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调查范文(精选11篇)
初步调查 第1篇
一、泸县大豆种植现状
1998年以前, 泸县主要种植高粱和水稻, 田坎、土边主要栽培春大豆。高粱叶片稀少狭长, 漏光明显, 春大豆可以在高粱地里正常开花、结荚。然而这一时期的大豆种植还主要以田坎净作为主, 高粱套作为辅。泸县春大豆品种主要有绿兰子、小金黄豆、大金黄豆等13个地方品种, 在清明前后播种, 株距20~30cm, 行距30~40cm, 每穴播种2~3粒。大豆播种后, 每穴撒少量草木灰, 整个生育期除草2次, 而不再另外施肥。
从1998年之后,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 高粱种植面积急剧缩小, 春播大豆品种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小, 而夏播大豆生育期比春大豆迟, 产量比春大豆高, 并且大豆苗期可以在玉米地里正常生长, 玉米收获后大豆可以利用后期生长正常开花、结荚, 对产量影响不大, 大豆的种植方式更多的向玉米套作大豆转型。这样一来, 夏大豆的种植面积也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是从总体来看, 整个泸县的大豆种植面积还是很小的。目前泸县大豆种植具体情况如下:
1. 春播
目前泸县的春播大豆品种已经越来越少, 还能见到的地方品种主要是早绿兰子和小金黄豆。春播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 而产量极低, 种植户主要为了自家食用。早绿兰子产量比小金黄豆稍高, 农户在选择是总是尽量选择高产品种, 所以目前还可以看见少量早绿兰子, 而小金黄豆已经基本绝迹。早绿兰子在清明节前后播种, 7~8月份收获, 主要种植在田坎和土边, 播种后, 每穴撒少量草木灰, 整个生育期除两次草, 而不再另外施肥。
2. 夏播
目前泸县种植的夏播大豆品种比较多, 包括绿兰子、立苗子、八月黄、黑豆、棕豆、褐豆等。和春播大豆相比, 夏播大豆产量明显提高, 由原来的亩产40kg左右提高到现在的亩产60kg左右, 产量优势明显, 这也是夏播大豆种植面积得以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夏大豆的耕作制度主要包括净作和套作两大类型。
(1) 净作夏大豆净作一般选择株型高大、直立, 且生长期较长, 产量高的优质品种。净作大豆一般种植在大块的土或者干田块里, 这样便于耕作和管理, 主要通过精耕细作来提高大豆产量。在大块的土里, 一般只对土地进行深翻, 达到耕层深厚、土表平整、土壤细碎的目的, 同时使土壤的各种营养物质充分混合, 提高土壤质量。播种时一般以30cm20cm株行距进行直播。在干田块里主要用的是作畦直播, 采用1.5m作畦, 每畦种3行, 行距40cm, 窝距14cm左右, 每穴播2~3粒, 保证每窝留2苗。播种后每穴撒少量草木灰, 整个生长期内一般也不需要另外施肥, 只进行两次中耕除草。
(2) 套作大豆为豆科植物, 直根系, 株矮叶小, 本身寄生有根瘤菌可以固氮, 是需磷、钾较多的作物。玉米为禾本科, 须根系, 株高, 叶大而长, 属喜肥需氮需水较多作物。大豆与玉米套作可以改善玉米的通风透光条件, 合理利用营养元素, 从而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目前泸县夏大豆主要就是和玉米进行套作, 其中套作又分为玉米行间播种和行间移栽两种形式: (1) 玉米行间播种主要是指地里先种玉米, 等到大豆播种时, 玉米已经长到一定的高度, 这时候在玉米行间进行播种; (2) 行间移栽是指大豆在另外的土地上进行育苗, 在大豆长到一定高度 (10~20cm) 时移栽到玉米行间或者移栽到已经收获的玉米空地上。行间移栽是由于近年来泸县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近年来泸县范围内野兔和鸟雀数量急剧增加, 大豆子叶刚刚出土, 很多鸟雀就会去啄食, 直接导致种子成苗率的下降;当大豆幼苗长到10cm左右时, 野兔又会去啃食, 使大豆种苗成活率降到更低, 很多田地都需要补苗2次甚至3次以上, 严重制约了大豆产量和以后的经济效益, 影响了当地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少勤劳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实践, 成功发现了行间移栽这种相对较好的种植方式。
另外夏大豆也还有红薯套作大豆、花生套作大豆等种植方式, 只是种植面积极小。
二、目前泸县大豆种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政府扶持力度低, 野兔危害严重, 农民种植积极性差和玉米、水稻相比, 大豆产量太低, 加之近年来野兔、鸟雀等小动物对大豆的糟蹋, 进一步减弱了泸县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而县农业局把泸县农业的重点都放在了水稻、玉米上, 对大豆种植的扶持力度不够, 使得全县大豆种植面积有缩小的趋势。由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种植大豆时基本上都是粗放式管理, 土地质量也越来越差, 造成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降低, 这样的恶性循环, 严重制约了泸县大豆产业的发展。
2. 混种混收混销, 优质不优价, 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泸县目前拥有数10个地方品种, 不乏其中有质量较优的品种, 但是种植户在选种时没有完全按照品种进行区分, 而收获时也没有进行规范地分类, 把高油、高蛋白以及普通大豆混在一起采收、销售的现象十分严重, 在销售时就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价格。价格上不去, 经济效益难见成效, 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就上不去, 容易产生恶性循环。
三、对目前泸县大豆种植情况的建议
1. 引入新的种植模式,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旱地新3熟“麦/玉/豆”种植模式, 集免耕、桔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为一体, 具有抗旱节水, 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升大豆生产能力, 改革耕作和收获方式、保护性耕作土壤等特点, 同时还具有省工节本增效和肥地环保生态等优点。四川省多年多点示范推广表明:该模式较传统模式经济益高140元/亩以上, 少施尿素4~6kg/亩, 易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大豆产业化发展。
2. 推广高产优质大豆品种
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的推广, 是提高大豆产量, 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直接方法。例如自贡市农科所选育的贡选1号, 耐荫性强, 耐肥性强, 耐瘠性中等, 抗病毒病, 抗倒伏, 是比较理想的推广品种之一。
3. 增大政府对大豆种植的扶持力度
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对大豆种植提供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的大背景下, 县级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大豆种植的鼓励力度, 以增加广大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4. 加大对野兔和鸟雀等小动物的防治力度
纪委案件调查初步核实方案 第2篇
为了强化纪检监察干部依法依纪办案意识,进一步规范办案行为,切实提高办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得纪检监察干部在案件调查初步核实方面做到认真分析、研究,提升案件初核的质量,特制订此方案。
一、制定依据
根据中央、省、市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办案工作的相关要求,对符合初步核实条件的,要按照规定进行初步核实。经批准进行初步核实的,应制定初步核实调查方案并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经派出纪检机关批准,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党组及其成员以及其他属于上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涉嫌违纪问题进行初步核实的,初步核实调查方案应报派出它的纪检机关审批。
初步核实方案的内容通常包括:初步核实的依据,主要是分管承办纪检监察室有关领导的指示或批示;需要核实的内容,要把反映主要问题所涉及的内容逐条列入,不能遗漏;初步核实的方法、步骤,包括初步核实的时间、范围、程序等;注意事项。
二、例文评析
关于×××有关问题的初步核实方案
一、初核依据
××年××月××日××××转来群众举报信件,反映××局×××(被反映人)××××等问题,根据县委主要领导批示,由县纪委××室
牵头,×××、×××等×名同志组成初核组,对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1.关于××的问题 了解……等有关情况。
2.关于××的问题
了解……等有关情况。
……
三、方法步骤
主要采取查阅、复制资料,与有关人员谈话的方法调查取证。根据工作需要,经领导批准采取其他调查措施。有关问题的具体调查步骤由各初核小组制订。
四、人员分工
由××担任初核组组长,抽调×××、×××等×名同志组成初核组,由×××任依纪依法办案监督员,初核组在县纪委×××和×××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初核地点设在×××××。
初核组分×个小组,每个小组由第一位同志负责,各组人员及分工如下:
第一组:×××(单位及职务)×××(单位及职务)
负责调查××问题,完成第×××项初核任务。
……
初核工作实行初核组组长负责制,初核组组长对初核工作负总责,各小组向初核组组长负责。
五、注意事项
(一)办案纪律。初核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廉洁自律规定以及办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对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将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办案安全。(略)
(三)后勤保障。(略)
纪委××室
XX 年X 月X日
例文初步核实方案分初核依据、核查内容、方法步骤、人员分工、注意事项五部分。初核依据部分,重点交代领导批示情况,明确初步核实工作的牵头部门和配合协作单位,在初步核实方案中起统领作用,初步核实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领导批示进行。
核查内容部分,逐条列举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细化核查的具体内容。许多情况下,举报材料反映的问题比较零碎、紊乱,有时还带有主观渲染的色彩。核查组应当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梳理、归纳,把涉嫌违纪的问题整理出来,使核查内容明晰化、条理化,为初步核实工作提供具体、清晰的提纲。
方法步骤部分,既要依纪依法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案程序,— 3 —
又要注意策略。取证方法和措施要符合《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和《行政监察法》、《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等有关规定,不得侵害被反映人的合法权益。这部分内容是制订初步核实方案的重点和难点,核查组成员应当集体讨论、研究,凝聚和吸收方方面面的智慧,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措施。
人员分工部分,在核查任务繁重、核查组成员较多时,可进行任务分解和人员分工,将核查组成员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同志负责,组织实施有关任务的初步核实工作。如果初步核实的线索简单,核查组成员较少时,初步核实方案中可以省略这部分内容。
注意事项部分,办案实践表明,这部分内容是为初核工作服务的,要确保初核工作顺利进行,至少应当包括领导关系、办案纪律、办案安全、后勤保障等内容,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还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三、应注意的问题
(一)《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办案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进行初步核实,应制定初步核实调查方案。这一规定标志着制订初步核实方案已由实践探索、理论研究层面上升为党内文件规定。在党内文件中将这一程序规定下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执行力。基层纪检组织和办案人员应当认真贯彻执行《意见》精神,在对案件线索进行核查时精心制订初步核实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实施,不断提高案件线索核查的质量和水平。
(二)制订初步核实方案要抓住涉嫌违纪的问题进行,对被反映人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般不列入初步核实方案,但可以在初核过程中作必要地了解。
(三)在制订初步核实方案过程中,要注意初步核实措施与调查措施的区别与联系,不能把立案调查阶段特有的办案措施运用到初步核实工作中,比如暂予扣留、封存物品和非法所得,查询、提请冻结银行存款等措施,应尽量避免在初步核实阶段使用。
