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1
1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精选6篇)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第1篇

2008-2009学第一学期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试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活而不难,立意新颖,类似中考,出题漂亮。试题开放,难易度适中,基本上能够全方位的考察不同层次的学生,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试题体现了情感、能力、知识的测试和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较为简单,易失分的多数在4、9、11小题,出错多因审题不清,关键词把握不准。非选择失分最多。学生没有审清问题和关键词,涉及怎样做的内容没写全面,大量丢分。答案南辕北辙,答非所问,甚至出现知识点重复现象,两问答同一答案。概念性问题学生掌握不扎实,错别字很多,实属不该,有的同学要么长篇大论,要么丢三落四,不能按分答题。总体来说,本次考试结果不太理想。学生的感受是有志难展,成竹在胸的知识反映不到试卷上去!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抓不住材料和问题的关键点,也就找不到答题的切入点,不知问什么即不知答什么。

2、答题方法和技巧欠缺,不能对症下药,要么三言两语应付了事,要么照搬照抄下笔千言,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3、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会学以致用,不按要求答题,不能灵活应

对。

4、专业术语表述不规范,答案没条理,分点不清。

5、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概念模糊,印象不深刻。

四、改进的办法:

1、强化课堂: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每个老师都应向课堂要效率。老师精讲,学生细听,老师点拨,学生活动。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的切实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从研究题目转变为研究题型,从讲答案转变为讲方法,从死抠课本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实践。

2、夯实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基础是关键。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提问、听写环节,尤其是对重点、难点、考点知识要求烂熟于胸,以便于学生答题,以不便应万变,灵活应对,冷静分析。

3、注重实战:教学中注重典型题例的训练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要领、答题方法,尤其是提高学生审题水平,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敏感力。

4、回归生活:从这一科而言“政治即社会,课堂即生活”,所以政治教学要向课外延伸,老师给学生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关注时政,观察社会,自主的用课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关注细节:一是政治术语,二是写好字,三是分清点。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第2篇

1.到了初中阶段,同学们越来越希望父母和老师能以平等的身份来与自己接触,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训自己。这反映了中学生:

A、要求独立B、关心自己的形象C、渴望表现自己D、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2.如果老师让你代表全班去参加学校举办的某项比赛,你会想()

A.我肯定不行,我可不想去丢脸

B.没问题,他们和我不是一个档次的,我肯定会赢

C.既然老师推荐我,说明我有这方面的能力,我不能让老师失望,我肯定能行

D.老师是想让我出洋相想借机整我吧,我不能上当

3、老师的夸奖常常让我们学习起来信心百倍,这是因为()

A.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呵护与关爱B.我们的心理很脆弱,受不得半点委屈

C.人人只愿意听到赞美之词D.老师很少夸奖同学们

4.有人问古印度精通佛学经典的佛印说:“观音菩萨身边跟随着侍从,为什么她还自己提着净瓶呢?”佛印幽默地回答说:“因为观音菩萨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②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③过分地依赖别人不利于自身的发展④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拒绝任何帮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小胡同学,是某校七年级一名优秀学生,课堂上他能够做到心无旁骛,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体现小胡具有()的心理品质

A.乐观B.好奇C.专注D.自负

6、自强的航标、关键和捷径分别是()

A.战胜自我、理想、扬长避短B.理想、扬长避短、战胜自我

C.扬长避短、战胜自我、理想D.理想、战胜自我、扬长避短

7、小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既表现了司马光的机智,还表现了他:()

A、处事果断B、善于自制C、不怕困难D、坚持不解

8、歌曲《真心英雄》中“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说明()

A.挫折能教育人B.挫折能磨炼人

C.挫折孕育着成功D.挫折是把双刃剑

9、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筑起了四道防线。这四道防线是()

①家庭保护②物质保护③学校保护④社会保护⑤司法保护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不论什么人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句话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个特征()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只对违法犯罪行为有约束力

11.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刑罚当罚性D.受主刑惩罚

12.“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明的道理是()

①沾染不良习气是违法犯罪的开始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③一般违法的人如不悬崖勒马极易跌入犯罪的深渊④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

13.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暴力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保护的有关规定()

A.家庭B.社会C.学校D.司法

14.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5、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黑社会头目刘涌以故意杀人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

C.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每年12月4日为全国宪法宣传日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口语比赛

16、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小明看见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人把本班同学张刚四面围住,准备动手打人。面对这种情况,小明的做法是:()

A、迅速召集本班男生,与这几个青年人搏斗,不让张刚同学吃亏

B、不予理睬,张刚得罪了别人,他就应当自己承担责任

C、及时报告学校的老师或拨打电话“110”报警

D、为了保护本班同学,不顾一切挺身而出,独自同这些不法青年人拼死到底

二、简答题(17小题18分,18小题10分,共计28分)

