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革命烈士诗二首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1
1

革命烈士诗二首(精选7篇)

革命烈士诗二首 第1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体会内容,学习先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革命的生死观。2.背诵这两首诗。教学重点

1.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懂得这不是一般的诗,而是用生命写成的诗。2.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读懂有比喻意义的诗句。教学难点

理解有比喻意义的诗句。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讲读《囚歌》这首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

(三)有感情地朗读《囚歌》一诗,并背诵。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囚歌》一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懂得这不是一般的诗,而是用生命写成的诗。

(二)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读懂有比喻意义的诗句。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有比喻意义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革命烈士诗两首》,就是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毒刑拷打写下来的。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两首诗。板书课题:《革命烈士诗两首》

(二)检查生字。1.填写生字表。2.读准字音。

本课有些多音字,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特别指导。比如:“血”字,教师可出示小黑板:“热血”、“带血的刺刀!”让学生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出“血”是多音字,口语往往读“xi7”的音,“带血的刺刀”应读“xi7”,“热血”中读“xu6”。“了”字,在诗句“算得了什么”中应读“li3o”,不读“l6”。“朝”字,在诗句“蒋家王朝”中应读“ch2o”,不读“zh1o”。3.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永生: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永不磨灭。自白书:白,说明,陈述。自白,自己说明自己,多指表明自己立场、观点和态度。课 文指敌人要革命者出卖同志,背叛革命的书面材料。凯歌:原指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本课指陈然的诗篇。蒋家王朝:本文指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集团。埋葬:本文指彻底消灭。

4.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近义词:

烈士——先烈

敞开——打开 渴望——盼望

永生——永存 身躯——身体

高贵——崇高 反义词:

沉重——轻松

高贵——低贱 敞开——紧闭 形近词: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形近词的区别,再根据字义口头组词。

革命烈士诗二首 第2篇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西师版教材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主题是感悟动人心魄的美好情怀。其中一首是叶挺同志写的《囚歌》,一首是蓝蒂裕写的《耕荒》。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显示了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由于诗的内容离现在时隔较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没有感性的知识,因此要上好这样的课文比较难,所以在学前让学生做了比较充分的预习。

我的上课流程是:

(一)课前导入;

(二)介绍背景资料,铺设情感基础;

(三)检查生字;

(四)讲读逐节《囚歌》,逐节讲读《耕荒》;

(五)感情朗读全诗;

(六)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刚好讲读完《囚歌》就下课了,进一步朗读感悟时间不够,转移到第二课时完成效果就差多了;尽管如此,第二课时的教学就轻松多了。

在教学这两首诗歌时,我也采用了教学古诗的“四部曲”:介绍背景资料,解题;初读诗歌,读通,读准音,读出节奏;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感悟朗读。

我觉得在教学生字时,多花了几分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就彻底解决生字教学以节约更多的朗读时间,纵观这两首诗,在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上还不错。《囚歌》读得高昂些,而《耕荒》要读得低沉些。在指导朗读时,我采用了教师领读法,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传递给了学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美中不足的是在朗读指导上还缺乏“层次”性,教师还需要多下功夫。

