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1
1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精选12篇)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第1篇

关于公示2013、2014年度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科研奖励的通知

各系(部)、处(室):

为鼓励我校科研人员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努力获取高水平科研成果,提高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根据《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职业学院科研奖励办法》及有关规定,学校决定拟对2013、2014年度的重大科研成果、重大科研项目、出版教材、使用讲义、高水平论文(2013、2014)、教师及指导学生外出参赛获奖等给予奖励,为保证科研奖励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现将我校“2013年科研工作拟奖励名单”、“ 2014年科研工作拟奖励名单”进行校内公示,公示期为2014年9月5日至2014年9月9日。请各系(部)、处(室)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在公示期限内,如有任何疑问请上报教务处,由系(部)、处(室)审核后汇总,并加盖公章,请于2014年9月9日前向教务处反映,以便及时更正。过期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023-65635635;cqby@vip.163.com

附件:1.2013年度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科技奖励

2.2014年度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科研技奖励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教务处

2014年9月5日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第2篇

提交时间: 2011-11-14 提交部门: 科研处 浏览次数: 401 次

各部门:

2011科研成果统计量化和认定奖励工作,从即日起开始进行。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科研成果统计的范围为我校教职工在2011产生的各类科研成果。

二、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的对象为享受专业技术职务规范津贴、补贴人员。包括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见习期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

三、在科研成果统计范围内、符合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奖励办法》规定和有关认定标准的成果,同时申报成果奖励。

四、上报成果材料和要求

1.每人填写《2011科研成果登记表》1份(包括电子版)。(无成果者不用填写)

2.符合奖励标准的成果,另需每项成果填写《2011科研成果奖励申报表》1份(包括电子版)。

3.成果材料要求:

(1)获奖和课题成果:上报获奖或课题成果证书复印件1份;在研项目(课题)只需准确填写成果登记表中各项内容既可。

(2)著作成果:上报著作原件1份。

(3)论文成果:上报带有发表期刊封面、目录和主办单位标识页的论文复印件1份。在《辽宁师专学报》、《铁岭师专学报》和《铁岭师专报》上发表的论文不需提供复印件,只需准确填写成果登记表中各项内容既可。

已确定本发表、但期刊尚未出版的论文,要求提供论文校样和相关期刊编辑部证明材料各1份。

五、时间安排:2011年11月25日前,由部门统一报送科研处。

附件:

一、2011科研成果登记表

二、2011科研成果奖励申报表

附件1:2011科研成果登记表.xls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第3篇

为加快推广先进节能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 %的约束性指标, 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对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给予适当支持和奖励。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我们制定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为加快推广先进节能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十二五”期间, 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适当支持和奖励 (以下简称奖励资金) 。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了保证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际效果, 奖励资金与节能量挂钩, 对完成预期目标的项目承担单位给予奖励。

第三条 奖励资金实行公开、透明原则, 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第二章奖励对象和条件

第四条 奖励资金支持对象是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项目。

第五条 申请奖励资金支持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 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

(二) 改造主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且运行时间3年以上;

(三) 节能量在5 000吨 (含) 标准煤以上;

(四) 项目单位改造前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2万吨标准煤以上;

(五) 项目单位具有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措施, 项目形成的节能量可监测、可核实。

第三章奖励标准

第六条 东部地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根据项目完工后实现的年节能量按24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 中西部地区按30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一定经费, 主要用于支付第三方机构审核费用等。

第四章奖励资金的申报和下达

第八条 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由项目单位 (包括中央直属企业) 提出奖励资金申请报告 (具体要求见附1) , 并经法人代表签字后, 报项目所在地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级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初审;省级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 (必须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第三方机构名单内) 对初审通过的项目进行现场审核, 由第三方机构针对项目的节能量、真实性等相关情况出具审核报告 (格式见附2) 。

第九条 省级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第三方机构审核结果, 将符合条件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和审核报告汇总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格式见附3) 。

第十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织专家对地方上报的资金申请报告和审核报告进行复审,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复审结果下达项目实施计划, 财政部根据项目实施计划按照奖励金额的60 %下达预算。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将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

第十二条 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加强项目监管, 督促项目按时完工。

第十三条 项目完工后, 项目单位及时向所在地财政部门和节能主管部门提出清算申请,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节能主管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现场审核, 并依据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 (格式见附2) , 审核汇总后向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清算奖励资金 (格式见附3) 。

第十四条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实际节能效果进行抽查, 根据各地资金清算申请和第三方机构抽查结果与省级财政部门进行清算, 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拨付或扣回企业奖励资金。

第五章审核机构管理

第十五条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第三方机构实行审查备案、动态管理, 并向社会公布第三方机构名单。

第十六条 列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名单的第三方机构接受各地方委托, 独立开展现场审查工作, 并对现场审查过程和出具的核查报告承担全部责任。同时接受社会各方监督。

第十七条 委托核查费用由地方参考财政性投资评审费用及委托代理业务补助费付费管理等有关规定支付。

第十八条 地方委托第三方机构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 第三方机构及其审核人员近三年内不得为项目单位提供过咨询服务。

(二) 项目实施前、后的节能量审核工作原则上委托不同的第三方机构。

(三) 优先选用实力强、审核项目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机构。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大项目申报的初审核查力度, 并对项目的真实性负审查责任。对存在项目弄虚作假、重复上报等骗取、套取国家资金的地区, 取消项目所在地节能财政奖励申报资格。同时, 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国务院令第427号) 规定, 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第二十条 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对因工作不力造成项目整体实施进度较慢或未实现预期节能效果的地区, 国家发展改革、财政部将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一条 项目申报单位须如实提供项目材料, 并按计划建成达产。对有下列情形的项目单位, 国家将扣回奖励资金, 取消“十二五”期间中央预算内和节能财政奖励申报资格, 并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 提供虚假材料, 虚报冒领财政奖励资金的;

(二) 无特殊原因, 未按计划实施项目的;

(三) 项目实施完成后, 长期不能实现节能效果的;

(四) 同一项目多渠道重复申请财政资金的。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第三方机构的审核工作进行监管, 对核查报告失真的第三方机构给予通报批评, 情节严重的, 取消该机构的审核工作资格,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原《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建[2007]371号) 废止。

附:1、企业财政节能奖励资金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 (本刊略)

2、单位项目现场审核报告 (本刊略)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第4篇

【关键词】奖励结构 竞赛理论 激励机制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4.3

正如Jensen and Meckling(1976)在“委托—代理理论”中所阐述的那样,当组织的拥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后,两者间的目标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道德风险,阻碍组织目标的最终达成,此时应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实现二者目标的统一。作为非盈利组织的高等院校,其科研创新工作同样面临着组织与成员间的目标协同问题,如何激发研究人员更为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更为努力的工作水准则是影响科研成果输出的关键。

