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种植地区, 在我国油菜生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年来, 该地区的油菜种植主要以育苗移栽和直播方式进行, 近几年, 国家高度重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先后建立多个机械化示范基地, 以此来探索油菜种植和收割机械化产生技术及其配套方案。因此, 归纳出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的几点农艺要求。
1.1 油菜品种的选择
在油菜机械化种植中, 首先要对油菜品种进行把关。一方面, 油菜种植应该首选产量高的品种;另一方面, 在进行品种选择时要能满足机械化收割的需求。具体而言, 尽量选择植株矮小、紧凑、分支少的品种, 有利于机械化收割。例如, 常用的油菜品种有传统白菜型品种和甘蓝型品种等。
1.2 保持合理的密植
为了保证油菜的高产量, 在种植油菜时保持良好的密植状态相当重要。一般而言, 白菜型的油菜适合机械化收割的种植密度在6~7万株/亩, 注重群体产量, 主要以一次分支和主杆为主。甘蓝型的油菜种植密度适合在3~4万株/亩, 个体产量大, 主要以一次分支和二次分支交织为主。
1.3 收割前排水
在油菜收割前5~7天, 应该尽量把油菜沟中的积水排泄干净, 将油菜主杆进行分支, 以免造成机械收割时对油菜枝干牵拉而导致油菜籽掉落损失。
2 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
2.1 油菜播种
油菜机械化种植打破了传统人工种植的状态, 具有省工、省本、省力的多种作用。通过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实验, 免耕撒播加机械开沟的油菜种植新技术得到了良好的运用, 并达到了产量增加, 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的效果。该种植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把好“四关”:第一, 把好田地, 在晚稻进行收割前的10天左右, 应把田里的水排干;第二, 把好稻草, 把稻草进行清理干净, 以便机械作业;第三, 把好施肥, 对田地进行充足施肥;第四, 按时播种, 必须按时进行油菜播种, 保持播种均匀。
2.2 机械开挖
油菜播种之后就要进行机械开沟。首先, 要对机械做好安装调试工作, 对开沟的深浅进行调整;然后, 在进行开沟时, 可以利用左开法、右开法以及中间开法的三种方式, 把握恰当的开沟速度;同时, 在开沟时, 应该尽量保持沟壑的笔直, 以便以后的排水。
2.3 油菜田间管理
在进行油菜田间管理时, 要做好防旱工作, 确保油菜出苗良好;同时, 播种后, 在出芽前, 加强除草;另外, 在油菜生长到3到4叶时, 要做好间苗工作, 并保证充足施肥;入冬前做好防寒及防病虫害工作。
3 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
3.1 基本要点
一方面, 做好收割机械选型, 根据油菜枝干的特点, 对机械进行改进, 加长割台, 适当降低拔禾的转速。另一方面, 明确收割时间, 适时收货, 一般而言, 在油菜成熟率达到85%~95%, 油菜杆接近黄色时, 可以进行机械收割。
3.2 收割技术
第一, 在进行机械操作时, 要掌握好机械发动机的转速, 保持油门的踩踏稳定, 一般来说, 割到田头时, 保持大油门继续运转20秒左右, 等到油菜籽清洗干净后, 再适当降低发动机转速。第二, 正确掌握收割的宽度和幅度, 根据油菜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尽量在全割幅状态下采用70%~80%的幅度进行作业。第三, 正确掌握收割的高低度, 既要减轻收割机的负担, 同时, 又不能切割到泥土, 一般选在收割高度在200mm~300mm左右。
4 油菜机械化种植与收割技术使用体会
实行油菜机械化种植与收割, 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劳动力, 还可以提高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往的油菜种植与收割因其作业效率、使用可靠性以及损失率等因素, 导致油菜种植的实际效益并不高。因此, 从试验作业来看, JOHNDEERE4LZ-35 (L60) 大型收割机及4LYZ-2.5A油菜收割机基本解决了机械作业存在的效率及可靠性等问题, 因此, 深受农民的欢迎。通过对机械化种植与生产的试验实施, 我们得出, 要提高机械化生产高产高效、操作效率, 就应该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4.1 提高播种质量
在进行油菜播种时, 应在土壤含水量30%~40%并在晴天进行开沟播种, 并根据全喂式收割机的宽度尺寸来确定开沟面的宽度尺寸。目前, 全喂式的收割机的幅宽度为200cm。播种后土壤干燥要进行沟灌水润, 如果油菜过密必须要间苗, 拔除弱病苗。
4.2 支持“三定量”施肥
