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颌骨缺损修复范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1
1

颌骨缺损修复范文(精选8篇)

颌骨缺损修复 第1篇

1 骨移植技术

近代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近年来, 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及手术技术不断革新, 骨移植技术的方法及应用范围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1.1 自体骨移植

自体骨移植植骨来源于自身, 目前主要的取骨区域为肋骨、髂骨、腓骨等。尤其髂骨是临床上最多用效果也最好的一种骨移植材料。因此, 这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最为成熟的。董艳丽, 沈国英在临床上采用游离髂骨瓣修复上颌骨前壁缺损[1], 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上颌窦正常形态恢复, 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刘治慧, 王慧明[2]利用无引导膜状况下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同期种植的动物模型骨结合强度测试分析以及临床应用观察, 也证明了无引导膜状况下自体髂骨游离移植的骨结合强度理想, 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1.2 异体、异种骨移植

由于自体骨移植的取材有限, 常不能满足大范围的颌骨缺损修复。而异体、异种骨移植又有免疫排斥的限制。陈志方等利用临床拔除的健康牙, 去髓去软组织, 制成骨块, 经0.25%NaOH溶液以及30%H2O2反复浸泡脱脂、脱蛋白, 干燥后900℃恒温一小时下陶瓷化, 置入狗下颌骨缺损模型, 结果显示陶瓷化人牙骨颗粒组织相容性好, 可引导骨缺损区的新骨形成[3]。这为异体骨移植, 甚至是异种、异体骨移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1.3 异质材料种植

由于近代工业技术的发展, 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种异质材料在用于口腔颌骨缺损修复方面的临床和研究越来越多。

郭吉来等[4]在动物实验中, 利用钛网成型重建犬下颌节段性缺损, 再用切除后的下颌骨和髂骨剪成直径2mm颗粒, 紧密充填在钛网内。实验结果成骨良好, 外形恢复满意。王奕则在研究中发现, 自体骨碎末复合天然多空骨无机材料 (Bio-Oss) 后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明显由于单独的自体骨移植[5]。

张玉梅等[6]采用sol-gel方法合成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采用600℃、900℃、1100℃高温处理后, 形成不同晶相成分及结晶态的三种材料SG600, SG900和SG1100。原代培养破骨细胞接种在材料表面并培养4 h和48 h。结果显示, 体外破骨细胞在三种材料表面均显示出明显的降解活性, 也就意味着当该种生物活性玻璃作为骨修复材料时, 将具有与正常骨组织改建类似的过程。

1.4 组织工程技术

组织工程是近二十年才提出的新概念。它是运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原理和技术, 在体外构建有生物活性的组织, 植入体内, 修复缺损组织, 重建功能的一门新兴科学。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 为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1998 年, Marx等[7]首次在下颌骨缺损患者的骨移植术中应用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 , 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鲜苏琴等采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乳鼠颅骨骨膜成骨细胞, 经传代培养作为种子细胞, 接种于由快速成型技术构建, 孔隙率分别为80%、90%、95%的骨支架材料中, 复合培养4 d及10 d后, 并用细胞计数及扫描电镜方法检测支架材料中细胞黏附的情况。结果发现, 快速成型技术构建的骨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成骨细胞能够在各孔隙率组支架材料内部黏附、聚集, 90%孔隙率组黏附细胞数的增加量为最高。

组织工程技术突破了传统骨移植骨来源的局限, 对于修复大面积骨缺损和缩短愈合周期具有积极意义。

2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最早来源于牙周病学领域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它是用生物膜维持手术建立的空间, 并借此阻挡增值快速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入该空间, 以保证成骨细胞及血管的生长。该技术多与植骨材料同时应用。随着材料学的发展, 各种人工生物膜与植骨材料在临床得到了大量应用。①鲍光辉等[8]用医用纯钛骨再生引导膜封闭即刻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 修复了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②张学广[9]用胶原膜+生物活性玻璃同样明显促进颌骨骨缺损修复;③顾耕华等[10]则认为, 海藻酸钙膜在颌骨缺损修复方面比已较广泛研究和采用的胶原膜效果更好;④王新木等[11]的研究发现, 几丁质膜、聚四氟乙烯膜及钛网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均能引导骨再生。引导组织再生技术不仅能引导骨缺损的再生, 还能使骨量增加, 与植骨技术配合, 定能在颌骨缺损修复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3 牵张成骨术

DO技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基本原理包括张力骨再生和压力骨接合两种生物力学效应:切骨缝被牵开时, 骨痂在张力作用下可以膜内成骨方式快速再生延长并逐渐改建成熟;两侧骨断端贴合后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纤维修复性组织, 逐渐钙化成骨。其修复节段性下颌骨缺损的具体方式可分为3种:骨传送、加压-牵引骨形成、骨移植后矫形[12]。牛学刚等利用犬颌骨缺损模型, 分别对颧骨内置弧线式骨牵张器的研制、修复颌骨缺损的植入时机、成骨后新生骨成熟状况与厚度和密度特征、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以及人体干燥颅骨标本实验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研究, 充分证明了颧骨内置弧线式骨牵张器修复颌骨缺损的可行性[13]。何志良等则发现, 利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术修复下颌骨缺损, 骨再生速度可达儿童最快骨生成速率的4~6倍[14]。

4 赝复体修复

由于肿瘤切除、先天疾病、外伤等所造成的上颌骨缺损是颌面部缺损中常见的类型。其中大型缺损, 尤其是上颌骨半侧以上甚至全部缺失时, 面中部塌陷, 缺损腔巨大, 口鼻腔穿通, 导致咀嚼、发音、吞咽等生理功能受损甚至丧失。如不修复, 会遗留十分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赵依民等应用种植赝复重建上颌骨缺损, 成功修复了上颌骨缺损。植入的种植体可以实现骨结合并完成种植赝复, 修复体固位良好, 无论是上颌骨的形态还是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该方法已成为上颌骨缺损重建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5]。