文献综述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个人工作表现与组织业绩间存在显著关联,为督促员工更为努力地工作,主张依据个人工作成果进行奖励,以建立基于绝对表现的激励机制。然而,绝对表现评估方式因员工产出的不易测量或测量成本过高而存在执行困难。为此,Lazear and Rosen(1981)提出竞赛理论,主张根据员工相对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度奖励,并认为奖励结构是激励机制设计的关键,总奖金一定的情况下,奖金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激励效果。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其科研创新本身具有多向性和外部性,难以对每一项成果进行精确定价,此时若采用竞赛模式进行研究成果排名,并辅以恰当的奖励结构,则可能有效推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

模型建立与分析

本文在探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设计中依照竞赛理论基本模型之假定,假设存在两位完全同质(Identical)的研究人员j和k,其科研成果分别为Rj=ej+εj和Rk=ek+εk,其中ej和ek分别代表研究人员j和k的工作努力,εj和εk分别代表研究成果的外部随机扰动。由于科研成果不易在市场上精确定价和直接销售,故假设高校提留部分科研经费aF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其中F是科研经费总额,a是奖金比例。同时设计奖励结构(WH,WL),其中WH+WL=aF,且WH>WL,并令△W=WH-WL。设定科研成果较好的研究人员将获得较高奖励WH,否则只能获得较低奖励WL,则研究人员j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为P(ej)=prob(Rj>Rk)=prob(ej+εj>ek+εk)=prob(ej-ek>εk-εj)=prob(ej-ek>ξ),其中εk-εj=ξ,且ξ:g(ξ),若令G(·)为ξ的累积概率密度函数,则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可以改写为P(ej)=G(ej-ek)。此外,定义科研人员因工作而产生的负效用为Gj(ej),并假定C'>0,C''>0。根据本文之前设定可知,科研人员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j=PWH+(1-P)WL-C(ej)=P△W+WL-C(ej),通过计算可得其一阶条件为P(ej)/ej△W-Cj(ej)/ej=0。

科研人员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必须付出恰可满足一阶条件的努力程度ejE。由于P=G(ej-ek),故一阶条件可改写为△Wg(ej-ek)-Cj(ej)/ej=0。由于科研人员j和k同质,故其最佳反应函数具有对称性,此时两人的最优策略选择一致,即ejE=ekE,均衡条件为△W·g(0)=Cj(ej)/ej,该式意味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扩大奖励差额△W势必导致Cj(ej)/ej增大,由于C'>0,表明此时科研人员努力程度也在提高,这印证了通过设定竞赛式的奖励结构可提高科研成果输出的论点。此外,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扰动变大将导致g(0)变小,此时若需维持科研人员的努力水准,则必须进一步提高奖励差额。此外WH+WL=aF,意味着△W存在上限[1],这表明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效果同样受到奖金总额的限制,科研基金总额的提高和奖励比例的提高,都有助于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努力水平,并促进最终成果输出的提升。

结论与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面临科研结果市场价值不易精确衡量的难题,面对总奖励额度的相对固定,采用相对绩效评估方式有助于提高奖金的激励效果。为此,本文根据竞赛理论设计了基于奖励结构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模型,并通过分析提出以下结论。首先,加大奖励差额确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水准;其次,奖励结构的确定还与外部环境对于科研成果输出、准确判断及认定的影响程度有关,若科研成果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或其评定环节有失公允,科研人员将降低工作努力,此时通过扩大奖励差距可纠正此种偏差。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寡也同样影响着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实质效果,同时,奖励比例也对激励效果存在正向影响。

因此,本文建议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激励中,应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思路,强化通过科研奖励额度的显著差异化以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工作产出。当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不易被客观反映或易受到外界环境左右时,必须提高奖励差额。同时,为了保证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还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及提高奖励比例的额度,以形成更为“宽幅”的奖励差额,增加激励效果。

注释:

[1]△W的上限出现在“All or Nothing”的奖励结构设置中,即科研竞赛胜出者获得所有奖金aF,而失败者则没有任何奖励,此时的△W=aF。

参考文献:

[1]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4:31-40.

[2]Jensen, M.C., Meckling, W.H..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05-360.

[3]Lazear, Edward P.,Rosen Sherwin.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89):841.

作者单位:贾勇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西安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第5篇

关于印发《江西财经大学优秀科研团队合作

奖励办法》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优秀科研团队合作奖励办法》已经学校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江西财经大学优秀科研团队合作奖励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凝聚我校的科学研究力量,促进学术合作与团队建设,鼓励我校教研人员通过广泛开展合作,多出高

层次、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奖项评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三

年评选一次。

第三条凡符合下列四项条件的科学研究合作团队,均有

资格申报本奖项:

(一)由我校教研人员组成的社会科学类2-5人,自然科

学类3-6人的科研团队。

(二)团队合作时间较长,研究方向相对集中,研究方向

应为二级学科以下(不含二级学科)的某个具体领域或方向。

(三)团队研究成果突出,为促进学校学科建设、提升科

研水平或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并同时满足以下

两项条件:

(1)三年内完成有经费资助的国家级纵向项目1 项(含)

以上,或完成有经费资助的省部级项目(省级项目限第一类)2

项(含)以上,或完成视同为国家级的横向项目1项(含)以

上;

(2)三年内发表本方向的权威论文(不含视同级别)2篇

(含)以上;

—2 —

(四)团队科研成果社会科学类每项必须至少2人(含)

以上团队成员署名,自然科学类每项必须至少3人(含)以上团队成员署名,且所有团队成员在团队提交的成果材料中至少应该出现署名1次以上(含1次)。

第四条评选程序

(一)团队自由申报,科研处对申报团队进行资格审核和

成果审核;

(二)学校组织专家对参评团队进行初评,提出获奖团队

建议名单;

(三)校学术委员会对初评结果进行复评和审定,确定最

终获奖名单。

第五条本奖项分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坚持宁缺

勿滥原则,每次奖励具体名额视申报数量按一定比例确定,最多不超过10项。

第六条奖励标准: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8000元,三

等奖5000元。

第七条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第八条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主题词:科研团队奖励办法通知抄送:校领导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科2008年4月23日印发

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的通知 第6篇

关 于 印 发

烟台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的通知

各学院、部处室,各直属单位:

《烟台大学科研奖励办法》已经2010年3月11日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烟 台 大 学 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 1 ─

烟台大学科研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体制创新和学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充分调动我校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奖励范围

(一)高层次学术论文奖励

(二)高层次科研奖奖励

(三)项目结题奖励

(四)烟台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奖励

第二章 高层次学术论文奖励

第三条 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我校教师为第一作者的,每篇奖励20万元。我校为第二及其他位次的,每篇给予相应比例的奖励(20万元/学校位次/个人最前位次)。

第四条 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分区表中一区期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20000元;在SCI期刊分区表中二区期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15000元;在SCI期刊分区表中三区期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10000元;在SCI期刊分区表中四区期刊发表 ─ 2 ─ 的论文或被EI Compendex(工程索引光盘版)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8000元;被ISTP(科学与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

