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兴趣班活动计划范文第1篇
这学期的舞蹈学习是紧张而快乐的,同学们通过这四个多月的学习都成长了许多,作为老师看到大家的进步心里也是非常欣慰的,现将本学期的舞蹈工作总结如下:
一、喜欢舞蹈、喜欢参加舞蹈兴趣班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参加本班学习的同学更加热爱舞蹈了。说明她们愿意与老师一起去感受舞蹈艺术带来了的愉悦。每次课前,我都做了大量的备课工作,尽量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舞蹈元素与技法以及舞蹈组合。
二、儿童舞的教学
本学期,我对学生们进行了简单的基本功训练,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练习,我共教同学们五个舞蹈,分别是兔子舞、少儿一级体操、快乐恰恰、搏击体操以及儿童街舞,通过这些基本舞蹈的学习,使同学们的舞蹈感觉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图览1 学生们在学舞蹈
三、学生的收获
在基本功方面,大部分的同学都取得了进步。除此之外,同学们的勇气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也能够完整的表现舞蹈,并且是有情感的表达.看到同学们的进步,作为老师也从内心感到特别高兴。
图片2 舞蹈使孩子们更加快乐,更加有信心
舞蹈兴趣班活动计划范文第2篇
大班幼儿动作发展较为协调,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幼儿舞蹈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训练幼儿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 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二、舞蹈教学进度安排(共16周)
第一周:
熟悉幼儿 、正确的站立姿势、方位练习、下课常规等
第二周:
学习盘腿坐, 头、肩部节奏练习,动作组合
第三周:
勾绷脚,压腿练习组合
第四周:
地面压腿练习、开跨练习
第五周:
腰部训练组合
第六周:
送胯练习,踏步转圈练习
第七周:
芭蕾手位练习、舞蹈组合(待定内容)
第八周: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幼儿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九周:
把杆练习:压腿、擦地、扶把起踵、下腰等。
第十周
把杆练习:压腿、擦地、扶把起踵、下腰等,形体练习、芭蕾手位、脚位练习 第十一周:
芭蕾组合舞
第十二周:
提压腕、硬肩练习练习,
第十三周:
民族舞组合
(一)
第十四周:
民族舞组合
(二)
第十五周:
舞蹈组合(待定内容)
舞蹈兴趣班活动计划范文第3篇
兴趣培养是舞乐学习的基础的前提。没有兴趣的技能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果说形体学习是目的,那么兴趣培养是手段、是过程。所以要发展小学生的形体水平,必须培养浓厚的、稳定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形体活动中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将每一个学生带进形体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做出如下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1、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产点。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成长。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培养孩子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
4、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5、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6、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同时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三、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5、排练几个小型的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
6、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能够表演简单的舞蹈。
四、训练重点:
通过舞蹈选修课使学员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小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
五、活动特色:
1、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开设形体活动小组。
2、由培养特长向启发创造延伸。着眼培养学生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3、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课堂学习活动中一些基础教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机会,改变了孩子被动的心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欲。
4、让活动成功孩子享受生命的时空。我们的艺术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一双双高举的双手,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有如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充满着蓬勃的生机。
六、主要措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对比法、预防预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象教学、个别指导、分组室外示范教学等
六、活动安排:
1、定时活动。每周四下午的4:005:00。
2、活动规划。每次活动前点名,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涨,活动后有成果积累。
3、不断交流和研讨。总结得与失,借鉴成功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提升教育与活动的艺术,使特色更鲜明。
七、活动内容安排: 活动内容: 第一 - 第三周:
1、让学生熟悉课堂的上课程序。
2、打好学生学习舞蹈的基础训练。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第四 - 第六周:
1、复习学过的组合,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
2、学习新的组合。
3、继续学习新组合注意动作要领的掌握。
4、按计划完成训练课程。
5、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学会做动作听音乐.
