠性,下面对政务信息网中网络的可靠性设计进行说明。

1、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 分布式体系结构是提高可靠性的基础,与集中式体系设备相比较,分布式体系设备除性能可以通过插入更多的接口处理板提高整体性能外,更为关键的是将管理、路由转发、接口处理等功能分配在不同的部件上,协同工作,分布式体

系可以分散故障风险、隔离故障、提供冗余配置,提高系统的自动恢复能力;如管理部件故障,只需要更换这部分板件,不影响其他功能。而且,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提高组网的物理可靠性,如在城域网环网组网中,每个骨干节点都有两条GE接口与相邻的两个节点互联,从路由上提高了可靠性。但如果是集中式体系,则当节点设备出现故障时,这个节点两个GE口都会失效,造成节点所带网络的中断;而采用分布式结构时,可以将这两个接口分别配置到不同的接口板上,这样,无论这台设备的管理单元、交换转发单元,还是单一接口出现故障,都可以保证至少有一条路径是连通的,该节点网络都不会中断。

2、关键部件冗余: 采用分布式体系下,对设备的关键部件,如主控管理单元、交换转发单元等,进行冗余构造配置,保证系统在工作中不会全部失效。

3、实时热备份机制:

在系统软件及硬件的支持下,关键部件在发生故障能自动启动备份系统,而且主备之间的切换要能够实时热倒换,即运行中即使发生设备故障切换也不会对网络业务造成影响。

4、热插拔特性: 设备任意单板需要支持热插拔特性,保证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或系统需要升级扩展时,不需要停机处理,保证网络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5、冗余电源支持: 冗余电源负载分担及备份供电可保障系统具有可靠的能量源。

6、散热系统: 散热系统使设备长时间运行而不至因为系统升温过高出现故障,冗余风扇等散热装置可以增加设备的运行时间及减少故障发生。具备这些特性的网络设备是保障网络高可靠运行的基础

第六章网络安全设计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也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经,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止网络病毒的传播是现在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部办公系统网络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系统。整个网络和外部隔离,其网络中心有多台服务器。网络上连接的PC机有800台左右。对于这样大的一个用户群,非常需要一个整体的防病毒方案来保护整个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过对网络系统的风险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来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即,可用性: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

机密性: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

可控性: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

访问控制:需要由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外部不可信任的网络隔离,对与外部网络交换数据的内部网络及其主机、所交换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同样,对内部网络,由于不同的应用业务以及不同的安全级别,也需要使用防火墙将不同的LAN或网段进行隔离,并实现相互的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在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防止非法窃取、篡改信息的有效手段。

安全审计:是识别与防止网络攻击行为、追查网络泄密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网络监控与入侵防范系统,识别网络各种违规操作与攻击行为,即时响应(如报警并进行阻断;二是对信息内容的审计,可以防止内部机密或敏感信息的非法泄漏针对企业现阶段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业务流程,结合企业今后进行的网络化应用范围的拓展考虑,企业网主要的安全威胁和安全漏洞包括以下几方面: (1内部窃密和破坏

由于企业网络上同时接入了其它部门的网络系统,因此容易出现其它部门不怀好意的人员(或外部非法人员利用其它部门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入内部网络,并进一步窃取和破坏其中的重要信息(如领导的网络帐号和口令、重要文件等,因此这种风险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的。

(2搭线(网络窃听

这种威胁是网络最容易发生的。攻击者可以采用如Sniffer等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在INTERNET网络安全的薄弱处进入INTERNET,并非常容易地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获取所有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的内容。对企业网络系统来讲,由于存在跨越

INTERNET的内部通信(与上级、下级这种威胁等级是相当高的,因此也是本方案考虑的重点。

(3假冒

这种威胁既可能来自企业网内部用户,也可能来自INTERNET内的其它用户。如系统内部攻击者伪装成系统内部的其他正确用户。攻击者可能通过冒充合法系统用户,诱骗其他用户或系统管理员,从而获得用户名/口令等敏感信息,进一步窃取用户网络内的重要信息。或者内部用户通过假冒的方式获取其不能阅读的秘密信息。

(4完整性破坏

这种威胁主要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者存储期间被篡改或修改,使得信息/3 数据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从而变得不可用或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由于XXX 企业网内有许多重要信息,因此那些不怀好意的用户和非法用户就会通过网络对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服务器上的重要文件进行修改或传达一些虚假信息,从而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5其它网络的攻击

企业网络系统是接入到INTERNET上的,这样就有可能会遭到INTERNET上黑客、恶意用户等的网络攻击,如试图进入网络系统、窃取敏感信息、破坏系统数据、设置恶意代码、使系统服务严重降低或瘫痪等。因此这也是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防范。

(6管理及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

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信息的应用和安全技术相对滞后,用户在引入和采用安全设备和系统时,缺乏全面和深入的培训和学习,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技术认识不足,很容易使安全设备/系统成为摆设,不能使其发挥正确的作用。如本来对某些通信和操作需要限制,为了方便,设置成全开放状态等等,从而出现网络漏洞。由于

网络安全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因此,对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使安全设备能够尽量发挥其作用,避免使用上的漏洞。

(7雷击

由于网络系统中涉及很多的网络设备、终端、线路等,而这些都是通过通信电缆进行传输,因此极易受到雷击,造成连锁反应,使整个网络瘫痪,设备损坏,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为避免遭受感应雷击的危害和静电干扰、电磁辐射干扰等引起的瞬间电压浪涌电压的损坏,有必要对整个网络系统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第七章网络物理设计 7.1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

无屏蔽双绞线 UTP ( Unshield Twisted Pair 可用于所有配线子系统,可传输 70V 以下几乎所有的弱电信号,包括数据、语音、控制和图像信号等,是结构化布线的基础介质。UTP 采用先进的平衡式传输方式,利用差值传送,减少了外界的干扰,与以往的同轴电缆和屏蔽双绞线相比大大提高了抗干扰能力。UTP 分 3类和 5类两种。3类 UTP 支持 10M bps数据传输和语音、低频控制信号,5类 UTP 支持 155M bps ATM 数据传输,目前最高支持 622M bps ATM 数据传输。