第五条 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20000元;在人文社科A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8000元;在人文社科B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3000元。

第六条 被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及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检索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15000元;被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

第七条 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每篇奖励8000元; 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每篇奖励4000元; 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

第八条 其他

1.收录论文的确认,以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发布的数据库为准,我校依据该数据库提供的我校作者名单予以奖励。

2.会议学术论文的收录一律以ISTP、ISSHP收录为标准奖励。3.本章中的“论文”指2个页面以上的学术论文。书评、介绍类文章及发表在增刊等上的文章不予奖励。

第三章 高层次科研奖励奖

第九条 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我校教师为第一署名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每项奖励奖金数的600%。

─ 3 ─

我校教师以我校名义获得其他位次上述奖项的,按照相应的比例予以奖励(奖金数的600%/学校位次/我校个人最前位次,前五位按实际位次计算,第六位以后按第六位计算)。

第十条 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我校教师为第一署名者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每项奖励奖金数的400%。

我校教师以我校名义获得其他位次该奖项的,按照相应的比例予以奖励(奖金数的400%/学校位次/我校个人最前位次)。

第十一条 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我校教师为第一署名者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务院各部委评定的科研成果奖的,每项奖励所获奖金数的200%。

我校教师、以我校名义获得其他位次上述奖项的,按照相应的比例予以奖励(奖金数的200%/学校位次/我校个人最前位次)。

第四章 项目结题奖

第十二条 国家级项目结题,每项奖励2000元;省部级项目结题,每项奖励1000元;省教育厅项目结题,每项奖励500元。

第十三条 对于省部级以上项目,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会议鉴定的应用技术成果,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每项奖励4000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每项奖励3000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每项奖励2000元。

第十四条 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经鉴定 ─ 4 ─

达到优秀水平的,每项奖励8000元。

第十五条 所奖励的结题项目必须是按计划完成且按照规定方式结题的项目,对延期结题项目一律不予奖励。

第五章 烟台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奖励

第十六条 科技进步奖奖励标准:应用技术类一、二等奖,每项分别奖励1000元、600元;著作及论文类一、二等奖,每项分别奖励800元、500元。

第十七条 人文社会科学奖奖励标准:著作及论文类一、二等奖,每项分别奖励800元、500元。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奖励的成果,除特别说明外,均指第一署名单位为“烟台大学”(英文为“Yantai University”)、第一署名者或通讯作者为我校科研人员的成果。

第十九条 本办法所列奖励,每章单独设奖。每章内如一项成果符合多项奖励条件时,按最高一级进行奖励,不重复奖励。

第二十条 每年3-4月份对上一的成果进行奖励。奖励申报、审批的程序是:个人或项目组自愿填写申报表,由所在单位汇总并签署意见后,附相关证明材料报科研处;科研处审核并在全校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予以奖励。

第二十一条 奖励兑现时已调离我校的教师,不再予以奖励。第二十二条 在申报各项奖励中,如发现有弄虚作假、重复

─ 5 ─

申报、剽窃他人成果者,一经查实,学校将追回所发奖金,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烟台大学科研成果奖励试行办法(烟大校字„1998‟47号)》、《烟台大学科研奖励暂行办法(烟大校字„2001‟132号)》、《烟台大学高层次论文奖励暂行办法(烟大校字„2004‟84号)》和《烟台大学高层次论文奖励暂行办法(烟大校字„2006‟92号)》同时废止。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主题词:科研 奖励 办法 通知

烟台大学办公室 2010年3月16日印发

(共印50份)

工委关于公示的通知 第7篇

市直各有关党委:

8月4日下午,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对我市出席省党代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根据省委要求,请你们在本系统(单位)范围内,对市直工委推荐的人选进行公示。具体要求:①公示时间:3天,即从8月4日至8月6日。②公示内容:本党委出席省党代会候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单位及职务。请各单位从邮箱gwzzb1@163.com(密码123456)下载公示样式,留下本单位候选人进行公示,其它非本单位候选人删除,落款注明本党委名称和工委组织部名称,并在本党委名称上加盖公章。③公示方式:在本单位公示栏张贴。④请各党委务于下周一将公示原件工委组织部。

联系电话:2660285。

附:公式样式

中共运城市直工委组织部

2011年8月4日

公 示

根据省委统一安排,经2011年8月4日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表决通过,拟将以下28名同志作为运城市出席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现予以公示。

张建文,男,1956年2月出生,1978年8月入党,现任运城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

史惠玲,女,1958年6月出生,1977年6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610办公室主任。

周迎,男,1955年7月出生,1974年5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

李晋杰,男,1958年2月出生,1987年8月入党,现任运城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

杨忠庭,男,1955年10月出生,1978年7月入党,现任运城市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

蒋同军,男,1956年9月出生,1984年7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潘志孝,男,1965年4月出生,1996年5月入党,现任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

高萍,女,1965年2月出生,1985年6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地震局局长、党组书记。

李明造,男,1956年8月出生,1976年4月入党,现任运城市空港新区管委会主任。

孙玉莲,女,1957年10月出生,1978年9月入党,现任运城市档案局(档案馆)局(馆)长、党组书记。

闫宏,男,1961年1月出生,1983年5月入党,现任运城市电视台台长、党组书记。

刘景峰,男,1961年1月出生,1983年5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赵红彤,女,1970年4月出生,1997年8月入党,运城市纪委监察局干部室主任。

谢丽娟,女,1968年12月出生,1996年4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

刘红,女,1958年9月出生,1988年5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妇联副主席。

柴瑞霁,男,1955年2月出生,1978年8月入党,现任运城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郝荣生,男,1962年10月出生,2008年4月入党,现任山西运城民航机场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运城民航机场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红梅,女,1973年3月出生,2008年12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绿化队副队长。

吉有芳,女,1965年3月出生,1984年3月入党,现任运城市蒲剧团副团长。

赵运革,男,1970年4月出生,1995年6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北赵引黄工程管理局局长。

冯树英,男,1954年2月出生,1986年12月入党,现任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

常虎温,男,1962年2月出生,1985年4月入党,现任运城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崔红刚,男,1975年4月出生,1996年6月入党,现

任运城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

张亚峰,男,1976年5月出生,2007年7月入党,现任运城市空港新区管委会发改局副局长、统计局局长。

王春燕,女,1968年2月出生,2008年12月入党,现任运城市房地产管理局发证科科长。

陈新安,男,1968年9月出生,1994年7月入党,现任运城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张金泉,男,1973年7月出生,1997年6月入党,现任运城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

李虎,男,1963年5月出生,1996年12月入党,现任运城市河东文化研究中心(李家大院景区管理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

