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后一片树叶范文第1篇
时间管理
李践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要问自己:对父母是不是已经无怨无悔了?对家人是不是已经竭尽全力了?对工作是不是已经全力以赴、认真负责了?对同事是不是已经宽容、尊重了?对朋友是不是已经仁至义尽了?对自己的每一天时间、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是不是真的有价值,真的无怨无悔了?每天早起,告诉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感谢上帝又给了我一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我要一口一口去品尝,一分一秒去度过,用到最后、最精彩的时刻。
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管理时间
一、浪费时间的原因
㈠ 十二个主观原因
1、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
主要的人生目标有:工作、学习、家庭、财富收入、健康。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规划,就不会有结果。
2、办事拖延、做事拖拉
3、缺乏优先顺序,抓不住重点
4、专注于细节,事必躬亲
不知道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把握生命中每一天的宽度,管理好每一天,都当作纪念日、最灿烂、最精彩、最有意义的一天,无怨无悔地面对这一天。
5、做事有头无尾
盲目做事或做了事不能坚持。
6、缺乏条理和整洁
生命中最后一片树叶范文第2篇
第十九课:我是一片小树叶
一、活动目的:
1、情感:从树叶的相似和不同中,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相似和不同,从而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认知:挖掘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感受到“我”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悦纳自我,并认同他人的独特;
3、能力:通过情境,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接纳他人与我们的不同,帮助学生了解团体的丰富性和重要性,从而珍视自己,也珍视他人。
二、活动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片树叶形状的纸。
2、每组准备一张大铅化纸,一支胶水、一支黑色记号笔。
3、老师准备一些爱心粘纸。
三、活动过程:
一)、森林狂想曲:音乐情境带入活动 二)、独特的树叶:
结论1:看似不同的树叶,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结论2:看似相同的树叶,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小结: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三)、独特的我:
1、想象: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
除了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我们身上还有很多特别之处!
2、游戏:大风吹。
外表、喜好、饮食习惯、服饰、观点、特长、想法、处事方式,生活习惯都因人而异。 结论:小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与他人不同,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我们都是唯一的!
3、认同自己
讨论活动: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你有哪些感觉?
得意、伤心、伤脑筋、丢脸、开心、不可思议(分别是什么时候?) 结论:我们的特点并非全部都是优点,但这就是我!
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三五年级)
四)、独特的他如何对待别人与自己的不同
1、情景模拟并讨论。
2、团体和我(小组活动)
师:用你的树叶,组成一棵树,给你们的“树”起个特别的名字!展示(黑板) 收集我的全部特点
想一想:哪些“风”把你吹起来了?还有哪些“风”能把你吹起来?
写一写:把这些特点收集起来,写在树叶上,在每一根叶脉上写一个自己的特点。 夸一夸:小组成员可以给你欣赏的那片叶子贴上一颗星噢! 五)、感悟分享:独一无二的我
记住,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我们不和别人比,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这次跟上次比。我们一定能做最棒的那片树叶!
上海市闸北区宝山路小学郁海霞
生命中最后一片树叶范文第3篇
1、 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结尾写法之妙,赏析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
2、准确地理解文中形象和课文主题;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感悟人性之美,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乐观向上。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贝尔曼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情节设计的独特性。 难点: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欧•亨利是十九世纪末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欧•亨利的作品主要以“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描写城市里市民和小人物的悲欢和他们真挚的友情和爱情。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2、欧亨利式结尾
欧亨利式结尾是指小说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那意外的结局一般来说是令人宽慰的,是带眼泪的微笑。
【自学检测】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C级) 锡镴( )一瞥( )转弯抹( )角 蹑( )手蹑脚 扶弱济困( )一幢( ) 窗槛( ) .......数落( ) 落汗( ) 气吁吁( )吁求( )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C级)
péng( )松 明目zhāng( )胆 huāng( )唐 暴zào( )莫míng( )其妙 一chóu( )莫展 xuàn(
)想
冷kù(
)不sù(
)之客
矮dūndūn(
)帐kuǎn(
)
3、 解释下面加点成语的意思
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的走动,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 ....
【课堂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贝尔曼的?你如何看待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C级)
3、结局在情理之中吗?前文有伏笔吗?(B级)
4、 最后一片叶子有什么深刻的内涵?(B级)
1 【课堂检测】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级) A 阑珊
栅栏
蹒跚
姗姗来迟
B 殡仪
摈除
鬓角
孙膑 .........C 昵称
呢喃
忸怩
妮子
D 憧憬
书童
恫吓
一幢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C级)
A 窗槛
纯萃
昵称
莫明其妙
B 显著
和谐
咆哮
错综复杂 C 困倦
强捍
荒唐
无影无踪
D 冷酷
侯鸟
效劳
一愁莫展
3、下列句子中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
)(C级)
①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
下来。 ②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
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
③欣赏现代抒情诗,还需透过诗歌的意象、人物、场面去
诗人的内心感受,这就需要调动所谓的心理现象。
A 倾泻
静候
揣摩
B 倾倒
静候
揣测 C倾泻
等候
揣摩
D倾倒
等候
揣测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级)
A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它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的....来了。
B 苏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餐巾纸擦得一团糟。然后,她拿起画板,吹起小调,趾高..气扬地走进琼珊的房间。 ..C 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D 他们想不出在那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了什么地方去的。 ....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级)
A一枝极老极老的常春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
B每逢我的病人开始盘算有多少辆马车送他出殡的时候,我就得把医药的治疗力量减去一倍。 C 《世纪钟声》完全是纪实笔法,作者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写才能够展其才华,尽其异想
D 科学没有终点,技术永在发展,因此,标志竞技体育水平的世界记录也不会停滞不前,难道谁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6、文字表述(B级)
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一下:老贝尔曼是如何画最后一片叶子的?想象要合情合理,力争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课堂小结】
1、 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2、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这信念常常来源于深沉的博爱。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坚强支柱。
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挫折,永远不要放弃,坚持,一直坚持下去,总能看见风雨后灿烂的阳光。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2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后拓展练习 编号19 编制:侯君萍 审定:刘萌萌 时间:2009-11-4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阅读鉴赏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球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
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罗!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赠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3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幄,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O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捕的紧张心理。 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小说几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怎样的性格?简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