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范文第1篇
1 工程设备的使用特点
(1) 露天作业:工程设备工作环境几乎都是在较为恶劣的露天进行, 所以对设备的要求更高, 既要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又要保证质量和进度, 万一发生故障能及时排除。 (2) 技术结构复杂:工程设备的品种繁多、技术结构复杂, 涉及领域宽, 且技术更新较快, 所以对使用单位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流动性大:由于施工地点不会固定在一个地点, 工程设备的流动性就进一步增大。设备的转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2 工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目前建筑施工中, 工程设备的日常运行工作存在着影响日常施工的地方,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管理力量薄弱:在施工过程中, 工程项目往往点多面广, 工程设备、人员调动频繁。管理部门盲目地精简工程设备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 或将其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 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脱节, 致使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力量薄弱。 (2) 工程设备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及时的维护保养是保证工程设备正常工作, 充分发挥效能的关键。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 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也增加了维护费用、运转费用, 致使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 (3) 工程设备使用不规范:一般新设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一万小时左右, 合理使用会延长上千小时。否则, 将会提前损坏。施工中, 安排不合理, 为能为设备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 (4) 忽视工程设备的更新换代: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设备的故障及老化现象重视程度不够, 设备的更新换代较慢。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 忽略了工程设备的整体性能, 有的甚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破旧机械和报废机械, 致使机械的故障率大大增加。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威胁, 而且造成整体的施工效率低下, 整体施工成本增加, 结果是工程收益降低, 企业竞争力下降, 最终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3 工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1 使用方面
为了延长施工机械的寿命, 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 (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 , 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 (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 , “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 正确使用机械,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并对工程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 (如燃料电力费、维护费、保养费、工具费等) 挂钩, 并加强对机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 即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施工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 作业地点经常变动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 氯压, 污染, 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少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 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施, 致使机械使用性能降低, 使用寿命缩短, 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 如经常使施工便道保持平整, 及时养护;雨天将便道上的水坑及时填平, 晴天经常洒水, 减少灰尘;修施工便道时因地制宜地减少坡度等, 都对延长机械寿命有利。
3.2 保养方面
对工程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尽管目前不少施工单位对设备的保养有很多的明确规定, 但是还是有不少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赶任务, 往往忽视保养工作, 认为设备在运行中不会出现故障, 从而忽视了设备的日常保养。保养能消除设备隐患, 若不及时保养, 往往会使工程设备出现大的故障, 甚至发生事故。这样既增加维护费用, 又耽误工程工期。
3.3 维护方面
维护工作是延长工程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采用合理的维护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维护实践上通常可采用下列方法: (1) 零件换位。如施工设备上的许多零件在运行中往往承受单向负荷, 从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损, 如果适时地更换受到有均衡负荷零件的位置, 使它们的磨损均衡, 则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刷镀与胶粘修复, 在施工现场运用刷镀胶粘修复工艺, 也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修复失效零件。
4 工程设备的管理
(1) 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 工程设备的种类也更加齐全, 结构更加复杂, 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更高。操作人员不仅要对工程设备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有所了解, 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工程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能力。一个好的技术水平的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工程设备的损坏, 缩短了工程设备的维护时间和维护周期,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健全管理制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 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必须严格按照各种工程设备规定的保养周期和作业范围实行定期保养。维护及保养的费用应在工程设备的使用费划分出来, 专款专用。划分的具体方法应综合参考设备的使用年限、等级等因素, 由公司监督执行。把责任落实到人头上, 并实行逐级考核制度。项目部要坚持执行月巡检制, 对设备的隐患及时检修并做好登记和签字记录, 分别制订工程设备的保养规程, 以作为保养作业和检验质量的依据。项目部管理人员, 应将保养计划下达给操作人员, 即使生产任务和保养计划发生矛盾, 仍应按规定的日期进行保养。并进行检验确认质量合格。倘若对工程设备的修复或更换磨损零部件不及时, 造成更大修理或由此引发机械事故的, 要追究其责任。从而确保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转, 减少故障, 杜绝事故的发生, 并有效地延长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
5 结语
在建筑施工工程项目中, 工程设备的“重使用、轻维护保养”的现象比较突出, 致使工程设备的各种隐患不能及时得到排除, 使设备的安全和完好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应提高工程设备的管理水平, 做好工程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确保工程设备在项目施工中安全、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任务。
摘要:阐述工程设备的基本特点, 指出影响工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并对工程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出一些意见, 最后从维护保养的角度, 阐述了工程设备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工程设备,问题,维护保养,管理
参考文献
[1] 秦玉萍.施工企业项目工程设备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隧道建设, 2007, 27 (3) :115~117.