公示时间从8月4日至8月6日。对以上同志如有意见,请于8月6日下午6:00前,向市直工委组织部反映。电话:2660285或***、***。

XXX党委

中共运城市直工委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第8篇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 以国家、省市等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工作指南, 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学校信息化综合水平为重心, 搭建信息化与教育和课程的融合平台, 从而促进互联网+时代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教师信息化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联合主办基础英语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征集奖励活动, 包括“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教师”“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共五个分项的征集奖励。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他情况说明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二、支持单位:翼课网科研办公室

《英语教师》杂志社

新课程报教育信息化研究院

三、本次征稿截止日期

2015年11月20日

四、本次奖项公布时间

2015年12月初, 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期间。

征集活动每年两次, 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 活动相关信息持续在翼课网 (www.ekwing com) 、翼课网官方微信、新课程报等媒体上发布。

活动将邀请教育信息化专家和基础英语教育专家共同评审。奖励证书由主办方签发。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期间, 将现场为本次获奖单位和个人颁证。

欢迎各相关单位和广大英语教师踊跃参与。相关说明见附件。

附件1: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2: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3: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4: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5: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关征集说明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89号华景软件园A栋16层南

邮编:510630电话:020-29187183联系人:罗老师18665602600李老师18665601715

邮箱:jyxxh@moyi365.com (“教育信息化”全拼的首字母)

附件1: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师、初中英语教研组/备课组

二、征集主题

本次活动征集的案例, 必须围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研时间, 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形成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突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某一事例或某个具体方面。

征集案例分为两类:1)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2) 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案例 (含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综合案例) 。具体如下:

1.研究报告

以在线教育平台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 开展教学教研研究、实验, 形成教学教研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结果与分析、原始数据、统计图表等。

2.典型教案

一线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教案。典型教案内容包括, 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

3.典型案例

一线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某个阶段的案例。典型案例要素, 含测试时间、对象、统计处理、班别、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期测试、中期测试和后期测试, 测试结果与反思, 可以是整个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案例。典型案例内容包括案例背景、案例主题、案例过程分析、案例反思等。

4.教学反思

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 对自身教学理念、思想、心理感受与体验进行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对教学结构的反思;对自主学习模式的反思;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反思;对教学目标达成和教学效果的反思等。

5.课堂教育教学叙事

以叙事为主, 夹叙夹议, 直接形象地反映出利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及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或某个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 突出信息技术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并阐述其深刻感受与启发。课堂教育教学叙事内容包括,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感受与启发等。

6.教学资源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备课资源、教学视频、微课视频、教学材料 (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 等。教学资源内容要求围绕教学目标, 反映主要教学内容, 与教育信息化相关, 突出信息技术对教学中的应用。课件限定PPT (2003/2007) 格式。

三、征集要求

1.案例的内容必须与教育信息化相关, 围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明确、逻辑清晰、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简洁, 理论联系实际。

2.以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 (翼课网) 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的优秀案例优先考虑。

3.可以是凝聚集体 (备课组、教研组) 智慧的教育教学应用案例, 也可以是个人的教学应用案例。

4.参赛者可自选其中一种或几种征集材料提交。另“教学资源”可与同期举办的“微课征集活动”或“课例征集活动”的配套教学资源, 一并提交。

5.以上第1至第5项应用案例呈现形式word (2003/2007) , A4规格, 字数不少于3000字。第6项应用案例“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可以是Word、PPT、视频、音频、图片等。

6.每个案例要求具有鲜明的特点, 突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某一事例或某个具体方面, 将主题、过程及效果写清楚, 体现在线教育的特色。

7.案例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独创性或在某一方面具有开创性;案例导向正确, 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8.案例中使用的数据真实准确, 无虚假成分, 且案例的应用已正常开展, 并取得明显成效。

视频和PPT具体格式如下:

1) PPT制作要求

界面通常包含有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元素。界面设计要做到内容合理、条理分明、和谐美观。

内容合理:文字内容选用要提纲挈领, 突出主题。其他元素要服务于主题表现, 有助于提高学与教的效果。

条理分明:要吃透文字教材, 进项整体的“谋篇布局”。内容的排列组合由其相互内在联系为依据, 需表现的各元素主次分明, 主要内容处于界面的中心。

和谐美观:课件整体要色调和谐, 各元素搭配构图得当, 背景和文字颜色有反差, 文字修饰适度, 字体、字号有层次, 前后风格统一。

插入的视频分辨率:要求像素720伊576, 声音清晰、画面清晰;插入的图片要清晰;插入的音频声音清晰、无失真。

格式:2003/2007版PPT

字体: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行距20磅

2) 视频要求

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 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景。

视频相关内容: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动画:根据实际需要, 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设备:视频采用专业设备拍摄, 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

分辨率:1024伊768像素。

时长:“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视频”录制不超过40分钟, “微课”视频不超过8分钟。

文字:视频使用规范语言, 普通话或英语需标准, 语言富有感染力。

内容:简单明了, 反映主要教学环节, 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

背景:简洁。

头像:构图要留天, 居中, 光线合适, 无阴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小:视频作品建议最大不超过500M。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成果推广3个角度, 对提交的案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 二等奖10名, 三等奖18,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获奖者予以颁发奖品, 优秀的案例有资格入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集》。

3.获奖作品可作为“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4.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平台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微、翼课网平台等。

5.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2016年的“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优秀案例将通过相关途径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

8.特别优秀的成果将结集出版, 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 作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成果存档。即可获得免费媒体平台出版 (出版署正式报号或CN刊号) 、刊登其优秀案例成果。如《英语教师》《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翼课网等。

五、其他事项

1.每个学校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5个。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人。

2.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初中基础教育信息应用案例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案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邮件主题:省份+单位+姓名+案例主题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提交信息表

附件2: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征集说明

一、参赛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教师

二、征集主题

本活动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 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的课程资源, 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征集的微课分为两类:1) 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点;2) 应用类:关键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应用问题 (例题) , 并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开展分析、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

此次提交的微课材料, 包括微课视频、微课设计说明和配套的微课资源, 具体内容如下:

1.微课视频

1.1微课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 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

1.2微课程:指系列化的微课堂教学, 一门微课程不少于3个微课堂教学。微课程以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微课设计说明

指的是制作微课视频用到的设计思路及反应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小结与反思等。

3.微课资源

特指制作微课视频时用到微课设计材料, 包括教学视频、课件、教案、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等素材内容。

注:特别说明, 微课视频中用到的相关辅助性素材需在微课设计中注明来源, 比如微课练习来源于:翼课网的同步作业, 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 A 1a, 1b, 1C中的目标语练习。

三、征集要求

1.符合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善于利用智能化在线教学平台上的资源 (如翼课网) 的微课作品优先考虑。

2.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 重难点突出,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可用于课堂教学或网上学习。

3.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生动活泼、启发性引导性强,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适应多种技术条件应用的需求, 要充分考虑网络技术与微课资源的结合, 有利于资源在各种平台环境中的共享。

