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化旅游概况范文第1篇
自1980年开始,中国酒店业的 产业规模成倍数地加速发展。酒店的供给量随着需求的扩大而快速增长。2006年,我国星级酒店数量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到2006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酒店 12751家,比上年末增加923家,增长7.8%;拥有客房145.98万间,比上年末增加12.76万间,增长9.6%;拥有床位278.55万张, 比上年末增加21.38万张,增长8.3%。2006年,全国星级酒店的经营情况良好。全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482.86亿元,比上年增加136.17亿 元,增长10.1%;上缴营业税108.12亿元,比上年增加30.96亿元,增长40.1%。至2007年底,中国本土星级酒店已经达到了14326家,其中包括:白金五星4家,五星361家,四星1631家,三星5534家,二星6158家。至2007年底,来自国际酒店管理公司41家公司,67个品牌已经全部进入中国,世界酒店300强排名前10位的酒店集团全部进入中国,共管理516家星级酒店。到2007年星级酒店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全国共有酒店及旅游住宿单位超过30万个,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
在酒店业主要形态包括:
酒店产品更个性化:商务酒店、会议酒店、主题观光酒店、休闲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公寓酒店、乡村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舍。
产品形态上完全与国际接轨,酒店产业形态更多元化:商务+酒店、商业+酒店、地产+酒店、旅游+酒店、会议+酒店、高尔夫+酒店、酒店产业链经营。
酒店产业规模更大:直接产业规模值超过2000亿元,还不包括各种餐饮和休闲娱乐以及酒店供应商等产业链。
酒店产业效益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7年比2006年增加了800多家,2006年的星级酒店是13558家,到2007年为止,仍然超过50%的酒店是出现税后亏损的。
二、上海酒店业的发展现状
结构:上海酒店业主 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星级酒店与社会旅店。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市场与服务的差异上,与其规模大小、档次高低无关。星级酒店提供多功能服务,即除了 客房住宿以外,还有餐饮服务、康健娱乐设施服务、会议设施服务等等。这种服务有深度豪华的,如四五星级等高档酒店,也有简约实用的,如低星级酒店;社会旅 店提供单一的有限服务,即客房住宿。但在客房住宿服务的深度方面,内部存在较大差异,其设施并不都是浅显低档的,有不少是深层次中高档的。如宜必思在上海 的连锁酒店,其客房服务的设施水平不亚于三星级酒店。
现状:截止至2007年底上海共有正式评定的星级酒店374家,其中五星级38家、四星级51家、三星级131家、
一、二星级154家。此外还有25家左 右相当于
四、五星级水平但尚未评星的酒店。从分布状况看,
四、五星级酒店大都集聚在中心城区。尤其是五星级酒店,主要分布在静安、卢湾、长宁、徐汇、浦东 等区的中心商务地带;这与五星级酒店的功能定位和适配环境基本一致。三星级以下酒店相对平衡,全市18个区与崇明县均有分布。从星级酒店经营情况来看,星 级较高的酒店经营情况较好,星级较低的酒店经营情况相对较差。
截止至2007年底,上海有各类社会旅店3460余家,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根据其客房结构的不同,社会旅店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经济型商务旅店,其特征 是在一房两床含独立卫生间的基础上增强商务功能,如有相当比重的单人大床房、客房内配置独立写字桌、软座椅或简易沙发、上网功能等。二是假日旅店,其特征 是一房两床或三床,内设独立洗漱卫生设施。三是青年旅店,其客房特征是一房多铺,房内不设独立卫生间。社会旅店整体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1)价格浮动范 围大;(2)分布面广;(3)新型经济型连锁旅店发展迅速。
酒店存量:2007年上海存量酒店供需的总体状况可以概况为两句话,即“大体平衡,部分酒店略有供余”。这与三年前的“总体平衡,高星级略显紧缺”已经有 所不同。2006年上海旅游酒店的平均客房率为64.8%,与2005年66.43%和2004年68.74%相比,分别下降了
