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作业模式论文(精选5篇)
GPS作业模式论文 第1篇
近几年来, GPS定位技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和城市测量等领域。但目前在应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各种控制网时, 平面坐标精度虽然很高, 但高程的精度却偏低, 在GPS测高方面存在着大地水准面和高程基准面的制约。GPS定位中高程转换精度较差, 造成GPS高程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高程测量一般使用常规的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GPS观测时获得的大地高程信息和满足工程的需要, 需将GPS中的大地高转换为工程中可直接应用的正常高程。
1. 大地高程与正常高程的关系。
通过GPS测量, 获取的是地面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大地经纬度和相对于参考椭球面的大地高。在实际工程中, 需要的是相对于大地水准面 (或类似大地水准面) 的正高或正常高, 两者的关系为:
H正=H大-ξi;
式 (1) 中, ξi为高程异常, H大为大地高, H正为正高或正常高。
可见由此所计算的正常高的精度, 主要取决定大地高程和高程异常的精度。其中大地高程, 可利用GPS定位技术精确地测定;而高程异常精度, 与其计算方法及其所利用的资料密切相关。
2. 当利用天文水准的高程异常图, 内插并计算其高程差时, 其精度将受到天文观测精度和天文点分布密度的限制。
应用天文重力水准, 将会弥补因天文点间隔过大, 而对所求高程异常精度的不利影响, 但它要求具有一定密度和精度的重力资料, 这在高山区往往也是比较困难的。
3. 当重力测量资料充分时, 预计用这种方法, 可使内插高程异常差的精度, 达到分米级或优于分米级。
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地势复杂, 重力资料分布不均, 难以采用这一方法达到上述精度。
由上述材料, 利用GPS大地高程资料精密确定点的正常高, 其关键在于获取精密的高程异常资料。而GPS测量资料与水准测量资料相结合, 为精密确定区域性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 开辟了重要的新途径。
二、确定高程异常的GPS水准法
这里, 我们把综合利用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资料, 确定高程异常的方法, 称为GPS水准法。实际上, 很难获得高精度的高程异常ξi值, 而GPS单点定位误差又较大, 一般测区内缺少高精度的GPS基准点, GPS网平差计算后, 很难得到高精度的大地高程。所以很难应用上式精确地计算各GPS点的正常高。
为了描述区域性高程异常的变化规律,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等值线图示法和解析法。在一个区域性的测区内, 我们可以根据地形情况, 选取一些分布适宜、密度充分的GPS观测点, 并进行水准联测, 以精确获得这些点的高程异常, 从而求得各点的正常高。
1. 等值线图示法。
使用这种方法, 首先要根据各已知点的高程异常值, 绘出测区高程异常的等值线图, 然后利用内插方法确定未知点的高程异常。
当水准测量资料充分时, 这一方法所求高程异常的精度主要取决于GPS观测点的分布与密度, 以及大地高的测定精度。当区域较大、GPS点的分布较为稀疏时, 应综合利用重力测量资料 (或地形资料) , 以顾及GPS点间高程异常的非线性变化。
等值线图示法的主要优点是高程异常变化的趋势直观, 使用方便。其缺点是高程异常值将受到等值线图绘制精度和内插误差的影响。
2. 解析法 (拟合法) 。
所谓解析法, 即采用某种规律的数学面, 来拟合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当这一描述测区似大地水准面高程的数学模型建立后, 根据网点的位置参数, 便可计算出测区内任一点的高程异常值。显然, 这时计算高程异常的精度, 主要决定于所采用的数学面与测区大地水准面的拟合程度。所以, 确定高程异常的解析法, 其主要任务在于建立既能与测区似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又便于应用的数学模型。
假设x、y为任一点的平面坐标, 则其高程异常, 可一般地表示为
这里, f (x, y) 为与测区似大地水准面相拟合的数学面。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 f (x, y) 可取以下两种常用形式。
平面拟合:f (x, y) =a0+a1x+a2y;
二次曲面拟合:f (x, y) =a0+a1x+a2y+a3x2+a4xy+a5y2。
实践表明, 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当已知高程异常的点密度适当且分布比较均匀时, 二次曲面拟合计算高程异常的精度可达厘米级。
三、实例分析与高程精度
1. 实例分析。我们分别在两个不同测区进行了GPS水准高程的试验。
在确山任店 (铁异常查证) 测区, 测区范围为220km2, 施测采用6台ASHTEH-Z-MAX双频接收机施测, 控制网GPS点个数为21个, 施测等级为E级, 采用静态测量方式。高程拟合时采用基本控制点6个, 其高程值为几何水准高, 点位在测区内分布较均匀, 采用曲面拟合法进行高程拟合。
利用测区内的四个国家二等水准点, 胡庙、任店、大陈庄、大周庄作为已知点, 对10个GPS点进行了四等水准网的联测, 各项技术要求均符合《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 经严密平差后, 求得这10个GPS点的水准高程, 把这10个点的水准高程值与GPS拟合高程值进行对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这10个点高程的互差均小于30mm, GPS拟合高和水准高程比较接近。
2009年, 在蚌埠测区120km2地形测量中, 布设一组共13个GPS控制点, 施测等级为E级, 施测采用6台ASHTEH-Z-MAX双频接收机。高程拟合利用4个基本控制点作为已知高程点, 其高程值为几何水准高, 平差软件为ASHTECH SOLUTIONS 2.6。采用曲面拟合法进行高程拟合。
