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腹股疝修补术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1
1

腹股疝修补术范文(精选10篇)

腹股疝修补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均为股疝行传统方式术后复发患者, 其中男性1例, 女性4例, 年龄32~67岁。

1.2 手术材料

采用修补材料为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 不被机体吸收疝补片, 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1.3 手术方法

常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 依原切口切除原手术瘢痕, 显露疝囊, 游离后高位结扎, 将补片缝合固定于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韧带之间, 封闭股管内环口。缝合切口, 切口外加沙袋压迫。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d。

2 结果

5例患者均一期痊愈, 手术时间1h左右。患者术后8h开始下床活动, 给予流质饮食, 1d后进普食, 术后3d体温均已恢复正常, 平均住院10d, 无切口感染或液化发生, 未发现对补片的排异反应及疝复发等并发症。随访1~5年未见再复发。

3 讨论

3.1 股疝属腹部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方法是将耻骨梳韧带与腹股沟韧带缝合在一起, 张力大, 剥离范围大, 损伤较大, 愈合时间长, 术后局部疼痛剧烈, 且复发率高。

3.2 复发性股疝再手术存在一定困难, 主要因素为:

3.2.1 原有解剖结构已基本或完全破坏, 再次次修补时存在组织缺损。

3.2.2 前次手术用于修补的耻骨梳韧带未能与腹股沟韧带紧密结合, 相反, 已经部分或完全萎缩, 或形成无张力的瘢痕组织。

3.2.3 由于感染或血肿形成了股管区组织缺损。

3.3 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几乎不需张力结合, 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比较易于被外科医师掌握, 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本组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h左右, 术中无副损伤, 术后8h即可下床活动, 无需禁食, 平均住院10d, 经随访未见再发病例。结合我院经验, 我们总结无张力疝修术治疗复发性股疝具有以下优点:

3.3.1 简化手术步骤, 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 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不必广泛解剖, 缝合无张力, 而且对缺损修补可靠。

3.3.2 手术时间短, 患者痛苦小。

3.3.3 患者恢复快, 一般术后8h可下床活动, 可进食。

腹股疝修补术 第2篇

流质 , 少量多餐 , 肛门排气后进普食 , 注意观察进食后反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 适量活动 , 预防腹胀。一般选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 增强机体免疫力 , 促进伤

口愈合。2.2.4疼痛护理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有不同程度切口

疼痛 , 尤其增加切口张力时 , 如咳嗽都会加剧疼痛 , 护士要根 据疼痛的性质、时间、程度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止痛 方法 , 可采用音乐疗法或分散其注意力 , 减轻疼痛 , 必要时应 用止痛药。2.2.5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2.2.5.1 预防肺部感染 术后 6h 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 间断 做深呼吸 , 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 , 行雾化吸入 , 2次 /d药液 为生理盐水 40ml 内 +氨溴索针 15mg 帮助排痰。

2.2.5.2预防尿路感染 留置尿管期间做会阴护理 , 2次 /d , 保持清洁卫生。引流管保持通畅 , 避免扭曲、受压 , 及时倾 倒尿液 , 尿管拔出后 , 嘱患者 2 4h 自行排尿 , 以免形成尿潴 留。2.2.5.3

预防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后患者因疼

痛不愿意活动 , 护士要告知早期活动的好处及必要性 , 注意 观察背部皮肤受压情况和双下肢皮肤颜色、肿胀、疼痛情况。协助患者术后 6h 翻身及第二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 肠蠕动 , 预防褥疮、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2.5.4 预防切口出血感染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 观察腹

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 听取患者主诉 , 若切口出现红肿 硬结时 , 及时行红外线治疗。术后 2 3d 阴道又少量出血 时 , 是术中 阴 道 操 作 所 致 , 属 正 常 现 象 , 耐 心 解 释 使 患 者

理解。2.3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院外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心 情愉快 , 3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 1月后门诊复查。如阴道流 血、流液时 , 及时来院就诊。

3结果

全部患者腹部切口甲级愈合 , 住院天数 8 11d , 无并发 症发生。4 护理体会

由于妇科肿瘤手术对女性特有部位创伤 , 引起生殖器官 的改变 , 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3]。加 强围手术期护理 , 对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通过以上周 密、细致的护理措施 , 使患者能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 也减 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术后恢复快 , 效果肯定。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 295.[2]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1, 237.[3]费娜 , 徐友环 , 蒋广军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

术后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7, 23(9 :1-3.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 闫春莲

【 摘要 】 目的 为了避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 , 减少术后并发症 , 促进早日康

复。方法 总结 3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 , 并随访观察长期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 1 3年 , 术后 3年无复发。结论 完整、及时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无张力疝修补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关键词 】 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单位 :132001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日益受到 重视 , 但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率高 , 约 10%以上 [2] , 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 .2006年 6月至 2007年 6月 , 我科应用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 30例 , 效果满意 , 现将有关 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 其中男 28例 , 女 2例;年龄 26 68岁 ,平均 58岁 , 均为右侧斜疝。合并肥胖者 6例 , 糖尿 病 4例 , 慢性支气管炎 4例。1.2 手术方法 30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 于右侧腹股 沟区内外环之间切开皮肤、皮下 , 腹外斜肌腱膜 , 找到疝囊 , 将大疝囊变为小疝囊 , 于内环外放置网塞 , 腹股沟管后壁应

用平片式补片加强 , 重建内外环后 , 逐层缝合切口。1.3结果 30例患者 , 术后随访 3年 , 无一例复发。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护理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 , 认真全面查体 , 做出全面 评估。包括了解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有无糖尿 病 , 观察有无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易致腹压增高的因素 , 术前对上述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 待好转后再手术。

2.1.2心理护理 患者饱受疝疾病的痛苦 , 加之对无张力 疝修补术不了解 , 故心理负担较重。担心麻醉和手术意外 , 害怕术后伤口疼痛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 从而表现出紧

张、恐惧 , 甚至明显的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下降等 [1]。术前 护士多与患者交流 , 配合医生工作 , 向患者讲解无张力疝修 补术的目的、方法、术后注意事项。介绍此方法的优点 , 如术