5总结

骨移植在颌骨缺损修复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成熟。特别是自体骨移植, 在临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 由于是取自体骨, 必然对患者产生额外的创伤, 而且自体骨的骨量有限, 无法满足大面积颌骨缺损的修复。异体骨和异种骨移植的解决了自体骨骨量不足的问题。这种方法对患者没有额外创伤, 但是不可避免会有免疫排斥。目前, 以钛和钛合金为代表的金属材料、合成塑料和生物活性陶瓷类等人工材料被应用于颌骨修复, 这些人工材料力学性能好, 而且可塑性灵活, 能更好的恢复颌骨缺损的形态和功能。

组织工程技术所产生的新型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为颌骨修复带来了新的生机。骨组织工程是在体外一定的支架材料上播种和培养功能性成骨细胞, 进行附着、增殖及功能表达, 产生各种特异性蛋白以及所需生长因子, 形成矿物质, 再回植入体内。突破了传统人工骨依靠边缘性骨传导、骨引导或诱导成骨的局限, 适用于大面积骨缺损修复, 而且愈合周期短, 然而, 由于该技术还不很成熟, 还处于试验阶段。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源于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它与骨移植技术相互配合, 弥补了单纯骨移植技术的一些不足。特别是一些生物膜具有一定的骨诱导能力, 不仅维持了手术空间, 保证了骨的长入, 并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颌骨的再生, 加速了颌骨的愈合。

牵张成骨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特别适用于牙槽骨垂直高度和宽度不足的病例。近年来牵引器小型化和内置成为趋势, 还出现了自动加力内置牵引器, 但从目前报道看尚难适用于三维重建, 而且造价也较昂贵。

赝复体治疗是能够较好地恢复患者的面容、吞咽和语音等功能。但是当大面积缺损或全部缺失时, 缺乏骨组织支持的赝复体很难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而且此时的种植体常处于缺损腔高处, 造成清洁困难和不方便取戴等问题, 可以利用牵张成骨技术解决赝复体在缺损侧再造低位骨性支持结构的问题, 在无需植骨的情况下将剩余的颧骨、上颌骨颧突牵引至低位, 使之尽量接近牙槽嵴, 从而为上颌赝复体修复提供骨性支持结构。

由以上可见, 各种修复方式是各有优势, 但又不是相互独立的。很多情况下, 我们在修复颌骨时, 需要将它们相互配合起来, 互相补充。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制定修复方案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和局部状况以及意见, 以达到出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手部皮肤缺损修复技术综述论文 第2篇

本院于1月以来,对10例因手指节段性毁损伤伴软组织缺损的病人,急诊行残指剔除骨质及肌腱游离皮瓣移植,Ⅰ期修复手部创面,术后功能和外形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40岁。伤因:冲床轧伤6例,注塑机或重物压伤4例;损伤部位:示指离断伴虎口软组织4例;示中指掌骨段离断伴手掌部软组织缺损3例,其中1例食指指体完整,2例中指指体完整;环小指掌指关节撕脱离断3例。均采用废弃指剔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皮瓣面积为2.5~3cm4~5.5cm。

1.2手术方法

在臂丛麻醉妥后,常规消毒清创后,首先在供区找出了供吻合的指动脉及小静脉、指神经,标记备用,测量创面皮肤缺损的大小和形态。切取废弃指的剔骨皮瓣,于非优势血管侧沿正中线切开,沿肌腱表面将指骨及肌腱剔出,注意保护皮瓣的血管、神经。皮瓣覆盖创面后,动静脉吻合比例为1:2,尽量多吻合皮瓣内神经,以恢复感觉。若皮瓣内无动脉可修复,则行静脉动脉化皮瓣,皮瓣近端的皮下静脉与患指动脉近端吻合,皮瓣的近端静脉与患指皮下静脉吻合,即静脉动脉化,一般多吻合2~3根静脉[1]。

1.3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42岁,于月左手被冲床压砸致伤。示中指掌骨中段离断伴手掌部软组织缺损1例,食指指体完整。手掌部软组织缺损,掌骨骨折端裸露,伤后1小时入院,在臂从神经麻醉下行手术,彻底清创。因示指近节毁损,残指无原位再植条件,故于第2掌骨颈处以远去除,修整骨残端,清创中指桡侧创面,中指桡侧至示指残端处残留创面约3.8cm2.2cm创面,骨与肌腱外露,无再植条件,将示指残指于桡侧正中切开,剔出指骨与伸、屈肌腱修整成带神经、血管的游离皮瓣约4.0cm2.5cm。在显微镜下分离、清创、标志出指动脉1根,静脉2根及指神经,将皮瓣总覆盖于创面,缝合,在显微镜下行中指桡侧指总动脉与皮瓣动脉端吻合,指背静脉2条与皮瓣静脉端吻合。桡侧指神经与皮瓣神经外膜吻合,术后皮瓣血循环良好,给予石膏托制动,三抗治疗1周。术后2月随诊,皮瓣成活,外形、质地、厚薄均良好,感觉恢复满意,患手外形及功能良好。见图1~3。

2结果

10例病人,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近1年的随诊,皮瓣的外形,质地良好,感觉恢复满意,有出汗,两点分辨觉8~10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2],均为优级。