[2] 沈蓉.工程项目工程设备的维护及保养[J].工程科技, 2008 (1) :84~86.
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范文第2篇
锅炉是一种热力设备,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殊性,所承受的外来冲击力较大,再加上制作过程不严谨,所以锅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现象,这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一个公司要想让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经济效益,就要注重对锅炉的保养和管理。
2 锅炉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
对锅炉管理中,要抓住重点,即安全运行的管理,公司各部门要各司其职,明确职责,且各部门互相配合,加强合作,以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2.1 明确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锅炉自身的种种原因,要想更安全的运行,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较强的责任感,敏捷的思维能力,果断的性格,遇事可以果断作出判断,这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2.2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
2.2.1 严格贯彻实施管理制度。
公司制定管理制度,设立相关部门来贯彻执行制度,管理人员严格遵守制度,各司其职,公司派人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与监督,确保管理制度的实施,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2.2.2 认真做好锅炉运行记录。
锅炉的运行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公司应要求工作人员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做出相关记录,及时的上报,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2.3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为了培养工作人员,提高员工的素质,公司安排各种技术培训班,让员工学到更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和操作技术。
2.2.4 遵章守纪确保锅炉设备性能完好。
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按照管理规定进行操作。这是一种职业道德。巡查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定时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如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2.2.5 实行奖罚制度。
实施奖惩制度,对违规人员进行惩罚,对表现好的人员进行奖励。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维护保养与故障管理
要获得经济效益,就要从基础做起,加强对锅炉的维修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3.1 日常维护
3.1.1 员工在锅炉日常工作中及时对锅炉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记录。如实反应锅炉的情况。
3.1.2 在以上巡检的基础上对锅炉的辅助设备进行保养,这种保养是在锅炉的正常运行中进行的,可有效避免锅炉的破坏。
3.1.3 锅炉维修有小修和大修两种,都是一种针对性的保养制度,小修是对锅炉进行保养,主要包括锅炉清理和设备检查;大修是对锅炉进行修理,主要包括发现损坏部件,及时更换。
3.2 锅炉的附件作用及维护保养
对锅炉的附件及仪表阀门的维修和保养是不可或缺的:
3.2.1 安全阀。
安全阀在锅炉运行中是至关重要的部件,它有减压作用,在维修中如果发现安全阀有问题,工作人员应引起重视,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安全阀和阀座之间若有异物要及时清理;其次,固定后的安全阀不可随意拧动,以免出现事故;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安全阀,避免安全阀和阀座粘住,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3.2.2 压力表。
压力表是测量锅炉汽压和水压的仪器。操作人员根据压力表的测量值来控制锅炉的汽压。压力表的拆卸检查应该移送相关部门,检查存水弯管、三通旋塞、等部件是否正常。压力表应安装在易于观察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压力表重新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安装,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3 水位表。
水位表是用来指示工作人员进行水位操作的仪器,通过水位表的反应,工作人员会及时添水或放水,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水位表的外观应该保持清洁,易于观察,辅助设备要完好无损,及时擦洗水位表,保持水位表的清洁。
3.2.4 水位报警器。
水位报警器能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水位的超标,及时发现问题。水位报警器的正常运行是确保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步骤,要时刻保持水位报警器的清洁,时常检查,确保报警器的准确反应。
3.3 停炉保养
锅炉是供暖设备,所以除了冬季,其他季节都是停止运行的,这时候锅炉的停炉保养尤为重要。首先,锅炉要确保干燥,因为潮湿会造成锅炉的腐蚀。干养法可有效避免腐蚀的发生,先将炉筒内的水放干净,清除炉内的水垢,再将氧化剂放入炉筒内,将锅炉封闭,这样就会保证锅炉的干燥,来年再使用时就不会发生不能用的情况。这种方法要定期检查,时间是半个月一次,更换干燥剂。
3.4 故障管理措施
锅炉故障管理就是发现锅炉问题并采取响应措施消除故障。公司购买先进设备,来测量锅炉,这样可以及时判断锅炉的运行状态,这个过程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如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由于操作不当或维护不良所发生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 结语
无论是锅炉的管理还是维护,公司都要保证他们的高效运行两者要互相合作,相互调节,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其次,确保这些环节高效运行的关键就是各部门互相协作,集体的力量促进公司的发展,为公司牟取经济利益。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对锅炉的管理与保养,主张各相关部门严格遵守规定以保障的锅炉的正常运行,为此提出了下述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锅炉,运行管理,维护保养om/3/view-3724844
参考文献
[1] 李江红,刘亚波,张国平.浅谈锅炉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62-64.
