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末作文指导范文第1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C.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D.钝角的一半一定是锐角
2.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不能单独镶嵌平面的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P(-2a-6, a-5)在第三象限, 则a的取值范围是()
54.如图,∠A=60°,∠B=70°,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2=800则∠1的度数为()
A. 200B. 300C .400D. 无法确定
1A2D24C
ABBCE
(第4题)(第5题)(第6题)
5. 如图是一种机器零件上的螺丝,那么该螺丝总长度L的合格尺寸应该是()
A. L=13B. 13
46.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个.(1) BBCD180;(2)12;(3) 34;(4) B5.
A.1B.2C.3D.4
7.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x10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xa
A.a<10B.a 10C.a≥10D.不能确定
8.把面值20元的纸币换成1元或5元的纸币,则换法共有()
A. 4种B. 5种C .6种D. 7种
9.为了了解某中学七年级6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 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
- 1 -
析, 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A. 600名学生B.取的50名学生C .七年级600名学生的体重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
10.小亮和小芳两人分别有 “喜羊羊”卡片若干张,小亮对小芳说:“把你卡片的一半给我,我就有10张”.小芳却说:“只要把你的
给我,我就有10张”,如果设小亮的卡片数为x张,
3小芳的卡片数为y张颗,那么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x2y20x2y10x2y20x2y10A.B.C.D.
3xy303xy103xy103xy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今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10)在中国上海市举行,这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今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英文是“Better City, Better Life”,在这句英文中,字母e出现的频率是.12. 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能够镶嵌地面,已知每个顶点周围有x个正三角形y个正方形,则
x+2y=_________.
13. 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和7,且它的周长为偶数,那么第三边的长等于 .14.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CA
1
32DB
(第14题)(第15题) 15.如图,AB∥CD,∠1=150°,∠2=110°,则∠3=3ax2y616.已知方程组 ,不解方程组则axy.
5ax4y10
17.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 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
18.现用甲、乙两种保温车将1800箱抗甲流疫苗运往灾区,每辆甲运输车最多可载250箱,每辆乙运输车最多可载150箱,并且安排车辆不超过10辆,那么甲运输车至少应安排_______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各小题,共66分)
19.(6分)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BC,求∠AFD的度数.
20. (6分) 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AC于
E,∠A=35°,•∠D=42°, 求∠ACD的度数.AF
E
B
7x3y13,21. (6分)解方程组:
4xy2.
CD
、
(3x3)1,(1)2x<
22. (6分)解不等式组:3x2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x2.(2)
423. (10分)如图是某市区公园建造的一处“喜羊羊”主题乐园,乐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晶晶很快说出喜羊羊的的位置是(-2,1),懒羊羊的位置是(3,-2). (1)请你在图中画出乐乐所建立的坐标系;
(2)请你根据乐乐建立的坐标系,写出山羊村长、沸羊羊的位置坐标;
(3)在乐乐建立的坐标系中,已知美羊羊的位置是(-5,2),灰太狼的位置是(1, -2),请在图中标出美羊羊和灰太狼的位置;
(4)如果图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5米,请计算出懒羊羊到灰太狼的实际距离.24. (10分)小亮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的小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图甲所示,小华看见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华七拼八凑,拼成一个如图乙的正方形,中间留下一个洞,恰好是边长2mm的小正方形,你能算出小长方形的面积吗?
25.(10分)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义务教育阶段低年级学生原则上要求老师不布置课外作业,九年级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总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学生阅读、自学除外):为了了解各校情况,县教委对其中40个学校九年级学生课外完成作业时间调研后进行了统计,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计算出学生课外完成作业时间在30~45分钟的学校对应的扇形圆心角; (2)将图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
(3)计算出学生课外完成作业时间在60~75分钟的学校占调研学校总数的百分比.
26. (12分)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进价12万元售价14.5万元,每件乙种商品进价8万元,售价10万元,且它们的进价和售价始终不变,现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 (1)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2)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3)若用(2)中所求得的利润再次进货,请直接写出获得最大利润的进货方案.
分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2.C3.D4.A5.C6.C7.C8.B9.D10.A
二、填空题11. 0.212. 713.714.答案不唯一,如(2,-3)等15. 80°16.117.5.5218. 3 三
、
解
答
题
19.
解
:
∵AE∥BC
∴∠E=∠EDC=45°又
∵∠C=30°
∴∠AFD=∠C+∠EDC=30°+45°=75°
20. 解:因为∠AFE=90°,所以∠AEF=90°-∠A=90°-35°=55°.所以∠CED=•∠AEF=55°,
所以∠ACD=180°-∠CED-∠D=180°-55°-42=83°.
