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类与画角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活动角;为每个学生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和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激活认识,引入新课
1.激活已有认识。
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三个图形。
提问: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这个角(指直角)是不是直角?(教师演示用三角尺比一比,确认直角,并标注直角符号)
你知道区分锐角和钝角的标准是什么吗?(和直角比较) 2.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在二年级已经认识过锐角、直角和钝角,以直角的大小为标准,(指角)这个角是直角,这个小于直角的是锐角,这个大于直角的是钝角。那么到底有哪几种角呢?这就要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除此之外,我们这节课还要利用量角的经验,学习画已知度数的角,学会画法。(板书:画法)
二、操作比较,认识新知
1.学习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引导(指直角)刚才我们验证了这个角是直角。你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吗?请你用量角器量一量练习纸上的那个直角,看看等于多少度。
交流:直角是多少度?(根据回答演示量直角,观察直角是90°,并板书:直角是90°,让学生读一读)
(2)认识平角。
让学生用活动角做成直角(教师同时用活动角演示出直角)。
引导:请大家把这个直角像老师这样,(师生同时操作)转动其中一条边把角一点一点变大,旋转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为止。这样也组成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指顶点和边)。这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请同学们互相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互相指、互相说) 画图:这个角可以这样画出来:先画一个点,再沿直尺向一边画一条射线,向另一边画另一条射线,这就是一个角(标注弧线),同学们,我们刚刚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角的一条边的,所以这个角的标记可以这样标(在弧线上加一个箭头)
追问:那这个角有什么特点呢?(两边在一条直线上)
说明:这样的角叫作平角。(板书:平角)请在练习纸上找到平角,互相指一指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引导:同学们,平角相当于几个直角那么大,应该是多少度呢?请你量一量练习纸上的平角,并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平角是多少度?(板书“平角等于180°”让学生读一读)你知道直角和平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吗?(板书:1平角=2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引导:你觉得把锐角、钝角和直角、平角比较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来看活动角。
师生同时操作,旋转一条边从小到大做几个锐角;(旋转到直角的位置时提问:现在还是锐角吗?为什么?)继续旋转,做几个钝角。(旋转到平角位置时提问:现在还是钝角吗?为什么?)
追问:那比直角大的都是钝角吗?(平角不是钝角)
提问:根据活动角的操作,知道锐角和钝角的大小与直角、平角有怎样的关系了吗?说说你的认识。
指出:大家通过活动角的变化,知道了锐角比直角小,就是小于90°的角;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就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
现在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练习纸上第1题的锐角,和我们的结论一样吗? 交流:这些锐角各是多少度?锐角度数的大小应该是多少? 指出:锐角是小于90°的角。(板书:锐角小于90°)
引导:量一量练习纸第2题钝角的度数,再和同桌互说说你的结论是什么。 交流:钝角的大小怎样?
指出: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板书:钝角比90°大,比180°小)
让学生读一读锐角、钝角的板书,教师进一步强调锐角就是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是比直角大、比平角小的角。
(4)认识周角。
引导:刚才活动角已经转动成平角,我们继续转动这条边把角变大,让两条边重合为止。(师生同时操作活动角)现在这个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指一指、说一说这个角顶点和边。(指名学生边指边说明)
画图:这个角可以这样画出来: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重合的边。(画出角)这样两边重合的也是角。(同样我们根据这条边旋转的方向这样标注弧线符号)
提问:这样的角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说明:把一边旋转一周,两边重合所得的角,叫作周角。(板书:周角) 提问:那周角包含了几个平角,大小是多少度?(板书:周角等于360°) 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5)整合结果,形成认识。 ①做“练一练”第1题。
同学们,请你们看一下下面各是什么角?你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一排吗?为什么这么排呢?(指出:我们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周角,90°、180°和360°的角分别是直角、平角和周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但比平角小的角是钝角)
②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观察折扇、团扇中的角,说说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还能找出生活里的这种角吗?(学生举例,如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组成的平角和周角,单杠回环动作形成的平角和周角,扳动扳手时可能形成的平角和周角等)
2.学习角的画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说说如果要在量角器上画一个50°的角,可以怎样画,同桌互相用笔尖指一指、说一说。
画角:想一想,你能不能在练习纸上画一个50°的角?在练习纸上尝试画一画。(学生画角,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画出50°的角的?(结合交流,教师演示画角,明确先画一条射线,再确定50°角的另一条边的位置并画出来)
要求学生按照画法再画一个50°的角,同桌互相说说画法。
交流:你能说说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吗?(课件展示一遍)
指出:按照要求的度数画角,可以先画一条射线,再把量角器中心和射线端点、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然后从0°起找到要画的度数画点,画出另一条边。(板书:画一条边
摆量角器(两个重合) 找点画另一条边)
(1)做“练一练”。
让学生画出指定度数的三个角。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交流用量角器的画法)还可以用什么画这三个角?(交流用三角尺的画法)