3讨论

复杂的手外伤,多个手指离断伴手掌部皮肤缺损,给患者身心以极大的影响。而取废弃指的游离剔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减少了Ⅱ期修复创面的痛苦,能变废为宝。手术适应症:①手指节段性毁损伤离断,部分毁损严重,导致指体无再植条件,或预测再植后功能差于剔骨皮瓣;②离断指体大部分完整,可制成游离皮瓣;③合并存在手掌部皮肤缺损;④拒绝寄生再植。优点:①供受区毗邻,皮瓣质地肤色接近,血管口径相近;②均吻合指神经,所以皮瓣的感觉恢复优于其它任何皮瓣,且成活后不会收缩;③避免额外的.供区创伤;④可制成带骨、肌腱的复合组织皮瓣,Ⅰ期修复受区骨、肌腱缺损。缺点:①因手指较小,皮瓣的修复面积有限,仅适合手掌部中、小面积的创面修复;②必需具备娴熟的显微小血管吻合技术,及术后的严密观察;③供指要仔细辨认,如损伤严重,一定要另选供指或放弃此术式[3]。

运用腓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 例,男2 例、女4 例;年龄29~66 岁。下颌骨缺损原因:成釉细胞瘤2 例,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1 例,牙龈癌2 例,骨化性纤维瘤1 例。下颌骨缺损大小:半侧下颌骨缺损1 例,缺损长度为7~9 cm;半侧下颌骨合并颏部缺损3 例,缺损长度为10~11 cm(其中1 例骨肌皮瓣);全下颌体缺损2 例,缺损长度为12~14 cm(其中1 例骨肌皮瓣)。

1.2 手术方法

分2 组同时进行,一组切除原发灶,制备受区血管;另一组制备腓骨瓣。在截除病灶骨前先将钛板成型,并在正常下颌骨上预留固定的钛钉孔。取下钛板、切除病变颌骨。受区的吻合血管为颌外动脉、静脉为面总静脉或颈外静脉。腓骨瓣的制备:以腓骨近2/5和远3/5交点为中点,相当于腓骨滋养动脉进入腓骨处,沿腓骨后缘作“S”形切口,切口长度视取骨长度而定。切开皮肤及小腿筋膜,由比目鱼肌和腓骨长肌间隙进入,沿腓骨表面作锐性分离。以滋养动脉入骨处为中心,紧贴骨面,用线锯按需骨长度截断腓骨上、下端。保护腓骨深面胫神经和胫后神经血管束。将骨瓣向外侧旋转,剪断骨间膜及伸肌附着。将骨瓣稍提起,于其远心端后内侧解剖显露腓动、静脉。锐性分离长屈肌及胫后肌,保留1.0~1.5 cm的肌袖。先切断、结扎远中端腓血管束,再游离近中端血管束至胫后血管起始部,直至游离(图 1、 2)。所切取腓骨瓣的长度为7~14 cm,平均10 cm。1~2 次截骨,分为2~3 段,修复下颌骨颏部、体部及升支缺损。采用端端吻合方式,均吻合1根动脉。本组中有1 例吻合2 支静脉(面静脉、颈外静脉)。

2 结 果

6 例骨(肌皮)瓣全部成活。预防性气管切开2 例,术后无血肿、积液等并发症。术后1 周患者即可下床活动。3 月~1 年复查。面部外形、健侧咬合关系、语言功能及骨愈合良好,开口度均大于3 cm,健侧恢复咀嚼功能,吞咽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1 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的现象。

3 讨 论

下颌骨是形成面部下1/3外观的骨支架,参与咀嚼、吞咽及咬合等主要功能。它的缺损无疑将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

腓骨是小腿的非重要承重骨,下端1/4参与踝关节组成,一般认为只要离腓骨下端7 cm以上截骨,不会影响踝关节稳定性。 腓骨为直行管状骨,上下截面一样粗,以皮质骨为主,含骨松质少,骨质致密,能提供25 cm有效供骨以修复下颔骨缺损,骨量充足,适合下颌骨双侧大范围缺损的修复[1]。腓骨具有骨膜和骨内双重供血的特点,因此可以多处截骨后行各种形状的三维立体塑形。且腓动、静脉管腔较粗,易于吻合成功。充足的血供为骨瓣的成活及多节段骨切开后塑形创造了条件,使重建的下颌骨具有良好的抗感染能力和较强的负荷能力[2]。

腓骨横断面呈扁三角形,腓动静脉在腓骨的内后面,考虑到血管蒂的位置及术后修复问题,应首先从同侧肢体切取腓骨;对于下颌骨前部缺损一般选择缺损多的一侧腓骨。

下肢血管的临床检查必不可少,但下肢血管造影并非必需[3]。腓骨瓣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腓动脉,通过滋养动脉和弓形动脉为其骨髓和骨膜提供丰富的血供。但腓动脉常有变异,临床上曾见因术前未发现腓血管变异而导致取腓骨肌皮瓣手术失败的病例[4]。因此,手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腿血管可以了解下肢血管分布,为手术提供重要的信息;对术者掌握腓动脉皮支数量、位置及血管分布区,正确选择皮瓣区,减少操作的盲目性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帮助。本组6 例供区均在术前行Doppler检查。由于患者下肢无外伤史,均未行血管造影检查。

制备时,使用钢刀或剪刀,避免电刺激损伤腓浅、深神经。腓骨下段保留至少7 cm,以保证踝关节的稳定性。腓骨瓣的血管蒂一般长约3~5 cm,为增加血管蒂长度可将血管与近中骨段游离出一段距离,可达7~8 cm,但不能超过滋养动脉的入骨点。结合皮瓣制备,首先找出皮肤穿支,依穿支血管设计皮瓣大小及形状,这样可保证皮瓣的血供。

