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多年父子成兄弟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0
1

多年父子成兄弟(精选6篇)

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1篇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散淡朴实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验等方法等使学生感受人间至真至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和体验文中所抒写的父子亲情,感悟人间至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父亲对儿子的情感。

2.学习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事例,寓巧于拙,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启发式、问答式、朗读法、合作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板块】触摸――研读――拓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父与子”,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话题之一。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就以此为题。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作家中的作家”的卡夫卡,一辈子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父子冲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圣人孔子曾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慢速),就是讲父亲要像父亲,有为父之道;儿子要像儿子,有为子之道。而当代作家汪曾祺先生偏有一篇散文题目就叫《多年父子成兄弟》(重读),很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味。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种独特的父子关系,来品赏汪曾祺笔下的“奇人奇文”。(大屏幕:多年父子成兄弟)

二、【作者简介】

三、【走进文本】

文章的题目是《多年父子成兄弟》,这里的“父子”指的都是谁?(生答)教师总结———可以说,这里的“父子”有多层内涵:首先,它是指汪曾祺和他的父亲(汪菊生先生);其次,它是指汪曾祺和他的儿子(汪朗);再者,它也包含了作为祖父的汪曾祺和他的孙女们之间的祖孙关系。所以,文章题目中的“父子”并不仅仅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的其实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汪曾祺家的关系的话,用哪个词比较好呢?(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对,“没大没小”,确实是 “没大没小”。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找找看,文中哪些文字体现出两代父子之间的“没大没小”?

1、我和父亲之间(2~3自然段)

我们来概括一下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呢?

(1)、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爱好广泛,趣味高雅,情调浪漫,生活极富

诗意,心灵手巧,极富艺术的禀赋和才情。

(2)重情重义。——不难看出,制作冥衣时他有多虔诚有多用心。他对妻子那

种经历了时间洗涤沉淀下来的最为质朴也最为动人的情感。他完全按着妻子生前的喜好来制作冥衣,不难看出他对妻子的宠爱、娇惯,那里面凝聚着他对妻子的深沉的爱恋、无尽的思念、细心的呵护和至真的疼惜。他希望妻子在另一个世界里,也仍然温暖、幸福和如意。

(3)随和,很少发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4)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探究】

文章写到这,写的只是作者父亲的事情,并没有涉及父子关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1.正因为父亲敬畏所有的生命,才不会苛求自己的孩子,才会平等的对待孩子,才会理解尊重包容孩子。

2.只有这样的父亲才会跟孩子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才能被孩子认同和接受,才会为孩子们所喜欢。

3.这样写实质上却很好的刻画了父亲的形象,揭示了父子如兄弟的感情基础,并为后文写父子情如兄弟的内容做好铺垫。

(5)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

(6)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心态平和,富有童心。

(7)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

(8)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亲近、友善、理解、包容和友善,让自己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的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

这真的是一种“没大没小”的父子关系啊。“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补充材料】:

大家都知道汪曾祺是西南联大毕业的,除了他的恩师沈从文外,闻一多先生也很赏识他。当年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开了三门课: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汪曾祺都选了。闻一多上课有一个特点:可以抽烟。老师抽,学生也可以抽。他往往一进教室就点上烟斗,还问一问学生:“你们谁抽?”老师的烟,学生一般不好意思要。但等到老师点烟之后,下面会抽烟的学生也开始吞云吐雾了,这其中就一定有谁呀———汪曾祺。可见他的确是深受“熏陶”啊!从汪曾祺晚年的照片上,大家也可以感受到他当年烟不离手的癖好。(大屏幕呈现)汪曾祺的嗜酒如命就更显而易见了,请大家看一幅对联(大屏幕呈现)。这是汪曾祺晚年去四川作协参加笔会时为一家著名酒厂即兴题写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下?上联:任你读通四库书;下联:不如且饮五粮液。这读书的境界与饮酒一比,高下自见啊。汪曾祺吸烟饮酒的习惯,最初来自于父亲的许可。

第二课时

1、我和儿子之间

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1)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

(3)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时,帮他“窝藏”同学。

(4)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

那么汪曾祺又是怎样看待这种没大没小的父子关系的呢?用原文来回答。———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那么汪曾祺想借他父亲的这句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生答)教师总结———“多年父子成兄弟” 是一种境界,是指长辈和晚辈之间应该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亲情的感悟中共同成长。