[2] 李全全.浅谈锅炉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J].山东工业技术,2016,05:68.
[3] 樊乐军.锅炉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J].技术与市场,2014,05:299.
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范文第3篇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1103
摘要:通过定量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叙述和分析了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意义和相关制度。从物业设备保养、维修和维护与管理三方面阐释了其基本概念;从前期管理、使用管理、经济管理、安全管理等阐述了其内容;又从接管验收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报告制度和工具领用保管制度等介绍了相关制度。揭示了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方向即向着专业化、智能化、技术化发展。
Abstract: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descriptive study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propert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content and related systems from the property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ree aspects explains the basic concepts; From the early management with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etc.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ts content; From takeover inspection system on duty system succession system report system and tools recipients custody system introduced the related system reveals the property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toward intellig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development 关键词: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 基本概念 意义 相关制度 内容
Keywords: property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basic concept is related content
1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11物业设备保养 物业设备的保养是指物业管理企业主管部门和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对设备所进行的常规性管理、养护、维修等工作。通常采用三级保养制,及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111日常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是指设备操作人员所进行的经常性的保养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润滑,发现小故障及时排除,做好必要记录。 112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由设备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按计划进行保养维修工作,主要包括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进行清洁、调整,按照设备磨损规律进行定期保养。113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是指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洗,部分解体检查和局部维修、更换或修复磨损使设备能达到完好状态的保养。 12物业设备维修
物业设备维修是通过修复或更换零件、排除故障、恢复设备原有功能所进行的技术活动。物业设备维修根据设备破损程度可分为: 121零星维修工程
零星维修工程是指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检修及为排除运作故障而进行的局部修理。 122中修工程
中修工程是指对设备进行正常的和定期的全面检修、对设备部分解体修理和更换少量磨损零部件,保证能恢复和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使设备正常运转。更换率为10%~30%左右。
123大修工程
大修工程是指对物业设备定期进行全面检修,对设备要进行全部解体,更换主要部件或修理不合格零部件,使设备基本恢复原有性能。更换率一般超过30%。 124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指设备使用一定年限后,技术性能落后,效率低、耗能大或污染日益严重,需要更新设备,提高和改善技术性能。 13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
简单地来说,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是指对物业中的设备进行管理、运行、维修和保养工作,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保证使用。现代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以系统的思想、发展的眼光,考虑整体运行质量、效率、技能成本和能耗,利用专业的知识,遵照规范的程序、严格的标准,使用高超的技能,对各种物业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修进行有效的管理。
2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内容
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主要包括前期管理、使用管理、维修养护管理、经济管理 安全管理、增建、更新和改造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等。 21前期管理
