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电网建设行业范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1
1

电网建设行业范文(精选7篇)

电网建设行业 第1篇

关键词:电网建设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

在电网建设行业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有利于保障电网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工作实践, 对电网建设行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电网建设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电网发展的逐渐加快,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制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给电网建设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目前, 在电网建设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对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

在电网建设行业中, 大部分人认为加强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电网企业的安全、效益工作具有阻碍作用;另外, 还有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看不见、不具有存在感, 思想政治工作有无都一样, 导致普遍出现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

(二) 工作人员认识度不高

近年来, 随着电网建设行业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工作人员的民主、法治意识得到了不断的增强, 并逐渐朝人性化、民主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着重于关注电网建设行业制度制定的科学合理性, 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个人的生存环境、发展空间、团队凝聚力以及企业难点等方面, 忽视了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性。

(三)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同

在电网建设行业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 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担任岗位较多, 精力较为分散, 不能很好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还有一部分人由于自身能力水平有限, 不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工作人员由于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程度不高, 进而导致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产生懈怠心理;另外, 部分人认为政治工作干部发展前途不好, 没有足够的信心, 进而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出现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电网建设行业中发挥的重要性

通过在电网建设行业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以及其发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 在电网建设行业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为了在电网建设行业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要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1. 建设电网建设行业学习型组织。

在电网建设行业建设学习型组织,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的互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不仅要运用强化教育管理的方式, 而且还要通过加强政治业务工作有效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拓展, 进而有效的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

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随着电网建设行业的不断提高, 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不断进行创新, 并将原则和灵活运用互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一个服务过程, 要坚持以服务为主的总体思想, 以变应变, 不仅要坚持原则, 而且还要通过灵活应用处置方法,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说服力以及战斗力。

3. 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点面结合, 依据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要求。

在对电网建设行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过程中, 要贯穿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先进性、广泛性的特点, 并发挥两者之间的作用, 使其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思想政治工作在电网建设行业中发挥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电网建设行业中发挥的重要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培养企业精神, 提升企业形象。

通过在电网建设行业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培养企业精神、塑造提升企业形象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凝聚人心, 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 还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工作人员对电网建设行业的归属感, 并为电网建设行业积累丰富的文化理念, 促进电网建设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电网建设行业工作氛围。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从电网建设行业的管理制度、形象、营销观念、环境以及工作人员行为等方面进行加强, 并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下, 确定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 树立企业精神, 培养企业作风, 塑造企业形象, 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进而达到电网建设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出文化精神的力量, 促进电网建设行业的顺利改革和发展, 最终给电网建设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 有利于规范工作人员的思想行为,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电网建设行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实现电网建设行业知识、技术、管理创新的保障, 对于促进电网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电网建设行业中营造一种尊重知识、注重思想教育的文化环境, 建立学习、技术与业务互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实现将工作人员的行为与电网建设行业整体形象相结合, 最终达到人和企业意识统一、关系协调的状态, 为电网建设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黄洁.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01 (432) :105-107.

[2]王文虎, 王仙.论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改革探索, 2010, 10 (31) :95-96.

[3]李素云.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04 (08) :46-47.

[4]王立新.试论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3 (04) :133-134.

电网建设行业 第2篇

1.1 战略聚焦,内外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电力体制改革等新形势下, 电网行业将逐渐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聚焦高价值及高难度的某一领域、某一专业工作,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向业务更精、更专方向发展。 同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依法治企、深化改革等形势下,电网企业既要规避法律风险,也迫切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承担社会责任,顺应国内外经济和电网行业发展。

1.2 管理延伸,确保外包业务的工作质量

电网企业的业务流程、 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需要向外包单位机制适当延伸,以形成对外包业务流程的管理规范化,外包业务与非外包业务管理一体化, 消除外包业务在外包与非外包模式下绩效表现差异,促使承包单位良性竞争。 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是促进业务外包后管理水平、业务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举措。

1.3 绩效导向,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亟待改进

经过前期调研,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亟待进一步完善,很多单位没有外包或缺乏完善业务外包绩效管理机制, 仅有简单零散考核,忽视绩效反馈和结果应用,难以起到激励和改善作用。

2理论基础

为建立科学合理、 行之有效并符合电网行业外包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及标杆分析等方法,在国际前沿的绩效管理理论基础上,结合电网行业特点选择成功成熟的理论及经验作为理论依据。

2.1 以4M为核心构建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

美国思腾思特管理顾问公司建立的4M绩效管理与激励绩效体系,即绩效理念(Mindset)、管理体系(Management)、考评指标(Measurement)及激励制度(Motivation)四个方面一体化体系,成为国际通用的绩效管理体系。

2.2 以关键驱动因素提取业绩指标

在为电网企业设置具体的业务考核指标时, 采用了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理论,从业务外包目标出发,剖解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其贡献程度, 并将其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与负责人,并根据关键因素的重要程度设置指标权重。

