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阿托伐他汀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3
1

阿托伐他汀片范文(精选11篇)

阿托伐他汀片 第1篇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工艺,溶出度

阿托伐他汀钙是由华纳-兰伯特 (现并入辉瑞) 研制的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近年来高脂血症病人明显增加, 故该品种市场前景广阔。为了开发此品种, 本试验以产品质量稳定性、性能优于市售产品为指导原则, 根据阿托伐他汀钙的理化性质, 以片剂的硬度、有关物质、溶出度作为考察指标, 通过交叉试验确定本产品合理的工艺处方及生产工艺。

1 仪器与试验

1.1仪器:ZPY-129旋转试压片机 (上海天祥健台机械公司) 、智能溶出试验仪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高效液相色谱仪 (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公司) 、硬度仪 (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阿托伐他汀钙原料 (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钙 (上海诺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晶纤维素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 、乳糖 (镇江市康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交取羧甲基纤维素钠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 、吐温-80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 、羟丙纤维素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 、羟丙甲纤维素 (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 、包衣剂欧巴代 (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辅料的相容性试验

本品处方筛选时所用的辅料为填充剂碳酸钙、乳糖、微晶纤维素;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润湿剂吐温80;粘合剂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润滑剂硬脂酸镁;包衣剂欧巴代, 我们对原料药与以上九种辅料的相容性进行了如下考察:

阿托伐他汀钙分别与碳酸钙、微晶纤维素、乳糖按比例为1:20, 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欧巴代按比例为5:1混合均匀。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Ⅹ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高温 (40℃, 60℃) 、高湿 (75%±5%, 92.5%±5%) 、光照4500lx±500lx条件下试验, 对放置10天后混合料的性状、有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取平均值) 分别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在高温 (40℃, 60℃) 、高湿 (75%±5%, 92.5%±5%) 、光照4500lx±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 检查结果显示, 碳酸钙、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欧巴代, 这九种辅料与阿托伐他汀钙相容性较好。

2.2片剂制备

称取处方量的阿托伐他汀钙10.5g、碳酸钙35g、微晶纤维素26g、乳糖65g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5g (50%内加崩解剂) 加入湿法制粒机, 启动搅拌40秒, 混合均匀。加入45ml粘合剂1%羟丙甲纤维素, 启动搅拌与剪切60秒, 制粒。40℃ (不能超过50℃) 烘箱干燥3小时, 32目筛整粒, 加入剩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4.5g和硬脂酸镁, 混匀, 7号冲压片 (片重150mg) , 包衣 (增重约3.0%) 即得。

2.3 处方设计

在预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填充剂 (A) 、粘合剂 (B) 、崩解剂 (C) 为考察因素, 采用用正交试验, 以硬度、溶出度及外观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详见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表 (1) ,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表3

由表2的极差分析结果可见, 各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B>A;根据3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确定最佳处方组合为A3B3C1。

2.4 溶出度试验

按正交试验结果确定处方试制得素片, 用欧巴代包衣剂进行包衣, 制得的样品与市售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水、p H7.2磷酸盐缓冲液、p H6.8磷酸盐缓冲液、p H4.5醋酸盐缓冲液和0.1mol/L盐酸水溶液五个溶出介质中溶出度的比较, 累积释放量用相似因子计算公式计算得f2值分别为58.83、93.78、65.30、51.40、57.00。由此可见, 小试片与市售品在水、p H7.2磷酸盐缓冲液、p H6.8磷酸盐缓冲液、p H4.5醋酸盐缓冲液及0.1mol/L HCL中溶出基本一致。结果分别见图1。

3 结论

按照正交试验确定处方制得的阿托伐他汀钙小试片与市售样品溶出度指标接近, 达到预期效果, 符合本品质量标准, 可以进行放大试验。

参考文献

[1]立普妥 (阿托伐他汀钙片) 说明书.

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说明书 第2篇

【拼音全码】ATuoFaTaTingGaiFenSanPian(JingShu)

【主要成份】阿托伐他汀钙。

【性状】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为白色片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如:糖尿病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者。

【规格型号】10mg*7片

【用法用量】病人在开始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治疗前,应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控制,在整个治疗期间也应维持合理膳食。应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线水平、治疗目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常用的起始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剂量调整时间间隔应为4周或更长。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大剂量为80mg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每日用量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对于心血管事件的低危患者治疗目标是LDL-C<4.14mmol/L(或<160mg/dL)和总胆固醇<6.22mmol/L(或<240mg/dL),中危患者治疗目标是LDL

