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伟大的历史转折观课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10-11
1

伟大的历史转折观课范文第1篇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危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在课本的导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我国开始纠正错误。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

除了恢复高考,我国还陆续纠正了文革中的哪些错误呢?

整体感知:利用知识树,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目标。

让我们一起看知识树,整体感知这一课内容。“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学习?

中国为什么徘徊?怎样实现的转折?又是如何推进转变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预习导学: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目标,发现问题。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原因 2.时间 3.结果 4.意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

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请举一例

2.颁布一系列法律:

① 布时间及法律名称 ②颁布意义

展示反馈:注意倾听,踊跃发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活动一 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

活动方式:提出预习导学时遇到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二 突破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活动方式:分角色朗读,融入情景,互问互答问题。

《北京街头的谈话》

旁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欢欣鼓舞。

张三:听说了吗?“四人帮”被抓起来了!

李四:这些年,全国上下整天忙着闹革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国家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张三:希望彻底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让我们能吃饱饭!

赵五:文革中,有很多人被打成反革命,整天被批斗游街。不知道能不能平反冤假错案。

李四:是啊!不过,我们现在的领袖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呢。

张三:“两个凡是”方针,使全国工作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了。

赵五:我们不要乱说了。

同学提问,同学回答,同学纠错:

1.剧中的谈话发生在什么事件结束后?

2.结合剧情你知道当时人们渴望什么吗?

3.你能否说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是坚持了什么思想吗?此方针在当时产生了哪些消极作用?

4.面对这些问题,请结合预习说出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是如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活动三:突出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活动方式:观看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两分钟准备,完成记者采访。

记者:我现在位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大家可以看到,前面坐着许多出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代表。下面我们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采访几位代表。

1.这位代表您好!请问这次会议上重新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了怎样的转移?请你说一下这次会议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这次会议还形成了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它的核心是谁?

记者: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讲解整理:加强前后知识联系,体验情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一、听歌曲《走进新时代》,针对其中歌词,教师总结升华本课。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当家做主站起来”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2)“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正是在这些领路人的带领下,我们才幸福地生活在新时代。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不断探寻真理,长大后为国富民强做贡献。

二、学生自主完成一棵知识树,整理本课知识。

课堂练习:巩固、反馈、检测,小组内做出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点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市场经济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2.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之处是( )

A.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C.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D.以加强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为主要任务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中国社会提出了什么要求?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决定有哪些?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教后记: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展示反馈:

活动二: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2.人们渴望纠正文革错误。3.左倾错误思想阻碍纠错,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4.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样做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活动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邓小平。 讲解整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改革开放,邓小平。 课堂练习: 1.A 2.D

二、1. 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

2.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伟大的历史转折观课范文第2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篇,题目中《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承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旧革命的总结,旧思想的发展;下启本单元《改革开放》等相关内容,是新革命的曙光,新思想的肇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本课安排了三个学习内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三者的关系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而巩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

初三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设计理念:

正确的处理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课堂丰富多彩。学习课内知识、延伸课外知识,教师在引导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达到教学相长。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知道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宏观的历史感悟能力,逐步形成历史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课分为三个篇章:“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春雷惊天一次会议拨正了航向”、“春回大地一桩最大冤案昭雪的反思”。以语言叙述或举例子、看图片材料、视频、数字故事等形式展现历史;以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等形式深入历史情境中去体验与体会历史,加深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以对历史的感悟和反思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增强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实事求是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不因人取言,不因人废言”的理性态度和健康情感;

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通过了解邓小平关键时刻的高瞻远瞩,初步了解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去理解其决策,从决策中去体会和分析伟大的历史意义;把内容和意义结合起来,以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增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两个“凡是”和真理的关系,真理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通过剖析两个“凡是”的错误,最后让学生认识到:真理是多种的,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导入:

展示美国《TIME》杂志封面,出示问题:中国有一位伟人曾七次登上《TIME》杂志的封面,并两次被选为人物,他是谁?

欣赏图片,并指出:七次登上《TIME》杂志封面并两度当选人物的是邓小平。

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提高兴趣。

新课:

(一)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

展示“文革结束”与“两个凡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个凡是”。

展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图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伟人的话”是真理还是“实践”出真理。

得出认识:“文革”是毛主席的错误决策,我们应该反对,“两个凡是”实际是左倾错误的延续。

举例说明:比如“小马过河”、“伽利略的斜塔实验”等,都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引导他们认识到“两个凡是”思想的错误性,从而加深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意义作铺垫。

(二)春雷惊天一次会议拨正了航向

通过视频再现会场,走入会场,从记者和代表两个角度报道大会。

点评、分析并举例说明大会的转折含义。

播放《复兴之路》中的配乐诗朗诵《沉思与抉择》。

从不同的身份出发学习全会的内容,报道大会的盛况。

共同感悟转折的含义。

欣赏诗歌朗诵,感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用记者采访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用对比的方式显而易见。

烘托气氛。

(三)春回大地一桩最大冤案昭雪的反思

播放数字故事,提问:刘少奇冤案说明什么问题?给了我们什么教训?如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欣赏数字故事,并指出:我们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烘托气氛,再现情境。

小结:

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我们开启了春的序曲;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声惊雷,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春天;民主法制建设带给我们春意盎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指出: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们新的领导人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决策,并指出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相信春天的故事将会一直讲述下去

各抒己见,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党有错必纠,与时俱进,不断走向胜利!