光缆( Optical Fiber 主要用于建筑群间和主干子系统。与UTP相比,光缆传输信号的特点是: ∙高带宽(最高可达 Multi-Gigabit 几十亿位每秒; ∙适用范围广(支持各种网络包括 10Base-F、令牌网、 FDDI、 100Base-FX、100VG-AnyLan、 ATM、1000Base-FX; ∙超长传输距离; ∙高可靠性、保密性、抗干扰能力强;

∙易于安装、维护、管理; ∙使用周期长,可通过更换光纤复用设备可不断提高光纤的使用周期。

Fiber Optic Cable

4-Pair Unshielded Twisted-Pair (UTP Cable 电缆配线架∶分多种系列和型号,设计完善,使用颜色编码,容易追踪和跳线,体积小,比传统配线箱节省50%空间;快接式跳线易于管理、维修。配线板系列使用模块

化接口,可直接端接各种网络设备。

光缆配线箱∶模块式结构,易于扩充插接耦合装置,接续容易。

分埋入型、表面型、双孔、单孔等多种型号,适应于墙面、家具表面或地面安装。

标准RJ45的8芯接线符合ISDN标准。 7.2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八十年代以来,有线电视、消防报警、安保监控、计算机网络、 X.

25、DDN 、无线通讯等技术在大型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现代建筑早已超出了传统“挡风遮雨”的范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中心。弱电系统象神经网络一样遍布每个角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线路繁多,检修困难。电话系统使用传统音频线,闭路电视使用同轴电缆,不同的电脑系统使用不同的网络电缆,这些线路标准不一,施工动作重复,建筑物内线路繁杂,检修、维护十分不便。

二、互不兼容,缺乏灵活性。电脑和电话的线路互不相关,网络电缆各不相同,如果办公室改变用途,只能重新拉线,这对已完成装修的大楼是无法接受的,不但消耗人力物力,更加剧了线路混乱,造成故障隐患。

三、设计封闭,缺乏扩展性和统一标准。由于各类系统独立设计,无法统筹,应用新技术只有另起炉灶。当代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年大计和保持领先不可兼得实在是建筑艺术重大的遗憾。

四、故障繁多,缺乏可靠性。各系统无统一标准,导致互相干扰。据统计,大型楼宇 70%的日常故障因线路而起,“三日一小修,半月一大修”,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何况损失惊人。

北方电讯 IBDN 改变以往不同系统线缆的不一致性,统一采用62.5 / 125 多模光缆、 8.3 / 125 单模光缆以及专门设计的无屏蔽双绞线( UTP 作为传输介质,仅 UTP 在传输带宽及抗干扰性能方面就比传统的双绞线和细缆有了极大的提高,它可以支持高达100M bps 的数据传输,五类线缆更全面支持 155M bps ATM 与622M bps ATM 数据传输。由于 IBDN 将不同系统的传输介质统一起来,从而提供了真正面向未来、技术先进的模块化、灵活及完整的布线系统。

7.2.1 IBDN的定义

IBDN( Integrated Build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全名为“建筑物结构化布线系统”,它是为适应 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 的需求而特别设计的配线系统。通过应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采用组合压接方式,很容易将其组合成完整的系统。采用普通UTP 即可传送话音、数据和图像信号,并能连接 IBM 、Wang 、DEC 、HP 等电脑网络和安全报警监控系统;采用光缆及高品质的双绞线更可传送高速数据、高精度图像并符合未来 FDDI (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传输介质标准。

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对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安全可靠和稳定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建楼宇的网络对内要兼容不同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PC及外设,构成灵活的拓扑结构,具备足够的扩展能力;对外则通过与中国公共数据网 ( CHINA PAC 、综合业务数字网 ( ISDN 与国内外的新闻机构、信息中心互连,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系统。既适应当前需要,又充分考虑到未来。

北方电讯的IBDN通过一次性的布线投资,可以解决 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楼宇布线问题。北方电讯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大厦网络布线系统,全面负责用户建筑(群布线的设计和工程质量。

7.2.2 IBDN的结构

下图即为IBDN系统的典型结构示意:

IBDN 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

a工作区子系统( WORK AREA 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 成。常用终端设备是计算机(PC、工作站、终端、打印机、电话、摄像头、监控头等设备。

b管理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由交连、互连和I/O组成。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I/O 位于用户工作区和其它房间,使用户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c水平子系统( HRIZONTAL 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于信息插座。常用 1010 或1061 型的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

d干线子系统( RISER ;BACK BONE 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实现主控计算机设备、程控机 PBX 和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常用通信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和光纤。

e设备子系统( EQUIPMENT 由设备间的电缆、连接器和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的各种设备( PBX 或计算机主机 互连起来实现布线系统与设备的连接。主要为配合不同设备的适配器。

f校园子系统( CAMPUS 实现布线系统在建筑群中楼宇间的连接。

7.2.3 IBDN 的特点

完整的产品- IBDN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包括双绞线(铜线及光缆传输线、匹配器、接线箱、电子装置、保护设备、安装维护工具、管理软件及工程服务。

模块化- IBDN精心的设计使得用最小的附加布线与变化即可实现系统的搬迁、扩

充与重新安装。

综合通道- 作为基本链路的综合通道连接楼宇内及室外的各种低压装置。信息路径具备共享传感信息及综合系统的能力。

灵活性- 北方电讯的IBDN设计使用北方电讯设施网络管理系统,它带有电子话音及数据通信电缆。使用该系统减少了对传统管路的需求,同时提供了结构化的设计来实现与管理系统。