【不良反应】1.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其他还有头痛、皮疹、头晕、视觉模糊和味觉障碍。2.偶可引起血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因此需监测肝功能。3.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阳痿、失眠。4.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肌炎、肌痛、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发烧,并伴有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等,横纹肌溶解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但较罕见。5.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与免疫抑制剂、叶酸衍生物、烟酸、吉非罗齐、红霉素等合用可增加肌病发生的危险。6.有报道发生过肝炎、胰腺炎及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

【禁忌】对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胆固醇和血肌酸磷酸激酶。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时血氨基转移酶可能增高,有肝病史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还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试验。2.在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血氨基转移酶增高达正常高限的3倍,或血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或有肌炎、胰腺炎表现时,应停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3.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时如有低血压、严重急性感染、创伤、代谢紊乱等情况,须注意可能出现的继发于肌溶解后的肾功能衰竭。4.肾功能不全时应减少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剂量。5.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宜与饮食共进,以利吸收。6.饮食疗法始终是治疗高血脂的首要方法,加强锻炼和减轻体重等方式,都将优于任何形式的药。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1.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与口服抗凝药合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使出血的危险性增加。2.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红霉素、吉非罗齐、烟酸等合用可增加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3.考来替泊、考来烯胺可使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故应在服用前者5小时后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京舒)。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通过增加细胞表明的肝脏LDL受体以增强LDL的摄取和代谢。阿托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生成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数。阿托伐他汀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活性显著和持久性增加,进而循环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治疗发生有益变化。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通常降脂类药物对这类患者的疗效不佳。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避光,28℃以下保存

【包装】7片/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021

【生产企业】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

阿托伐他汀片 第3篇

【关键词】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高血脂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面临着严峻的血脂异常高发情况。而血脂异常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一项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认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与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各45例,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患者90例,清晨空腹血脂符合下列标准之一,TG≥1.90 mmol/L;TC≥5.67 mmol/L。标本均除肝、肾、甲状腺疾病及1型糖尿病、药物所致的高脂血症,并在近1月内未服用过降血脂药物。90例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16例,年龄60~85岁,平均72.5岁;高TC血症32例,高TG血症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50例;LDLC≥3.97 mmol/L者69例,HDLC≤1.00 mmol/L 27例。

1.2 观察方法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低脂膳食,A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B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均每日睡前1次,疗程5周。服药前及服药4、5周询问服药反应, 查血TG、TC、LDLC、HDLC、谷丙转氨酶(ALT)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卫生部1998年颁发的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下降≥19%,TG下降≥45%,HDLC上升≥0.28mmol/L为显效;TC下降达10%~18%,TG下降达20%~45%,HDLC上升达0.18mmol/L~0.27 mmol/L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TC上升≥10%,TG上升≥10%,HDLC下降0.18 mmol/L为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x±s表示,血脂水平分析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变化

服药5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着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B组更为显着, 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变化注: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间治疗前比较P>0.05。

2.2 副反应

服药4、5周末,A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两下肢和腹部肌肉疼痛,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 B组仅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ALT轻度升高(未超过正常值的2倍),1例出现轻微上腹不适,均未终止治疗。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属于HMGCOA原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降血脂药物,它通过HMGCOA可逆性竞争抑制HMGCOA还原酶,刺激LDL受体合成和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LDL的消除,升高HDL水平。HDLC可通过提供载脂蛋白C和胆固醇脂,将肝外组织胆固醇转运到肝脏,激活脂蛋白酶,促进VLDL的转化和消除,对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LDL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甚至可以使斑块收缩变小,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对血小板和凝血或纤溶系统可产生明显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此类药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醇血症、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防止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大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关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已经超过10年。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多,主要是肝酶增高,其中部分为一过性,并不引起持续肝损伤和肌瘤。定期检查肝功能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使用的前3个月,如果病人的肝脏酶血检查值高出正常上线的3倍以上,应该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功能变化的可能,如果确实是他汀引起的,有必要考虑是否停药;如果出现肌痛,除了体格检查外,应该做血浆肌酸肌酸酶的检测,但是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罕见。另外,它还可能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忍受而能够继续用药。通过本次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是强效他汀类药物,它们对降低TC、TG和LDLC均有显着疗效,且能提高HDLC,未發现有临床意义的持续ALT升高,降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但又以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着。因此,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睡前给药是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可以认为阿托伐他汀是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

参考文献:

[1] 高润霖;;重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预防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01期

[2] 徐叔云,魏伟.临床药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9280.

[3] 赵水平.冠心病整体防治中他汀类药物的重要地位[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 32(4):379381.