2.3 在业务外包计划下制订业务外包绩效计划

企业在制订业务外包计划的同时应制订绩效管理计划,绩效管理计划是“三级”考核对象之间双向沟通的过程,其明确公司发展目标,就计划与目标达成共识,确定绩效指标、考核周期及考核方法等,并达成一致的绩效协议。

2.4 以平衡计分卡协调指标体系

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的考评对象主要为公司内部开展业务外包的专业部门、 业务的承包方及职能部门和员工的三级绩效考核,主要针对组织进行,在考核指标体系上适用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 Card),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

2.5 以标杆企业为参照 — ——QCDMSER

在研究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时, 调研选取行业外部和内部的优秀标杆企业实地对标分析, 借鉴标杆企业成熟成功的经验, 如上海大众等业务外包成熟企业采用QCDMSER绩效模式对业务外包进行管理,即: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付期(Delivery)、 员工( 士气) (Manpower / Moral)、 安全(Safety)、 效能(Efficiency)、 评价结果以及结果分级管理(Result / Rank) 指标对外包方开展周期性的动态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用于外包方综合考评,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借鉴QCDMSER业务外包绩效管理模式,并遵循SMARTER原则设计出符合电网企业特点的评价指标。

3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的整体思路

基于电网行业对安全可靠极高要求的行业特性, 在确保工作质量的业务外包前提下, 将电网企业内部成熟成功的管理机制延伸至业务外包管理, 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应以公司战略发展为导向,紧密结合业务目标与行业特征,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设置关键绩效指标,将关键指标层层分解落到实处,从绩效计划、 执行、 考评及改进对整个业务起到控制和引导作用。 最终将绩效考核与评价结果反馈至相关单位、组织和个人,进行改进或激励,进而形成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

4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的落地实施

为使得业务外包管理体系具有操作性、可行性,我们建立了业务外包三级考核及其对应的考核指标体系。 一是建立企业对专业部门或下属单位业务外包工作的整体管控水平的评价与考核,即业务外包管理成熟度评价,包括承包单位资质(企业资质、业务资质、安全资质、企业信誉、管理评价)、合同规范度、文件符合程度、成本费用、岗位规范管理程度、承包单位多样化引进等的考核评价指标; 为防止专业部门或下属单位对外包业务以包代管,专业部门/ 下属单位的业务外包工作开展最终绩效以业务外包绩效综合得分计算, 即业务外包管理成熟度及外包业务绩效评价的加权得分。 二是建立对承包单位的外包业务工作的评价及考核,即外包业务绩效评价,包括财务与非财务的考核内容及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管理机制及工作成果等)、成本费用、交付期限(包括工期进度、响应速度等)、人员管理(人员供给、员工技能等)、安全(电网运行安全、信息/ 技术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现场管理、资料管理)及工作效能等全面的考核评价指标。 三是建议承包单位建立对外包员工的绩效管理,实现绩效落地。 如图3 所示,结合业务外包绩效管理模式QCDMSER、平衡计分卡BSC、关键成功因素法KSF及SMARTER原则,结合业务特性,设计外包业务考核评价的关键绩效指标及其权重。

为使考核结果用以绩效激励及改进, 将对业务外包管理成熟度、外包业务绩效评分考核结果进行分级管理,并且,专业部门或下属单位业务外包的最终管理结果以 “业务外包综合绩效得分体现”,其计算方式为:业务外包综合绩效评分=业务外包管理成熟度×20%+外包业务绩效评分。 业务外包管理成熟度、外包业务绩效评分和业务外包综合绩效评分三项评分的分级方式为,得分大于100 分为“超出期望值”,为“卓越”;得分大于或等于80 分且小于100 分为“优秀”,建议精益求精实现从优秀到卓越;得分大于或等于80 分且小于90 分为“满意”,需要明确指定持续改进计划;得分大于或等于70 分且小于80 分为“合格”,需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得分大于或等于60 分且小于70 分为“亟待改进”,需要开展限期整改;得分小于60 分为“差”,必须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评分扣分、停止或取消业务外包等措施予以整顿,并根据承包单位的年度历史绩效水平,对承包商进行分级管理。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没有反馈的绩效管理只能称之为绩效考核,因此在公司职能部门、专业部门或下属单位、承包单位、外包员工等建立双向的绩效反馈及辅导机制,检查绩效达成、探讨绩效改进、制定未来绩效协议并传递绩效管理文化理念。

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运用是业务外包绩效管理的最后一环,应让绩效说话并奖惩分明,对外针对表现优异的承包单位可以提高其供应商级别并在本单位招标中给予适当加分或通过其他形式奖励, 并鼓励承包单位采取多种方式表彰或奖励业绩突出的外包人员, 对内应对业务外包工作开展业绩突出的本单位各专业部门或下属单位予以表彰或奖励。 无论是本单位各专业部门或下属单位, 还是外部承包单位, 业务外包工作开展不善的,都应责令整改或停工整顿,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罚。