利用测区内的2个国家二等水准点陈店、马希山, 对9个GPS点进行了四等水准网的联测, 各项技术要求均符合《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 经严密平差后, 求得这9个GPS点的水准高程。这9个点的水准高程与GPS拟合高程进行对比。见表2。
表2中, 这9个点的水准高程和GPS拟合高程的互差也均小于50mm。
2. GPS拟合高程精度。
GPS作业模式论文 第2篇
【关键词】土地测量;GPS;实时动态技术;应用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土地资源呈现出越来越紧张的态势,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所以对测绘技术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进行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满足精度的要求,而且能够确保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现势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及水平,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一、GPS实时动态技术简介
GPS实时动态技术又可称为GPS-RTK,其是以卫星定位系统作为基础,从而对流动站指定坐标系进行定位。特别是实时动态技术出现后,使GPS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更具便利性和灵活性。在GPS实时动态技术中,主要是通过GPS接收机来观测卫星,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会通过基准站的电台来将信号发射出去,流动站完成信号的接收,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得精确的流动站位置。在土地测量中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可以为地形测图、控制测量及地形放样等作业提供更好的便利条件,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测定图的界址点、地形点、控制点及地物点等坐标的精确定位,并将其与绘图软件有效的结合,从而快速生成精确的电子地图。在土地测量中应用GPS-RTK技术具有较好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该技术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受到地形、气候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土地测量技术,在能见度及通视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实时动态技术也能够有效的完成土地测量工作,而且具有快速及精准的特点。
其二,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进行土地测量,各测量站之间不需要具备通视条件即能够确保高精度定位,而且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其三,在土地测量过程中,GPS实时动态技术由于对作业要求不高,操作上简单方便,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其他设备能够有效的进行连接,给通信带来较好的便利。而且在具体测量工作中,对测量人员需求不多,作业强度较低,但却能取得较高的综合效益。
二、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作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在我国土地勘测定界通常都是按照土地征用、划拨、土地开发等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土地的使用范围进行界定,准确测量出界址点位置,调查并绘制出土地的具体利用现状,计算出相应的用地面积,为相关部门的用地审批以及地籍管理工作提供详细、可靠的资料。该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建设用地的审批过程科学、合理、规范。经过审查确认合格的勘测定界结果能够作为地籍调查以及土地发证的重要依据。目前,该项工作的测量现场多数集中在城市周边的乡镇和村级土地,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土地勘测定界的成果必须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若是采用全站仪开展测量工作,很难使测量成果与大地坐标实现联测。而利用GPS-RTK技术,则可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这是因为RTK不需要导引控制,能够对界址点的大地坐标进行直接测量,能够有效的降低测量成本,节约作业时间,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二)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对于土地测量而言,地籍测量是土地测量的前提和基础,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的土地制度,完善地籍管理制度,并对地籍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确保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对城镇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征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在地籍测量作业中应用RTK技术,定位精度要比传统的测量技术要高很多,一般可达厘米级,并且整个测量过程所需的观测时间相对较短,控制点间也需要通视,还能够实现全天候24小时作业。在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过程中,由于测量误差分布较均匀,从而不会产生误差积累现象,有利于测量精确度和可靠性的提升,而且测量过程中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的提升。
