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古诗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1
1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古诗(精选16篇)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古诗 第1篇

赞美中秋节的诗句-赞美中秋节的诗句 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在古代,有不少以中秋八月十五为题的诗歌,内容多为吟咏月色,思乡怀人,深具自然明朗之美,你知道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

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赞美中秋节的诗句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

看。

规。

时。

枝。

卮。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赞美中秋节的诗句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

期。

辞。

箕。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

时。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古诗 第2篇

时至中秋,人间桂花落。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7、《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8、《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关于小学古诗教学的一些思考 第3篇

一、初步感知和领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看到一首诗时,首先要求学生先大声地朗读,读准字音,根据以往对古诗的阅读积累读出一般诗应具有的节奏和韵律,这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所以初读是非常必要的。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诗词的内容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就能基本理解诗词的题目了。同时,学生也可以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得通畅,既是学生兴趣所致,又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利用辅助教材解题

对作者的了解也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他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词所传达的诗人感情和心理。比如《示儿》这首诗。诗人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不是自己的妻子儿女,而是奋斗了毕生的统一华夏的志愿,从而把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这距离我们已有七、八百年,但如今读来,仍然催人泪下。试问,如果没有对诗人一生生活经历的了解,又何以体会出诗人临死仍然不能瞑目的爱国情怀呢?

三、重读诗文,感悟诗意

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诗的题目和作者的基础上,借助插图、字典等非直接说明诗意的工具书读懂词句,将能读懂的批注在诗旁,不能懂的做上记号,然后再通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领悟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诗写了什么。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那就是孩子们都有许多的课外书,内容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如古诗的意思、诗人的感情都介绍得很详细,许多孩子都习惯了借助别人的理解,而很少自己动脑。这一点是应当老师的足够重视的。如果不看这些,学生也许能够理解得更好。另外,许多老师都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示怀疑,认为只能在城里的孩子中操作,在农村孩子中是施展不开的;或是以为这样做高年级的学生也许可以自己理解,低年级的则不能理解;甚至有人说白话文还理解不好,何况古诗呢也正因为这许多的“有的”,学生开始变得没有了思想的空间,开始折断了想象的翅膀,开始变得失去了自我,彻底地变成了学习的傀儡。其实不然,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学习古诗也是如此。只要每位教师相信学生,把学习、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只是或多或少罢了。古诗词固然比现代白话文深奥,但与现代白话文也有渊源的联系,多数词的变化是不大的,如“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前、明月”与现在的说法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学生还可以借助插图、字典等工具书,也可以借助相互的交流理解。当然,在最疑惑的地方,还需教师精当的点拨。

四、情感升华,领悟诗情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对诗情的体味,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把自己当做诗人,设身处地地参与情感的交流,从而对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妨借助一些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音乐和视频等多种功能,创设了一个逼真的古诗情境,声情并茂、图文并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大的感染。其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把抽象的古诗文字化为生动、形象的外在表现,内化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引发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学生没有见过瀑布,只有插图,很难唤起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美感和热爱之情,而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就能直观感受,有感而发。

五、熟读成诵、拓展思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在领悟诗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学生在体会了诗的情感后,就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联系在一起,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迫切需要将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无疑就是最好的形式。配上一段优美的旋律,读出内心的情感体验,那该是一副多么自然、纯真的画面,我相信那会是最美丽的声音,最动听的音符。除了学,我们不妨让学生来亲自感受实践,说说,唱唱、画画、演演,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其他形式将诗再现,说说自己有没有过同样的感受或经历,或是把诗词编成儿歌唱一唱,还可以拿出彩笔画一画,如《游园不值》,《鹅》等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寻隐者不遇》,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又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 第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1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中秋月

薛莹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4、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阳关曲·中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中秋旅思

台湾民谣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8、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10、中秋江驿示韦益

无可

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2

1、《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5、《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中秋月》

【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8、《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0、《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小学 第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小学,欢迎大家分享。

《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代: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

唐代: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中秋节的诗句和古诗 第6篇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奴娇中秋》

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苏轼《阳关曲 》

7、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9、中秋谁与共孤光。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0、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2、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4、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吴文x《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5、分明不受人间暑。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6、何妨小驻听吾语。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7、声直上,蟾蜍窟。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8、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20、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1、何处飞来大明镜。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2、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吴文x《尾犯甲辰中秋》