5总结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建立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在业务外包项目总体框架和要求下, 以提高组织与团队的业务完成效果为目标,注重计划与实施过程,制定全面、细致、完整的业务外包绩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运用于实际,会对提升承包方业务水平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对整个业务外包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摘要:业务外包是适应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精益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基于工作质量的业务外包。为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确保业务外包高效开展,促使企业战略目标达成,同时将电网行业内部成熟成功的管理机制延伸至承包方,绩效管理势在必行。本文研究电网行业业务外包下的绩效管理体系、流程、方法及工具,用于持续改进业主方、承包方的业务外包工作绩效表现。

关键词:业务外包,绩效管理,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S].2010.

[2]孙宗虎.关键绩效指标实操全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美]默尔·约翰逊,威廉·雷德蒙,等.组织绩效[M].陈进,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徐姝.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电网建设行业 第3篇

智能家居产业综合了互联网、计算处理、网络通信、感应与控制等技术, 被认为是下一个“蓝海”市场。智能家庭作为建设智能城市中最贴近民生的应用, 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 随着2015两会“互联网+”计划的提出, 工信部启动《201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将智能家居产业与新能源、文化创意产业等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也显示智能家庭产业年增速达30.42%, 智能家居行业将迎来了新一轮生机, 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1 智能家居行业现状

现阶段中国的智能家居公司各类形式并存, 没有统一的标准, 各自为战。各类技术并存, 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较慢, 标准滞后。

目前的智能家居还存在技术性问题和安全隐私问题;各家电以及各品牌家电之间缺乏互联互通, 产品功能相对单一, 产品同质化很严重, 创新不足;产品实用性和用户体验差、产品价格高等。这些因素对于智能家居产品的推广和普及形成阻碍。

现在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格局呈现为大阵营竞争的格局。其中主要有三大阵营企业:大公司都在产业链源头做底层支持或平台;传统的公司在做智能家居系统集成, 面向特定的用户提供服务;而创新团队大多在做单品。

第一阵营企业不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 而是为智能家居的整体建设提供相应的配件和能力。今天这些互联网公司似乎还没有找到方向和路径, 但是再艰难也要去做这件事, 因为谁都不想丢掉未来的机会。

第二阵营是专业智能家居系统的厂商。一般称智能家居系统厂商或品牌厂商, 这些厂商面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为智能化的居家空间提供相应的设计、安装和服务。而且物联传感的智能家居产品以其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高性价比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第三阵营是初创团队。初创团队在硬件设计制造的工艺、生产流程控制、原材料采购方面的经验不足, 更多的是关注产品的功能性。不过目前看来, 智能单品的同质化竞争相当严重。初创团队需要更多地整合资源才能不断壮大。

2 电网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和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冲击, 电网企业的经营形势和业务拓展面临空前压力。电网企业要想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寻求突破, 只有在智能家居行业中作为标准制定者, 掌握接入平台, 构建电网企业通信专网, 广泛收集智能家居各项数据, 深度挖掘分析,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才能抢占市场,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1 制定智能家居接入标准

近几年, 诸如阿里巴巴、乐视、谷歌、微软等众多企业已将目光聚焦在这一新领域, 但这些企业的相关产品仅围绕各自终端产品作文章, 对于一直困扰行业发展的行业标准不统一、产品兼容性差等问题依旧难以解决。而电网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领先优势, 容易形成统一的智能家居接入标准, 促进标准问题得以解决, 实现互联互通, 促使智能家居行业快速发展。

2.2 构建家联网平台

家联网平台让家用电器和系统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设备, 而是彼此之间可以利用无线通信进行交互, 用户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就可以进行各种设备信息的采集与控制。家联网平台增加了家庭环境自动感知功能, 改变了过去只能对家电实施控制的简单管理模式, 通过数据的反馈, 真正了解家的真实情况, 并运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将家中的产品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控, 告别过去不同品牌、不同产品间的“各自为政”。同时, 借助云平台和数据交换技术, 完成了信息交流和数据分享, 使得我们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家的情况, 并能与家人、朋友进行互动交流, 真正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用户只要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信息交互, 让老百姓梦想中的智慧家庭能够得以真正的实现。

2.3 构建电力接入专网

充分利用系统各变电站的光纤通道作为骨干网, 规划建设基于用电信息采集、配网自动化等应用系统的电力通信专网, 研究光纤、中压宽带载波、低压宽带载波、专网无线通信多信道融合技术, 以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作为智能家居接入网关, 构建基于IPV6技术下的终端设备的管理, 实现采集终端与主站、电能表及终端之间数据的无缝传输。