(三)应用RTK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在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进行土地测量作业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1)在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进行土地测量作业时,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对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作业人员需要熟练操作接收机,同时还要掌握处理软件的使用情况,明确进行分工,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确保测量工作的有序开展。(2)在部分测量作业工作中,需要对坐标进行转换,因此需要在测区内进行控制点布设,在布设控制点时,需要保持其数量,当控制点密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则需要进行加密处理。(3)测量作业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在山区、林区及闹市区内进行,在这种情况下GPS卫星信号则会受到一定的阻挡,从而导致失锁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具体测量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重复性的初始化操作,所以在对测量系统进行选择时,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初始化时间较快的系统,从而有效的减少等待的时间,确保作业效率的提高。
三、结束语
由于土地测量作业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测量作业时,需要努力提高测量作业效率。而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为土地测量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不僅实现了测量成本的降低,而且测量精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作业时间得到了节约,具有较强的综合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来研究GPS实时动态技术,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的为土地测量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国祥.土地整理测量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分析[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周静利.GPS—RTK和全站仪联合测图在遂平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1)
GPS野外作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第3篇
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即为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基础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的导航星, 利用接收机来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 GPS数据是由卫星信息 (轨道参数、卫星钟改正、电离层模型) 和GPS观测量组成的, GPS观测量包括伪距、载波相位 (载波拍频相位) , 积分多普勒记数、多普勒计数和过渡相位, 这些观测量使得GPS技术可用于精密基线测量, 因此, 可用来建立高精度大地控制点。
GPS使用L波段, 配有两个载频;L1的中心频率为1575.42MHz, L2的中心频率为1227.6MHz, 接收机有许多种类, 按所要求的精度可分为单频粗码接收机和双频精码接收机, 使用精码GPS接收机的实时定位精度优于10米, 精码接收机的实时定位精度在25米左右, 使用相位接收机, 经对数据处理的相对定位 (基线的三维测定) 精度达百万分之一左右, 基线长度可以从几公里到千公里, 典型地15公里基线的三个坐标差可达厘米级, 所用测量时间最多为几个小时, 它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近年来, 随着GPS接收机性能和数据处理技术逐渐完善, 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
GPS技术分为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两部分工作。外业施测是内业工作的数据来源, 也是整个GPS技术工作的基础。如何做好GPS野外作业, 对确保GPS外业观测数据质量, 提高整个GPS技术的成果精度, 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介绍了GPS野外作业的一些工作流程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GPS野外作业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1 网形规划及时段安排
GPS网形规划与控制点分布有关, 为使整个网形的点位中误差值能够均匀, 最好网形能依控制点之分布规划:
(1) 平面控制点之分布:
网形测区:最好有至少三个已知控制点分布在测区外围的四个象限, 若已知三角点 (控制点) 位于测区外面, 则测区外缘与该已知点之距离最好不超过20km。
线状测区:最好有至少三个已知控制点分布在测区之两端及中央, 且每隔30km左右最好有一个已知控制点。