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项目建设的前期介入是物业管理市场化成熟和发展的结果,该项工作可避免接管后物业设备使用管理中可能产生的不足或缺陷,并促使其解决在物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节约物业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开支,提高物业管理的质量,使业主及使用人满意。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采购、订货、安装、调试、使用出气管理及信息反馈等。22使用管理
使用管理制度主要有设备使用说明、设备运行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设备运行时出现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等。物业设备根据使用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日常使用设备,如给排水、供电、设备及电梯等;季节性使用设备,如供暖供冷设备;紧急情况下使用设备,如消防、自动报警设备。各类设备都要制定相应的设备运行使用制度。23维修养护管理
维修养护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定期检查、日常保养、维修制度、维修制度、维修质量标准以及维修人员值班制度等。 24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即设备购置时一次性投资的经济性,运用使用时的经济性,以及维护、检修和更新改造的经济性。其最终目的是从设备经济寿命的变化过程中,寻求以最少投资而得到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法。设备经济管理的内容包括初始投资费用管理、维修养护费用和改造费用管理等。
25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物业设备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家对安全性能眼球高的设备实行合格证制度,要求维修人员参加学习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使用安全。 26技术档案资料管理
这是设备的基础管理,它包括设备的登记卡、技术档案、工作档案、维修档案等。
3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意义
31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业主及物业使用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是否认可,甚至决定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内容的服务质量上思考,因此必然促进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服务质量的提高。
32有利于提高物业销售的价格及租金
完美的服务加上完善的设备,才能使物业以较高的租金和售价出租、出售,给开发商和业主带来较好的回报。因此,提高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质量会促进物业销售的价格和租金的上涨。
33有利于保证业主及使用人的生活安全
物业管理企业应尽职尽责管理好物业,使业主及其使用人获得安全感。物业的安全设备,如保安监控系统、消防设备及通讯设备等正常运行都应有可靠保证。这是保证业主及使用人生活安全的重要前提。
34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利润
物业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及能源消耗费用是物业管理财务收支中重要的开支项目。物业设备运行与维护费用、能源消耗费用的有效节约,能使物业管理成本降低,及利润的相对增加。同时,设备维修得及时与否,也直接影响着物业的租售率,对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利润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35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声誉及社会形象
物业管理企业对设备管理不当,而使物业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会给业主及使用人在生活或工作上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声誉及社会形象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4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相关制度
41接管验收制度
设备验收工作是设备安装或检修停用后转入使用的一个重要过程。搞好设备验收工作,对以后的管理和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设备接管验收不仅包括对新建房屋附属设备的验收,而且还包括对维修后房屋设备的验收,以及委托加工或购置的更新设备开箱验收。 42预防性计划维修保养制度
计划维修保养制度是指为防止意外损坏而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一系列预防性设备点检、养护、修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43值班制度
建立值班制度并严格执行,可以发现事故隐患并排除故障,从而保证设备安全、正常的操作运行。 44交接班制度
搞好交接班工作,可以保证值班制度的实施。交接班双方人员必须提前十分钟做好交接班准备工作,正点进行工作。交接班的准备工作包括查看运行记录,介绍运行状况和方式以及设备检修、变更等情况。 45报告制度
建立报告制度可以让物业公司经理、技术负责人和班组长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设备维修管理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46工具领用保管制度
个人领用工具品种根据工种发放;班组领用的公共工具品种;工具发生丢失、损毁;工具因使用时间而发生磨损或毁坏。
结论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更深一步了解了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及其重要性和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我国的物业设备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国外先进的设备不断进人国内市场,随着新材料的大量应用,新设备不断涌现,传统物业设备正朝着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少、效率高、噪声低、造型新、功能多、智能化、系统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也向着全员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物业设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物业设备的功能发展呈现集成优化的态势。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逐步提高,并且向着集团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各种形式的物业设备技术中心、保养中心、维修中心、备件中心及管理中心等服行业,可以使它们根据物业设备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提供专业的服务。