现代诗二首 第3篇

那一夜,

我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发现里面,

有痛苦,

有疯狂,

也有希望。

那一夜,

我读熟了泰戈尔的诗章,

发现里面,

有夏花,

有秋叶,

也有春光。

那一夜,

我闯进了弗洛伊德的梦境,

发现里面,

有满足,

有遗忘,

也有荒唐。

啊,那一夜,

我终于梦见了自己,

童年的模样。

眼前有久违的池塘,

心中有美丽的幻想,

身旁有邻居家,

布娃娃般可爱的小姑娘。

【其二】四季歌

春天,

春天,

万物复苏,

一片生机。

缠绵的春雨仿佛多情的手,

温柔的春风好像暖暖的呼吸。

冰河悄悄地解冻,

大地披上了新衣。

田野中,

布谷鸟儿,

声声高唱。

山坡上,

千花百草,

斗艳争奇。

春日迟迟,

卉木萋萋。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

夏天,

骄阳似火,

万里晴空。

柔嫩的柳丝仿佛低垂的长发,

繁密的林荫好像宽敞的凉棚。

小河缓缓地流淌,

蛙声惊醒了昆虫。

去偷闲,

懒懒洋洋,

逍遥自在。

抬望眼,

丝丝云淡,

雨后长虹。

冬青油亮,

盛夏情浓。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

秋天,

也有希望,

也有喧嚣。

漫山的枫叶仿佛血染的风采,

遍地的棉花好像飘逸的白袍。

秋雨潇潇地洒落,

秋风红透了林梢。

凉爽啊!

莽莽神州,

真实色调。

收获吧!

高粱稻谷,

麦影如潮。

金秋十月,

堪比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冬天,

冬天,

围炉闲话,

好不温馨。

檐下的冰棱仿佛忠实的卫士,

窗上的霜花好像不朽的诗文。

红茶散发着香气,

门前堆起了雪人。

山冻时,

千峰笋石,

千株白玉。

风起处,

万树松萝,

万朵浮云。

冰封大地,

一片纯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

看!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

我爱生活!

我爱四季!

钱明德诗二首、康欣诗五首 第4篇

流水歌

退休离岗无所求

吃穿住行总不愁

六点起床去晨练

八点买菜有讲究

荤素搭配要合理

精打细算不化多

九点拖地搞卫生

十点淘米插饭锅

孙子放学十一点

共进午餐乐呵呵

午后小睡半小时

有客来访当应酬

雅俗共赏各成趣

谈天说地话春秋

偶有两人成一统

孙子孙女挂心头

有空也打八十分

输赢不计心平和

下午五点夕阳红

准时打打羽毛球

晚饭小酒饮二两

洗刷完毕百步走

新闻联播看完后

两集电视不肯丢

每天定时进梦乡

一觉醒来重起头

朝看江水向东去

暮见日头往西坠

日复一日无止境

六十当作三岁过

两小青梅伴竹马

梦里经常哼儿歌

家宴

辛亥年正月十三日,爱妻六十岁生日,儿女们于如皋万家灯火大酒店为其祝寿。

正月十三该上灯 万家灯火格外明

果肉蛋糕中间放 大盘小碟热腾腾

灯光照得全家福 夫人许愿保太平

酒过三巡桃花面 孙子孙女舞翩翩

儿女双双祝老妈 老妈笑得象观音

儿孙满堂多有福 家庭和睦万事兴

养身健体有考究 四肢勤快人年轻

丢掉六十奔七十 八十九十也笃定

康欣诗五首

笑望中华

联翩浮想夜难眠,

笑望家国几十年。

九域腾飞穷变富,

八方建设竞争先。

神州喜见重归燕,

掘起中华圣火传。

锦秀江山开伟业,

太空漫步欲耕天。

建国六十周年感赋

崛起中华六十秋,

神州无处不风流。

雄关古道从头越,

港澳红芳次第收。

特色江山如画美,

红旗席卷祸灾愁。

京城奥运书新史,

漫步太空抱月游。

秋思

又绽黄花遍地香,

秋虫唱彻晚风凉。

闲庭百草芳菲尽,

远岭红梅素淡装。

牛啃残阳思旧日,

燕裁云朵欲新航。

天公也识骚人意,

浩月悬空印碧江。

为“神七”飞天赋

飞船又越九重天,

携带金秋到广寒。

寂寞嫦娥迎贵客,

欢歌玉兔送金蟾。

太空漫步弹新曲,

旌舞苍穹旧梦圆。

抱月三公传妙语,

神州万手赋诗篇。

秋游龙潭山

云淡天高碧水蓝,

龙潭胜景总缠绵。

水牢铁锁斑斑锈,

庙宇香炉缕缕烟。

句丽城骸扬古韵,

旱牢杂草掩童年。

南天远眺凇城美,

31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 第5篇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革命烈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2、(1)表现了夏明翰同志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