给大家介绍几件有趣的事。汪曾祺的两个女儿小时候常在他头上梳小辫儿扎头绳,乱揪一通,手上也没个准儿,疼得汪曾祺直咧嘴,但他还总夸奖她们“能干”,自己顶着一头的花花绿绿若无其事地做事。孩子们成年后,一看到汪曾祺为创作冥思苦想时,就问:“老头儿,又憋什么蛋了?”他就说:“我这次要下一个大蛋了!”还有一次汪曾祺画了一幅写意花卉(大屏幕呈现),自己很满意,对子女们说:“这张不赖,谁想看看?”两个小孙女最先跑去看,一个说:“老头儿,你真浪费,纸上留这么一大块空白干嘛?”转过头对另一个说:“给他画只小鸭子怎么样?”另一个就说:“别瞎画,等老头儿死了,没准这画就值钱了!”你看,这家庭可真是“没大没小”啊!

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对汪曾祺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随性自由,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下面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他的一篇作品《受戒》。

汪曾祺的民俗风情小说《受戒》用不连贯的故事情节、散文化的描写,宣扬善良、友爱。全文洋溢着朴素、纯真、自由的人性情感,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人性中最纯最真的美和人们赤裸裸的情感。整篇文章格调清新明快,朴素而有光彩,充满着诗的蕴藉和散文的美感,是新时期民俗风情小说的典范之作。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就单篇而言,确定教学内容应该从作家的创作意图及言语表达形式综合考虑,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散文都会有不同的内涵,更何况我们是作为读者去体会、解读。而在具体实施中,以点带面非常必要,语文教师一定要在高效教学上多想出路,不能一篇课文教几课时都无法结束,更不可杂乱前陈,教得随意。在散文教学中,如何就单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也是见仁见智的,但教学应从文到本。

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2篇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课程语文授课教师纪正红授课日期专业中职护理、药学授课班级 11护理3、411药学授课课时教材《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 · 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出版单位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次 2011年 11月第1版主编 杨九俊

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3篇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公众新闻网AlIVoices报道: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太阳的一颗兄弟恒星。研究人员称,这颗太阳兄弟恒星甚至有可能拥有存活生命的行星。但是,即使这个兄弟太阳系被证实是荒无人烟的,这一发现也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搜寻太阳其他的兄弟恒星,它们最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如何形成。

在恒星形成早期阶段的碰撞可能撞下了大块的碎片,而这些碎片可能在太阳系之间旅行。这些碎片有可能为地球带来了原始生命。或者有可能,地球的碎片将生命带到了围绕兄弟太阳运转的星球。德克萨斯大学的Ramirez教授称:“可以说,太阳的兄弟恒星可能是搜寻地外生命的关键。”

一旦更多的太阳兄弟恒星被鉴定出来,天文学家将进一步了解太阳如何形成以及来自哪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力学专家将通过模拟所有已知太阳兄弟恒星的运行轨道找到它们的出生地。

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4篇

父亲是个异常温厚的人。记忆中他对任何人都是恭敬有礼的。母亲急躁冲动,时常耍着她的刁蛮,而父亲却从来是一言不发地陪笑。那时我未满十岁,每天听班里的同学夸耀自己的父亲如何了得。小小的脑子里便固执地给父亲定下一个懦弱的形象。我的任性与母亲一脉相承,幼时变着法子向父亲要吃的,要求得不到允诺就高声大哭。父亲也不恼火,耐心地哄着我,每每想出一个新戏法,把我的注意力从吃上引开了去。有一年和父亲去逛街,他指着街上几家铺子说:“那是我学生开的。”父亲原做过几年教师,这时语气中俨然藏着自得,我故意打击他:“你的学生个个比你有钱。”他不愠不火,淡淡答回一句:“那自然。”