先将腓骨瓣、钛板与健侧下颌骨作简单固定,后血管吻合。避免在腓骨瓣就位时损伤血管吻合口及血管蒂。截骨时,直接由腓骨的外侧面截骨,不完全截开内侧骨板,然后手工折断,以有效保护血管蒂。楔形截骨时仅剥离需去除骨面的少部分骨膜。

多数腓动脉口径大于颌外动脉,可将颌外动脉口径修剪成一定的斜面,再用等弧度(0°对0°,180°对180°)的缝合方法,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闭创面前,在安置负压引流管时,应避免与吻合的血管交叉,并尽可能远离吻合的血管,运用皮钉固定。如负压引流管与吻合血管靠近,术后患者头颈部的转动及负压引流管的移位,可压迫吻合的血管引起血栓致组织瓣的移植失败。正确放置负压引流管可避免术后血肿等并发症。累及颏部的骨质缺损修复后,为防止舌后坠的发生,注意将口底肌群向前牵拉,牢固缝合固定于钛板及腓骨上。并保留气管插管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后再予以拔除,必要时将舌体向前牵引,气管切开术不是必需的(图 3)。

移植后的患者鼻饲也不是必需的,只要认真行口腔护理,保持口内清洁,术后第2 天即可进流食,对创面的愈合并无影响。本组病例中4 例未行鼻饲,但创面愈合与鼻饲患者无任何差异。

制作骨肌皮瓣是修复的需要(图 4)。做皮岛仅作为观察窗,是不可取的,利用术后的多普勒检查,完全可以判定移植腓骨瓣的血运情况,没必要为观察腓骨瓣的血运而制作皮岛。

腓骨瓣术后有效的监测很重要,单纯血管化腓骨瓣移植的患者,出院前一定要作吻合血管远心端的多普勒检查,测试血流速度,或附以X线检查,以证实血管吻合的成功与否。对于腓骨肌皮瓣则可以通过皮瓣(观察窗)来判定移植成活。

运用腓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可根据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形态进行截骨和塑形,并同时可修复黏膜或皮肤缺损,是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健,张波,杨汉林,等.带血管蒂腓骨移植重建下颌骨[J].口腔医学研究,2003,19(6):531.

[2]Bilkay U,Tokat C,Helvaci E,et al.Free fibula flap mandi-ble reconstruction in benign mandibular lesions[J].J Craniofac Surg,2004,15(6):1002-1009.

[3]毛弛,蔡志刚,彭歆,等.游离腓骨瓣移植术前常规下肢血管造影的必要性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1):15-17.

颌骨缺损修复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2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口腔癌病人12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31岁~50岁;下颌骨骨肉瘤4例,口底癌1例,下颌牙龈癌6例,下颌骨恶性成釉细胞瘤1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远处转移灶。

1.2 手术方法

病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常规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术加腓骨肌皮瓣修复。在常规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术后制备腓骨肌皮瓣,将腓骨肌皮瓣按照下颌骨缺损的形态和长度进行塑型,置于骨缺损处,以钛板行坚固内固定,皮瓣修复口内外缺损,并行血管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2 结果

12例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病人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本组病人普遍因为口腔癌影响进食而存在悲观心理,对供皮区小腿功能是否受影响以及移植效果存在疑虑和担忧。因此,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护士应向病人详细介绍手术治疗方法、术后护理过程及手术本身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病人的疑问用医学心理学知识进行宣教,使病人能更好地配合。可向病人介绍成功的病例,给予启迪、安慰,增强病人的信心。

3.2 术前准备

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以及各项术前检查结果等,并注意预防感冒。清洁口腔,必要时行口腔清洁治疗。术前沐浴,术区和供皮区皮肤清洁,备皮,防止在供皮区穿刺,备皮时防止刮痕。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体位

术后平卧2 d~3 d,头部垫软枕,少说话,头颈部制动,必要时在病人头部两侧放置砂袋固定,以减小切口张力,以利于血管吻合。3 d后采用低半卧位,抬高床头30°,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面部肿胀。

3.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呕吐物,以糜蛋白酶、地塞米松行雾化吸入,以促进痰液排出,消除局部肿胀。同时,注意防止窒息发生。

3.3.3 移植皮瓣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3 d~5 d密切观察皮瓣颜色、质地、皮纹、温度、毛细血管反应及肿胀程度,24 h内每15 min进行1次。用棉签压迫皮瓣1 s后放松,以判断血供情况,如3 s~5 s内颜色恢复,为血供良好,以后改为0.5 h、1 h、2 h进行1次,并记录。夜间以手电筒照射,以判断血供情况。皮瓣正常指标为颜色粉红或淡红,与周围组织颜色一致,无淤斑,弹性佳,毛细血管反应正常;如血供不足,则色苍白,萎缩,毛细血管反应迟缓。静脉淤血时,呈紫黑色或紫色,可有水疱,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可抽出水疱内的液体,用消毒棉签或消毒后的食指指腹由皮瓣远端向蒂部方向按摩,每15 min进行1次,每次10 min左右,必要时手术探查。同时,遵医嘱在术后1周内常规输注低分子葡萄糖酐和丹参等扩血管药物。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如放置引流管,必须严密观察,防止引流不畅导致局部肿胀而影响皮瓣存活。

3.3.4 饮食护理

术后常规鼻饲流食10 d~14 d,禁止从口进食。同时,为病人制订详细的鼻饲饮食食谱,以保证各种营养的摄入。

3.3.5 口腔护理

术后24 h开始口腔护理,每天3次,以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以防皮瓣感染坏死。擦洗口腔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创口,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4 讨论

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引起组织缺损,可影响功能和外形,皮瓣移植术可改善缺陷的功能和外形,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而耐心细致的护理对皮瓣移植的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对皮瓣移植的护理中,要求护士要掌握判断皮瓣血运的知识和能力,以保证皮瓣的存活,术后3 d内皮瓣最易发生血管危象,尤其是术后24 h内,以静脉回流障碍,形成血栓为主。在出现血管危象后4 h~6 h内手术探查,其挽救成功率约为30%[2]。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并配合按摩,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癌瘤术后下颌骨复合缺损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严格术前准备,术后采取合适的体位,严密观察皮瓣移植的情况以尽早发现血管危象,进行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结果]12例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病人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对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癌瘤缺损的病人采取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腓骨肌皮瓣,缺损,修复,下颌骨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2-463.