(2)表现了烈士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心。

(3)表现了烈士斩钉截铁、气势磅礴地说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的使命。

(4)表达了革命者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3、解词

免除:免去、免掉。这里指再不遭受苦难的意思。

颠倒: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

革命烈士诗二首(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棺、叛、乾、坤、罕”,会写“囚、躯、棺、叛、逆、颠、罕”。

2、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两首诗艺术上的不同风格

2、学习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了解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战士在与敌人作斗争时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他们用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诵读欣赏两首革命烈士的诗。

2、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囚歌》,体会创作意图

1、学生互相交流诗题的含义

师:“囚”字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揭题、解题

(1)师: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 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出示叶挺图片。

(2)师:大家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的斗争事迹?请向大家介绍。教师介绍或补充介绍。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的高尚品质。补充:叶挺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同时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5月,在皖中(安徽中部)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将敌击退。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入狱,在狱中写下有名的“叶挺囚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1946年3月4日获释。

说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那个战乱不休的年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适当地补充介绍一些皖南事变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体会叶挺将军英勇的革命壮举。

3、自由读课文(1)学生轻声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2)初步解决疑难问题。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精读感悟,深入学习

1、指名读《囚歌》一至四行。引导学生体会“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2、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再指名连贯说说体会。

(“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走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

3、从这四行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处境怎样?(敌人对其威逼利诱,一面是释放,给与自由的承诺,另一面则是酷刑的折磨。)

4、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 对叛徒的厌恶的感情)

教师小结:这四行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当时摆在狱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将得到“自由”。选择哪一条路呢?作者在五至八行诗里明确地作了回答。

5、轻声读五至八行,思考: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者态度怎样?(革命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穿敌人的卑鄙目的,不怕威逼利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

7、第四、五行中的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个词表达了他对真自由的态度?

(作者想得到自由,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

8、体会关键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我渴望着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一句表现了什么?

板书:坚贞不屈

说明:第1节诗,教师抓住几组鲜明的对比,展开教学。重点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中,“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由于鲜明的反差,形成了诗的独特风格。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这种对比的写法及其意义,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深深的内涵。

9、自学第二节,总结学法(1)出示自学提示:

读全诗——质疑——理解重点词句——弄懂诗意——体会感情(2)自读课文、讨论交流:你觉得这一小节哪句写得好 为什么?(3)师:“有一天”指什么样的一天?“将我„„一齐烧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吗?为什么?

(4)试讲诗意。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维护了谁的尊严?

师:作者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把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一起烧毁,他虽然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但他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万古长青,永世长存的。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

小结:这是被囚革命者的信念、意志、人格、生命价值的记录。板书:献身革命

9、有感情朗读。

四、总结学法,自学拓展

(一)自读《我的“自白”书》,总结学法

1、自由读,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2、学生质疑。

(二)精读感悟

1、再读诗歌,细细品味,思考:他们为什么“对着死亡放声大笑”?

2、学生讨论: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革命,要扭转颠倒的乾坤,要打倒不合理的一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3、师:“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表示他们对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明:在第二首诗的处理上,教师可以适度“放手”。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感受,让他们依据已有的学习经验,自我表达。

五、复习巩固

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你觉得哪些诗句最让你感动?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紧锁着,敞开着,„„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将我连这 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

3、背诵其中的一首诗歌。

六、拓展练习

出示:

1、像诗歌中这样的革命烈士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准备召开故事会。

2、写几首小诗,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板书设计:

坚贞不屈

囚歌·叶挺{ }自由 永生

献身革命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小学语文第10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革命烈士叶挺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成的。这两首动人的诗篇,虽然出自于不同的作者,却诠释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笑对死亡,视死如归,愿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献身。叶挺和陈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跃然纸上。

两首诗歌在反映的内容和情感基调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在课文的处理上,可以通过“教师引导赏析”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因此,在字词教学上,教师不用面面俱到,可以联系文章具体的语境,对重点字词进行点拨。