2.4 深度挖掘数据应用

广泛采集智能家居实时在线数据, 感知客户行为,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数据分析工具, 优化提升能源管理、自动控制、便捷服务、商业扩展等。基于客户画像的电力精准营销服务, 积极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 以“标签库”的形式, 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多视角的客户全景画像, 实现对电力客户特征的精细刻画。针对不同特征的客户, 提供差异化的办电、催电费、交电费、咨询等业务, 主动精准地推荐用电套餐、电费垫付信贷、智能家居节能计划、分布式电能接入等用电产品及服务。

2.5 主动式小区负荷预测及需求侧响应

建立与外部单位 (生产厂家、电商、实体卖场、快递公司等) 的合作渠道, 获取其销售的大功率电器及用户地理数据, 构建基于电器销售数据的小区负荷预测模型, 为配网改造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在用电高峰期, 自动定位超负荷配变供电范围内的客户, 提示客户调减主要电器负荷, 对于实时响应的客户进行相应的激励和补偿, 实现小区客户需求侧响应。

2.6 基于SAAS (软件即服务) 模式的售电公司运营托管服务

利用电网企业的技术、设施、服务渠道和大数据资源优势, 为售电公司提供企业信息化运营所需要的业务运作平台和差异化运营托管服务, 支撑其计量计费、需求侧响应、客户服务、分布式能源管理等主要业务。

3 结语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 智能家居产业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产物, 对我国电网发展带来帮助, 在此发展背景下, 需要清楚了解电网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对症下药, 找出解决措施, 真正推动电网企业的创新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闫龙川, 李雅西, 李斌臣, 等.电力大数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电力信息化, 2013 (4) :1-4.

电网建设行业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电网,建设规划,建议

前言

我国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整体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农村电网的建设及规划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电网的建设现状中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就需要我们吸取城市电网建设的成功经验, 完善农村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只有不断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才能保证农村建设的电力需求, 保证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能够跟上我国整体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 城市电网建设经验及农网建设规划现状

我国城市电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趋近成熟, 电网的总体规划结构完整, 线路及布局合理, 电力网络覆盖能力强, 电力调节及调配方式合理, 而且电网出现问题时有很多的后备电力资源及应急处理方式, 这些都是农村电网建设与规划中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2]我国农村电网建设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 电网缺乏整体规划, 电力布局不合理。由于农村电网建设的资金与技术方面的不足, 无法对电网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 临时用电及新增负荷存在乱接现象, 既造成电网的网络结构混乱又会导致用电负荷的不可估量性, 同时还会造成故障的维修困难等问题; (2) 供电半径长, 高压线路过多, 变压处理环节薄弱; (3) 低压电网网络缺乏, 高压线路供电半径长, 故障率高而且维修困难; (4) 供电设备陈旧落后。农村电网现用的供电设备通常为老旧的配电变压器, 电线老旧, 绝缘程度低, 而且电网多采用架空铺设模式, 有较高的风险性; (5) 电网的辐射线路多, 用电需求大时不能实现负荷转供, 线路维修或局部故障时会出现大面积停电。

2 农村电网规划要点

根据城市电网规划的经验, 对农村电网的规划提出以下几点要点。

2.1 按区域用电需求规划电网布局

农村地区地广人稀, 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居住地域的用电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 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进行用电区域规划, 采用负荷预测法对人口密度、工业产业分布等进行区别规划。在实际电网布局中要对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落进行合并处理, 统筹规划, 保证规划的合理性, 侧重采用10k V及220V电网结构, 方便日后电网的发展及维护工作。对规模大、用电需求高的村落结合城市电网的建设经验采用110k V及35k V的电网结构, 保证用电需求。

2.2 保证电网建设规划的整体性与规范性

电网网络的规划要分区域进行总体规划, 争取纳入政府的城乡总体规划范畴, 实现整体管理, 统一安排供电设备 (变电站、变压器等) 的铺设地点, 保证供电需求。同时要保证电网网络的规范性, 电力接线要求做到简洁、规范, 主干网络清晰明了, 支线网络规范合理, 这样方便电网网络统一管理。

2.3 电网建设规划中的设备及技术需达标

农村电网建设中用到的设备及技术要吸取城市电网建设的先进经验, 变压器、电缆、变电站等设备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安全产品, 确保中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在电网铺设中, 对有条件的地域要实行10k V线路的环网化与绝缘化, 进行埋地铺设, 提高供电安全性。

2.4 合理规划电网网络结构

城市供电电网结构根据一般选用环网布置, 开环运行, 满足N-1安全准则要求, 保证供电合理性。农村电网的规划中要结合城市电网结构的经验, 在采用辐射网布置的同时尽量建设环网线路, 保证10k V高压变电站的配置需求, 提高供电性能及供电安全性。