1.63个百分点和 3.94个百分点;其中星级酒店客房率为63.9%,与2005年的65.64%和2004年69.05%相比,分别下降了1.74个百分点和5.15个 百分点,与2002年71.82%相比,则下降了7.92个百分点。上海2006年和2007年这两年每年都有大量新客房投入营运。高端市场领域,在 2007年就增加了23家高星级酒店,客房数达到8576间。其中定位在五星级的有13家,客房5931间;定位在四星级的有10家,客房2645间。经 济型酒店在沪扩张的势头更猛,如汉庭、如家、MOTEL16
8、速
8、锦江之星和宜必思等,2007年新增的客房数超过了1.5万间。加上高星级市场的 8576间客房,2007年上海新增客房总数至少有23576间。二是酒店房价升涨较快,抑止了部分消费需求。上海酒店业如此猛烈的发展态势,着实令人担 忧。如果不加控制,上海酒店业将出现五个趋势:总体上供过于求,客房入住率峰谷差扩大,房价呈现不稳定状况,中低档酒店难以为继,酒店业健康发展受到威胁。
借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东风,以及旅游、会展经济的迅速走热,上海已成为亚洲五星级酒店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2006年上海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达到 了1406.43元/天,入住率保持在70%以上。受旅游、会展经济和奥运会等因素的推动,众多大型跨国公司都积极在沪拓展高档酒店市场,国际酒店集团十强在上海拥有和管理的高级酒店为54家,申城高星级酒店的国际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问题:虽然沪上高星级酒店房价连年攀高,但国内有限的高档客源市场基本被国际酒店集团所垄断。这些国际酒店集团还把发展经济型酒店作为未来强攻的目标,不断向中低端领域渗透。
而众多内资酒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只能竞相降价,导致亏损严重,最终只能以交纳高额管理费用为代价交由国际酒店集团代为管理。近年来,沪上内资酒店翻修后 挂上国际酒店集团品牌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虽然高星级酒店平均房价有所上升,但部分转交管理权的内资酒店初始投资方获益有限。
后沪上酒店业也将不再是星级酒店“一枝独秀”,品牌经济型酒店、奢侈酒店乃至富有特色的家庭旅馆,都会是今后酒店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中低档住宿业将被品牌经济型连锁酒店进一步“洗牌”,低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可能继续下降。
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需要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38万人次,高峰期每天将接待70万人次,这就意味着需要63万个酒店床位,而上海 仅拥有酒店床位26万个。按国际管理,酒店客房数和就业人数之间的比例是1:1.1,即每100间客房需要员工110人,而这个比例在国内是1:1.5- 1:2.5。以此推算,到2010年上海酒店业的人才缺口约在50万人左右。
对策:(1)预测的市场需求与现有供应之间存在缺口,需要不断新增酒店来保持动态平衡。(2)酒店的增加要以常态发展的需求为依据,不可无所节制。一是 《三年行动规划》确定的目标所带来的新增需求,即三年弥补547.34万房夜次的缺口、平均每年新增182.45万房夜次;二是2010世博会带来的半年 7000万人次的需求。客房供应量的新增应以常态的需求发展为参照系数并与其保持动态平衡,即以三年行动规划的需求为依据,而不应以诸如2010世博会这 样某个高峰时段的特殊需求为目标。(3)世博会期间的高峰需求应以多途径多渠道来消化解决。例如:动员起用所有的服务公寓、酒店式公寓和其他非酒店住宿设 施及民间住宿设施;动员起用农村和城镇居民家中的空余住房;充分利用上海周围长三角地区的住宿资源(现代交通大大缩短了上海到苏州、无锡、杭州甚至南京等 地的距离,使这一方案成为可能);参考借鉴其他世博会承办国的经验和方法(如西班牙租用国外游轮)等。趋势:随着近几年国际会展及旅游业的升温,造成了在一些国际会议、商业活动期间,
酒店出现了“一房难求”的供应短缺局面。未来几年,上海酒店市场的需求受宏观旅游、世博会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将处于上升之中。上海高档酒店业前景无限,将成为未来主要的投资聚集中心之一。
