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和工龄之间系吗(精选3篇)
档案和工龄之间系吗 第1篇
我去人才市场问工龄是不是从报道的日期开始算,他说工龄有档案工龄和保险工龄。
但是我忘了问他这两个工龄分别是如何算,各有什么作用,大家有知道的吗?
[档案工龄和保险工龄的算法?]
档案和工龄之间系吗 第2篇
1.问为什么会要办理暂缓就业呢?
答:报到证是正规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才有的一种身份证明,一个学生只发一次,如果学生到人事局报到后,那么这个学生就成为社会人员了,不再是应届毕业生了,之所以出现暂缓就业,就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找不到工作时,将学生档案由省就业指导中心里保管,暂时不对学生进行派遣,给予2年的时间,在2年里找到接收单位的,可以派遣---发报到证。2年之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将把他派遣回生源地。
2.问:签了协议书,还可以办理暂缓吗?
答:不可以。
3.问:我听说办了暂缓期间是不算工龄的,那么要是我将户口迁回去后,是怎样算工龄的,是谁算的?
答:在人才中心办理了人事代理,就可以计算工龄。暂缓就业期间是不计算工龄的,回生源地人事局等推荐就业也不算工龄。
4、问:您好,我的单位已经确定可以签了,但要报上人事局审批,现正等待中。如果单位要等到6,7月拿到毕业证书后才可以签,那5月份我可以不签暂缓就业吗?
答:对于确定能在6、7月份签约的情形,可以将实际情况根学校就业办协商,具体待定。
5.问:我已经与广州一家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是三个月,公司在转正之后才会办理户口,在5月底学校上报计划前,我需要签暂缓就业协议吗?
答:是的,需要。或具体情况咨询学校就业办。
6.问:我是暂缓就业的,单位要我办理计生证,请问去哪里办理?
答:凭暂缓就业协议书先到就业科办理未婚证明,之后再到学校计生办处办理未婚证。
7.问:办理暂缓就业手续是否需要交费?
答:办理暂缓就业手续不需要交费。但在暂缓就业期间,毕业生需要档案所在单位出具考研、报考公务员等相关证明时,须向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缴纳代理费,
8、问:毕业生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暂缓就业手续?
答:(1)在学校上报方案时,就业单位仍未最后确定者;
(2)短时间内不能落实就业单位者。
9、问:毕业生是与哪个部门签订暂缓就业协议的?
答:是与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签订,毕业生的档案是由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代管,户口暂留学校保卫处户籍科保管。
10.对于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有关暂缓就业、转回原籍、办理人事代理的区别?
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可以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办理暂缓就业,也可以人事代理,也可以将档案和户口转回原籍。如果将档案和户口转为原籍,不但失去了学生身份,不利于找工,而且调进广州来非常麻烦,一年后办理到干部身份才可以,到时手续将非常繁锁,费用更加高。办理暂缓就业可以保留学生身份,档案由省就业指导中心保管,户口在学校,一般情况是免费的。缺点是只提供有关就业和学业方面的`服务,其他服务不提供。如果需要其他服务必须先把档案和户口从学校调到新单位,由新单位办理,这个过程最快也需要2个月时间。
办理人事代理,享受正常的就业待遇,有工龄,评职称等等,日常生活中众多的证件证明可即时办理,避免紧急事务因档案问题浪费时间、错失良机。而且现在人事代理都可以赠送一年,等于免费一年。
11.落实就业的暂缓生如何解除暂缓?