2.5 提高电网的利用率, 降低能耗

在农村电网的规划中要提高主干线路的利用效率, 降低电力的电路损耗, 又能避免电路的重复建设。为降低能耗还要实行安装安全补偿装置的方法, 采用平衡用电和分级补偿的方式, 同时要对电压进行有效监测, 及时发现不合格的电网结构及电网设备进行更改及更换。

3 农村电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农村电网的建设相对于城市电网的建设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但在电网的建设中同样要注意电网建设的规划、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的问题, 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3.1 辐射网与环网结构相结合

根据农村用电需求点分布广泛的实际情况, 农村电网建设中辐射网结构的电网建设模式是不可缺少的, 要求我们加强建设环网结构的电网建设, 更好的满足农村电力需求, 服务农村发展。在农村电网建设中, 用电需求分散的地区合理规范的采用辐射网络模式建立电网;用电需求集中的地域采用环网结构的电网建设, 保证供电的安全性、持续性及可靠性, 避免电力故障及忽然断电产生的经济损失。[3]将各种电网建设与上一级电网结合, 纳入统一电网规划, 方便供电管理及合理调配电力资源, 保证供电质量。

3.2 保证电网主干线的正常运行

农村电网的主干线主要由10k V配电网构成, 只有保证主干电网的正常运行才能更好的服务农村的用电需求。 (1) 要保证供电半径不能超标。农村电网中10k V电网的供电范围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供电半径不超过15km。 (2) 在布局上实行加大布设密度, 减少供电半径, 采用“手拉手”的电力供应结构形式布局, 完善10k V电力线路的建设。 (3) 将10k V电力线路进行分段监控, 设置分段开关, 方便建设施工及维修维护, 同时减少电力故障的停电范围。

3.3 供电设备的选择

农村电网建设中, 架空电网的中压干线导线必须严格采用截面为180~240mm2的铝芯导线, 低压主干导线采用截面为70~95mm2的铝芯导线, 零线应与相线相同并进行多次重复接地, 保证电网安全。在变压器的安装安排中, 要采用布点密集的方式, 采用小容量的设备, 实现缩短供电半径的目的, 既”小容量, 密布点, 短半径”的原则。同时布点位置要选择在地势较高, 远离人员聚集点的位置, 保证安全的同时方便维修保养。在变压器的布点方式上, 优先采用安全合理的配电室方式进行布点, 在条件及实地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选用架杆式的方式。在建设电网的过程中, 对用户特别分散的地域, 供电半径及供电质量难以满足的情况下要进行单独布点, 选用小容量变压器。

3.4 铺设方式的合理安排

由于农村电网建设的辐射性网络特点, 通常电网构建采用架空式的铺设方式。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集中规整的地区应采用埋地的铺设方式, 保证供电安全。无论采用架空还是地埋的方式, 都要做好电缆、电线导线的绝缘工作, 保证安全。

3.5 注重电网的维修维护工作

城市电网的高效优质运行离不开合理的电网维护, 农村电网的建设规划同样不能轻视维修维护工作。在电网构建完成后要定期对电网进行检修维护工作, 及时发现电网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更换超负荷运行的变压器及导线等设备材料, 同时通过维修维护工作发现电网中存在的布局不合理问题, 减少电网损耗情况, 高质量供电。

4 结论

农村电网的建设与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 在建设规划农村电网的过程中, 我们应吸取城市电网建设的成熟经验, 合理规划布局, 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工艺, 科学管理, 保证农村电网的健康发展, 服务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云龙.探究从城市电网建设经验看农村电网建设规划[J].低碳世界, 2013, 20:59~60.

[1]王凯军.新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思考[J].浙江电力, 2006, 06:76~78.

电网建设行业 第5篇

关键词:系统架构,运行服务总线,数据整合,云南电网

0前言

电网运行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发、输、配、变、用各环节,导致系统运行业务范围广,业务流程节点多[1,2,3]。要实现电网运行业务的高效管理,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各专业领域壁垒[4,5],实现系统运行的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全面共享、业务流程无缝衔接。而各级调度机构、发电厂的基础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进一步增加了系统运行业务的管理难度,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系统运行业务的一体化、规范化管理。

提出了“统一平台、应用功能集中、数据中心分布式部署”的省、地、县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技术架构,研究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据集成和整合技术,经过近四年工程实践,成功建成了贯通横、纵向业务系统的省地县一体化基础资源平台,基于基础平台新建、集成和整合了调度运行业务应用功能,实现了各级系统运行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1 系统整体结构

云南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OMS)采用统一平台,应用功能集中、数据中心分布式部署模式。即:系统基础资源平台在省调端部署,系统运行业务各应用功能按省、地、县一体化模式统一开发部署在省调端,数据中心按调管范围分别部署在省调和各地调,省调与各地调的数据通过纵向服务总线进行交互,系统运行业务与公司其他部门的业务交互通过横向服务总线进行接口。