后无张力 , 恢复较快 , 复发率低 , 疼痛小 , 三天即可下床活动 等 , 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顾虑 , 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2.1.3改善呼吸功能的护理 腹股沟斜疝的患者 , 如存在 呼吸系统疾病 , 必然导致腹压增加 , 易致病情加重或术后复

发 , 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 减少并发症 , 我们加强了 患者呼吸道功能的管理 :① 术前了解患者咳嗽、咯痰和吸烟 情况 , 吸烟的患者告之患者停止吸烟;有咳嗽、肺部感染的患 者 , 常规使用抗生素及雾化吸入治疗 , 控制呼吸道症状 , 改善 通气功能;② 常规性胸部 X 线检查和肺功能测定 , 评估膈肌 运动情况和通气功能;③ 训练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 , 以减轻 术后呼吸受限及通气不足。2.1.4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

术后感染率。我们采用术前 1h 静脉滴入抗生素 , 术后继续 应用 2 3d。·

902·20109418Chin J Mod Drug Appl , Sep 2010, Vol.4, No.18 2.2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本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 返回病房

时患者清醒 , 取斜坡卧位 , 有利于呼吸和切口处于松弛状态;使用腹带 , 降低切口局部张力;术后 6h , 可进流食。患者卧 床 2 3d , 第 3天可下床活动。2.2.2 术后呼吸道护理

患者术前虽然接受了腹带适应性

训练 , 但仍应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 咯痰 , 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护术区 , 以减轻疼痛;雾化吸入 2 次 /d。2.2.3 保持大小便通畅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 , 患者要求卧 床一段时间 , 一般 2 3d , 肠蠕动恢复慢 , 术后可口服植物油 等缓泻剂 , 保持大便通畅。2.2.4 防止术后感染 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 2 3d 换药 , 更换敷料 , 同时密切观察切口局部有无红、肿等感染迹象。每次换药后 , 切口乙醇纱布湿敷。3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患者说明 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 避免局部 承受过重负荷。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便秘、排尿困难等 疾病。术后定期复查 , 注意有无复发。

参考文献

[1]曹伟新 , 李乐之 .外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420.[2]Khawaiter SA.Inguinal hernia in Saudi Arabia.Am J Surg , 1985, 149(6 :691.

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李艳

吴凯蒂 陈红

【 摘要 】 目的

讨论小儿颈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现状、护理体会。方法 对 60例患儿颈

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输血、采血及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颈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 , 对于 小儿来说 , 可以减少由于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 , 减轻家长的顾虑情绪。静脉输液及采血是儿科护理工作 的难点 , 颈外静脉留置针解决了这一难点。在输液前、中、和封管后均可通过留置针采血 , 减轻了护士的 工作量 , 方便输入各种药物且操作简单、直观、费用低等优点。结论 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有利于配合 抢救危重患儿 , 既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 , 又能快速顺利给药 , 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 从而 提高护理效率。

【 关键词 】 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输血;护理 作者单位 :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 随之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也逐渐普及 , 成为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颈外静脉是颈项最大的浅静脉 , 暴露明显 , 附近无神经、关

节 , 静脉走向直 , 易于穿刺。为了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及采血检验的恐惧心理 , 减轻家长对患儿疼痛及采血困难的 顾虑、并保护血管 , 提供最佳的治疗与服务 , 我科自 2007年 10月开始对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取血标本 , 得 到了家属和患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从 2007年 10月至 2009年 10月共进

行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 60例 , 其中男 27例 , 女 33例。年龄 在 3 10岁 , 留置时间为 3 8d。其中白血病 18例 , 再生障 碍性贫血 15例 , 过敏性紫癜 24例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3例。其中发生堵管 2例 , 液体外渗 2例。保留时间最长 8d , 最 短 1d;一次 穿刺成功 56例 , 占 93%, 均取得满意 效果 .1.2方法 1.2.1 置管方法

① 首先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 取得

配合;② 患儿取去枕仰卧位 , 肩部稍垫起 , 头尽量后仰偏向对 侧 , 暴露颈静脉 , 选择颈外静脉中点为进针点 , 常规消毒穿刺 点皮肤直径 >8cm , 助手于锁骨上压迫颈外静脉三角处阻断 血流 , 使静脉充盈 , 术者站在患儿穿刺部位对侧或头顶侧 , 左 手压住血管并绷紧皮肤 , 右手拇指及示指持留置针柄 , 对准 血管与皮肤呈 15ʎ 30ʎ 角直刺血管内 , 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约 5ʎ 15ʎ;③ 进针速度宜慢 , 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 左手退 出针芯少许 , 右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 , 要边退针芯边置入

外套管 , 朝向心方向穿剌 [1]。当外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内 , 拨 出针芯 , 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留置针 , 再用一条胶布将留置 针远端固定于耳后或适当部位 , 另一条胶布将输液器针柄与

肝素帽固定在一起以防连接处脱落;④ 用填写好穿剌日期的 胶布固定三叉接口 , 为更换敷贴、拔管提供依据;⑤ 根据患儿 病情进行采血、输血、输液。1.2.2 留置针输液方法 连接输液装置后 , 根据患儿年龄 及病情调节滴速。输液期间要经常巡视 , 及时更换输液瓶 , 防止回血堵塞导管和空气栓塞。每次输液完毕 , 拔出输液针 头常规消毒肝素帽 , 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稀释液 3 4ml(含 肝素 100U /ml 进行封管 , 封管时只将针尖斜面插入肝素帽 内 , 再均匀推注封管液 , 完毕后拔出针头 , 避免形成负压 , 确 保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

[2]。关闭留置针的小开关 , 留置针 的小开关位置应靠近套管针起始部 , 避免血液返流 , 凝固阻 塞针头。次日输液时常规消毒肝素帽 , 将连接好输液器的头 皮针直接插入肝素帽内固定即可。2护理

① 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 , 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留置套管针期间 , 每 2 3d 更换透明敷贴 1次 , 并做好记录 , 同时进行皮肤消毒 , 以防感染;② 发现穿刺针眼处红肿则表 示有静脉炎发生 , 应立即拔出留置针 , 并给予 50%硫酸镁热 敷;局部有渗血、渗液时 , 应重新消毒 , 更换敷贴;③ 输入对血 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 , 减少静脉炎的 发生 , 延长置管时间;④ 液体滴完后要及时封管 , 并关好留置 针小开关 , 肝素帽应用无菌纱布包裹 , 并用胶布固定好。封 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 , 封管注射器 1人 1具。封管后再启 用时必须先抽回血 , 见回血后方可输液;⑤ 留置针留置时间 一般为 3 5d , 最好不超过 8d , 以防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