参考文献:【1】丁云飞:《物业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范文第4篇
1 抽油机概述
抽油机是石油开采的主要机械设备, 通过加压的方式来抽取石油, 就抽油机内部结构和性能来看, 可以将其分为两种, 即游梁式和非游梁式抽油机;按照控制系统差异性可以概括为机械式和电力控制式, 不同的操作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由于抽油机自身结构特性, 所以工作原理较为复杂, 主要是通过电力来带动电动机旋转, 带动井下抽油泵, 从油井中抽取石油。
由于我国地域较广, 油井分布密集, 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多达6万口之多, 但是其中多数石油是通过传统抽油机进行开采, 开采效率受到抽油机设备自身性能好坏以及操作技术等因素限制, 有相当一部分机械能量损失在机械作业过程中, 以至于设备利用效率较低, 成本较高。此外, 抽油机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 甚至会造成石油开采成本的增加, 从而降低经济效益。尤其是对老旧抽油机械设备的管理, 对于节约石油开采成本有着突出作用, 对于石油开采企业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2 抽油机设备故障常见问题
抽油机由于自身结构特性, 需要长时间的高强度作业, 所以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 抽油机一旦出现故障问题, 将直接影响到石油开采进度和效率, 加剧施工成本,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抽油机未遵循安装流程, 主要是指在石油开采时未能对相关数据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计算, 致使抽油机横向和纵向之间作用力过大, 造成设备内部结构和驴头等部位出现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设备高负荷运转, 同样会出现裂缝现象。其二, 设备游梁安装倾斜,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造成机械设备整体结构受力不均衡, 长时间高强度运转, 会造成机械设备磨损加剧, 出现损坏, 加之对设备保养部位缺少合理的保养, 很容易造成曲柄销子损坏。其三, 减速箱出现故障, 主要表现在抽油机作业过程中出现噪音, 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串动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由于齿轮错位, 造成减速箱故障。
3 抽油机设备维护和保养措施
3.1 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
抽油机设备日常维护, 主要是基于设备运行原理以及相关运行资料进行分析, 将分析整理后的资料下发给相关部门, 促使各个部门能够对机械设备有所了解, 提高认知水平。结合设备保养工作的相关资料记录, 能够发现设备在冬季和夏季保养工作开展最为困难, 主要是由于夏季抽油机内部工作温度较高, 冬季设备内部温度同外界温度差异较大, 容易造成设备故障问题出现。所以, 在冬季和夏季维护工作开展中, 可以先用工具对设备内部零件敲打, 检查各个零件之间连接是否紧密, 如果螺栓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更换。此外, 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防潮处理, 做好绝缘保养工作。
3.2 安装故障问题维护和保养
优化设备安装程序, 确保各个零件之间的安装能够严格遵循流程, 防止零件出现漏装的现象出现, 一旦设备安装之后, 需要对比相关参数, 确保各项参数能够符合实际设备安装要求。对驴头双顶丝进行检查, 保证双顶丝稳定性;游梁保养工作不到位, 可能会造成曲柄出现损坏。对曲柄的维护, 需要定期进行润滑保养, 将润滑油尽可能的渗透进曲柄销中,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抽油机设备添加润滑脂, 间隔周期在20d左右, 如果不能及时对设备做润滑保养, 可能造成零件磨损。
3.3 减速箱串动维护和保养
减速箱的齿轮之间需要遵循对称原则, 如果设备生产和安装符合标准,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 齿轮之间的作用力相互抵消, 减速箱中应用浮动式平衡原理, 对轴承校准, 如果轴承之间存在的偏差不明显, 设备能够自动校准。对于多数石油开采企业而言, 会面临着抽油机设备老化的问题, 加剧成本, 降低经济效益。由此, 需要对设备定期进行保养, 应用润滑油进行检查, 如果润滑油变质需要及时更换, 防止雨水渗透到油料中, 保证润滑油质量。
4 结语
在石油开采中, 需要借助抽油机进行作业, 由于自身特性, 在长时间高强度负荷下, 会加剧设备磨损、老化, 从而增加石油开采成本。所以, 加强抽油机设备维护与保养是必然选择,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摘要:石油开采需要借助抽油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行作业, 抽油机设备应用成效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石油开采总量, 所以确保抽油机设计能够正常使用, 对于石油开采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抽油机长时间作业会造成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出现故障问题, 所以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能够减缓机械设备老化, 延长使用寿命。由此, 本文主要就抽油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进行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 客观阐述抽油机工作原理, 提出合理的维护与保养措施。
关键词:抽油机,设备,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 李雪莹.论石油抽油机设备的规范化管理[J].科技与企业, 2014 (07) .