阿托伐他汀片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将我院就诊的经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TC)大于5.7mmol/L,甘油三脂(TG)1.70mmol/L,而确诊为混合性高脂血症[1]门诊或住院患者共80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28a~89a,平均(60.86±13.22)a,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组)、B组(辛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血脂水平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本治疗前一周停用其他降脂药物,在用药前一天晚禁食高脂饮食和饮酒。

1.2 给药方法、剂量及疗程

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阿乐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mg*7)10mg,q N,连用8W。B组口服辛伐他汀片(舒降之片,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mg*7)10mg,q N,连用8W。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8W后测血脂一次,治疗期间病人保持平常饮食,用药后观察血尿常规、血压、心电图、血糖、肝功能等,并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恶化4级评定进行疗效判定,显效加有效计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疗效标准(1)显效:TC下降≥20%,HDL-C上升≥0.26mmol/L,TG下降≥40%;(2)有效:TC下降10%~20%,HDL-C上升0.10~0.26mmol/L,TG下降20%~40%;(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4)恶化:TC上升≥10%,HDL-C下降≥0.11mmol/L,TG上升≥10%。

1.5 成本计算

因本文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检查费用、给药费用、时间费用等方面的费用支出是一致的,故只计算每位受试者使用治疗药物的费用。以上两种药物以2006年价格计算,分别为44.38,58.25元。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计算均数±标准差(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见表1,两组治疗疗效的比较见表2。表1提示A组和B组治疗8周后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2组HDL-C水平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上差异;治疗后A组的TC、TG、LDL-C下降水平与B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提示A组和B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注:*A组、B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经χ2检验,A、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

A组有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B组有1例出现皮肤、眼睛黄染,胆红素及转氨酶增高,另1例为恶心呕吐。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其余用药后的血尿常规、血糖、血压、心电图等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3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中,成本-效果比(C/E)表示单位疗效所花费的成本;而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则表明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需的成本,这一比值越低,就表明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需追加的成本越低[2]。本文计算2组的C/E,并以B组为参照,计算出△C/△E,结果祥见表3。

2.4 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是为了考察不同假设条件对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现假设药品费用下降10%,其他费用不变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见表4。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均是通过抑制肝脏HMG-Co A还原酶及上调肝细胞LDL受体从而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亦有轻度升高作用。应用阿乐(阿托伐他汀)每日10mg,其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幅度较辛伐他汀(舒降脂)每日10mg要大,但无显著性差异。我们的观察结果与其他作者的报道相似[3]。这可能是因为口服阿托伐他汀吸收后即具药物活性,而辛伐他汀口服后需在体内激活后才有生物活性。

从治疗效果上看,阿乐片的总有效率较舒降之高2.5%,且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幅度较舒降之大。但由表2看,随着效果的增加,其成本也增加,成本-效果比上升,即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要多支出22.11元。两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若单从降低患者医疗成本上看,相对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是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良好药物。本文通过研究成本-效果分析,证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对混合性高脂血症均有良好疗效,但应用辛伐他汀更有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 ̄172.

[2]李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5):354.

阿托伐他汀片 第5篇

【关键词】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剂量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13-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冠心病也成为了危害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增高[1]。此次研究对我院142例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142例, 其中男性90例,女性52例,年齡63~87岁,平均年龄(75.14±8.59)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均通过冠脉造影术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均证实为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选入标准:①肝、肾功能正常;②无恶性肿瘤;③未经过肠胃手术;④对他汀类药物不产生副作用及过敏;⑤无精神类疾病。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冠心病类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硝酸酯类及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口服,1次/d,10mg/次;观察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口服,1次/d,40mg/次。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内发生的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缺血性卒中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TNF-α、hsCRP、IL-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hsCRP、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IL-6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心脑血管发生率为5.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0%(P<0.05)。详见表2。

表1两组TNF-α、hsCRP、IL-6比较(x±s)

组别例数

hsCRP(mg/L)IL-6(ng/L)TNF-α(ng/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715.72±1.493.98±1.43*8.67±2.696.78±2.11*35.14±8.3618.81±6.57*

对照组715.92±1.735.17±1.748.67±2.957.69±2.3434.86±8.9225.81±7.6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

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心脏死亡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发生率

观察组711(1.41)1(1.41)2(2.82)4(5.63)

对照组714(5.63)3(4.23)5(7.04)12(16.9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患者体内血液异常出现的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其心脏血管壁内大量的脂质沉积,导致其出现粥样硬化,最终对患者血管造成阻塞的一种疾病[2]。在日常临床治疗冠心病时,多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效果,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内皮功能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脂,还可以起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稳定冠脉斑块等效果[3]。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TNF-α、hsCRP、IL-6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可见,大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较好。另外,虽然目前对于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效果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是有许多的研究认为阿托伐他汀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炎症相关因子、蛋白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使炎症反应得到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使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后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章丽,陈良剑.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4):2044-2046.