(2) 高程控制点之分布:
网状测区:一般而言, 在每10km10km范围内需有4个已知水平点做为控制点, 且分布于测区周围。若欲得较高之高程精度时, 可于测区内加密水平高程控制点的数目, 通常待测点与已知水平点相距最好不超过5km。
线状测区:最好有至少四个已知控制点分布在测区之两端及中央。当线状测区区域较大时, 在每10km10km范围内需有已知水平点做为控制点。
时段之安排最好能避开中午 (AM11:00~PM1:00) 时段观测。时段安排后, 填写计划时段表, 并明确指示测量员测站行程。
2 摆站程序
外业负责人应负责明确告知摆站人员其所摆设测站点名、点号及开关机时间, 若架站人员有未明了事项, 也应主动向负责人请示了解。以下是架设GPS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操作程序:
(1) 找寻点位:
该点若已去过, 应该不会发生问题;若是没去过点位, 而应按点之记找寻, 在到达点位之后应确认该点之标石号码, 检核无误后再行架设仪器。
(2) 架设仪器:
首先进行仪器的定心及定平。通常要注意的是:
在定心及定平过程中, 不要将天线盘架在脚架上, 仅架上基座即可。
光学求心仪因仪器高及个人视力不同, 而有不同的焦聚, 所以在定心之前应该要调整到最适合的焦聚, 避免求心上有像差的发生。
天线盘挂上之后, 将天线盘的指示方向指向北方 (若不知道北方在那, 可利用石桩上刻字判别之, 字的正向为北方) , 量测三个方向上的天线盘高 (北方、东南及西南) 及对应之英口寸数, 记录下来。开机后, 将点号、天线高输入接收仪中, 并开始接收卫星数据 (注意每笔数据间隔秒数) 。
(3) 记录观测手簿:
手簿是数据下载及内业计算最重要的信息记录, 外业所发生的错误都必须要经由手簿的记载来改正之, 因此手簿数据的记载务必要求正确、详尽。注意事项:
注意点名、点号书写是否正确;
天线高、天线盘及接收仪的型号、序号记录是否正确;
开关机时间务必记录。
(4) 意外状况处理:
摆设GPS人员尽可能留在仪器旁边, 不要让仪器离开视线范围之外, 数分钟需至接收仪查看一次, 注意数据有无持续接收、电池剩余电量等。
注意:任何意外造成仪器之定心、定平移动甚至倾倒, 则立即关机重新架设, 并在手簿上记录关机及开机时间;断电处理:换上新电池, 重新开机, 记录断电及重开机时间;若有本身无法排除之困难, 则立即回报并记录状况。
3 资料下载
GPS外业收集之数据须经由传输线之连接下载 (DOWNLOAD) , 或经由记忆磁卡 (PCMCIA卡) 传输至计算机中, 再经由仪器商所提供之计算软件计算基线, 最后再组成网形计算坐标。因此, 数据下载也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外业上所发生的一些错误就必须在这个阶段完成侦错及改正。下载软件及硬件的连接这里不予讨论, 以下只提出几点数据下载需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 收集手簿及接收仪:
数据下载时需要观测手簿的信息来辅助下载。利用手簿上记载之接收仪序号找到对应之接收仪进行下载, 若下载数据与手簿数据不符合者 (如点号、天线高等) , 将该数据记录于手簿上, 待下载完成之后询问该摆站人员哪项信息才是正确的。
(2) 核对时段:
将所有接收仪数据下载完成之后, 按当日计划时段表核对手簿上各时段之点号是否相符, 若有不符者、或未摆设者, 请于当日计划时段表上注记, 并交由网形时段规划者处理。规划者应找出不符之原因, 若为遗漏则应记录下来, 以备日后补测之用。
4 资料检核
测量工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正确性, 因此在最后外业交付内业的最后阶段, 必须再次确认各项数据是否有误, 检核后将下列各档案移交内业人:
(1) 当日计划时段表:交付网形、时段规划者。
(2) 测站手簿、实际观测时段表、下载磁性数据 (raw data RINEX data) :交付内业计算人员。
结语
GPS外业流程至此就算完全结束, 若能将上述各注意事项谨慎处理, 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相信以GPS高自动化的作业流程, 应该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及成本。所以GPS不失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 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GPS作业模式论文 第4篇
Cher当时正在经营着一家为华尔街企业开发软件的公司。他仔细研究了这位朋友指出的问题,并发现全美范围内有超过300家代驾公司,这些公司都专注于本地服务,效益都不太好。于是,Cher决定利用公司内部的技术专家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后,他创建了StearClear,一个将智能手机、GPS和代驾整合在一起的连锁经营公司。
Cher表示:“如果我们能够简化司机派遣程序,让客户直接联系代驾司机,就可以提高利润率。然后,我们在各地邀请当地的代驾公司加盟,让他们来管理司机。”
有了StearClear这个手机程序,用户可以利用手机内置的GPS模块迅速定位附近所有的二人代驾团队,并预估各个团队可以抵达用户身边的大概时间。之后,用户可以轻松选择某一代驾团队,这个程序会通知这一团队。该软件为代驾服务设定了固定的费用,因此,用户无需与代驾司机进行讨价还价。如果某天晚上,该城市对司机的需求剧增,软件就会安排更多司机待命。
加盟的本地公司只需负责雇佣代驾者并且支付给代驾者薪酬,其他的细节都可以交给该软件。Cher表示:“我曾经加盟过连锁公司,我很不喜欢那种经营模式。在开店之前,你要付给经营授权商3万美元的授权费,然后又要投入45000美元作为开店的实际成本,这种模式让我无法接受。我们想让加盟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要加入我们,你只需18000美元左右的初期投入,就可以开始赚钱了。”
至今为止,Cher正在全美范围内和16个加盟者进行协商,并且他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他产生兴趣。“我们收到了来自日本、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的潜在加盟者的垂询。所以,我们计划在明年1月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展。另外,还有医疗中心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把自己开车去医院拔智慧齿的患者送回家。所以我认为代驾服务在白天也有需求,有潜力成为一项国际化的事业。”