·

腹股疝修补术 第3篇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术;腹股沟复发疝;治疗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由于张力大,组织相容性较差,手术后症状再次复发的可能性高达15%。而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恢复速度快、出现的并发症少、再次复发率低,已成为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方案的第一选择[1]。本次研究对患有腹股沟复发疝的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术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抽取本次研究的74例患有腹股沟复发疝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2例;年龄38至86岁,平均52.8岁;治疗组患者中男34例,女3例;年龄37至88岁,平均52.3岁。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疝修术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张力疝修术实施治疗,具体方法:依原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先不进行广泛剥离,找到疝囊后向上进行游离处理,在见到腹膜外脂肪后,对疝环口缺损程度进行测定。根据疝囊的实际大小决定是否进行切除, 如疝囊形态较小可以不进行切开处理,自疝囊底游离至颈部,将斜疝推入到内环口,将直疝推入到直疝三角。大疝囊,不必完全进行游离处理,可实施横断,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可容纳下充填网塞。将小疝囊回纳到腹腔内,在疝环内放入充填网塞并进行固定。对两组患者腹股沟复发疝治疗效果、术后留院时间、手术操作所需时间、再复发情况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病灶得到彻底修复,术后症状没有再次复发;有效:病灶基本得到修复,术后一段时间症状再次复发;无效:手术失败,症状无改善[2]。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术后留院时间和手术操作所需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术后留院时间分别为(8.34±1.72)d和(5.96±1.48)d,术后留院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手术操作所需时间分别为(59.47±9.05)min和(42.38±7.94)min,手术操作所需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留院时间和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例)术后留院时间(d)操作所需时间(min)

对照组378.34±1.7259.47±9.05

治疗组375.96±1.4842.38±7.94

P值 <0.05<0.05

2.2 复发疝控制效果

对照组经临床常规疝修术治疗后复发疝控制效果为:10例治愈,18例有效,9例无效,复发疝治疗总有效率75.6%;治疗组经无张力疝修术治疗后复发疝控制效果为:14例治愈,22例有效,1例无效,复发疝治疗总有效率97.3%。复发疝控制效果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复发疝症状控制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n)治愈有效无效有效率

对照组3710(27.0)18(48.6)9(24.4)28(75.6)

治疗组3714(37.8)22(59.5)1(2.7)36(97.3)

P值 <0.05<0.05<0.05<0.05

2.3 再次复发率

对照组患者术后有9例症状再次复发,病情再次复发率为24.4%;治疗组患者术后有2例症状再次复发,病情再次复发率为5.4%。两组腹股沟疝再次复发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通过临床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无张力疝修术对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点:① 手术步骤被进一步简化,与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结构更加符合,手术产生的创伤相对较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少,仅需对少许的腹外斜肌腱膜进行游离处理,不必进行广泛的解剖操作,缝合过程中无张力,对缺损部位的修补效果可靠。② 手术操作时间进一步缩短,手术产生的痛苦感小。③ 患者手术后的恢复速度快,术后6h基本就可以下床活动和进食[3]。④ 术后并发症率和病情再次复发率低。据相关临床统计结果显示,该项手术术后腹股沟疝再次复发率不足3%,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 豆夏仁.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146-147.

[2] 苏军.浅谈腹股沟疝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124-124.

腹股疝修补术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嵌顿性股疝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其中男性1例,女性12例,年龄56~85岁,平均(68.5±8.6)岁。13例患者中难复性11例,易复性2例,均行急诊手术,术中确认疝内容物均无坏死。

1.2 方法

(1)材料:超普疝修补装置(Ultrapro Hernia System,UHS),该装置包括3个部分:圆形下片、椭圆形上片和中间连接柱。

(2)手术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至耻骨结节,作约4~5cm长切口,逐层切开,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子宫圆韧带(或精索),用导尿管悬吊牵向外下方;(2)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切开腹横筋膜,进入腹膜前间隙(Bogras间隙),稍加分离显露出股环,将疝囊自股管内锐性加钝性游离出,不做疝囊高位结扎;(3)游离疝囊颈部以上平面的腹膜前间隙,做一个直径大于10cm的腹膜前间隙空间,疝囊推入腹腔,将UHS上片对折,卵圆钳夹持,置下片于此腹膜前间隙内,连接柱位于打开的腹横筋膜孔内,保持上片长轴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下片沿腹膜走行方向自然弯曲帖服于腹膜,并完全遮盖住内环口、海氏三角及股环,在耻骨梳韧带上浅缝一针固定下片,增加腹压检查网片不外突;(4)尽量修复腹横筋膜,使之包绕连接柱,于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展平上片,上片下侧中部剪开达连接柱,容使圆韧带(或精索)通过再缝合剪口处,将上片妥善缝合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联合腱,下端须超过耻骨结节;(5)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用500g的沙袋压迫局部6~8h。

2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8.8±6.6)min,如疝囊较大难以自股管内拖出,需切开腹股沟韧带则时间略长,一般需要40~50min。10例术后3~6 h即下床自解小便,有2例肌注非麻醉类止痛剂,7例在24~48 h内有不超过38℃的发热。全部病人均在3~5 d内离院,除术中预防性使用一次抗生素外,不再使用任何抗感染药物,7d后门诊拆线,本组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每例均随访至今(2~20月),无复发。2例病人诉2~3月内感觉局部有硬块,约5月后逐步软化消失。

3 讨论

3.1 UHS在股疝修补术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传统观点人为地把腹股沟疝和股疝分成为2个不同的病种,但现代的解剖研究认为腹股沟区的薄弱结构和腹横筋膜的缺损是各种疝发生的根本原因,此区域被法国解剖学家Fruchand命名为“耻骨肌孔”,并认为腹股沟区的各型疝均来源于耻骨肌孔[6]。该区域没有肌层,仅由一层腹横筋膜来承受腹压,当其薄弱或缺损时腹内容物就能从此处突出。因此腹股沟区疝的处理应是修补部分或全部的耻骨肌孔或用补片来替代已失去代偿功能的腹横筋膜。基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股疝的发生与直疝存在了一定相似性,即其疝囊自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出发,向下突破遮蔽股环的已薄弱的腹横筋膜及其它填充组织而进入股管形成了股疝。所以治疗股疝其原则应是修补股环上最初的突破口即腹横筋膜,阻断内脏向股管坠落的通道[7]。