父亲对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抱有一种纯粹的信任和友爱。我四年级的寒假时随他去北方他工作的一个城市,当时南方已显出天寒地冻的晦涩景象,北方更是冰封雪压。到了晚上,即便盖上两大床棉被,脚上仍如千万根针扎似的冷痛。有一个晚上,寒气一丝一丝从窗缝挤进来 ,我全身哆嗦,忍不住就叫:“爸爸,我冷啊。”父亲在另一张床上说:“你穿上衣服,我们去外面兜一圈——差不多就要天亮了。”我开灯时,父亲已穿戴整齐,抱着保暖杯在捂手。我一眼瞥见他床上居然只垫了床毯子 。我很奇怪,就问他垫被哪里去了。父亲说:送人了,那小孩子才十八,刚从南方来,还没到过这么冷的地方。晚上一个人睡办公室,你也知道那里有多冷。我看天晚了,就先给他送过去了,自己熬一晚。吓,没想到竟然受不了,到底不像从前那么硬朗了。那夜,我和父亲在凄冷的空气里穿街过巷,直到黎明。几年前,父亲出差回家,给我带回一对银镯子,我惊讶于他的举动——他向来反对我戴什么叮叮当当的饰物。正因为突兀使我非弄明白不可。父亲被我缠烦了,就说是夜市上一个老头那儿买的。二十几块,他说那老头因为家里有急事才把传家宝卖那么便宜。没过一星期,那镯子便变了颜色,是黄铜镀了层银粉,我笑得要死,说他连基本常识也没有。父亲显得很怪讶,反复强调说:那个老头子真的不像是装的呀。

父亲学过 两年木工,是个极其手巧的木匠,父母结婚时的家具都是由他打造。过了十七年款式还很新颖。尤其是那张大床,结实而又舒服,母亲喜欢雅致的暖色调,床便漆成了米黄,床头柜幽亮得可以照出人影。我从小喜欢看书,一有点钱就往家里搬书。父亲就给我做了个书橱,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半圆形,又分为六格,每格都雕着书的类别,童话,名著,游记什么的。他还特意做了暗格,只要把游记那格与名著那格往旁边推,就会露出一大块空地,父亲悄悄地对我说,如果买了你母亲不允许看的书,就藏在这儿。果然,我初中时迷上了武侠,把《金庸全集》都放在那儿,饶母亲精明万分,也找不出蛛丝马迹。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案 第5篇

汪曾祺

教学目标:

1、结合注解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音、形、义;

2、结合补充资料,了解汪曾祺;

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4、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5、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下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大家思索后能够实话实说。(1)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你会用哪一个词?(2)现实生活中,你们父子(父女)有着怎样的关系?(3)你理想中的父子(父女)关系又是怎样的?(4)你认同父子(父女)之间成为兄弟(兄妹)样的关系吗?请学生畅所欲言。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水,温柔无尽,父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山,棱角分明。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仍然能够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不同的,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其实并无定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描述父子关系的,一起来看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解决字词音、形、义

请学生默读全文,留意重要字词的音、形、义。请学生齐读字词两遍。重要成语,请学生回答意思。

请学生将以上成语的意思写在书上相应位置。

2、走近作者

请学生勾画书P6页注解①重要内容,【板书】:江苏高邮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补充资料:

汪曾祺(1920-1997),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他的作品曾被看作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请学生通读全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文中写了几对“父子”?分别是谁和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3)你怎样理解文中所说的“兄弟”式父子关系?

【明确】:文中写了两对父子,分别是“我”和父亲,“我”和儿子,我们之间的关系都不错,正如“我”的父亲所说,“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文章的主旨句: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3个问题学生只要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文章写了两对父子,分别是哪几节内容?在哪一节中,作者表明自己对父母与儿女的关系的看法?一起来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交代题目的由来,引领全文。第二部分(2—4节):写“我的父亲与“我”。

第三部分(5—7节):写“我”与“我”的儿子。第四部分(第8节):“我”对父子之间关系的看法,总结全文。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各部分具体内容。

4、研读课文,把握父亲和“我”的特点 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先看第一部分。

【提问】:第1节仅有一句话,“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这”指的是什么?

【明确】:多年父子成兄弟

既然这句话是父亲的名言,也就意味着“我”的父亲提倡父子之间可以成为兄弟样的关系,句首第一句话可谓是开篇点题。

第二部分:请学生浏览2—4节,勾画出每节的中心句,看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并板书】:

第2节——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第3节——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第4节——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

请学生齐读第2节,概括父亲的绝顶聪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父亲心灵手巧,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会刻图章,会画写意花卉,会摆弄各种乐器,会园艺,扎纸的手艺也非常好。

可见,父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个重情义的人。学生朗读第3节,请学生【思考】:该段文字突出父亲的特点是“随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提问】:父亲带着孩子玩,都有哪些玩乐项目?从这些项目可看出父亲的什么才能?孩子们对父亲是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1)领着孩子到麦田里放自己糊的蜈蚣风筝,线是用胡琴老弦做的。(2)做各种形状的工艺品,里面养金铃子。(3)做各种各样的灯,如重瓣荷花灯、西瓜灯。