23、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4、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 第7篇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古诗词中结合了哲理美、音韵美和意境美,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获得是不一样的美的体会。因为年龄的限制,小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审美观念,只能通过事物外部的现象去辨别善和恶、美和丑以及好和坏,并不懂得从内部去分析其中的价值和美。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来拟补这方面,因为在古诗词中包含着含蓄、内化的情感,诗人遵循的诗词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意志,也就是所说的“诗以明志”。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扩充学生的眼界,并且使其获得美的感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所以想要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让他们的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篇幅小、内容简洁但是意蕴丰富的特征,所以古诗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以及艺术创造空间,因为学生如果想要明确古诗词的言外之意,体会其中的意境,就需要利用自己的领悟和想象来进行捕,这在无形中培养的他们的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常常是天马行空,在古诗词这个载体中,他们可以尽情的创造、补充和想象,进而思考诗词中的情境。许多古诗词中的意象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可以根据诗词的意思,在大脑中营造出新的画面。这也就提升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古诗词中展现了我国古人对人情哲理和社会事物的深入认识,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知识结晶。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古代思想精华的目的。古诗词可以为学生带来独特的美的体会,并且激发他们的惜友之情和爱国情怀,进而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重视对古诗词的朗读

在诗词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七分诗三分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新课改标准中也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必要性,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进而为培养自己的语感,并且接受感情的熏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不能使用逐句串讲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指导学生利用“读”理解其中的字、词、句和含义。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横通过重复的朗读,可以慢慢的从古诗词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同时这种方式也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并且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审美观念,实现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境界中。比如,在讲解陆游的《示儿》这节课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首先,为学生介绍诗词背景;其次,知道他们初读诗文,让他们初步的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而后知道他们进行精读,进而把握诗人心中的“悲怆”情感,体会他的遗憾。最后,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人,全面分析诗人的思想,并且感悟诗人的“悲壮”情怀。

通过上述的阅读指导,教师就完成了对诗词整体基调的奠定,而后就可以利用精读来让学生尝试着了解诗人的家国情怀,感受诗人的忧虑心理,了解诗人的爱国情绪,并且从中获得鼓舞和感染,产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意识。

(二)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画面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许多人诗和画放在一起探讨。比如,著名艺术家、科学家、画家达芬奇就把绘画艺术比喻为“哑巴的诗”,把诗作比喻为“瞎子的画”。我国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一首诗歌常常就是一副田园风光图或者山水画。诗人在进行古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其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并且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这就产生了诗歌独特的意境美。所以,学生在理解了诗句的含义之后,就能够在脑中产生相应的画面。需要注意的是,从古诗词文在到图像,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形象思维的加工,同时,不同的学生都会产生对古诗词的不同看法和解析。比如,将在在讲解《江雪》这首诗时,可以利用读想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诗中的画面,进而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培养自身想象能力。教师的讲解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一句时,首先向学生提问,在读到“千山鸟飞”和“万径人踪”时,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在树林的小径里看到了许多脚印,有的学生看到了成千上万只鸟儿在山林中飞翔,有的学生说那里一定很热闹,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纷纷表达了自己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灭”和“绝”。和前面大家想象的热闹、富有生机的景象对比,孩子们会强烈的体会到作者的孤寂。古诗词中创造的深邃意境,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学生们通过对画面的想象,相应的感悟有深入了一层。

(三)古诗词拓展延伸

古诗词的年代都较为久远,其中的语言风格、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都和现在大不相同。同时,学生大都阅历较浅,所以难以正确把握诗歌中的情感,所以教师只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资料去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以及社会经历等,才能和诗人意同此理,心同此情。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语文教学理念,让学生情和作者情在延伸和拓展中交融,这些渠道主要包括:(1)课前手机资料。知识的传授不仅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的传递,还包括学生通过自己的积累,自主建构的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指明方向,为他们提供一些主题,如爱国绝唱、名家专辑、踏雪寻梅、诗人咏秋等,学生可以自主的去搜集相关的资料。(2)课堂中的交流。课程交流是深化情感、深化认识的过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比如,在讲解《枫桥夜泊》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愁”这个字来提问:你还知道其它关于愁的语句吗?你知道哪些诗人为愁做过什么事情?对古诗词的延伸,不仅是对知识内容的扩展,更是对情感的延续。

三、结论

培根曾经说过:“诗歌让人灵秀。”我国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其中精湛的语言、流传的佳句、美妙的意境、深刻的哲理都是流传给现代人的宝贵财富。小学语文教师应持续的提升自身古诗词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良好的把握古诗词作者的情感,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他们发现古诗词中的文学美。

摘要:古诗词教学要从小学开始开展,小学教师需要遵循符合时代的教学思路,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扩充学生的古诗词知识。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情况,进而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孙芳芳,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54-55.