使用疝塞是从外口进入去堵塞股管、股环,没有达到最高位的修补;而UHS的设计理念类似普理灵疝装置(Polypropylene-Prolene Hernia System,PHS)[8],是针对腹股沟疝的3个薄弱环节即疝环、腹股沟管后壁、腹横筋膜或耻骨肌孔同时进行修补和加强,不仅是最高位的修补,也更加符合腹壁的解剖和生理结构。

3.2 UHS在股疝修补术中的优点

(1)因为UHS具有PHS相类似的物理结构,所以修补方法、层次相似,也具有相似的优点[8]:(1)复发率低:传统观点认为疝修补术后再出现的疝都属于复发疝。有资料统计,至少13.6%的患者存在有1个以上的疝,UHS宽大的下层补片在腹膜前间隙内将内环、海氏三角和股环同时进行了修补加强,加之我们在耻骨梳韧带上做了缝合固定,保证了补片的不移位和覆盖效果,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各型疝的复发。(2)可避免损伤变异的闭孔动脉:起源异常的闭孔动脉常在股环内侧绕行后进人闭孔,在疝囊嵌顿或不易还纳的情况下盲目地切开陷窝韧带是存在危险的。而经腹股沟入路行UHS修补股疝时可以在直视下切开陷窝韧带,避免了动脉血管的损伤。(3)可避免压迫和损伤股静脉:UHS术式并不直接对股环和股管进行处理,仅仅是遮盖疝环入口,理论上能降低血管损伤的风险。(4)利于股疝嵌顿或诊断不清时的探查:股疝在临床表现上易与斜疝或直疝相混淆,经腹股沟入路行UHS修补较Plug术式更有利于术中清楚、充分的探查和灵活应变。

(2)不同于PHS和普通聚丙烯补片或网塞,UHS采用了特殊的部分可吸收设计,大网孔,属于轻量型网片,所以具有更优异的顺应性,特有设计使其最终仅半量残留在体内,且仍保持大孔径网状结构,形成疤痕的柔韧性好,不易形成血浆肿[9],在修补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顺应性更好,所以异物感非常轻。UHS下层补片放置的位置深,而且是依靠均匀的腹腔静水压贴附固定在腹壁上,不易卷曲、移位,而上层补片的缝合固定又很少,更加符合无张力的原则。

尽管我们应用PHS修补股疝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目前国内外还都缺乏大宗的病例报道,手术例数还很有限,随访时间也短,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总结。

参考文献

[1]READ RC.Recent advances in the repair of groin herniation[J].Curt Probl Surg,2003,40:1-80.

[2]SCHUMPELICK V,TREUTNER KH,ARLT G.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adults[J].Lancet,1994,344:375-379.

[3]SANCHEZ-BUSTOS F,RAMIA JM,FERRERO FF.Prosthetic repair of femoral hernia:audit of long term follow-up[J].Eur J Surg,1998,164:191-193.

[4]HACHISUKA T.Femoral hernia repair[J].Surg Clin N Am,2003,83:1189-1205.

[5]ZANDI G,VASQUEZ G,BUONANNO A,et a1.PHS Repair in femoral hernia surgery[J].Minerva Chir,2003,58:797-799.

[6]GILLBERT AI,GRAHAM MF,VOIGT WJ.A bilayer patch de-vice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J].Hernia,1999,3:161.

[7]SWAMKAR K,HOPPER N,NELSON M,et a1.Sutureless mesh-plug femoral hernioplasty[J].Am J Surg,2003,186:201-202.

[8]申英末,陈杰,王振军,等.普理灵疝装置在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879-881.

[9]BELLON JM,BUJAN J,CONTRERAS LA,et a1.Comparison of a new type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atch(Mycro Mesh)and polypropylene prosthesis(Marlex)for repair of abdominal wall defects[J].J Am Coll Surg,1996,183(1):11-18.

腹股疝修补术 第5篇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78-02

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临床一种常见疾病,且男性患者较为多见[1]。如果处理不及时,将进一步出现绞窄或嵌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传统治疗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长,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剧烈,卧床休息时间长,并发症多且复发率也高。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弥补了传统术式的不足[2]。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因腹股沟斜疝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5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的15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术式。观察组女25例,男5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3岁;合并嵌顿28例,双侧8例。对照组:女26例,男4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术式;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体如下:常规取腹股沟斜疝切口,先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分别向上和向下进行游离。然后切开提睾肌,找到病灶疝囊。若疝囊组织不大,则直接游离外被物至内环。若疝囊组织过大,距离内环4~5 cm处横断疝囊,关闭近侧疝囊,对远侧端疝囊务必进行彻底止血。最后应用疝环充填物填充,再用成型补片surgipro hernia-mate plug(美国外科公司泰科慢医疗集团)缝合于腹股沟后壁。间断或连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重度1例,中度6例,轻度9例;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重度7例,中度12例,轻度18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各项指标。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n手术时间

(min)并发症

(n)住院时间

(d)复发率

(%)

观察组8127.5±5.3204.7±1.53(3.70)

对照组7041.2±9.4599.8±2.617(24.29)

P<0.05<0.05<0.05<0.05

3 讨论

腹股溝斜疝是普外科临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常分为后天性腹股沟斜疝与先天性腹股沟斜疝[3-4]。后天性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部位的解剖缺陷密切相关,而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则和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发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股沟管后壁或前壁较薄弱的解剖缺陷,因而也只有在缺损或薄弱的腹股沟管后壁或前壁得到修补或加强之后,治疗才有可能彻底[5]。临床中发现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传统手术采用以疝环周围正常组织来修补缺损部位。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时间长,疼痛剧烈,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且并发症也多[6]。

近几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斜疝,其以手术时间短、创伤性小、疼痛轻微、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的优点,被多数患者接受,逐步取代了传统术式[7-8]。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三位一体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及补片修补手术。其中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式临床应用较多。此修补术式是在疝环充填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生物材料聚丙烯编织物作为补片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9],这弥补了传统术式对正常组织解剖的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的产品原料均为聚丙烯编织物,其缝合无张力又有着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和人体组织固定粘合良好,几乎无排异反应[10-11]。本研究中,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等方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明显优于行传统手术对照组,这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需注意的是,聚丙烯毕竟属于置于正常人体内的一种异物,或多或少都会有潜在的感染或排异反应,特别是对于局部有潜在感染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均不宜适用[12]。此外,还有婴幼儿患者,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的植入考虑可能会影响其腹股沟区的正常发育,为此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也不宜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威,江洋深.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476-3477.