[2]吴美善,熊玮,梁新剑,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10):111-112.

阿托伐他汀片 第6篇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临床疗效

冠心病, 即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因人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导致心血管狭窄、堵塞, 又或者因发生痉挛现象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恶性心脏疾病[1]。而高血压, 则属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 可伴心脏、血管、脑部及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2]。近年来因高血压而引起合并出现的冠心病病例也越来越多。为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复方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以探讨此药物对于其预后的影响。本院特开展了专项工作, 取得满意成绩,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2年间不间断到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4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设为研究对象 (研究组) , 其中男性29例, 女性13例。患者年龄48~72岁, 平均年龄 (57±5.2) 岁。其病程1~6年, 平均病程为 (4.1±1.2) 年。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同种病患40例作为对照 (对照组) , 组中男性21例, 女性19例。患者年龄42~68岁, 平均年龄 (53±4.7) 岁。其病程2~5年, 平均病程为 (3.5±1.4) 年。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2010年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及由国际心脏病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共同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且治疗前两组均排除患有严重器官功能损害、感染、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以及其他类严重心脏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均可纳入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期均根据患者病情运用吸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扩张血管、利尿、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复方片进行治疗。其予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复方片 (商品名:多达一) 进行口服, 一次/d, 每次一片 (氨氯地平5 mg, 阿托伐他汀10 mg) 。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单一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患者行每日阿托伐他汀口服一次, 每次一片 (10 mg) 。两组均治疗以15 d为一个疗程, 在两组均进行2个疗程治疗后针对其临床综合情况及随访半年后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回顾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及结果均录入于Excel数据库并进行整理, 且所得统计数据全部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上予以处理, 所得计量资料均以表示, 组间差异均使用t检验, 且结果以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P>0.05表示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疗程及随访结束后, 其研究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现今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全身综合性病症, 其病程慢长, 患者多因机体血压升高及紊乱导致引起各种并发症状。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合并冠心病, 则属严重的多重综合性合并症。此症因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且患者其具有两种病症特有的临床表现[3]。当患者在病症发作时常会引起明显的心率失常现象, 甚至重者则会出现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质量。而在对于此疾的治疗上除了针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式, 其有效药物就成为了治疗的关键。氨氯地平对血管的选择性较强, 可对人体血管平滑肌起到直接作用。其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动脉, 起到降低血压及抗心绞痛的效果。而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全新的完全合成他汀类降脂药物, 能有效起到抑制肝细胞内甲戊二酰基辅酶的还原作用, 以通过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来产生降低人体血脂的功效。采用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 其能更加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

本次研究中, 疗程及随访结束后, 其研究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说明此药物对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改善预后都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且作用显著优于单一用药, 故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国英, 章颖, 袁桂兰, 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选哪种药.求医问药, 2011, 12 (8) :125-129.

[2]朱海霞.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吉林医学, 2011, 30 (14) :457-458.

[3]余盛龙, 陈次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广东医学, 2011, 32 (18) :2458-2460.

阿托伐他汀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干诊科有血脂异常或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90例, 其中男54例, 女36例, 年龄55~89岁。所有入选者均经过血生化、心电图、腹部B超、胸透等检查, 排除家族型高胆固醇血症、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肝肾衰竭等疾病近4周无感染史、无手术史、无发热以及未服用调脂药及炎症抑制药物。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 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 每晚睡前顿服, 连续服用2个月, 用药期间保持原有饮食习惯不变。

1.3 疗效观察

分别测定服药前、1周、2个月谷丙转氨酶,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比观察, 并监测肌痛这一横纹肌溶解罕见并发症的出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 计量数据以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降血脂效果比较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比较, 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起效快, 1周时间即能显著降低,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比较2个月疗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低总胆固醇效果看, 1周时间两者均有显著疗效, 较用药前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个月时间疗效更显著, 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看,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周时间与服药前比较无明显疗效 (P>0.05) , 2个月两者较服药前均有明显疗效 (P<0.05) , 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服药对甘油三酯无影响, 服药后1周、2个月两者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用药安全性

