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10-10
1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精选8篇)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第1篇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问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包括作文)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或另加页均无效。答题时请对准题号,把答案写在规定位置上。

一、(本大题共7小题,30分,第6题7分,第7题8分,其余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糙(cāo)称职(chèn)炽热(zhì)苦心孤诣(yì)

B. 蓦然(mò)羸弱(yínɡ)锃亮(zènɡ)重蹈覆辙(zhé)

C. 戏谑(xuè)贫瘠(jí)沉湎(miǎn)猝然长逝(cù)

D. 讪笑(shàn)憎恶(zēnɡ)愤懑(mǎn)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嬉戏 葱茏 妇儒皆知 家喻户晓

B. 鞭挞 横亘 迫不及待 期期艾艾

C. 通宵 汲取 一页孤舟 山清水秀

D. 砭骨 狡黠 姗姗来迟 险象叠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邓亚萍与小山智丽(何智丽),一个是为国争光,一个是背弃祖国,两种人判若云泥,哪能相提并论呢?

B. 大年三十,大雪纷飞,刘县长和县里的几个干部冒雪访贫问苦,把一千元慰问金亲自送到病休的劳模王常贵手里,老王热泪盈眶,感同身受。

C. 德国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如愿以偿地捧得“大力神杯”,整个意大利沸腾了,到处都在弹冠相庆。

D. 加入“WTO”后,我们和各国进行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守“世贸”原则,高举诚信大旗,循规蹈矩,杜绝一切欺诈行为。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人世间,我们也曾经看到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不免愈陷愈深,终于变得(。)但相反的,时间却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眼神,(,)添加在那些追寻善良的人身上。

A.满面风尘 面目可憎 成熟的风采 智慧的神韵

B.满面风尘 面目可憎 智慧的神韵 成熟的风采

C.面目可憎 满面风尘 成熟的风采 智慧的神韵

D.面目可憎 满面风尘 智慧的神韵 成熟的风采

5.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壕吏》——杜甫——诗圣——唐代

B.《水浒》 ——杨志——施耐庵——元末明初

C.《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D.《鲁滨孙漂流记》——长篇小说——雨果——英国

6.根搌语境,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诗文原句。

⑴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秋词》的作者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引出“①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千古绝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告诉我们“沉舟侧畔千帆过,②

”《行路难》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③

写出了李白期望有所作为的心声;④《春望》中“,”表明了杜甫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

⑵印尼发生的海啸引发了大灾难,无数家破人亡的惨剧让我们感慨不已,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所写“⑤,”。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①有专家曾对汉字发难,说汉字防止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在美国小学三年级就过了文字语言关,而在中国就是读到大学仍在认字识词上下功夫,十几年寒窗,竟有一半时间要花在对汉字的认识上。

材料二:汉字在字形与内在含义方面承载了如此多的意义,汉语应该是最适合做诗的语言。诗中每个字都由几个部首组成,每个部首又代表各自的意义,例如“愁是心头秋”。②当我们看诗时,既能看到字与字的联系,而且能看到每个部首的联系。这些像画一样的字就有了无穷的意义。

材料三:③近年来,欧美许多球员就迷恋完全陌生的对他们来说中文字。维埃里的右臂上纹着 “力、恒、雷”等几个字,有人曾问过维埃里这几个字代表什么,维埃里说:“我去了一家纹身店找他们给我刺青,他们并没有告诉我这些字的意思,而是让我自己挑选。我特别喜欢这几个字的式样,所以就确定了它们。”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而小天下。”

A、泰山 B、嵩山 C、黄山

2、《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A、足 B、乏 C、困

3、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行 B、慎于思 C、慎于言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6、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A、礼貌 B、礼节 C、礼仪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美者不(),()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A、辨 B、辫 C、辩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的文章。

A、文天祥 B、辛弃疾 C、范仲淹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 B、汗青 C、汗清

10、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 “作”的意思是()

A、工作 B、开始、起步 C、做

11、《礼记•大学篇》中说:“欲治其国事,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A)。”

A、修其身 B、正其心 C、诚其意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

A、戚戚 B、凄凄 C、泣泣

13、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雨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波中

14、成语“朝三暮四”源自()

A、《老子》 B、《庄子》 C、《列子》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1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A、知天命 B、耳顺 C、不惑

17、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句中的“大贼”的意思是()

A、最大的危害 B、大盗窃贼 C、大的影响

18、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威武 B、武威 C、武力

19、“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的词句

A、宋代的词人柳永 B、五代的词人李煜 C20、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明初(安 C、刘禹锡、宋代的词人姜亏

。A、刘基 B、刘)的《卖柑者言》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第2篇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

课标部分(30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是第四学段的识字目标。()

4、“作文每学一般不少于14,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是第四学段的习作目标。()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各个学段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8、阅读感悟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10、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的综合性、性课程。

