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避灾绿地范文(精选3篇)
城市避灾绿地 第1篇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色彩对我们的刺激无处不在。色彩本身并没什么情感含义, 但是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眼睛而产生色感时, 必然会导致人由于所受到的刺激而产生某种带有感情的心理活动, 这是人们主观的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这种心理活动就是色彩的心理感知, 包括色彩的温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明快感与忧郁感等[1]。
色彩明快感与忧郁感与明度和饱和度有关, 明度高而饱和度高的色彩会给人明快感, 明度低而饱和度低得色彩会给人忧郁感。从色彩的搭配方面来说, 低明度基调的配色会感觉忧郁, 高明度基调会感觉明快。色彩的对比也会产生明快感和忧郁感, 强对比色调感觉明快, 弱对比色调感觉忧郁[2]。
有关学者开始研究自然景观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植物或自然环境接触能够带给人类积极的心理感受, 例如帮助释放压力, 缓解精神疲劳和压力, 大自然对人产生的视觉体验可以辅助人们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异常, 例如抑郁、焦虑、忧伤。
许多研究证明植物景观对人生理及心理具有积极影响, 如辅助人释放压力、缓解疲劳, 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及增强人的活力。但关于植物色彩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及色彩植物在避灾绿地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将色彩心理学理论和避灾绿地植物应用结合来调节人的生理和心理, 对于避灾绿地的安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整理分析色彩心理学相关理论概念结合当下应用广泛的园林植物、筛选出色彩良好、具有安抚功能的彩色植物。以期应用于避灾绿地的植物配置中, 达到更具科学性的植物配置效果。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实验证明, 长时间使用电脑者若能经常注视绿色植物, 可以达到消除视觉疲劳效果[3]。这与绿色有助于缓解视疲劳理论是一致的。孙基哲[4]通过测试人在看报纸时看到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植物照片以及实体植物时, 人的β波减少一半, 说明这些颜色给人以安定的感受;而红色会减少α波, 增加β波, 会降低人安定感受、影响注意力。Park[5]发现手术病人在康复期间看到室内放置的绿色植物后δ波发生明显变化, 心脏收缩压和心率都有所下降, 疼痛、疲劳和焦虑感减少, 对病房环境也更加满意。植物色彩能够调节人的心理状态, 使人愉悦、平静[6]。Saito[7]发现用康乃馨 (Dianthus chinensis) 、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和少见的蓝花月季室内装饰, 可以使人们精力集中;Adachi[8]发现黄色的花自然清新, 能使人拥有愉快的心情, 蓝色的花能够优化环境, 使人心情感到平静;Kaufman[9]等发现不同颜色的树冠都能让人感到平静和放松, 但绿色树冠效果最好;Chang等[10]通过对比没有植物的室内环境照片, 发现人们在观看有绿色植物的室内环境照片时, 焦虑感和紧张程度下降, 情绪趋于稳定, 说明绿色植物对人的心理有更积极的影响作用;Dravigne等[11]发现在拥有植物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更有幸福感;植物色彩还能影响费行为;Prince[12]等研究影响月季销售的因素时, 发现影响月季花销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其花色。
色彩是靠人类对色彩的知觉来传达与接受的, 它给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无法全部用语言来表达。它引起的主观效果主要由生理因素和心理感受两方面组成[13]。在设计的世界里, 色彩即是一种语言, 可以凭借着自身的表现力和象征力传达给对方信息和情感[14];如红色、黄色、橙色给人们的心理联想是温暖的阳光[15];于小楠[16]认为, 相对于其他色彩, 绿色是最让人平静的颜色, 能够使疲惫的人宁静、愉快;周琴、吴志明、高卫东[17]叙述了环境因素对色彩心理的影响, 指出色彩心理因不同时代、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经济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同时也与个人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的有关。
2 植物色彩的应用[18]
2.1 色彩心理分析
当下的生活中, 大部分需要注意安全工作工种的服装都是橙色的, 像修路工人、环卫工人等, 由于橙色是最能引起注目的颜色, 所以橙色在国际管理中, 都被用作安全的颜色, 具有提醒的作用。
随着色彩联想的社会化, 色彩逐渐成为具有特定含义的象征。我们身处不同的地理环境位置及不同的历史时期, 致使我们对色彩有不同的理解感受。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人们对色彩不同象征意义的归纳, 总结出不同颜色所具有的各种象征意义[19]。 (表1)