17、“青春诊所”来了几位同学,请你为他们诊“病”并开出处方(18分)

同学1症状:自己不会叠被子,挂蚊帐,也不会洗衣服、做饭。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2症状:考试时,我多次考得不理想,面对同学的嘲笑,家长的打骂,我经常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3症状:小刘因个子矮,终日闷闷不乐,导致失去进取心,耽误了学习。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王强、赵亮、刘伟3人发现前面一名持刀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强行搜身。王强说:“快!抓歹徒。”赵亮说:“你俩稳住歹徒,我去报警。”刘伟说:“别管了,跟我们没关系。”

歹徒被抓后,经审讯,他曾6次持刀强夺9名中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300多元。

(1)请你就这3人的言行分别作出评价。(6分)

(2)歹徒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2分)

(3)你认为歹徒应受到什么处罚?(2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12分)

19、四川安县出了个农民作家雍晓华。1989年,高中毕业后她被拐卖到北方一处穷乡僻壤,她曾不断逃跑,却被一次又一次抓回并承受牲口般的凌辱和殴打。苦难犹如一张巨网笼罩了她的全部生活。然而她没有在苦难中一蹶不振,而是将那苦难和屈辱交织在岁月偷偷记录下来,写出了一部反映被拐妇女不幸遭遇的长篇小说《孽缘绝情》。被营救之后,她一鼓作气,写出多篇小说,取得了文学创作丰硕成果。(12分)

(1)雍晓华遇到哪些挫折?(2分)造成挫折的因素是什么?(2分)

(2)雍晓华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上述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四、实践探究(12分)

20、小张是我市某中学七年级的一名学生,小学成绩还不错,进入初中后,认识了九年级一个表现差的同学,并认他为“大哥”来保护自己。受“大哥”的影响,小张经常旷课、抽烟、喝酒、上网吧,还经常随“大哥”夜不归宿,在外做小偷小摸的活动。有了“大哥”的保护小张非常神气,班上有谁与他吵架,他就让“大哥”去教训谁。后来学校请家长来校反映了小张的表现,小张的父母是做生意的,无暇顾及孩子,干脆让孩子不要读书。15周岁那年,小张在与“大哥”一起抢劫一位妇女的钱包时被抓被判有期徒刑5年。

(1)根据小张的经历,写出一句名言警句或谚语或成语。(2分)

(2)指出小张的哪些行为是违反纪律,哪些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行为?(6分)

期末政治测试卷分析探究 第3篇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特点

本次期末测试卷依据现行新课程标准, 体现新课改精神, 不仅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试卷紧扣教材, 没有出现所谓的偏题、怪题现象。试题注重基础, 凸显能力, 在考查学生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渗透德育, 突出实践, 灵活性强, 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本学期学生的真实水平, 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

本次试卷考查学生知识点近36处, 基础题占60%, 能力题占20%, 创新提高题占20% (即为开放性试题) 。概括起来具有如下特点:

1. 试题题型规范, 题量适中, 难易度适当, 学科主干知识突出。

本试卷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也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方法,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水平的平台。

2. 以人为本, 贴近学生生活。

注重学生实际生活的感受, 帮助学生肯定自我, 建立自信。

3. 本试卷对课程标准的结合较好。

注重学生的道德和情感体验、通过考试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提升道德素养,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全人格,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4. 形式多样, 稳中求新。

试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主动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意识,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适应将来开卷考试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试卷抽样统计分析及效果评价

本次考试属于期末考试, 参加抽测考试的学生来自全县各中学。我从其中随意抽取了49份试卷作为分析样本, 这里面包括五中、新华、育红实验、镇中以及各乡中的学生。其中城镇学校学生35人, 乡中学校学生14人。本试卷满分为100, 通过对这49份试卷的分析得知:

学生基本情况列表分析如下:

从以上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 85分以上有18人, 目前在我县初二年级中, 所占比例大约是36.7%, 这36.7%的学生可以说是全县最优秀的学生。由此反映我县优秀学生所占比例不算低。大部分学生属于合格的学生, 都有可能在不断进步中转化为优秀生。可以说以上学生的水平其实就是全县这个阶段教育的总体水平。

在抽测的学生中, 城镇中学和乡中学生的平均成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比如, 成绩最好的为新华学校, 学生的总平均分是88.7。相比较而言成绩最差的为官厅乡中, 学生的总平均分是50.5。两个学校的学生成绩差距如此之大, 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原因, 可能是偶然的, 也可能存在着必然性。我个人根据现实并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 分析总结出原因主要有:

1. 在时间的利用上, 城镇学生抓得比较紧, 而多数乡中无早晚自习。

2. 城镇学校的图书、课外资料多, 媒体利用的机会多, 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面广, 知识面宽。而多数乡中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3. 城镇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较快, 教师学习、教研、做课的机会也多, 教师的进步与提高必然带动教学的竞长。相比之下, 多数乡中教师锻炼的机会就少。

4. 城镇学校的学生接受的信息渠道比较广, 且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也注重能力培养和创新。而多数乡中在此方面有所欠缺。

5. 在待优生的转化方面城镇中学比多数乡中做得好 (这可以从学生的总体和个人成绩上看出来) 。

6. 城镇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成绩的重视远高于乡中, 因而对子女的教育抓得比较到位。

三、试题得分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体看, 选择题较非选择题难度要小, 得分率较高。学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非选择题上。本次抽样依据我县学情, 按地域学生数比例对抽取的49名学生的答题及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 满分为50分, 无满分获得者, 最高得分为48分。此题考查的范围比较广, 考点较全, 涉及全册的内容。从考试结果来看, 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复习也比较到位, 能够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并作出正确判断。

第二大题是问答题, 满分为50分, 包括5个小题, 既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程度的考查, 也考查学生能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运用的能力。

典型题分析:

最满意的试题题号是28题, 此为情景问答题, 又是开放性试题, 通过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方面, 力求考查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修养。试题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比较高。是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 它要求学生能把学到的有关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力争解决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新情况、新问题, 特别有利于锻炼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术语的能力以及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正因为此, 学生的丢分率较高, 且成绩悬殊很大。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

1. 部分学生未认真审题, 没闹清题意要求是“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竟然错答为“情景中人物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了。2.未弄懂情景的意思和图文要传递的信息。3.不会联系所学知识答题, 即知识迁移能力差。随意性比较大。4.部分学生基础较差, 语言表达不规范。

最不满意试题题号30题, 共计14分, 仅前两问就12分, 占的分值太高, 且问题过于死板, 只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大段的死记硬背, 无法体现能力。第三问的设计属于考查能力的题, 分值低, 仅2分, 但能看得出学生如果平时训练得少, 得分率就低。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反思这次命题及卷面反映的情况看, 试题方向正确, 对今后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学科教师可发挥课堂空间的余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对一线教师今后教学的建议:

首先, 要注重基础知识传授与积累, 同时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构建知识网络的良好习惯, 重视整体把握, 突出重点, 特别是主干知识, 更应有效把握。

其次,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学科的有效性, 加强时政教育。对学生要坚持做到适时适当地进行规范、有效的课堂训练和阶段性训练。因为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尤其是培养分析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 注重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使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逐渐培养对政治课的兴趣, 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另外, 教师要有抢抓资源的意识。因为教育资源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政治, 时时有教育的资源。

最后建议初中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真正把握住知识的内涵, 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加强课改理论的学习, 加强集体备课, 加强活动教学, 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听课, 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经常研究教材和一线教师共同学习、研究提高。

四、对今后考试命题的建议

今后试题应真正体现《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在全面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多渗透德育教育, 让试题更趋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为今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奠基。

有人说, 教学与考试的目标不光是为了让学生答好一张卷, 而应把自己的最终目标放在面对考卷, 注重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形成、素质的提高上。的确,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期末考试测试卷(一) 第4篇

1.抛物线y=mx2的准线方程为y=2,则m的值为    .

2.若函数f(x)=a-x+x+a2-2是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    .

3.若sin(α+π12)=13,则cos(α+7π12)的值为   .

4.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则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5.已知向量a的模为2,向量e为单位向量,e⊥(a-e),则向量a与e的夹角大小为    .

6.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x∈R都有f(x)=f(x+4),当x∈(-2,0)时,f(x)=2x,则f(2012)-f(2013)=    .

7.已知直线x=a(0

8.已知双曲线x2a2-y2=1(a>0)的一条渐近线为y=kx(k>0),离心率e=5k,则双曲线方程为   .

9.已知函数f(x)=ax(x<0),

(a-3)x+4a(x≥0)满足对任意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0.设x∈(0,π2),则函数y=2sin2x+1sin2x的最小值为    .

11.△ABC中,C=π2,AC=1,BC=2,则f(λ)=|2λCA+(1-λ)CB|的最小值是

12.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x∈(0,+∞),x2>x3;

②x∈(0,+∞),x>ex;

③函数f(x)定义域为R,且f(2-x)=f(x),则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④若函数f(x)=lg(x2+ax-a)的值域为R,则a≤-4或a≥0;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题号).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是第一象限内曲线y=-x3+1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为切点作切线与两个坐标轴交于A,B两点,则△AO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14.若关于x的方程|ex-3x|=kx有四个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

15.已知sin(A+π4)=7210,A∈(π4,π2).