说明:画指定度数的角,可以用量角器按步骤画角;如果要画的角是特殊的、三角尺上有的角,也可以直接用三角尺上的角画。所以记住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有时可以方便我们的学习。
(2)拓展提升。
同学们,三角尺除了可以画出这些角,还可以画出哪些角呢?请你们拿出一副三角尺来拼一拼。
三、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把你认识的内容与同学们分享吗? 回顾一下认识各类角和学习画角的过程,还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
板书:
角的分类和画角
直角
90°
平角
180°
角的分类:锐角
小于90°
钝角
大于90°,小于180°。
周角
360°
画一条边
画角:
摆量角器(两重合)
角的分类与画角教案范文第2篇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胡益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角的度数进行分类。会用量角器、三角尺画不同度数的角。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角的的动态形成过程,画角的技能训练,构建不同角的概念表象,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不同角。 (2)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1)理解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形成过程。 (2)用量角器画角。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量角器量角,那么三角尺上的角分别是什么角,究竟是多少度,你会量吗?
2.学生独立量角后,交流方法,汇报度数。
3.归纳:1直角=90°,三角板上其余的两个角都比直角小,是锐角。 4.用活动角摆角
(1)你能用手中的活动角,摆出30°、45°、60°、90°的角吗? (2)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3)理解角的动态形成。
教师小结:通过用活动角摆角,我们发现:角还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形成的图形。旋转到30度,形成30度的角;旋转到60度,形成60度的角;旋转到90度,形成90度的角。如果继续旋转,又会形成哪些不同的角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
【设计意图】通过用活动角摆出不同度数的角,使学生感受随着角的一条边的旋转,角的大小在不断变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角的动态定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角和周角 (1)认识平角
①旋转活动角至半周位置
提问:观察活动角,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学生自由发言
②结合演示,介绍平角的动态定义
教师: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③提问:你知道平角多少度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用量角器量出180度;2个直角合起来就是一个平角,所以是180度。 板书:1平角=180° (2)认识周角
①谈话:刚才我们利用折扇活动角认识了 “平角”,如果继续旋转活动角,还能组成什么新的角呢?你能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②结合演示,介绍周角的动态定义。
教师:像这样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③提问:周角多少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半周是180度,一周就是2个180度,是360度。 板书:1周角=360°
【设计意图】借助活动角的动态变化,认识平角和周角,有助于学生区分平角和直线、周角和射线,同时动态呈现的过程,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1度角的理解。
2.角的分类 (1)回顾梳理
谈话: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角?它们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预设:直角9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
教师指导:明确锐角和钝角的度数范围。
(2)引发思考: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①提问:你能用“>”或“<”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预设: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②提问:周角、平角和直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1: 1周角=2平角;1平角=2直角 预设2:1周角=2平角=4直角 (3)小结
(4)反馈练习: 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写出角的名称。
【设计意图】比较不同角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对不同角的表象的建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结构化。同时,在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的观察与讨论中,也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平角和周角的认识。
3.学习画角
(1)出示例3:画一个60°的角 (2)学生尝试画角,小组交流画角方法 (3)学生展示画角的过程。 (4)尝试归纳画角的一般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5)反馈练习
①分别画出75°、105°的角。
学生完成后交流,画角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找准顶点和0°刻度线。) ②画出下面的角。
20°、30°、75°、85°、90°、120°、135°。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画角的方法是什么?画角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画角步骤的归纳与提炼,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辨析中学习新知,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三)总结延伸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画角时需要注意什么? (2)拓展延伸:
角的分类与画角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建立直角、锐角和钝角及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教学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的异同。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打一生活用品,通过猜谜语让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扇子)
(二)、新课学习
1
前面几节课,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