(四)初步核实方案是核查组对初步核实工作的基本设想和打算,很难穷尽初步核实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办案实践中,不能机械教条地执行初步核实方案,要根据案情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使初步核实方案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调整和修正的内容除特别重要的以外,不一定以书面形式反映在初步核实方案中,但应当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取得领导的批准和支持。
拉萨市毛茛科藏药资源初步调查 第3篇
毛茛科(Ranunculaceae)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科之一,常用中药黄连、威灵仙、川乌、附子、白头翁、川木通、牡丹皮等均来源于该科植物,我国有42属,约720种。西藏为我国毛茛科植物主要分布区之一,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多样的植物种类与多样的活性物质。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应用特有的高原毛茛科植物治疗疾病,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如在藏医药典籍《晶珠本草》中,对传统藏药“榜嘎”、“呷果贝”等的记载。但藏医药典籍中相关基原植物的形态特征记载有限、各地方言差异及用药习惯的不同等原因,导致藏药材品种复杂,基原多样化的现象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开展深入的民族药物资源调查与系统的品种整理工作。
多年来,本课题组开展了藏药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在与西藏藏医学院藏医药学专家合作开展的拉萨市毛茛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及品种鉴定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整理出拉萨市毛茛科藏药植物名录,以期为深入研究、合理利用毛茛科藏药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毛茛科(Ranunculaceae)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科之一,常用中药黄连、威灵仙、川乌、附子、白头翁、川木通、牡丹皮等均来源于该科植物,我国有42属,约720种。西藏为我国毛茛科植物主要分布区之一,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多样的植物种类与多样的活性物质。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应用特有的高原毛茛科植物治疗疾病,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如在藏医药典籍《晶珠本草》中,对传统藏药“榜嘎”、“呷果贝”等的记载。但藏医药典籍中相关基原植物的形态特征记载有限、各地方言差异及用药习惯的不同等原因,导致藏药材品种复杂,基原多样化的现象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开展深入的民族药物资源调查与系统的品种整理工作。
多年来,本课题组开展了藏药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在与西藏藏医学院藏医药学专家合作开展的拉萨市毛茛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及品种鉴定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整理出拉萨市毛茛科藏药植物名录,以期为深入研究、合理利用毛茛科藏药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毛茛科(Ranunculaceae)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科之一,常用中药黄连、威灵仙、川乌、附子、白头翁、川木通、牡丹皮等均来源于该科植物,我国有42属,约720种。西藏为我国毛茛科植物主要分布区之一,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多样的植物种类与多样的活性物质。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应用特有的高原毛茛科植物治疗疾病,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如在藏医药典籍《晶珠本草》中,对传统藏药“榜嘎”、“呷果贝”等的记载。但藏医药典籍中相关基原植物的形态特征记载有限、各地方言差异及用药习惯的不同等原因,导致藏药材品种复杂,基原多样化的现象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开展深入的民族药物资源调查与系统的品种整理工作。
武汉市蛇类市场初步调查 第4篇
1 调查地点和方法
选取武汉市三镇 (汉口、武昌、汉阳) 的大型农贸市场、饭店酒楼、野味餐馆、养蛇场、大型超市、中药药材批发市场和部分花鸟市场进行不定期调查。其中, 华南水产品批发市场、梅家山农贸产品批发市场、武汉港哈尼爬虫店、徐东路宠物店、顺德蛇城、广广蛇府和汉阳蔡甸区的养蛇场为重点调查对象。
采用市场观察和访谈法进行调查。与摊主、商贩交谈, 了解市场上蛇的种类、数量、来源、价格、交易量和市场管理。此外, 还采用访问宠物店门户网站和电话采访的方式, 了解宠物蛇类的贸易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市场蛇类组成及特点
在武汉食用、药用和宠物蛇类市场共记录到蛇类25种, 隶属4科15属[5,6] (表1) , 包括蟒科4种、游蛇科15种、眼镜蛇科4种、蝰科2种。其中湖北省蛇类15种, 占总数的60%;外省蛇类8种, 占总数32%;国外蛇2种, 占总数的8%。国内蛇23种, 占全国 (209种) 的11%。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2005) 附录Ⅱ的蛇类3种[7], 列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 (EN) 物种1种、易危 (VU) 物种13种、近危 (NT) 物种1种[8], 湖北省重点保护蛇类8种[9], 国家“三有”保护蛇类22种。数量占优势的蛇类有乌梢蛇、王锦蛇、黑眉锦蛇、赤链蛇、红点锦蛇、赤链华游蛇等。
2.2 食用蛇类贸易现状
在已调查的25种蛇类中, 除沙蟒、血蟒、缅甸蟒和球蟒仅见于花鸟市场外, 其余21种作为食用蛇, 在大型农贸市场或批发市场、饭店酒楼、野味餐馆均有发现。食用蛇占贸易量的80%以上, 以批发交易为主, 客户一般为各类饭店、酒楼和野味餐馆。位于汉口的华南水产品批发市场有10家蛇类经营户, 存货量最大的达200条, 23d即可售完, 主要销售王锦蛇、乌梢蛇、赤链蛇、眼镜蛇。蛇类货源来自省内外或国外, 省内多来自宜昌、十堰、恩施、黄冈、黄石、荆州等地区, 省外多来自广东、上海、江西、安徽等地区。
食用蛇的价格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为地域差价和季节差价。一般汉口的售价高于武昌, 如眼镜蛇在汉口的售价为100150元/条, 在武昌仅售80110元/条。季节差价更加明显, 同是眼镜蛇, 夏季售价为80100元/条, 而在冬秋季或春节时, 售价高达120180元/条。
注:*表示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2005年) 附录Ⅱ收录;EN表示濒危, VU表示易危, NT表示近危;P表示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NBES表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表示110条, ++表示11100条, +++表示100条以上。
2.3 宠物蛇类贸易现状
在25种蛇类中, 沙蟒、血蟒、缅甸蟒、球蟒作为宠物蛇仅出现在花鸟市场中, 而王锦蛇、绿瘦蛇和中国小头蛇经人工驯养后也被消费者购买而成为宠物, 买主多为青年或老年蛇类爱好者。武汉港哈尼爬虫店、徐东路宠物店的门面正规, 饲养条件先进 (调查中发现有人将宠物蛇寄养于此) , 并建立了门户网站, 主要以网上购物的形式出售宠物蛇类, 并通过网络与国外供货商 (如印度尼西亚、越南) 保持紧密联系。出售品种主要为国外蛇类, 多为蟒科蛇类变种, 货源多来自香港、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
宠物蛇价格差异较大, 幼沙蟒售价为520元/条, 而血蟒、缅甸蟒和球蟒售价为300500元/条;另外同是中国小头蛇, 经人工驯养过的售价为380元/条, 未经驯养的仅售300元/条, 而驯养过的王锦蛇售价高达1300元/条。
2.4 蛇类大量贸易存在的主要原因
受我国传统医药和饮食观念的影响, 蛇类一直被认为是美味的营养食物,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特别是传统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导致蛇类大量贸易存在的主要原因。“秋风起兮三蛇肥”是描述人们食蛇的一句谚语, 尤其是宴请贵宾时, 仿佛无蛇不成宴。由于人工养殖规模和技术不够成熟, 以及“以贩代养”对养蛇市场的冲击[10], 使蛇类货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野生种群。同时由于蛇类贸易带给商家的可观利润, 贸易的隐蔽性 (调查中发现, 在农贸市场上的经营户一般位于较隐蔽的角落;多数酒楼、野味餐馆的菜单上并未明确列出蛇类菜肴, 顾客询问时才提供) , 以及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不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导致野生蛇类的过度捕捉和大量贸易。据不完全统计, 武汉市平均每天消费活蛇至少200条, 年消耗量约7万条[11], 如此大的消耗量对蛇类资源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3 保护和管理建议
首先, 加强市场监管工作和执法力度。目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蛇类仅蟒蛇 (Python molurus) 1种, 占全国蛇类总数 (209种) 的0.48%, 这与我国现在大量蛇类资源濒临枯竭的现状不相符合。建议增列尖吻蝮、眼镜蛇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以便依法保护蛇类。其次,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作, 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 取缔以养殖为名倒卖蛇类的窝点, 加大对消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处罚力度。同时, 武汉郊区某些乡镇的监管和执法相对薄弱, 而这些地方往往是野生蛇类分布最多的地方, 所以对武汉郊区捕捉和贩卖蛇类的监管不容忽视。其次, 推行生态养殖, 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一是大力开发经济蛇类的人工养殖技术, 推行生态养殖, 形成规模化生产, 减少对野生蛇资源的压力;二是武汉市蛇类利用方式不尽合理, 主要作为食物原料, 产品的附加值很低, 建议扶持蛇产品的深加工企业, 挖掘不同蛇类产品的开发利用价值, 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第三,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广泛利用媒体,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纠正不良饮食、消费观念, 不消费野生蛇类, 同时加强对广大乡村地区农民的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对野生蛇类的保护意识, 让他们自觉保护野生动物。
参考文献
[1]ZHOU Zhi-hua, JIANG Zhi-gang.International Trade Status and Crisis forSnake Species in China[J].Conservation Biology, 2004, 18 (5) ∶1386-1394.
[2]何海晏, 彭小彬.广州蛇市场调查初报[J].四川动物, 1999, 18 (3) ∶139-141.
[3]冯照军, 彭红梅, 周虹, 等.徐州市爬行动物市场贸易的初步调查[J].四川动物, 2002, 21 (2) ∶91-93.
[4]邓军, 田丽, 易兰, 等.武汉市龟类市场的初步调查[J].四川动物, 2006, 25 (2) ∶411-413.
[5]赵尔宓, 黄美华, 宗愉, 等.中国动物志.爬行纲. (第三卷) .有鳞目.蛇亚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6]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爬行动物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生物多样性相关国际条约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8]汪松, 解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第一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9]肖华芳, 卢卫民, 张如松, 等.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谱[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10]马建章, 左斌, 宗诚.对我国蛇类养殖中“以贩代养”现象的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3) ∶77-78.