面向未来- IBDN允许用户利用各种最新技术,这是因为IBDN 综合了各种平台。例如在施工中可以先综合话音、数据及采暖、通风及空调自控,再加入其他低压设备。

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结构化布线表现出如下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灵活的组织结构为计算机网络重组( 由于工作需求进行布局变更 或升级提供极大的方便。

完善的产品系统∶从缆线、接插件到信息接口,北方电讯提供完整的技术保证( 信号传输性能 ,因此为计算机网络高速、可靠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高性能的产品系列∶包括光纤及 100M 非屏蔽双绞线,为某些特殊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强大的技术支持∶北方电讯提供各种环境的测试报告,并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做专门的开发,满足长期应用及特殊的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已经成为通讯网络系统的国际标准∶计算机网络成为标准化连接结构,并在各行各业广为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不但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同时也适于电话通信系统,因此为综合办公建筑(如智能型办公大厦、高级酒店或商业大厦提供了完整的信息网络解决方案。

7.2.4 北方电讯 IBDN 的优势

经济性- 长远的经济利益。用IBDN建立智能大楼意味着用最初的工程造价降低长期的建筑物运行费用。

高效性- 不断增长的物业费用是业主关注的重点。安装IBDN系统就是降低花费的合理投资方式。这是因为IBDN的高效性、实用性,对用户需要保证了快速反应,同时花费最低。

便于重新安装- 北方电讯的IBDN既面向新建筑,又适用于翻新和改建。一旦选用了 IBDN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始终如一地提供完全的兼容支持。

低廉的运行花费- 利用IBDN的模块化与灵活性可以大大降低运行费用。IBDN 提供了节省资金的工作方式。运行花费包括建筑(群人员与设备的增加与重新安置,以及变化的需求所发生的费用。

布线是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灵魂,物理的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神经。布线系统的选型和设计决定了智能大厦的生命力,从而影响今后数十年的工作。

7.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3.1 布线系统设计目标

布线系统将为数据、语音通信提供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它具有以下特点: 实用性-- 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且实现数据、语音及监视信号的传输。灵活性-- 布线系统能够满足应用要求,即任一信息点可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摄像头等。

模块化-- 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内的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 布线系统可扩充,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 将设备扩展。

经济性--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3.2 IBDN布线系统服务的范围: 1布线需求分析:

完整的需求分析使用户得到灵活、价格合理的布线系统,能够完全支持客户的计算和商业环境。北方电讯的工程师和用户一起决定合适的布线系统性能、实施要求和完工准则。

2专家缆线布放设计∶

由具有北方电讯授权的、富有经验的工程师实现对整个布线系统的设计。考虑配线间的位置、相关的网络元件以及合适的媒介及网络拓扑选择,提出具体的设计建议,进行实地勘察并在布线实施前给出场地准备要求。

3高质量安装和施工督导∶

依照有关的国际标准对布线系统进行安装,对布线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非技术性

的管理、协调。由经验丰富、专业化的队伍完成安装。合同签订后提出施工日程和施工规范。

4缆线测试和验收∶

完工后的布线系统将进行标准测试,以验证其功能,并纠正发现的问题,最后提交测试文档( 新布的缆线或更改过的旧线均包括在内 。

5完善的缆线文档∶

完工后系统的结构、连接信息及详细的测试结果,将以文件的形式提交给用户。

3.3 布线服务的目标 1高质量、合理投资∶

用户能以合理投资获得高质量布线服务。北方电讯的服务一直处于最前列, IBDN的布线质量将一如既往地得到保证。

2模块化,保护用户的布线投资∶

结构化布线系统具有模块化的特点,便于扩充,模块化还允许将故障隔离于局部并减少整个网络瘫痪的可能性。

3符合工业标准、灵活、保护用户的设备投资∶

由于符合工业标准,北方电讯的布线在有限的缆线资源内提供最大的灵活性,能够为用户集成多厂商产品及新技术,保护用户的设备投资。主干网提供广泛的通信功能,子网可按部门进行灵活分配,并方便地接至主干。

4可靠性∶

独立组织研究表明,80%的网络部件的故障源于错误的布线。选用最高品质的缆线及相关材料、精心地设计安装可以减少这类故障。

5多种缆线功能∶

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传输媒介,经济地满足各部分的要求。 6长期的支持∶

完善的布线文档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长期支持得到保证。 7.4布线系统方案 1. 设计目标

布线系统的设计,旨在建立开放、灵活、实用、扩充、经济及安全的高品质布线系统,并达致下列目标: 标准化的网络系统- 符合各种设计规范(见设计依据,产品均符合国际和工业标准,提供多厂家产品的支持能力。

系统扩充性- 配合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可实施的布线方案,兼顾现阶段的需求及未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扩充能力。支持 FDDI、ATM、微波卫星信号;预留与 INTERNET 的接口。

资讯互通、资源共享- 通过网络实现各部门、各单位、各栋楼的互连,实现资源共享及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高速的传输速率- 建立起100M bps 的计算机网络,并提供通信介质上的155M BPS( ATM 传输潜力,使未来能弹性地提升为 622M BPS( ATM 高速网络,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2.设计范围

本综合布线系统实施范围是以一层到六层提供数据的整体方案。(参见7.4平面图 3.设计依据

3.1 国际标准: a IEEE802.3 10BASE-T 10BASE-F b IEEE802.5 Token Ring c EIA/TIA 568,EIA/TIA 568A 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d ANSI X3T9.5 e FDDI、ATM 3.2 安装与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电信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IBDN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总则

7.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4.1布线与设备分布

1信息点数量统计:XXXX个。

2信息插座出口:出口处采用IBDN标准墙上型单/双孔插座,终端延续采用地面或桌上型信息插座。根据信息统计情况,数据点采用5类信息插座,五类信息插座支持100M 传输速率,可满足多用户单位高速率传输的要求,当信息点数需增加时,可采取房间内