第一, 针对中等土壤, 肥力单产目标定于200kg/667m2;第二, 氮磷钾化肥的施用, 纯氮总量保持在15kg/667m2, 土壤肥力的高低要求适当减增10%的纯氮量。底肥、苗肥的使用纯氮分别占据15%、70%、15%。第三, 正确把握肥水的促控和化控, 施肥中适当加入人畜禽粪、草木灰等农家化肥;在油菜2叶1星期前后和油菜越冬期控肥。
4.3 防治病虫草害
正确对油菜进行农药适期喷雾防治, 针对秋冬旱蚜虫、小菜蛾等虫害, 采用5%的高效氯氰菊酯等药物进行防治, 杜绝病毒源。采用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复配制剂等, 在小菜幼虫2龄前进行防治;同时, 在油菜开花、盛花期进行腐霉利、多菌灵等药物预防。
4.4 成熟期机械收割的调节
油菜属于总状花序, 果粒成熟差异较大。对此, 为了达到最好的机械收割效果, 减少损失率, 在主茎角果呈枇杷色时, 对中上部各层的果粒使用乙烯利脱叶剂, 并在两天选择晴天组织机械收割, 及时烘干籽粒。
5 结束语
我国是油菜籽生产大国, 油菜机械化作业的模式, 在油菜种植与收割中的应用范围还有待提高, 随着机械化技术在油菜种植与收割中的不断成熟试验, 应不断加快对油菜生产机械化操作的瓶颈进行研究, 逐渐从标准化发展为规模化, 努力为机械化创造市场条件, 不断提高农民购买机械化设备并使用机械化设备的积极性, 进而实现我国油菜生产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油菜机械化生产将得到良好的发展。
摘要:油菜机械化操作主要分种植技术和收割技术。本文首先对油菜机械化种植与收割的农艺要求进行了阐述, 并就种植技术与收割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就油菜机械化种植与收割技术的使用给予了几点体会, 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机械化,种植技术,收割技术,操作要点
参考文献
[1] 朱伟进, 秦海生.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机市场, 2013 (7) :23-26.
[2] 郭燕.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 (19) :130-132.
[3] 唐景斌.油菜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研究, 2012 (12) :29-32.
[4] 徐云晓.影响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及采取的对策[J].农机科技, 2013 (12) :230-232.
春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据调查,小麦、油菜受旱面积6.6万亩,占55%,其中重旱面积1.2万亩,占10%,中、轻旱面积5.4万亩,占45%,油菜受冻害面积0.5万亩,以华油2790品种受冻害最重。
针对当前小麦、油菜旱情,提出以下管理技术措施:
1、抗旱保苗。积极进行引水灌溉,并以沟灌为主,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选择日平均温度达到3℃以上,中午前后进行,迅速解除旱情。切易大水漫溉,避免水上厢面,以免造成土壤板结,防止出现僵苗、死苗。
2、秸秆覆盖,防冻、保墒。对冻害重的田块要立即覆盖一层茅草、稻草等秸杆,覆盖土杂肥,蓄墒、保墒,提高小麦、油菜抗旱抗冻能力。
3、及时中耕,减少水分蒸发。对小麦油菜田要及时中耕培土,切断土壤毛管孔,减少水分蒸发。
春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油菜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 在幼苗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光合作用的影响提高含糖量, 如此一来油菜的营养便能得到更充足地保障。
1.1 挑选种子
油菜的品种繁多并各具特色, 即使是在相同植株上的叶形也并不一致。我国南北地区温度有较大差异, 且天气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这就要求在选种时就要选择抗倒伏品种, 如“中油801”“华杂4号”等优质油菜种。在初步筛选完油菜品种后要晾晒一两天。选种时, 将初步筛选的品种泡在盐水里4 h左右进行消毒, 再用草木灰掺拌。如果出现干旱的情况, 就将种子用水浸泡, 等条件适宜后再进行播种。这样的挑选过程可以有效的清除种子中的杂菌, 保证油菜种的播种质量。
1.2 环境条件
油菜在开春后发芽, 温度的选择理应谨慎。根据油菜对温度的选择来看, 如果在发芽期间温度高于10℃, 即可迅速抽苗, 否则抽苗时间将会延长。开花期间的温度要控制在15℃左右, 温度过高会造成结实不良, 过低则会影响开花数量。在开花过程中注意湿度, 大概为相对湿度80%较合适。
再就是泥土的选择, 尽量要挑选地势平坦的种田, 土质肥沃, 靠近水资源并在近几年都未种植过花科作物, 以更好的保证油菜的生长要求, 避免幼苗过密导致生长不良。油菜的根系发达, 泥土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油菜的生长发育, 正常的土温能加快油菜的发育, 所以有经验的种植者会在油菜生长发育时选择较深的泥沟, 经常松土施肥、填充缝隙、提高温度来进行油菜的增产。若种田恰巧干旱需要开沟引渠, 那么开田的深度不应低于20 cm, 表面没有成块的坷垃头, 保证泥土的细平厚实。