(1)求cosA的值;

(2)求函数f(x)=cos2x+52sinAsinx的值域.

16.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BAC=∠CAD=60°,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PA=2AB=2.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V;

(2)若F为PC的中点,求证PC⊥平面AEF;

(3)求证CE∥平面PAB.

17.某企业有两个生产车间分别在A、B两个位置,A车间有100名员工,B车间有400名员工.现要在公路AC上找一点D,修一条公路BD,并在D处建一个食堂,使得所有员工均在此食堂用餐.已知A、B、C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均有1km,设∠BDC=α,所有员工从车间到食堂步行的总路程为s.

(1)写出s关于α的函数表达式,并指出α的取值范围;

(2)问食堂D建在距离A多远时,可使总路程s最少.

18.已知点P(4,4),圆C:(x-m)2+y2=5(m<3)与椭圆E:x2a2+y2b2=1(a>b>0)有一个公共点A(3,1),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直线PF1与圆C相切.

(1)求m的值与椭圆E的方程;

(2)设Q为椭圆E上的一个动点,求AP·AQ的取值范围.

19.幂函数y=x的图象上的点Pn(t2n,tn)(n=1,2,…)与x轴正半轴上的点Qn及原点O构成一系列正△PnQn-1Qn(Q0与O重合),记an=|QnQn-1|

(1)求a1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3)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对于任意的实数λ∈[0,1],总存在自然数k,当n≥k时,3Sn-3n+2≥(1-λ)(3an-1)恒成立,求k的最小值.

20.已知函数f(x)=(x2-3x+3)·ex定义域为[-2,t](t>-2),设f(-2)=m,f(t)=n.

(1)试确定t的取值范围,使得函数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

(2)求证:n>m;

(3)求证:对于任意的t>-2,总存在x0∈(-2,t),满足f′(x0)ex0=23(t-1)2,并确定这样的x0的个数.

附加题

21.[选做题] 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自圆O外一点P引圆的一条切线PA,切点为A,M为PA的中点,过点M引圆O的割线交该圆于B、C两点,且∠BMP=100°,∠BPC=40°,求∠MPB的大小.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A=1a

34对应的变换将点(-2,1)变换成点(0,b),求实数a,b的值.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12,点P(x,y)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

若2x+3y的最大值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若正数a,b,c满足a+b+c=1,求13a+2+13b+2+13c+2的最小值.

[必做题] 第22、23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22.如图,在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P是侧棱CC1上的一点,CP=m.

(1)试确定m,使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角为60°;

(2)在线段A1C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使得对任意的m,D1Q⊥AP,并证明你的结论.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x+1)n=a0+a1(x-1)+a2(x-1)2+a3(x-1)3+…+an(x-1)n,(其中n∈N*)

(1)求a0及Sn=a1+a2+a3+…+an;

(2)试比较Sn与(n-2)2n+2n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8

2. 2

3. -13

4. 0.75

5. π3

6. 12

7. 710

8. x24-y2=1

9. (0,14]

10. 3

11. 2

12. ③④

13. 3324

14. (0,3-e)

二、解答题

15.解:(1)因为π4<A<π2,且sin(A+π4)=7210,

所以π2<A+π4<3π4,cos(A+π4)=-210.

因为cosA=cos[(A+π4)-π4]

=cos(A+π4)cosπ4+sin(A+π4)sinπ4

=-210·22+7210·22=35.所以cosA=35.

(2)由(1)可得sinA=45.所以f(x)=cos2x+52sinAsinx

=1-2sin2x+2sinx=-2(sinx-12)2+32,x∈R.因为sinx∈[-1,1],所以,当sinx=12时,f(x)取最大值32;当sinx=-1时,f(x)取最小值-3.

所以函数f(x)的值域为[-3,32].

16.解:(1)在Rt△ABC中,AB=1,

∠BAC=60°,∴BC=3,AC=2.

在Rt△ACD中,AC=2,∠CAD=60°,

∴CD=23,AD=4.

∴SABCD=12AB·BC+12AC·CD

=12×1×3+12×2×23=523.则V=13×523×2=533.

(2)∵PA=CA,F为PC的中点,

∴AF⊥PC.∵PA⊥平面ABCD,∴PA⊥CD.

∵AC⊥CD,PA∩AC=A,

∴CD⊥平面PAC.∴CD⊥PC.