滦河口文昌鱼生活史与食性初步调查 第5篇
关键词:文昌鱼;生活史;年龄;生长;死亡;食性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Amphioxus)属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亚门,是研究脊柱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昌鱼主要分布在地球热带、亚热带的浅海海域,在北纬48°至南纬40°之间的环形地区内分布最多。我国文昌鱼在渤海的滦河口和莱州湾东侧海域、黄海的青岛和威海海域、东海的厦门前埔和黄厝海域、南海的广东茂名、硇洲岛海域均有分布,其中鳃口文昌鱼属在厦门和青岛、秦皇岛(青岛亚种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海域分布较多,而侧殖文昌鱼属的短刀偏文昌鱼(Asy mmetron cultellus)仅在南海周边海域分布。滦河口海域是渤海海域最重要的文昌鱼密集分布区,区内的文昌鱼属于青岛亚种[1-6]。
近年来由于人类开发活动的增加,如海砂开采、海水养殖扩张等,破坏了文昌鱼的栖息环境,导致文昌鱼种群资源急剧萎缩[7-9]。目前,国内外对于文昌鱼的研究多集中在遗传学领域,而有关文昌鱼种群年龄生长、死亡、体征和食性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笔者于2007年和2008年的5、8月对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滦河口文昌鱼的种群结构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年龄结构、体征和食性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有效保护文昌鱼种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现场调查
图1调查站位
于2007和2008年的5、8月在滦河口海域开展了现场调查工作。监测站位见图1。文昌鱼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预处理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12763.6-2007)规定的海洋生物调查规范方法进行。采用抓斗式采泥器(0.05 m2)采集文昌鱼样品,每个站位重复采样4次,采样总面积为0.2 m2,用底层孔径为0.5 mm的套筛从砂样中筛选出文昌鱼样品,收集到采样瓶,编号,用5%福尔马林固定保存。
1.2实验室分析
对所获得的1 046尾文昌鱼标本进行实验室分析[10]。测体重前先将文昌鱼用试纸擦干,计算湿重;用游标卡尺测量文昌鱼的体长。文昌鱼年龄结构的划分基于Peterson(1895)提出的自然长度分布曲线法,通过对所获得所有文昌鱼的体长进行测量,并按照2 mm间隔对各体长范围内文昌鱼的个体数进行统计,然后绘制体长百分比柱状图[11]。调查海域内文昌鱼体重与体长关系采用幂函数来描述:W = aLb 式中,W 为文昌鱼个体质量,L 为文昌鱼体长,a、b为条件参数[12]。
1.3食性分析
选择80尾Ⅳ龄成体文昌鱼标本,分别放入洁净的小培养皿中,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挑破文昌鱼的消化道,用吸管吸取蒸馏水反复冲洗消化道中的内含物至培养皿中,使消化道中的单细胞藻类充分分散。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各种藻类的细胞数量,测量细胞的直径及长宽,并观察细胞被消化的程度。统计胃含物内各种藻类细胞数量,分析文昌鱼的食性[13-16]。
2结果与讨论
2.1年龄
鱼类个体在其生活史中不断生长,每相隔一年,其平均长度和体重相差一级。以文昌鱼体长作为横坐标,各长度的个体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作为纵坐标,做出长度频率分布的直方图,可以看出连续长度组的数量较多,而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少,形成一个系列的高峰与低谷。各个高峰代表着一个年龄组,每个高峰的长度组即代表该年龄组的体长范围[17](见图2)。
2007、2008年5月,两个航次共捕获文昌635尾鱼,峰值分别出现在12 mm、24 mm、38 mm、46 mm体长区域。该区域5月份各年龄体长应为:Ⅰ龄个体体长为12~14 mm,Ⅱ龄个体体长为22~28 mm,Ⅲ龄个体体长为36~38 mm,Ⅳ龄个体体长44~46 mm。
2007、2008年8月,两个航次共捕获文昌771尾鱼,峰值分别出现在6 mm、20~22 mm、38 mm体长区域。该区域8月份各年龄体长应为:Ⅰ龄个体体长为10~12 mm,Ⅱ龄个体体长为20~28 mm,Ⅲ龄个体体长为36~38 mm,Ⅳ龄个体体长为44~46 mm。
图22007年和2008年的5、8月份体长频率直方图
8月份,在调查海域内捕获了大量体长为4~6 mm的文昌鱼标本;5月份体长为10~12 mm的样本数量比例很大。根据吴贤汉等人的研究显示[18],青岛文昌鱼在6月开始繁殖,到9月中旬文昌鱼幼体的平均体长为5 mm,一年后体长达到15 mm。而滦河口文昌鱼当年孵化的幼体在8月末的平均体长为4.7 mm,至次年的5月末,这些幼体逐渐生长至10~12 mm,并于8月份大量补充到Ⅱ龄文昌鱼群体。同时,冯季芳等[19]认为厦门文昌鱼的浮游幼体在体长为5 mm左右已经开始陆续转为潜砂生活。因此,8月份出现的大量体长范围为4~6 mm的文昌鱼应属当年孵化出的幼体。
历史研究结果表明,青岛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2~15 mm,Ⅱ龄为24~27 mm, Ⅲ龄为33~37 mm,Ⅳ龄可达44~46 mm,而且青岛海域文昌鱼的最长体长记录为58 mm,推测已达6 a[20]。根据本次调查发现,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0~14 mm,Ⅱ龄为20~28 mm, Ⅲ龄为36~38 mm,Ⅳ龄可达44~46 mm,最长体长为47.5 mm。
nlc202309040026
通过对比,两个海域的文昌鱼年龄结构与体长的分布比较接近。由于文昌鱼Ⅳ龄体长可达43 mm左右,而且之后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在数据统计过程中,Ⅴ龄或Ⅴ龄以上的文昌鱼都落在Ⅳ龄峰值区之内。
生物学有效积温会影响文昌鱼的发育和生长速度,在适宜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和发育就越快[21-22],昌黎海域同期水温较青岛低,导致海域内文昌鱼生长较慢,所以昌黎海域文昌鱼同龄个体的体长要小于青岛海域的文昌鱼。
2.2生长与死亡
2007年5月-2008年年8月,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个体的年平均生长长度、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说明滦河口文昌鱼孵化后,能够保持3 a的稳定生长速度,而年老的文昌鱼生长速度最慢,年平均生长长度亦短(表1)。
表1滦河口文昌鱼年平均生长长度和生长速度
图22007年和2008年的5、8月份体长频率直方图
8月份,在调查海域内捕获了大量体长为4~6 mm的文昌鱼标本;5月份体长为10~12 mm的样本数量比例很大。根据吴贤汉等人的研究显示[18],青岛文昌鱼在6月开始繁殖,到9月中旬文昌鱼幼体的平均体长为5 mm,一年后体长达到15 mm。而滦河口文昌鱼当年孵化的幼体在8月末的平均体长为4.7 mm,至次年的5月末,这些幼体逐渐生长至10~12 mm,并于8月份大量补充到Ⅱ龄文昌鱼群体。同时,冯季芳等[19]认为厦门文昌鱼的浮游幼体在体长为5 mm左右已经开始陆续转为潜砂生活。因此,8月份出现的大量体长范围为4~6 mm的文昌鱼应属当年孵化出的幼体。
历史研究结果表明,青岛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2~15 mm,Ⅱ龄为24~27 mm, Ⅲ龄为33~37 mm,Ⅳ龄可达44~46 mm,而且青岛海域文昌鱼的最长体长记录为58 mm,推测已达6 a[20]。根据本次调查发现,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0~14 mm,Ⅱ龄为20~28 mm, Ⅲ龄为36~38 mm,Ⅳ龄可达44~46 mm,最长体长为47.5 mm。
通过对比,两个海域的文昌鱼年龄结构与体长的分布比较接近。由于文昌鱼Ⅳ龄体长可达43 mm左右,而且之后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在数据统计过程中,Ⅴ龄或Ⅴ龄以上的文昌鱼都落在Ⅳ龄峰值区之内。
生物学有效积温会影响文昌鱼的发育和生长速度,在适宜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和发育就越快[21-22],昌黎海域同期水温较青岛低,导致海域内文昌鱼生长较慢,所以昌黎海域文昌鱼同龄个体的体长要小于青岛海域的文昌鱼。
2.2生长与死亡
2007年5月-2008年年8月,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个体的年平均生长长度、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说明滦河口文昌鱼孵化后,能够保持3 a的稳定生长速度,而年老的文昌鱼生长速度最慢,年平均生长长度亦短(表1)。
表1滦河口文昌鱼年平均生长长度和生长速度
年龄
体长范围
/mm
年均生长
长度/mm
月均生长
速度/mm
Ⅰ龄
10~14
12
1
Ⅱ龄
20~28
12
1
Ⅲ龄
36~38
13
1.08
Ⅳ龄
44~46
8
0.67
8月份采集到大量体长为4~6 mm的文昌鱼幼体,由于滦河口文昌鱼的繁殖期与青岛文昌鱼接近,6月即逐渐进入繁殖期[20],因此,当年繁殖的文昌鱼幼体在孵化后的2~3月内生长速度最快,接近2~2.5 mm/月。这可能因为该时水温较高、饵料丰富,适于文昌鱼生长繁殖。
8 月份滦河口文昌鱼种群中体长为44 mm以上的个体比例较5月份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繁殖季节过后部分文昌鱼达到生活史终端,自然死亡,从而导致44 mm 以上文昌鱼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降低。
2.3体长与体重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昌鱼体长与体重正相关,呈指数增长关系。
2007、2008年5、8月的体长体重关系方程为W= 0.001 5 L3.32(见图3)。而四个航次文昌鱼体长体重的方程式分别为W= 0.001 6 L3.25、W= 0.001 4 L3.35、W= 0.001 6 L3.22、W= 0.001 2 L3.5。2007、2008年5月的条件指数a均为0.001 6,条件指数b分别为3.25、3.22,说明2007年5月相比2008年同期生长快,其原因k可能是2007年5月平均水温(16.36 ℃)高于2008年同期温度(14.83 ℃),高水温适于文昌鱼的生长。2007、2008年5、8月条件指数a分别为0.001 6、0.001 4、0.001 6、0.001 2变化范围不大,这可能与春夏两季饵料比较丰富,文昌鱼性腺成熟度较好有关。
鱼类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中的指数b 值可以用来判断鱼类是否处于等速生长[23],且绝大多数鱼类的b 值都在2.5~3.5 的范围[24]。本文中的文昌鱼群体b 值范围为3.22~3.5,据此判断,滦河口文昌鱼属匀速生长型。
2.4文昌鱼食性
2.4.1胃含物组成在80尾Ⅳ龄文昌鱼标本的胃含物中共检测到11种硅藻类: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相似曲舟藻(Pleurosigmia affine)、美丽曲舟藻(P.formosum)、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双壁藻(Diploneis sp)、蜂腰双壁藻(D.bombus)、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角毛藻(C.sp)、地中海指管藻(Dactyliosolen mediterraneus)、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辐裥藻(Actinoptychus sp)。因部分藻种处于不同的消化期,难以准确鉴定,因此,从鉴定结果可信性和方便统计的角度考虑,将圆筛藻、双壁藻、角毛藻统一鉴定到属。
nlc202309040026
通过调查发现,Ⅳ龄文昌鱼的胃含物中,圆筛藻、相似曲舟藻、美丽曲舟藻、辐裥藻为单细胞硅藻,其余种类为链状硅藻;双壁藻、蜂腰双壁藻为底栖种类,浮动弯角藻、角毛藻、窄隙角毛藻、地中海指管藻为浮游种类,其余种类为近岸底栖种类混入表层水体中[25]。
测量胃含物中单细胞藻类最大直径为500 μm,经海区浮游植物调查表明,浮动弯角藻的链长可达1 mm,可见青岛文昌鱼可进食粒径约为1 mm以下的硅藻饵料。同时,胃含物内圆筛藻比例最高,为54.4%,其次是相似曲舟藻、具槽直链藻和双壁藻,所占比例分别为28.7%、6.3%和5%,其余地中海指管藻、浮动弯角藻、窄隙角毛藻、角毛藻、美丽曲舟藻、蜂腰双壁藻、辅裥藻大约各占1%。
有研究表明,文昌鱼为滤食性动物[26],且在厦门和湛江海域的文昌鱼食性调查中发现,其胃含物中均以浮游性硅藻为主,辅以少量的浮游动物幼体和有机碎屑[27-28]。而本研究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粒径约为1 mm以下的营浮游生活的硅藻为食,与上述海域的不同,可能与饵料中生物的种类组成随着季节改变有关[28],而本次调查恰逢浮游植物爆发的春夏季,浮游植物饵料异常丰富[29-30]。综上,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浮游植物硅藻为食,并存在少量摄食浮游动物幼体和有机碎屑的可能。
2.4.2藻类的消化通过检测文昌鱼胃含物中藻类,发现所有种类的藻中均含有不同消化期的藻类细胞,可见这些藻类均可被文昌鱼消化,是文昌鱼的饵料生物。胃含物中圆筛藻的比例最高,它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生物,但由于圆筛藻的硅质细胞壁较厚,消化这些藻类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胃含物中所占比例最高;虽然窄隙角毛藻等角毛藻类在胃含物中比例并不高,但观察到的细胞均不完整,由于角毛藻细胞壁薄易于消化,因而胃含物中比例较低,同步浮游植物群落调查表明,窄细角毛藻、威氏窄细角毛藻、日本角毛藻、冕孢角毛藻均为文昌鱼分布区浮游植物优势种,分别占总生物量28.3%、22.0%、5.3%和53%,可见,角毛藻亦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但初步调查结果仍需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论证。
3结论