[2] 崔晓华, 崔雅桂, 薛庆平, 李绍华, 吴文举.复合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
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维护;管理;合理建议
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被应用到社会各个行业当中。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成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计算机的使用与发展,教育事业与企业都建立了自身的计算机机房,为企业和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也与人们的生活学习日益密切,所以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计算机机房使用不当的危害
伴随着科技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的使用逐渐频繁。这使得计算机的安全也成为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教育事业、企业与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计算机是整个计算机运行的核心,但是由于人口流动较大,计算机机房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学校内部机房,每天应用于教学和外来人口的使用,相关计算机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这也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感染病毒和系统当中的文件丢失的机会。即便企业当中更加重视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性能,但是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威胁计算机使用安全,降低计算机使用寿命。因此,完善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至关重要[1]。
2 计算机机房的维护
2.1计算机硬件维护
1) 机房防静电、防灰尘处理
计算机机房是人流较大的场所,灰尘是细微的物质,是存在在我们生活环境当中的细小颗粒。虽然对我们日常生活没有影响,但是针对计算机的科技部件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灰尘过多的进入计算机当中,会造成计算机主板短路、运行效率过低、计算机风扇受到影响,不能良好排风致使计算机过热,导致主板烧损[2]。计算机运行过程当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机房的使用率过大,计算机没有休息时间会导致计算机过热。因此,计算机机房的技术人员应该注意清洁机房,注意打扫卫生,擦净灰尘,并有效的控制计算机使用时间,减少计算机在使用过程当中的可能出现的威胁安全的因素。同时在使用时应该注意计算机表面与计算机内部的清洁,防止灰尘对计算机产生不必要的危害。计算机使用当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机房内物品摆放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与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不能贴近计算机,导致计算机过热。更要注意机房通风,使其具有足够的散热空间[3]。
2) 机房防震动、防高温处理
计算机运行产生的热量是依靠排风扇的转动进行排风散热的,这样计算机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检查计算机风扇的运转情况,定期针对风扇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机房内每台计算机的运转正常,保证计算机当中散热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计算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应该注意控制,适当调节,将温度控制在34度以下,将空气相对湿度调节至45%到80%之间,确保计算机机房的良好环境,保证计算机的安全运行环境。震动会对计算机产生一定的影响,计算机如果发生震动会导致计算机当中的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学校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3) 注意用电安全与正确操作
计算机的使用必须接入电源,电源的测定是关键。在计算机机房选址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进行电压测量,确保电压稳定。如果电压运行不稳,会使计算机集成主板损坏,发生故障。因此计算机使用要确定用电安全,保证机房的正常运作。正确的操作也是维护计算机机房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员大多不重视计算机的使用,关机时都是通过主机按钮强制关机,这样的危害是容易导致计算机主机的烧损,培养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通过正常方式进行开关机,是确保计算机机房使用安全的重要保障[4]。
4) 计算机各部件组装检查
计算机机房大部分计算机都是台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是通过机箱和显示器组成,机箱当中更是包括很多内容,有显卡、主板、硬盘等等。台式计算机是由很多部分组合而成的,之间的连接也较为复杂。为确保使用安全,计算机管理人员,应该注意检查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防止松动,及时的排除相应出现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机房当中计算机的正常使用[5]。
2.2 计算机软件的维护
1) 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软件的安装成为计算机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计算机软件软件的安装计算机就失去相应完善的功能。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够正确安装正版软件,会导致计算机遭到病毒入侵,导致计算机发生故障。计算机在安装软件时应该注意杀毒软件的安装,网络当中有很多杀毒软件,购买正版就会减少下载过程当中产生病毒。计算机管理人员应该定去查杀病毒,防止病毒进行破坏,有效的防治病毒的滋生[6]。
2) 硬盘保护卡的使用
计算机当中的存储装置是硬盘,应破的损坏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导致重要文件丢失。在计算机使用当中操作人员很可能需要安装相应程序,这就导致病毒的可能入侵,威胁计算机的安全。因此,计算机的硬盘保护卡的使用至关重要,给每一台机房中的计算机安装硬盘保护卡,会起到一定的效果。硬盘保护卡可以将硬盘进行分类,分不同区域进行管理,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操作者在使用时安装或者下载都是用的不被保护的区域,重要的空间会被硬盘保护卡保护,这样在机器当中发现病毒是,秩序重启电脑,计算机就会恢复原有状态,将下载安装的软件全部剔除,减少威胁计算机的因素。