6、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第八 - 第十二周: 排练舞蹈《室外健身排舞》 第十三- 第十八周:
舞蹈兴趣班活动计划范文第4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又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能够随着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以及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动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尊老爱幼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舞蹈活动中享受到美和欢乐。
1、开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下一个训练是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活动内容以及措施:
1、热身运动:在训练的15分钟左右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2、地面训练: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开度又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
主要措施有:( 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 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 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 (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 (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 (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 (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 (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 (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3、把上训练: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由于有把杆的依附,孩子们的形体和姿态容易正确,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
具体措施有:
(1)直立和半蹲训练 (2)擦地推脚背练习 (3)压腿练习,分为压正腿和压旁腿 (4)大踢腿 (5)下腰游戏。
4、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
具体措施: (1)手的姿态的训练 (2)小跳训练 (3)点转 (4)控制。
5、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6、排练几个小型的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
三、活动时间:
每周三的下午第二节课及大课间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舞蹈教室 具体活动及时间: 第
一、
二、三周:基本训练
第四周:基本训练:压腿、踢腿、下腰
第五周:基本训练:简化的芭蕾训练 开始学习舞蹈组合 第七周:基训练习:脚位练习
1、
2、5位
第八周:基训练习,学习舞蹈基本动作 第九周:继续学习舞蹈基本动作,学习舞蹈简单队形 第十周:基训练习: (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
(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 (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 (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
(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 舞蹈组合练习,动作学习 第十一周:基训练习:舞蹈动作学习
第十二周:基训练习:地面压腿、舞蹈动作学习 第十三周:学习腿部动作,舞蹈动作学习
第十四周:基训练习:地面压腿、协调手部与腿部动作,舞蹈动作学习
第十五周:基训练习:1)手的姿态的训练(2)小跳训练(3)点转(4)控制。 第十六周:基训练习:腰部练习、复习舞蹈和音乐 第十七周:基训练习,舞蹈合音乐 第十八周:基训练习,舞蹈合音乐 第十
舞蹈兴趣班活动计划范文第5篇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类别
2、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内容,如:常用术语等。 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年龄差异大,个别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这是舞蹈的定义。它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二、了解舞蹈的分类
(一)根据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划分
1、古典舞:①中国古典舞 ②芭蕾(Ballet)
2、民间舞:①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的民间舞 ②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定艺术构思的民间舞
3、现代舞: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张摆脱古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生活。(包含1.美国流派2.德国流派.)
(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
1、独舞
2、双人舞
3、三人舞