分置集线的方式扩大用户量,不必在初装时过分加大昂贵的五类插座数量。 3水平布线种类:数据点采用5类UTP无屏蔽双绞线。方案中尽可能利用管线,未铺部分采用吊顶配线桥架走线方式。

4主配线间的位置: IBDN系统的主配线架设于二层计算机房。

5设计要求灵活支持FDDI、SWITCH以及总线结构,并提供与国际标准EIA-568B 的接口。

4.2布线系统结构

从IBDN的标准结构和房屋的具体情况来看,整个系统共分为六个子系统,即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 ( 见图 。

我们选用星形结构。星形的物理结构是一种最灵活的物理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适配器或网络设备构成不同的逻辑结构,既适合于电话系统的需求,同时也适合于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智能系统的要求。整个结构为星形结构中心在主设备间,辐射向各个楼层,配线架引出水平双绞线到各个信息点。星形结构的中心均为管理子系统,通过两点式的管理方式实现整个布线系统的连接、配置及灵活的应用。

4.3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即最终用户的办公区域,包括信息插座和终端设备连线。随着用户业务的快速增长,每个人都会在大楼内部、地区内、甚至全球范围内通过电子设备以数据形式交换信息,进入全球通信网。每个人的办公桌上至少有一部电话、一台PC或终端。面对这种发展趋势,IBDN系统中信息插座要能提供数据、话音或两者组合所需的灵活性,除了能直接的或现有的服务之外还要符合当前定义的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接口标

准。

工作区子系统包括信息插座与终端线两部分。终端线为两端均为8 pin的 RJ45 标准插头的直接双绞线,用与连接各种不同的用户设备;信息插座选用符合EIA/TIA 568 6类及6类传输标准的信息插座,5类插座使得整个传输链路在电气上都符合5类标准,不会在工作区产生瓶颈效应。另外该插座是ISDN规定的标准用户终端插座,今后用户采用ISDN设备时,直接插入插孔即可。

根据标准的IBDN设计,在每个信息插座旁边要求有1-2个单相电源插座,以供计算机设备使用,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间距建议大于10cm。

4.4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至用户工作区,并端接在信息插座上。IBDN的水平子系统由四对非屏蔽双绞线组成。

这种非屏蔽双绞线是EIA/TIA 568 标准建议用线,可以取代诸如同轴电缆、屏蔽线等传统布线材料的使用,将各种不同的布线规范综合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结构,

易于安装、抗干扰能力强且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M bps。在水平子系统设计时,我们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4.4.1 水平电缆的类型∶

水平缆线按照国际标准EIA/TIA 568建议,数据传输选用五类UTP。5类线是当前国际上品质最好的双绞线,其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ps,将给业务的增长提供充分的扩

充余地,能节省后期投资,将通信网络的维护费用降至最低,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水平布线的方法和水平电缆长度∶

根据具体情况,建议采用管道和桥架方式,从配线间通过预留的管道将水平电缆引至各工作区,这种方式可以给缆线提供最好的保护,但要保证水平缆线的长度不超过EIA /TIA 568 标准的规定--100米。

4.6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包括交连、互连和信息点。管理点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的手段,交连使用户有可能安排或重新安排线路。因此通信线路能够延续到建筑物内部各点,从而实现了通信线路的管理。由于工作人员和设备在大楼里的工作地点不是一成不变,而这种改变所花费的成本日益增长,因此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本方案中,整个线路管理的基本方案采用单点管理、双交连方式,使客户在交连场改变线路,而不必使用专门的工具或专业技术人员。在管理子系统设计中,主要是主配线间这部分。

主配线设备间用于安放数据交换机和计算机主机系统,包括电缆和连接硬件,把公用设备连接到建筑物布线系统中。由主桥架从机房引到电缆井中。双绞线的端接仍然使用跳线架,所有来自各个子配线间的双绞线均系统地端接在跳线架上,使用快接式跳线,从而构成另一个管理点,这样就实现了单点管理、交连的结构。

4.7 布线系统对环境的要求:

a在IDF内安装水平桥架,用于干线和水平电缆的布放。 b一面墙上用20MM厚的防火胶木板覆盖,以便安装跳线架。 c至少有3-4个独立的单项电源双孔插座,以供网络设备使用。 d有良好通风系统用于散热。

eIDF内防尘良好,应有照明系统以便安装和管理。 f吊顶式天花板顶或架高地台层棚用于布线。 g设备间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配线架等。 h安放主干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配线架等。

i用户为IBDN提供独立的管路和线槽,光缆还需另增独立的光缆线槽。 j用户提供用于安装配线架的木板(安在墙上。 k用户完成对建筑物的整改工作,如钻孔等等。

施工过程中,用户提供存放 IBDN 材料的地方。我们选用星形结构。 4.8 综合布线系统对网络的支持

计算机网络是楼宇智能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各类硬件、软件、资源可有机地联成一个完整的的办公环境,并可与系统外部的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PDS 布线系统由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 Bell Lab 提供技术,具有技术与设备的先进性,保证安全可靠,并有较长的生命周期(15年质量保证。

PDS系统支持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点对点方式、星形结构、环形结构,并支持网络拓扑结构的可扩展性,以便与各类设备灵活连接入网,满足系统规模扩充的要求。

PDS布线系统可以组成高速主干网,用以连接中心及各部门的资源子网,同时也是与外界通讯的主要干道,从而在大楼构建起信息流通的"高速公路",传输不低于100M BPS。

PDS布线系统成高速主干网符合IEEE 802.3 和IEEE 802.5 标准的网络连接。PDS 布线系统支持FDDI 双环光纤主干网和最新的ATM( 155M bps ,以及将来的 ATM ( 622M bps ,而且支持 IEEE802.5 16M BPS 和 IEEE802.3 10M BPS 网络的要求。