上海酒店发 展布局发生了变革。一方面,随着上海经济发展向外延扩展,传统的近郊一带正形成新的cbd地区,经济、人口、商业开发、办公也在向新兴cbd地区聚拢;另 一方面,市中心板块内酒店布局已经饱和,迫使酒店布局点向外扩展,并向新兴cbd地区靠拢,形成新的酒店聚集区。以金桥office park ii为代表的新兴cbd正成为标杆,区域内汇聚了华美达等一批高星级酒店,以及众多世界500强企业。
与此同时,酒店的价值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由单纯的服务业,转向既涵盖分享服务性行业的高价值,又涵盖作为不动产性质的优质投资型物业。产权式酒店是其发展类型的代表,具有低风险、稳固收益、长久运营的价值体现,受到投资者的热切关注。
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将迎来新一轮的宾馆酒店建设和改造高潮。上海必须改造400多家和新建300多家宾馆,才能满足潜在的需求。世博会游客的消费模式多种多样,需要大量多样化的住宿条件,这将为酒店行业创造巨大的增长潜力。
上海高星级酒店房价和入住率的持续提高推动酒店投资大幅增长。截止06年底,上海待评、在建和待建的高星级酒店数量达到86家,是四/五星级酒店数量的 1.25倍。2008年新建酒店开业数仍较多,增幅预计在10-15%,但2009年开始数量将明显减少,增幅预计在10%以下。
上海市文化旅游概况范文第2篇
唐山旅游资源基本状况
唐山市地处中国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毗邻京津、南临渤海、北靠燕山,全境东西广约130公里,南北袤约150公里,西距北京180公里,西南距天津120公里,东距秦皇岛125公里,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素有“京东宝地”之称,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镇。唐山拥有山、海、林、岛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兼具历史与文化内涵的长城、皇陵等人文景观,是环渤海旅游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面向海外旅游者的“长城民俗”、“海岛观鸟”、“地震”、“陶瓷”、“蒸汽机车”等特色线路及专项旅游项目已经进入国际旅游市场。
唐山资源丰富,北部山区盛产板栗、核桃、苹果、红果等干鲜果品,“京东板栗”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中部平原盛产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农副产品,素有“冀东粮仓”之称;南部沿海既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又是著名“长芦盐”重要产区,“东方对虾”享誉中外,河蟹、海淡水鱼、贝类等水产品产量居河北省第一位。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和中国著名的瓷都。
唐山背山临海的地理格局、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和特有的地方历史文化,造就了多种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北部长城沿线风貌古朴,原汁原味,荟萃了明长城的精华。迁西水下长城、迁安大理石长城、鹫峰山“干砌长城”、长城砖窑“左三窑”、喜峰口、青山关皆为长城妙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之一。
唐山为世界所知,多半是因为1976年那场大地震,和震后的重新崛起。在短短10年时间里,唐山人民在废墟上重建了一座崭新的城市,1990年,唐山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荣誉奖”。
南部沿海一线集海滨、海岛于一体,水清,沙软,潮平,消暑休闲,引人入胜。唐山文化科普旅游内容同样丰富,你可以到地震遗址、抗震纪念碑和纪念馆感受大自然无比的威力和人类重建家园的勇气,也可以到蒸汽机车、陶瓷生产线及开滦井下旅游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工业文明。
自然旅游资源
唐山依燕山,跨平原,临渤海,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和海域。背山临海的地貌格局、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旅游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山、林、湖、海、岛等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兼备。
