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广角教案范文第1篇
阳逻开发区第三小学 彭爱春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数字卡片、作业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刺猬没带伞,怎么办呢?
二、数的排列活动
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们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吧?锁的密码是:请用数字
1、
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师:那么我们就拿出数字卡片,两人一组摆一摆,一人摆数一人记录,注意不重复。 ▲ 学生摆、记数,教师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学生上台展示所摆的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师总结摆数方法:
1、交换位置的方法;
2、固定位置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运用交换位置和固定位置的方法都摆出了6个两位数,在摆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现在我们找找密码到底是多少?(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
三、借助握手来解决组合问题
师:通过大家的帮忙,我们帮它们找到了密码,它们非常感谢你们,老师来代表它们跟你们握握手。
师生握手:请三名学生上台,老师示范握手。
出示题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学生握手,获得答案: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师: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摆了6个两位数,3个学生两两握手,握了三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数字可以交换位置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数学广角搭配(出示课题)。
四、练习巩固
1、教材第99页第3题
2、三个同学打乒乓球,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几场?
3、3名同学排成一排合影,有几种排法?
五、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拓展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案范文第2篇
(三)年级(上)册第
(九)单元第(1)时《
集合
》。
【教学分析】
在例1教学中,用统计表的形式给出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了一一列举出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两个集合的元素),把重复的连起来(找到交集的元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学情分析】
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新知。本单元共有9个题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虽然熟悉这些情境,但以前不一定从集合的角度来思考并解决问题。因此,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其次,有层次地设计练习,逐步丰富并完善学生对集合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活动卡
【教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题
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引导学生质疑:
来了10种小动物,为什么有6种生活在水里,6种生活在陆地?6+6=12(种)啊?
新知探究:
、动手操作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动物
出示:蚂蚱章鱼虾青蛙蜗牛鲤鱼兔子乌龟海鱼瓢虫
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
②完成活动卡活动一,指名分类。
③全班一起分类。
④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
(2)引导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如果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
(3)出示合并隆的空集合圈,引导观察这个集合圈和分开的两个圈有什么不同。(有一块公共区域,这块公共区域可以表示什么?)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师根据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6)填写合并拢的集合圈。
(7)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三、新知巩固,加深理解
、出示: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1)引导得到:
①参加踢毽的有(8)人
②参加跳绳的有(9)人
(2)小天使的疑问
①小天使也有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出示: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
)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后指名回答,要说出思路)
②演示
a、找到既参加踢毽又参加跳绳的人(3人:杨明、李芳、刘红);
b、出示空集合圈,指名说说各个位置所表示的意义;
、填写集合圈;(先填写公共部分)
d、出示各部分人数,引导计算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以得到多种解法)
人教版数学第五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跳绳的学生
解法一:+3+6=14(人)
解法二:8+9-3=14(人)
2、完成教材10页做一做第
1、2题。
3、完成10页思考题
A组和B组的小组赛都需要淘汰1人,都需要进行1场比赛,因此一共要进行30场比赛。
四、堂小结: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案范文第3篇
(一)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簡單の事物の排列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の過程,初步培養有順序の、全面地思考解決問題の意識。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の良好習慣,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の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の過程,滲透"排列"の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現和應用規律,做到不重複也不遺漏地找出事物の排列數。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什麼動畫片呢?” 生答
師:我也喜歡看動畫片呢!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段精彩の動畫片視頻,一起來欣賞一下,請看大螢幕。
1、(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中懶羊羊被灰太狼抓の視頻)
師:發生了什麼事情? 生:懶羊羊被抓走了。
師:哦,懶羊羊又被抓走了,那怎麼辦呢?
過渡:喜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都想去救懶羊羊,老村長決定派三只羊中の兩只羊去,怎樣派呢?
(課件出示):三角形出示三只羊の圖片,生說一種方法,有聲音の連一種,並閃爍。 師:有幾種派法?
老村長決定派聰明の喜羊羊和勇敢の沸羊羊去救懶羊羊。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課件出示):喜羊羊、沸羊羊來到狼堡前,狼堡大門被鎖住。
Fpg
Fpg 過渡:它們來到狼堡前,發現狼堡の大門上有一把密碼鎖。 (出示灰太狼配音):“要救懶羊羊,必須打開密碼鎖”。
師:現在只知道鎖の密碼是由這
1、
2、3三個數字組成の一個兩位數,同學們猜一猜密碼可能是多少? 生猜
師:同學們猜出了這麼多の兩位數,非常棒!那麼用
1、
2、3這三個數字到底一共可以組成幾個兩位數呢?(停止,讓學生思考一會)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黑板貼出例題一)
過渡:請同學們先聽清老師の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用數字卡片擺一擺,小組長在作業紙上做好記錄。
1、生進行擺數活動,師巡視。發現有代表性の3張作業紙。
2、彙報
師:誰願意勇敢の上來彙報你們組寫出の兩位數?