7.5 主干桥架平面设计图

①展厅 2 ②会议室 12 ③设计 20 ④电脑部 20 ⑤收发室 2

⑥物业部 5 ⑦工会党办 6 信息点合计:67个

①力佳 80 11㎡

②信兴 80 10㎡信息点合计:160个

第八章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课程设计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拓展手段,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战了自己的见识,也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走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奠基石。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针对于此,在经过相应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参考文献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30-92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16806-1997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 50116-9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电子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1996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GB/T13926-92 《可编程序控制器》GB/T15969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712-92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 9386-1988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90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 15532-1995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Part 3:Programming Languages (IEC1131-3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稿范文第5篇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交通班

名:

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X月

X日

1

连杆的设计

1.1

连杆的工作情况、设计要求和材料选用

1、工作情况

连杆小头与活塞销相连接,与活塞一起做往复运动,连杆大头与曲柄销相连和曲轴一起做旋转运动。因此,连杆体除有上下运动外,还左右摆动,做复杂的平面运动。

2、设计要求

连杆主要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交变载荷,因此,在设计时应首先保证连杆具有在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钢度。如果强度不足,就会发生连杆螺栓、大头盖或杆身的断裂,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设计连杆的一个主要要求是在尽可能轻巧的结构下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为此,必须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合理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3、材料的选择

为了保证连杆在结构轻巧的条件下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采用精选含碳量的优质中碳结构钢45模锻,表面喷丸强化处理,提高强度。

1.2

连杆长度的确定

设计连杆时首先要确定连杆大小头孔间的距离,即连杆长度它通常是用连杆比来说明的,通常0.3125,取,,则。

1.3

连杆小头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刚度计算

1、连杆小头的结构设计

连杆小头主要结构尺寸如图1所示。

为了改善磨损,小头孔中以一定过盈量压入耐磨衬套,衬套大多用耐磨锡青铜铸造,这种衬套的厚度一般为,取,则小头孔直径,小头外径,取。

2、连杆小头的强度校核

以过盈压入连杆小头的衬套,使小头断面承受拉伸压力。若衬套材料的膨胀系数比连杆材料的大,则随工作时温度升高,过盈增大,小头断面中的应力也增大。此外,连杆小头在工作中还承受活塞组惯性力的拉伸和扣除惯性力后气压力的压缩,可见工作载荷具有交变性。上述载荷的联合作用可能使连杆小头及其杆身过渡处产生疲劳破坏,故必须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图1

连杆小头主要结果尺寸

(1)衬套过盈配合的预紧力及温度升高引起的应力

计算时把连杆小头和衬套当作两个过盈配合的圆筒,则在两零件的配合表面,由于压入过盈及受热膨胀,小头所受的径向压力为:

(1)

式中:衬套压入时的过盈,;

一般青铜衬套,取,

其中:工作后小头温升,约;

连杆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于钢

;

衬套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于青铜;

、连杆材料与衬套材料的伯桑系数,可取;

连杆材料的弹性模数,钢[10];

衬套材料的弹性模数,青铜;

计算小头承受的径向压力为:

由径向均布力引起小头外侧及内侧纤维上的应力,可按厚壁筒公式计算,

外表面应力

(2)

内表面应力

(3)

的允许值一般为,校核合格。

(2)连杆小头的疲劳安全系数

连杆小头的应力变化为非对称循环,最小安全系数在杆身到连杆小头的过渡处的外表面上为:

(4)

式中:材料在对称循环下的拉压疲劳极限,

(合金钢),取;

材料对应力循环不对称的敏感系数,取=0.2;

应力幅,

;

平均应力,;

工艺系数,,取0.5;

连杆小头的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一般约在范围之内[4]。

3、连杆小头的刚度计算

当采用浮动式活塞销时,必须计算连杆小头在水平方向由于往复惯性力而引起的直径变形,其经验公式为:

(5)

式中:连杆小头直径变形量,;

连杆小头的平均直径,;

连杆小头断面积的惯性矩,

对于一般发动机,此变形量的许可值应小于直径方向间隙的一半,标准间隙一般为,则校核合格。

1.4

连杆杆身的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

1、连杆杆身结构的设计

连杆杆身从弯曲刚度和锻造工艺性考虑,采用工字形断面,杆身截面宽度约等于(为气缸直径),取,截面高度,取。

为使连杆从小头到大头传力均匀,在杆身到小头和大头的过渡处用足够大的圆角半径。

2、连杆杆身的强度校核

连杆杆身在不对称的交变循环载荷下工作,它受到位于计算断面以上做往复运动的质量的惯性力的拉伸,在爆发行程,则受燃气压力和惯性力差值的压缩,为了计算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必须现求出计算断面的最大拉伸、压缩应力。

(1)最大拉伸应力

由最大拉伸力引起的拉伸应力为:

(6)

式中:连杆杆身的断面面积,汽油机,为活塞投影面积,取。

则最大拉伸应力为:

(2)杆身的压缩与纵向弯曲应力

杆身承受的压缩力最大值发生在做功行程中最大燃气作用力时,并可认为是在上止点,最大压缩力为:

(7)

连杆承受最大压缩力时,杆身中间断面产生纵向弯曲。此时连杆在摆动平面内的弯曲,可认为连杆两端为铰支,长度为;在垂直摆动平面内的弯曲可认为杆身两端为固定支点,长度为,因此在摆动平面内的合成应力为:

(8)

式中:系数,对于常用钢材,,取;

计算断面对垂直于摆动平面的轴线的惯性矩,。

;

将式(8)改为:

(9)

式中

连杆系数,;

则摆动平面内的合成应力为:

同理,在垂直于摆动平面内的合成应力为:

(10)

将式(10)改成

(11)

式中:连杆系数,。

则在垂直于摆动平面内的合成应力为:

和的许用值为

,所以校核合格。

(3)连杆杆身的安全系数

连杆杆身所受的是非对称的交变循环载荷,把或看作循环中的最大应力,看作是循环中的最小应力,即可求得杆身的疲劳安全系数。

循环的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在连杆摆动平面为:

(12)

(13)

在垂直摆动平面内为:

(14)

连杆杆身的安全系数为:

(15)

式中:材料在对称循环下的拉压疲劳极限,(合金钢),取;

材料对应力循环不对称的敏感系数,取=0.2;

工艺系数,,取0.45。

则在连杆摆动平面内连杆杆身的安全系数为:

在垂直摆动平面内连杆杆身的安全系数为:

杆身安全系数许用值在的范围内,则校核合格。

1.5

连杆大头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刚度计算

1、连杆大头的结构设计与主要尺寸

连杆大头的结构与尺寸基本上决定于曲柄销直径、长度、连杆轴瓦厚度和连杆螺栓直径。其中大头宽度,轴瓦厚度,取,大头孔直径。

连杆大头与连杆盖的分开面采用平切口,大头凸台高度,取,取,为了提高连杆大头结构刚度和紧凑性,连杆螺栓孔间距离,取,一般螺栓孔外侧壁厚不小于2毫米,取3毫米,螺栓头支承面到杆身或大头盖的过渡采用尽可能大的圆角。

2、连杆大头的强度校核

假设通过螺栓的紧固连接,把大头与大头盖近似视为一个整体,弹性的大头盖支承在刚性的连杆体上,固定角为,通常取,作用力通过曲柄销作用在大头盖上按余弦规律分布,大头盖的断面假定是不变的,且其大小与中间断面一致,大头的曲率半径为。

连杆盖的最大载荷是在进气冲程开始的,计算得:

作用在危险断面上的弯矩和法向力由经验公式求得:

(16)

由此求得作用于大头盖中间断面的弯矩为:

(17)

作用于大头盖中间断面的法向力为:

(18)

式中:,大头盖及轴瓦的惯性矩,,

,大头盖及轴瓦的断面面积,,

在中间断面的应力为:

式中:大头盖断面的抗弯断面系数,

计算连杆大头盖的应力为:

一般发动机连杆大头盖的应力许用值为,则校核合格。

2

连杆螺栓的设计

2.1

连杆螺栓的工作负荷与预紧力

根据气缸直径初选连杆螺纹直径,根据统计,取。

发动机工作时连杆螺栓受到两种力的作用:预紧力和最大拉伸载荷,预紧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保证连杆轴瓦过盈度所必须具有的预紧力;二是保证发动机工作时,连杆大头与大头盖之间的结合面不致因惯性力而分开所必须具有的预紧力[15]。

连杆上的螺栓数目为2,则每个螺栓承受的最大拉伸载荷为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在气缸中心线上的分力之和,

(19)

轴瓦过盈量所必须具有的预紧力由轴瓦最小应力,由实测统计可得一般为,取30,由于发动机可能超速,也可能发生活塞拉缸,应较理论计算值大些,一般取,取。

2.2

连杆螺栓的屈服强度校核和疲劳计算

连杆螺栓预紧力不足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但预紧力过大则可能引起材料超出屈服极限,则应校核屈服强度,满足

(20)

式中:螺栓最小截面积,;

螺栓的总预紧力,;

安全系数,,取1.7;

材料的屈服极限,一般在800以上[16]。

那么连杆螺栓的屈服强度为:

则校核合格。

3

小结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稿范文第6篇

设 计

说 明书 网

目录

一、网页设计目的

1.1 网页设计需求浅谈2 1.2 个人网页设计理念2 1.3 制作背景2 1.4 术语定义2

二、网页设计以及浏览工具

2.1 网页设计说明3 2.2 色彩方案3 2.3 工作环境3 2.4 浏览工具3

三、个人网页功能模块设计

3.1 空间动画4 3.2 主页5 3.3 日志7 3.4 日志简介8 3.5 相册界面9 3.6 相册展示10 3.7 音乐11 3.8 音乐列表12 3.9 个人资料13 3.10留言板14

四、总结

4.1 技术总结15 4.2 个人心得总结15

附加:第二种网页设计图

一、网页设计目的

1.1 网页设计需求浅谈: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网页制作技术方面的日臻成熟人们越来越关注网页的美观性,所以当下网页制作的一个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网页的美观和可操作性。在表达一些理念方面东西的时候能更加的形象化与多样化。就全球上网的人数来说,有很多的人正通过个人空间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学生也学习到了 各个方面不同的知识,人们通过自己的文字来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网络空间,个人空间向我们透露着这个信息传递和情感的平台将影响接下来的几代人.

1.2 个人网页设计理念:

本次毕业设计目的就是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页,通过一些信息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思想与观点,还有就是一些个人对于生活的一些心得体会,再其中加入个性化的元素能表现自己符合自己性格的色彩搭配与文字图画以及音频,当然也是对过去的留恋,故空间名取名为流年,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

1.3 制作背景

a.网站项目的名称:个人空间 b.用户:普通的用户

1.4术语定义

个人空间: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信息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不同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网络资源的整理与评论,到有关公司、个人的构想,从新闻、照片到日记、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都应有尽有。

二、网页设计说明以及浏览工具

2.1 网页设计说明

(1)名称:流年

(2)性质:个人空间

(3)主要内容:这是一个以个人空间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所包括的页面开场动画、主页、日志、相册、音乐、资料、留言板等。

(4)版式:左边为导航区,右边为展示区。

(5)风格:主调请亲而不失格调,色彩淡雅,版面活泼风趣。

2.2 字体、色彩方案

为了个人空间网页设计能够更好投入到实际操作中,特此准备了两种方案。

(1) 一种为淡暖色系

黄绿色(C:9 M:0 Y:36 K:0)橙色调(C:0 M:30 Y:70 K:0) 朱红色 (C::32 M::72 Y:85 K:29)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为辅色调

字体均采用华康少女字体、华康采风字体、华康娃娃体。

(2)一种为清蓝色系(备选方案)

淡蓝色(C:9 M:0 Y:36 K:0)