(一)南湖公园 2008年以来,唐山市实施了扩湖及景观绿化、垃圾山封山绿化、市民广场、景观道路等一批生态化改造工程,形成水面11.5平方公里,植树120余万株,修建各类道路40公里,建成110处景观和20多座桥梁。昔日人迹罕至的废弃地嬗变为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创造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建设奇迹。据了解,南湖公园先后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国家风景区,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首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休闲示范区”,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走科学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信心和成果。
(二)菩提岛
菩提岛动植物资源丰富,为河北省两个生态开发旅游示范区之一,国际观鸟基地,动物400余种,植物168种。春夏秋季,奇花异草,鸟唱蝉鸣,一副纯自然风光,置身其间,深有返朴归真之感 ,菩提岛自然特点可归纳为“八岛”之奇:
1、荒岛。北部多草滩、草地、灌木,为荒岛景观, 因人迹罕至,登岛体验有洪荒、孤野之感。
2、海岛。该岛是经潮流作用形成的蚀余性岛屿,海岛特色明显,游人可充分体验吃海、住海、航海、观海的情趣。
3、沙岛。全岛为沙性,•沙丘密布, 地势平坦,可进行沙浴、沙雕、日光浴等活动。
4、大岛。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1公里。•打网岗东西长13.5公里,均宽50米,是我国北方海域最细长的岛,并形成我国独有的双道海岸线。
5、绿岛。 全岛草木丛生,有多种乔、灌木及花草植物,植被覆盖率达98%。
6、鸟岛。因植被茂盛,人员稀少,咸淡水及食物丰富,每年吸引着400余种鸟类来此栖息、繁衍,成为名副其实的“鸟岛”。
7、日月岛。岛东南有状似弦月的月岛 。在特定的日子里,可以观赏到“三日同晖”、“三月同晖”的奇景。即在天空、海中和沙滩上同时有几个太阳(月亮)争辉。
8、佛家岛。岛上有建于明 朝的“朝阳庵”遗址和建于清朝的“潮音寺”,前者现存残碑一块及瓦砾,后者现有后殿五间,内 有佛像及雕刻的500罗汉,刻工精细,前廊石柱有精致的石雕及楹联数副,足见当时佛事的鼎盛。
(三)大城山
大城山古名唐山,清末乔屯镇称唐山镇,为区别唐山(地名)与唐山(山名),于本世纪30年代唐山(山名)改称大城山。大城山公园内封建社会时期的古遗址也很多。较著名的有唐代的兴国寺、古石城、姜将军墓和神庆庙;元代雹神庙等。随着寺院、宗庙的兴建,佛、道文化也相继传入。传统庙会,祭奠活动使大城山倍加神奇。历代宗师传经诵典,文人墨客作文赋诗。大城山文化也初具特色。
大城山公园游乐区建在一片开阔地上。西部为生肖园,用中国传统十二生肖构思布景;东部是娱乐区。游乐区共占地13公顷。绕过中央水池,向纵深而去可达主峰。 植物区在游乐区东侧,到了这里,再也看不到开阔景色。向东、向北到处是曲路。在辨不清方向的丛林中穿行,还真会让你担心找不到归路。植物区占地多达23.36公顷,由宿根花卉区、月季园、牡丹园、芍药园、水上植物区、秋景区及将军亭、芳草亭、晓风亭、观赏亭、姜将军碑等景点组成。其中最令人惊奇的要数那株根植山岩的大榆树,长满枝叶的树干宛如奔跑的雄鹿,令人叹为观止。整个植物园翠荫遮盖,绿草如茵,花香鸟语,完全不像是在闹市区。 动物区位于大城山公园西北角,占地24顷。因地势复杂,素有九曲十八弯之称。在九曲十八弯地域内分布着食草动物、猴山、中型动物、猛兽房、百鸟房等景点。目前,有供游人观赏的动物40余个品种300余只,其中孟加拉虎、东北虎、白天鹅、褐马鸡、蓝马鸡、梅花鹿、猕猴、双峰驼等动物属于国家公布的
一、二类保护品种。而金钱豹、雄狮、苍鹰、兰孔雀、短耳(左号右鸟)、黑秃鹫各具生态特色,或令人惊诧,或令人胆寒,或令人叫绝。根据规划,部分食草动物、大型禽类动物还将放养。那时来到这里,人们会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会油然而生回归自然之感。
大城山公园作为唐山集游览、观赏、举行纪念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名胜,正以越来越美丽的面貌迎接游人的到来。
人文旅游资源
(一)李大钊故居
唐山李大钊故居位于乐亭县大黑坨村,建于1881年,座北朝南,占地面积为1010.1平方米。系冀东农村典型的穿堂院形式砖木结构建筑,周围有砖墙环绕。故居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前院东侧三间厢房是李大钊的伯父李任元教学馆旧址,西侧为碾棚。自中院往北至后院,又分为东西两个半院,李大钊住东半院,西半院是其三祖父李如璧的住所。中院有东厢房三间,李大钊就诞生在此房的北间屋里,屋里陈列着李大钊母亲的遗物。