3名學生邊彙報師邊輸入兩位數。
過渡:同學們用不同の方法都擺出了個數同樣多の兩位數,這是其中の3組,在同學們擺數の同時,喜羊羊、沸羊羊也在擺:
(課件出示):喜羊羊、沸羊羊擺出の數。
過渡:師問:請同學們對比觀察,你們擺出の與喜羊羊、沸羊羊擺出の有什麼不同?
生答,
並隨機板書:重複
遺漏
過渡:我們在寫數の時候要注意不能這樣寫, (課件點擊)喜羊羊、沸羊羊寫出の數隱去
師: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觀察の慧眼
過渡:怎樣擺才能不重複,不遺漏呢?仔細觀察第一列數,這種方法好嗎?它們有什麼規律嗎?
(1)定位法
① 彙報 ,說方法 :先固定十位上の數字1,和
2、3分別搭配得到
12、13;在十位上固定2,和
1、3分別搭配得到
21、23;最後把)
師:小朋友們,聽明白了他說の這種擺法了嗎?他們是先固定十位上の數字,再選擇Fpg
Fpg 個位上の數字。
師:這一組數是用固定十位の方法寫出了幾個(6個)兩位數,還有那些小組也是用這種方法擺出來の呢?
師:我們也可以先固定個位,再選擇十位,方法是一樣の。
師:看來這一組の同學比喜羊羊和沸羊羊還聰明,他們按照の一定の規律,有順序の來擺數,做到了不重複,也不遺漏。
(2)交換位置法
師: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列數,它們又是按什麼方法擺出來の呢?
生說方法 : 先選擇1和2兩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數12;然後(手勢)交換數字の位置,又組成了一個新の兩位數21。再選--------
最後--------------)
小結:老師聽明白了,這一組の同學是先確定第一個兩位數,再交換位置就產生另一個新の兩位數。他們也擺出了6個兩位數,這也是一種好方法。還有哪些組是用這種方法擺の? (3)無序
師:再看第3列兩位數,有前面兩列數の特點嗎?它雖然也找全了,但是會出現喜羊羊、沸羊羊重複或遺漏の情況。
小結:通過剛才の數學活動,我們知道了,在寫數の時候,要按照一定の規律 ,有順序の來寫(板書:有順序),才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補充板書:有順序
不重複
不遺漏)
3、輸入密碼,打開大門
師 :經過我們の努力,把可能出現の密碼全都找出來了,一共有6個,那密碼到底是哪一個呢?
(課件操作): 輸入
12、
13、
21、
23、31都不對
輸入32,密碼正確。
師:剛才你們誰猜對了呀?
師:你真幸運,祝賀你。
三、實踐應用,深化探究
(一)塗色問題
Fpg
Fpg 過渡:狼堡の大門打開了,可是他們卻怎麼也找不到懶羊羊,怎麼回事呀?
1、(課件出示紅太狼の配音):“不行,大門打開了也不算,必須得過我這一關”又有怎樣一關呢?
2、(課件配音出示):用紅、黃、藍3種顏色給狼堡地圖上北區和南區塗上不同の顏色,一共有多少種塗色方法?
(課件出示沸羊羊配音):這怎麼塗呢? 師:你們能發揮你們の聰明才智幫幫它嗎?
師:請同學們拿出作業紙,給狼堡の北區和南區按要求塗色。
3、學生作業紙上獨自完成,老師巡視 (選取運用定位法和交換位置法の作業紙) 師:誰願意勇敢の上來展示你の作品?
4、學生圖影彙報,理解方法
彙報一個後提問:說說你是怎麼塗の?你是用剛才學の哪種方法?有哪些同學和他の方法一樣? 還有和他の方法不一樣の嗎?
小結:同學們好厲害!能夠用剛剛學の方法解決了紅太狼刁難我們の問題,那我們裏看看喜羊羊塗對了嗎?