颌骨缺损修复 第5篇

1 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的资料和方法

1.1 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的一般资料

抽取入住该院的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男女分别为10、6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24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58岁,16例患者年龄均值为(36.77±1.35)岁。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及其家属均在医生的陪同下对此次研究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修复方法

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均实施精密附着体修复治疗,具体修复方法为:主要对患者的口内以及口外使用精密附着体修复治疗。(1)口内:使用按扣式联合杆式附着体制作支架并试戴,具体为:结合患者缺损的前牙及牙槽骨组织研究模型,在模型上制作蜡形支架,使用按扣式联合杆式附着体设计可摘局部义齿,并让患者进行试戴,达到恢复缺损的前牙以及牙槽骨组织的效果。(2)口外:制作可摘义齿及鼻唇缺损修复固位体的支架:具体为:将含有精密附着体的支架让患者进行试戴且合适后,取集合模,结合患者缺损上唇、牙槽嵴形态以及精密附着体在口内的相关情况为患者制作前牙区可摘局部义齿(使用按扣式联合杆式附着体的固位装置),并设计和制作鼻唇修复的固位体。然后为患者制作口、鼻修复体支架,完成后,让患者进行试戴。

1.3 评估指标及效果判定标准

1.3.1 评估指标

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均随访一年,分析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评分(选用模糊数字法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修复效果越好)。

1.3.2 效果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面部和鼻唇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与面部组织贴合紧密,固位稳定,且咀嚼、发音功能正常,修复体稳定,未发生脱位变形为有效,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评分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效果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结果用率表示,满意度评分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结果使用(±s)表示。

2 研究结果

随访一年后发现,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中,有15例患者为有效,其有效率为93.75%,满意度评分为(93.24±3.33)分,治疗效果较显著。

3 讨论

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属于临床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咀嚼、语言功能,还严重影响了患者面部整体的美观,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生理以及心理伤害,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

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研究报道称,在治疗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的过程中,常易出现修复体固位差、咀嚼效率低等现象,治疗效果较差[4]。该研究对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实施精密附着体修复治疗,主要是使用按扣式联合杆式附着体进行修复治疗,杆式附着体具有较稳固的支架结构,可以使缺损牙槽嵴和杆的形态保持一致,而按扣式附着体能有效缓冲修复体的前后摆动和翘动,固位效果更显著,且可以有效促进软组织缺损和牙缺损有机结合,修复效果更确切[5]。相比于其他的修复治疗,精密附着体修复治疗能有效修复颌面缺损,且固位效果以及稳定性较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此次实验数据表明,随访一年后发现,16例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经精密附着体修复治疗后,有15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有效率为93.75%,满意度评分为(93.24±3.33)分,这说明对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患者实施精密附着体修复治疗,治疗效果较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的面部和鼻唇形态以及咀嚼、发音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上述研究内容得出,精密附着体在修复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对患者的语言功能,咀嚼效果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受损颌骨的应力,对于提高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整个修复体效果的远期观察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各大医疗机构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姜涛,杨柳,程显达,等.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Ⅱ类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12(4):225.

[2]黄鹤,法永红,杨永进,等.T-ScanⅢ系统对不同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咬合力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12(5):265-269.

[3]王德芳,董正杰,包向军,等.三种附着体固位力衰减的体外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813-816.

[4]林培,郑定国.3种修复方式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比较[J].口腔医学,2012,32(10):609-612.

颌骨缺损修复 第6篇

1临床资料

搜集200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下颌骨植入重建钛板病例146例,其中行单纯的下颌骨重建钛板重建下颌骨病例89例(单纯钛板重建组),同期行自体游离植骨及游离血管化腓骨瓣植骨病例57例(钛板合并植骨重建组)进行对比分析。单纯钛板重建组中合并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43例,合并前臂皮瓣修复1例,单纯植入重建钛板修复45例;钛板合并植骨重建组中合并游离髂骨移植修复38例,合并血管化腓骨瓣植骨18例,合并肋骨植骨1例。颌骨缺损长度最短4.8cm,最长11cm,平均8.2cm 27例患者行放射治疗。

单纯钛板重建组:因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感染,取出钛板者9例,因钛钉松动、脱位取出钛板者13例,因钛板外露取出钛板者9例,因钛板折断取出钛板者2例;距术后时间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9年。钛板合并植骨重建组;1例因腓骨肌皮瓣坏死,口内软组织缺损不能关闭创口,导致钛板取出。

2讨论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操作中并不少见,为了维持术后面下部的外形及咬合功能,常需自体植骨或植入人工材料,用单纯的下颌骨钛重建板重建下颌骨的方法,以其操作简单,材料易于塑形等优点,在颌骨恶性肿瘤、颌骨骨坏死等疾病的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术后的并发症也导致了部分患者手术失败,对我院32例失败病例进行分析。