伟大的历史转折观课范文第3篇

十分荣幸来到这儿和大家分享我的说课。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篇课,主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最光辉的标志性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进行了拔乱反正,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因此本单课内容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也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教材、教参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过程、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解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

三、重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伟大意义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以及种种表现。

初二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但有些学生进入初二,不再像初一时有强烈的表现欲,逐渐把想法内敛起来,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制造一些机会调动这部分学生的思维。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的结合启发讲授法。 学法:阅读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将以多媒体播放《走进新时代》的MV来导入新课,让学生直观领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所进入的新时代。以调动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问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第一环节: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铺垫背景出现的,对于这一部分内容 我将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38页正文及小字部分,然后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目的、内容、性质及意义。由学生自主回答于此同时多媒体展示出答案。这样就得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及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环节: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播放《复兴之路 伟大转折》片段,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同时设置一个问题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党和国家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的政策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并派小组代表发言,我将给与及时的概括总结。这样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内容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更有效的理解 第三环节: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拨乱反正的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对于拨乱反正部分我将展示为刘少奇平反的一组图片 让学生直接感知历史。将接着让学生阅读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这一子目内容,要求学生按照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本节课提纲看书自学补充完成。以便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结:我将以几道选择题来结束本课,以便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吸收能力

4、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利用框架结构形象、直观展示本节课知识,具有系统性、概括性特点、利于学生掌握记忆,同时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以视频导入活跃了课堂,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同时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伟大的历史转折观课范文第4篇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危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在课本的导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我国开始纠正错误。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

除了恢复高考,我国还陆续纠正了文革中的哪些错误呢?

整体感知:利用知识树,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目标。

让我们一起看知识树,整体感知这一课内容。“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学习?

中国为什么徘徊?怎样实现的转折?又是如何推进转变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预习导学: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目标,发现问题。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原因 2.时间 3.结果 4.意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

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请举一例

2.颁布一系列法律:

① 布时间及法律名称 ②颁布意义

展示反馈:注意倾听,踊跃发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活动一 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

活动方式:提出预习导学时遇到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二 突破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活动方式:分角色朗读,融入情景,互问互答问题。

《北京街头的谈话》

旁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欢欣鼓舞。

张三:听说了吗?“四人帮”被抓起来了!

李四:这些年,全国上下整天忙着闹革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国家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张三:希望彻底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让我们能吃饱饭!

赵五:文革中,有很多人被打成反革命,整天被批斗游街。不知道能不能平反冤假错案。

李四:是啊!不过,我们现在的领袖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呢。

张三:“两个凡是”方针,使全国工作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了。

赵五:我们不要乱说了。

同学提问,同学回答,同学纠错:

1.剧中的谈话发生在什么事件结束后?

2.结合剧情你知道当时人们渴望什么吗?

3.你能否说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是坚持了什么思想吗?此方针在当时产生了哪些消极作用?

4.面对这些问题,请结合预习说出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是如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活动三:突出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活动方式:观看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两分钟准备,完成记者采访。

记者:我现在位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大家可以看到,前面坐着许多出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代表。下面我们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采访几位代表。

1.这位代表您好!请问这次会议上重新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了怎样的转移?请你说一下这次会议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这次会议还形成了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它的核心是谁?

记者: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讲解整理:加强前后知识联系,体验情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一、听歌曲《走进新时代》,针对其中歌词,教师总结升华本课。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当家做主站起来”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2)“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正是在这些领路人的带领下,我们才幸福地生活在新时代。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不断探寻真理,长大后为国富民强做贡献。

二、学生自主完成一棵知识树,整理本课知识。

课堂练习:巩固、反馈、检测,小组内做出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点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市场经济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2.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之处是( )

A.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C.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D.以加强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为主要任务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中国社会提出了什么要求?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决定有哪些?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教后记: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展示反馈:

活动二: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2.人们渴望纠正文革错误。3.左倾错误思想阻碍纠错,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4.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样做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活动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邓小平。 讲解整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改革开放,邓小平。 课堂练习: 1.A 2.D

二、1. 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

2.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