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残损人民币论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1
1

残损人民币论文(精选4篇)

残损人民币论文 第1篇

一是有的商业银行在挑剔残损人民币时标准掌握不严。有的商业银行在挑剔残损人民币时未严格执行人总行出台的《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在挑剔残损人民币时,存在用流通卷甚至用连号新钞凑整把的现象。

二是有的商业银行对外兑换残损人民币的标准较为随意。在抽查某地中支交存的销毁券时,发现在兑换被火烧损和被动物啃残的人民币中,有的按标准可以全额兑换的只兑付半额,而有的按标准只能兑换半额的却给予全额兑付。

三是在进行复点的残损人民币钱袋上无装袋票或装袋票与实际装袋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如对某商业银行交存的5元券进行复点时,发现其装袋票为5角。此类情况存在较大资金安全隐患。

四是交存的小额残损人民币差错较多。交存的残损人民币中5角、1元和5元券存在差错较多的情况。2012年一季度在复点某商业银行交存的1元券中,几乎每把都有差错。或是长款或是短款;有的一把钱中甚至长款或短款10多张。商业银行交存的残损人民币中甚至存在一捆钱中多一把或少一把及有夹把或夹张的情况。

五是交存的钱捆有的整理不够规范,钱张参差不齐。由于目前的复点工作都是手工操作,整点不规范的钱捆给人民银行的复点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及措施:

一是加强制度学习。金融机构要认真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学习人民银行的《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提高业务人员对残损币兑换、回收销毁重要意义的认识。在日常工作处理业务时切实执行相关制度,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完善岗位培训。商业银行要根据业务人员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开展以钱捆质量达标、损伤券兑换标准、假币鉴定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和考试。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是强化内部管理。商业银行要结合岗位职责,建立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使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要及时调配人员,确保人力投入到位。

四是加大检查力度。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此项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业务进行监督检查。人民银行发行库对金融机构交存的钱捆要严格把关,结合残损人民币复点、清分业务中发现的问题,对差错较多的金融机构及时督促其整改。对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中存在的违规问题要加大处罚力度,使商业银行更好地履行法定义务及自身的社会责任。

《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2篇

主备:巩大千

审核:张小强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学习重点:

1、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一、预习导学

1.自查资料,了解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写作背景。

2、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3.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

(1)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二、课堂研讨

1、检查自学情况

2、自由读课文,组内成果交流后展示。3.当堂探究: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4、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5、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三、拓展延伸 a、课文小结 b、检测训练

1、给加线字注音。

锦幛()

荇藻()

蓬蒿()

憔悴()

蝼蚁()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3、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找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4、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二课

主备:巩大千

审核:张小强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锦幛()荇藻()蓬蒿()憔悴():

蝼蚁():

2.文学常识填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诗稿》和《 》。

二、理解探究

1.把握诗中用“无形的手掌”抚摸中国地图生发联想的抒情线索。

2.读第一部分,思考:“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 “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

3.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我们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三、合作释疑

1.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2.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四、课内精读

1.诗歌中提到的“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这些意象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诗歌中括号内的文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2.“江南的水田……只有蓬蒿”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3.哪句诗使全诗阴暗的基调转为明朗?

4.这首诗是怎样将众多的形象,贯穿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5.找出诗中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并加以分析。

6.诗歌末句“那里,永恒的中国!”中的“那里”指哪里?“永恒的中国”在诗人心目中应是怎样的?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二课

主备:巩大千

审核:张小强

五、拓展延伸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 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残损人民币论文 第3篇