4、群舞:(1.塑造群体形象2.营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5、舞剧: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三、了解舞蹈基训常识
(一) 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
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称1~8点)。
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
(二) 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 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范中进行的。
四、小结
压腿、踢腿、下腰软开度训练(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
2、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难点:
在把上的开绷直和身体协调性的配合。 教学过程:
一、手位热身
响音乐。由队长领做芭蕾手位,师巡查辅导。(起到一个肌肉收紧、缓和心情、调整状态的作用)
二、训练站姿
(一)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 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
(二)(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三)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立,等)
(四)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五)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好重心。
三、压腿训练
(一)让学生理解开绷直的含义。
(二)正腿。
1、师做示范:将右动力腿搭上把杆,主力腿脚尖向正前方,动力腿需保持大腿内侧环动转开,脚后跟向上,绷脚。后背立直站立。先双手扶把抬下巴壳用小腹贴腿向下压。
2、找程度较好的学生做示范,教师手扶指导会出现的问题。
3、学生上把感受,先站立教师挨个辅导,注意学生主力腿脚尖的方向、动力腿是否开绷直、膝盖的弯曲等。
4、随音乐自己压腿。
(三)压正腿。
1、手起三位手,跟节奏压腿。
2、分别要求学生所做到的程度,教师巡视指导。
3、跟四拍音乐压腿。
(四)旁腿。
1、师做示范:单手扶把,将右动力腿搭上把杆,主力腿脚尖向正前方,动力腿需保持大腿内侧环动转开,脚后跟向上,绷脚。后背立直站立。身体完全转开用后脑去躺腿向下压。
2、找程度较好的学生做示范,教师手扶指导会出现的问题。
3、学生上把感受,先站立教师挨个辅导,注意学生主力腿脚尖的方向、动力腿是否开绷直、膝盖的弯曲等。
4、随音乐自己压腿。
(三)压旁腿。
1、手起三位手,跟节奏压腿。
2、分别要求学生所做到的程度,教师巡视指导。
3、跟四拍音乐压腿。
四、总结
软开度、勾绷脚、头部组合训练(共两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正确软开度训练,学会如何在训练中保护自己。
2、初步学习勾绷脚,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正确软开度训练,学会如何在训练中保护自己。
2、初步学习勾绷脚,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一)师生问好,点名,交代今天所学重点。
(二)复习站姿和压腿,巡视指导。
二、软开度训练
(一)胯
1、教师示范地面开胯动作,强调要领;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屈膝,膝底相对坐地,上身垂直,双手扶膝,立腰、挺胸、抬头、两眼平视。
①双手用力压膝,使膝盖接近地面。可按节拍上下颤动。注意双脚开始靠近臀部,训练中可逐渐响前伸出,扩大角度。
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尽量使胸脯贴近地面。团身慢起,团身时头向腹部靠,腰椎尽量弯曲,由后背肌椎一节节向上挺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2、学生集体做,教师巡视指导。
3、跟音乐压胯,教师重点说明哪样容易受伤。
(二)腰
1、教师示范地面腰部训练,强调要领: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
2、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3、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4、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 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 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5、学生集体做,教师巡视指导。
三、绷脚、勾脚、半勾脚
(一)教师示范,详细讲解。
(二)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三)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四)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五)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
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
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六)教师明确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四、头部组合训练
(一)教师示范,强调要领,学生在旁认真听看。
(二)身体原地坐正,头部有规律环动,全部为四拍动作。
(三)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跟音乐分组练习。
舞蹈大赛欣赏1(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看CCTV舞蹈大赛少儿组视频让学生开阔视野,对舞蹈多种表现形式有一定认识。
2、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对舞台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教师点名。