2、性和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的语文课程。

4、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欣赏和的能力。

教材部分(70分)

三、选择题(共2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秀颀(qí)慨叹(kǎi)大气磅礴(bó)

B.魁梧(wú)亢奋(kàng)荒谬绝伦(miù)

C.栈桥(zhàn)惬意(xiá)拈轻怕重(zhān)

D.揣摩(chuǎi)蓦然(mò)叱咤风云(zhà)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袅娜惶恐如释重负B.浮澡恭维不可思意

C.陶冶苛刻悠然自得D.奠定聪慧稍纵即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_______。(2)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_______。(3)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_______。

A.安逸严谨悔悟B.安静严谨感悟

C.安逸严格感悟D.安静严格悔悟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5.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D)

6、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

A.小明主动把座位让给一个怀抱着婴儿的中年妇女。

B.在班会上,同学们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王芳担任班长。

C.守门员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就从左上角飞进大门。

D.滚滚浓云缭绕山峦,一场大雨快要下起来了。

7、下列句子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A.你这种做法难道是正确的吗? B.请问去市政府该怎么走?

C.广场上的垃圾怎么这样多啊!D.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8、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屈原D.庄子

9、我国第一部由文人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红楼梦》B.《金瓶梅》C.《三国演义》D.《史记》

1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一名言的作者 是()

A.杜甫B.李白C.陈子昂D.苏东坡

11、《铜墙铁壁》的作者是()

A.茅盾B.周立波C.浩然D.柳青

12、《神曲》的作者是()

A.但丁B.巴尔扎克C.雨果D.歌德

13、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美国的作家是()

A.海明威B.莫泊桑C.雨果D.契诃夫

四、填空题。(共24分。每空3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5、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6、《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7、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自勉:“长风破浪会有时。”

8、山重水复疑无路。

五、写作题(20分)

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不少于200个字)

古诗:

教师业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3篇

关键词:考试系统,ASP,ACCESS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有利保证,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是培养职业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的保障, 为此学校成立专业团队设立校级科研课题《教师业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Internet来实现网上考试, 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体现,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可以实现教考分离及考务工作的全自动管理;其次, 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考试, 实现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 强调使用者的动手能力, 自动化的组卷、阅卷大大减轻考试者的负担。第三, 可以有效的利用现有校园网的硬、软件资源, 使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教师业务考试系统基于Web技术开发, 用户界面均以网页形式展示。系统除了应用静态的网页设计技术:FrontPage、Dreamweaver和Flash之外, 主要应用动态网页设计ASP技术;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Web服务器安装了IIS6.0组件。整个网络系统按“三层结构” (客户服务端、中间层服务和数据库服务) 来构架。由于ASP程序在服务器端运行,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但ASP程序返回给用户的是静态网页, 除非客户端浏览器再次发出浏览请求, 否则不会再有任何动作。而实际使用中, 要求网页应与用户有一定的交互能力, 如考试的时间控制、用户输入信息的有效性检查及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普告信息等, 这就需要用到DHTML技术, 能实现DHTML的编程语言很多, 常用的有Script、JavaScript、Jscript等, 本系统中采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来完成。

根据教师业务考试系统具体设计要求开发ASP网上考试系统, 应用动态网页设计ASP技术, 系统后台数据库不用太大采用Access设计数据库。系统包括了从建立考试->录入考生->考生考试->教师阅卷->成绩查询等一系列的过程, 完成了一个正规考试的整个周期, 设计一个完整的可靠的网络考试系统。

1. 教师业务考试系统技术需求

1.1 组卷策略的确定

制订组卷策略是试卷设计与生成模块的核心。组卷策略的确定实质是方便直观地输入组卷参数, 并以此为依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我们所需的试卷。由教师输入试卷标题、考试时间、考核知识点、难度、题型、题数等, 将平均难度按题目比例对应到各个考核知识点, 据此变换出最终组卷参数表中的参数, 并可以抽取样卷进行预览, 以便进一步修改组卷策略。

1.2 避免抽取相同试题

在上述组卷策略的控制下, 需要一个随机数才能实现随机抽题, 这可以通过调整javaScript所提供的Rnd函数得到, javaScript的Rnd函数产生的随机数在0到1之间, 为得到随机的题号必须进行转换,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将系统产生随机小数用一个倍数 (假如取10放大) 然后取整加一即可, 例如Mynum=int (Rnd, 10) +1, 这样就得到了介于1到10之间的随机题号。

2. 系统模块设计

ASP考试系统模块包括用户管理、考试新闻、试卷生成、考试信息及成绩查询等。

2.1 系统结构

ASP网上考试系统的结构由两大模块组成, 管理员模块分9个子模块;普通用户模块分4个子模块, 如图1所示。

2.2 各模块功能

(1) 管理员模块

科目管理主要负责考试科目设置;