[2] 罗学宏,黄樟生,罗云蜂.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120例的术后并发症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8(1):25-26.

[3] 朱建文.腹股沟斜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50例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2008,21(33):113-114.

[4] 郑殿东.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26(16):41-42.

[5] 黄定中.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嵌顿25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8):8-19.

[6] 韩光宏,蒋林哲,王爱光.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比较[J].现代医学,2010,31(2):75-176.

[7] 唐晓荣.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笔者所在医院临床的研究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9):34-34.

[8] 余达中,赖树森.不同年龄段无张力(充填式)疝修补术的康复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2):63-64.

[9] 张佰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95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 (2):172-173.

[10] 秦春明,王梅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51-152.

[11] 付海军.腹外疝外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亚太传统医药,2011,7(8):110-111.

[12] 陈勇,黄万鹏,叶宏平,等.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86-87.

(收稿日期:2012-02-02)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50~75岁, 平均65岁, 左腹股沟斜疝14例, 右腹股沟斜疝16例, 均有嵌顿, 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小肠憩室或部分大网膜。均采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7~8 d拆线, 伤口Ⅰ期愈合, 病例随访6个月~7年, 均未复发。

1.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 详细解释病情, 包括病因、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方式、护理愈后等方面的知识。介绍本院是三级甲等医院, 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技术精湛、医德高尚, 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介绍同类手术患者, 使患者充分相信手术的效果及手术中无痛。有吸烟史者讲明吸烟与咳嗽、痰量的正比关系, 培养患者定时解大便习惯, 防止便秘, 告之患者及家属这些不良习惯使腹内压增高, 可诱发或复发腹股沟疝;②巨大疝者, 告知患者少活动, 多卧床休息, 离床活动时使用疝带压住疝内环口, 避免腹腔内容物脱出, 防止疝嵌顿;③嵌顿性疝及绞窄性疝多伴肠梗阻, 术前应禁食、输液、留置胃肠减压,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并备血, 尽早使用抗生素;④术前阴囊及会阴部皮肤作好准备, 不能损伤皮肤, 以防感染;⑤术前晚肥皂水灌肠, 清洁肠内积粪, 防止术后腹胀、排便困难及过早排便;⑥进手术室前排空小便或手术中置导尿管, 以防术后排尿困难及术中误伤膀胱;⑦术前保证足够的睡眠, 因睡眠不足, 增加器官组织耗氧量, 还易引起血压增高, 导致术中大出血。因此保证足够的睡眠十分重要, 必要时术前晚给予镇静安眠药。

1.2 术后护理

①心理护理:注意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术后患者可出现伤口疼痛、排尿困难、恶心、呕吐, 害怕咳嗽等, 护士应尽力满足患者生活所需,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耐心倾听, 并表示理解, 为患者创造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 使他们顺利度过术后期;②体位护理:无张力疝修补术一般术后平卧6 h, 麻醉反应期后即可下床活动, 传统手术后3~6 d方可离床活动。术后活动提前, 减轻了术后不舒适, 降低了切口感染及术后肠粘连发生率;③饮食护理:一般患者术后6~12 h可进流质, 如米汤、稀藕粉、菜汁、果汁等, 第2日进软食或普食, 如软饭、面条、鸡蛋糕、切碎煮熟的菜及肉等, 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作肠切除肠吻合者术后应禁食, 待肠道功能恢复后, 方可开始进流质饮食;④术后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咳嗽影响切口愈合。保持大小便通畅, 有便秘者应及时给通便药物或低压肥皂水灌肠, 告知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防疝复发;⑤密切观察阴囊及切口有无渗血, 因阴囊比较松弛, 且位置较低, 渗血易积聚于此处。为避免阴囊内积血和促进淋巴回流, 术后可应用“T”字托带将阴囊托起, 或以小枕抬高阴囊, 及时更换浸湿敷料, 防止切口感染;⑥绞窄性疝手术后,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 给予静脉输液及应用抗生素, 必要时输血。

1.3 术后并发症护理

①切口感染:一般疝修补术为无菌手术, 不应发生感染。而绞窄性疝行肠切除、肠吻合术, 切口易感染。感染发生机会增加,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 切口有无红、肿、疼痛, 一旦发现切口感染应尽早采取相应措施;②脏器损伤, 在切开嵌顿疝或寻找分离疝囊时, 有误伤膀胱的可能, 尤其当膀胱充盈时。膀胱损伤如术中未发现, 术后可出现血尿、尿外渗及感染。

1.4 出院指导

①饮食方面可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 如韭菜、芹菜、卷心菜、粗粮、豆类、竹笋、各种水果等, 保持大便通畅;②出院后注意休息, 可适当活动及参加体育锻炼, 如做保健操、打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适当的运动不仅促进健康, 还能改善患者的情绪。一般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③注意保暖, 避免感冒和咳嗽, 有排尿及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治疗, 防止腹内压增高疝复发。

2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疝发病机制的认识, 其治疗和护理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后天性腹股沟斜疝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区肌肉腱膜组织的胶原代谢异常, 致使局部薄弱, 对已有胶原组织异常的结构进行任何方式的直接缝合都是不恰当的[1]。Rugkown IM和Bard公司合作, 于1993年研发生产了Perfix充填物和Bard成型补片的定型产品, 该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溶性, 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补片在体内很快发生纤维化反应, 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层, 加强薄弱部位组织的强度和弹性, 可大大降低术后复发率。因此,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得以广泛应用于临床[2]。

本组腹股沟斜疝患者应用以上思想和方法精心进行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准备充分,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本组28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无1例发生并发症, 切口均Ⅰ期愈合, 而且痊愈出院。

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讨论30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在围手术期的护理, 探讨如何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耐受性, 缩短手术后恢复期, 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确保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重返社会, 提高生活质量。结果术后7~8d拆线, 伤口Ⅰ期愈合, 病例随访6个月~7年, 均未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07-413.

