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10-11
1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范文第1篇

马黎明

教学内容

苏科版教材四年级上第56-57页例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运算律的第一课,学生在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的技巧,提高运算的能力。在教学的设计中,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课本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的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学情分析

本课是运算律的第一课,学生在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的技巧,提高运算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从众多算法中分析比较,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规律、发现规律,直到应用规律,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参与体验,让学习体验突出个体,让体验产生效果,而不是教师的抽象概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

过程与方法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正确的用字母来表示。 突破方法:在列算式中理解算式的意义并发现运算律。 难点:正确的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突破方法:让学生看到图形和字母能更直观,简洁地显现运算律的本质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吧?大家最喜欢里面的哪些人物啊?为什么喜欢呢?

喜羊羊他们都注意观察,思考问题,总能想出办法对付灰太狼,今天我们请来喜羊羊和美羊羊,看他们哪个更聪明!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吧?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 (2)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A. 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B. 男生跳绳和女生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C.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2)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3)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

(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师: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都是求的跳绳的总人数。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连接这两道算式?(等号)板书:28+17=17+28 2

这是一个等式,读一读。

(4)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指名学生回答说,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6)从这些例子中,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7)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谁愿意上黑板写?(学生写,教师了解学生写的情况)。

(8)观察板演的等式,问:等式中的符号代表什么,如:○+□=□+○,教师就提问:“□”和“○”都代表什么,○+□=□+○表示什么呢?(代表任意的数)

小结: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可真多!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2、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第1排的两题填好。

96+35=35+□

204+□=57+204 指名回答,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46+59=46+59

90+10=5+95 [没有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号两边的加数不同。] (3)同学们,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计算中,哪些地方应用过加法交换律?

下面一道题357+218,请同学们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计算加法找出了一条规律(加法交换律),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加法的另一条规律。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 同学们根据例题这幅图再算一算“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会列式吗?

(1)指名回答,板书:28+17+23 第一步先求什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给28+17添上括号,表示参加跳绳的总人数:(28+17)+23,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2)还是这个式子28+17+23(板书)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应该怎么办?教师添上括号:28+(17+23),添上括号后表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它写成怎样的等式?

板书:(28+17)+23=28+(17+23)

(5)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教师当场板书)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2、归纳加法结合律:

(1)观察这三个等式, 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写一写。 板书:(a+b)+c=a+(b+c)

a、b、c代表什么?(a+b)+c表示什么?a+(b+c)表示什么? (3)小结:三个数连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3、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想想做做2后两排。 (45+36)+64=45+(□+□) 560+(140+70)=(560+□)+□

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知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还知道了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8)+48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女生代表加法交换律,男生代表加法结合律)

2、”想想做做”4 38+76+24

(88+45)+12 38+(76+24) 45+(88+12) 请每个同学选一组题独立完成。

反馈提问:为什么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小结:可见,合理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想想做做”5 出示题目后学生说。

五、拓展练习

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7=□+a 45+□+55=74+(□+□) 18+(c+□)=(18+□)+a

2、想一想:怎样应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30+28+70+45+72 =(30+70)+45+(28+72) =100+45+100 =245

3、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同学们,加法的这两个运算律,可以推广到任意多个数相加,即多个

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个数结合成一组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六、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范文第2篇

首先,在课堂上,孩子们始终能够跟着老师的步伐,认真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与总结,并且得出的结果还是令人惊喜的。孩子跳脱的个性并没有因是实习老师讲课而过度展现,学习态度还是十分认真的。

但是,认真的学习态度并没有完美体现在对待老师的提问上,部分孩子还是不太乐于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展现自己,整堂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基本上是固定的。当然,这除了与孩子自身性格相关外,也与老师的引导激励有关,在对孩子们们进行鼓励引导之后,举手情况还是会有所改善。

再者,通过这堂课,我发现自己对孩子们发现力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讲课时,发觉孩子们在课下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是有预习的,但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因此而被束缚,在主题引入环节根据已有条件提问题时,孩子们能够不拘泥于课本,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表达式的提出上,先不论正确与否,更是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而且,对于这种需要发散思维的问题孩子们明显兴趣更加浓厚。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并不是十分到位,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明显前松后紧,时间没有用在关键。对于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有些招架吃力。而且,自己对于教案的掌握也并没有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对课堂氛围的带动也明显不足。总之,虽说这堂课总体感觉不至太差但与预想还是有差距的。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范文第3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7册 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用字母表示的一般规律,熟练掌握简便运算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加法交换律

1、课间操时间,大家都在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大家说说你在操场上喜欢玩什么?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提示:今天主要研究加法运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

出示: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 17+28=45) 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它们的结果呢? (两个加数相同,都是28和17,加数的位置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你们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以来吗?教师继续板书:28+17=17+28 为什么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呢? 指出:这两个算式都表示两个数相加,尽管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和不变,所以可以用加号连接. 你们能够自己模仿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算式,并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

3、我们再仔细的观察这几个算式,,两个数相加时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象这样的算式还有多少?也就是说任何两个加数相加都存在这样的规律. 你们能结合上节课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们的新发现吗?