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横纹肌溶解这一严重并发症, 无肌酸激酶升高。服用阿托伐他汀组中2个月有2例谷丙转氨酶升高超过120 U/L, 停药后2周随访谷丙转氨酶已降为正常, 有1例出现皮疹, 停药后1周皮疹消失。服用瑞舒伐他汀组有1例出现便秘, 与予乳果糖口服后症状改善继续服用。

3 讨论

两种他汀类均有确切降低血脂的疗效, 具体说有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对比两种他汀类, 在较低剂量组, 瑞舒伐他汀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上疗效较阿托伐他汀更强。两者不良反应轻微, 且停药后可恢复。对比两者, 瑞舒伐他汀用药安全性更高, 未观察到因转氨酶升高需停药者。原因可能是瑞舒伐他汀既非细胞P450同工酶的抑制剂, 也不是酶诱导剂。同时, 瑞舒伐他汀是这些酶的弱底物, 估计不存在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代谢所致的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瑞舒伐他汀用药安全性更高。

注:*为与同时期服用两种药物比较。

目前研究认为血脂代谢异常与冠心病发病直接相关, 其中TC及LDL-C的关系最为密切。在长期高脂血症的情况下, 增高的脂蛋白中主要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对动脉内膜造成功能性损失, 经过一系列的病理生理作用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ESTABLIS H研究[1]用血管内超声技术 (IVUS) 观察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早期强化使用阿托伐他汀, 可以减小斑块的体积, 这种变化与LDL-C的下降密切相关, 即使在较低水平的LDL-C (<1.25 g/L) 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 也可以缩小斑块的体积。Tan[2]等研究发现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炎症因子γ干扰素 (IFN-γ)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白细胞介素-6 (IL-6) 及C反应蛋白 (CRP) 。胆固醇治疗协作组 (CTT) 最近荟萃分析表明, 心血管获益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幅度呈正相关,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 应用他汀类降脂获益要优于联合降脂, 除与降低LDL-C有关外, 还与其降脂外作用有关[3], 包括抑制炎性细胞, 减少炎性因子, 降低C反应蛋白, 降低粘附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表达, 下调胶原酶基质金属蛋白表达及下调组织因子, CD40/CD40 L和PAI1的表达, 降低斑块的致栓活性。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临床研究已提示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发现他汀主要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 从而减少炎症细胞的迁移。同时在胆同醇水平正常的动物模型中, 他汀通过增加NO的产生, 减少P选择蛋白的表达和白细胞的粘附。T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免疫反应的抑制, 主要是通过第二类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II) 和C D40/C D40L介导发生。CARE试验[4]是第一个明确证实他汀类药物对C反应蛋白有影响的研究, 普伐他汀组经5年治疗后c反应蛋白中位数水平比安慰剂组低21.6% (P=0.007) , 该变化与LDL-C降低水平无关。还有动物实验观察到应用他汀类能减少心梗心肌细胞凋亡的数量[5]。该实验仅比较了两种他汀药物在降血脂方面的差异, 并未比较降脂外的作用。

综上所述, 对比两种他汀类药物, 同为较低剂量组, 瑞舒伐他汀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上幅度及速度更胜一筹, 安全性方面也优于阿托伐他汀, 是值得推广的新型他汀类降血脂药物。

参考文献

[1]Okazaki S, Yokoyama T, Miyauchi K, et al.Early stati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demonstration of the beneficial effect on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by serial volumetric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alysis during half a year after coronary event:the estab-lish Study[J].Circulation, 2004, 110:1061-1068.

[2]Tall L, Berk L, TAN S, et al.Combined effects of rosuvastatin and pilgli-tazone in attenuating interferon gamma,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terleukin·6,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creasing interleukin-4may provide cardioprot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J].Chest Supplement, 2006, 130 (4) :191.

[3]范书英, 王勇.强化他汀与联合降脂:降脂幅度相同, 获益却不同[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5B) :1554-1555.

[4]Ridker PM, Rifai N, Pfeffer MA, et al.Inflammation, pravastatin,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verage cholesterol levels.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 (CARE) Investigators[J].Circulation, 1998, 98:839-844.