东厢房北面为三间正房,西边一间是从中院到后院的穿堂屋,另外两间为住室。室内陈设的是李大钊夫妇及其祖先的遗物。李大钊幼年时期和结婚以后,曾长期在这里居住。后院东边有两间厢房和棚子,厢房为贮藏粮食的地方,李大钊经常在这里 读书、习字、写文章。西院是李大钊革命事迹陈列室,陈放着李大钊生平照片、手稿、书刊、遗物及有关资料。
(二)景忠山
景忠山,位于迁西县城西北15公里处,三屯营城南,海拔610米,素有“京东名岫”之美称。 据史料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明初于山顶建三忠祠,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蓟镇总兵官马永重修三忠祠,并在祠东增建碧霞宫,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渐兴盛。此后,戚继光等蓟镇官兵经常登临此山,留下许多名篇佳句。崇祯八年(1635年),碧霞宫毁于火灾。后善首张天礼、住持性春率众重建碧霞宫正殿,明毅宗拨帑金增置了配殿及上下牌坊。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登临此山,别山法师性在出知止洞迎驾,“对诏称旨”,龙颜大悦。顺治九年(1652年),性在被请入皇宫万善殿供养。顺治十六年(1659年),世祖“以建储之议远卜元君,赐银千两”。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又拨帑金二万,重修殿阁及山上山下附属建筑。从此,景忠山名扬天下。康熙皇帝即位后,多次登临景忠山,先后为景忠山题写了“名山初步”、“天下名山”、“灵山秀色”等匾额,并赐重达十六斤四两的金娘娘一尊、大藏经一堂。此后,景忠山古建群又经多次增建和修缮,愈加壮丽。 至清末民初,景忠山已有山脚署院、四帅殿,
一、
二、三道茶棚,灵官殿、朝仙门、望海楼、南天门、碧霞元君殿、三忠祠,东山玉皇庙、鬼王庙,西山舍利塔群等近百座建筑。这些建筑,为1872级台阶台阶所串联,错落山间,蔚为壮观。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景忠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拨款修缮碧霞元君殿及其附属建筑。1960年前后,由于年久失修,山腰两道茶棚和峰顶东侧古寺庙相继自然倾塌。“文革”期间,峰顶寺院、僧舍和山脚四帅殿、头道茶棚等先后被毁。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大地震,除碧霞元君殿外,景忠山上的古建筑损毁殆尽。
1992年,当地政府和群众为发展旅游事业,繁荣地方经济,开始修复景忠山庙宇建筑。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施工,到次年下半年,山上山下的寺庙建筑基本修复完毕。古老的景忠山犹如枯木逢春,恢复了往昔壮丽的容颜。景忠山不仅历史悠久、庙宇众多,其自然风光也以峭拔绮丽名闻遐迩。那高耸的危崖、蔽日的苍松、飘渺的雾岚、幽僻的岩洞,似天然的诗篇,流淌的画卷,充满了美丽与神奇。《重修景忠山功德碑序》曾这样写道:“试言其形势,奇石突起,怪树游龙,幽洞常滴,险壑万丈,非不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此犹寻常景色。若其变幻恍惚,忽深于染,忽净于洗,或雾截山腰,或霞横树梢,或淡烟隐隐,摇荡晴晖,或岚气浮浮,掩映曙色,日照之而成紫,月临之而生白,风吹之而声吼,雨洒之而润寒,插天挂汉,龙虎肖形。至于白云飘渺,若抱树而流,携石而走,势与醉石共悬,泽同瀑布争泻,散则如蝶,结则张幔,千态万状,巧绘之士未能描其万一也”从宗教门类来看,景忠山融儒、释、道三教于一山,因此历来香火极盛。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这里都将举行规模盛大的传统庙会,届时香客云集,热闹非凡,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景忠山,不愧为钟灵毓秀的历史文化名山,旅游观光的乐土胜地。
旅游业对唐山产生的影响
上海市文化旅游概况范文第3篇
2012年9月 正式注册洛阳壹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洛阳万达店正式开业
2013年投资百余万元建设1600平米的360度韩式恒温室内影棚及洛阳首家专业水下摄影基地
经营面积从最初的1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数码店、万达店及实景基地共2000多平方米
期间合作媒体及商家有 烽火杂志 、 GOGO杂志 、洛阳FM92.7交通广播 洛阳FM102.1私家车广播 、洛阳升龙集团 、美景阁 、建业成龙影院 洛阳万达院线等各大媒体
我们有专业的摄影.化妆.网络.销售团队提供最专业最权威最高端的服务 为您打造时尚靓丽的婚纱视觉摄影.