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0~14 mm,Ⅱ龄为20~28 mm,Ⅲ龄为36~38 mm,Ⅳ龄可达44~46 mm,且滦河口文昌鱼的最长体长为47.5 mm。
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年平均生长长度、年平均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当年繁殖的文昌鱼幼体在孵化后的2~3月内生长速度最快,接近2~2.5 mm/月。
滦河口文昌鱼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增长关系,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极快,属匀速生长型。
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粒径约为1 mm以下的营浮游生活的硅藻为食。胃含物中圆筛藻的比例最高,角毛藻在胃含物中比例较低,但由于角毛藻细胞壁薄易于消化,且为该海域的浮游植物优势种,所以角毛藻亦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但该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致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柳圭泽、冯志权为资料收集和文章修改提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王义权,方少华.文昌鱼分类学研究及展望[J].动物学研究,2005,26(6):666-667
[2] 闫路娜,左惠凯,曹玉萍.文昌鱼秦皇岛、青岛和厦门地理种群形态特征的分化[J].动物学研究,2005,26(3):311-313
[3] 吕小梅,方少华.福建沿海文昌鱼的分布[J].海洋通报,1997,16(3):88-90
[4] 曹玉萍,闫路娜,谢松,等.昌黎海区文昌鱼初步调查[M].动物学杂志,2001,36(3):l0-l3
[5] 高天翔,张宏义,姜卫蔚,等.莱州湾东部水域出现的文昌鱼幼体的初步调查[J].海洋湖沼通报,2000,36(3):20-22
[6] 祝茜,夏龙,宋帅,等.威海海域发现文昌鱼[J].海洋科学,2003,27(9):6-7
[7] 马绍赛,崔毅,李秋芬,等.胶州湾外南沙水域渔业资源与文昌鱼数量调查评估及其栖息环境保护[J].海洋水产研究,2003,24(3):10-14
[8] 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国家海洋局.2007
[9] 曾国寿,何明海,程兆第.厦门黄厝文昌鱼保护区监测与研究[J].台湾海峡,1996,15(2):174-180
[10] 马明辉,王健国,冯志权.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文昌鱼[S].2002
[11] 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水产资源调查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7-8
[12] 詹秉义.渔业资源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8-120
[13] 刘焕亮.综合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4] 束蕴芳,韩茂森.中国海洋浮游生物图谱[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15] 李永函.赵文.水产饵料生物学[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
[16] 郑重,李少菁,许振祖.海洋浮游生物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17] 张学健,程家骅.鱼类年龄鉴定研究概况[J].海洋渔业,2009,31(1):92-99
[18] 吴贤汉,张士璀,王峰,等.青岛文昌鱼的实验室培育-饵料和沙堆幼虫成活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增刊,1995,26(5):134-135
[19] 冯季芳,朱长寿.东山岛近岸水域厦门文昌鱼浮游幼体的分布[J].台湾海峡,1995,14(1):62-66
[20] 吴贤汉,张士璀,王永元,等.青岛文昌鱼的生活史、年龄、生长和死亡研究[J].海洋与瑚沼,1995,26(2):175-178
nlc202309040026
[21] 吴贤汉,江新霏,张宝录,等.几种重金属对青岛文昌鱼毒性及生长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9,30(6):604-608
[22] 张玺.偏文昌鱼属(Asy mmetron)在中国海的发现和厦门文昌鱼的地理分布[J].动物学报,1962,14(4):525-528
[23] Ricker W E,1975.Compu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biological statistics of fish population.Bull Fish Res Board Can,19:1-382
[24] Beverton R J H,Holt S J,1959.A review of the life spans and mortality rates of fish in nature,and their relation to growth and other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IBA Foundation,Colloquia on Ageing,5:80-142
[25] 金德祥,陈金环,黄凯歌.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20-200
[26] 金德祥.文昌鱼[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57
[27] 张玺,张凤瀛,吴宝铃,等.中国经济动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28] 颜云榕,卢伙胜,白秀娟,等.湛江硇洲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的食性研究,2010,34(8):17-22
[29] 冯志权,洛昊,林凤翺,等.2004年河北沿岸春、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10,29(1):112-114
[30] 冯志权,郭皓,马明辉,等.滦河口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海洋环境科学,2005,24(1):41-44
An investigation of life history and feeding habits of 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 outside of Luanhe Estuary
LUO Hao1,JIN Zhaoguang2,LIU Yaliu2,SUN Fuqiang2,
BAO Hongwei2,DUAN Xinyu2,MA minghui1
(1.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Dalian 116023,China;
2.Changli Golden Beach National Ocean Natural Preserve,Changli 066600,China)
Abstract:The life history of 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was studied on May and August from 2007 to 2008.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Its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four age groups of animals with lengths of 10~14,20~28,36~38 and 44~46 mm,the longest record is 47.5 mm.(2)The average growth rate and length of 1~2 years old are same,and 3~year-old group is fasted and 4-year-old group is lowest.After hatching with 2~3 months,growth rate is near to 2~2.5 mm/月.(3) Body length and weight was a significantly logarithmic relationship,belong to Uniform growth type.(4)Amphioxus was feed on diatoms which particle size is below 1 mm the,Coscinodiscus and Chaetoceros is the main food organism.
Key words: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life history;age;growth;death;feeding habit
(收稿日期:2014-08-19)
巴山红军歌谣初步调查研究 第6篇
课题承担者走访了大巴山南麓嘉陵江和南江流域的人口聚集区和革命老区:南部、南江、通江、巴中、苍溪、仪陇, 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紧倚巴山米仓山脉的南江县。南江县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丰富的文化项目:“南北朝时期的梁普通六年 (525) 立县”1, 文化久远如板盾蛮的历史, 可以追逐到战国时期;迄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名录项目11个类别, 89个项目, 其中部分已经被立为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932年12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涉汉水, 翻越大巴山入川, 次年2月建立了以“通南巴”为腹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称之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2。
1935年4月中旬, 红军撤离川陕苏区, 开始万里长征。红军撤离前, 组建了一只留守川陕苏区的游击师, 以光雾山桃园为中心继续战斗。光雾山, 位于南江县境北部, 是米仓山脉的主峰, 重峦叠嶂, 山高路险, 雾色浓密, 利于掩护和战斗, “巴山游击队史迹陈列室”和“巴山游击队旧址”现在建立和修复于此地。此地形赋予了巴山红军歌谣独特魅力。
川陕革命根据地文艺工作鲜活而且贴近民众, 遗留了大量红色歌谣, 笔者通过采访记录和资料查询, 收集到传唱于当地的红军歌谣三百余首。由于巴山游击队是红军留在当地继续战斗的分支, 人物、地点、事件的基本特征不变, 期间产生的歌谣音乐特征也与红军歌谣基本一致, 所以笔者也将其一并收入巴山红军歌谣中。
二、源于精神方针指引下的文艺创作
巴山红军歌谣, 源于精神方针指引下的文艺创作。“红四方面军在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历程中, 还建立了一支文艺轻骑兵总政治部剧团”3。“文化战线”与“军事战线”4并重的精神方针的践行, 使文艺工作者和战士都投入创作与宣传中, 后来群众也参与进来。歌谣篇幅有长有短, 长篇幅多用于带有故事情节的表演, 如歌剧5;短小的单曲常用在消息的快速传开或行军途中提神解乏。
(一) 剧团编创以歌剧为载体的巴山红军歌谣
1933年2月, 在通江建立了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共川陕省委。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 总政治部剧团的十多个宣传队被组织起来, 成立了“蓝衫剧团”, “蓝衫”是为穷人服务的意思, 群众叫它“新剧团”以区别与旧戏。“新剧团”根据不同的宣传任务, 编创歌剧、话剧、歌舞、双簧、莲花落等节目形式, 其中歌剧成为巴山红军歌谣的主要载体。剧情展开的需要, 此歌谣篇幅较长, 而当地的小调【十想调】【十把扇儿调】等与之契合。
如在戒烟宣传工作中, “新剧团”根据【打牙牌调】编唱了《工农戒烟歌》, 演出深深震动了民众, 戒烟活动得到拥护, 特别是妇女, 在随即召开的妇女戒烟大会上五千妇女参加。同时, 此曲因受妇女的欢迎而流传开来, 巴山红军歌谣的魅力体现, 在于深入人心。
再如歌剧《十劝郎》, 运用当地【十把扇儿调】曲调, 全剧四个演员, 主要由农村妇女说唱, 劝丈夫参加红军, 但是丈夫舍不得妻儿和刚刚分得的家园, 妻子于是含泪控诉旧社会的罪行以激发丈夫参军。此曲与当地曲调的结合而焕发光彩, 以至于笔者在时过境迁的今天任然访见民间老艺人演唱此曲。
(二) 以短小单曲形式呈现的巴山红军歌谣
短小的单曲易教易学易传唱, 用于胜利消息的传开, 新政策的快速传播等, 儿童也可边走边唱。特别是在巴山行军路上, 山陡路险, 疲劳困乏, 如有一人跌倒可能连带队伍多人一起, 甚至跌入山谷。短小歌谣的歌唱一则能将精神方针在队伍传开, 二则能提神解乏, 保障行军安全。有时文艺宣传员打着竹板在队伍穿行演唱, 有时是战士们的自编自唱。如《巴山游击队歌》就是革命战士原创的短小单曲。
节奏选用明朗的2/4拍, 曲调坚实有力, 具有进行曲风格。歌谣反映了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 战士们的乐观态度和战斗决心, 鼓舞了战斗士气。词作者赵明恩, “曾任红三十三军政治部主任、绥定道委秘书长、南江县少共宣传部长等职, 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前派至巴山游击队”6, 该曲是他任巴山游击队营长时所创, 现陈列在光雾山桃园的“巴山游击队史迹陈列室”。
三、深入于歌词内容全面的渗透
歌词是歌谣区别于其他音乐形式的主要特征, 是歌谣成功抓住人心的关键, 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
巴山红军歌谣作为牵系红军与红军、红军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纽带之一, 歌词尤显重要。巴山红军歌谣的数量多, 歌词涉及面广, 从方方面面渗透入群众中, 牢牢抓住人心。“扩红”的成功, 军民鱼水情的建立, 可以说歌词内容的全面铺开功不可没。
(一) 歌词宣传红军施政纲领
歌谣宣传红军性质, 既让老百姓了解红军是什么, 为了谁, 怎么做, 大体有《拥护苏维埃》、《红军三大任务歌》、《红军十大纪律歌》、《百姓江山万年常》、《唱给农友听》等。例《红军入川》唱到:
中央指示我们新四军,
来到了呵四川省,
为的是穷人......