3) 熟悉系统恢复技术
维护机房计算机的使用安全,计算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计算机使用过程当中主要是系统正常运行才能维持相应的操作,在机房计算机使用过程当中,操作者难免误删系统文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这就要求计算机管理人员熟悉软件操作,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避免资料的丢失。运用安装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完善,确保计算机使用安全。因此,计算机管理人员应该使用系统恢复技术进行系统完善,保证系统安全,使得计算及机房能够正常运转,减少损失。计算机专业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面临严峻考验[7]。
3 计算机机房的管理
1) 制定规定
相应规定的制定有利于计算机机房的正确管理。为了保护计算机机房的正常运行,减少相应损失,增加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所以要对计算机机房实行严格的管理规定。例如企业机房管理要明确相应责任人,使得使用个人对计算机负责。针对学校机房管理,要以教师以及学生为管理对象,限制校园机房的使用时间,进行相应的计算机维护和保养。上课使用时,明确每一名学生使用的那一台电脑,做到机房计算机责任制,使用后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故意损坏计算机的行为,约束学生的行为,这也是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使其在使用时充分意识到计算机的安全重要性[8]。
2) 计算机管理员的管理
作为计算机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就是计算机的相应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巧。这有自身具备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计算机管理员一职。所以在学校或者企业选拔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是要进行严格的选拔,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察,相应的技术方面也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计算机遇到问题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应对网络使用过程当中的突发状况,并针对相应的状况进行准确的处理。计算机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预见性,针对计算机使用过程反应的状况进行判断,提前预知计算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故障之后再处理。同时,计算机技术人员更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对计算机应该爱护,不应该因为自身懂得计算机的维护就破坏计算机设备,尽到相应的职责,应该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不能擅离职守。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计算机管理人员规定,严格固定计算机管理人员,避免计算机机房产生的危害,影响学生学习与生活。企业当中应该注重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维护计算机当中的资料安全,防止资料被窃取,造成企业经济损失[9]。
3) 严格要求机房操作人员
计算机机房的使用者是对计算机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正确的使用,能有效的提升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但是由于机房的流动性较大,这使得计算机管理过程变得很复杂,这就要求机房应该制定相应规范,并且将计算机进行设置,限制操作人员对系统文件进行访问。对相关用网人员进行登记,明确使用计算机个人责任制,减少计算机不良使用的风险,将计算机机房的风险系数降至最低。
4) 用软件进行机房管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科技产物也不断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科技产物被应用于监控设备当中,就是保障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计算机机房当中应该安装相应的摄像头,这样的方式不仅能防止操作人员的不正常操作,也能考察计算机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态度。这样有效的维护了计算机机房的用网安全。同时还要在每一台电脑上安装一定的监控软件,并与技术管理人员的主机连接,这样,操作者在不正常操作是会被及时发现,避免危害机房的隐患发生[10]。管理人员通过主控制台可以监视操作人员的用网情况,能够避免不良操作,同时也能够控制图谋不轨人员的恶意操作。
4 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在社会各个行业当中的应用都十分广泛,所以计算机机房的设立时非常有必要的。计算机机房的开设并不只是针对生产生活和带来经济效益,也应该针对计算机机房进行维护和管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计算机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只有管理和维护的能力不断提升,才能使我国的计算机行业不断的发展并得到完善。以良好的计算机用网环境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宗意,王浩.计算机机房维护与管理对策探讨[J].硅谷,2013,10(22).
[2] 谢东娜.计算机机房维护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3,10(14).
[3] 胡沁涵.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考试周刊,2011,10(31).
[4] 巴一,石鑫.大学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10(2) .
[5] 刘坚强.剖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维护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2,11(2) :261-263.
[6] 何燕.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硅谷,2012,9(14):176-177.
[7] 颜洲.浅谈高校机房维护与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9(15):156-157.
[8] 李潇.浅谈学院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98-99.