[2]李慧.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96-97.

[3]刘长熔.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探讨[J].科学咨询,2009,(12):86-87.

[4]张燕.新课程标准与小学古诗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7,(09):14-15.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古诗 第8篇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4.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5.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7.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8.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9.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0.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1.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12.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13.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14.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节的古诗七言诗句 第9篇

文学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竟陵文学家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说的是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亮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

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节浮想联翩,此诗运用了比喻、联想的修辞手法,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英文 第10篇

――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古诗 第11篇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功能

(1)体会语言魅力,培养语感。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古诗多为五言或者是七言绝句,字数为20或者20多个,虽然字数很少,篇幅很短,但是却能将作者的内心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古诗的语言魅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表现形式上,二是在词语运用上。古诗词有着严格的声调排列准则,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必须遵守押韵的规则,每一句诗句的读音要抑扬顿挫,富有韵律美和整齐美,易于吟诵和朗朗上口。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将这些古诗独特的语言魅力挖掘并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美,认真理解每一个词语背后的涵义,从而能够在遇到类似的语言使用时,精准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是要通过古诗语言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2)感受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古诗除了是一种文学写作形式之外,还是古代文人表达内心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因此,古诗大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诗人运用凝练的词语和精妙的发音,将周边环境的一草一木和自身经历中的一人一事作为情景的创设素材,例如,在怀古诗中,作者常常将某一地点之前的繁华景色与现在的破败场景进行对比,虽然表现上看似在描写景物,实际上则是作者在借助这种对比来抒发借古讽今的情感。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非常丰富,满含着各种积极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诗词显露的情感对于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古诗的理解,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净化情感,并在古典美学的潜移默化中学会欣赏美和感受美。

(3)开阔想象空间,激发美趣。古诗的情感并不像某些文章一样直接表露出来,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含蓄,诗人往往会营造一个事件发生的情景或者是描写某一地点的环境,通过外物的一些特点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因为古诗不是一种纪实性的文学,因此,诗词中的情景和环境的表现并不十分详细,这些留白恰好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例如,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作者重点描写了黄河、云、山、杨柳和春风,并没有过多地涉及天气和温度的情况,但是学生通过对诗词情景的想象,很容易就会得出作者当时所处的凄凉、冷清和孤寒的环境,进而体会到其内心无比怅然和抑郁的心情。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可以带领他们穿过时空的限制,驰骋在文学美妙的世界中,将自身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激发出无限的美趣。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渗透美育的策略

(1)加强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美育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与欣赏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涉及学生情感的教学与课本教学不同,它更加重视和尊重学生的想法,因为只有学生在内心接受了某一事物,他才会主动去探索和挖掘其中的真善美。从传统的教学关系上来看,学生和教师处在矛盾的双方,教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授课模式隔断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对学生美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例如,在想象某一场景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描绘的情境中充当组成部分,并与学生互动,这样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更容易体会到诗人的写作目的,从而提高自身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2)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力量。对于学生美的培养模式不能与知识的培养模式混为一谈,知识是比较书面化的一种技能,学生只要认真记忆和联系就能掌握,但是美育却不同,死板的记忆和联系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师作为对学生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其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的审美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审美理念,因为学生会不自觉地对教师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水平。

(3)创设优美情景,陶冶高尚情操。古诗的情景对于学生的审美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想象出事件发生的环境,那么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样也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对于美的思考。针对学生的审美差异,教师要想将所有学生的审美水平都提升一个台阶,那么就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美。例如,在讲解李白的《赠汪伦》时,老师可以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去,一个扮演李白,一个扮演汪伦,模拟送别的场景,从而使每个学生仿佛置身于送别的现场一般。

(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对于社会和自然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因此,即使诗词中出现一些优美的词语来描述某一事物时,由于学生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并不能理解其中蕴含的内在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点就是可以将教师想要给学生呈现的东西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在讲解杨万里的《小池》时,教师可以将泉水、荷花和蜻蜓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总之,为了实现古诗教学的圆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同时还要注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要。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流传了千百年仍旧熠熠生辉,尤其是收录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更是精髓中的精髓,对学校的美育发挥着巨大作用。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古诗赏析 第12篇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中秋节的诗句_古诗英文 第13篇

【一】

英文: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Don Li Bai

A pot of wine, I drink alone.

The toast invites the bright moon, to the shadow becomes three people.