一、2006-2011年普洱市残损券回笼情况

为更好的展现近几年普洱市人民币残损券回笼情况, 特将2006~2011年一组同期数据进行整理比较, 如下图表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 2006~2011年普洱市人民币的回笼在稍有起伏中保持整体上升的态势, 但是残损人民币的回笼与整体回笼情况关系不是很紧密, 变化趋于平缓, 因此“残损券占比”表示出一条以较低比例 (15%~30%之间) 呈整体下降的折线图。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回笼量达到历史新高, 但残损券回笼比例达到历史最低。经调查, 造成回笼资金剧增的主要原因是孟连边境贸易的增长以及境外资金由于局势变动的而大量回流, 从孟连口岸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1年边贸进出口总额43790万元, 比上年增长35.8%。其中进口18177万元, 比上年下降18.3%, 出口15105万元, 比上年增长50.7%, 边民互市10508万元, 均为人民币现金结算。同时, 由于境外局势不稳定, 在外的中国商人不愿意在当地存款, 造成孟连县各金融机构办理大额异地打款业务较多, 以孟连县邮政储蓄银行为例, 2011年1至10月, 无投放, 全部为回笼, 净回笼资金高达35268.4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 管辖边三县 (澜沧、西盟、孟连) 的澜沧支库在2011年统计期内回笼发行基金占全辖回笼基金的38.7%, 比2010年同期增长82.6%, 远高于全辖50.1%的同期增长水平, 但此支库回笼的残损券比例仅为7.9%, 远低于2010年同期29.7%的水平。

二、残损人民币回笼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 地域原因成回笼自然阻碍

普洱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 横断山脉南段, 最高海拔3307米, 最低海拔317米, 相对高差3053米, 辖内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全市山区面积占98.29%, 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 (市) , 人口约259万,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9.4%, 城镇人口92.5万, 城镇化水平仅36%, 辖9县1区, 其中有四个县与邻国接壤, 国境线长约486公里, 澜沧、西盟、孟连三县与缅甸接壤, 江城县与越南、老挝接壤。普洱与各县的道路交通目前仅限于多弯道的二级公路, 因此普洱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高原山区, 人口分布不集中, 城镇规模小, 少数民族村寨分散, 尤其是接壤的三国边境地区均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交通、地理、经济发展程度等诸多方面原因给人民币的回笼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 撤县支行发行库对回笼影响显著。

一是发行库减少引发各县金融机构萎缩。目前普洱市仅澜沧、镇沅两县设立发行库, 撤库后各金融机构网点大量缩减或者撤离, 普遍仅存农业银行、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三家商业银行, 并且网点很少。在人民币收付业务检查中, 普遍反映无库县流通人民币整洁度差, 兑换窗口少导致残损人民币回笼达不到要求无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二是撤库后较大程度影响各县金融机构的成本核算。为降低运营成本, 各机构会有意识的减少调运的次数 (包括完整券和残损券) 、偏好大面额人民币的调运, 以及降低对回笼人民币的整点标准以此减少人工及工作量, 最大限度让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在上述图表中边三县回笼资金虽大但残损券比例很低, 大部分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整点不到位, 因此就带来边境地区流通中钱币整洁度差、辅币缺口大、回笼不到位的情况。三是无库县人民银行监管执行力下降。对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的监管权相对削弱, 在监督商业银行柜面人民币收付业务时就有点力不从心。

(三) 人民银行履职被动直接影响回笼效果

人民银行在2010年前对残损人民币回笼采取的态度是坐守等, 没有主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残损人民币的回笼工作。虽然2011年总局开始对残损人民币回笼采取计划性措施, 但从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比2010年残损人民币同期增长仅2.6个百分点, 截止三季度普洱市只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指标的62.3%, 尤其是小面额人民币回笼远远达不到要求。这是由于长期存在的一些顽固性问题因此收效甚微。

(四) 金融机构柜台业务执行不到位造成不好社会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 客户在办理业务时出现银行不办理零钞兑换、拒绝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现金中夹杂残损币、现金中夹杂停止流通人民币等等, 其中拒绝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现金中夹杂残损币两种情况个人客户反映较多, 在全辖随机发出的89份“人民币收付业务满意度情况问卷”中分别占比19.1%和22.5%。由于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挑剔标准以及残损人民币兑换规定执行不力, 没有有效发挥窗口服务作用, 给残损人民币的回笼带来很大程度的阻碍。