阿托伐他汀片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142例冠心病病患。其中男92例,女50例;年龄(59.84±5.6)岁;病患BMI均值为25.84±5.84;其中19例病患合并2型糖尿病,63例病患合并高血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BMI均值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病患在入院之后,对其使用钙拮抗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断剂进行一般治疗,对于存在合并症的病患要给予降糖降压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之上,使用阿托伐他进行治疗,剂量为10mg/次,2次/d。观察组使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具体剂量为:5mg/次,2次/d。如果病患出现了转氨酶上升三倍以上现象,应该停止对病患使用药物,病患连续服用药物2个月,观察病患的治疗效果,并检测病患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肾功能。

1.3临床观察指标对所有病患的LDL-C、HDL-C、TC、TG与内皮舒张功能,血脂参数,心功能指数LVEF等等当做检测指标。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用(±s)进行表示,计量数据用t检验,使用字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所有病患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依从性不良的现象,在进行相关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C的指标和对照组向比明显偏低,高密度脂蛋白-C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数LVEF和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内皮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在整个治疗期间内,患者未出现典型的不良反应(皮肤瘙痒,肝部疼痛、大便形态改变)有2例观察组病患在治疗1个月之内出现了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2个月之后,病患的肝功正常,对照组病患有5例出现了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2个月之后病患肝功能正常,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的病患均未超过参考标准的3倍,对病患并没有进行特别的处理。

3讨论

引起病患出现冠心病的相关因素有[2]:痛风,BMI数值过高,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长时间不进行体育运动等等。从本次研究中的相关结果能够获知:在进行相关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C的指标和对照组向比明显偏低,高密度脂蛋白-C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数LVEF和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内皮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能够看出,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在根本上说明了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好。和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有着很强的肝脏选择性与低脂亲和性[3]。属于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的一种,该物质能够将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转变成为甲戊酸盐—胆固醇的前体。瑞舒伐他汀作用于人体的肝脏,能够降低胆固醇靶向器官,可以增加肝脏内LDL细胞表面的受体数目,在根本上对LDL的代谢与吸收、起到了推进作用,进热将VLDL肝合成抑制。进而降低病患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和V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相关研究表明[4],对冠心病病患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的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在根本上强调了“心脏康复”的必要性。将病患的血脂、血糖、血压等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在最大程度上将病患冠状动脉二次率降低,这对于降低病患医疗成本来讲,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利用瑞舒伐他汀对病患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142例冠心病病。将所有病患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1例。对所有病患进行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所有病患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依从性不良的现象,在进行相关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C的指标和对照组向比明显偏低,高密度脂蛋白-C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数LVEF和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内皮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观察组病患在治疗1个月之内出现了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2个月之后,病患的肝功正常,对照组病患有5例出现了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2个月之后病患肝功能正常,不良反应较少。和阿托伐他汀相比,利用瑞舒伐他汀对病患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参考文献

[1]于福恩,万明花,孙红国,等.他汀类药物多效性临床应用新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1):114-115.

[2]潘永瑜,刘芳,刘蓓菁.老年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检出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1209-1210.

[3]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033.

阿托伐他汀片 第9篇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老年,高血脂,安全性

高血脂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代谢疾病, 多发于老年人群。该病以脂质不溶或微溶、高脂质含量为主要特征, 伴随着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较多且严重的并发症。当前他汀类药物是该病临床治疗的常规药物, 具有较佳的降血脂效果。本研究分别给予老年高血脂患者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 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6例老年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纳入标准:TC>5.7mmol/L或TG>1.7mmol/L;年龄60岁以上;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志愿参与。排除标准:存在血液代谢疾病, 心、肝、肺等功能不全者;存在认知障碍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对照组男25例, 女18例;年龄61~81 (68.93±5.32) 岁;病程2~12 (6.42±1.74) 年。观察组男26例, 女17例;年龄61~80 (67.86±5.45) 岁;病程2~12 (6.24±1.56) 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 (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mg/次, qd, 晚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mg/次, qd, 晚餐时口服。两组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 治疗期间均按时、按量服药并接受护理人员的饮食指导。

1.3 疗效评定

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标准, (1) 显效:TC、TG恢复正常水平或TC下降幅度在20%以上, TG下降幅度超过40%; (2) 有效:TC、TG趋向于正常, 或TC下降10%~20%, TG下降20%~40%; (3) 无效:TC下降不足10%, TG下降不足20%, 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变; (4) 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C、TG无明显差异 (P>0.05) ;治疗后, 两组TC、TG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在服药过程中, 两组均出现不良反应, 但调整药剂量、停药后症状均自行消失, 均未出现因不耐受退出研究的情况。对照组出现头痛2例、腹痛2例、便秘1例, 不良反应率为9.30%;观察组出现腹胀1例、便秘1例, 不良反应率为4.6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χ2=0.72, P=0.40) 。