云南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主要由基础资源平台和管理中心组成,各级系统运行业务的横向和纵向数据共享及交互由基础资源平台统一管理和完成,各级系统运行业务管理在管理中心完成,云南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基础资源平台是一系列软件和硬件的集合,通过软硬件的整合,为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搭建基础运行环境。基础资源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理念,为适应电网调度各专业系统信息的互联、集成、异构及全方位开放的需求,为安全III区的各类应用功能提供服务与支撑。基础支撑平台既可作为集成平台用于集成已有的业务应用模块,也能作为新建业务应用模块的支撑平台,向各类应用提供支持和服务。

2 关键技术

2.1 功能设计

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按系统运行业务分为:并网管理、运行风险管理、运行计划管理、运行控制管理、运行评价与改进、二次系统管理和运行支持管理,共计48个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涵盖系统运行各应用业务,各功能模块按省、地、县一体化模式建设,省调进行统一开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

1)并网管理类:由并网前期管理、并网准备管理和并网启动试运行管理组成,其业务涉及到方式、发电管理、保护、自动化等专业的业务。

2)运行风险管理类:由模型参数管理、安全稳定管理、无功电压管理、二次安防管理、运行风险管控和系统运行应急管理组成,涉及到调度、方式、发电管理、自动化等专业的业务。

3)运行计划管理类:由发电能力管理、发受电计划编制、综合停电管理、输电能力管理、用电调度管理、运行方式管理、水调管理、系统运行计划管理组成,涉及到方式、发电管理等专业的业务。

4)运行控制管理类:由调度操作票、调度运行日志、设备监控日志、调度操作指挥、应急预案与事故决策能力、调度信息发送与披露、调频定值管理组成,主要涉及到调度专业的业务。

5)运行评价与改进类:由发电运行评价、系统运行评价、调度工作评价、专业运行报表、每日运行汇报、信息披露与WEB发布组成,涉及到发电管理、调度、方式、保护、自动化、通信、综合专业的业务。

6)二次系统管理类:由二次生产前期管理、保护运行管理、自动化运行管理、通信运行管理、二次设备运行及服务评价、二次技术管理、通信设备及版本管理、保护设备及版本管理、自动化设备及版本管理、保护定值管理、通信资源申请及服务管理和自动化资源及服务管理组成,主要涉及保护、自动化和通信专业业务。

运行支持管理类:由系统运行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技术管理、运行资质管理、调度生产环境管理和工作计划管理组成,主要涉及综合、自动化和通信专业业务。

2.2 平台架构设计

云南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技术平台架构为多层体系应用架构。包括业务支持层、基础支撑层、数据支持层、IT基础设施层。平台架构设计如图3所示。

业务支持层采用组件封装技术,实现组件化封装。各种具体业务的应用程序由组件构成,每个组件由对象构成,在进行业务管理时,运用SOA面向服务的思想,为具体的业务功能提供组件调用服务,将电力调度管理业务处理模块按照组件模式进行开发,实现灵活的组合、拆分组件满足业务膨胀的需求。业务支持层的设计应充分考虑OMS应用功能的划分“粒度”,将复杂的业务逻辑进行松耦合化分解,其划分“粒度”应该在服务集成成本与服务可重用性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

基础支撑层基于基础支撑平台及中间件平台,提供标准的应用服务和运行支持。通过对底层服务的调用、封装,为应用功能提供最直接的服务调用。基础支撑层除了为OMS系统自身提供服务调用外,还需作为系统对外的服务提供者,承担外部系统所需的一些接口集成。

数据支撑层主要是通过基础支撑平台提供的模型服务及服务总线,为上层各业务应用功能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数据支撑层主要由数据中心构成。

IT基础设施层贯穿整个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各层级和环节,其主要包括网络通信、主机平台、安全防护。

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OMS)按省、地县两级部署,从逻辑上划分为数据中心、运行决策管理中心、分析中心三大应用中心,系统通过OSB总线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利用基础支撑平台统一对外提供服务。硬件逻辑架构如图3所示。

2.3 运行服务总线

OSB包含通用服务总线和高速数据总线。通用服务总线:采用SOA架构,提供可靠消息传输、服务接入、协议转换、数据格式转换、基于内容的路由等功能,屏蔽服务的物理位置、协议和数据格式。

高速数据总线:使用JMS消息服务器的消息队列,上层可采用基于E文件方式或者点对点方式的报文格式,实现的一种轻量级的主站数据快速共享的功能。发送程序只负责按照一定的策略发送实时数据,接收程序只负责接收数据,彼此之间不互相交互。

JSMS消息服务消息服务:基于JMS(Java Message Service)消息服务构建了OSB的实时数据总线服务,定义了一组公共的应用程序接口和相应语法,提供一整套与平台无关的创建、发送、接收、读取消息的服务,提供了一整套与平台无关的API。支持P2P和发布订阅两种消息模型,可以用来高效的传输主站系统的实时采集数据。