我们一直秉承着对艺术的执着,致力于主题样片的研发和高端客照的创作,主张一对一的拍摄服务。服务上,秉承四对一的服务模式,以全身心为顾客服务、 全力满足顾客需求、顾客至上为服务理念。
我们凭着先进的管理,领先的技术,个性化优质服务和产品,受到新人及业内同行的欢迎和尊重。
视觉艺术的魅力就在按下快门的瞬间爆发,捕捉您不同寻常的一面
上海市文化旅游概况范文第4篇
旅游规划项目组通过一体两翼把五个区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一体包括生态保育区、中部综合服务区、南部休闲娱乐区,两翼是东部体育休闲度假区和西部商务会议度假区,从而形成了一体两翼五区的风景区整体布局结构,游览区位于金石滩风景区的东南部,区域总占地面积8.00平方公里。该度假区共包括渔人村景区、金石度假区异域风情高尔夫球运动区、海蚀地质地貌景区。突出高尔夫休闲度假区,保持国际一流,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解决旅游观光的季节性问题。
房车旅游规划项目的开发和旅行房车营地的建设是紧密相连的,参照国外的经验,大连房车营地应以自驾车营地、帐篷露营场、拖挂车营地、移动别墅营地为主。成熟的营地包含有环保性的室外娱乐项目:漂流、垂钓、骑马、滑雪、高尔夫、徒步游、户外温泉、野外考察、登山探险等。房车旅游会将旅行社、酒店、房车俱乐部、汽车租赁公司、房车营地等构成一条产业链,用互动联营的方式结合起来。
上海市文化旅游概况范文第5篇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南临南海,幅员辽阔,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市内人口98万,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130万人,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台山目前拥有台山核电站和国华台电两大央企,以及从事重型汽车配件制造的富华重工等大型企业,这三大企业给台山市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样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医院简介
台山市人民医院坐落于台山市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34年10月。经过近80年的发展变迁,目前已成为台山市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科室设置最全的一间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颐养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正在申报广东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同类医院前列。
医院占地面积118051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717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48539平方米,病床设置800张,实际开放床位870张,现有员工1150人,专业科室设置齐全,临床科室30多个,达到三甲医院的要求。
医院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文明医院”、“百家文明医院”;被定为“省基本现代化建设试点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多次被评为江门市、台山市先进单位;2011年3月,入选“2010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
三、业务情况
医院年业务收入3亿元以上,年门诊病人80万人次以上,年住院病人2.8万人次,年手术8000多例,固定资产超过2.7亿元,人才配置、技术力量、医疗设备处于全省县级医院先进水平,在五邑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
四、设施设备
台山是著名侨乡,多年来,在各级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断奋斗、进取,医院的整体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大,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兴建有门诊大楼、外科大楼、行政楼、妇婴楼、周佩卿介入治疗楼、急救中心、老人颐养中心、李星衢综合楼、内科大楼、内八区楼、黄劳潜华肿瘤治疗纪念楼、护士学校楼等;拥有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如64层西门子CT、MR、DSA、DR、CR、数字化多功能X光机、钼靶乳腺X光机、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智能超声系统、电视腔镜系列等,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130多台,1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 24 台,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 展望
根据国家的有关卫生建设战略规划,台山市人民医院是台山市区域性的三级医疗服务中心,除了担负着全市的医疗急救和社会救助任务外,还肩负着全市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支持、指导、培训的重任,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目前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正全力以赴地进行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并计划于2012年5月份评审。医院将以创建“三甲”医院为契机,促进医院更大发展。
台山市人民医院
上海市文化旅游概况范文第6篇
中国歌剧的发展,自三十年代开始进入探索期,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形式出现。
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总有作品近百部之多。
中国新歌剧的最初尝试
一九二七年阎述诗 (1905-1963) 创作用民乐伴奏的舞台歌剧「高山流水」,阎述诗多才多艺,自已写剧本,自已谱曲,自导自演,还亲自参加灯光布景的设计制作,「高山流水」情景交融,再现了春秋时代的音乐盛况和善乐者辈出的高文明社会。
阎述诗继而又创作并演出「梦里桃花」及「疯人泪」、「孤岛钟声」、「忆江边」等歌剧。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大批爱国志士离开东北进入关内,阎述诗不惧艰险,在编演揭露日寇侵略罪行的歌剧「风雨之夜」后,离开东北入关。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 - 阿隆?阿甫夏洛穆夫
阿隆?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ashalomov (1894-1965) 是从小生长在中俄边境华人聚居小镇上的俄罗斯犹太人,出身苏黎世音乐学院,在广泛搜集中国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以传说故事和传统戏曲音调创作歌剧「观音」及音乐剧「孟姜女」等,是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较成功的实践。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在中国民族化乐剧乐曲创作、音乐教育、管弦乐队组织、音乐社团组成、中国音乐的国际交流及通俗音乐提升上,都曾做出重要的贡献,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
热心中国音乐的齐尔品
齐尔品 (Alexander Nikolaevich Tcherepnin 1899-1977) 曾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谱写歌剧「蚌壳」(后更名为「农夫与仙女」)。
齐尔品深为贾宝玉、林黛玉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所吸引,认为是谱写歌剧的好题材,有把「红楼梦」编成歌剧演出的构想,可惜答应编写剧本的鲁迅逝世,这部歌剧也就没了下文。
发展探索过程中较成功的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