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优质课教案范文第1篇
袋
鼠
一. 活动目标
1. 感知歌曲旋律的亲切,舒缓,感受袋鼠妈妈和宝宝相亲相爱的情感。
2. 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边唱歌曲边和老师做游戏的愉快。 二. 活动准备
1. 袋鼠图片,袋鼠快乐生活的视频。 2. 歌曲《袋鼠》的录音。 三. 活动过程
1. 复习歌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那今天呢老师又带了一位动物宝宝,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呢?(教师出示袋鼠图片)。那刚才小朋友门卡闹的是哪位动物宝宝?(袋鼠)。好,现在呢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袋鼠宝宝,我们一起看看袋鼠宝宝他是怎么生活的?(教师播放视频)唉,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袋鼠宝宝他们生活得快乐吗?喜不喜欢袋鼠?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快乐的袋鼠宝宝呢?(想)老师也很喜欢袋鼠宝宝,所以呢今天老师准备了一首儿歌《袋鼠》,我们先听一听袋鼠宝宝是怎样唱的吧!(播放录音)
2. 学唱歌曲袋鼠。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袋鼠宝宝,乖乖)那老师再唱一遍,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还有什么。 ① 教师范唱。老师唱的好不好听?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学一学呢?(想) ② 师幼一起学唱歌曲(可轻轻摇头)。小朋友们谁知道歌词“乖乖”和“相亲相爱”是什么意思?(请幼儿回答)幼儿:乖乖袋鼠宝宝。教师:那你们的妈妈爱你们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理解相亲相爱一词)。
③ 教师和幼儿再来一起学习歌曲。 四. 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唱儿歌。(动作里面可体现出袋鼠妈妈和乖乖相亲又相爱的感情。游戏可多进行两次)。 五. 结束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教的儿歌小朋友们学会了没有?那回去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唱一下,好不好? 附儿歌: 袋 鼠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着乖乖。
乖乖和妈妈啊相亲又相爱,相亲又相爱。
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效果还不错,幼儿表现很好,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有所体现,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不足之处还是比较多,主要有:1.教师自身设备耳麦声音太大,听觉效果不太好。2.教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准备的太多,不宜小班幼儿学习。3.在准备过程中把课前需要做的东西拿到了课堂教学中。如:认识代数和了解袋鼠的活动,这也是导致课堂导入太多的主因。4.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在事先准备音乐时没有和自己要教的音乐配套起来,导致幼儿听起来模糊不清。希望在这第一次的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快快成长,成熟起来。
蝉优质课教案范文第2篇
青介学区
波斯猫呦呦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名称和现象。
2、学生乐意去了解不同的自然灾害,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2、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面前能做到不害怕。 教学准备:教学ppt《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读,明白本节课的重点。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灾害?你知道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出示地震时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地震的危害。
请学生说说地震的危害,继续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地震的危害。
讲解我国是一个多震国家,每年发生的地震有几千起,但是像汶川、唐山大地震这样的
7、8级地震很少发生。
让学生回忆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地震的危害有: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沙等。
2、认识泥石流并了解泥石流的特点。
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
泥石流的危害: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及其他场所设施。 发生泥石流时如果你在山上应该怎样走?(往山上走)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等设施,导致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3、分别认识暴风、洪水、山体滑坡。
暴风:暴风经过居民点天空中便飞舞着砖片、断木等碎物,因风速很大也能使人畜伤亡,树木和电线杆破环,给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洪水:是最常见的并且危害最大的一种。一年中出现的次数多,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不仅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卷走我们的粮食、衣物等物品,并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
山体滑坡: 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的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
4、雷电天气的认识。
雷电天气:在雷电现象发生时,产生强大的雷电电流,由人的头顶一直通过人体到两脚,流入大地。
在雷电天气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远离树木,高压线、电线杆等危险物品,躲到空旷的地方)
5、冰雹的认识。
在冰雹天气应该减少外出,严重的冰雹会对汽车、窗户、庄稼进行危害。
二、小结:
1、请同学区分不同的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外出之前看天气预报,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尽量不外出; 地震时,雷电天气避免外出,如果在外面就要远离大树在空旷的地方。
蝉优质课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二声部练习时做到声部的和谐统一。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律动练习
3.发声练习
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HU”来模仿。
4/4 5 --- | 5 --- |
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板书:
4/4 5 5 5 5 | 5 5 5 5 |
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我们来试一试加入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分组练习)
2/4 (1)5 - | 5 - | 5 - | 5 - |
HU
(2)3 3 3 | 3 3 3 | 3 3 3 | 3 3 3 |
叮叮当,叮叮当,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学生三声部合作练习。
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x x xx | x x xx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叮叮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学生合作练习,最后一拍可加入“嗨”练习。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铃儿响丁当》,边听边想想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高兴,欢乐,愉快,活泼。)
2.简介歌曲