术后感染是单纯性的重建钛板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本研究中占失败病例的28%。造成感染的原因:①下颌骨切除手术后遗留死腔,因植入的钛重建板与下颌骨高度和厚度均存在差异,钛板植入后的实际位置位于下颌骨的外侧,这就造成了整个切除下颌骨后的腔隙需要周围的软组织去充填,而创腔周围软组织的厚度及张力过大的原因,造成缝合创口时不能完全的关闭腔隙,而术后加压包扎往往不能够压迫到这些腔隙,这使得钛板的内侧与上方均不可避免的出现死腔,造成积液,进而形成感染,造成钛板外露于口腔内,特别是前牙区,因组织薄弱钛板往往在此外露。②钛板曲度过大,致使口内创口张力过大,造成创口愈合不良,形成钛板外露。③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或合并有糖尿病等自身免疫疾病均可造成术区的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而最终取出钛板。

接受放疗的病人切口周围组织血供较差,有学者经研究表明,金属植入物的使用可能会潜在的干扰和影响放射治疗的疗效。金属植入物由于其本身材质的特点会扩大射线作用的范围,是的射线不仅作用于病灶部位,同时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损害,当周围组织受到损伤之后,其对邻近组织的营养和血液供给均会有所影响,进而导致组织无法得到有效恢复;这种作用会随着放射总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6000C Gy时,对颌骨截骨端的血供情况影响增大,严重阻碍和降低新骨的生成与愈合被[1]。另外,在重建钛板植入术后,材质本身可能也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在重建钛板桡曲与颌力负担作用下,钛板固定端容易出现撬动现象,这种状态持续的话会进一步导致钛钉松脱,严重时可能致使重建钛板移位滑脱,引发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而最终取出钛板。本研究中恶性肿瘤患者均行单纯性重建钛板修复,27例行术后放射治疗,11例患者在术后取出钛板,占放疗组的40.7%;在本次研究失败总数比例中也高居34.3%。

下颌骨表面附丽诸多肌肉,承受较大的咀嚼力,下颌骨重建后,健侧的咀嚼力以及咀嚼本身所牵张的肌力影响亦会对重建钛板及其固定方式与形态造成极大的干扰和影响,产生负荷造成桡曲作用;Choi等[2]研究证实,缺损侧下颌骨应力分布较小,全部集中于与钛板及钛钉接触区域的周围,说明大部分应力由钛钉、钛板承担,而造成钛钉的松动、脱位,甚至造成钛板的折断;本组资料发现,单纯钛板重建组钛板松脱多见于颌骨近中端固定钛螺钉数目较少(2-3枚),而颌骨缺损长度大于10 c m以上病例。由此可能提示,颌骨断端重建钛板固定螺钉过少将不足以承担颌骨本身的功能性负荷,进而导致钛板受力端钛螺钉松脱。据季彤等研究[3],下颌骨稳定性较好时,适当增加植入物的宽度,可以降低钛钉、钛板承担的应力;这也符合本研究中,钛板合并植骨重建组植入垂直高度相对较高的髂骨或腓骨后,无钛钉松动、钛板折断的并发症发生的结果。

由于下颌骨不同部位的厚度也存在差异,所以选择合适长度钛螺钉对于固定钛板具有重要意义,殷学民[4]等通过对下颌骨体部缺损钛板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分布的研究认为,双皮质钛钉对于手术后钛板的稳定具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且两端各4颗钛钉的固位方式,其剩余下颌骨应力分布最为均匀。在钛板弯制成型过程中,由于反复弯制造成钛板机械性损伤,对于钛金属本身,其延展性相对较好,但处于应力疲劳状态持续时间太长的话,一旦钛板出现微裂纹,就会迅速扩展并在相应位置发生断裂,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另外在钛螺钉植入过程中,钻机运行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引起骨质破坏导致孔洞增大,钛螺钉与骨结合力也随之下降;因此,当有外力作用时,极易引发钛螺钉过早松脱,着也是致使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建钛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修复手段,能够维持下颌骨的功能,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单纯的植入重建钛板在后续的治疗、使用过程中存在感染、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随着时间的延长,失败的病例必然会越来越多,通过两组病例比较认为虽然下颌重建钛板具有强度高、机械性能稳定、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但它不能替代同体植骨永久植入;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条件许可,可同期或二期行植骨术。

摘要: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段。本研究对200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计32例手术失败患者的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重建钛板,下颌骨缺损,修复

参考文献

[1]Prein JM.Beyer:Management of infection and nonunion mandibular fracture[J].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1990,31(2):187-189.

[2]Choi AH,Ben-Nissan B,Conway RC.Threedimensional modelling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human mandible duringclenching[J].Aust Dent J,2005,50(1):42-48.

[3]季彤,铁英.王冬梅,等.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27(2):143-146。

颌骨缺损修复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至2014年因单侧上颌骨缺损在我院口腔科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26例, 12例为女性, 14例为男性, 全部由同一医师设计同一技工制作赝复体。

1.2 标准:

(1) 缺损未达到软腭, 对侧有余留牙; (2) 未接受过语音治疗, 熟练掌握普通话; (3) 智力正常, 没有呼吸道疾患; (4) 患者持续3个月以上戴用赝复体[1]。

1.3 仪器和材料:

计算机 (A 4 6 0 0 K, 中国, 联想) 、语音工作站 (VS-99, 中国, 北京阳宸电子技术公司) 。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 (1995年王国民编制) [2]。

1.4 研究方法:

测试前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调改固位力和基托。

1.4.1 语音训练步骤:

语音训练首先训练腭咽闭合功能, 练习发“啊”音和打哈欠, 再练习吹奏乐器节制呼吸功能。然后开始练习发音, 顺序为:音素-音节-词组-短句-自然交流或对话。训练时间为每天1~2次, 每次0.5~1 h, 训练半年以上。同时使用语音监测的仪器, 反馈给患者调整发音[3]。