题库管理主要负责添加、删除、修改考试题目及答案;

试卷生成主要对考试科目、试卷题型、试卷分值、参加考试人员等信息进行设置;

查询成绩主要负责对考生考试和考生成绩查询;

信息发布主要负责对考试信息、参加考试人员以及考试审批情况公布;

部门管理主要负责考试人员部门设定;

用户管理主要是录入各部门用户, 添加、删除、修改用户数据。

(2) 普通用户模块

选择科目主要是针对考试考生选择一门即将考试科目参加考试;

查询成绩主要是考生对考试情况和考生成绩查询;

考试新闻主要负责考生通知考生考试信息, 如考试时间等。

2.3 Access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名为exam.mdb, 包含10个数据表:cadre_info、department、exam_database、exam_news、exam_score、exam_subject、exam_test、exam_testuser、waitforpass。主要数据表的功能如下:

1) cadre_info表:存储用户姓名、密码、部门、单位、职务、专业等信息, 如图2所示;

2) Department表:存储用户部门;

3) exam_database表:存储考试题目、类型、答案信息;

4) exam_news表:存储考试新闻信息;

5) exam_score表:存储考生考试信息及成绩;

6) waitforpass表:存储考试审批信息。

3. 界面

3.1 系统登陆

3.2 试卷生成

第一步:选择考试科目、卷面总分, 设置试题题型、分值、考试时间、考试有效日期。部分源代码如下:

3.3题库管理

题库管理主要作用是编辑试题, 包括添加或删除、查询某科目试题, 显示结果。如图5、图6所示。

4.小结

本系统的功能特点有以下几点:

1) 登录模块为系统提供安全性保证, 有管理员用户和普通用户两种权限, 登录界面检测用户名和密码。

2) 采用B/S体系结构, 软件安装方便。

3) 采用ASP网络编程语言开发, 保证了软件的通用性、开放性。

4) 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处理, 节省了存储空间, 提高了效率, 而且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5) 系统包括了从建立考试->录入考生->考生考试->教师阅卷->成绩查询等一系列的过程, 完成了一个正规考试的整个周期。

6) 系统实现在线考试时间控制、试卷审批、考试新闻等功能。

台湾初中语文考试题 第4篇

1去年暑假,冠云与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

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绿树村边合

C古道西风瘦马

D三更画舫穿藕花

2在《中国历代女作家》这本书里,“找不到”哪位女作家的相关作品?

A李清照B刘侠

C潘希珍D彭端淑

3老师要每位同学选读一本小说,开学后上台发表读书心得。请问下列哪一位同学的报告,不但让一旁的老师听了摇头,还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A《论语》读后感

B《三国演义》读后感

C《老人与海》读后感

D《世说新语》读后感

4为了自然科报告的需要,婉容上《鸟类百科大全》网站搜寻资料。请问她所打的四组关键词中,哪一个是查询不到内容的?

A鸿鹄B鸿儒

C鸱鹗D昏鸦

5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A小斋幽敞明朱曦

B提灯的萤火虫

C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

D慈乌夜啼

6晋宏所做的动作里,哪一个没有“拍”的意思?

A打球B打寒噤

C打人D打蚊子

7做下列哪个动作时,左手和右手并不会交叠相碰?

A“攀”上月台B为子“祈祷”

C“抚掌”而笑 D“揖”让而升

8下面哪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A桥下之人犯跸

B朱自清的父亲穿越火车铁轨

C小明的爸爸酒后驾车

D徐志摩骑自行车追逐夕阳

9全校的大扫除时间,由下列4个人打扫的态度,可看出谁的个性最急躁?

A玉芳好整以暇地整理工具箱

B启惠慢条斯理地扫着走廊

C佑橙气急败坏地刷着厕所地板

D建青从容不迫地擦着窗户

10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生难字词要大家齐声朗读,请问下列哪个词语让不太会发卷舌音的思源感到很困扰?

A滑稽B佝偻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 第5篇

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0分)

1、阅读《红楼梦》时,头脑中呈现出大观园的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

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点拨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

A.蔡澄清 B.李镇西 C.程 翔 D.洪镇涛

4、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教学 阅读 评价

B.根植于现实 面向世界 着眼未来

C.自主 合作 探究

D.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

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

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语文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9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6.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话解释了教师的作用,请你把这句话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卷的田字格内。(标点符号占一格)(2分)

7.默写与填空(8分)

①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隔江犹唱后庭花。(杜 牧《泊秦淮》)

③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⑤ 余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 轼《水调歌头》)

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毛泽东《沁园春·雪》)

⑧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其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镂空(lòu)迸裂(bèng)游弋(yì)B.猝然(cù)恣情(zī)归省(xǐng)