(二) 歌词反映生活疾苦
歌谣反映生活疾苦, 以坚定群众反抗情绪的有:《尖尖山》《伤心事》《卖柴歌》《穷人歌》《青年妇女痛苦歌》《劳动青年痛苦歌》《放牛娃歌》《催捐谣》《不做奴隶》《诉苦谣》《川北穷人真可怜》等。这里特例《尖尖山》片段:
此曲现今在南江县老少皆会唱, 相当于是当地的流行歌曲, 也有一些书籍将其作为了四川民歌或巴山民歌收录。
(三) 歌词动员群众参加红军
《南江县志》记载:“19331935年, 红四方面军的扩红’, 是通过宣传红军宗旨, 参加红军的意义, 在提高劳苦大众阶级觉悟的基础上, 动员其自觉自愿参加红军”7。由此动员“扩红”的歌谣应运而生:《送郎当红军》《妹送情郎当红军》《扩红谣》《十劝夫》《夫妻唱参军》《青年参加红军歌》等。
(四) 歌词体现军民鱼水情
反映红军得人心, 受拥戴, 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歌谣有:《十谢共产党》《我和红军心连心》《十唱红四军》《拥护红军》等。像《千家磨儿转得圆》也是当地今天还在盛传的歌谣, 再现了群众自发地为红军磨“炒面”8作干粮的场景。
(五) 歌词抒发群众迎红军、送红军、盼红军
表达红军入川时群众欢欣鼓舞, 送红军时依依惜别, 期盼红军再归来的歌谣分别有:《迎红军》《太阳出来满天红》《红军早早来》等;《十送红军》《送郎歌》《欢送红军歌》《草帽子十八转》等;《盼红军 (鲜花调) 》《盼红军 (慢赶牛) 》《红军不久要归来》《放牛娃儿盼红军》等。
四、鲜活于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方面, 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 不能有任何迟疑”9。另一方面, 当地群众受文艺宣传鼓励, 踊跃参加了红军, 据记载:“三年间, 南江、长赤两县先后参加红军的青壮年男女共一万多人”10。随着当地群众扩充到红军队伍中, 红军歌谣也被注入了巴山的民间音乐元素。巴山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滋养着红军歌谣, 使其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而巴山红军歌谣也因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而绽放出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民间音乐元素大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 劳动号子
巴山劳动号子音乐自然朴实、坚实有力, 歌词即兴性强, 是劳动者提神解乏的好伴侣, 易于改编和传唱。用号子曲调填词的巴山红色歌谣常常在行军路上和生产劳作中歌唱。此体裁可一曲填多词, 而且在每一次随着劳动种类、强度和歌唱者的不同, 曲调都会有所变化。使用劳动号子音调填词的巴山红军歌谣有:《板车号子慰亲人》《造石号子蜜水情》《打夯歌》、《打石号子》《放牧号子》《板车号子秋风忙》等。如《造石号子蜜水情》片段:
号子一声声, 引来心上人,
脸红似酒醉, 心沸腾;
杠子撵脚跟, 落了魂。
......
多生产粮、棉、油哟!
援红军, 你上前线呀,
我送行, 一程又一程,
蜜糖情。
《造石号子-蜜水情》在坚实铿锵的号子中融入火辣质朴的儿女情, 更富感染力。
(二) 山歌
巴山山歌曲调与当地语言特点结合紧密, 音高多会随方言音调平仄起落 (当然, 在笔者看来, 南江等地的巴山方言本就具有如歌般的腔调) 。与地形相应, 巴山山歌“开腔”一般是一嗓子高亢嘹亮的抛腔, 可与对面山上的相唱和, 也常使用滑音和拖腔、衬字和衬词。歌词多表现生活场景, 常以写景开始, 由景及情, 如表现思念之情的《犀牛望月姐望郎》“太阳落坡四山黄”, 表现生活疾苦的《尖尖山》“尖尖山, 二斗坪”。这些特征在充分吸收山歌元素的巴山红军歌谣中也均有体现。
带有劳动负荷的巴山山歌一般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 如改编自田秧山歌的巴山红军歌谣《薅秧歌-红军个个是英雄》片段:
(领) 哎太阳出来哟四山红, 凯歌嘹亮,
(和) 凯歌嘹亮震长空哟, 哟嗬哟嗬哟咿嗬嘿。
(领) 哎万源城里保卫战哟, 红军个个,
(和) 红军个个逞英雄哟, 哟嗬嗨哟咦哟嘿。
......
(三) 小调
还有许多改编自巴山地区流行的地方小调和歌舞小调大体有:巴中的《妇女革命歌》【十杯酒调】, 通江的《妇女歌》【扇子调】, 南江的《唱给农友听》【十把扇儿调】、《劝郎歌》【十想调】等。下面举一首歌改编自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的巴山红军歌谣《妇女婚姻自由歌》:
此曲为分节歌, 共十段歌词, 限于篇幅故谱例中以一段代表。像这样的严格十段体的并不多, 大多改编自小调的巴山红军歌谣遵照原曲调, 但歌词并不拘泥于原小调的段数:《青年农民痛苦歌》【十把扇儿调】有11段, 《妇女歌》【扇子调】有24段
(四) 情歌
情歌, 是按照歌唱内容划分, 表达男女情感的歌曲。情歌占据南江及周边的巴山民间音乐相当大的比重, 散布在各种民歌体裁中, 仅南江县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和南江县文化馆编印的《光雾山情歌精选》中, 就收录了57首。巴山情歌真挚坦率, 风趣幽默, 常用郎、哥、姐、妹、贤妹来称呼心上人, 如《妹儿长得一枝花》《我给贤妹同过河》《十爱姐》《十劝郎》等。
巴山红军歌谣有词曲原创, 更有许多原曲改编而来。由于巴山情歌本身的大比重, 成为了巴山红军歌谣原曲改编的主要来源。改编自情歌的巴山红色歌谣情真意切, 生动怡然, 寄托着民与军的期盼和牵挂, 如《盼红军》就是一首根据巴山情歌《犀牛望月姐望郎》改编的巴山红军歌谣:
1.《盼红军》 (慢赶牛)
太阳落坡四山黄, 犀牛望月姐望郎,
记得那年菊花黄, 我送红军上山梁,
叫声红军早回转, 老百姓痛苦记心上。
站在那包谷地旁, 望着那摩天岭上,
不望云彩不望郎, 姐望红军回南江。
2.《犀牛望月姐望郎》
五、厚重于承载文化传播与交融的流变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南征北战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增强文化交流, 促进文化融合, 成就文化繁荣, 红军长征路也承载着文化的交融与繁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往往兴盛在交通蔽塞, 生产生活水平低, 远离经济中心的地方, 而红军所到概于此。长征路漫漫:湘皖豫山河苍茫, 娄山关残阳如血, 川北巴山蜀水, 松潘艰难跋涉, 甘南北斗高悬, 陕北天高云淡, 甘孜北上北下在大江南北的行军路上, 红军歌谣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元素, 同时也将其散布, 音乐文化在凝结与播撒过程中升华, 巴山红军歌谣的流变就可为一瞥。
前面谈到了巴山红军革命歌谣的浓郁地方特色, 而在巴山地区流传的某些红色歌谣却具有他乡韵味, 其他地方记载的也具有巴山风格, 或是一曲多唱, 带有多地方特色。譬如流传于此地的红军歌谣《八月桂花遍地开》在安徽、江西、四川等地都有流传, 歌词大体一样, 曲调骨架音也基本一致, 而旋律线走向却有明显区别, 包涵的曲调风格也随之转化, 特别是方言演唱和音腔的使用更使其独特的地方韵味各自呈现。在对其追根溯源中发现, 是红军三十二师“打开”河南商城后, 当地被动员参军的王霁初借用家乡曲调编创, 并在建立县苏维埃大会上演唱。此曲后来编演成歌剧随红军征途中演出, 歌词的易懂易学, 曲调的朗朗上口使其很快传唱开来。王霁初牺牲在了红四方面军入川战斗中, 而《八月桂花遍地开》却飞跃大巴山, 唱编四川, 唱遍中国, 流传过程中也结合不同地方音乐特点, 呈现出了不尽相同的面貌。如下《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对比片段:
无独有偶, 《盼红军》 (鲜花调) 有人认为是巴山地区红军歌谣, 而此曲也作为湖北民歌载入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
当然还有许多这样的红军歌谣, 流变与融合使其源头模糊, 形态各异。同时, 随着红军革命歌谣的“同宗性”显露和音乐“户籍”的模糊, 红军歌谣成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的同时, 其交流与包容也使自身文化厚重。
六、收集、传承与保护贵在及时
巴山红军歌谣整理收集、传承与保护要及时, 原因有三:其一, 随着交通的疏畅, 文化的开放, 新鲜事物的冲击, 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洋气”的音乐, 民间音乐渐行渐远, 红军歌谣亦如此;其二, 年长者会唱红军歌谣的已然很少了, 而年轮的流转, 显得时不等人。其三, 在于谱面的缺失。红军歌谣与民间音乐一样, 大都依靠口耳相传, 笔者收集到的文献记载的巴山红军歌谣大部分只有歌词, 其余为简谱, 而这些简谱的大部分是后人整理的。所以巴山红军歌谣的保护贵在及时, 正如接受采访的革命老同志王振廷对笔者的感慨“你下次来的时候, 我可能已经不在啰!”。故莫等闲“逝去”才言及“挖掘”。
巴山红军文化的研究价值不止于歌谣, 石刻、歌舞、精神传承、文艺宣传的反思与借鉴等都可为切入点, 都可作为有识之士努力的方向, 研究的领域。
摘要:大巴山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 红军歌谣激励着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巴山红军歌谣源于方针政策下的文艺创作, 却表现得鲜活而深入人心, 厚重而富有生命力。笔者初步调查分析, 这些与当时当地时空纵横交错的特定环境息息相关, 也与其地理环境, 音乐文化背景紧紧相扣。
关键词:巴山,红军,歌谣,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收集整理[Z].四川老根据地革命歌集.内部资料, 1956.
[2]田海燕, 高鲁.红军歌谣[M].太原:广西人民出版社, 1979:197—235.
[3]南江文化馆编.南江民歌选·革命历史歌谣[Z].内部资料, 1983.
[4]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编辑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红军时期·上册[M].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 1986.
[5]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编辑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红军时期·下册[M].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 1986.
[6]南江县志编委会.南江县志[M].成都:成都出版社, 1992.
[7]王树增.长征[M].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 2006.
[8]赵子爵.南江红色文化拾遗[Z].川新南内, 2010 (05) .内部资料.