21.
x1
y222. 8
沸羊羊(0,-3);(3)略;(4)30米.24. 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mm,宽为ymm,根据题意得
3x5yx10
解得小长方形的面积是:10660(mm2)
2yx2y6
25. 解:(1)360°45%162°;(2)4030%12;图略.(3)
40121864100%10%
40
26.解:(1)设购进甲种商品x件,乙种商品(20-x)件19012x+8(20-x)200 解得7.5x10∵x为非负整数,∴x取8,9,10 有三种进货方案:
购进甲种商品8件,乙种商品12件 购进甲种商品9件,乙种商品11件 购进甲种商品10件,乙种商品10件
七年级期末作文指导范文第2篇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鲫鱼 B.珊瑚工艺品 C.苏铁 D.金丝猴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 )
A.草盛豆苗稀 B.秋风扫落叶C.北风吹雁南飞 D.大树底下好乘凉 3.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海参的夏眠D.仙人掌的根系特别发达 4.下列可反映出生物能影响环境的一项是( )
A.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 B.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蚯蚓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C.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D.蚯蚓在雨后常会爬到地面呼吸
5.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李时珍 B.孙思邈 C.华佗 D.袁隆平 6.显微镜和放大镜都属于( )
A.解剖器具B.观察器具C.计量器具D.通用器具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遗传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的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D.细胞质
8.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某处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 A.肌肉组织有收缩功能 B.肌肉组织有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C.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 D.神经组织有传导功能
9.广西的白糖是用甘蔗加工而成的,这主要用了甘蔗的( ) A.输导组织 B.基本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10.人体结构层次的构成顺序是( )
A.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B.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1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培养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常集中在培养液的表层,原因是培养液的表层 ( )
A.氧气充足 B.阳光充足 C.营养丰富 D.温暖 12.生物体由小长到大的原因是( ) A.营养条件好B.细胞数目的增多
C.细胞体积的增大 D.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13.如图所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第1页,共5页
14.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设计对照实验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C.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 15.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分别贮藏在( ) ①胚 ②子叶 ③种皮 ④胚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
A.足够的水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完整的胚
17.把一段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装有稀释的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时,观察茎的横切面,染红的结构是( ) A.韧皮部的导管 B.木质部的导管
C.韧皮部的筛管 D.木质部的筛管
18.在木本植物的枝条上环割一周,深度至形成层,剥去圈内树皮,过一段时间可见到环割上端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说明( )
A.韧皮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B.木质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C.韧皮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D.木质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19.柳树叶片正面绿色深,背面绿色浅的原因是 ( )
A.正面上表皮比背面下表皮薄 B.上表皮比下表皮的叶绿体多 C.栅栏层比海绵层的叶绿体多 D.海绵层比栅栏层的叶绿体多
20.在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瓜籽,这是因为在西瓜植株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 A.花粉 B.雌蕊C.胚珠D.子房
21.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不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B.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C.运走并消耗尽叶片内的养料D.使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弱 22.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线粒体
23.人们在饲养金鱼时,常常往鱼缸里放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主要目的是( ) A.水草可供鱼食用 B.水草能净化水质
C.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水草能增加鱼缸的美观 24.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
25.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往往向贮存的仓库里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A.降低库内温度 B.促进库内气体流动 C.抑制呼吸作用D.促进呼吸作用
26.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 )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自身生命活动
27.呼吸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公式,正确的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28.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草履虫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B.草履虫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C.草履虫体内有叶绿体,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 D.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水中
29.下列食物属于种子的是( )
第2页,共5页
A.葡萄
B.杏仁
C.西瓜
D.玉米籽粒 30.我国确定每年的哪一天为植树节?( )
A.3月12日
B.4月12日
C.5月4日
D.9月10日
二、填空题
31.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2.地球上的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等微生物。 33.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通常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和_________等方面。
34.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底是__________。谜面中“麻屋子”和“红帐子”分别是指其果实的________和_________。
35.绿色开花植物有六种器官,其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_______,属于生殖器官的是__________。
36.陆生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37.康乃馨等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因为茎里没有____________。 38.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9.__________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40.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是常用的______________器具。
4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利用光能把______________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_,并且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42.“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_________组织,这种组织分布在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叶等处。