GPS作业模式论文 第5篇
GPS (GlobalPositionSystem) 即为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的含义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 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 它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近年来, 随着GPS接收机性能和数据处理技术逐渐完善, 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
GPS技术分为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两部分工作。外业施测是内业工作的数据来源, 也是整个GPS技术工作的基础。如何做好GPS野外作业, 对确保GPS外业观测数据质量, 提高整个GPS技术的成果精度, 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GPS野外作业的一些工作流程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2 GPS野外作业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2.1 网形规划及时段安排
GPS网形规划与控制点分布有关, 为使整个网形的点位中误差值能够均匀, 最好网形能依控制点之分布规划:
平面控制点之分布:网形测区:最好有至少三个已知控制点分布在测区外围的四个象限, 若已知三角点 (控制点) 位于测区外面, 则测区外缘与该已知点之距离最好不超过20km。
线状测区:最好有至少三个已知控制点分布在测区之两端及中央, 且每隔30km左右最好有一个已知控制点。
高程控制点之分布:网状测区:一般而言, 在每10km×10km范围内需有4个已知水平点做为控制点, 且分布于测区周围。若欲得较高之高程精度时, 可于测区内加密水平高程控制点的数目, 通常待测点与已知水平点相距最好不超过5km。
线状测区:最好有至少四个已知控制点分布在测区之两端及中央。当线状测区区域较大时, 在每10km×10km范围内需有已知水平点做为控制点。
时段之安排最好能避开中午 (AM11:00~PM1:00) 时段观测。时段安排后, 填写计划时段表, 并明确指示测量员测站行程。
2.2 摆站程序
外业负责人应负责明确告知摆站人员其所摆设测站点名、点号及开关机时间, 若架站人员有未明了事项, 也应主动向负责人请示了解。以下是架设GPS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操作程序:
找寻点位:该点若已去过, 应该不会发生问题;若是没去过点位, 而应按点之记找寻, 在到达点位之后应确认该点之标石号码, 检核无误后再行架设仪器。
架设仪器:首先进行仪器的定心及定平。通常要注意的是:
在定心及定平过程中, 不要将天线盘架在脚架上, 仅架上基座即可。
光学求心仪因仪器高及个人视力不同, 而有不同的焦聚, 所以在定心之前应该要调整到最适合的焦聚, 避免求心上有像差的发生。
天线盘挂上之后, 将天线盘的指示方向指向北方 (若不知道北方在那, 可利用石桩上刻字判别之, 字的正向为北方) , 量测三个方向上的天线盘高 (北方、东南及西南) 及对应之英吋数, 记录下来。开机后, 将点号、天线高输入接收仪中, 并开始接收卫星数据 (注意每笔数据间隔秒数) 。
记录观测手簿:手簿是数据下载及内业计算最重要的信息记录, 外业所发生的错误都必须要经由手簿的记载来改正之, 因此手簿数据的记载务必要求正确、详尽。注意事项:
注意点名、点号书写是否正确;
天线高、天线盘及接收仪的型号、序号记录 (上接114页) 是否正确;
开关机时间务必记录。
意外状况处理:摆设GPS人员尽可能留在仪器旁边, 不要让仪器离开视线范围之外, 数分钟需至接收仪查看一次, 注意数据有无持续接收、电池剩余电量等。
注意:任何意外造成仪器之定心、定平移动甚至倾倒, 则立即关机重新架设, 并在手簿上记录关机及开机时间;断电处理:换上新电池, 重新开机, 记录断电及重开机时间;若有本身无法排除之困难, 则立即回报并记录状况。
2.3 资料下载
GPS外业收集之数据须经由传输线之连接下载 (DOWNLOAD) , 或经由记忆磁卡 (PCMCIA卡) 传输至计算机中, 再经由仪器商所提供之计算软件计算基线, 最后再组成网形计算坐标。因此, 数据下载也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外业上所发生的一些错误就必须在这个阶段完成侦错及改正。下载软件及硬件的连接这里不予讨论, 以下只提出几点数据下载需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收集手簿及接收仪:数据下载时需要观测手簿的信息来辅助下载。利用手簿上记载之接收仪序号找到对应之接收仪进行下载, 若下载数据与手簿数据不符合者 (如点号、天线高等) , 将该数据记录于手簿上, 待下载完成之后询问该摆站人员哪项信息才是正确的。
核对时段:将所有接收仪数据下载完成之后, 按当日计划时段表核对手簿上各时段之点号是否相符, 若有不符者、或未摆设者, 请于当日计划时段表上注记, 并交由网形时段规划者处理。规划者应找出不符之原因, 若为遗漏则应记录下来, 以备日后补测之用。
2.4 资料检核
测量工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正确性, 因此在最后外业交付内业的最后阶段, 必须再次确认各项数据是否有误, 检核后将下列各档案移交内业人:当日计划时段表:交付网形、时段规划者;测站手簿、实际观测时段表、下载磁性数据 (raw dataRINEX data) :交付内业计算人员。
结语
GPS外业流程至此就算完全结束, 若能将上述各注意事项慬慎处理, 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相信以GPS高自动化的作业流程, 应该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及成本。所以GPS不失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 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