∵E为PD中点,F为PC中点,

∴EF∥CD.则EF⊥PC.

∵AF∩EF=F,∴PC⊥平面AEF.

(3)取AD中点M,连EM,CM.则EM∥PA.

∵EM平面PAB,PA平面PAB,

∴EM∥平面PAB.

在Rt△ACD中,∠CAD=60°,AC=AM=2,

∴∠ACM=60°.而∠BAC=60°,∴MC∥AB.

∵MC平面PAB,AB平面PAB,

∴MC∥平面PAB.

∵EM∩MC=M,

∴平面EMC∥平面PAB.

∵EC平面EMC,

∴EC∥平面PAB.

17.解:(1)在△BCD中,

∵BDsin60°=BCsinα=CDsin(120°-α),

∴BD=32sinα,CD=sin(120°-α)sinα,

则AD=1-sin(120°-α)sinα.

s=400·32sinα+100[1-sin(120°-α)sinα]

=50-503·cosα-4sinα,其中π3≤α≤2π3.

(2)s′=-503·-sinα·sinα-(cosα-4)cosαsin2α=503·1-4cosαsin2α.

令s′=0得cosα=14.记cosα0=14,α0∈(π3,2π3);

当cosα>14时,s′<0,当cosα<14时,s′>0,

所以s在(π3,α0)上单调递减,在(α0,2π3)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α=α0,即cosα=14时,s取得最小值.

此时,sinα=154,

AD=1-sin(120°-α)sinα=1-32cosα+12sinαsinα

=12-32·cosαsinα=12-32·14154=12-510.

答:当AD=12-510时,可使总路程s最少.

18.解:(1)点A代入圆C方程,得(3-m)2+1=5.

∵m<3,∴m=1.

圆C:(x-1)2+y2=5.

设直线PF1的斜率为k,则PF1:y=k(x-4)+4,即kx-y-4k+4=0.

∵直线PF1与圆C相切,∴|k-0-4k+4|k2+1=5.解得k=112,或k=12.

当k=112时,直线PF1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3611,不合题意,舍去.

当k=12时,直线PF1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4,

∴c=4,F1(-4,0),F2(4,0).

2a=AF1+AF2=52+2=62,a=32,a2=18,b2=2.

椭圆E的方程为:x218+y22=1.

(2)AP=(1,3),设Q(x,y),AQ=(x-3,y-1),

AP·AQ=(x-3)+3(y-1)=x+3y-6.

∵x218+y22=1,即x2+(3y)2=18,

而x2+(3y)2≥2|x|·|3y|,∴-18≤6xy≤18.

则(x+3y)2=x2+(3y)2+6xy=18+6xy的取值范围是[0,36].

x+3y的取值范围是[-6,6].

∴AP·AQ=x+3y-6的取值范围是[-12,0].

19.解:(1)由P1(t21,t1)(t>0),得kOP1=1t1=tanπ3=3t1=33,

∴P1(13,33),a1=|Q1Q0|=|OP1|=23.

(2)设Pn(t2n,tn),得直线PnQn-1的方程为:y-tn=3(x-t2n),

可得Qn-1(t2n-tn3,0),

直线PnQn的方程为:y-tn=-3(x-t2n),可得Qn(t2n+tn3,0),

所以也有Qn-1(t2n-1+tn-13,0),得t2n-tn3=t2n-1+tn-13,由tn>0,得tn-tn-1=13.

∴tn=t1+13(n-1)=33n.

∴Qn(13n(n+1),0),Qn-1(13n(n-1),0),

∴an=|QnQn-1|=23n.

(3)由已知对任意实数时λ∈[0,1]时,n2-2n+2≥(1-λ)(2n-1)恒成立,

对任意实数λ∈[0,1]时,(2n-1)λ+n2-4n+3≥0恒成立

则令f(λ)=(2n-1)λ+n2-4n+3,则f(λ)是关于λ的一次函数.

对任意实数λ∈[0,1]时,f(0)≥0

f(1)≥0.

n2-4n+3≥0

n2-2n+2≥0n≥3或n≤1,

又∵n∈N*,∴k的最小值为3.

20.(1)解:因为f′(x)=(x2-3x+3)·ex+(2x-3)·ex=x(x-1)·ex

由f′(x)>0x>1或x<0;由f′(x)<00<x<1,所以f(x)在(-∞,0),(1,+∞)上递增,在(0,1)上递减

欲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则-2<t≤0.

(2)证:因为f(x)在(-∞,0),(1,+∞)上递增,在(0,1)上递减,所以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e

又f(-2)=13e2<e,所以f(x)在[-2,+∞)上的最小值为f(-2)

从而当t>-2时,f(-2)<f(t),即m<n.