(五) 边疆少数民族观念保守拉长回笼周期

只有部分城镇居民知道商业银行有对残损人民币进行兑换的义务, 大部分村寨少数民族群众消息闭塞, 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对银行心存敬畏, 去找银行兑换认为是求人, 怕麻烦, 大部分觉得钱能用就行, 不在乎新旧程度。而且由于道路交通的问题, 偏远地区的群众除了偶尔出来赶集市, 大部分时间都是足不出山, 因此本来整洁度不高的人民币会很长时间积压在使用者手中, 给回笼带来困难。

三、对残损人民币回笼工作的建议

面对如地域、发行库有无等客观暂时无法改变的硬环境, 我们可以从改善软环境着手, 尽力解决残损人民币回笼的难题。

(一) 把残损人民币回笼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总第465期) Times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总局计划, 且当地人民银行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回收计划, 根据计划数和一定时期实际回笼数确定一个较为科学可行且商业银行必须执行的一个比例 (即在各银行回笼资金中残损券必须占比多少) , 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考核当中;二是针对辅币整洁度低、需求缺口大但库存量充足进而引起的回收难度大的问题, 人民银行要加大对辅币的硬性投放力度, 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履行对公众的券别调剂职责, 满足社会的辅币需求, 从而解决回笼的问题。

(二) 加强对商业银行人民币收付业务工作的检查

在对商业银行的现场检查中, 不应仅停留在内控制度建设、营业场所内容公示、柜面收付业务是否违规上, 要将重心放在缴存款质与量的检查考核上, 要求商业银行不仅加强对柜面人员的管理, 不折不扣执行残损人民币兑换相关规定, 尤其是要加强整点管理监督工作, 缴存的钱捆质量必须达到“五好”钱捆要求, 对不合格的机构人民银行要及时通报并要求限时整改达到规定要求。

(三) 提高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要有效利用反假宣传网络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 深入各村寨开展爱护人民币、残损人民币兑换等方面的宣传活动, 让更多的人改变观念, 正确使用人民币, 了解商业银行的职责, 参与到对商业银行窗口服务的监督工作中, 尽可能保证流通人民币整洁度和回笼量。

(四) 加强残损人民币复点方面的管理

复点是项长期的均衡性工作, 需要一部分人具体执行此项工作, 进行合理安排、统筹规划。复点工作要做到未雨绸缪, 能根据回笼情况和预期合理安排复点人员进行复点, 并保证有一定数量备用的复点人员, 以满足不时之需。

(五)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为使残损人民币的回笼工作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应考虑加入一定的激励机制。当地人民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对商业银行考核通报的长效机制, 根据每年的考核结果对完成情况较好的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颁发相关奖牌, 对完成情况较差的机构实施一定的处罚并要求限期整改, 如连续两年不达标对其现金存取款的服务实施严格管制。

2、《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4篇

一、导入

1、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个高贵而倔强的灵魂(屏显作者图片及文字:走近戴望舒)去听听这个柔弱的中国文人,虽身陷囹圄却又曾怎样激情满怀的歌唱——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标题、作者)

2、我们今天的任务是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这首诗歌。

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师: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遍。

二、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诗人的手掌不是“完整”的,而是“残损”的?

“残损”是什么意思?(伤残破损)

师:那么诗人的手掌为什么是“伤残破损”的呢? 师:同学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写作的背景吧)

(屏显: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写《等待(二)》一诗时,还记忆犹新地写下了这样叫人刻骨铭心的句子: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做白虱的巢穴,做泔(gān)脚缸,/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等待(二)》)

师: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在狱中所受到的惨无人道的折磨。这下,大家明白诗人的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了吧?

(“残损的手掌”,是诗人遭到日寇摧残的结果,也让我们想到被日寇蹂躏的山河破碎的祖国!同时这也是诗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挚爱的写照!

2、“那辽远的一角”,是指哪里? 师:讨论讨论。根据什么讨论?根据诗句讨论。(学生讨论)

根据“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是太阳,是春”等诗句,以及老师提供的写作背景,“那辽远的一角”,还有“那里”,应该是指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

三、谈感受

1、再读课文,说说令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地方?