The moon neither understands nor drinks, nor does the shadow follow me.

The moon will be a temporary shadow play beard and spring.

I hear my song of wandering, messy.

译文: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二】

英文:

“The night of fifteen August a full moon Pavilion”

Don Bai Juyi

This year in August fifteen night, Qujiang pool center edge.

In August this year, fifteen nights, penpu Sha Tau water museum.

Where is the southeast northwest Township, see a few months back round.

Yesterday the wind blows no one will like in previous years, light tonight.

译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三】

英文: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Song Su Shi

When is the moon shining? Ask the blue sky.

I do not know the heavens, what year is tonight?

I want to ride the return, lest aloof palaces in the moon.

It does not seem like the human world?

The moon rounds the Red Mansion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Bearing no grudge。

There is no hatred, but what is the other way round?

People may hav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This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Danyuanrenchangjiu, Trinidad cicadas juan.

译文: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古诗赏析 第14篇

《中秋夜君山台望月》李涉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15篇

在短短的古诗词中,所蕴含着的情境则是非常壮观的,诗词中的情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够通过情境的重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对诗词进行诵读,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诗词的热情,将自己的情绪更好地融入到诗词中情境当中,此外,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多元素相融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结合诗词的情境进行欣赏,在这种这种直观的方式下还能够产生更为震撼的感觉。例如,我们在学习《蜀相》这首诗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一段成都武侯祠的相关视频,这种以视频教学的方式更直观地把学生的思绪带入到此诗的意境当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武侯祠中春意盎然的景象。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展示诸葛亮一生的主要功绩以及主要事件,使学生在学习这篇内容的时候,还能够对主人公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拓阔学生的视野范围。而通过这两段视频的对比,既能使学生在对诸葛亮产生敬仰之情的基础上去主动地学习文章的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使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想象,在创新思维中明白意象想象

想象也是学习古诗词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例如,我们在欣赏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可以让学生围绕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子的生动描述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加深他们的感悟:这些田园风味不仅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在一刹那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心窝和山峰中同时发出,组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在夕阳的陪衬下,美的无语言表,而天空中各种飞鸟正结伴向山中飞回,如此的自然之美,也是超凡脱俗的了,诗人此时也已完全陶醉在其中。因此,我们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一定要激励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将诗词中描绘的意境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生动地再现诗词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美妙的意境中其乐融融地去学习诗词。进而把诗词中所描绘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当中———进而在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地踏入到诗词描述的意境当中去欣赏、进而再与诗人在心灵上打成某种共识。

三、注重课外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普遍认识,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中,诵读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背诵教材上要求的篇目,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地利用早读的时间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外的篇目,让学生进行背诵。比如,我们在学完李清照的《醉花阴》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李清照的其他阶段的古诗词进行对比、欣赏,比如《声声慢》等,让学生通过对比,将这些课外古诗词的诵读对其悲戚伤感的感情进行深入的感受。背诵完毕后,还可以让他们展开合理的讨论和交流,交流下他们对本词的想法。再如,在对李白、杜甫等名家的诗词进行鉴赏时,也可以将这些名家的其他的主要作品引入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加深对该诗文或该诗人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有效的引入,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范围,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联系实际,学习古诗词

很多学生认为,古诗词距离自己真实的生活太过遥远,和实际的生活并没有多少交集,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来,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师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个,要把古诗词的学习充分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其实古诗词离我们并不远,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诗词之间的情感距离。例如,我们在欣赏王维的《终南山》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诗中描绘的终南山与今天的终南山有效地联系起来,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先自行阅读本诗,并且初步勾勒出诗人所描绘的终南山,之后再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关于终南山的宣传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去领略终南山的真正面貌,然后再结合诗人描绘的意境去学习本诗,这种对比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学习诗词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觉得古诗词的学习也不是十分遥远的东西,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刻地去体会到诗人的写作心境,进而有效地领会到诗词 的真正意 义 , 为以后的 语文学习 奠定好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是具有灵魂的。如果我们只是从表象去看待古诗词的话,而不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这样的古诗词教学也将会索然无味,进而也丧失了学习古诗词的具体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古诗词的精华,需要教师在教学诗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联想、分析和感受去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发挥出古诗词独有的灵魂魅力,让学生在吸收养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摘要:古诗词承载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不断地汲取古诗词文化的精华,涵养学生的心灵。但是,在古诗词的教学当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推敲,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遵循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学习古诗词的一些语言技巧,又能提高他们鉴赏诗词的能力和水平。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古诗赏析 第16篇

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