JSON消息格式:采用JSON规范(Java Script Object Notation)实现了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的数据格式简单,易于读写,可以用JSON传输一个简单的String,Number,Boolean,也可以传输一个数组,或者一个复杂的Object对象。JSON既具有XML的通用性、可读性等优点,同时体积小、效率高,适合不同平台间实时数据交换。

2.4 数据集成与整合

电网调度体系同时需要OMS系统和一体化运行监控系统(OCS)提供支撑,但OMS系统和OCS系统的交互形式较为复杂,安全I、II区与安全III区之间是物理隔离,因此,OMS系统应用不能直接采用服务调用的方式与OCS系统进行应用集成,而必须通过符合正反向隔离装置来进行间接的集成。

OMS系统应用需要OCS系统应用综合产生的历史实时数据信息进行运行管理统计分析,按照电力安全防护分区要求,通过正向隔离器装置以镜像库形式提供给OMS系统使用。OCS系统应用需要OMS系统应用产生的发供电计划、电网模型数据、稳定限额等信息管理数据,通过约定的通信协议格式生成文本,通过反向隔离装置传送到II区中,OCS系统应用通过对文本进行解析,完成OCS与OMS的双向交互。

云南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OCS系统)实时库中存储了SCADA、WAMS、水调、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安稳等系统的历史实时数据,已通过正向隔离器装置以镜像库形式提供给OMS系统使用。OCS系统中的电网模型、图形按照正向隔离器装置的传输方式,通过文件代理接口传送至OMS系统。

OMS对从镜像库获取到的I、II区系统数据,通过OSB总线获取到的调度机构III区系统数据和调度外部门系统数据进行ETL处理,以电网一次模型为基础,整合电网调度各专业模型,实现全景模型的建立。实时数据由OCS通过E格式文件转发至实时数据前置机指定位置,收到数据文件后,由实时数据加工程序对E格式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厂站对应关系库中的关系记录,将厂站转换成OMS相关功能中所能识别的编码,以及目标端所需要的数据结构,再由数据分发功能对按目标端的数据要求,分发入库或保存为指定格式的数据文件。

3 结束语

实际运行情况表明,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成功建设,为云南电网各级系统运行管理提供了统一基础平台,有效规范了系统运行业务一体化管理,提高了系统运行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单位的工作负担,整合了资源,节约了建设成本,有效实现了信息化辅助手段推动创先工作落地,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汪际峰.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建设初探[J].南方电网技术,2012,6(2):1-5.WANG Jifeng.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 smart system fo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J].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2,6(2):1-5.

[2]汪际峰.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概念及特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4):1-6.WANG Jifeng.Concept and features of integrated grid operation smart system[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1,35(24):1-6.

[3]王艳蓉,陆鑫,林庆农,等.新一代电力自动化软件支撑平台的设计及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0,(9):42-45.WANG Yanrong,LU Xin,LIN Qingnong,et al.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brand new software platform for power system automation[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9):42-45.

[4]百日昶,李颖,帅玲玲,等.高度可互操作性的电力系统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9):58-62.BAI Richang,LI Ying,SHUAI Lingling,et al.Design of a power system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CIM[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1,35(19):58-62.

电网建设行业 第6篇

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际,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上半年计划投产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已全部按期竣工。截至2009年6月30日,已累计投产110(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1.8104 km、变电容量1.2108 kVA。这批工程的全面竣工,使电网结构进一步加强,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优化配置资源的灵活性显著提升,为今年迎峰度夏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广落实“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要求,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同时,公司努力改善工程建设外部环境,加强与各地政府部门的沟通,促进电网发展规划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协调衔接,紧紧依靠项目所在地政府解决征地拆迁和施工受阻等难题,为工程按期顺利竣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信息网)

云南智能电网建设分析 第7篇

当前, 电网已经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载体, 成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需求和实现电网的升级换代, 提出了“智能电网概念”。

2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

2.1 国外发展情况

1) 美国:

2004年成立了智能电网联盟 (GridWise) ;2005年美国能源部与美国电科院发起“现代电网”;2009年奥巴马将智能电网提升为美国国家战略。

2) 日本:

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在2009年7月表示, 将全面建设“日本版智能电网”。经济产业省启动了日本国内的智能电网工程, 由九州电力公司和冲绳电力公司在十个独立的岛屿上实施示范项目, 项目整个预算为90亿日元, 政府将资助60亿日元。

3) 韩国:

2008年韩国发布了“绿色能源工业策略”, 提出了“韩国版智能电网”设想。韩国知识经济部决定在2009年~2012年间, 投入2547亿韩元开发推进电网智能化的商用化技术。韩国电力公司计划花费6500万美元在2011年完成济州岛智能电网示范项目。