父亲做风筝、工艺品、灯等充分表现出他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奇思妙想,有童心,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骄傲,从而赢得了孩子们的佩服和赞美之情。

请学生默读第4节,【提问】:父亲对“我”的学业持什么态度? 很明显,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

这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父子间的关系。父亲对孩子采取的是赏识教育,孩子写出了好文章,“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孩子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父亲还非常重视发展孩子的兴趣,“我”喜爱书画,他就从旁加以指点,“我”喜欢戏剧,他就当配角,做伴奏,为孩子们助兴。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父亲与“我”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友好的,成为兄弟也就水到渠成了。

【思考】:该段文字结尾处列举了抽烟、写情书、喝酒等几个生活情节,这些内容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形象,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 【明确】:常理来看,有些事是父子间不会分享的,比如恋爱,有些事是长辈不大容许或者鼓励孩子做的,比如抽烟喝酒,但这些事都在“我”和父亲之间发生了,突出了父亲对孩子的宽容,他的作风的随和以及两代人亲密的关系,很自然地推出了“多年父子成兄弟”的主旨。

第三部分:请学生朗读5—7节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和儿子的关系也不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你能用自己的话叙述两代人间的一次“分歧”是缘于什么事吗? ③“使我非常为难”的原因是什么?

④对儿子的婚姻大事“我”的态度是什么?其基础是什么? ⑤两个“没大没小”含义一样吗?

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一起【明确】:

①这句话在文中的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既总结上文父亲和我的关系是不错的,也提示下文内容将着重说明“我”和儿子的良好关系。

②在敏感的政治时期,儿子春节带回了一位不能回北京的同学,而“我”怕担干系就责备了儿子,没能理解儿子和同学之间的情谊,这使儿子既委屈又伤心。

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是重点“革命”对象,自身难保,而儿子带回的“黑人”随时会被公安局或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举报,究竟是顾全儿子的同学情谊,还是考虑家庭的安危,这让“我”非常为难。

④对儿子的婚姻大事“我”的态度是“闻而不问”,即了解但不干涉。这种做法的基础源于“我”和儿子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⑤两个“没大没小”的含义不一样。前一个“没大没小”出自“我”的亲家母之口,她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没有像样的规矩,是一种批评的口吻;后一个“没大没小”是“我”认为现代化、充满人情味的家庭应该是讲究平等关系的,不见得非得从称谓上将长辈和晚辈区分开来。

【提问】:从以上作者叙写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我”在处理父子关系方面的成功处是什么?

【明确】:作者把民主和谐的父子关系传承下来,运用到“我”和儿子的身上,营造了一种淳朴融洽,令人羡慕的家庭氛围。

第四部分:【提问】:最后一段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结尾处的议论简单有力,掷地有声。

作者批评了那些试图用自己的模式来塑造孩子的父母,指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行的,甚至是愚蠢的。

本文以叙述为主,说故事,拉家常,但在作者娓娓的叙说中,却无不蕴涵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大智慧。主题思想的提出水到渠成,颇具匠心。

请学生尝试概括本文的主旨。【明确】:

本文作者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的事例充分表现了父亲与自己,自己与儿子之间那种亲近、温馨、平等的关系,提出了许多颇具教益的观点,对于人们如何“做父亲”,如何处理好家庭父子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描述父子关系的散文。其实,父子关系是很微妙的。中国的父子一般是缺乏沟通的,大多时候是互相地心领神会。就这样在沉默中,双方度过一生。临了,回头一看,说是父子,莫若兄弟!这应该是中国父子关系比较好的状态,显然与西方不同。本文作者和他的父亲,和自己的儿子之间的关系,很明显就是非常不错的父子关系。课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刻画了两个可爱而又可敬的父亲形象。做父亲的能尽量保持一点儿童心,与儿女处成兄弟、兄妹一般的关系,或许是人伦关系中一种较高的境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3遍;

2、解释成语;

3、请以“我与父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说明你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板书: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一、开篇点题——引领全文

二、父亲与“我”——平等、友好、成兄弟

三、“我”与父亲——继承民主、平等关系

《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答案 第6篇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去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骂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节选自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