粉红色(C:7 M:33 Y: 0 K:0)

桔黄色 (C:0 M:36 Y:47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为辅色调

字体均采用楷体字体、仿宋字体、黑体. (3)整体色彩都采用代表忧伤的颜色,以便烘托出“流年”这个主题,达到更好的视觉上的享受。

2.3 工作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系统 制作工具:Photoshop CS5

2.4 浏览工具:

IE浏览器

三、个人网页功能模块设计(第一种方案)

3.1 空间动画

本页采用贴图的形式来展现整个动画,主体上以书为主,以图片为辅,书本上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正在诉述着人生的种种,零零碎碎的照片,CRY,NEVER,LOST,BELONG,EVEN各种的心情,从不同角度展现生活的美,让用空间那种独特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我的生活。

文本区:文字都运用华康隶书体,给人一种亲切感而又不失严肃。

色彩区:整页运用灰色(C:4 M:4 Y:4 K:4)为主,

色(C:0 M:0 Y:0 K:0)

赤褐色(C::20 M::30 Y:45 K:0)

色(C::0 M::0 Y:0 K:100)

朱红色(C::32 M::72 Y:85 K:29)

为辅 3.2

主页

主页采用了左中下的框架结构,左上角的空间名称“流年”让人充分了解主题,字的旁边添加一些线条花加以点缀,显得生动活泼。在左侧的导航栏中的选项界面运用圆形的方式将其逐一展现出,并且均在每一张页面上能够得到显示,右侧的图片区放入一张小女孩对过去的怀念之情的手绘图。下边的导航栏中以新鲜事、相册、联系方式展现,相册中运用到了时间轴,照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飘过,这样增加了画面的跳跃感。在所有页面中都采用了简洁的样式,从而达到网页表现与内容分离的目的,让我能更好的设计网页的显示效果。

色彩区:

整体页面以黄绿色(C:9 M:0 Y:36 K:0)色调

橙色调(C:0 M:30 Y:70 K:0)

“流年”采用了方正隶二简体字体,48,严谨而不失大体,其色彩为朱红色(C::32 M::72 Y:85 K:29)

“主页、日志、相册、音乐、资料、留言板”采用了华康少女文字,

简单 14 以黄绿色(C:9 M:0 Y:36 K:0)

为已打开页面, 。

为辅色调

为主

橙色调(C:0 M:30 Y:70 K:0)

为未打开页面

“新鲜事、相册”采用了华康流线体,流畅14,以(C:0 M:55 Y:74 K:0)

下方的日志排列采用了方正隶变简体,9.5,以黑色(C:0 M:0 Y:0 K:100),以及联系方式采用了华康少女字体,10,以橙黄色(C:0 M:55 Y:74 K:0),粉红色(C:0 M:30 Y:37 K:0)

。 3.3

日志

个人日志中仅仅是一个日志列表的显示,我所做的就是用传统的样式让日志展现出来,按照日期来排列,并且标注一些日志是最新的,整个日志列表有日期、标题、浏览量以及横线、翻页栏来组成。同时将个人的联系方式放到了左下角,以便访客可以及时和我联系。日志列表的最上角的运用了三张照片和一张信封、一杯咖啡,希望访客能够在品尝咖啡的同时来享受这些所带来的触动。右上角的白色的SPING THE STORY粘贴在墨迹上,仿佛在诉说着这些故事的深远,并且与右下角的山水图对应。

色彩区:

黄绿色(C:9 M:0 Y:36 K:0)橙色调(C:0 M:30 Y:70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日期、标题、浏览量”采用了Adobe 楷体std,12,黑色(C:0 M:0 Y:0 K:100)。

日志列表中的日期、浏览量,采用了Arialz字体,而日志名采用了方正隶变字体,统一大小9.5,灰色(C:57 M:49 Y:48 K:15)

3.4 日志简介

在日志简介中我采用了最简洁的排版,文本区我插入了FATE/ZERO NIGHT这篇文章,紧跟其后就是创作的时间以及阅读量。文章下方还有“赞、转载、分享、评论、复制地址、举报、更多等多种对文章的选项,到文章的右下角还有上一篇以及下一篇的提示。整体版面简洁大方,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在整个页面的右下角的插入图片,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访客能够体会这个图片对生活的期待。

色彩区:

黄绿色(C:9 M:0 Y:36 K:0)橙色调(C:0 M:30 Y:70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文章的标题以及时间日期均采用了Arial字体,18,正文部分采用了Arial字体,10,灰色(C:59 M:50 Y:50 K:18)

文本区的导航栏的文字采用了Arialz黑体std字体,10,浅灰色(C:29 M:24 Y:24 K:0)

3.5 相册界面:

此页面中采用了左右的排版,左侧为导航栏包括左下角的联系方式,当访客打开电子相册时,就会出现一个翻开的书,书上粘贴着一个关于寻找过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童话故事“小王子”,画面色彩清晰分明,能在那么一瞬间走入访客的心里,并且点击进入这个浅蓝色按钮,继续欣赏下去循环下去。整体画面清新,主题明显,色彩暖人心。

色彩区:

黄绿色(C:9 M:0 Y:36 K:0)橙色调(C:0 M:30 Y:70 K:0)

浅蓝色 (C:20 M:6 Y:6 K:0)

灰蓝色 (C:3 M:2 Y:4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为辅色调 为辅色调

“个人相册”采用了楷体字体,能够方便访客进入界面,25,灰色 (C:67 M:60 Y:59 K:44)., “点击进入”采用了黑体,8,白色((C:0 M:0 Y:0 K:0) 下方的相册简介采用了华康采风体,6,浅灰色(C:58 M:50 Y:49 K:17),整体字体运用的合理到位,活泼而又不失单调。

3.6 相册展示:

相册展示中我采用的流动的方式来展示照片,在展示区运用了一个展示栏,有树叶,有房子,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能够充分的烘托出主题,图片大都选用了色彩比较温和而又不失风格,而且相册名为清新,图片与名称相呼应。大图片为一个小女孩正在望着天空,戴着一个猫咪的帽子,被风吹起的头发,飘起的裙摆,就这样,轻轻地走进人的心底。下方的小图片采用的是流动展示的方式,点击下方的指示栏就可以进入下一组图片。整体版面干净明了。

色彩区:

黄绿色(C:9 M:0 Y:36 K:0)橙色调(C:0 M:30 Y:70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上方的相册名称“清新、暖暖、唯美、意境、浪漫”采用了华康娃娃体,17,深橙色(C:19 M:57 Y:82 K:4)暗绿色(C:39 M:17 Y:96 K:1)

为未打开的相册,

为已打开的相册。

下方的流动相册的“BACK、NEXT”采用了华康童童体,16,橘黄色(C:0 M:25 Y:64 K:0)

3.7 音乐:

音乐的界面采用了左右两侧的排版来向访客展示,左侧的导航栏沿袭一贯的风格,右侧的展示区标题部分“ENJOY YOURSELF,SMILE(享受自己,笑一笑)”,希望访客可以放松心态来享受听觉上的心灵盛宴,旁边插入了一张卡通风格的图片,以此来衬托音乐这个主题。搜索栏上简洁而方便访客搜索音乐。对于每个人听音乐的心情不同,所以我把不同心情时会听的音乐分了一下类别,分为开心时,激动时,安静时,忧伤时,思念时,甜蜜时,幸福时,想哭时等,分别对应上相应的图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下方的翻页栏依然还是沿用传统的风格。整体感觉不单调,有种别致清新的感动。

色彩区:

黄绿色(C:9 M:0 Y:36 K:0)

橙色调(C:0 M:30 Y:70 K:0)

灰色调(C:0 M:30 Y:70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为辅色调

标题部分“ENJOY YOURSELF,SMILE”采用了华康童童体,30,标题下方的介绍文字采用了方正体,12,康体简橙色调,橙色调(C:0 M:30 Y:70 K 0)0)

“搜索”以及各种心情时的文字采用了华康少女字体,10,白色(C:0 M:0 Y:0 K:0)橙色调(C:0 M:30 Y:70 K 0)

。浅灰色(C:34 M:30 Y:29 K:

3.8 音乐列表:

音乐的界面采用了左右两侧的排版来向访客展示,左侧的导航栏以及右侧下角的翻页栏沿袭一贯的风格,右侧的音乐列表取用了思念时的一个界面,仍旧还有搜索栏,按照时间、歌手和歌名来搜索的搜索栏,简单而又实用。五张整齐的图片排列着,正在向访客们轻轻地诉说着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单纯的思念。图片下方的文字介绍着思念时听着音乐的故事。思念一个人的很安静,所以歌曲全大多数选用轻缓节奏的九首歌曲,还有三个简单的选项“播放、下载、评论”供访客选择,可以让访客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

色彩区:

黄绿色(C:9 M:0 Y:36 K:0)

橙色调(C:0 M:30 Y:70 K:0)

灰色调(C:0 M:30 Y:70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为辅色调

标题上方的“音乐”采用了华康少女文字,活泼可爱,18,灰色 “思念时”以及文字介绍均采用了楷体,8和6(C:51 M:43 Y 43 K:7)

,橙色调(C:0 M:30 Y:70 K:0)

音乐列表中的字体都是采用Adobe 楷体字体和迷你简小隶书,字 体简洁适合,7.5和8.5,(C:51 M:43 Y43 K:7)

3.9 个人资料:

此页面采用左右排版,左侧风格依旧,右侧使用方框来展示内容,套用了腾讯空间的展示页面,三个方框分别用来展示主人照片、空间等级、以及个人资料,用方框的方式来展现内容,可以具体化,也可以抽象化。在个人资料上有一部分的空间的简介,充分显示出流年-忆往昔,而且使用了不同颜色来叙说这个空间的真正意义。下方还有两个兴趣爱好、空间动态两个蓝色按钮,使用了凹凸效果,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可以更好达到提到人气,而且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色彩区:

黄绿色(C:9 M:0 Y:36 K:0)

橙色调(C:0 M:30 Y:70 K:0)

灰色调(C:0 M:30 Y:70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为辅色调

暗绿色(C:23 M:0 Y:63 K:0)为辅色调

空间资料上的文字采用了华康少女字体,11,淡粉(C:1 M:17

Y:40 K:0)

,以及空间名称采用了华康娃娃体和迷你简体柏青,

18,暗蓝色(C:92 M:71 Y:30 K:13)

空间介绍上的文字采用了华康楷体字体,8,黑色(C:0 M:0 Y:0 K:0)。

3.10 留言板:

留言板的界面以简洁来展示,依然是右侧来展示留言板的内容,分为留言主页,有话要说,留言管理三个部分,旁边加上两个纸飞机是为烘托留言这个主题。整体简洁方便访客畅所欲言,版式套用腾讯空间的模式,再加以修饰,组成了这一部分画面,右下角的图片,温暖的气氛,让人不紧想休息一会,对整个页面进行评价。

色彩区:

黄绿色(C:9 M:0 Y:36 K:0) 橙色调(C:0 M:30 Y:70 K:0)

为主色调 为辅色调

淡蓝色(C:4

M:1 Y:5 K:0 ) 为辅色调

留言板的选项上采用了楷体字体,10,暗蓝色(C:62 M:44 Y:22 K:1)

其他字体均为华康少女字体,12,粉红色(C:0 M:19 Y:20

K:0)

四、总结

4.1 技术总结:

我在个人主页的制作过程中唯一让我感到通过自己学习所能应用的技术就是PSD,虽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是通过查阅资料还是将其运用到网页制作中。当然还有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技术在网页上的应用。 4.2 个人心得总结: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