(二)介绍本节课重点内容,简单介绍舞蹈大赛。
二、观看视频
(一)从少儿组大赛初赛观看。
(二)提问:最喜欢哪个舞蹈?为什么?
三、教师小结
脚位、手位、踢腿训练(共两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正确的站姿、手位等,学会如何在训练中保护自己。
2、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教学重难点:
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教师点名。
(二)介绍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热身活动。
二、手位和站姿训练
(一)基本手型:四指并拢,非常松弛地伸展开,食指略外出,拇指向手心里靠,指根后拉,拇指与中指间适当留空。
(二)教学要求:在学习芭蕾手型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两点:一是松弛,一是伸展。松而不缩,展而不直(硬)。五指相互的关系和距离要把握好。
(三)古典芭蕾手位根据学派的不同,手位也不尽相同(有切凯弟体系、法兰西学派、俄罗斯学派等),这里介绍的是我国现行的手臂位置,共分七种手位。
1、一位
动作做法:两臂稍屈圆弧下垂,指尖相对,间距数厘米。
2、二位
动作做法:两臂在一位的基础上向前抬起,正对下肋。
3、三位
动作做法:两臂在二位的基础上向上抬起至前额,手臂稍屈肘,指间距离等同一位。
4、四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三位,一臂成二位。
5、五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三位,一臂向旁打开。
6、六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二位,一臂向旁打开。
7、七位
动作做法:两臂稍屈成圆弧形向旁平举,小臂与肘同高,手心向前下方。
(四)教学要求:整个肩膀道手指尖柔顺、流畅,各关节不能突出,保持长弧线条。三位手上抬要注意沉肩。
(五)脚位
芭蕾训练中,大部分动作都以这五种位置之一作为开始和结束姿态。
1、一位
动作做法:两脚完全外开,两脚跟相靠,形成一横线。
2、二位
动作做法:两脚在一位的基础上打开呈一字形,根据脚的长度,两脚跟相距一脚或一脚半距离。
3、三位
动作做法:一脚位于另一脚之前,前脚跟紧贴后脚跟的脚心,同样双脚外开。
4、四位
动作做法:一脚从第五位向前打开,相距一脚距离,前脚跟与后脚拇趾关节成一条线,称交叉的四位。
5、五位
动作做法:两脚外开交叉,前后脚紧贴,使后脚大拇趾第一关节露在前脚脚跟外面。由于五位须完全打开,所以是最难的。
(六)从芭蕾五种脚位的做法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双脚尽力朝相反方向打开。要想使脚打开,在外开训练中要依靠大腿内侧肌肉的伸展,使腿从胯关节向外扭转。在五种脚位种,要十分注意不能倒脚(倒脚指:重心在大拇趾,小拇趾离地翻起),要五指着地,中心在两腿之间。
把上训练,地面身韵练习(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扶把、把上站姿、地面坐姿等一系列训练。
2、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古典身韵,进行呼吸和眼神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扶把、把上站姿、地面坐姿等一系列训练。
2、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古典身韵,进行呼吸和眼神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教师点名。
(二)介绍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热身活动。
二、把上训练
(一)扶把方法
1、双手扶把,身体面对把杆,距把约20公分,双手轻放再把上,两手间距与肩同宽,肩肘自然下垂。
2、单手扶把,侧身站立,单手轻扶把杆,扶把得手放在身体前侧。扶把时手不能用力揪把杆,以免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固。
(二)训练站姿
1、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 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
2、(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3、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立,等)
4、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5、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好重心。
(三)地面身韵练习
1、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
2、头的呼吸(指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时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4、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气息流畅自然,不僵硬)。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 (2)训练学生:
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d.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 体会该动作的延伸感(眺望远方),双绷脚坐地展胸腰 气息流畅。
舞蹈大赛欣赏2(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再次观看CCTV舞蹈大赛少儿组视频让学生开阔视野,对舞蹈多种表现形式有一定认识。
2、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对舞台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教师点名。
(二)介绍本节课重点内容,简单介绍舞蹈大赛。
二、观看视频
(一)从少儿组大赛初赛观看。
(二)提问:最喜欢哪个舞蹈?为什么?
三、教师小结
软开度训练,把上擦地训练(共两课时)
教学目的:
1、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软开度,拉伸柔韧性。