2.2 植物色彩分析
(1) 观花植物。粉色系、白色系、蓝色系花能够更有效辅助放松身体, 并降低焦虑、愤怒情绪和疲劳程度;
黄色系、红色系花能够增强人体活力程度。
(2) 观叶植物。单色叶植物比彩叶植物能更有效辅助放松身体, 降低焦虑、愤怒及疲劳程度。
(3) 植物色块。绿色系和紫色系植物色块能更加有效地辅助身体放松, 降低焦虑、愤怒及疲劳感。
(4) 秋色叶植物。黄色叶植物更能有效辅助身体放松, 降低焦虑、愤怒及疲劳感。
当前我国对植物色彩的分类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权威的标准。现有的分类方法基本都是按照植物器官为单位将不同的植物色彩进行分类。表2基本概括了我国现有的针对园林植物色彩所做的分类梯度。
2.3 避灾绿地色彩植物选择
一年四季中, 不同季节的植物叶色搭配不同,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 主要以绿色为主, 通过对单色调和进行色彩明暗的搭配, 在选择一些其他颜色系进行点缀, 这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色彩设计和搭配。结合部分景观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以及符合色彩安抚作用的彩色植物选择避灾绿地中具有安抚功能的彩色植物, 如表3避灾绿地彩叶植物、表4避灾绿地彩花植物。
3 避灾绿地彩色植物配置原则及意向
3.1 避灾绿地彩色植物配置原则
(1) 生态优先。植物配置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则, 考虑观赏果树生态习性应建立多结构、多层次和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模式, 从而形成稳定的复层绿化景观效果, 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平衡。 (2) 合理种植密度。植物的种植密度对景观效果的表现有直接的作用, 因而在保证观赏果树生态位的基础上, 需兼顾观赏果树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种植密度以及与其他各园林要素搭配时形成的景观效果。但因作为避灾绿地中植物配置应考虑预留的避难空间、所以乔灌搭配的多重种植结构范围应结合具体避灾绿地中所需的人均避灾绿地面积来控制。 (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进行观赏果树的植物造景设计时要因地制宜, 于不同地域环境条件下种植适宜栽培的树种, 以保障景观的多样性和季节性, 于不同个性的植物, 要结合环境配置来突出它的最佳特性。 (4) 平灾结合要求。结合植物自身特点、综合考虑日常需求合理规划出具有芳香治疗功能、色彩安抚功能、食用保健功能的特色植物区域。 (5) 以人为本。从人的日常需求出发, 考虑避灾绿地平灾结合要求, 按照人的根本需求、生活规律、行为习惯和审美情趣等特征合理的设计观赏果树的种植绿化, 塑造满足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舒适宜人的绿色空间。 (6) 艺术性。城市景观设计中观赏果树的造景不但要满足与周围坏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整体协调统一, 更需要通过艺术性的构图原理, 体现观赏果树的个体美、群体美和意境美。
3.2 避灾绿地彩色植物配置意向
灾绿地中避灾救援区域内的植物配置可以更多的兼顾到景观效果、在进行此区域内植物配置的应用中可以考虑彩色植物的应用, 不仅能够结合避灾绿地日常管理养护成本, 同时能够结合当前较为流行的植物芳香疗法以及园艺疗法的实现。从而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绿地活动中, 更好的发挥植物舒缓情绪、辅助心理治疗的功能。如图1、图2是彩色植物的应用配置意向。
4 结语
在避灾绿地植物景观的色彩应用中, 色彩和构成与色彩心理学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充分地去了解园林景观的各种色彩特性与色彩心理学相关概念、理论, 把握好色彩设计的理论、原则, 才能够对不同的园林植物色彩进行搭配, 才能够形成具有心理安抚功能的避灾绿地植物景观环境, 从而使植物造景具有心理安抚的功能。
摘要:我国彩色植物资源丰富, 植物色彩的挥发物质能对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 为了提高园林植物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科学性, 创建具有色彩安抚功能的植物配置方法, 在总结植物色彩对人作用的基础上, 综述了植物彩色对人心理、生理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植物彩色对人影响的相关因素, 探讨了具有安抚功能的植物色彩在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城市园林绿地调研 第2篇
任务书::城市园林绿地调研-长沙市烈士公园为例
城市园林绿地调研
城市环境的认知,是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规划设计构思与策略,往往是从现状调查开始的,作为一个职业设计师,必需能运用合理的调查方式,将规划所需信息收集起来,通过分析整理,用图面形式将你所认知的物质环境清晰地描述出来,并尽可能准确而简捷地表达出调查的内容。通过“城市园林绿地调研”训练,同学应达到如下教学要求:
1、培养规划设计调研协作与攻关技能;
2、掌握城市设计最基本的调查方法;
3、掌握城市设计现状分析与表达方法;
4、初步掌握设计现状分析方法;
一、教学目的二、任务内容