泉州南音“过枝曲”现象的初步调查 第7篇
一、过枝曲的发展现状
泉州南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是泉州多元文化的象征, 它吸引着国内外无数的学者对它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研究南音理论的学者层出不穷, 但至今所发现的有提及“过枝曲”现象的南音研究文献、著作是寥寥无几, 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 更是少之又少。由王今生、洪明良编写的《漫话泉州南音》中就指出“过去十分普及的南音‘七大枝头’现象, 至今已荡然无存, 作为南音最富有传统唱奏形式的‘过枝曲’现在也危在旦夕, 知之的艺人为数不多”。泉州南音的曲目有千余首, 但是在馆阁或其他场合中, 演唱“过枝曲”的情况极其少见。
二、过枝曲在传统排场中的运用
泉州南音的唱奏内容分为“指”“曲”“谱”三个程式, 每一套指套、谱曲, 每一首散曲都有各自所属的“滚门”和“管门”, 平时馆阁中的“打管”或自娱自乐, 演唱的曲目可以跨越滚门和管门进行选择, 而在传统排场中, 唱奏形式则有严格的规定, 曲目的选择和顺序必须按照“排门头”的规矩其过程必须使用“过枝曲”衔接上下滚门。
(一) 过枝曲的过枝程序
泉州南音延续着“相和歌”的表演形态, 史书记载:“相和, 汉旧歌也, 丝竹更相和, 执节者歌”, 正是泉州南音传统表演形式的写照。泉州南音以洞箫、南音琵琶、三弦、二弦合称为“上四管”, 以响盏、小叫、木鱼、双铃、四宝及扁鼓等打击乐器和唢呐合称为“下四管”。上四管演奏时有其固定的座位, 歌者执节居中, 执拍者的左上方洞箫、左下方二弦, 右上方琵琶、右下方三弦。
传统的唱奏形式由“和指” (合奏指套) 、“唱曲”“煞谱” (即奏谱煞尾) 三个部分组成。“和指”合奏一套“指”或一节“指尾”, 先由“嗳仔指” (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指”, 加入南音打击乐) 闹场, 接着和“箫指” (以洞箫为主奏乐器的“指”) 将气氛安静下来。由“枝头”执拍, 一般情况下, 箫指接“起曲头” (第一首散曲) 人员没有变动。中间“唱曲”, “唱曲”按滚门顺序进行。演唱时“起曲头”唱的属于哪个滚门, 其他人就跟着唱这个滚门的曲。若转换滚门, 则须唱“过枝曲”作为转折的过渡。其程序:由“枝头”先唱一段慢头的四句词后, 接唱一首七撩曲, 如, 四空管的“二调”, 然后一个接一个唱“二调”的曲;若要结束“二调”这个滚门, 就由“枝头”接唱一首“过枝曲”, 如“二调”过“长滚”, 唱者又一个接一个唱“长滚”的曲;若要结束“长滚”这个滚门, 就再由“枝头”唱一首“长滚”过“中滚”的“过枝曲”……以此类推, 持续不断。如果要结束“唱曲”, 必需由‘枝头’唱一首“煞尾曲”, 并接唱四句慢尾。最后“煞谱”, 所奏之谱必须是同一管门。
(二) 过枝曲的表演形式
1. 表演形式
“过枝曲”的表演形式无任何的文字记载, 所以不能从记载中去考证, 至今对“过枝曲”的表演形式众说纷纭, 大家各持己见。笔者通过走访几位南音艺人 (丁世彬〈现已故〉、黄淑英) , 了解他们所熟知的“过枝曲”的交接形式, 这也是被多数人赞成的一种说法:
整个演唱演奏过程中, 曲与曲的衔接, 乐器与乐器的交接都有一定的礼数。当一首曲子唱到最后一句时演唱者须站起来, 下一曲的演唱者出场, 缓缓走到演唱者面前。演唱者将拍板平放, 送至下一位演唱者的手中后退场, 曲子的最后一拍 (亦称压拍) 由下一曲的演唱者来完成。二位演唱者都必须恭敬地完成此动作, 弯腰并双手递接。
2. 现象特点
“过枝曲”有一种现象是, 唱者须向“坐大位”的洞箫司者 (洞箫演奏者) 行礼。一般演唱者在接拍唱二撩 (两小节) 后坐下, 此时, 若洞箫司者有变更的话, 演唱者须站起来迎接洞箫司者, 在洞箫演奏者交接完毕后, 再一同坐下。曲目结束后, 演唱者须向洞箫司者行礼。“演唱者向洞箫司者行礼”此现象的由来有一个典故, “据说清康熙五十二年, 康熙皇帝六旬庆典之际, 曾有五名泉州南音妙手晋京, 合奏于御苑, 清音雅调使帝大悦, 从此留在宫中为康熙奏乐。一次, 康熙兴起加入奏乐, 演唱者起身向他行礼, 而他所执的乐器正是洞箫, 因此洞箫司者‘坐大位’的说法就一直延续下来, 演唱者向洞箫司者行礼的礼节便保留下来”。
三、过枝曲的过枝方式
“过枝曲”过枝的情况分为两种:同管门和不同管门。管门:弦管调高称为管门。弦管包含四个管门:⑴五空管:是C宫系统和G宫系统的综合;⑵四空管:以F为宫音;⑶五空四亻ㄨ管:以C为宫;⑷倍思管:亦写作倍士管, 以D为宫音。
“所谓的‘滚门’就是将‘管门’ (调性) 、撩拍 (节拍) 、腔韵 (主旋律) 、调式相似的曲牌归纳为一个门类”。历代先贤将南音的四个管门, 即“五空管”“四空管”“五空四亻ㄨ管”“倍思管”, 创造出百余滚门,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七大枝头”, 包含“倍工”“中倍”“大倍”“小倍”“二调”“七撩倍思”“生地狱”, 部分民间艺人认为, 其中的一大枝头是“山坡羊”而不是“生地狱”。除“七大枝头”外, 有“滚”“锦”“寡”“叠”诸滚门, 尚有“八叠枝头”, 概括为“绵野潮北、将相双福”, 即“绵答絮叠”“野风餐叠”“潮阳叠”“北调叠”“将水叠”“相思叠”“双闺叠”“福马叠”。
泉州南音“过枝曲”在传统“排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南音, 我们必须及时地传承和尽可能地还原与再现“过枝曲”这种极富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传统音乐表演形式。为了引起弦管界更多的关注, 早日再现套曲过枝联唱的内涵和风貌, 做此方面的初步调查, 为“过枝曲”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提供一些探讨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 刘春曙.《福建南音初探》.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12.
包头市区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初步调查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包头市区两所中学12~14岁肥胖儿童60名 (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 , 正常对照儿童60名, 均为汉族。
1.2 采血方法
受检者空腹12~14 h, 消毒后于肘静脉取血3 mL注入无抗凝真空采血管用于检测血脂。
1.3 血脂检测
常规分离血清后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 总胆固醇 (TC) 采用COD-PAP法, 甘油三酯 (TG) 采用GPO-PAP法,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采用磷钨酸镁沉淀法,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采用聚乙烯硫酸盐沉淀法。参考值:TG 0.4~1.71 mmol/L, TC 3~6 mmol/L, HDL-C 1.15~2.19 mmol/L, LDL-C 2.01~3.62 mmol/L。
2 结果
肥胖组儿童TG超标,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C, HDL-L和LDL-L水平虽未超标, 但与对照组儿童相比较, TC和LDL-C有升高趋势, HDL-C有降低的倾向。详见表1。
3 讨论
儿童肥胖不容忽视, 许多家长并未认识到儿童肥胖的危害, 或虽已认识, 但由于各种原因并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控制。此次对包头市区两所学校的调查, 发现肥胖儿童的比例很大, 通过测试60名肥胖儿童和60名正常对照儿童血脂水平, 发现肥胖儿童与健康儿童血脂水平有所差异, 肥胖儿童组TG水平超标, 其它指标TC、LDL-C和HDL-C水平虽未超标, 但与正常对照相比有升高或降低的趋势。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肥胖会增加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CHD) 、糖尿病等发病率, 其中脂代谢紊乱是重要的发病机制, 因此在临床上TG、TC、LDL-C、HDL-C是高脂血症、CHD、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常规检测项目。近年来,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越来越被重视, 根据前瞻性的研究认为, 高甘油三酯是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5]。本次调查显示肥胖儿童TG明显升高, 已经超标, 如不加以控制和改善, 有发生脂肪肝、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可能性, 或已经发生还未引起家长、社会的重视。动物实验、实验室观察、流行病调查和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方式的研究表明, LDL-C值的升高是引起CHD的一个主要原因, 最近临床实践表明, 降低血液LDL的治疗可减少CHD的危险性[5]。本次调查发现肥胖组儿童LDL-C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儿童有升高的倾向, 虽属正常值范围, 但也不排除有超标的发展趋势, 应引起一定的重视。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5], 是人体保护因子, 升高血HDL (及降低血TC、TG、LDL) 是防治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肥胖组儿童HDL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儿童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以上表明, 肥胖儿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 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应该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家长和社会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干预, 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 包括减少热量摄入, 减少TC的摄入,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和富含纤维性食物摄入量, 增加运动量, 降低肥胖。为了孩子的健康, 预防疾病应从娃娃抓起。
参考文献
[1]李辉.儿童肥胖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医刊, 2005, 40 (5) :7-9.
[2]叶广俊.现代儿童青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56-433.
[3]季成叶, 孙军玲.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 2004, 36 (2) :194-197.
[4]徐勇, 谭琪.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 (3) :166-167.
猕猴桃害虫的初步调查和防治 第9篇
我国虽是中华猕猴桃原产地, 但发展速度很慢。为了更好地引种栽培, 快速发展, 除了在猕猴桃引种过程中采取检疫措施和加强栽培管理外, 还必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现将笔者进行的初步调查研究简述如下。
一、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特点
通过调查观察, 为害猕猴桃的重要害虫有12种, 隶属7科。如金龟子科有6种, 硬蚧科、鸡科、天蛾科、蓑蛾科、蝽科、毒蛾科各1种, 其中斑衣蜡蝉和草履绵蚧是猕猴桃上最重要的害虫。
1. 害虫种类
在猕猴桃的不同生育期中, 害虫种类是不同的。如开花期 (5月份) 为害花部的主要害虫是金龟子类, 有苹毛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白星金龟子;为害枝叶的有斑衣蜡蝉、草履绵蚧;仅为害叶片的有葡萄天蛾、蓑蛾、黄尾毒蛾、华北大黑鳃龟子及花蝽等。
2. 危害时期
害虫危害时期从5~9月份, 以5~6月间危害严重。此时, 为害花、叶、枝的多种害虫同时发生, 如为害花的3种金龟子, 为害叶、枝的斑衣蜡蝉若虫大量出现, 为害枝梢和叶片的草履绵蚧若、成虫以及仅为害叶片的蓑蛾、葡萄天蛾。黄尾毒蛾等都相继发生, 种类多, 数量大, 危害集中, 危害重。
3. 危害情况
虽然为害叶部的害虫种类较多, 且多为咀嚼式口器害虫, 但发生量一般不大, 危害较轻。
4. 斑衣蜡蝉的危害特点
该虫是猕猴桃上重要害虫之一, 其危害特点是:发生早、数量大、危害时期长。斑衣蜡蝉危害猕猴桃并不把卵产枝条或树干上, 而是产在猕猴桃篱架向阳处, 卵块集中, 排列整齐, 外被褐色蜡娄十分明显。5月中下旬卵相继孵化出若虫, 7月下旬出现成虫, 一直危害到9月上旬, 若虫、成虫危害历期达3个多月。此虫在猕猴桃生长期危害很重, 5月下旬若虫大量上树, 群集于叶背及叶面, 每棵树上有几十头到上百头时, 叶片和枝梢受害呈灰白色斑点。若虫大量出现时, 正是猕猴桃层叶不久, 早期受害, 严重影响猕猴桃正常生长。
5. 草履绵蚧的危害特点
它是猴猴桃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发生早、危害较重。越冬卵在土中孵化, 于4月中旬从土中爬到发芽的嫩叶梢上危害, 常数头聚集在一起, 以口针刺入组织吸吮危害, 5月中下旬出现成虫, 成虫危害更烈, 对猕猴桃早期生长影响较大。
二、防治方法
根据猕猴桃害虫种类和发生特点, 应以危害比较大的斑衣蜡蝉和草履绵蚧为主要防治对象。同时也密切注意金龟子和葡萄天蛾的发生状况, 尤其是数量的变化, 并兼顾一般性害虫, 采取人工防除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就能确保猕猴桃不致遭受严重损失。具体防治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工防治
(1) 冬春 (头年10月至第二年3月) 期间, 组织人力用钢丝刷子除去篱架上的斑衣蜡蝉越冬卵块, 或用石头、棒、铁器将卵击破, 这是简便而有效的消灭越冬虫卵的方法。 (2) 草履绵蚧初孵若虫出土时, 在距树干基部0.07~0.1m宽范围内涂机油, 若虫上树时, 即被油粘着而死。 (3) 利用金龟子具有假死性, 5月上中旬和7月在金龟子盛发期突击1~2次人工捕捉。
2. 药剂防治
(1) 5月下旬花谢后, 用敌敌畏1 500倍液或氧化乐果1 000倍液喷雾, 主治斑衣蜡蝉初孵若虫及草履绵蚧, 兼治金龟子和其它害虫。 (2) 7月至8月上旬, 视当时虫情而定, 若金龟子、天蛾、毒蛾发生量较大, 可喷敌百虫1 000倍液, 若仅零星出现可不必防治。
3. 生物防治
初步调查 第10篇
内容摘要:天水古民居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然而,因烧火做饭等因素所导致的烟熏病害,严重影响了古民居木构件的外观及使用寿命。本文对天水古居民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进行调查及分析,采用碳酸钠、氢氧化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对古民居木构件烟熏病害进行初步的清洗加固。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8处天水古民居,其木构件表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烟熏病害;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碳酸钠的联合使用在达到良好清洗效果的同时,可保持古民居木构件古朴的原貌;草酸、氢氧化钡和水性氟碳乳液联合加固木构件不仅加固效果良好,而且有利于古民居木构件的耐久保存。
关键词:古民居;木构件;烟熏;清洗;加固
中图分类号: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5-0120-07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ooted Timber Structures of Ancient Dwellings in Tianshui
OU Xiuhua1 HUI Zelin2 LU Xuping2
(1. 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um, Tianshui Normal College, Tianshui, Gansu 741001;
2.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he ancient dwellings in Tianshui are of important historical,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value. However,the soot deterioration caused by cooking has affected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and lifespan of the timber structures of these ancient dwellings.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oot deterioration has determined that sodium carbonate, sodium hydroxide, and 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have been used to clean soot and reinforce the found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ree things: that soot deterioration of different degrees can be found in the timber structures in eighteen in vestigated ancient dwellings; the sodium hydroxide, 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and sodium carbonat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get rid of soot, but can also maintain original physical appearances; and that better reinforcement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oxalic acid+barium hydroxide and fluorine polymer, thus prolonging the lifespan of these timber structures.