这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作于1857年,又叫《雪橇歌》。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但我们大多是从电视上见过雪橇,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们讨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说一说)一般都使用马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
3.学唱《铃儿响叮当》
1)聆听范唱。想一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根据色块回答)
2)学生随范唱轻轻唱歌词。(这首歌曲耳熟能详,估计大多数学生非常熟悉旋律)
3)听唱练习后师纠错,重点练习弱起的地方。
第三部分的最后几拍能一直强吗?(就像雪橇慢慢走远)
4)歌曲处理
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扬鞭歌唱。
思考:假如我们坐在雪撬上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
强调: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跟着歌曲伴奏演唱。
4.二声部练习
教师可重点加入到二声部里练习
5.营造氛围
1)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器为第
一、三部分伴奏(铃声、马蹄声),出示节奏。
2)全班同学拍手齐唱(也可以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四、拓展
1.《铃儿响叮当》是一首西方的圣诞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英语版的《铃儿响叮当》,一起来唱一唱。
2.学生说说圣诞的来由。
学生说一说
师:圣诞节对传统的基督教徒来说,是在庆祝耶稣的诞生。他们会在圣诞节的早上去做圣诞礼拜,以纪念耶稣和发扬基督的精神。不过一般的人已把它看成一种大众化的民俗活动,是一个大家分享彼此对于家人、朋友甚至于他人的爱与关怀的日子。
五、小结
唱着《铃儿响叮当》,模仿坐雪橇的感觉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以闯关的方式进行教学,共五关,设计的这五关分别是:第一关视唱高低声部的前八小节;第二关合唱这两条视唱曲;第三关加词合唱这两句;第四关唱歌曲中前后四次的合唱;第五关唱整首歌曲。每一关都有一定的要求,从音准、音色、和谐度等各方面要求,把好每一关,环环相扣。第一关的视唱,音准是最重要的,我采用视唱、跟琴唱、小组比赛这三种方法,学生在竞争中学唱,也乐意去学,学的还不错。不仅在音准上我要求他们准,并且在声音上,也要求他们统
一、和谐。由于基础打得扎实,在接下来的几个环节的学习演唱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跑调或声音不和谐的现象。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方面,要攻克这座堡垒,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坚持不懈。
蝉优质课教案范文第4篇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三、教法、学法设想: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作业设置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积累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国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5、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7、学生自由散读。
(三)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 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师参与讨论。 (1)难点预见: A、词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
(提醒学生注意加横线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 B、句子:
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2)处理措施:
A、让学生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师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以b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
3、总结交流:
(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
(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
(四)研读,赏析文章: 故事引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由此引申:
1、集体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其原句分别用《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按照板书提示分组讨论完成,后总结再板书)
{提示板书: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见上,略)
(4)按照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原文。 自背。互背。齐背。
(5)问题引申: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
(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周围实例及社会贪污腐败现象 、“八荣八耻”精神,自由交流感想。指定优秀代表发言)
(五)朗读,积累词句:
学生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思考完成下列任务: (1)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自己思考,小组交流,个人回答) 警句推荐:
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2)积累文章或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于读书笔记上。
(六)作业设置: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蝉优质课教案范文第5篇
作者单位:淇滨区牟山小学 任教学科:语文 年级:三年级 姓名:熊丽楠
联系电话:1503926959
2 《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能够主动关注身边的火灾现象,形成初步的消防安全意识;养成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理解和尊重消防武警的劳动;自觉遵守消防法规。
教学重点:树立火灾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幻灯片或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事例导入:
2005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
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发生因学生野炊引发大火,当场烧死学生29名,重伤1名,轻伤3名的恶性事故。
2008年11月14日早晨,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
同学们,看到这些,你们想说点什么?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引以为戒、今天我们就来更深入的了解火灾,并学会必要的自护和自救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板书:防火自护
自救安全教育)
二、进入新课 :火,给我们带来了光明,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
(一)、让学生带着“对于消防安全方面你想了解些什么?”这个问题思考。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里需要,让学生体验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二)、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实录,从中学习安全用火用电的必要性,学习防火自护、自救知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三)、认识基本的灭火工具和标志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防火标志与灭火器材无处不在,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到处都可以看到,看看这些灭火工具和常用标志,你认识哪些呢?