(3)证:因为f′(x0)ex0=x20-x0,所以f′(x0)ex0=23(t-1)2即为x20-x0=23(t-1)2,

令g(x)=x2-x-23(t-1)2,从而问题转化为证明方程g(x)=x2-x-23(t-1)2=0

在(-2,t)上有解,并讨论解的个数.

因为g(-2)=6-23(t-1)2=-23(t+2)(t-4),g(t)=t(t-1)-23(t-1)2=13(t+2)(t-1),所以

①当t>4或-2<t<1时,g(-2)·g(t)<0,所以g(x)=0在(-2,t)上有解,且只有一解.

②当1<t<4时,g(-2)>0且g(t)>0,

但由于g(0)=-23(t-1)2<0,

所以g(x)=0在(-2,t)上有解,且有两解.

③当t=1时,g(x)=x2-x=0x=0或x=1,所以g(x)=0在(-2,t)上有且只有一解;

当t=4时,g(x)=x2-x-6=0x=-2或x=3,

所以g(x)=0在(-2,4)上也有且只有一解.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的t>-2,总存在x0∈(-2,t),满足f′(x0)ex0=23(t-1)2,

且当t≥4或-2<t≤1时,有唯一的x0适合题意;当1<t<4时,有两个x0适合题意.

(说明:第(2)题也可以令φ(x)=x2-x,x∈(-2,t),然后分情况证明23(t-1)2在其值域内,并讨论直线y=23(t-1)2与函数φ(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即可得到相应的x0的个数)

附加题

21.(A)解:因为MA为圆O的切线,所以MA2=MB·MC.

又M为PA的中点,所以MP2=MB·MC.

因为∠BMP=∠BMC,所以△BMP∽△PMC.

于是∠MPB=∠MCP.

在△MCP中,由∠MPB+∠MCP+∠BPC+∠BMP=180°,得∠MPB=20°.

(B)解:∵0

b=1a

34-2

1=-2+a

-6+4,

∴0=-2+a

b=-2,即a=2,b=-2.

(C)解:离心率为12,设椭圆标准方程是x24c2+y23c2=1,

它的参数方程为x=2cosθ

y=3sinθ,(θ是参数).

2x+3y=4ccosθ+3csinθ=5csin(θ+φ)最大值是5c,

依题意tc=10,c=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216+y212=1.

(D)解:因为正数a,b,c满足a+b+c=1,

所以,(13a+2+13b+2+13c+2)[(3a+2)+(3b+2)+(3c+2)]≥(1+1+1)2,

即13a+2+13b+2+13c+2≥1,

当且仅当3a+2=3b+2=3c+2,即a=b=c=13时,原式取最小值1.

22.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B(1,1,0),P(0,1,m),C(0,1,0),D(0,0,0),

B1(1,1,1),D1(0,0,2).

所以BD=(-1,-1,0),BB1=(0,0,2),

AP=(-1,1,m),AC=(-1,1,0).

又由AC·BD=0,AC·BB1=0知AC为平面BB1D1D的一个法向量.

设AP与面BDD1B1所成的角为θ,

则sinθ=cos(π2-θ)=|AP·AC||AP|·|AC|

=22·2+m2=32,解得m=63.

故当m=63时,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角为60°.

(2)若在A1C1上存在这样的点Q,设此点的横坐标为x,

则Q(x,1-x,2),D1Q=(x,1-x,0).

依题意,对任意的m要使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等价于

D1Q⊥APAP·D1Q=0x+(1-x)=0x=12

即Q为A1C1的中点时,满足题设的要求.

23.解:(1)取x=1,则a0=2n;取x=2,则a0+a1+a2+a3+…+an=3n,

∴Sn=a1+a2+a3+…+an=3n-2n;

(2)要比较Sn与(n-2)2n+2n2的大小,即比较:3n与(n-1)2n+2n2的大小,

当n=1时,3n>(n-1)2n+2n2;

当n=2,3时,3n<(n-1)2n+2n2;

当n=4,5时,3n>(n-1)2n+2n2;

猜想:当n≥4时,3n>(n-1)2n+2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由上述过程可知,n=4时结论成立,

假设当n=k,(k≥4)时结论成立,即3k>(k-1)2k+2k2,

两边同乘以3得:3k+1>3[(k-1)2k+2k2]=k2k+1+2(k+1)2+[(k-3)2k+4k2-4k-2]

而(k-3)2k+4k2-4k-2=(k-3)2k+4(k2-k-2)+6=(k-3)2k+4(k-2)(k+1)+6>0,

∴3k+1>((k+1)-1)2k+1+2(k+1)2

即n=k+1时结论也成立,∴当n≥4时,3n>(n-1)2n+2n2成立.