1.3 播种技巧
在油菜播种之前, 先均匀划分每块土地的播种量, 每次播种的时间间隔不大, 确保齐苗全苗、早播早发。根据调查发现, 早播对于油菜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促使油菜种发芽快、营养高, 使得营养物质能够快速积累, 缩短种子的成熟时间却不影响生长态势。在播种时, 每677 m2种田约需要播种400 g油菜种子, 播种时表面浇灌稀薄粪水并盖灰, 建议压膜保证温度, 遇到干旱时要时常洒水以促进种子健康生长。
1.4 防虫防治
在油菜幼苗期间, 常见的病虫是菜青虫、部分蚜虫和小菜蛾。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 数量逐渐增多, 目前, 通常用菊酯类农药杀害此类病虫。此外, 霜霉病也偶尔发生, 一般用托布津来防治。另外, 在油菜生长到角果期喷洒药剂效果最佳。
2 合理移栽
移栽可以使油菜储存更多的营养物质, 对冬季的生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栽时, 建议挑选根茎强壮的油菜苗, 杜绝移栽隔夜幼苗。
2.1 准备移栽
确定对油菜苗进行移栽时, 首先要考察周围的水源, 降低附近泥土的水分, 以便控制杂草的过分生长, 从根本降低杂草对油菜幼苗的危害。
2.2 合理密植
要想油菜跨越冬季并高产, 就要保证在10月中旬移栽油菜, 密植的目的是使油菜不至于因长时间排水不通而烂根。在移栽前, 要开好沟渠, 检查泥土周围有无积水并事先铺一层底肥, 选择晴朗的天气, 避免雨雪对油菜根的损害。在移栽后, 要及时进行油菜间苗, 挑出弱苗小苗, 剩下的单行留苗, 当植株叶片长到6片左右进行定苗, 使油菜苗密度统一。土地肥沃的种田, 可以对幼苗进行适当的间隔;贫瘠的种田加密种植, 根据各自的情况决定油菜的密度, 因地制宜。
2.3 科学施肥
油菜苗进行移栽的同时, 需要添加相应的化肥与土壤混合, 有利于幼苗更好更快的生长。通常意义上我们采用尿素作为底肥, 移栽后看幼苗的生长情况再施加其他肥料, 勤观察幼苗的生长态势, 前后进行清水浇灌, 等幼苗发育到3张叶片时可以使用硼酸喷雾促进油菜苗的产量。首先, 底肥是指在疏松土壤时进行播撒的肥料, 它的作用体现在改良土地结构, 为油菜幼苗的生长提供养分, 获得高产量。
再就是苗肥, 第1次施苗肥是在4片叶子左右进行, 促进油菜苗的健康发育;第2次施苗肥是在8片叶, 这次施肥关乎油菜的产量问题, 应格外重视, 及时施肥保证油菜养料充足。
还有花肥和荚肥的添加也要注意, 花肥在油菜开花前期的时候施加, 确保是根外施肥, 荚肥在旺盛的开花期添加, 以此来提高产量。过冬时施肥还可以增加厚度, 对油菜进行保暖。
3 花蕾管理
受播种或温度湿度的影响, 油菜开花时间不一致, 所以对受精有一定影响。为了确保油菜的开花时间在相应范围内, 就必须对抽芽的油菜植株进行氮水补充, 但要尽量在白天实施, 因为冬天的夜晚油菜容易发生冻害。油菜的根茎叶在生长过程中大都会出现变形状态, 这一点和油菜幼苗期相同, 可以喷洒硼酸以保证油菜不会提前开花, 造成无实的现象。
4 种田管理
在冬季来临前, 部分油菜生长势态良好, 可以摘除油菜部分绿叶抑制过快生长, 对生长状况不佳的弱苗进行施肥营养, 所以对油菜苗种田的管理十分重要。除草主要是以预防害虫为主, 既可以在播种前进行杂草处理, 也可以在出苗前除草。通常人们以为冬季的油菜生长缓慢, 实际上它的根系正在快速发育, 所以冬天的保护措施相当重要, 需要时常松土进行保温, 或通过浇水提高地温等方式来帮助油菜顺利跨过冬季。
到了开春时节, 温度回暖, 但此时不应该立即施肥, 而是要多松土促进油菜的生长。冬季发育不良的幼苗可以选择施花肥, 开花后对外部喷洒肥料, 进行轮作, 保持生长态势。
5 适时收获
关于油菜的收获流传着“八成熟十成收”的民间俗语, 也就是说当油菜成长到80%左右就可以收获了, 油菜籽缩水变硬, 角边出现黄色, 但此时的重量和油分是最丰富的, 也可以采用药剂进行部分催熟, 增加油菜的产量。油菜收获后应立即栽培二季作物, 借用油菜的养料根基实现增收。
6 结语
油菜要想高产, 从选种到收获都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在相关经验的指导下进行。播种时对种子的挑选、泥土的要求、病虫的防治以及肥料的喷洒期都需注意, 就我国目前的技术来看, 在种植过程中还要进行细节上的处理, 有针对性地种植, 保证油菜在减少人力的情况下实现高产, 将富含胆固醇的油菜发挥其最大功效:菜油是冶金、医药领域的原材料, 菜根是饲养家畜的“好伙食”, 可见油菜的高产研究应不断进步,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 关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也逐步提高。通过对油菜高产的幼苗选择、栽培技术、种植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我国油菜的优质高产, 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