2、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难点:
1、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软开度,拉伸柔韧性。
2、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教师点名。
(二)介绍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热身活动。
二、软开度训练
(一)胯
1、教师示范地面开胯动作,强调要领;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屈膝,膝底相对坐地,上身垂直,双手扶膝,立腰、挺胸、抬头、两眼平视。
①双手用力压膝,使膝盖接近地面。可按节拍上下颤动。注意双脚开始靠近臀部,训练中可逐渐响前伸出,扩大角度。
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尽量使胸脯贴近地面。团身慢起,团身时头向腹部靠,腰椎尽量弯曲,由后背肌椎一节节向上挺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2、学生集体做,教师巡视指导。
3、跟音乐压胯,教师重点说明哪样容易受伤。
(二)腰
1、教师示范地面腰部训练,强调要领: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
2、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3、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4、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 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 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5、学生集体做,教师巡视指导。
(三)脚背
1、教师强调重点该如何压脚背。
2、学生练习。
三、把上擦地
(一)一位擦地。擦地是腿、踝关节和脚的伸展动作。主力腿直立,动力脚经过擦地到绷脚尖点地,使脚背充分弓起。擦地时站一位。
(二)训练要求:擦地的训练目的是用以加强腿的力量,因而在练习时要注意腿部的伸展,绷脚力量要到脚尖。擦地的过程要注意半脚掌的运用,上身重心垂直,不能摇晃移位。
(三)教师示范,并强调动作要领,需注意的地方。
1、12站一位不动。
2、23拍右脚向旁擦出,全脚掌着地。
3、34拍推出右脚背。
4、45拍不动。
5、57拍慢慢收回。
(四)学生模仿,教师巡视指导。
软开度训练,把上蹲训练(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从软开度训练中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
2、初步学习蹲,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 教学重难点:
1、从软开度训练中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
2、初步学习蹲,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教师点名。
(二)介绍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热身活动。
二、软开度训练
(一)把上压腿、部分学生地面压腿。
(二)下叉、划叉训练。
(三)肩部训练。
(四)腰部训练。
(五)下腰、顶腰训练。
三、把上蹲练习
(一)把杆单一动作训练
1、半脚尖:动作做法:双脚一位直立。
2、脚跟离地踮起,1/
4、1/
2、3/4,使身体上升,两脚掌平稳地立于地板上。
3、训练要求:半脚尖的训练目的是伸展腿和踝关节,加强它们的力量,并锻炼平衡能力。训练中要注意重心的准确,重心不能在小脚趾上。上身要求垂直,向上伸展。
(二)蹲
1、(半蹲)屈膝一半。两腿完全外开,两膝下蹲时与两脚成一线。身体重心平均地落于两脚。所有位置的小蹲,两脚跟都不离地。
2、(全蹲)平稳、均匀地屈膝。两腿外开要求同半蹲,惟有在不抬起脚跟就无法下蹲时,脚跟才被迫离地。
3、训练要求:蹲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外开和腿肌的柔韧性及膝部的控制力。无论半蹲、全蹲,训练中都要注意胯部的外开,膝对脚尖。在蹲的过程中,防止翘臀、上身前倾,要保持腰背的直感。
(三)教师示范,并强调动作要领,需注意的地方。
舞蹈大赛欣赏3(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观看CCTV舞蹈大赛少儿组视频让学生开阔视野,对舞蹈多种表现形式有一定认识。
2、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对舞台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教师点名。
(二)介绍本节课重点内容,简单介绍舞蹈大赛。
二、观看视频
(一)从少儿组大赛初赛观看。
(二)提问:最喜欢哪个舞蹈?为什么?
三、教师小结
头部、腰部呼吸训练(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正确软开度训练,学会如何在训练中保护自己。
2、初步学习如何调整呼吸,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正确软开度训练,学会如何在训练中保护自己。
2、初步学习如何调整呼吸,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 教学过程:
一、把杆软度训练
(一)压腿压前腿、压旁腿
1、把杆压前腿:动作做法:以右脚为例。面向把杆站立,先将右腿放在把杆上,直膝、勾脚(或绷脚),左腿直立与地面保持垂直,双手扶把杆,上身正对把杆,用上身贴向右腿。压左腿,动作同上。
2、节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
3、把杆压旁腿:动作做法:以右腿为例。右侧对把杆,右腿侧放把杆上勾脚(或绷脚),左腿直立。右手扶把,左手上举。侧身向右腿下压,左手经头上方碰到右脚尖。压左腿,动作同上。
4、节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
训练要求:把杆压腿时软度训练的一种方法。可以与地面软度训练结合起来有选择地进行。训练的节奏可以慢快结合。
在做各类压腿动作时要注意:压前腿时动力腿收胯使两胯平行,上身挺直向前伸展,不能驼背,下压时上身要用力。压旁腿时,腿不能弯曲,下压一定要正侧身,上身伸展,用耳去贴腿,臀部不能后翘,不能扣胯。