(課件顯示):交換位置法塗の色
5、答案正確,這回,灰太狼和紅太狼無計可施了,只能放了懶羊羊 (課件出示):喜羊羊、沸羊羊救出懶羊羊
過渡:我們幫喜羊羊、沸羊羊救出了懶羊羊,大家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耶(手指動作)
7、揭示課題:
師:其實啊,剛才解救懶羊羊所運用の知識就是我們今天學習の內容,數學書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搭配
(一)の內容。 板書課題:搭配
(一)
(二)衣服搭配問題
過渡:小朋友們,搭配問題在我們の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老師明天要參加一個同學聚會,想請同學們幫老師挑一套漂亮の衣服,(課件出示:上衣、下衣圖片 )願意幫幫老師嗎?
1、
Fpg 生邊彙報邊(課件演示)搭配方案
Fpg
2、師:你太出色了,把所有の搭配方法都找出來了,你是用什麼方法搭配の呀? 生答
小結:我們可以先固定上衣,再搭配下裝,也可以先固定下裝,再搭配上衣。
四、拓展延伸
含“0 ”數の搭配
過渡:同學們太厲害了,應用剛才の知識解決了生活中の問題,下麵我們來解決數學問題
1、(課件出示):用下麵這三個數字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3只小動物手舉
8、0、5三個數字卡片 師:小朋友們,趕快找到答案吧 師:你們都找到了幾個兩位數啊?
2、彙報
情況1:有6個,有4の情況(怎麼不一樣呢?)
情況2:都是4個(怎麼只有4個呢?)
情況3:都是6個(0
5、08是兩位數嗎?)
小結:在寫數の時候一般“0”不能打頭,這個以後我們會知道.看來,我們在解決問題の時候要注意一些特殊情況。 (課件出示):0
5、08兩個0變色去。
五、課堂總結
師: 小朋友們,今天你們學得開心嗎?那你們有什麼收穫呢?
生彙報
師:今天,我們通過小組合作,相互配合,老師覺得同學們の表現都很好,你們覺得哪個組の表現最棒呢? 生答
師:老師覺得你們の表現都很出色。小朋友們學會了有順序の思考問題,老師為你們進步感到高興。只要小朋友們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更多數學奧秘!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案范文第4篇
阳逻开发区第三小学 彭爱春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数字卡片、作业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刺猬没带伞,怎么办呢?
二、数的排列活动
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们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吧?锁的密码是:请用数字
1、
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师:那么我们就拿出数字卡片,两人一组摆一摆,一人摆数一人记录,注意不重复。 ▲ 学生摆、记数,教师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学生上台展示所摆的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师总结摆数方法:
1、交换位置的方法;
2、固定位置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运用交换位置和固定位置的方法都摆出了6个两位数,在摆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现在我们找找密码到底是多少?(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
三、借助握手来解决组合问题
师:通过大家的帮忙,我们帮它们找到了密码,它们非常感谢你们,老师来代表它们跟你们握握手。
师生握手:请三名学生上台,老师示范握手。
出示题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学生握手,获得答案: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师: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摆了6个两位数,3个学生两两握手,握了三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数字可以交换位置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数学广角搭配(出示课题)。
四、练习巩固
1、教材第99页第3题
2、三个同学打乒乓球,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几场?
3、3名同学排成一排合影,有几种排法?
五、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拓展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案范文第5篇
蔡甸六小
张丹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中,能够进行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小组合作的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
2、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学习任务单、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参观一个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看,这是哪儿呀?数学广角(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里有哪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感知排列
(1)两个数的排列
师:同学们要想进入数学广角,就要先破解这道门上的密码,这道门的密码是由1和2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你们猜会是多少?
学生操作,汇报: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是12和21。(师板书) 教师继续提示:密码是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最小两位数,它是几? (学生猜出12)
师:恭喜你们成功破解了这个密码锁,你们可以进入数学广角的大门了。
(2)三个数的排列
进入大门,让我们先到数字乐园玩一下,课件出示第二道密码门:密码由
1、
2、3这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而且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哦,密码可能是哪些数呢?