生1:最让我心动的是“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荔枝花本应该是漫山遍野、香气四溢和争先恐后地开放的,可是现在却“寂寞地憔悴”,这说明侵略者对祖国的蹂躏之深。

师:是啊,没有蜂围蝶阵,没有游人如织,现在只有——你读—— 师:在这里,诗人悲愤的情感不是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鲜明的形象——荔枝花上,这就是诗歌“用形象说话”(板书)的特点。诗人自己也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在表现自己跟隐藏自己之间。”(屏显)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显得难能可贵。

生2:最让我心动的是“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因为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强烈地悲愤之情。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生2:一个“尽”字充分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因为诗人已经看到最南方的时候,祖国依然没有逃出侵略者的铁蹄。师:请同学们把这个“尽”字标下来。

生3:“没有渔船”,说明不仅是陆地,就连海上也被鬼子占领,沿海的老百姓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一个“苦”字,点出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痛苦,没有任何快乐可言。

师:你觉得南海应该是什么样子?

生4:太阳一照,波光粼粼,大小的渔船来回穿梭,渔民们唱着欢快的渔歌,海浪轻拍着海岸,非常地祥和安宁!

生5:最让我心动的是“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因为它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诗人对解放区的向往。

生8:让我心动的是“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从“只有那里”可以看出除了解放区充满自由,其他地方我们中国人都像“牲口”“蝼蚁”一样,没有自由,任由日军奴役,甚至自己连生命都不能把握。但是从“永恒的中国”又可以看出,诗人对解放区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与了热切的希望。

师:好!我们就用这种“真挚的情感”和“热切的希望”来齐读17—26行!(生齐读)

2、师:还有谁想说令自己心动的句子?(无人举手)好,请看屏幕。(屏显:这一角变成灰烬,/那一角是血和泥;/这一片湖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读一读,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想一想:哪一处错误最不可以原谅?

生1:这个“已”字表明“这一角”早已经变成了灰烬,那是过去的而不是现在的事情。

生2:这个“该”字强调“这一片湖”应该是我的家乡,但是现在不是了,被侵略军占领了,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悲愤、惋惜之情。

生3:这个“只”字强调“那一角”除了“血和泥”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可见侵略者对我们国土蹂躏之深。

师:还有不可原谅的错误吗?(学生反复对照、思考)生4:还漏掉了一个括号!

师:(故意地)不就是一个小括号吗?

生4:不行!这个括号,表明里面的两行诗写的不是现实中的故乡,而是回忆中的故乡。

师:哦,可不可以这样说,回忆中的故乡越美,就越能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悲愤之情。(屏显正确句子)让我们把上面的种种理解化作朗读传达出来!(学生齐读)

3、师:不要说是多情的诗人,谁又能摆脱对家乡的牵挂?何况他的家乡就是胜似天堂的杭州呢?诗中的“湖”指的就是杭州西湖,戴望舒小时候家就在西湖的附近,在他的记忆里,西湖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而他尤其不能忘的是最好的季节里的西湖。如此仙境一般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指名朗读,再读)师:还有如锦幛的繁花吗?还有奇异芬芳的嫩柳枝吗?还有淡妆浓抹的美景吗?还有悠扬婉转的柳笛声吗?还有戴着柳条帽子的无忧的嬉戏吗?„„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现在——(指名朗读,再读,齐读)

师:此时,谁的心中满腔怒火?请站起来!(学生义愤填膺,纷纷站起来)侵略军蹂躏了你的家乡,让你国破家亡!请你用声音告诉我们,告诉所有人,你愤怒了!你激动了!你义愤填膺了!你怒不可遏了!——读!(学生齐读)

师:看大屏幕(屏显:9—14行),接着读下去——(学生读至第14行)师: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这首诗写于1942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解放区也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很多人对抗战失去了信心。但是在侵略者黑暗潮湿的地牢里,却响彻着如此健康明亮的歌唱!这是怎样的一种民族精神呀!请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把第17—26行背诵下来吧。(学生背诵)

师:在时代潮流的感召下,诗人戴望舒终于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一次次充满韧劲和豪情地歌唱:(音乐声中屏显,教师朗诵: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惟一的美梦。)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