43.__________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4.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________,结出果实和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45. ①细胞核 A.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基因 B.遗传信息库 ③DNA C.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线粒体 D.有特定遗传功能的DNA片段 ⑤染色体 E.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46. ①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A.神经组织 ②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 B.肌肉组织 ③具有运动等功能 C.输导组织 ④具有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D.分生组织 ⑤具有分裂的能力 E.上皮组织
四、读图填空题
47.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页,共5页
(1)图________示植物细胞的结构,[①]______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内外_________。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________,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_______。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
]__________结构。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结构中。 48.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对光时要转动[ ]_______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 ]_________,并转动[ ]__________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
(2)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从__________注视物镜,不要使之接触玻片,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后,再转动[9]__________直到物像清晰。
(3)要想使视野中的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4)一台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有10、40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_倍。
49.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图并填空:
(1)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7]下表皮和[
]___________。
(2)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_______。它的开放和关闭由[5]________控制。 (3)叶片的基本组织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
第4页,共5页
五、填空题
50.小明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镊子分散; ④盖上盖玻片; ⑤用稀碘液染色。
请根据小明的操作,回答问题:
(1)实验中明显的一处错误是步骤________,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盖盖玻片的方法:让盖玻片的____________,然后缓慢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_______________。
(3)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和___________。
六、读图填空题
51.如下图,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
(1)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支带火星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__气体较多,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将袋内的气体导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结果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袋内的_____________气体较多,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七、探究题 52.探究实验
有一次,李梅同母亲上街时,购买到了蔬菜韭黄,其颜色呈现出浅黄色,然而有趣的是,当韭菜被放到阳光下后的第二天,发现浅黄白色的韭黄中,许多变成了“浅绿色的韭菜”。李梅觉得有些奇怪,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她尝试着做了一次科学探究实验。请你帮助李梅做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_能影响到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 (3)制订和实施计划:
①.取两棵韭黄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②.甲放在有阳光处培养,乙放在_________处培养。 ③.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D
6、B
7、C
8、A
9、B
10、C
11、A
12、D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C 20、C
21、C
22、D
23、C
24、A
25、C
26、B
27、B
28、C
29、B 30、A
31、细胞
32、细菌 真菌
33、作出假设 实验 表达交流
34、花生 果皮 种皮
35、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
36、根
37、形成层
38、叶
39、生物圈 40、加热
41、叶绿体 二氧化碳 有机物
42、输导 根 茎
43、生物
44、受精 种子
45、①B ②D ③C ④A ⑤E
46、①E ②A ③B ④C ⑤D
47、(1)2 细胞膜 物质的进出
(2)⑦叶绿体 ④线粒体 (3)⑤液泡 (4)③细胞核
48、(1)3转换器 1目镜 7反光镜 (2)侧面
细准焦螺旋 (3)右下方
(4)600
49、(1)[1]上表皮
(2)[6]气孔
保卫细胞
(3)[2]栅栏层
[3]海绵层 光合作用
50、(1)① 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2)一侧接触液体(或生理盐水)
产生气泡
(3)液泡
细胞壁
51、(1)氧气 光合 (2)二氧化碳
呼吸
52、(1)光
(2)光能影响到叶绿素的产生 (3)②.黑暗 ③.有无光照
(4)甲中的韭黄变绿了,乙中的韭黄不变绿。
七年级期末作文指导范文第3篇
七星一中 徐晓英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测试考试试卷 ,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30个,60分,非选择题四个,4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
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三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列举题。三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
了6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4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三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5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两点:一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升温,这对进一步启动和推进我校新的课程改革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并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有一定的解题审题能力;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判断,反映了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个别失分较严重的问题,也反映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情况:
4、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审题能力较差。 。
5、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略显不足。有些同学完全答不到点子上。
6、复习不到位。例如选择题失分较多的第16题、21题、22题,都是基础知识;第
36、37题还有0分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复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应深刻反思。
三、关于教学与考试的理性思考
2012八年级水平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在教学教程中,要抓主干、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同时,平时教学中要强化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专用名词的书写训练,力求消灭错别字。
