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队伍建设献建议范文第1篇
质检人是卫士,是竖在不法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堵墙。
我深感质检工作对国计民生的重要,大到宇宙飞船,小至油盐酱醋,无不渗透着质检工作。身在河北省质检院这个大家庭中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责任感悄然而至。 苍穹没有星星是多么孤独,江河没有水滴将会干涸,大地没有小草仍是严冬,鲜花没有绿叶就会失去光彩。正是有无数和我一样工作在普通岗位上的质检人,用我们的真诚和奉献,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构筑着共和国质量大厦最坚固的基石。 说句心里话,走上工作岗位之初,我虽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对质检事业的了解是知之甚少,从一名新手到融入角色,我成长的每一道轨迹,都离不开领导与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生活在这个奋发图强的集体中,我好像饮着泉水的小小根须,每天都在收获着。
通过这3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安全和放心;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市场份额和效益;对党和政府而言,意味着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而对我们质检部门而言,质量更意味着保国安民的重任!保国安民,责任重于泰山啊!我也亲眼看到各位领导和同志都在为搞好质检工作、提升质量水平,用秉公无私的耿耿忠心构筑了一座平安的大厦,用爱岗敬业的孜孜精神撑起了一片公正的蓝天! 我深知,我的这个岗位,是人民赋予的,我要义不容辞地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一名质检人,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的肩上担负着更加神圣
的历史使命! 无论是在检测第一线,还是科室加班加点;无论是头顶烈日抽取样品,还是冒着滚滚红尘下场检验,随处都可以见到质检人忙碌的身影。怎能忘:春暖花开,眼看着朋友们携家带口外出踏青,而我们质检人却牺牲节假日到企业抽样,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保证;夏日炎炎,当别人坐在办公室里享受着空调的清凉,而我们质检人却蹲在闷热的厂房中,挥汗如雨;数九严冬,别人早已围座炉边,畅叙天伦之乐,而我们质检人还在寒风刺骨工地上测量一个又一个的数据。到此,我不禁又想起那年秋高气爽的中秋佳节,当午夜的月光送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质检人披星戴月,对于检验数据丝毫不敢含糊。
在单位,领导们经常告诫我们:质检工作从小处讲,是个人行为,从大处讲,代表着我们部门的形象。在家里,父母也常常叮嘱:在质检岗位上工作是领导对你的信任,对人要一视同仁,要热情、要有耐心。领导的教育和父母的教诲,使我牢固树立起“服务社会、真诚待人”的宗旨和“依法检验,严格要求”的工作准则。
我为队伍建设献建议范文第2篇
一、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可持续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医院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更谈不上竞争,对病人就没有吸引力。医院是一个专业技术极强的单位,更应该注重对高素质年轻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训、培养激励机制。药学部门多,分布散,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着重培养精英的同时也应该提高整体的人员素质:要经常组织全员业务学习,不趋于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可将以往的集中式学习转变为利用网络社交及媒体工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自由地学,将以往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日常可以组织经验交流,相互讨论一些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解决方法,以谈促学;参加进修、会议、学术讨论的人员可将新学新知做一个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去,了解新项目、技术;多参加比赛,考试,以考促学,逐渐培养一支精神面貌好,知识丰富扎实、技术熟练过硬,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的药学队伍。
二、 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扩大医院的生存空间 。发展重点专科,突出医院特色,建立医院品牌,借助媒体扩大 医院对社会的宣传。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服务意识,创造优良的就医环境,使病人满意在医院。