5.微课作品最终应统一打包提交1个文件夹, 内含3个文件或文件夹, 提交相对应的是3类材料:微视频 (wmv或flv) 、微课设计及配套的微课资源。具体编辑要求如下:

1) 微课视频的编辑要求

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包括拍摄类和录屏类。拍摄类微课制作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而成微课视频。录屏类微课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 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 (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 上演示, 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微课视频。

时长:控制在8-10分钟左右。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分辨率:为标准1024伊768像素。

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画面: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 无质量缺陷。

文件命名:省份+单位+姓名+作品主题。

文字:视频要有片头片尾, 片头应显示微课名称、作者和单位, 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内容要简单、明了, 每屏文字不宜太多。文字位置合适, 字号适中可见度足够。

声音:使用标准普通话和规范学术用语配音, 表述清晰、有条理;声音清晰、响亮, 节奏感强,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 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 适当使用画笔功能。

2) 微课设计说明的编辑要求

微课设计首页面:包括教材版本、册次、单元或模块、适用对象、作者及单位等。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

文本字数:1000字以内。

3) 微课资源的编辑要求

微课资源既可以是文本形式、PPT形式, 或视频形式。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磅。文字数不超过1000字, 确保学生1分钟左右阅读完;PPT限定 (2003/2007) 格式;视频形式时长3—5分钟。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 (教学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 视频规范、网上实用性3个角度, 对提交的案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 二等奖10名, 三等奖18,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编入“翼课网教研资源”。

3.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平台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微、翼课网平台、《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

4.获奖作品可作为“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5.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2016年“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优秀微课将通过相关途径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

五、其他事项

1.每位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提交作品数量限为1—2件, 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人;

2.所有参评作品概不退还, 请参赛者提交前自行备份;

3.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 均视为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对其产品进行应用开发、宣传、推广并使用, 版权归论坛组委会所有;

4.参评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 不得抄袭。如有抄袭, 取消参评和获奖资格, 并由当事人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5.凡提交作品参评, 即表示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同意接受组委会制定之所有参赛细则章程。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征集的微课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邮件主题:省份+单位+姓名+微课主题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征集报名表

附件3: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活动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教师

二、征集主题

课例是指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对此进行的阐述 (分析与反思) 。内容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教学环节的某一方面进行设计, 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深度融合, 探索结合信息化教育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模式。

课例类型主要包括:

1.教学反思

要结合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 可就具体的教学细节进行阐释, 并“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 即问题解决的效果, 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字数:800字左右。

2.教学设计

对某一节课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配套教学课件 (PPT) 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

3.教学实录

以视频 (wmv或flv) 为主要载体拍摄教学实况录像, 配套教学设计方案。一线英语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

注:课例中用到的相关辅助性素材需在教学设计中注明来源, 比如课堂练习来源于:翼课网的同步作业, 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 A 1a, 1b, 1C中的目标语练习。

三、征集要求

1.课例要求必须以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 (翼课网) 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将平台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

2.课例内容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 针对某个课时 (教学或教材内容等) 进行教学, 要求内容新颖、丰富。

3.避免平铺直叙, 不能乏味, 有主题, 解决现实中普遍性教学问题, 他人能从课例中学有所获。

4.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 重难点突出。

5.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可从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中任选一项或多项提交。将分项文件夹放入一个总文件夹一次性提交。

7.具体编辑要求。

1) “教学反思”格式主要用word (2003/2007)

字体:中文小四宋体, 英文小四Times New Roman, 行距20磅。文本为word (2003/2007) 格式。

字数:教学设计全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教学反思全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教学设计封面:标题通用格式为“**版**科目***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署名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2) “教学设计”采用PPT格式 (相关word文件格式同“教学反思”格式要求) 。

PPT通常包括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元素。在设计方面要做到内容合理、逻辑清晰、和谐美观。

内容:确保多媒体课件及嵌入的媒体素材内容无误, 突出主题, 符合英语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

逻辑:对教材理解透彻, 进行整体的“谋篇布局”, 内容的排列组合以其内在关系为依据, 各元素主次分明, 条理清晰。

界面:界面设计要求简洁美观、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体色调和谐、风格统一、色彩搭配符合视觉心理, 形式新颖、活泼、富有创意。

排版:排版格式整齐规范, 标题与正文的字体字号合理分布以突出内容的层次感。

字体:正文字体为中文小四宋体, 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磅。格式:Power Point2003/2007。

其他:如有视频、动画插入, 像素要求不低于720伊576, 声音、画面清晰。

3) 课堂实录主要以视频为载体。

制作方法包括拍摄、录屏等。拍摄类课例视频制作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录屏类微课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 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 (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 上演示, 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课堂实录视频。

分辨率:为标准1024伊768像素;

时长:控制在45分钟以内;

文字:插入的文字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使用规范学术用语, 表述清晰、有条理, 采用标准普通话配音, 声音响亮, 节奏感强。位置合适、内容简明、字号适中、可见度够、片头片尾完整 (视频片头需显示视频课例名称、作者和单位) , 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背景:简洁大方为主;

主体画面:主体画面为讲解者时, 以不影响主要内容的呈现为准。人物构图要留天, 居中, 光线合适, 无阴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小:视频作品最大不超过700M;

文件命名:课例类别+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一) 征集程序

1.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报名表》, 须盖学校公章;

2.评审委员会审核;

3.审核通过者, 予以颁发证书。

(二) 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等) 、翼课网平台后台数据、创新与实用等3个角度, 对提交的课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 二等奖10名, 三等奖18名,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编入“翼课网教研资源库”。

3.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微、翼课网网站、《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

4.获奖作品将作为“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5.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获奖者获得免费在《英语教师》上发表1篇论文的机会。

五、其他事项

1.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人。

2.获奖作品需适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二者兼顾。

3.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其著作权, 并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相关教研活动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4.参评的课例及相关材料必须为本人原创, 不得抄袭, 如发现抄袭现象, 取消参评资格。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参评的课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姓名+课例主题

注:请将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内, 压缩成RAR文件。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信息表

附件4:

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骨干英语教师

二、征集要求

1.将在线同步教学平台 (如翼课网) 与教学结合运用, 并取得一定成果;

2.在推进年级/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中, 做出一定贡献的先进个人;

3.提交平台应用成果汇报, 包括使用目的、使用过程、使用数据、使用成果、使用感受等, 主要是数据报告, 不少于3000字, word (2003/2007) 格式, 其中平台应用案例相关视频 (wmv或flv) , 大小不超过500M;

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请表, 可在翼课网官方微信、翼课网 (www.ekwing.com) ,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www.ncneedu.cn) 下载;

三、评审和奖励

(一) 评审

1.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请表》, 须学校盖章。

2.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 评选出最终获奖名单。

3.获奖名单及案例在面向全国进行公布, 并在高峰论坛期间颁发证书。

(二) 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从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翼课网后台数据等角度进行评选, 最终评选出10名示范教师, 颁发证书, 并奖励以下项目:

1.颁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荣誉证书。

2.优秀的平台使用案例有机会收录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案例集》成果结集中。

3.应邀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 会务费、食宿费由翼课网承担。

4.以多元化媒体出版形式择优刊发示范教师的研究成果, 包括《英语教师》杂志1人/篇·学期、新课程报、相关在线媒体。

5.VIP缴费每满50人, 即赠送2名免费VIP名额。

6.优先参与研究翼课网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 免费为入选教师组织信息化教育教学专场交流会等一系列奖励项目。

7.提供相关宣传, 包括专版报道、专栏报道、个人采访等多种宣传推广形式。

四、其他事宜

1.参与教师的相关材料必须为原创, 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2.获奖教师享有申报资料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示范教师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

五、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相关证明材料汇总在一个文件内, 压缩后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姓名+主题

六、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报表

附件5:

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面向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融合效果突出、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学校的中学。

二、征集内容及要求

1.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成效的研究报告。

2.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及其成效。

文本格式:word (2003/2007) , 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磅。

文本字数:不少于3000字以内。

三、征集程序

1.学校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申请表》, 须盖学校公章;

2.评审委员会审核;

3.审核通过者, 予以颁发证书。

四、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分两轮进行评选, 最终评选出10所示范校, 颁发证书, 并奖励以下项目:

1.由“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组委会颁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荣誉证书/牌匾。

2.校方可获赠价值1—3万元信息化和基础教育相关的配置图书。

3.邀请示范校相关领导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骨干英语研修班等活动。

4.安排相关专家送课入校。

5.针对示范校的经验进行全国范围的宣传推广, 包括专版/专栏报道、校领导采访, 互联网宣传、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

五、其他事项

1.参与学校的相关材料必须为原创, 具有时效性。

2.获奖学校享有申报资料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示范校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征集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邮箱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主题

2.关于干部竞聘公示的通知 第9篇

关于**系统**干部竞聘及候选人公示的通知

各部门、各子(分)公司:

现将**系统**干部竞聘事项及候选人公示,通知如下:

一、竞聘时间、地点及住宿安排

竞聘时间:**月**日-**月**日

竞聘地点:****

住宿安排:由****人事科负责统一安排

联系电话: ****-****(****人事科)

二、竞聘候选人名单及竞聘岗位

竞聘候选人名单及竞聘岗位见附表,现进行群众公示,如员工认为候选人在竞聘岗位(逐级晋升)、业绩条件、品德条件、工龄、工作经历、受教育程度、民意推荐等方面不符合干部管理制度,请在**月**日前与集团人力资源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25-********,联系邮件内网OUTLOOK:****,或外网:***********@yurun.com.cn

三、费用报销

参加竞聘人员在竞聘期间的相关费用由所在单位依据相关制度报销。

四、竞聘相关材料提交

各公司指定专人将经本单位总经理(第一负责人)签字后的候选人相关材料,包括简历、业绩、记录(针对竞聘总经理级岗位的候选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复印件、民意调查原始材料等提交竞聘会场人力资源中心工作人员。

以上事项,特此通知!

二○一○年**月**日

主题词:**系统竞聘公示通知

存档1份

江苏雨润集团人力资源中心2010年**月**日 制发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第10篇

各学院、各部门:

为鼓励我校教职工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涵养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根据我校《科研奖励办法》的规定,经学院上报、教务部审核等流程,决定对符合奖励条件的《XX》等成果予以奖励(奖励名单见附件)。

学校希望获奖的同志再接再厉,在科研与教学上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希望广大教职工在各自的学术领域,紧密围绕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深入开展研究探索,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促进我校的科研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附件:20XX-20XX科研成果奖励名单

北京XX学院

关于奖励介绍员工的通知 第11篇

关于奖励介绍员工的通知

为拓宽招聘的渠道,激励公司在职员工积极投入到员工招聘中,现决定对介绍者实施奖励,具体如下:1、2、3、4、奖励对象:介绍员工到公司上班的内部员工(仅限北京丑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奖励时限:从2016年7月31日始(公司有权根据人员到位情况决定截止时间。

奖励措施:被介绍人员在公司连续工作满六个月者,公司将一次性给予介绍者元/人的奖励。

奖励发放规则:

1、介绍者须把被介绍者带到人事部报名,按正规的流程进行面试,并被本公司录取后,才算成功介绍。

2、被介绍人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六个月后,奖金会于次月中旬前至财务处申请加到工资或现金形式发放。

3、被介绍人或介绍人在奖金发放期已离职的,不予发放奖金。

4、工作期限从入职日开始算起。

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公示科研奖励的通知 第12篇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 以国家、省市等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工作指南, 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学校信息化综合水平为重心, 搭建信息化与教育和课程的融合平台, 从而促进互联网+ 时代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教师信息化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联合主办基础英语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征集奖励活动, 包括“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教师”“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共五个分项的征集奖励。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他情况说明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二、支持单位:翼课网科研办公室

《英语教师》杂志社

新课程报教育信息化研究院

三、本次征稿截止日期

2015年11月20日

四、本次奖项公布时间

2015 年12 月初, 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期间。

征集活动每年两次, 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 活动相关信息持续在翼课网 (www.ekwing.com) 、翼课网官方微信、新课程报等媒体上发布。

活动将邀请教育信息化专家和基础英语教育专家共同评审。奖励证书由主办方签发。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期间, 将现场为本次获奖单位和个人颁证。

欢迎各相关单位和广大英语教师踊跃参与。相关说明见附件。

附件1: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2: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3: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4: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5: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关征集说明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89 号华景软件园A栋16 层南

邮编:510630电话:020-29187183联系人:罗老师18665602600李老师18665601715

邮箱:jyxxh@moyi365.com (“教育信息化”全拼的首字母)

附件1: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师、初中英语教研组/备课组

二、征集主题

本次活动征集的案例, 必须围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研时间, 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形成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突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某一事例或某个具体方面。

征集案例分为两类:1)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2) 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案例 (含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综合案例) 。具体如下:

1. 研究报告

以在线教育平台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 开展教学教研研究、实验, 形成教学教研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结果与分析、原始数据、统计图表等。

2. 典型教案

一线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教案。典型教案内容包括, 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

3. 典型案例

一线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某个阶段的案例。典型案例要素, 含测试时间、对象、统计处理、班别、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期测试、中期测试和后期测试, 测试结果与反思, 可以是整个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案例。典型案例内容包括案例背景、案例主题、案例过程分析、案例反思等。

4. 教学反思

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 对自身教学理念、思想、心理感受与体验进行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对教学结构的反思;对自主学习模式的反思;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反思;对教学目标达成和教学效果的反思等。

5. 课堂教育教学叙事

以叙事为主, 夹叙夹议, 直接形象地反映出利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及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或某个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 突出信息技术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并阐述其深刻感受与启发。课堂教育教学叙事内容包括,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感受与启发等。