(1)出示常见灭火器材,指名说。
(2)考考你。
(四)、校园防火常识与疏散逃生
(1)出示相关图片。
(2)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疏散逃生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3)你参加过紧急疏散演练吗?说说你的演练经历。
(五)家庭防火常识与逃生
出示相关图片,同桌互相说家庭火灾如何逃生。
(六)师生共同总结逃生方法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七)、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地址要报详细:
XX市XX村XX路XX号、如:(什么东西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号码是XX)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八)竞赛活动,巩固要点。(设立主持人,四小组记分比赛。)
1、抢答题。(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如: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三、总结:
蝉优质课教案范文第6篇
2、体验自己绘画邮票的乐趣。
重点:
了解邮票的用途以及相关的知识。
难点:
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邮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邮票》
2、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用过的邮票。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信件师:小猫咪写了一封信给我可是不知道怎么了,它又被退了回去,邮局的叔叔说,小猫咪的信上少了一样东西,所以不能邮寄。你们猜猜看,小猫咪的信上少了什么呢?
猜谜语并揭示答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什么?
师:唉呀,原来是忘了贴邮票了。
师幼总结邮票的作用。
二、观赏邮票。了解邮票票面组成。
师:小朋友,你见过邮票吗?你见过的邮票是什么样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邮票的作用与组成。
师:邮票有很多种,上面的图案也各不一样。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邮票,看一看,说一说,邮票上面有什么。找一找,邮票上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着重看图案、内容、价钱师:小朋友,和你身边的朋友把邮票放在一起看一看。邮票上有相同的地方吗?把相同的地方找出来。(都是矩形、有图案、齿孔、中国邮政、CHINA、数字)
三、再次观赏邮票,认识票号和票种。
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看看我的邮票,咦,怎么在这下面还有一行数字2004-3,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这是邮票的票号,表示这是2004年的第3套邮票)师:在票号的后面还有一行数字(4-1)J这又表示什么呢?
师:对了,这是邮票的票种,4表示这套邮票有4张,1表示这是第1张,还有第2张第3张和第4张。
师:J是纪念邮票的缩写,还有字母T是特种邮票的缩写。
观赏最早的邮票。
四、欣赏集邮册。
师:小朋友,邮票好看吗?喜爱邮票的人们会把邮票收集起来,专门放在一个本子里,这个本子就叫“集邮册”,小朋友带来了邮票,老师也带来了很多集邮册,等一会儿我们可以再看一看,注意,不能把邮票拿出来,翻的时候要轻轻地,要爱护邮票。
师:邮票收集起来有观赏性,以后还有升值的空间。
五、幼儿设计邮票。启发幼儿构思要新,线条要流畅。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来设计一张属于自己的邮票吗?你可以画上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还可以画上人物,也可以画上你见过的比较漂亮的建筑,最后也请你为你的邮票写上邮资、年份等等。别忘了还有四边的齿孔也要画上,这样就可以剪下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