教师巡视,并作相应的辅导,在学生交流,板书:a+b=b+a。

4、教师小结: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板书:运算律。教师指着板书指出: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学生齐读一遍。 二.组织练习

完成练习题。下面我们再来研究加法中的另一个规律。

三、学习加法结合律

1、刚才通过解决第一题,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看看我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2、你们会自己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回答,教师有意识地板书:

(28+17)+23=68(人) 28+(17+23) (28+23)+17=68(人) 28+(23+17) 让回答的同学说说这么列式是怎么思考的?

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28+17)+23 28+(17+23)

4、那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参与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结果一样;运算顺序不同)你们能用什么符号连接?教师板书: (28+17)+23=28+(17+23)

5、出示:下面的Ο里能填上合适的符号吗? (30+10)+50Ο30+(10+50) (27+23)+47Ο27+(23+47)

6、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们从中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再交流,教师: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7、这样的描述太长又难记,你们从第一个运算律中能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自己尝试写一下。

板书:(a+b)+c=a+(b+c) 教师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8、渗透简便运算。计算比赛:两位同学上前比赛,不写过程,直接写得数,看谁速度快!

甲同学计算45+(88+12),乙同学计算(45+88)+12,30秒时间到!停笔!我宣布,甲同学快!乙同学慢!老师这样评价,你们有话要说吗?不公平!尤其是乙同学!甲同学算式中先算88 加12,正好凑成100。乙同学呢? (凑不成100)能凑整的快是吗? 好,再来一题!这次公平一点,自己选择,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师出示: 75+(48+25) (75+25)+48 等于多少?你算的是哪道? 为什么都选这道?因为先算75加25 正好得到100。原来巧用运算律还能使一些计算更简便呢!

9、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58+36+22+64= 357+288+143= 248+192+352= 129+235+171+165=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范文第4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7册 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用字母表示的一般规律,熟练掌握简便运算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加法交换律

1、课间操时间,大家都在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大家说说你在操场上喜欢玩什么?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提示:今天主要研究加法运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

出示: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 17+28=45) 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它们的结果呢? (两个加数相同,都是28和17,加数的位置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你们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以来吗?教师继续板书:28+17=17+28 为什么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呢? 指出:这两个算式都表示两个数相加,尽管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和不变,所以可以用加号连接. 你们能够自己模仿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算式,并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

3、我们再仔细的观察这几个算式,,两个数相加时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象这样的算式还有多少?也就是说任何两个加数相加都存在这样的规律. 你们能结合上节课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们的新发现吗?

教师巡视,并作相应的辅导,在学生交流,板书:a+b=b+a。

4、教师小结: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板书:运算律。教师指着板书指出: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学生齐读一遍。 二.组织练习

完成练习题。下面我们再来研究加法中的另一个规律。

三、学习加法结合律

1、刚才通过解决第一题,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看看我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2、你们会自己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回答,教师有意识地板书:

(28+17)+23=68(人) 28+(17+23) (28+23)+17=68(人) 28+(23+17) 让回答的同学说说这么列式是怎么思考的?

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28+17)+23 28+(17+23)

4、那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参与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结果一样;运算顺序不同)你们能用什么符号连接?教师板书: (28+17)+23=28+(17+23)

5、出示:下面的Ο里能填上合适的符号吗? (30+10)+50Ο30+(10+50) (27+23)+47Ο27+(23+47)

6、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们从中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再交流,教师: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7、这样的描述太长又难记,你们从第一个运算律中能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自己尝试写一下。

板书:(a+b)+c=a+(b+c) 教师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8、渗透简便运算。计算比赛:两位同学上前比赛,不写过程,直接写得数,看谁速度快!

甲同学计算45+(88+12),乙同学计算(45+88)+12,30秒时间到!停笔!我宣布,甲同学快!乙同学慢!老师这样评价,你们有话要说吗?不公平!尤其是乙同学!甲同学算式中先算88 加12,正好凑成100。乙同学呢? (凑不成100)能凑整的快是吗? 好,再来一题!这次公平一点,自己选择,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师出示: 75+(48+25) (75+25)+48 等于多少?你算的是哪道? 为什么都选这道?因为先算75加25 正好得到100。原来巧用运算律还能使一些计算更简便呢!

9、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58+36+22+64= 357+288+143= 248+192+352= 129+235+171+165=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