三、建立合理的人员分配机制,科学调动职工积极性,按岗设人,配备一线和临床的用人指标,缩减后勤人员,调整分配方案,在分配上原则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础。以技术含量高低、风险程度大小、工作负荷强弱、管理责任轻重’为导向。改变医务人员往后勤跑,技术骨干往职能科室跑的“怪象”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
四、加强督导检查力度,使管理落到实处。 自“三甲复审”以来,医院按照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各室应遵照执行,并不断改进工作,在此过程中有严格的监督力度,不流于形式。
我为队伍建设献建议范文第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为乡村教育献青春》,我为乡村教育献青春演讲稿。
今天,站在这里,作为本次演讲比赛青年组的选手,我黑发中的缕缕银丝,悄悄提醒我:韶华将逝,青春已近尾声。
但我还是要说:我很自豪。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我自豪,立足乡村二十年,始终坚守着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二十年,光阴似箭,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初踏讲台的那一天。
二十年,时光漫溯,看惯了日升月落的不变,变的是一茬茬学生,一张张由稚气走向成熟的脸。
二十年,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姑娘,我已一步一步逼近中年。七千三百多个日夜,我一刻也不敢松懈。心里惦记的是,辛勤耕耘,能收获桃李满园。
可二十年前,日日走在回家的泥泞小路上,我丧气过;面对乡野孩子的邋遢淘气,我灰心过;出入低矮的农家破房,我叹息过;听着蹩脚的乡村土话,我鄙夷过;读着毫无美感的字词文句,我泄气过我的理想曾是那么丰满,可现实却那么的骨感。我真的,真的,很沮丧。
但我又很庆幸,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淘气的学生知书达礼了;蹩脚的乡村土话被流利的普通话代替了;稚气的文辞变得格外美丽了我这才知道,因自己而变化的日子,才是最美的日子。
我庆幸,在乡村贫瘠的土地上,我坚持了二十年。
二十年来,在深化改革的大道上,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阔步向前。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我们的乡村也是日新月异,覆地翻天。
曾经,诗中的乡村,那样让我迷醉: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田园乡村的优美画卷;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温情乡村的闲逸图景;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是和谐乡村的动听乐章,演讲稿《我为乡村教育献青春演讲稿》。
新时代的春天,美好乡村的蓝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倾力描绘:屋要亮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让人们的心、净化。
我看到:那条回家的小路,已经硬化,已经拓宽;低矮的农家小屋,早已变成华堂广厦;一盏盏路灯照亮了乡村的寂静;一座座垃圾净化池清洁着乡村的肌肤
乡村,城市;城市,乡村。乡村,不就是昨天的城市,城市不就是未来的乡村?我真的无悔生活在这片热土上,更无悔投身乡村教育二十年。
二十年来,我教过数不清的学生,听到过无数动人的话语
老师,与您相处的时间很短,而您对于我的影响却是一生。
老师,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明镜,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老师,您的爱像太阳一样温暖,春风一样和煦,玫瑰花一样芬芳。
为此,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知道,我远没有那么高尚。我坚守的,是做人的根本,一个老师起码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十年,我一直走在乡村教育的路途,我还必须将后面的路走得更好、更稳。我想:
作为乡村老师,我该是青藤,坚韧而修长,为了我的孩子们能由此攀援而上;
作为乡村老师,我该是红烛,燃尽自己,点亮每一个孩子心中理想的火光;
我还应该是蚌,每一个孩子都是我心中珍藏的砂砾,我要用我的爱与关怀来孕育、培养,直到每一颗砂砾都变成珍珠,晶莹透亮。
我曾告诉学生:生在乡村,我们一样可以开放生命的奇葩。就像那田间碧绿的秧苗,那朝天举着花穗的稻谷,那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我还告诉学生:一切的伪装修饰,实现不了我们的理想,建不成我们的美丽乡村。美丽不是一个形容词,它要的是我们的每一个人、脚踏实地的行动。
我还要告诉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美则国美。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你们是一粒粒种植乡间土壤的种子,期待你们破土萌芽、茁壮成长。
二十年,我说了,我也做了。我要说的,还很多。我要做的,也还很多。
逝者如斯,转眼,已是扎根乡村二十载。红颜易老心不老,为了我美丽的乡村,我相信,三尺讲台上,我仍然可以再秀十八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