腹股疝修补术 第7篇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传统修补术,腹股沟斜疝,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措施

为了减少腹股沟斜疝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其采用了全程护理干预措施,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5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为临床实验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斜疝的相关诊断标准。实验组13例患者, 男性患者为12例, 女性患者为1例, 平均年龄为 (60.28±7.59) 岁;对照组12例患者, 男性患者为10例, 女性患者为2例, 平均年龄为 (61.06±8.01) 岁。按照患者合并症进行分类: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为13例, 合并高血压患者为8例, 合并糖尿病患者为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 (1) 对照组:对照组12例患者行以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且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2) 实验组:实验组13例患者行以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且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的实施措施如下:a.心理护理措施。整个围术期, 护理人员都应当充分关注患者的个人需求, 需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保持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 为患者营造出一种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在患者办理入院后, 护理人员需要为其详细讲解手术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还需要介绍一些成功病例, 从而促使患者能够消除紧张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b.术前准备措施。在手术开始以前, 护理人员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现状, 完全遵从医嘱进行术前常规检查措施, 指导患者用药。在手术开始的前一天晚上进半流食, 要避免食用腹胀、产气的饮食, 例如豆浆、牛奶等, 手术当日晨起禁饮禁食。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排尿的方法, 以防止术后不便。c.术后护理措施。手术治疗以后,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如出现任何异常, 都应当第一时间汇报医师进行针对治疗。除此之外,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 需要长时间卧床, 下肢难免出现肌肉松弛、血流缓慢情况, 非常容易引起并发症。所以, 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早日下床进行适当活动, 避免形成血栓[2]。d.出院指导。在患者办理出院时, 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术后1周可以适当进行身体锻炼, 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在秋冬季节需注意防寒保暖, 防止感冒, 尽可能减少术后复发概率的诱因。

1.3评估标准:在患者术后24 h后让其填写满意度问卷。患者的满意率主要通过10个问题进行评估, 采用的是likert的累计模式:满意率从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普通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进行评定, 分别予以例数进行累计。

1.4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 经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腹股沟疝指的是患者的疝囊自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 向下、向内或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 再穿出皮下环且可进入阴囊的一种疾病[3]。而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一种腹外疝疾病, 发病率约占据总发病率的95%, 男性患者较为多见[4,5]。由于该种疾病伴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复发率高等诸多特点, 所以针对该疾病, 除了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外, 对患者全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也至关重要[6]。

经本组实验研究可知,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 经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更适合应用于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护理中, 且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 全程护理干预措施非常有助于腹股沟斜疝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康复, 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合并症的发生概率, 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蕾, 杨霓芝, 刘旭生, 等.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特点分析[J].中医药信息, 2010, 27 (1) :1-3.

[2]王晓虹, 周振红, 高兴华, 等.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诊治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 :58-60.

[3]De Bleser L, Depreitere R, De Waele K.Def ining pathways[J].J Nurs Manag, 2006, 14 (7) :553-563.

[4]程红, 郭向群, 赵亚芹, 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及护理[J].医学信息, 2009, 22 (10) :2230-2231.

[5]曹春霞, 英秀梅, 王志辉, 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09, 30 (16) :1740-1741.

腹股疝修补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0例, 均为男性, 年龄30~84岁, 平均年龄43.5岁。单侧斜疝2 6例, 双侧斜疝7例, 复发性斜疝7例。有伴随疾病者33例, 占82.5%, 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便秘、前列腺肥大等。

1.2 修补材料

疝充填物及补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定型产品, 包括一个网状锥形疝环充填物 (plug) 和一个网状补片 (mesh) 。该材料为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 不可吸收。

1.3 手术方法

本组病人40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切口与传统术式相同, 从切开皮肤到完全显示疝囊颈部同Bassini法, 疝囊颈直径<1.2cm的病人直接置入网塞, 根据疝环的大小选择网塞, 网塞置入后最为理想的状态是自然展开的外瓣刚好卡在疝环的内口, 并与疝环边缘重叠约1cm, 做周边间断缝合8针固定。于精索后方置入已修剪网片且网片大于肌肉缺损1cm, 用网片替代此处的腹横筋膜层。疝囊颈>1.2cm则行疝囊横断, 远端不做处理, 近端分离后结扎, 但不要高位结扎, 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 再同上述方法操作。术中暴露充分, 视野清晰, 缝合后腹壁肌肉张力正好, 手术时间短。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0~70min40例病人中, 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6~12h均可下床活动, 切口仅有轻度疼痛能忍受。术后均恢复顺利, 全部治愈,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发生尿潴留2例, 采用诱导法 (听见流水声产生排尿感) 解除, 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术后住院时间2~7d, 平均5d。随访12~24个月, 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的发生原因复杂, 它是在腹壁薄弱、解剖缺陷、腹横筋膜胶原纤维代谢异常和腹股沟生理性内环关闭机理、内环括约肌机理障碍等腹壁强度降低因素的基础上, 由于腹内压的作用使腹壁抵御腹压失衡而产生的。腹内高压是成人腹股沟疝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 腹内高压分为瞬时高压和持续高压2种形式。

腹外疝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 过去采用传统方法手术治疗, 患者术后疼痛重、易复发,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为5%~10%, 再次修补的复发率更是高达25%[1], 而近年来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 减少了术后疼痛、复发、并发症的发生, Rutkow报道273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 随访6.5年, 复发率<0.5%[2]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尤其适合年龄大, 腹壁肌肉薄弱者。该术式强调是在完全无张力的条件下完成疝修补术, 而且锥形填充物还可使腹内压分散, 避免局部高压的形成。它是从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外科问题, 更加强调功能的恢复, 更加符合机体的生理[3~5]。

本组以老年患者居多, 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心肺疾病、慢性便秘、前列腺肥大和过度肥胖等常致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 加之老年人腹壁肌肉组织退变、萎缩、松弛等病理、生理特点, 使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明显增加[6]。本组采取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抗压力强、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后无张力及伤口恢复快的优点, 适合原发或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 尤其是老年患者[7]。我们术前做到“二个控制”、保持“二个通畅”以保证手术成功、避免术后复发, 即术前积极治疗心肺疾病, 控制肺部感染, 有效控制各种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保持大、小便通畅, 不急于草率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40~70min, 平均50min;40例患者在术后6~12h即可下床活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随访12~24个月, 没有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并发症少, 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治疗

参考文献

[1]董雨亭.腹股沟疝的手术要点[J].现代手术杂志, 1997, 2:249.