6. 教学资源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备课资源、教学视频、微课视频、教学材料 (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 等。教学资源内容要求围绕教学目标, 反映主要教学内容, 与教育信息化相关, 突出信息技术对教学中的应用。课件限定PPT (2003/2007) 格式。

三、征集要求

1. 案例的内容必须与教育信息化相关, 围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明确、逻辑清晰、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简洁, 理论联系实际。

2. 以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 (翼课网) 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的优秀案例优先考虑。

3. 可以是凝聚集体 (备课组、教研组) 智慧的教育教学应用案例, 也可以是个人的教学应用案例。

4. 参赛者可自选其中一种或几种征集材料提交。另“教学资源”可与同期举办的“微课征集活动”或“课例征集活动”的配套教学资源, 一并提交。

5. 以上第1 至第5 项应用案例呈现形式word (2003/2007) , A4 规格, 字数不少于3000 字。第6 项应用案例“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可以是Word、PPT、视频、音频、图片等。

6. 每个案例要求具有鲜明的特点, 突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某一事例或某个具体方面, 将主题、过程及效果写清楚, 体现在线教育的特色。

7. 案例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独创性或在某一方面具有开创性;案例导向正确, 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8.案例中使用的数据真实准确, 无虚假成分, 且案例的应用已正常开展, 并取得明显成效。

视频和PPT具体格式如下:

1) PPT制作要求

界面通常包含有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元素。界面设计要做到内容合理、条理分明、和谐美观。

内容合理:文字内容选用要提纲挈领, 突出主题。其他元素要服务于主题表现, 有助于提高学与教的效果。

条理分明:要吃透文字教材, 进项整体的“谋篇布局”。内容的排列组合由其相互内在联系为依据, 需表现的各元素主次分明, 主要内容处于界面的中心。

和谐美观:课件整体要色调和谐, 各元素搭配构图得当, 背景和文字颜色有反差, 文字修饰适度, 字体、字号有层次, 前后风格统一。

插入的视频分辨率:要求像素720×576, 声音清晰、画面清晰;插入的图片要清晰;插入的音频声音清晰、无失真。

格式:2003/2007 版PPT

字体: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行距20磅

2) 视频要求

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 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景。

视频相关内容: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动画:根据实际需要, 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设备:视频采用专业设备拍摄, 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

分辨率:1024×768像素。

时长:“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视频”录制不超过40分钟, “微课”视频不超过8分钟。

文字:视频使用规范语言, 普通话或英语需标准, 语言富有感染力。

内容:简单明了, 反映主要教学环节, 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

背景:简洁。

头像:构图要留天, 居中, 光线合适, 无阴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小:视频作品建议最大不超过500M。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成果推广3 个角度, 对提交的案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 名, 二等奖10 名, 三等奖18,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 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 获奖者予以颁发奖品, 优秀的案例有资格入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集》。

3. 获奖作品可作为“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4. 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平台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微、翼课网平台等。

5. 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2016 年的“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 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 优秀案例将通过相关途径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

8. 特别优秀的成果将结集出版, 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 作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成果存档。即可获得免费媒体平台出版 (出版署正式报号或CN刊号) 、刊登其优秀案例成果。如《英语教师》《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翼课网等。

五、其他事项

1. 每个学校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5 个。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 人。

2. 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初中基础教育信息应用案例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案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邮件主题:省份+单位+姓名+案例主题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提交信息表

附件2: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征集说明

一、参赛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教师

二、征集主题

本活动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 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的课程资源, 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征集的微课分为两类:1) 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点;2) 应用类:关键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应用问题 (例题) , 并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开展分析、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

此次提交的微课材料, 包括微课视频、微课设计说明和配套的微课资源, 具体内容如下:

1. 微课视频

1.1 微课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 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

1. 2 微课程:指系列化的微课堂教学, 一门微课程不少于3 个微课堂教学。微课程以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 微课设计说明

指的是制作微课视频用到的设计思路及反应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小结与反思等。

3. 微课资源

特指制作微课视频时用到微课设计材料, 包括教学视频、课件、教案、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等素材内容。

注:特别说明, 微课视频中用到的相关辅助性素材需在微课设计中注明来源, 比如微课练习来源于:翼课网的同步作业, 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 A 1a, 1b, 1C中的目标语练习。

三、征集要求

1. 符合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善于利用智能化在线教学平台上的资源 (如翼课网) 的微课作品优先考虑。

2.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 重难点突出,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可用于课堂教学或网上学习。

3. 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生动活泼、启发性引导性强,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适应多种技术条件应用的需求, 要充分考虑网络技术与微课资源的结合, 有利于资源在各种平台环境中的共享。

5. 微课作品最终应统一打包提交1 个文件夹, 内含3 个文件或文件夹, 提交相对应的是3 类材料:微视频 (wmv或flv) 、微课设计及配套的微课资源。具体编辑要求如下:

1) 微课视频的编辑要求

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包括拍摄类和录屏类。拍摄类微课制作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而成微课视频。录屏类微课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 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 (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 上演示, 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微课视频。

时长:控制在8-10分钟左右。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分辨率:为标准1024×768像素。

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画面: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 无质量缺陷。

文件命名:省份+单位+姓名+作品主题。

文字:视频要有片头片尾, 片头应显示微课名称、作者和单位, 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内容要简单、明了, 每屏文字不宜太多。文字位置合适, 字号适中可见度足够。

声音:使用标准普通话和规范学术用语配音, 表述清晰、有条理;声音清晰、响亮, 节奏感强,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 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 适当使用画笔功能。

2) 微课设计说明的编辑要求

微课设计首页面:包括教材版本、册次、单元或模块、适用对象、作者及单位等。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

文本字数:1000字以内。

3) 微课资源的编辑要求

微课资源既可以是文本形式、PPT形式, 或视频形式。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 磅。文字数不超过1000字, 确保学生1 分钟左右阅读完;PPT限定 (2003/2007) 格式;视频形式时长3—5 分钟。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 (教学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 视频规范、网上实用性3 个角度, 对提交的案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 名, 二等奖10 名, 三等奖18,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 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 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编入“翼课网教研资源”。

3. 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平台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微、翼课网平台、《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

4. 获奖作品可作为“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5. 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2016 年“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 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 优秀微课将通过相关途径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

五、其他事项

1. 每位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提交作品数量限为1—2 件, 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 人;

2. 所有参评作品概不退还, 请参赛者提交前自行备份;

3. 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 均视为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对其产品进行应用开发、宣传、推广并使用, 版权归论坛组委会所有;

4. 参评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 不得抄袭。如有抄袭, 取消参评和获奖资格, 并由当事人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5. 凡提交作品参评, 即表示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同意接受组委会制定之所有参赛细则章程。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征集的微课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邮件主题:省份+单位+姓名+微课主题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征集报名表

附件3: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活动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教师