Keywords: ancient dwellings; soot deterioration; cleaning; reinforcement; timber structures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1 引 言
天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陇东南地区,现存明清时期建造的民居院落146处。这些民居院落以楼式建筑为主,多为天水历史上的名人故居,且大部分仍供私人居住,主要分布在西关城和伏羲城,有澄源巷、自治巷、育生巷等七个历史保护街区,以及士言巷、石家巷、自由路三个保护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这些古民居多砖木结构,布局精巧,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中国古建筑北方的粗犷豪放和南方的精巧秀美。它们共同构建了天水历史文脉的框架,赋予了城市独特的历史韵味及涵义[1-2]。
然而,由于受到自然风化、环境污染和人为的烧火做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天水古民居木构件本体出现了诸多病害,以烟熏病害最为严重。虽然近年来人们对天水民居保护意识有所加强,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但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的烟熏病害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烟熏污染物附着于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甚至渗入木材内部,与木材发生进一步的反应,加快了木构件的老化速度,不仅掩盖了天水古民居木构件的历史、艺术价值,也威胁着木构件的安全。同时,存在烟熏病害的古民居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古城天水的城市面貌。此外,目前关于天水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的清洗与加固研究还未见文献报道。
基于此,本文以天水古民居木构件本体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木构件表面的烟熏病害情况,统计烟熏病害的严重程度,分析烟熏病害的形成原因,并依据文物保护中“不改变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对古民居木构件烟熏病害进行初步的治理研究。
2 天水古民居木构件烟熏病害调查分析
2.1 烟熏病害调查统计
以澄源巷、自治巷、育生巷和三星巷四个保护区域内的部分古民居为调查对象,对木构件烟熏病害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调查统计。依据烟熏面积所占古民居木构件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用d表示),将烟熏病害分为三个等级:d≤50%,木构件烟熏面积较小,即无明显烟熏,状况为良好;d≥70%,即烟熏病害面积很大,状况为严重;50%由表1可知,文中所调查的18处天水古民居院落木构件表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烟熏病害,以澄源巷23号最为严重,其表面烟熏病害比例高达80%之多。澄源巷42号、澄源巷80号、自治巷59号和育生巷42号院落的木构件表面烟熏比例也均在70%以上。其他民居院落木构件表面烟熏面积比例大多在60%以上。烟熏病害不仅影响到古民居的外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古民居木构件的耐久保存。因而,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治理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是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问题之一。
2.2 烟熏病害的形成原因及机理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天水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的烟熏层,其厚度由几微米到几厘米不等,且多与木材表层形成或致密或疏松的结合状态。当清除其表面黑色沉积物后,发现木材空隙内也常常有不同面积大小的黑色物质。可见,烟熏层对古民居木构件已造成结构上的不良影响。天水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烟熏病害的形成与以下五个方面息息相关。
2.2.1 烧火做饭过程中形成的油烟
烧火做饭是天水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在古民居的走廊、屋檐等处任意搭棚烧火做饭,烧柴、烧煤等过程中产生的黑色烟雾与人们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雾滴等物质相互作用,附着于古民居木构件表面,长期积累形成了较厚的“烟熏层”[3]。
2.2.2 取暖过程中产生的烟雾
天水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春季节寒冷,古民居居民室内取暖以烧炕为主,大多使用柴草、煤炭等燃料。这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若遇到氧气量不足,便会出现不完全燃烧,即产生黑色的炭粒和一氧化碳等。粒度较小的炭粒会漂浮到空气中,与烧火做饭所产生油雾等相互作用,沉积到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甚至穿透木构件表面的微孔嵌入木材内部,长时间地沉积便形成了较深的烟熏层,影响着木构件的原貌,加大了木构件表面烟熏部分清洗的难度。
2.2.3 祭祀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烟雾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在人口较多的大家族,烧香祭祀比较盛行,除了用作祭拜神像以祈求家人平安之外,还会用于祭祖,祈求先祖保佑的同时以示自己孝顺。香主要由木屑掺杂香料做成,由于燃烧不充分,加之其中掺有其他杂质,点燃后产生的粒度较小的颗粒随着空气的流动,便会吸附于古民居木构件的表面。长期烧香祭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烟熏病害,但并非烟熏病害的主要原因。
2.2.4 大气污染物
随着天水周边工业的发展,工厂数量的逐年增多,化工厂排放的尘粒颗粒污染物漂浮于空气中。由于尘粒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粘附性能,可吸附空气中的酸类、碱类、盐类、水分子等物质,能使尘粒间的相互接触和碰撞导致凝并[4]。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在空气湿度较小时,便以粉末状沉积物的方式落于木构件表面,同时也会与烧火做饭过程中产生的黑色炭粒、油烟、雾滴等以及交通工具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相互作用,在古民居木构件表面不断沉积,以致在木构件表面形成黑色壳层。虽然尘粒的沉积是一个长时间、持续的过程,一般不易觉察,但在烟熏病害的形成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2.2.5 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具有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代谢旺盛,易于变异和适应等特点,它无所不入。古民居木构件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成分,可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当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时,多种微生物就会在木材的内部和表面大量生长和繁殖,同时产生各种水解酶、有机酸、毒素等代谢产物,与附着在木构件表面的污染物质共同作用,在木构件表面形成厚厚的污垢层,会破坏木构件的结构,降低木构件的力学强度。
3 天水古民居木构件表面
烟熏病害的治理
3.1 清洗加固的必要性和原则
众所周知,文物表面污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物本身久远的历史,按照“不改变原状”或“最小干预”的保护原则,最好不要清洗[5]。但是,天水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的烟熏病害,不仅影响到木构件艺术价值的显现,最主要是某些污染物与木构件会发生进一步的危害作用,威胁着木构件的安全。因此,对木构件表面的烟熏层进行清除,并对木构件本体进行加固,不仅可有效地去除有害于木构件的污垢物质,阻止或延缓木构件的病变,还可提高木构件抵制外界酸碱等的侵蚀能力。
由于天水古民居木构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及清洗操作的不可逆性,在木构件表面烟熏部分的清除和加固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1)清洗加固方法安全有效。(2)清洗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是可控的,渐进的和选择性的。(3)加固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加固效果和耐老化性能,且不改变木构件原状。(4)在具体的清洗加固实践中,应根据木构件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材料:洗耳球、软毛刷、镊子、脱脂棉、滤纸、小烧杯、试剂瓶、相机等。
试剂:碳酸钠(AR,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氢氧化钠(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氨水(AR,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HT-610F型水性氟碳乳液(北京润博恒通科技有限公司);95%乙醇(AR,西安三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钡(AR,四川新欣源化工有限公司);草酸(AR,郑州润达化工有限公司)。
3.2.2 研究对象
自治巷69号现存古民居是明末清初的楼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式,上层无人居住,下层仍在使用。木构件通过榫卯构造方式连接,门框、门头都有精美的手工雕饰,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烟熏是该民居在保存过程中出现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大面积的烟熏严重地影响着木构件的外观。本文以该民居下层左侧的梁为清洗加固对象,此处恰好位于烧炕添柴口的正上方,烟熏病害十分严重。
3.2.3 实验方法
3.2.3.1 清洗方法
(1)将木构件待清洗部分用洗耳球清除表面浮尘,然后用软毛刷清扫烟熏表面吸附不牢的污染物,以便后续化学试剂的使用。
(2)用镊子夹脱脂棉,单独或联合使用蒸馏水、碳酸钠溶液(浓度2.5%、5%)、氢氧化钠(浓度1%、2%)、氨水(浓度2.5%、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2.5%)对木构件表面烟熏部位进行清洗,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注意在清洗过程中,为防止过多的清洗剂污染未清洗的木构件表面,多余药液用滤纸及时擦干。
3.2.3.2 加固方法
用镊子夹脱脂棉蘸一定浓度的草酸/乙醇溶液涂刷已清洗干燥后的木构件表面,待其干燥后,再用另一洁净的镊子夹脱脂棉蘸取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钡/甲醇溶液涂刷,此操作为一循环,一般采用1—2循环。待其完全干燥后,再用水性氟碳乳液/乙醇溶液涂刷,以2—3次为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结果与讨论
4.1 清洗效果
由于木构件表面烟熏部分隐藏着重要的装饰细节,治理该病害可能对木构件本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清洗技术非常关键。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的清洗效果,可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三个等级。良好:能清除木构件表面的烟熏层;一般:基本能清除木构件表面的烟熏层;较差:能轻微清除木构件表面部分烟熏层。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的清洗效果如表2、图1-1至图1-7所示。
由表2、图1-1至图1-7可知,采用不同方式清洗木构件表面的烟熏部分,其清洗效果有所不同,化学方法比物理方法清洗效果更为理想。软毛刷仅能用于除去构件表面的较为疏松的污物。蒸馏水清洗法虽廉价环保,能清除疏松的污垢,但清洗效果不理想,且易对木构件造成潮湿性破坏,降低木构件原有机械强度。对于几种不同的化学清洗剂来说,若单独使用,以浓度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碳酸钠溶液和浓度5%氨水效果较为理想。若复合使用,以浓度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与浓度5%碳酸钠溶液的效果较为理想。
对于清洗剂碳酸钠溶液来说,当其为浓度2.5%时,对木构件表面烟熏层清洗效果一般;若浓度提高到5%,则能完全去除木构件表面的烟熏层。但后者会出现清洗过度的现象,使原本古色古香的木构件光亮如新,违背了文物保护中的“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对于清洗剂氢氧化钠溶液来说,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浓度越大,其腐蚀作用越强。浓度1%氢氧化钠溶液基本能去除烟熏层,而浓度为2%氢氧化钠溶液则能完全去除烟熏层,但会对木构件表面造成轻微的腐蚀作用。当清洗剂氨水浓度为2.5%时,仅能轻微去除木构件表面烟熏层,而浓度为5%时,清洗效果较前者有所提高,但效果仍不理想。单独使用浓度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对油脂清洗效果良好,但对较厚的炭层清洗效果不明显;若与浓度5%碳酸钠溶液联合使用,两者的协同作用可将木构件表层的有机油脂以及较厚的炭层溶解。其效果较单组分配方有明显的提高,在达到良好清洗效果的同时,能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除烟熏层的方法。
4.2 加固
天水古民居木构件烟熏部位的加固效果,如图2-1和图2-2所示。