(二)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1、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2、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
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3、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做法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4、拧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向右拧腰,双手向前方伸出同时提臀,上身稍前倾,再划向右侧,上身随双手向右侧拧腰,眼看右侧,右手撑右脚脚踝,左手头顶上方自然下垂。向左侧拧腰动作相反。
5、涮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山膀按掌。做法:双手与肩同宽向前伸出,上身前倾(前腰),手带动上身和头一起移动到右侧(右旁腰),再移动到后方(中腰),移动到左侧(左旁腰),再还原到准备姿态。向左涮腰动作相反。
训练要求: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涮腰时,头、手、上身要一致,尽量用到每个部位的腰。
二、呼吸训练
(一)听教师强调要点,盘腿坐,后背立直,手自然下垂搭在腿两边,调整自己心情和呼吸节奏。
(二)跟音乐放松自己。
把上训练,简单技巧训练(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正确的做技巧,学会如何在训练中保护自己。
2、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正确的做技巧,学会如何在训练中保护自己。
2、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把上训练
(一)半脚尖:动作做法:双脚一位直立。脚跟离地踮起,1/
4、1/
2、3/4,使身体上升,两脚掌平稳地立于地板上。
※训练要求:半脚尖的训练目的是伸展腿和踝关节,加强它们的力量,并锻炼平衡能力。训练中要注意重心的准确,重心不能在小脚趾上。上身要求垂直,向上伸展。
(二)蹲:动作做法:(半蹲)屈膝一半。两腿完全外开,两膝下蹲时与两脚成一线。身体重心平均地落于两脚。所有位置的小蹲,两脚跟都不离地。动作做法:(全蹲)平稳、均匀地屈膝。两腿外开要求同半蹲,惟有在不抬起脚跟就无法下蹲时,脚跟才被迫离地。
※训练要求:蹲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外开和腿肌的柔韧性及膝部的控制力。无论半蹲、全蹲,训练中都要注意胯部的外开,膝对脚尖。在蹲的过程中,防止翘臀、上身前倾,要保持腰背的直感。
(三)擦地:动作做法:一位擦地。擦地是腿、踝关节和脚的伸展动作。主力腿直立,动力脚经过擦地到绷脚尖点地,使脚背充分弓起。擦地时站一位。 ※训练要求:擦地的训练目的是用以加强腿的力量,因而在练习时要注意腿部的伸展,绷脚力量要到脚尖。擦地的过程要注意半脚掌的运用,上身重心垂直,不能摇晃移位。
二、技巧训练
(一)小跳:动作做法:一位跳。一位脚站立,经半蹲轻跳起,离地后快速绷脚、直膝,腿部肌肉收紧。落地要先落脚掌再落脚跟。一位跳可单一跳,也可连续跳。
二位跳。二位脚站立,做法同一位脚。
※训练要求:一位跳的练习要由浅入深,先扶把单一跳,再逐步脱把训练。在进行跳的训练时,要求上身垂直,开胯,膝部要有控制力。脚离地前,要五趾抓地而起。
(二)中跳:动作做法:一位中跳是在一位小跳的基础上蹲得深一点,离地跳起时达到最高点。二位中跳是在二位脚的基础上跳起,做法同一位中跳。 ※训练要求:二位中跳跳起前膝部要施以压力,跳起时要求腿肌的爆发力要强。由于此跳跃动作对腿部力量要求较高,所以要在小跳的基础上进行中跳训练。
(三)倒立:面对墙,双手扶地感受正确位置,全身收紧,绷脚。
舞蹈兴趣班活动计划范文第6篇
舞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这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感情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而幼儿舞蹈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艺技能。那么本次中班舞蹈兴趣小组的幼儿,主要针对56岁幼儿,锻炼幼儿的基本功及舞蹈的表现能力及成品舞的训练。结合肢体基本技能与动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习,从基本步伐到简单的小组合,让在感兴趣的同时,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等都得到提高。
二、目标
1、通过教学让幼儿增强对舞蹈的兴趣。
2、要求幼儿掌握简单的舞蹈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动作基本准确。
3、发展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幼儿大胆自信的个性。
4、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5、增进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
6、要求幼儿能有初步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具体的活动安排如下:
第三周:基本步伐――小碎步 舞蹈 《大西瓜》 第四周:基本功训练――腿部练习《赛龙舟》
跑跳步组合 舞蹈《练字谣》 第五周:古典手位练习组合
基本步伐――跑跳步 舞蹈 《春天在哪里》 第六周:跨部练习《滴滴答》
步伐组合《小骑手》
第七周:基本功训练――劈叉练习、腰部练习
基本步法――十字步 舞蹈《扭秧歌》 第八周:踢腿组合《小泥鳅》
再见曲舞蹈组合《玩具熊》
第九周:基本功训练――压腿、腰部练习,韧带压松
基本步法――进退步 舞蹈《泼水歌》 第十周:腿与腰部练习《蚂蚁掉进河里》
彝族舞步组合《喊月亮》
第十一周:基本功训练――韧带压松、腰部练习
外国民间舞《小红帽》
第十二周:重拍练习《西班牙蝴蝶》
民族舞蹈练习《东北秧歌》 第十三周:基本功训练――韧带压松、腰部练习
基本步伐――提压腕 舞蹈《小木马》 第十四周:跳跃动作练习《来比高》
三拍子舞蹈组合《牵牛花像喇叭》 第十五周:基本功训练――韧带压松、腰部练习
基本步伐――跑马步 舞蹈《小木马》 第十六周:排练兴趣小组汇报的节目 第十七周:排练兴趣小组汇报的节目 第十八周:排练兴趣小组汇报的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