3 讨论

随着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不断增多, 人们逐渐将关注的眼光投向于该病的临床治疗、预后上。他汀类药物在该病的临床应用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效果, 成为当前高血脂临床治疗中的一线用药。随着对该药物的不断研究, 他汀类药物种类逐渐增多, 不同的他汀类药物也具有不同疗效[1,2]。本研究中使用的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是当前老年高血脂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两种他汀类药物, 都是通过对HMGCo A还原酶与胆固醇的合成过程进行抑制来实现降脂目的, 降脂原理相似[3,4]。其中, 辛伐他汀是一种由土曲霉发酵产物合成的衍生物, 属于第一代他汀类药物。该药物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消炎效果, 有利于改善血管炎症反应, 预防血管事件的发生。而阿托伐他汀则是一种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 属于第三代他汀类药物, 能有效改善高血脂患者内皮脱落的情况, 改善平滑肌, 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的恢复[5]。虽然两种药物降脂原理相似, 但是由于化学结构的差异, 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与辛伐他汀相比, 阿托伐他汀能够较长地停留在患者体内持续发挥降血脂的作用, 增强降血脂的功效, 因而降脂效果也更为明显。为实现快速、安全地降血脂, 患者通常更倾向于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TC、TG均低于对照组, 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 (P>0.05) 。本研究与周益明[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 在老年高血脂的临床治疗中,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具有一定的疗效性、安全性, 但阿托伐他汀降血脂的效果更佳,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文雄, 孙赫, 刘文婷.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 2015, 35 (2) :440-442.

[2]王加良, 张艳丽, 赵玉梅.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卫生软科学, 2014, 28 (1) :51-52.

[3]万志坚.评价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安全性[J].北方药学, 2015, 12 (9) :109.

[4]金军, 张守彦, 贺慧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长期应用对老年高脂血症的血尿酸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0) :11-12.

[5]国希云, 李晓英, 邓娴,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 (6) :605-607.

阿托伐他汀片 第10篇

【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囔来治疗患者)与对照组(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来治疗患者)各60例。结果:通过观察两组疗效,得出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缓解率,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的疗效好,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好,其疗效具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曲美他嗪;临床效果;冠心病;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77-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发生率逐年增高,常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经过试验得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具有非常好临床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CHD诊断标准,患者均无严重感染、严重心衰、肿瘤、出血性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全身并发症,并且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检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囔来治疗患者)与对照组(单独采用阿托伐他汀来治疗患者)各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平均年龄(53±4.6)岁,平均病情(4.3±1.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患者平均年龄(54.2±3.7)岁,平均病情(5.2±0.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各项调查指标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利尿剂、钙拮抗心、吸氧),在其基础之上让患者服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具体用量为每次20mg,一天三次。

观察组同样采用相同的常规及曲美他嗪治疗的方法,在其基础之上让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利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方法共同治疗患者。阿托伐他汀具体用量为每次10mg,每天一次。治疗期为三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1.3 观察指标

依据相关医学标准《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的要求[1],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疗效标准统一分为四项,分别为有效、显效、无效及总有效率。⑴有效:指的是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基本改善,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了心绞痛发病的缓解率,改善了一定条件的心电图。⑵显效:明显控制了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再次出现心绞痛,心电图恢复正常。⑶无效:患者的病情没有任何的好转甚至加剧病情恶化,其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无明显变动,心电图中缺血情况没有变动,有可能导致患者猝死。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下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疗效,其中观察组:有效人数41例(68.3%),显效人数15例(25 %),无效人数4例(6.7 %),总有效率56(93.3);对照组:有效人数28例(46.7%),显效人数12例(20 %),无效人数20例(33.3%),总有效率人数56例(93.3 %),可以得出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缓解率,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的疗效好,其指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近几年以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增加,使人们面临严峻威胁,损害了身体健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容易让患者血液黏滞度发生变化。

从以上两种药物分析来看,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患者,曲美他嗪是一种改善人体心肌代谢的药物,其有控制炎症、有效防止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的临床疗效,能与钙通道拮抗药物等共同发挥作用,治疗患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2]。抑制CHD患者体内生成自由基,当使用静脉滴注的时候,应该结合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拮抗剂等药物共同治疗患者,既能降低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还能有效防止体内血流动力学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动。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能降低人体血脂率,提高患者的心肌细胞活力,促进人体心肌代谢转化为糖氧化[3]。因此提倡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药物共同进行治疗患者。

综上所述,通过以下试验表明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比单独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要好,值得人们广泛使用。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和治疗CHD患者,同时也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阿托伐他汀的降血脂功效很强,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动脉粥样硬化[4]。因此,本研究结果发现,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能使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率大大提高,其疗效成果显著高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患者。与此同时,通过长时间的疗效观察,可以得出在未来的医疗领域应该大力提倡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有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伟光,王眙民,张丽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4):4-6.