木材属于多孔性材料,对草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性。采用氢氧化钡/甲醇溶液和草酸/乙醇溶液加固木构件,加固溶液中钡离子与草酸根离子相互作用形成草酸钡沉淀,过量的钡离子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互作用形成碳酸钡沉淀。双微量沉淀的形成可填充至木材纤维空隙,在提高木构件强度的同时,增强了木构件抵制外界酸性物质的腐蚀作用,而且不会明显改变木构件的外观。此外,水性氟碳乳液是特种丙烯酸酯类、特种氟树脂共聚物阴离子型乳液,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污染性、耐化学品性,且具有环保性。使用水性氟碳乳液可降低木构件对油污等物质的附着能力,同时也可抵制酸、碱、光、二氧化碳等物质对木构件的腐蚀作用。因而,联合使用草酸、氢氧化钡以及水性氟碳乳液可在保持古民居木构件原貌的同时,提高木构件的耐久性。
4 结 论
通过对天水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的烟熏调查分析,采用碳酸钠、氢氧化钠等清洗方法,以及草酸、氢氧化钡和水性氟碳乳液联合加固法,对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进行初步治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文中调查的18处古民居木构件表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烟熏病害,以澄源巷23号最为严重,其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比例达80%之多。烟熏污染物附着于木构件表面,可与木构件发生作用,加快木构件的老化速度。烟熏病害不仅影响到古民居的美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古民居木构件的耐久保存。
(2)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的清洗方法中,化学方法比物理方法清洗效果更为理想。软毛刷仅能用于除去木构件表面较为疏松的污物。蒸馏水清洗法虽廉价环保,能清除疏松的污垢,但清洗效果不理想且易对木构件造成潮湿性破坏,降低木构件原有机械强度。化学试剂若单独使用,以浓度1%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的碳酸钠溶液和浓度5%的氨水效果较为理想。若复合使用浓度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与5%碳酸钠溶液清洗效果最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达到良好清洗效果,且不改变木构件原状。
(3)联合使用草酸、氢氧化钡以及水性氟碳乳液加固法可保持古民居木构件的原貌,提高木构件的强度,增强古民居木构件对外界酸碱性等物质的抵制能力。
(4)本文关于古民居木构件表面烟熏病害的治理研究,仅涉及木构件本体表面的烟熏病害的清洗加固。该方法是否会对木构件表面的油饰彩绘造成不利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致谢:本工作得到文中所调查的古民居居民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焦新德.天水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名城,2009,(5):52-56.
[2]孙婷.关于天水古民居现状与保护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8,23(11):20-25.
[3]郭冬梅,操基玉,王勇,等.厨房空气中烹调油烟有害成分的测定和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10,14(2):142-145.
[4]张承志.文物保藏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4-25.
石油化工专业学生留学情况初步调查 第11篇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 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 石油主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是我校最早设立的石油主干院系, 我院每年毕业生考研人数众多, 近年来考研率更是持续走高, 其中又有不少人选择出国读研。出国留学的学生这一群体的逐年增加, 对学院的教学教育管理将带来一系列挑战。
尽管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出国留学, 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但对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层面的学生出国留学的相关研究还较薄弱。在当今国际大背景下, 我们有必要弄清就我们专业性较强的与石油相关专业的学生出国留学的选择方向、动机及意向和需求等。更好的帮助他们从中国教育体制顺利过渡到海外的教育模式。
一、研究方法
本调查在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进行, 调查对象为2011-2012年两学年我院学生中有出国留学意向或初步想法的部分同学, 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以及填写纸质问卷调查表, 本次共有130位同学参与调查, 并收到有效问卷123份。
二、调查结果
在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形势严峻、国民经济能力普遍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 增加就业砝码谋求更多职业发展资本是同学们出国留学的重要内驱力。初步调查显示, 在有意愿出国的同学中, 因本院专业均为石油相关专业, 故出国学生专业相对集中, 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五国较受学生青睐, 学生毕业大多回国工作等。以下将详细介绍本次调查的结果。
1. 出国进一步深造、获取更多个人发展资本成主要动机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有出国意向的学生几乎均想出国读研。其中, 最普遍 (87.8%) 动机是为扩展视野, 进一步深造, 增强自身能力谋求更多职业发展资本。同时, 60.98%的学生还觉得国外在石油相关领域方面发展水平较高, 环境更适合, 有更多就业机会。另外, 国外高校的国际声望, 更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 更优秀的学习资源也吸引着同学们 (36.59%) 。学生还希望体验西方文化、希望对国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部分学生出国留学则是想体验其他国家的学术、社会文化传统及其所带来的挑战。还有一部分 (2.44%) 同学表示, 他们出国留学则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
2. 加拿大、美国成为出国读研热门国家
据本调查显示, 学生几乎均为出国读取硕士研究生, 仅有少数学生希望在工作过程中再出国深造。由于我院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院内所含专业石油工程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均为与石油相紧密联系的专业, 故从出国的国家分布来看, 我院学生所选国家更看重国家的石油工业发展状况、行业背景等。留学的国家集中在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 其中39.39%的学生选择留学加拿大, 24.24%的学生选择留学美国, 另有12.12%的学生选择留学澳大利亚, 剩下的学生则分布在德国、俄罗斯以及英国。加拿大、美国备受学生青睐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加拿大是全球资源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幅员辽阔, 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二, 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拿大东岸和西部三省拥有大量的天然气储备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存储量。目前其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几乎达到100%。近年来, 美国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一直是人才需求最旺盛的行业之一。石油地质、地球物理、资源评价、开发地质、油气储运工程、环境工程、经济评价、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以及新能源等行业都非常渴求石油工程方面的人才, 此外, 美国发达的经济条件也深深吸引着同学们。
3. 选择出国深造国家的因素更看重专业学习环境及师资力量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 学生选择上述国家出国深造的原因最多为看重该国的专业学习环境以及师资力量, 78.05%的学生看重“专业的学习环境”, 另有73.17%的学生觉得“名校众多, 师资力量强大”也非常重要。另有部分同学也十分看重该国的经济及环境, 51.22%的学生选择了因素“经济发达”。由此可以看出, 我院学生在选择出国时十分务实, 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能力及专业素质, 把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因素作为第一准则, 而忽略一些浅层因素影响, 如留学国家的气候条件以及亲友同学推荐等, 体现出我院有意向留学的学生的思想成熟度较高。
4. 留学毕业后回国发展依旧占主体
由本次调查分析可以发现, 对毕业后的打算, 65.85%学生选择留学毕业后会回国发展, 另有29.27%的学生表示会视毕业后实际情况而选择发展前景更好的国家, 当然还有4.88%的学生有着明确目的, 打算毕业后直接留在该国工作或打算移民。由此次调查可知, 移民或留在国外发展并不是我院留学同学们的唯一目的, 更多的是想出国深造, 学成归来, 提高自己在国内的竞争力。
5. 挑战学校学院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出国读研, 是一件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也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好事。但是相比于国内读研的学生, 出国读研的学生需要准备更多。学生为了出国必须通过雅思、托福等相关的语言等级测试, 他们往往需要到外地参加语言培训班或者提前进入国外的语言学校学习语言。对学院教学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三、讨论
此次对我院学生留学情况的初步调查研究, 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学生的需求及规划, 对有出国想法的学生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方便于学校及学院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做出合理引导改善教学管理, 帮助学生做好人生发展规划, 增强国外适应能力。从我们的调查来看, 我院仍有部分学生对于出国留学还是心有余而力不从, 愿望强烈但努力不够, 准备不充分, 呈现出茫然、盲目、盲从的趋向, 急需要加强引导和服务。
首先, 学校及学院要做好留学信息服务工作, 应当把它作为我校培养国际化的高层次人才工作的一部分, 重视对我院学生留学的引导和支持, 如开展留学归国人员走进校园活动, 加强海归与在校大学生间的交流, 使学生能够获得准确有效的留学及海外生活信息。此外, 还应引导学生做好留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以及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邀请有经验的人员开展讲座, 为学生提供获取留学信息的平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留学准备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获得最新、最权威的留学政策信息, 以便于同学们作好出国留学的规划、准备工作, 减少留学的盲目性, 避免出国上当受骗。
其次, 学校要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我校已于2011年首次招收来自5个国家的9名留学生入校, 此次招收留学生是开放办学的突破性成果。但学校仍需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制定更加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教学管理, 严格质量标准。此外, 还应多让一些学业优秀的学生到国外高校短期交换留学或访学, 增进对国外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等的了解, 以增强以后出国留学的适应性。学院同样要做好相应工作, 让我院学生更多的与国外高校交流接触, 相信这些都将是对学院的一个不小的挑战。
最后, 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出国留学服务体系。我院应当把出国留学信息咨询、留学规划等服务工作作为自己的义务, 积极为学生出国留学准备做好引导、指导等服务工作。虽然这一系列工作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学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挑战, 相信学院能迎接挑战一步步做得更好。
本调查研究只是初步分析, 因此并不得出确定性的结论。这只是了解我院学生留学动机的一个开始, 有鉴于此, 本调查只限于对若干特定方面进行研究。该领域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如了解学生到国外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深造的各种经历、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以及国家的相关留学政策等。
摘要:本学院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 本文调查研究了越来越多学生有意向出国留学的原因, 学生出国倾向于哪些国家, 看重哪些因素, 出国留学的主要动机, 为学生和学院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石油专业,大学生,留学情况,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刘红霞, 房嘉煦.新生代大学生出国留学动机研究——对北京高校中7名欲出国留学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1 (7) :86-89.
[2]Zhuelian.Ordinary high school career education comparisonresearch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D].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