(2)、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学生汇报(数学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作业本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说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这是由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师: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1平角=2直角
180度=2X90度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出示活动角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2
学生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先将活动角摆成直角,摁着其中角的一条边不动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同样的方法摁着直角其中的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
(2)、通过操作观察,移动角的一条边后,所得的这些角的度数与90度角相比,我们可以分成几类? 学生汇报 (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指出并板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教师: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学生汇报(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角是锐角或钝角? 学生汇报:(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
(3)、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 48度99度65度175度90度152度87度
4.认识周角
(1)教师出示圆折扇,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观察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最后重合了。
(2)教师画图: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
3
(3)学生操作。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教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明确周角是两条射线重合。
(4)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 (5)你能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得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五、巩固练习
第一关:老师课件出示某个角,或老师说角的度数,学生说出该角的种类
第二关:“我是小法官”,判断是非 (1)179度是平角。 ( ) (2)一个周角=2个平角( ) (3)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 ) (4)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
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4
2、布置作业。 书本P43第1题。
思考题: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在什么特殊时刻形成什么类型的角?(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活实践)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
1、数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让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在课堂开始到结束都注重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趣味性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角的分类与画角教案范文第4篇
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学反思《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关于角的分类的知识,我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角的分类与画角教案范文第5篇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能力、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道与体育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度数画角。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观看沙坑跳远视频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体育项目吗?那你们知道他的技巧吗?怎样才能跳的更远?
是的助跑非常重要,接下来重要的是起跳角,不是你蹬的越高就跳的越远,从理论上他有个最佳度数45°。你能比划一下45°大概是怎样一个大小。
生比划,或者说三角板上有一个45°角。
二、新授
是的,我们已经用量角器量过这个角是45°,请你们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个角,那你们能画出这个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谁来画?生板演
还可以怎么画,(用量角器)
看来你已经预习过了,我们来看一下电脑老师是怎么教我们的,请你们认真仔细的听,把步骤记下来。他教的是60°角,60°角是如何画的呢?
(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是的,你看的非常仔细。那我们45°的角该如何来画呢?谁来说说看。 请2个人来说,接下来是学生动手画。一个人板演并说说自己画角的步骤 师巡视,
请学生说一说画角时注意什么? (注意对准0刻度,内圈还是外圈) 再让学生画,一个105°角 (注意0刻度是内圈还是外圈) 三:拓展
回到刚刚我们跳远,理论上说是45°角最合理,但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老师在网上收集了沙坑跳远的技巧。
第一,助跑,助跑是急行跳远的最关键技术。助跑速度要快,节奏感强,有弹性,踏跳时不能减速找板,要以最高的速度攻板踏跳。
第二,起跳角,最佳的起跳角度是18~24度(理论上是45度,但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生物界没有能达到这个角度的),也就是说踏跳瞬间身体要向斜上方尽力腾起,双臂斜上摆动带动身体跳起。
第三,空中姿态,你没有练过跳远,可以采用蹲踞式腾空,也就是踏跳瞬间,摆动腿随身体向前摆动,与地面成平行状态,保持这个姿态(空中的弓箭步,这个就叫腾空步)一段时间(很短,根据自己的水平),然后踏跳腿向摆动腿靠拢,准备落地。
第四,落地,落地时腰腹发力,双腿尽力向胸前靠拢,小腿向前伸展,完成落地。标准的落地,人是向侧向倒的(或向臀部小坐)。如果向前倒,就是起跳不充分,如果向后倒就是助跑速度不合适。
起跳角最好是18°-24°,你能画出这个区间吗?
先想象自己跳远的状态,18度到24度(课件演示以跳板为端点沙坑为射线画出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