让学生把准备好的3张数字卡片和答题纸拿出来,要求三人为一组,一人摆数,一人读数,最后一人记录在答题纸上,并提出合作时要安静、有序。
学生小组合作中,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要求有多少组就写多少组。
2、合作探究排列的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说说你们摆出了哪些两位数?教师找有代表性的写法,让学生汇报结果,同时教师板书结果。
首先出示一组没有按照一定规律摆的数。
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两位数的是有序排列的吗?还是有点乱
呢?有没有哪个同学是有规律地写出来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方法:
①交换法:有顺序地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
12、
21、
13、
31、
23、32
②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
12、
13、
21、
23、
31、32 ③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
21、
31、
12、
32、
13、23 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办法好极了!都是进行有序地排列,而且这种有序排列的好处是:不重复、不遗漏。(板书出来)
师:你们真是特别厉害,老师都佩服你们,你们解决的数字排列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数学广角里的搭配知识。(板书“搭配”)
师:你们总结了三种好的方法,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最喜欢固定十位的方法,因为我们写数都是从高位写起的。
师继续提示:现在这个密码已有六种可能,我们就要破解出来了,最后提示你们,密码是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一个最大的两位数。它是几?(学生很快猜出32)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成功破解了密码,看我们能进入数字乐园了吗?
出示第二道密码锁。
师:哎呀,你们这么快就破解他的密码锁,数字乐园的园主不服气了,决定给你们再加一道密码,看看你们是否还能破解,你们有信
心吗?(生答“有”)
1、巩固三个数的排列
师:现在的密码是由
5、
7、9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而且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它们会是哪些数呢?
学生运用刚才总结的三种排列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整理出6个两位数。请学生汇报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师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找出这些两位数中的最小的一个来破解密码锁。(学生很快得出 密码是57)
2、涂色问题
师:恭喜你们再次破解了密码锁,为你们自己鼓鼓掌吧!现在我们再去智慧乐园参观一下吧。哎呀,智慧乐园的园主听说你们很聪明,就想请你们帮一个忙,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出示南城、北城涂色图,请学生按要求在学案单上涂色,然后展示部分学生有代表性的成果并请学生介绍他涂色的方法。
3、拍照问题
师: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参观开不开心啊?那你们想在离开之前拍照留个纪念吗?(想)
师:我们的拍照也是有学问的哦!
出示题目:如果两个人一起照相,有几种不同的照法?那三个人呢?
请两个学生上台,台下的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哪些照法,老师为他们拍下照片并把站位顺序板书在黑板上以及把照片发送到电脑上,让
学生通过大屏幕看到照片。
再请三个不同的学生上台,台下的学生继续思考并回答有哪些不同的照法,老师为他们拍照并把站位顺序板书在黑板上以及把照片发送到电脑上,让学生通过大屏幕看到照片。
四、全课总结
今天去了数学广角,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案范文第6篇
10、11个零件怎么分?教材虽然给我们提供一个基本教学思路,但是教学过程如何展开;优化在什么时候妥当;这么多内容如何在40分钟得到落实;都是值得深思的。这节课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设计,反思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与不足。
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首先,我以课题提问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心理(什么是次品?怎样找次品?等等一些问题。)课一开始,发挥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体意识。而后又加以课件来解决他们心中的某些疑问,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过程注重循序渐进
然后,我让学生先从3瓶口香糖中找少了2粒的口香糖,在学生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再过度到从5个,9个、12个。这样首先是一次验证,其次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为了解决概括需要例子的充分性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本节课我还提供部分典型的数据的方法解决了这个矛盾,即节省了时间,有很好的提供了归纳优化的数据。其次,充分的动手操作和幻灯片直观演示是学生分析找次品次数的基础。
三、结论注重猜测与验证
猜测与验证是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波利亚认为:“参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极地参与发现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猜测与验证来实现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常常从自由猜测入手(在得出从9个物品中找次品得出结论,把9平均分成3份后,所称的次数是最少的。然后我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是不是所有的3的倍数的数都把它平均分成3份后,所称得的次数是最少的呢?然后学生就会想到拿一个是3的倍数的数去验证。从而得出了结论。在课结尾时,我也让学生大胆猜测不是3的倍数的数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呢?这样学生有了刚才是3的倍数的数的分法的经验,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活思维;继而利用合情推理或逻辑推理验证猜测,从而理解概念,把握规律,知晓原理;最后设计延伸猜测活动,启迪思维,鼓励创新。
四、拓展开启学生思维
在得出待测物品是3的倍数后,我适当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当待测物品是27个、81个、243个、729个、2187个,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学生经过观察后,很快地分别说出了所要称的次数。这一拓展,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当然不足之处也有很多:
1、本节是思维训练课,但最终是不是所有的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呢?现在反思一下,确实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同学一直很“安静”,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
2、所用的图示的办法,应该多做讲解,要让每一位同学能熟练的运用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