5、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或引用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6、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表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
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8、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七年级期末作文指导范文第4篇
七星一中 徐晓英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测试考试试卷 ,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30个,60分,非选择题四个,4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
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三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列举题。三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
了6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4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三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5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两点:一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升温,这对进一步启动和推进我校新的课程改革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并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有一定的解题审题能力;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判断,反映了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个别失分较严重的问题,也反映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情况:
4、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审题能力较差。 。
5、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略显不足。有些同学完全答不到点子上。
6、复习不到位。例如选择题失分较多的第16题、21题、22题,都是基础知识;第
36、37题还有0分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复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应深刻反思。
三、关于教学与考试的理性思考
2012八年级水平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在教学教程中,要抓主干、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同时,平时教学中要强化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专用名词的书写训练,力求消灭错别字。
5、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或引用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6、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表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
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8、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七年级期末作文指导范文第5篇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绿色蝈蝈》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绿色蝈蝈”,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介绍蝈蝈的视屏资料,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七年级期末作文指导范文第6篇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如图1,下列各点在阴影区域内的是(
) A、(3,2)
B、(-3,2)
C、(3,-2)
D、(-3,-2)
2、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2所示放置,对于下列结论:①∠1=∠2;②∠3=∠4;③∠2+∠4=90°④∠4+∠5=180°。其中正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3、设“●”“▲”“■”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次,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 ●、▲、■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A. ■●▲ B. ■▲●
C. ▲●■
D. ▲■●
4、为了让居民有更多休闲和娱乐的地方,政府又新建了几处广场。工人师傅在铺设地面时,准备选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现有下面几种形状的正多边形地砖,其中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13
B、6
C、5
D、4
6、“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急需帐篷。某企业急灾区之所急,准备捐助甲、乙两种型号的帐篷2000顶,其中甲种帐篷每顶可安置6人,乙种帐篷每顶可安置4人,该企业捐助的帐篷共可安置9000人,设该企业捐助甲种帐篷x顶、乙种帐篷y顶,那么下面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
A、x4y2000 Bx4y2000xy2000xy20004xy9000、
6xy9000 C、4x6y9000 D、6x4y900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7、将点(1,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8、不等式3x+1<-2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9、如图4,AB∥CD,AC⊥BC,∠BAC=65°,∠BCD=________
10、一副三角板如图5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a的度数是________
11、如图6,在△ABC中,BE平分∠ABC,DE∥BC,∠ABE=35,则∠DEB=________
α
12、如图7,工人师傅盖房砌门口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8,右图是永州市几个主要景点的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确定九疑山的中心位置C点的坐标为________。
14、若方程组2xybxbya的解是x1,那么ab=__________。
y0
1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xa>0>0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x
16、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60名学生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各5分共10分)解方程组
(1)y1x,3x1y55x2y8;
(2)5y13x5
18、(各5分共10分)解不等式组
x43x22x>0(1)12x
(2)5x12x1 31x21
19、(5分)已知:如图,AD∥BE,∠1=∠2,求证:∠A=∠E
物.为了支援灾区学校灾后重建,该校决定象灾区捐助床架60个,课桌凳100套.现计划租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将这些物质运往灾区,已知一辆甲货车可装床架5个和课桌凳20套, 一辆乙货车可装床架10个和课桌凳10套.
(1)学校如何安排甲、乙两种货车可一次性把这些物资运到灾区?有几种方案?
(2)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1200元,乙种货车要付运输费1000元,则学校应选择哪种方案,使运
20、(5分)如图所示,小强和小红一起搭积木,小强所搭的“小塔”高度为23cm,小红所搭的“小树”的高度为22cm,设每块A型积木的高度为x cm,每块B型积木的高度为y cm,请求x和y的值。
四、解答题:
21、(8分)某家电商场经销A、B、C三种品牌的彩电,5月份共获利48000元,已知A种品牌的彩电每台可获利100元,B种品牌的彩电每台可获利144元,C种品牌的彩电每台可获利360元,请你根据相关信息补全彩电销售台数的条形图和所获利润的百分数的扇形图。
22、(5分)某商店在一次促销活动中规定:消费者消费满200元或超过200元就可享受打折优惠,一名同学为班级买奖品,准备买6本影集和若干支钢笔,已知影集每本15元,钢笔每支8元,问:他至少要买多少支钢笔才能打折?
23、(6分)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给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发生后,某校师生和全国人民一道,迅速伸出支援的双手,为灾区人民捐款捐
输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
24、(9分)如图,∠MON=90°,AP平分∠MAB,BP平分∠ABN。 (1)求∠P的度数;
(2)若∠MON=80°,其余条件不变,求∠P的度数; (3)经过对上面两题的计算,猜想∠MON与∠P的关系。
25、(10分)某市中学全体师生积极捐款,其中七年级三年班学生的捐款金额如下表所示:
宋老师统计时不小心把墨水滴到了其中两个班级的捐款金额上,但她知道下面三条信息: 信息一:这三个班的捐款总金额是7700元;
信息二:二班的捐款金额比三班的捐款金额多300元;
信息三:一班学生平均每人的捐款金额大于48元,小于51元。 请根据以上信息帮助宋老师解决下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