[9] 刘兰艳,张秋良.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考试周刊,2010,11(15):159-160.
[10] 齐欣.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维护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1(11)
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范文第6篇
由于电气设备质量千差万别, 设备使用分门别类, 因此对于电气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专业化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 电气维护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的电气知识, 还要对企业内部的电气设备情况有足够的了解。
1.1 设备的出厂情况不一样
由于设备出自不同厂家, 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的技术状况不一样;同样是国产设备, 不同厂商因技术与管理水平不一样, 使其产品质量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厂商, 因技术、管理上的差异, 其产品质量不同;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产品, 其质量也会不一样。因此设备投运的初始状态是千差万别的。
1.2 设备使用环境不一样
不同的环境对设备运行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种环境主要有两种:一是设备日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不一样, 尤其是供电设备, 大部分暴露在室外自然环境中, 因温度、湿度、污染、紫外线、日照等有较大差异, 对设备的影响有较大不同;二是设备在电力系统的位置不同, 所承受系统运行电压、短路电流和热稳定时间不尽相同, 尤其是故障时系统短路容量差异较大。
1.3 设备管理人员
好多电气运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业务素质不高, 操作、管理水平一般, 不能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初期故障, 使得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2 电气设备的维护检查
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日常的维护检查, 如果能在设备故障的“萌芽状态”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不但能缩短维修时间还能减少经济损失, 对于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2.1 电气设备的常规检查
(1) 日常巡检。设备巡检是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 为了“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 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设备巡检员是专职人员, 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段的设备巡检, 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 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 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故障点、部位、项目和内容, 使点检人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
(2) 定期点检。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 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 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 (点) 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 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 早期预防, 早期处理, 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设备定期点检主要是指设备维修人员, 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 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 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
2.2 电气设备维护的具体方法
电气设备维护方法与电气设备的种类、技术要求、工作条件与实用工具等密切相关, 一般有以下六种。
看:观察电气设备组成部分的外形变态。如:熔断器是否烧断、紧固件是否松动、绝缘器是否碳化发黑;观察监测仪表所指示的数值或指示装置所呈现的状态。
听:倾听电气设备运行时声音的变化来判断工况。如, 异步电动机单项启动不了, 同时发出“嗡嗡”声;电动机轴承损坏时, 发出“沙沙”声等。
闻:嗅闻电气设备运行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如电气设备因短路、过载等故障导致温升超限时, 可出现刺鼻的焦糊味。
摸:通过触摸电气设备外壳温度来粗略判断低级绝缘设备或一般设备的运行工况是否正常。
测:通过常用测量仪器测试电气设备的各种运行参数和绝缘电阻值。
做:根据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周期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的清洁保养和检查、维护。
3 电气设备维修
3.1 询问之后再拆卸, 清洁之后再维修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 不应急于拆卸, 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 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 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 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3.2 由外及里, 由机械到电气
应先检查设备外部有无明显裂痕、缺损, 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 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 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 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要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 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
3.3 优先检查电源, 由静到动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 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在设备未通电时, 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 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 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 最后进行维修。
4 电气设备的管理
首先, 对电气设备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因此机修车间要加强对配电室及电气修理组的日常工作管理, 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状态,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次, 由于电气设备的管理专业性很强, 企业管理人员应在专业技能上加强对工作的指导, 特别是对关键、重要设备的操作和检修, 更要经常深入到现场进行工作督导,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再次, 凡新建、技改安装的电气设备, 必须经交接试验合格, 方可交付车间 (部门) 投入运行;最后, 要做好对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
总之, 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在整个企业的运行中发挥着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工业不断朝着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使得设备维修管理的水平必须跟上飞速发展的设备状态。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担负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使命, 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将完全借助于生产设备来实现。因此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显得重要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将越来越向设备管理转移, 这就要求电气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必须打破传统管理挂念, 努力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做好本职工作。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工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企业内部电力系统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对目前工业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现状的分析, 探讨在工业企业电气设备开展维护检查和维修策略, 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设备维护的保证, 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护,检查
参考文献
[1] 王跃民.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 2003, 2.
[2] 张方庆.工厂常用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J].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