综上得,当n=1时,Sn>(n-2)2n+2n2;当n=2,3时,Sn<(n-2)2n+2n2;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第5篇

1、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必须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供给侧结构改革B.向宪法宣誓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3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颗北斗导航了卫星

A.22B.20C.25D70

3、20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的法律。

A.慈善法B.教育法C.反家庭暴力法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在校园文化节的诗句大展台上,同学们听到了一些诗句和成语:“漫卷诗书喜若狂”“冲冠一怒为红颜”“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哀民生之多艰”这些诗句和成语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A.喜怒惧哀B.喜哀怒惧

C.喜怒哀惧D.喜惧哀怒

5、临近期末考试了,妈妈每天给小华做好吃的饭菜,想方设法给小华补充营养,同时禁止小华玩游戏、看电视、打篮球。对此,小华应该:

①感激妈妈有付出,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

②反感妈妈的管束,借机发脾气调节情绪

③适时与妈妈沟通,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④不能有半点怨言,绝对服从妈妈的管教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6、我们在玩的时候,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①无害原则②适度原则③安全原则④开心原则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飞天,这个千百年来遥不可及的目标,第一次被写进国家拉技发展的战略中,这样的战略是指

A.可持续发展B.西部大开战略

C.科教兴国战略D.创新驱动战略

8、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为借一本书,他给人拉一上午的磨;少年时,他坚持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自学了全部中学课本……如今,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经历启示我们:

A.只有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的梦想

B.学习兴趣是天生的,是没有办法培养的

C.坚持学习,掌握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

D.从小必须立下拿诺贝尔奖的远大志向。

9、“管鲍之交”是我国历的一段佳话。管仲生活贫困的时候,曾经与鲍叔牙一块做生意,得到利益后往往自己多分一点,鲍叔牙不和他计较。管鲍之交告诉我们:

A.相互理解B.善待他人C.迁就他人D.追求平等

10、中学生小刘在超市买东西,碰见李老师,急忙跑过去去拍着老师的肩膀说:“老李,你也逛超市!”李老师一脸无奈地看着他,楞了半天。小刘的行为

①是和老师亲近的表现②不符合语言文明的要求

③不符合行为得体的要求④是一种不懂礼貌的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11、小刚上网登录了一个陌生的网站,新奇的画面吸引了他。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打开了网页,低俗不健康的网页映入眼帘,从此,他精神恍惚,并最终走上了犯罪。该事件说明

A.好奇心是魔鬼,不能培养

B.我们不该对新鲜事物好奇

C.好奇心要正确把握,否则会使人误入歧途。

D.好奇心是走上犯罪的根本原因。

12、总体小康的含义是

①低水平的小康②不科学的小康

③不全面的小康④发展还不平衡的小康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3、外国有句谚语:“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有关社会学家研究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听的时间约占54%,说的时间约见30%,读的时间约占10%,写的时间约占6%,材料强调的交往艺术主要是

A.学会赞美B.学会表达C.学会倾听D.学会批评

14、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戒毒日”据公安部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所占比例。某市教育局与公安机关为此走进校园,举行了一场“戒毒禁毒报告会”宣传禁毒知识,这样做的意义是

A.可以使青少年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帮助他们自觉远离毒品

B.可以杜绝青少年吸毒现象

C.可以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D.能有效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

15、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竞争也应遵守规矩,合乎竞争之道”竞争之道包括:

①法律的要求②道德原则的要求

②竞争对手的要求④规章制度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爱书法,可以延长寿命,爱养花,可以陶冶性情”这说明健康的玩法

A.有利于身体的成长B.有利于心理成熟

C.有利于丰富情感D.有利于身心健康

17、“网游”成了新型毒品,下列对青少年上网看法认识正确的是

A.青少年对网络信息没有鉴赏力,所以不能上网

B.我们周围有很多“雷区”

C.青少年可以上网,但不能沉迷于网络

D.网络可增长见识,所以青少年要在网络中任意遨游

18、请从下列日常生活用语中,选择不能反映如今人们生活变化的词

A.互联网+B.绿色生活C.凭布票买布D.网上商城

19、现在农民感慨:“种田不交税,上学免学费,看病能报销,农民得实惠”这表明:

A.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农民生活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C.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D.我国城乡差距已经消除

20、日常生活中,“心中有他人”的人往往能①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②为他人着想,③能换位思考,体谅别人,④更多地考虑亲人、朋友的利益,⑤尽力关爱他人。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1、在学校运动会中,记录员小杰发现本参赛选手的成绩记录有误,赶紧上报学校。学校纠正了这个错误,他所在的班级也因此失去了一项冠军。小杰的做法是