毕业离校后的暂缓就业期间,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解除暂缓有以下手续:
(1)硕士:凭《高校毕业生暂缓就业协议书》及接收单位的有效接收证明,到学校就业中心开具证明;向广州市人事局申请《广州市需要非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呈报表》;本科:凭《高校毕业生暂缓就业协议书》及接收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向广州市人事局申请《广州市需要非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呈报表》;
(2)再到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证》;
(3)凭《报到证》回学校保卫处户籍科/若户口在家乡的需要回家乡所在公安局办理户口迁移证,团员到学院团委,党员到学院党办和学校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移;
(4)带齐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组织关系转移证明等材料到单位报到上班。
浅谈人事档案和户籍之间的关系 第3篇
人事档案和户籍是有密切关系的。要弄清它们之间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人事档案、什么是户籍。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 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结婚、离婚、收养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 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 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 具有法律效用, 它能客观地反映和记录档案人员的德、才、能、绩等方面有价值的信息, 是现在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材料。
一、人事档案和户籍的相同点
通过对人事档案和户籍的了解, 我们可以得知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来看相同点。人事档案和户籍都具有法律效用, 都是有关部门根据事实情况对其个人资料进行记载, 二者都具有真实性这一特点。人事档案和户籍上的资料是真实有效的, 任何人不得轻易修改, 在必要的时候, 人事档案和户籍是作为法律依据存在的。而且, 人事档案和户籍都是个人身份的有效证明。人事档案和户籍上记载的资料是在有关部门认证下登记在案的, 是对其个人基本资料的真实反映, 正是基于真实性的特点, 在办理住房、入学、工作等很多事情的时候, 人事档案和户籍作为证明材料, 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人事档案和户籍的不同点
人事档案和户籍二者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区别还是很大的。当今社会, 户籍是以户为单位, 多是一个家庭, 上面登记了每个人的简单资料和亲属关系。而人事档案登记的是个人的基本资料, 人生轨迹。虽然上面也可能会登记亲属的资料, 但都是作为个人资料的衍生进行登记, 不是单独存在的。其次。户籍上资料只是基本资料, 内容简单, 信息匮乏, 所以我们对其了解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内容。但是人事档案作为其个人资料的总和, 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信息量大, 能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经历。通过对人事档案的查阅,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 人事档案和户籍的管理也有所不同, 户籍不能够随意流动, 它必须经公安机关审批, 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方可办理入户、出户及其他相关手续。人事档案的流动性相对较强, 只要你办理了相应手续, 符合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相关条件, 你就可以将人事档案放在指定的地方, 同时资料增补也相对较容易, 只要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后, 就可以归档、备案。
在实际生活当中, 人事档案和户籍作为个人身份的重要证明, 更多的时候是相互补充, 相互影响的。二者相互作用, 才能最大意义的对个人进行补充。因此, 我们有必要来看一看二者之间有哪些影响。
三、人事档案和户籍的相互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都是建立在对国民进行有效的地区性管理的指导基础上。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将人通过单位进行有效管理, 而户籍管理制度是将人通过一定区域范围进行有效管理。这种做法在当时, 对有效地进行人员管理, 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员流动不断加强, 现代化管理越来越进步。这些都使得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和户籍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现就将二者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简单分析如下:
(一) 户籍对人事档案的影响。一般说来, 每个人的人事档案都是由户籍所在地的人事代理机构进行管理的, 但是随着户籍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 这一现象也慢慢发生了转变。读书期间, 人事档案一般都是由学校统一进行管理, 直到毕业工作后, 人事档案才会随着个人进行较大程度的流动, 人员流动越快, 人事档案的流动性也就越强。但是正是缘于这种流动性, 才更加凸显了户籍和人事档案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 催生了社会人员的流动性急速增加, 人口流动性极强, 人们在工作学习的时候往往考虑多种因素, 综合完善各种条件后, 做出慎重的选择。以应届毕业生为例, 应届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一般分为打回原籍、暂缓就业、档案挂靠和档案托管、档案接收4类。如果户口在入学时迁入学校所在地, 那么毕业时户口可以跟着人事档案一起挂靠在非户籍所在地的人事代理部门, 或者放回户籍所在地。二者可在一地, 亦可分开。
对于已经参加工作多年的人, 人事档案及户口已在毕业时做好了相应处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才流动的不断加剧, 人们在最初工作的几年往往是跳槽最频繁的几年, 当人们逐渐稳定下来时, 人事档案和户口则成了人们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和户口因其流动性强、人员构成复杂, 所以十分繁复, 但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导致两者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互影响的作用更加强。一般说来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是由原单位进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然后再进入新的单位, 或者继续挂靠人才交流中心。当今社会, 档案管理部门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人事代理制度, 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下做好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发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作用, 逐步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积极为个人的工作、生活提供相关保障及支持, 为单位提供人才信息, 为个人实现价值提供重要依据。
(二) 人事档案对户籍的影响。人事档案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管理工具及手段, 它是组织、单位合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和手段。按照现行政策, 人事档案一般是“档随人走”, 人才的流动势必和档案和户籍挂钩, 虽然现在已经逐步淡化这些管理,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住房、就业、读书等还是和这两个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例如, 在人才引进时, 很多地方就采取的是“积分入户”。积分入户是改进户籍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 对申请引进的市外人才进行多元评价、综合打分, 当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核准分值达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请落户。一般说来, 积分入户的标准各地方均有自己的政策, 但是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专技水平、获奖情况、计划生育等均为重要积分指标。人事档案作为个人资料的真实反映, 为积分入户提供了有效依据, 通过审核人事档案, 户籍管理部门可以对申请者的个人资料进行审核, 确保落户人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有效的推进户籍制度的不断改进。
21世纪, 是人才竞争的世纪, 现在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大量政策去吸引人才。人才的引进为加快当地发展, 平衡就业结构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此一来, 传统的户籍管理和人事档案的管理都将随着形势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 我们必须对户籍和人事档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使二者的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王英玮, 陈晓, 张秋燕.关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J].北京档案, 2009 (3) .
[2]张家英.人事档案利用的困境和突破[J].档案学研究, 2012 (2) .
[3]孙鹏.人事档案制度的创新和发展[J].档案学研究, 2012 (5) .
[4]邓雪琳, 赵冬杰.珠三角地区外来流动人口积分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