[2]Rutkow IM, Robbins AM.Mesh-plug hernia repair, a follow-up report[J].Surgery, 1995, 117 (5) :597.

[3]肖乾虎, 刘建辉.双层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 17 (6) :375.

[4]陈开, 幸天勇, 刘崇清, 等.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68例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 13 (4) :228~229.

[5]刘仁贵, 李卫欣.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 16 (6) :C002.

[6]房仲平, 肖乾虎, 施莉, 等.371例老年人腹腔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3, 18 (9) :546~547.

腹股疝修补术 第9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住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40例, 其中男30例, 女10例;年龄36~79岁, 平均年龄63.8岁。斜疝面积最大20cm25cm。按Rukow分型标准, 本组病例Ⅱ型10例, III型28例, IV型2例。把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患者仰卧位, 取传统下腹部长约5~8cm的斜切口, 然后逐层分离, 内侧显露腹内斜肌、腱膜弓和腹横肌, 外侧显露腹股沟韧带的内面。游离疝囊, 把疝内容物填回腹腔, 用丝线在疝囊颈部作荷包口或贯穿缝合。

治疗组采用改良Kugel技术修补方法: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取腹股沟内环向耻骨结节的4~6cm斜切口, 沿肌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游离保护精索, 完全显露腹股沟管后壁, 游离疝囊至高位。沿疝囊根部切开腹横筋膜, 必要时沿腹股沟管方向扩大。于腹横筋膜下、腹膜前创建一个内下达耻骨梳下方、内达腹白线、外上超过内环口、外下达髂血管下方的腹膜前腔隙, 止血后放置改良圆形Kugel补片于游离的腹膜外腔隙, 补片定位带应与联合腱、腹股沟韧带固定, 防止补片移位。两组术后都常规应用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同时术后都常规沙袋压迫切口12h, 以便网片与修补组织贴紧及预防渗血。

1.3 统计分析

本文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18.0程序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斜疝修补手术, 手术时间:治疗组 (80.55±10.52) min, 对照组 (130.68±21.52) min;住院时间:治疗组 (6.52±0.55) 天, 对照组 (8.22±0.68) 天;并发症:治疗组发生并发症2例, 其中疼痛1例, 浆液肿1例, 发生率为10.0%,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 发生率为20.0%, 其中疼痛2例, 浆液肿1例, 腹壁缝合点处皮下淤斑1例。两组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且无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治疗组 (6.32±5.26) mL, 对照组 (18.23±5.25) mL;切口长度:治疗组 (4.29±0.25) cm, 对照组 (7.15±2.11) cm。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 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 占腹股沟疝的85%~95%。开始肿块较小, 仅在病人站立、行走、咳嗽、便秘、剧烈运动, 婴儿常在啼哭时出现, 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块可自行回入腹腔。一般无特殊不适, 偶尔伴有局部坠胀感。随着疾病的发展, 肿块可逐渐增大, 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或大阴唇, 对行走带来不便, 并且会影响劳动。肿块呈椭圆型, 上端狭小, 下端宽大。疝一旦嵌顿, 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小;多数病人的症状逐步加重, 如不及时处理, 将会演变成为绞窄性疝。后果不堪设想[4]。

改良Kugel修补技术是经腹股沟管的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的一种新的无张力修补技术, 其基于Kugel补片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技术而发展。Kugel修补技术是不经腹股沟管的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修补技术, 具有微创、缝合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 但手术难度大, 需具备丰富的腹股沟解剖学知识和手术经验, 否则易发生并发症和增加复发次数。改良Kugel修补技术是Kugel补片经腹股沟前入路手术, 具有以下优点: (1) 创伤小, 由于改良Kugel修补技术在分离中已经得到了相对薄弱的腹壁肌肉, 从而更好地保证了腹壁的完整性, 使创伤减小到最低程度。 (2) 手术操作简便易行, 由于改良Kugel修补技术切开腹股沟管后壁腹横筋膜后, 几乎可以在直视下游离出腹膜后间隙, 避免了术中分离的盲目性, 克服了损伤腹膜、分离困难、容易出血等缺点。 (3) 疝囊的还纳更简便, 在改良Kugel修补技术中, 比较大的疝囊从内环上方游离, 还纳有时比较困难, 但经过腹股沟管游离还纳则变得简便。 (4) 改良Kugel修补技术的补片植入方便, 同时一般位置都比较确切, 还由于相关补片相对椭圆形补片较小, 更适合于中国人的体型。

本组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斜疝修补手术, 两组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且无死亡病例。在分离斜疝疝囊时靠近内环分离, 避开危险三角即输精管和精索静脉之间的区域及疼痛三角钉合补片, 防止髂血管损伤及神经损伤, 不在耻骨梳韧带平面以下分离, 防止损伤髂血管及闭孔血管分支。内侧分离不要超过脐内侧襞以防损伤膀胱。关闭腹膜时将补片用分离钳展平压住后直视下逐步使腹膜复位后, 才退出分离钳, 防止补片卷曲, 导致术后复发。

总之,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好, 可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定伟, 牟一平, 章鲁艇, 等.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9, 24 (11) :597-597.

[2]梁宏伟, 陈光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24例治疗体会[J].现代医院, 2009, 9 (7) :42-43.

[3]蔡刁龙, 朱光辉, 翁杰锋.老年腹股沟疝术后肺部感染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 2008, 8 (1) :47-78.

[4]路夷平, 张能维, 李凯, 等.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与术式选择[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 10 (1) :41-43.

[5]PEACH G, TAN LC.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nd perforationdue to a displaced spiral tacker:a rare com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in guinal hernia repair[J].Hernia, 2008, 12 (3) :303-305.