[2]王青山.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743-2744.

[3]刘兵,杨春梅,张立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791-5792.

阿托伐他汀钙不良反应18例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61.5岁。所有患者均为经症状、体征,血脂、血糖检测,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确诊为高胆固醇血症和(或)冠心病、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其中高胆固醇血症10例,合并冠心病和颈动脉硬化斑块3例,冠心病3例,脑动脉硬化斑块2例;未口服其他降脂药,无不合理配伍用药;无其他合并症,肝肾功能正常。

1.2 方法

18例患者均在低脂饮食、继续应用相关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20mg,口服1个月或出现症状时检测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对受累系统、临床表现及构成比进行分析,并观察ADR的发生时间、用药剂量及处理措施。

2 结果

2.1 ADR受累系统、临床表现及构成比

18例ADR受累系统、临床表现及构成比见表1。

2.2 ADR用药剂量、发生时间及处理措施

18例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为10mg/d者12例(66.67%),20mg/d者6例(33.33);单一用药10例(55.56%),合并用药8例(44.44%);用药7d内出现ADR 7例(38.89%),用药7~30出现ADR10例(55.56%),长期口服过程中出现ADR1例(5.56%),出现ADR最短为首次使用后1d内。肝功能异常者、肌病、症状较严重或过敏者停药,据病情改为瑞舒伐他汀、氟法他汀或其他降脂药口服、护肝及对症治疗,病情较轻者停药观察,均治愈。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血脂、减少脂质浸润和泡沫细胞形成等阻断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2],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最常见的是肝功能损害,通常有0.5%~1.5%的病例发生转氨酶升高,其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几率是1%,且与剂量有关[3],本文发现肝功能损害8例,均以停药、护肝治疗改为其他降脂药而治愈;肌病也是较常见不良反应,轻者停药观察或口服辅酶Q10,重者注意预防肌溶解后肌红蛋白栓塞肾小管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本文发现4例,均属轻症,停药观察而愈,故出现原因不明的肌肉无力或疼痛时,应及时检测肌酸磷酸激酶等酶学指标;文献报道显示他汀类会引起睡眠障碍[4],故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关注睡眠情况,本文发现神经系统损害3例,停药而愈;过敏反应2例经停药应用抗过敏药治愈;其他系统损害均停药观察或给予对症治疗而愈。分析显示,7d以上发生ADR者10例(55.56%),稍多于7d以内7例(38.89%)。提醒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定期监测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并注意他汀类药物的合理配伍,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卢奕,何英,李东,等.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药业,2014,23(3):46-49.

[2] 宋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165-166.

[3] 杜晓明,索朗拉姆,朱旭,等.阿托伐他汀常见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11):1528-1530.

相关文章
保健品网络营销方案

保健品网络营销方案

保健品网络营销方案(精选8篇)保健品网络营销方案 第1篇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成功幸福新生活。他们需要的不是化妆品,而是年轻漂亮...

1
2025-09-15
部分现代服务业

部分现代服务业

部分现代服务业(精选11篇)部分现代服务业 第1篇在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当中,存在着营业税和增值税两个并行的流转税税种,增值税主要集中在...

1
2025-09-15
办公自动化发展

办公自动化发展

办公自动化发展(精选12篇)办公自动化发展 第1篇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现代的管理中管理者常用的办公室辅助管理系统,它通过将先进的网络电子...

1
2025-09-15
巴林右旗组织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身建设

巴林右旗组织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身建设

巴林右旗组织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身建设(精选6篇)巴林右旗组织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身建设 第1篇实施“四比一提高”品牌战略 加强自身...

1
2025-09-15
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范文(精选7篇)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第1篇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

2
2025-09-15
办理医保转移委托书

办理医保转移委托书

办理医保转移委托书(精选14篇)办理医保转移委托书 第1篇如何办理医保转移手续太原日报网 2011-03-17 11:23来源:太原日报市民李女士在...

1
2025-09-15
病虫害危害范文

病虫害危害范文

病虫害危害范文(精选9篇)病虫害危害 第1篇1 秀珍菇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1.1病害秀珍菇常见的病害有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2类。1.1.1生...

1
2025-09-15
保护汉江作文范文

保护汉江作文范文

保护汉江作文范文(精选6篇)保护汉江作文 第1篇保护汉江作文汉江在我心中好似一颗不可缺少的明珠。它也是长江的一大支流。汉江是一条非常...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