A.没有集体责任感的表现

B.缺乏公平合作的表现

C.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竞争的表现

D.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荣誉之上的表现

22、我国当前小康社会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地区和城乡收差距扩大。这说明了

A.我国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B.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建设小康社会不是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

D.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23.爱因斯坦把资金支票当书签,居里夫人把荣誉奖章给孩子当玩具。他们对待表扬和嘉奖的态度表明,自信的人

A.相信自己,能积极创造条件完成任务

B.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C.不知道表扬和嘉奖的真正内涵

D.更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较功劳大小

24.李文自认为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请把你认为下列是他做的有主见的事找出来:

①认为自己的语文成绩很好,所以在语文课上他做数学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遇到有人向他兜售盗版光盘,他没有买,并打电话进行举报③回到家中,他同爸爸辩论“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④在同学中,他要求其他同学听自己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25.对于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下列观点你赞成的有:

①父母: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

②学生: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能够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

③老师: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完善他们的个性

④专家: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渴望接触、了解异性是正常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50分)

26简答题:(10分)材料一: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一样。人们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其实,它是一种主动选择。

材料二:自古以来,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莲花之所以清纯洁净,是因为其中蕴含植物学的秘密:莲花叶面上有一层蜡晶体,正是由于叶面上的这层蜡质,才使胶水难以附着,同时也使莲花具有很强的抗污能力。

(1).根据材料一回答:朋友邀请你去网吧打电游,你怎样拒绝?你使用的拒绝方法称为拒绝艺术的哪一种?(比如:谢绝法、婉拒法、幽默法、严辞拒绝法……)

从材料二中感悟到:我们抵制诱惑需要像莲花一样要有一种“蜡质”,这种蜡质指的是什么?

27题:(10分)

材料:汽车的出现不仅引起了人类交通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成千上万的交通事故,转基因植物产量极大,可不少人食用后身体受到了毒害;塑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可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污染问题却让人类深受其害。

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4分)

2、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个结论?(6分)

28、分析说明题:(15分)

材料一:“路怒症”引发事故逐年上升5月3日,一段“成都女司机遭暴打”视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疯传。成都一女司机在驾车途中,因行驶变道原因遭后车男司机逼停,随后遭到殴打致伤,众多网友纷纷谴责男司机暴行,并要求对其严惩。事后,网络上出现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被殴打的女子曾两次突然变道险酿事故。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引发的“路怒症”现象备受关注。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国外称为“攻击性驾驶”。“路怒”是心疾,于人于己于社会均不利。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路怒症的产生原因是什么?(2分)

2、路怒症除可能引起车祸外,还有哪些危害?(5分)

3、当你身边有人发怒时,你能向他建什么言?(8分)

29题:实验探究(15分)

材料一: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荏苒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材料二: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的航天英雄杨利伟。

材料三: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她就是中国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他们的奉献,创造了中国辉煌。中国的辉煌,激励我们青少年爱科学,爱科学家,爱祖国的热情。七年级一班拟举办为期一周的科普活动,请你参加。

1、给本周的科普活动周确定一个主题为(3分)

2、从上述三位科学巨人的身上所表现的所有科学家的特质有哪些?(4分)

3、这些科学家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实施什么战略的成果?(4分)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第6篇

二、非选择题:

26题:(1)进网吧打电游?我不去,我怕触电!(3分)(幽默法)(3分)

(或:青少年禁止进入营业性网吧,你看到门口贴的告示牌吗)(婉拒法)

(2)蜡质指的是抗诱惑力。(4分)

27题:(1).说明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致人于死地。(4分)

(2).科学技术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人类。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时刻修正科技发展的方向,修正科技成果的应用范围,使科技发展不偏离造福人类的初衷。(6分)

28题:

(1)当自己的愿望一再受挫,紧张状态逐渐积累,就会产生愤怒这种富有敌意的情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自控能力往往会降低,做出自己平时做不出的情绪来。(2分)

(2)它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表现,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害无利的。(5分)

(3)示例

①自觉遵守相关规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②礼貌待人,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③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形象,善待他人,不恶语伤人;

④掌握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及时调节情绪。(8分)

29题:

(1).足迹责任创新辉煌(其它能体现这些观点答案可酌情给分)(3分)

(2).A.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B.爱岗敬业,甘愿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C.淡泊名利、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D.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4分)

(3)体现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1+1+2分)

(4)

①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培养创新精神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勤动脑、勤动手,敢于质疑,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③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