为进一步发展我市的市民休憩娱乐场所,发挥城市中心绿地的功能,强化城市中心绿地的功能,组织同学们对城市中心绿地进行发展策划与研究,研究内容为长沙市烈士公园中心绿地。
2.1调查题目:长沙市烈士公园中心绿地 2.2调查内容:
1.公园外部条件:地理位置、人口状况、交通条件、城市景观条件
2.公园内部条件:地形、水体、土壤、植被状况、建筑状况
3.社会调查与公众参与:游客满意度(使用状况)
三、报告的结构
1.区位图(场地平面草图、空间及相邻环境的简单描述)
2.通过非参与观察得到的使用者活动的简要描述(谁,和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通过参与观察对空间进行的评价(作为使用者的感受是什么)。
4.公园是否符合人性场所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价(是该报告的主题部分)。
5.简述对设计及服务的改进建议,以使该环境成为能满足人们使用和享受的空间。
6.改进建议的平面草图
四、学生分组(由班长负责)
组长:
城市绿地调查报告 第3篇
中山公园内树木繁盛,树大荫浓,有大榕树,玉兰树和大王椰子等名贵树种,还有白玉兰林区,茶花林区,人心果林区,竹柏林区和黄金间碧竹林区,特别是经过园林工人精心培植而成的“独木成林”大榕树,独具匠心。园中园还有几百盆具有岭南特色的树桩盆景园内的植物造型“海狮”,“孔雀开屏”,“袋鼠”等活灵活现,使游客流连忘返。
中山公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以福建茶,红桑,酒金榕和苏铁等植物配置组成的组合花坛在园内形成一道新的风景线。
—、调查目的了解北海市中山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以及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景观特色、植被状况,使用、管理现状等调查。
二、调查对象
北海市中山公园,绿地系统规划。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观察法调查。观察公园植被的特色、品种,、及规划特点。
四、调查时间:2011年9月24日星期六上午8:30—12:30
五、调查成员:刘元、邓宇、陈明晰、蒋奇男、孙瀚博、王国峰 正文
绿地结构、布局
从我们到公园看,绿地系统不完善,分布不均匀,有的绿地分几种植物,有的绿地独木成林。如大榕树。绿地结构以道路为界限划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绿化结构,不同的植物。每块绿地都有供人们游乐地方。而且,都有大榕树来乘凉,体现出很好的娱乐环境。公园绿地分为公共绿地、街旁绿地、道路绿地、公园游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风景林地等绿地,都与居民的闲暇时间生活密切的绿地。根据城市居民生活和休憩等生活行为的不同,按照所使用公园绿地的距离、使用频率以及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居民日常使用最多、距离最近、经常光顾的绿地,在半天内可以往返的绿地,这是一类绿地。这类绿地有街旁绿地、公园游园、公共绿地等。
2、使用频率相对减少、使用时间基本在半天至一天的绿地,这也是一类绿地。例如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等。位于公园的边缘。离居住区较近。
3、是居民休闲的地方,如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风景林地等,也是居民短期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使用时间较长,这又是一类绿地。
街旁绿地是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广场绿地、供休息的绿地。街旁绿地规模大小不一,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满足附近居民生活的游憩活动和为路人提供短暂的休息场所。街旁处设施外,应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临街面尽量采用密植方式,以隔离城市道路,减低过往车辆所产生的噪声,尽可能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场所。
综合绿地一般规模较大,绿地面积较多,成为城市居民远离喧嚣、颐养心的绿洲。特别是对于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更是展练健身、聚集交往的首选地。
还有适合老人的娱乐设施,如象棋、麻将、打垒球、打牌等等。还有适合儿童娱乐的场地,跳舞、滑旱冰、和集体跳舞的场地,还有练武术的场地等等多方面的。专类公园包括为小学及学龄前的孩子提供科普教育、游戏锻炼等的活动场所。动物园和植物园,其动、植物的品种及规模均能体现出城市的独特个性,成为城市科普教育、环保教育或其他专项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他是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它们的功能及服务对象不及综合公园广泛,且针对性较强。
还有一类绿地是提供居民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场所。这类绿地其主要功能侧重于生态保护、景观培育、减灾防灾、观光旅游、郊游探险、自然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①,往往具备生态、景观和游憩环境较好、区域面积较大、景观类型丰富多样的条件,很大程度上承担着调节城市生态、构建城市景观、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活动场所的作用。这些绿地是市区公园的延伸,并成为城市绿地结构中的一部分。这些绿地同时也成为市民短期休闲度假、陶冶身心的好去处。中山公园绿地景观特色