1.4.2

在保持安静的语音治疗室, 麦克风距离测试者唇10.0 cm, 通过工作站录音。戴用赝复体和未戴用赝复体时各录制1次, 共生成52份资料。经过6个月语音训练后再戴用赝复体时录制1次, 生成26份资料。

患者自我评价:录音结束后发自我评价表。假设术前为100分, 用视觉类比量尺 (长度为100 mm) 对戴用赝复体前后的语音效果在测量尺上标记, 得出分数。

语音清晰度判听:在同一治疗室, 有10名在读大学生 (听力正常) , 男女各半, 对测试者的录音进行判听, 以汉语或者拼音的形式记下来, 和测试字表核对, 对语音清晰度取平均值。语音清晰度标准: (1) 是否有鼻音。 (2) 能否按正确发音朗读。 (3) 达到或接近正常人语音清晰度[4]。

1.5 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以 (±s) 表示, 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 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自我评价:患者未戴用赝复体时对语音效果的自我评价低于戴赝复体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经过语音培训后对语音效果的自我评价高于培训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语音清晰度检测:患者戴用赝复体时的语音清晰度比未戴用时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 。患者戴赝复体经过语音培训后语音清晰度高于培训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3 讨论

上颌骨缺损患者术后由于口鼻腔直接相通, 因此患者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舌后缩、上抬, 以阻塞腭部裂隙, 久之就形成了不良的发音习惯, 尤其是术后较长时间才做赝复体修复的患者。赝复体修复是通过关闭上颌骨缺损为患者的正常发音创造生理条件。Umino等认为语音清晰度是评价语音功能的标准指标[5]。本研究中患者自我评价效果显示患者自觉戴用赝复体后语音效果提高。患者的评分均值>78分, 明显高于未戴赝复体时的评分, 说明患者认为赝复体修复后的语音效果明显改善, 有较高的满意度。患者术后因上颌骨缺损有可能形成错误的发音习惯, 导致代偿性构音错误等, 这些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语音治疗来解决。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 没认识到赝复体只是一个工具, 只能改善发音, 认为赝复体修复后就可以彻底解决发音问题。我们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正确的语音训练方法, 增强信心, 让患者明白赝复体只是一个工具, 要学会配合使用, 避免产生厌烦情绪。语音训练是一个艰辛长期的过程, 要做大量的康复宣教和随访工作。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以保证治疗效果, 减少语言功能恢复的时间。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少, 今后可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评价单侧上颌骨切除术后赝复体修复及语音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26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修复前后及修复后语音训练前后的语音进行自我评价, 由判听者进行语音清晰度的判听。对评价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6例患者戴用赝复体时, 对于语音效果患者的自我评价高于未戴赝复体时,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语音训练前患者的自我评价及语音清晰度低于语音训练后,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赝复体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语音清晰度, 语音训练效果明显。

关键词:上颌骨缺损,赝复体,语音,主观评价,语音清晰度

参考文献

[1]任卫红, 孙静, 陈仁吉, 等.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语音效果的评价[J].北京口腔医学, 2010, 18 (3) :165-167.

[2]陈永吉, 秦芬, 王权, 等.单侧上颌骨切除术后赝复体修复的临床评价[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2, 31 (2) :105-106.

[3]于俊芳.200例成年腭裂患者术后语音训练初步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 :243.

[4]李新明, 李峰, 冯艳萍, 等.语音训练在舌癌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32) :7092-7093.

颌骨缺损修复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8例2型糖尿病下颌骨缺损患者, 男4例, 女4例, 年龄39~78岁。其中右下颌骨角化囊肿2例, 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2例, 右下牙龈癌3例, 左下牙龈癌1例。术前通过检测血糖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待血糖控制平稳后, 在全麻下行“下颌骨病灶扩大切除术+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左腓骨肌皮瓣转移修复术”。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1. 1 心理护理

因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常表现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情绪, 交感神经兴奋, 使高血糖难以控制, 影响手术进行[3]。应向患者介绍疾病本身的一般知识及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 减轻心理压力。介绍糖尿病知识及饮食、运动等控制血糖的方法。同时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消除恐惧心理, 建立积极良好的心态, 特别是在术后血管危象期心理因素往往直接导致手术失败[4]。

1.2.1. 2 口腔卫生

入院时即宣教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术前3 d给予浓替硝唑漱口, 术前2 d进行牙周洁治, 去除牙菌斑。良好的口腔卫生能有效防止术后感染。

1.2.1. 3 皮瓣供区准备

询问小腿有无任何病史, 近期有无静脉穿刺, 给小腿带识别带, 交代患者保护小腿, 不能进行静脉穿刺抽血等任何有创操作, 护士班班交接, 确保供区血管不受损伤。术前1 d剃净供区毛发, 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1.2.1. 4 术前血糖控制

8例2型糖尿病患者本次入院前, 均已明确诊断, 并采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入院后经内分泌科会诊, 8例患者均监测7点血糖, 即三餐前、三餐后2 h血糖及睡前血糖水平, 根据监测结果, 全部停用口服降糖药, 改用短效胰岛素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及长效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 密切检测血糖变化, 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或停止使用。治疗期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必须绝对准确, 并密切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治疗一段时间后8例患者空腹血糖5.3~8.5 mmol/L, 平均6.7 mmol/L, 尿糖 (±~+) 。血糖稳定3 d以上可行手术[5]。

1.2.2 术后护理

1.2.2. 1 环境

皮瓣的血液循环易受外界温湿环境刺激, 温度过低可使皮瓣的血管发生痉挛, 导致栓塞和皮瓣的坏死。因此室温一般保持在22℃~24℃, 湿度在50%~6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皮瓣的存活。