由于这两首诗都是简洁明快的现代诗,学生在阅读时,对全诗内容的梳理、把握上,难度不大。但要真正通过语言文字,体验诗歌中的某些具有特别含义的字眼,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囚歌》中,叶挺两次所提到的“自由”,对于语文学习力较弱的同学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指导。

此外,由于课文中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对于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破裂而导致的革命者被捕被迫害的事件,学生可能不一定完全理解。这就需要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感悟。

三、教学目标 目标一:

认识“棺、叛、乾、坤、罕”,会写“囚、躯、棺、叛、逆、颠、罕”。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结合字形,在具体的诗歌语境中,重点理解“囚”的写法与含义。通过重点字的点拨,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对于《囚歌》中两次出现的“自由”,则通过比较的方法,加深学生的认识。目标二:

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以《囚歌》为例,教师在对课文第一节的处理上,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作为突破口。如在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一句中,“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等词语,都蕴含着两层意思。这是诗歌中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写作手法。如 “人”这个词语,表面看指的就是人这一个体,实际更是指像叶挺这样坚贞不屈的革命者。所以,通过对比与分析,学生只有在弄清这些关键词含义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地感知诗歌的写作特色。

目标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囚歌》和《我的“自白”书》是革命者坚定意志的赞歌。教师应借助朗读,去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句,感受叶挺与陈然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息牺牲的伟大精神。

关于训练材料

一,辨析组词

囚()

刑()凯()葬()因()

形()

改()莽()

二、近反义词近义词:

敞开—— 高贵——

永生—— 反义词:

沉重——

高贵—— 敞开——

三、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阅读

(一)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 着,为狗爬出的洞 着,一个声音高(唱 叫)着: ——(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

2、划去错误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狗”指的是,“为狗爬出的洞”指的是。“(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意味着。

4、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结合革命者的经历写一两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

(二)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1918-1949)1948年夏于渣滓洞: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1、“叛逆者”本来多指与公认的习惯或传统决裂的人,在文中指()A、与反动势力抗争的革命者 B、国民党反动派

2、“颠倒”指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乾坤”本指天和地,那么在诗中“颠倒的乾坤”指的是。

3、为了,作者愿意。对这首诗表达情感表述错误的是()

A、表达了革命者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革命烈士诗二首 第7篇

胡元平

【学习目标】

1、熟读两首诗。

2、学习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欣赏两首诗的艺术特点。【重点难点】

1、学习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欣赏两首诗的艺术特点。【自主导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qián坤()jiǎo()健 贫jí()渣zī()叛逆()稀罕()倔强()凋谢()....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2)盛开着矫健的花。..(3)我爱倔强战斗的花。..(4)贫瘠的地方有花。..3.填空。

(1)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2)一朵花凋谢了,因为他已变成下一代的种子。

(3)它是不怕风暴的啊。(4)我爱花,我愿为祖国。

4.⑴《把牢底坐穿》第一层(1—3行)写的是把牢底坐穿的目的:。第二层(4—6行)写的是怎样才能达到目的:!第三层(7—11行)用反复的手法强调第一层的意思:,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⑵《花》第1_3节写我爱 的花;第4节写我爱 的花;第5_6节写我爱 的花;第7节写我愿为祖国。全诗表现了先烈们 的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

5.«把牢底坐穿»开篇第一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表现了先烈们怎样的信念?

6.试述《把牢底坐穿》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7.《花》这首诗赞颂了自然界的哪几种花?实质上它在赞美什么?

8.“一朵花凋谢了,但是更多的花将要开放,因为它已变成下一代的种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学习了这两首诗,你想对先烈们说些什么?

【反馈检测】(12分)

10.把下面的句子正确划分节奏。(4分)

①一朵花凋谢了,但是更多的花将要开放,因为它已变成下一代的种子。

②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11.简述《花》的写作特点。(4分)

12.仿写诗词。(4分)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