中山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是几何化和平面化,绿化植被繁多品种较多。有人工雕琢,是绿地效果更形象化。公园铺设草坪,在草坪上游乐,更显得具有新鲜感。地面栽植高大树林,在进行垂直绿化,使得城市建在公园中。街旁景观多用于福建茶来绿化和一些自然生长的樟树,使人行走时有凉爽的感觉。
街旁绿地是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沿街绿化用地等。街旁面积较小,但具备游憩和美化城市景观的功能,是城市中量大面广的一种公园绿地类型,绿化占地比例较大。总体来看中山公园内树木繁盛,树大荫农,有大榕树和大王椰子等名贵树种,还有白玉兰林区,茶花林区,人心果林区,竹柏林区和黄金间碧竹林区。绿化繁密,在任何角度都会有一种美的风景。街旁的树木大部分非常茂密,为行人遮挡阳光,提供舒服的行走环境。从生活在城市环境中“人的感受”出发,注重亲绿性、亲水性、文化性、科普性,全方位营造人性化空间;以绿为主,以多样性植物群落突出城市环境景观,中山公园以园内的大树为主,分布在公园的每个地方,以它们为中心建设了不同的绿化带,使绿化更有层次感。现在公园还在建设当中,以后的绿化会更加美丽。
公园的植被状况中山公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以福建茶,红桑,酒金榕和苏铁等植物配置组成的组合花坛在园内形成一道新的风景线。街道旁大部分是福建茶,福建茶常绿灌木,高可达3m。多分枝。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小,革质,深绿色,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边缘常反卷,先端有粗圆齿,表面有光泽,有白色圆形小斑点,叶背粗糙。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短枝上,花冠白色或稍带红色,针状。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或黄色。分布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性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怕寒冷,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健壮良好。宜栽植于肥沃而疏松的土壤中。福建茶为矮小灌木,多分枝,枝干可塑性强,叶片厚而浓绿,且花期长,春花夏果,夏花秋果,形成绿叶白花、绿果红果相映衬。在我国岭南派盆景的制作中,它是主要的品种之一。也可配置庭园中观赏。由于生长力强,耐修剪,闽奥一带也常种植作绿篱。
榕树在公园中最为突出,它高大树叶浓密遮阴,榕树多生长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潮湿,雨水充足的热带雨林地区。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江西赣州,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也有分布。榕树树冠扩展很大,具奇特板根露出地表,宛如栅栏.有气生根,细弱悬垂及地面,入土生根,形似支柱;树冠庞大,呈广卵形或伞状;树皮灰褐色,枝叶稠密,浓荫覆地,甚为壮观.叶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时呈倒卵形,全缘或浅波状,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单叶互生,叶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隐花果腋生,近球形,初时乳白色,熟时黄色或淡红色,花期 5--6月,果熟期9--10月.果子很小,好像一粒一粒的小球,成熟时,会由绿色变成红色。是小鸟最爱吃的食物。
使用、管理现状
植物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植物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修整。达到适合人们使用的目的。大部分树木的使用都是用来遮阳的,给路人提供良好的环境,还有植物用来美化环境的,和用来制造风景的。中山公园的榕树下是人们休憩的好地方。树下有新鲜的空气,给人舒适的呼吸。在不同季节适当的修整植物,让它顺利的生长。榕树是中山公园最显著的植物,高大、树叶浓密,多分枝,用途最明显。中山公园的管理壮况不是很好,个别的植物管理,其余的植物不方便管理就很少管理了。只是适当的清扫地上的树叶。和将道边的绿化树割平。将其整理好看就达到目的。居民会在草地上娱乐,练武术、打牌、下象棋等等。还有的在树下跳舞,唱歌,打麻将,玩属于自己爱好的事情。大部分的绿地都是用来美化环境的,和供人观看的风景。
六、调查结果
从我们调查的北海市中山公园的绿地系统来看,公园里的人都不爱护绿地,随便的去践踏,是绿地的面积明显减少。人们在公园的活动都是在大榕树下进行的。还有部分人在公园里散步,还有人带着孩子到公园散步游玩。我们也采访了公园里的人,他们对绿地并不了解,还有的不配合回答。在公园每个娱乐的地方都一颗大得榕树,作用都是用来遮阳光的。有凉快的娱乐场地。
北海市中山公园有很多的绿化植被,如大榕树、樟树、羊蹄甲、针葵、木棉树等等。每个树种都有独立的绿化林区,有均匀分布的,也有不均匀分布的。园内的道路以星型放射路网为骨架,以自由式路网穿插其中,公园环道将三个入口及各功能区串联起来。是市民和游客休息,游览。娱乐和锻炼的好去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