2.2 国内发展情况

1) 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的坚强智能电网, 发布了《智能电网关键设备 (系统) 研制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2) 南方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以“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提高系统和资产利用效率, 提高对用户供电的服务水平, 提高对各类电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灵活接入的适应能力,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为目标进行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

3 云南电网承担的三大任务

1) 省内供电:

云南电网承担着云南省十六个州市、129个县4450万人口及全省所有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事业单位的供电任务, 2005年至2009年, 共向省内送电2438.9亿千瓦时见表1。

2) 西电东送:

云南已经成为“西电东送”战略实施的主战场, 大量优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正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部地区。有力地支持了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十五”末 (2005年) 至2009年, 云南电网共向广东送电740.26亿千瓦时见表2。

3) 云电送越:

“云电外送”大通道成为继公路、铁路、航运之外, 中国连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第四经济大通道, 已成为中越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10年将外送43.6亿千瓦时。“十五”末 (2005年) 至2009年, 云南电网累计对越南送电109.1亿千瓦时见表3。

4 建设智能电网的必要性

4.1 基于能源开发的需要

云南能源资源丰富, 电源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十一五”期间, 云南电力总装机从2006年的1812.7万千瓦发展到2010上半年的3458万千瓦, 增长了90.77%, 其中, 以清洁能源发展最为迅速:

1) 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达9795万千瓦, 占全国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的25%, 居全国第二位, 仅次于四川。今年8月25日, 以华能小湾电站4号机组投产发电为标志, 将我国水电装机总容量推上2亿千瓦大关, 跃居世界首位。按照刚刚通过预审查的《云南电力工业发展“十二五”及中长期规划研究》, “十二五”时期, 云南大型电源装机将出现高速增长, 一系列大型水电项目将纷纷投产, 云南电源装机容量、水电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到2015年, 全省装机容量将达到7532万千瓦, “十二五”新增装机中, 大部分是水电装机。这一时期, 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力度较大, 全省将新增水电装机3217万千瓦, 火电装机54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 云南新增水电装机达到1929万千瓦、火电装机120万千瓦, 到2020年, 全省总装机将达到9600万千瓦。根据测算, 2015年, 水电比重将达到77.4%, 2020年将达到81%。

2) 云南风能资源丰富, 资源总储量1.23亿千瓦, 可利用面积4.52万平方公里。云南省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能量相当于730多亿吨标准煤, 相当于全省煤炭总储量的6倍多。风电、太阳能、垃圾发电装机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零的突破。从2008年国内海拔最高、云南省首个大型风力发电项目华能港灯大理大风坝7.87万千瓦的风电场正式投产, 云南风电装机已达12.8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容量2万千瓦;垃圾发电装机3.1万千瓦。

4.2 基于电网安全可靠的需要

近年来, 自然灾害频发, 给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威胁, 成为危害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 地理位置特殊, 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也很复杂。泥石流、大风大雨、冰雪、雷击等自然灾害经常导致电网受损。据统计, 2007年云南电网中压用户因大风大雨、雷害、其它气候因素等自然灾害而导致停电906次, 停电户数17295户, 占系统停电的14.93%, 缺供电量达611万千瓦时。当前, 云南电网500千伏骨干网架已经形成, 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已经建成投产, 云南电网已经进入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复杂大电网时代。电网运行控制的复杂程度越高, 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也日益加大, 因此, 对实现电能的安全传输可靠供应提出了重大挑战。

5 云南建设智能电网的意义

1) 可以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网运行效率, 有效的解决“西电东送”、“云电送越”远距离、大规模能源传输的损耗问题, 缓解煤电油运压力, 最大限度发挥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显著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电网的传输效率和用户的电能使用效率, 充分发挥电网的节能增效作用。

2) 可以提高电网接纳清洁能源能力, 推动清洁能源科学发展。目前, 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只有8%左右, 未来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而我省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 发展智能电网可以更有效地接纳清洁能源, 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3) 可以带动云南技术创新, 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我省电工行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发展智能电网将在电力电子、信息、通信、传感器和储能等高新技术领域带来大量的技术研发需求, 为加速我省技术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装备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4) 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保障能源安全。有利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通过推动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的研究, 促进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快速发展, 实现对石油的大规模替代, 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 保障能源安全。

5) 可以为云南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实现中国政府提出在2020年单位GDP碳减排40%~45%的目标。今年7月份, 云南省又入选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省区, 因此碳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 而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大幅削减电能消耗和碳排放。

6 结束语

目前, 国家正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云南作为我国电力资源大省, 要抓住“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等历史机遇, 紧紧围绕把云南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水电基地和清洁能源基地、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基地, 积极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探索、研究、实践符合云南电力自身发展需要的智能电网。

作者简介: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 以及云南电网承担的重任, 分析了云南省建设智能电网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