二、征集主题

课例是指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对此进行的阐述 (分析与反思) 。内容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教学环节的某一方面进行设计, 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深度融合, 探索结合信息化教育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模式。

课例类型主要包括:

1. 教学反思

要结合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 可就具体的教学细节进行阐释, 并“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 即问题解决的效果, 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字数:800 字左右。

2. 教学设计

对某一节课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配套教学课件 (PPT) 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

3. 教学实录

以视频 (wmv或flv) 为主要载体拍摄教学实况录像, 配套教学设计方案。一线英语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

注:课例中用到的相关辅助性素材需在教学设计中注明来源, 比如课堂练习来源于:翼课网的同步作业, 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 A 1a, 1b, 1C中的目标语练习。

三、征集要求

1. 课例要求必须以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 (翼课网) 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将平台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

2. 课例内容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 针对某个课时 (教学或教材内容等) 进行教学, 要求内容新颖、丰富。

3. 避免平铺直叙, 不能乏味, 有主题, 解决现实中普遍性教学问题, 他人能从课例中学有所获。

4.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 重难点突出。

5. 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 可从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中任选一项或多项提交。将分项文件夹放入一个总文件夹一次性提交。

7. 具体编辑要求。

1) “教学反思”格式主要用word (2003/2007)

字体:中文小四宋体, 英文小四Times New Roman, 行距20磅。文本为word (2003/2007) 格式。

字数:教学设计全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教学反思全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教学设计封面:标题通用格式为“** 版** 科目*** 年级** 内容的教学设计;署名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2) “教学设计”采用PPT格式 (相关word文件格式同“教学反思”格式要求) 。

PPT通常包括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元素。在设计方面要做到内容合理、逻辑清晰、和谐美观。

内容:确保多媒体课件及嵌入的媒体素材内容无误, 突出主题, 符合英语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

逻辑:对教材理解透彻, 进行整体的“谋篇布局”, 内容的排列组合以其内在关系为依据, 各元素主次分明, 条理清晰。

界面:界面设计要求简洁美观、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体色调和谐、风格统一、色彩搭配符合视觉心理, 形式新颖、活泼、富有创意。

排版:排版格式整齐规范, 标题与正文的字体字号合理分布以突出内容的层次感。

字体:正文字体为中文小四宋体, 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 磅。格式:Power Point2003/2007。

其他:如有视频、动画插入, 像素要求不低于720×576, 声音、画面清晰。

3) 课堂实录主要以视频为载体。

制作方法包括拍摄、录屏等。拍摄类课例视频制作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录屏类微课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 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 (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 上演示, 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课堂实录视频。

分辨率:为标准1024×768像素;

时长:控制在45分钟以内;

文字:插入的文字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使用规范学术用语, 表述清晰、有条理, 采用标准普通话配音, 声音响亮, 节奏感强。位置合适、内容简明、字号适中、可见度够、片头片尾完整 (视频片头需显示视频课例名称、作者和单位) , 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背景:简洁大方为主;

主体画面:主体画面为讲解者时, 以不影响主要内容的呈现为准。人物构图要留天, 居中, 光线合适, 无阴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小:视频作品最大不超过700M;

文件命名:课例类别+ 学校名称+ 教师姓名。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一) 征集程序

1. 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报名表》, 须盖学校公章;

2. 评审委员会审核;

3. 审核通过者, 予以颁发证书。

(二) 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等) 、翼课网平台后台数据、创新与实用等3 个角度, 对提交的课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 名, 二等奖10 名, 三等奖18 名,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 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 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编入“翼课网教研资源库”。

3. 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微、翼课网网站、《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

4. 获奖作品将作为“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5. 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 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 获奖者获得免费在《英语教师》上发表1 篇论文的机会。

五、其他事项

1. 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 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 人。

2. 获奖作品需适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二者兼顾。

3. 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其著作权, 并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相关教研活动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4. 参评的课例及相关材料必须为本人原创, 不得抄袭, 如发现抄袭现象, 取消参评资格。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参评的课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姓名+课例主题

注:请将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内, 压缩成RAR文件。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信息表

附件4:

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骨干英语教师

二、征集要求

1. 将在线同步教学平台 (如翼课网) 与教学结合运用, 并取得一定成果;

2. 在推进年级/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中, 做出一定贡献的先进个人;

3. 提交平台应用成果汇报, 包括使用目的、使用过程、使用数据、使用成果、使用感受等, 主要是数据报告, 不少于3000 字, word (2003/2007) 格式, 其中平台应用案例相关视频 (wmv或flv) , 大小不超过500M;

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请表, 可在翼课网官方微信、翼课网 (www.ekwing.com) ,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www.ncneedu.cn) 下载;

三、评审和奖励

(一) 评审

1. 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请表》, 须学校盖章。

2. 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 评选出最终获奖名单。

3. 获奖名单及案例在面向全国进行公布, 并在高峰论坛期间颁发证书。

(二) 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从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翼课网后台数据等角度进行评选, 最终评选出10 名示范教师, 颁发证书, 并奖励以下项目:

1. 颁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荣誉证书。

2. 优秀的平台使用案例有机会收录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案例集》成果结集中。

3. 应邀参加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 会务费、食宿费由翼课网承担。

4. 以多元化媒体出版形式择优刊发示范教师的研究成果, 包括《英语教师》杂志1 人/篇·学期、新课程报、相关在线媒体。

5. VIP缴费每满50 人, 即赠送2 名免费VIP名额。

6. 优先参与研究翼课网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 免费为入选教师组织信息化教育教学专场交流会等一系列奖励项目。

7. 提供相关宣传, 包括专版报道、专栏报道、个人采访等多种宣传推广形式。

四、其他事宜

1. 参与教师的相关材料必须为原创, 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2. 获奖教师享有申报资料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示范教师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

五、提交方式

作品命名:省份+ 单位+ 姓名+ 主题

六、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报表

附件5:

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面向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融合效果突出、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学校的中学。

二、征集内容及要求

1.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成效的研究报告。

2. 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及其成效。

文本格式:word (2003/2007) , 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磅。

文本字数:不少于3000字以内。

三、征集程序

1. 学校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申请表》, 须盖学校公章;

2. 评审委员会审核;

3. 审核通过者, 予以颁发证书。

四、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分两轮进行评选, 最终评选出10 所示范校, 颁发证书, 并奖励以下项目:

1. 由“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组委会颁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荣誉证书/ 牌匾。

2. 校方可获赠价值1—3 万元信息化和基础教育相关的配置图书。

3. 邀请示范校相关领导参加“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骨干英语研修班等活动。

4. 安排相关专家送课入校。

5. 针对示范校的经验进行全国范围的宣传推广, 包括专版/专栏报道、校领导采访, 互联网宣传、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

五、其他事项

1. 参与学校的相关材料必须为原创, 具有时效性。

2. 获奖学校享有申报资料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示范校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征集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邮箱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主题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