1.2.2. 2 术后一般护理

予以特级护理, 每半小时记录生命体征一次, 记24 h出入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采取平卧位, 头部制动1周, 两侧放置沙袋于固定。左小腿 (皮瓣供区侧) 用枕头抬高15°~20°, 以利血液回流, 减轻腿部肿胀。

1.2.2. 3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于颈部和小腿留置负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负压引流通畅最为重要, 注意观察引流量及颜色, 保证引流管无扭曲、打折、堵塞和脱落。负压吸引器每24小时更换1次, 并记24 h负压引流量。渗出液的颜色开始为暗红色, 逐渐变为淡红色, 最后呈血浆颜色, 24 h引流量小于20~30 ml即拔除引流管。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不宜过大, 否则易将吻合的静脉吸瘪, 引起回流障碍, 影响伤口愈合。

1.2.2. 4 受区皮瓣的观察

48 h内每小时观察一次, 48~72 h每2小时观察一次, 如皮瓣没有问题第5天可以12 h观察一次。观察皮瓣主要是看颜色、皮纹、血运、肿胀、温度等几个方面。颜色一般为淡白色、淡粉色, 如果皮瓣为苍白色, 则提示供血不足。如果皮瓣出现暗红色、紫色, 则可能出现血流障碍, 此时要立刻通知医生处理, 同时针刺皮瓣颜色变化区域, 如果缓慢流出鲜红色血液则血运良好;如果立刻涌出暗红色血液则提示皮瓣出现血运障碍, 需即刻进行手术探查。皮瓣术后要进行抗凝治疗, 因此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输液结束后要观察针眼处有无活动性出血或者皮下出现血肿。术后及时复查凝血功能, 有助于判断皮瓣血运情况。

1.2.2. 5 供区皮肤护理

术后供区应注意观察末梢血运, 包括下肢皮肤温度、色泽、感觉、运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趾端冰凉, 颜色变暗, 提示血运受阻。供区敷料要清洁干燥, 无渗血无渗液, 包扎不宜过紧。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伸屈足趾, 逐渐进行直腿抬高运动, 1周后下床, 搀扶行走, 出院3个月后逐渐进行负重行走。

1.2.2.6口腔护理

术后用生理盐水或浓替硝唑溶液进行口腔护理3次/d, 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辅助于雾化吸入, 防止发生感染。

1.2.2. 7 饮食护理

术后予以鼻饲饮食10~14 d, 鼻饲液由营养科根据糖尿病患者的需求量身定制。每日鼻饲6~8次, 根据个人情况增减次数。每日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占总热量比例为:蛋白质10%~15%, 脂肪20%~25%, 碳水化合物55%~65%。成人休息状态下每天每公斤体重理想给予热量105.0~125.5 k J、蛋白质0.8~1.2 g、碳水化合物150 g, 保证营养的情况下稳定血糖。术后根据患者进食情况, 静脉输注脂肪乳和氨基酸等营养液。术后2周内拔除胃管, 改为口饲流质, 注入流质管应从健侧磨牙区徐徐注入, 选择无刺激性的温凉半流质饮食, 如米粥、面条等, 蔬菜水果以芹菜、黄瓜、番茄、柚子等为主。

1.2.2. 8 血糖控制

患者术后立即测血糖、尿糖, 开始每2小时监测1次, 待血糖稳定后再逐渐延长测定时间。根据血糖和尿糖监测结果随时调整注射量, 使血糖控制在7.0~10.0 mmol/L。6例患者血糖控制较为稳定, 于每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 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其中2例患者血糖起伏较大, 使用胰岛素泵, 并于餐前追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 通过基础量和和餐前追加量以维持空腹和餐后血糖, 此类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及尿糖, 谨防低血糖的发生。

1.2.2. 9 术后并发症

(1) 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 与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主要原因是清理呼吸道无效, 患者卧床1周, 痰液和分泌物没有即使清理, 护理时应加强呼吸道管理。患者术后第4天体温39.5℃, 呼吸加快,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听诊肺部有明显痰鸣音, X线片提示肺部感染。清理呼吸道, 予以雾化吸入每4小时一次, 辅助拍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物理降温,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加强切口观察, 渗液较多时及时更换敷料, 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换抗生素。 (2) 术后发生1例低血糖, 该患者鼻饲饮食的不适应, 加之术后疼痛、焦虑等各方因素影响患者饮食, 胰岛素使用剂量没有即使调整, 患者出现心慌、出汗, 测血糖为3.2 mmol/L, 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 30 min后症状缓解, 血糖回升至5.6 mmol/L。

2 结果

本组8例患者全部耐受手术, 术后恢复良好, 皮瓣均成活且血糖控制平稳, 住院时间23~35 d, 平均28 d。1例出现肺部感染, 1例出现低血糖, 其余无并发症发生, 经积极治疗, 均顺利康复出院。

3 讨论

尽管目前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目前已成为下颌骨缺损重建的主要方法, 但其不但对手术精度要求较高, 同时还需进行高水平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 才能保证患者耐受手术, 术后顺利康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手术与糖尿病之间会相互影响[6], 因此糖尿病患者进行腓骨瓣移植手术时, 其围手术期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 在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颌骨缺损腓骨瓣修复手术前后进行全面、准确、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患者术创愈合, 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62-463.

[2]Jacober S J, Sowers J R.An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diabetes[J].Arch Intern Med, 1999, 159 (20) :2405-2411.

[3]计芬琴, 孙黎.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 2005, 7 (7) :774-776.

[4]温桂芬, 谢瑞英, 麦培风, 等.游离组织转移植与外固定修复下肢严重创伤的护理[J].护理杂志, 2006, 10 (8) :22-23.

[5]杨敏娟, 伍霞菊, 徐瑞生.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 :46-47.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