[6]PATTON JH, BERRY S, KRALOVICH KA.Use of humanacellular dermal matrix in complex and contaminated abdomi-nal wall reconstructions[J].Am J Surg, 2007, 193 (3) :360-363.

[7]林声干.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 2009, 5 (07) :106.

[8]周保军, 宋伟庆, 阎庆辉, 等.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31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8 (5) :408-410.

腹股疝修补术 第10篇

【关键词】 腹股沟复发疝;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疝修补术;效果评价

The Tension-free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hernia Evaluation

YangXi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ujiangyan City, Chengdu, Dujiangyan 6118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ension-free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hernia clinical results.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bdominal hernia patients ditch shares the method using random numbers, into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group (A) and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B group), all groups were 34 cas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operative time, get out of bed the first time,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hospital cost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B group with an average operative time, get out of bed the first time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group A (P <0.05), A group, the average hospital cost less than group B (P <0.05), while the two group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Conclusion: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and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treatment of abdominal hernia recurrence ditch share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but they hav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clinician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atient's specific condition,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surgery more affordable and other aspects into account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approach.

【Key words】 recurrence of inguinal hernia;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Evaluation

腹股溝复发疝是腹股沟疝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无论是何种疝修补术后都有一定的复发率,特别是进行传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复发率较高,可达15-20%。复发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其复发率可达到50%以上[1]。引起复发疝的原因较复杂,而且复发疝的患者已经经过一次手术,原有的解剖结构已经部分或完全破坏,再次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收治的68例复发疝患者进行了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68例复发疝患者,复发者全为男性患者,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4.02±3.76岁。其中1次复发58例,2次及以上复发10例。上一次疝修补术后至复发的时间为3月-5年不等,平均复发时间为25.17±3.41月。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国内疝学组分型》[2]中的IV型。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A组)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各组均34例,两组患者的构成情况,P>0.05,两组患者构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补片:带有弹性记忆环的双层聚丙烯补片(美国巴德公司);填充物:锥形疝环填充物(美国巴德公司)。

1.3 手术方法 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三大常规、心电图、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排除手术禁忌症。68例患者均无手术禁忌,可以行手术治疗。

1.3.1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A组34例患者采用的时Rutkow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切口沿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等依次逐层向下切开。从耻骨结节开始,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5-6cm,向外延至Langer线,以充分暴露耻骨结节和内环。将腹外斜肌腱膜下叶与精索分离,再将腹外斜肌腱膜上叶与其下方的腹内斜肌腱膜分离,并游离至腹股沟管壁上方3cm。腹外斜肌腱膜上下叶这两层之间的层面没有血管,可以快速地无损伤地切开。将精索及其上的提睾肌纤维向上提起,以从腹股沟管后壁和耻骨上分离,在耻骨结节上方游离出约2cm的距离。仔细寻找疝囊,确认疝囊后通过翻转、离断、切除或结扎等多种处理方法完整剥离疝囊并将疝囊内所有的腹腔内容物都必须回纳至腹腔内。然后,将假体充填物完全放置入疝环内,将充填物与内环或缺损边缘进行连续缝合加以固定。随后将补片根据游离范围作适当修理后放置在耻骨上,然后再放置在精索周围,以形成人工内环。向头侧放置在腹内斜肌腱膜上,外侧放置在腹外斜肌腱膜下。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肤。

1.3.2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3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在脐旁2cm处做一长约1cm的横切口置入套管,两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各置一0.5cm置入套管,于疝环上缘约2cm处横行切开腹膜,横断疝囊内环,潜行分离内环周围腹膜。如果内环口较大,可用丝线8字缝合缩小内环口。选用14×8cm大小的巴德补片,在内环上方2cm处向下翻开腹膜瓣,使补片覆盖于内环、腹股沟疝三角和股环,用钉合器将补片订在Cooper韧带,腹直肌背面外缘,髂耻束上部,联合肌腱,补片下缘展平后排气退镜。最后用0号可吸收丝线连續缝合并关闭腹膜。

1.4 疗效评价 通过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常见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尿潴留、阴囊血肿、腹股沟区持续疼痛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见表2,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首次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但其住院费用却显著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A组患者有3例切口疼痛,2例尿潴留, 4例异物感,;而B组患者中有3例尿潴留,1例阴囊肿胀,2例异物感,2例阴囊积血。两组患者并发症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腹股沟复发疝发生的原因较复杂,一般是指由于手术不彻底或者手术后又被诱发的腹股沟疝。因此在进行腹股沟复发疝的再次修补术时应考虑前一次手术的术式,目前,利用修补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治疗复发疝的首选方法[3]。同时,合理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应该是高位结扎疝囊,按解剖层次进行修补,纠正病理解剖变化,争取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生理解剖机能。内环是出口,腹横筋膜是第一道防线,腹横肌膜和内环的修复对于防止疝的复发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现代疝修补术的观点是,修补薄弱或缺损的腹横筋膜,恢复其解剖上得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手术纠正腹股沟区的解剖异常和最大程度地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4]。

目前,常用的疝修补术包括: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又各自存在一些缺点。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易行、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均极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也较大。但有手术创伤较大、易感染、患者恢复时间长、术后疼痛明显及术后患侧有异物感等缺点,并且只能处理同侧。

随着显微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腹腔镜疝修补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术式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术后不适少、疼痛轻、恢复快,伤口美观,损伤少,而且可同时检查和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和股疝,避免漏诊和误诊。对于复发疝使用腔镜下疝修补术可以避免原入路引起的神经缺损和缺血性睾丸炎的发生,而对于双侧腹股沟疝,不需要另外增加切口就可以同时处理多部位的疝。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外科医生选择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但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同时腹腔镜的手术费用昂贵,无法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5]。

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可总结出,所有的现代无张力疝手术使用修补材料进行修补,对于预防疝复发都很有效,并且具有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不适感轻等优点。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沟股复发疝均安全有效,有各自的优势,同时又各有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手术质量要求及经济承受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唐键雄.腹股沟复发疝的手术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4-5.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4):834-835.

[3] 罗肇林,吴志字.腹腔镜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09,4(2):117-118.

[4] 李晓斌,寥泉,杨大来,等.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05-106.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