C.殉职(xùn)挑衅(tiāo)逾越(yù)D.佛像(fú)发酵(jiào)馈赠(kuì)

9.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不记其数 自出心裁 枯躁无味 B.呕心沥血 骇人听闻 忍俊不禁

C.无稽之谈 消声匿迹 挺而走险 D.麻木不仁 持迷不悟 按步就班

10.下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古汉语中所谓“指事”,是“汉字六书”之一,是指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

B.古籍中,“江表”是指江南地区;“望”是指阴历的每月十五。

C.《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纂的一部文字学著作;

D.从诗词格律的角度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属于近体诗。

二、阅读与理解(34分)

(一)敬畏生命 张晓风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

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团,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送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试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的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一片种子中哪一颗成了小树,至今,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经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选自人教社2000版初中语文教材)

11、文中“我感到诧异和震撼”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2个字)(2分)

12、文中的“已经长成”的含义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0个字)(2分)

13、从选文整体来看,“敬畏生命”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5个字)(2分)

(二)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5、翻译下面一句话(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6、从全文来看,“秦王不悦”“秦王怫然怒”以及“秦王色挠”的原因是什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回答。(3分)

(三)(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大行(háng):大路。

17、文中的“数者”具体是指什么?(2分)

18、请从语法的角度,简要说明

(二)文中“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与

(三)文中“吾欲之楚”两句中“之”字用法的区别。(2分)

19、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四)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解释诗中的“渠”字。(2分)

21、请你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第一、二句的写作特色。(2分)

22、第三、四句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五)家是地球的中心 谭延桐

“回家多好啊!”

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时说的最后一句话。1907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欧洲之旅。所到之处,都会有“欢迎伟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欢呼声暴雨似地淋到他智慧的头上。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替代不了——他太想家了。当他三年后终于乘上回美国的轮船时,他已是疲惫不堪了。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了坐椅中,瘫倒在了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想中,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他终于算是把自己给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家,终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了。

家,这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谁又不魂牵梦绕呢?

我似乎又一次听到那位阔人的哭泣了。他在野外来回徘徊,泪水涟涟,风怎么也抹不去他脸上的斑斑泪痕……有一位打那里走过的人问他:“这位先生啊,你怎么就不回家呢?”他感慨万分地说:“家?我有家吗?我的家在哪里呢?我虽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子是家吗?……”那位路人怔住了。

同样,我也怔住了。是啊,荣誉再多,财富再多,可又有什么用呢?当家是“1”的时候,荣誉越多,财富越多,后面的零无疑也就越多了;可是,当家是“O”的时候呢?……真是无法想象,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将存放在哪里。没有家的灵魂,是孤独的,凄凉的,甚至是悲哀的,无望的……难道不是吗?

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春节期间火车站和汽车站的热闹场面:长长的从售票大厅一直蜿蜒到车站广场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购票队伍……他们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甚至几天终于算是轮到他们了……哦,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心里一样,他们笑了……他们怀着无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车上再挤,也挤不掉他们结实的渴望。哪怕是单脚站着……对,只要车上能容得下一只脚,就能容下他们对家的拥抱……对外打工,钱是赚了一些,可钱再多,也不能作为足够的邮费,把整个的家从远方邮到自己身边来的啊!钱终究买不来家所给予的一切啊!回到家里去!只有一种声音在他们的心中反复地播放着: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我理解了他们!

我理解了……家。

啊,家,究竟是什么呢?

1995年,台湾举办了一项“公车欣赏。快乐上路”活动,即把一些精短诗作制成海报,张贴在公共汽车车厢内,让诗歌伴随着人们或长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这么一首题为“家”的小诗——

我的家就像铅笔盒。

爸爸是铅笔,出外帮人写字赚钱。

妈妈是橡皮擦,功课不对就帮我们擦掉。

爷爷是2B铅笔,画个小鸭给我看。

奶奶每天买菜花好多钱,就像自动铅笔每天都要吃笔芯。

我呢?是铅笔爸爸、橡皮妈妈的小铅笔……

这是一位11岁的叫做苏幸的女孩子写的。在这位女孩的眼中,家就像一个铅笔盒。哦,铅笔盒,里面装着她的童话,她的一切。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拿走了这样一个“铅笔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诗了。由她心中的诗外化成的这首小诗,我们也就再也读不到了……

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许,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呢?

2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

24、结合文章内容,从主题和表现手法两方面简要分析小女孩苏幸的小诗。(2分)

25、文中写阔人的故事,目的是什么?(2分)

26、在你的心目中,“家”是什么?请你仿照最后一段中加点句子的句式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家”的感悟。(3分)

三、作文(40分)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竞赛试题 第6篇

满分100,时间2:30分钟

注意:

特别提醒1.考试前准备好手表,考场没有安装钟,以免各科考试时间不同,其他科目时间到铃响,引起紧张情绪,导致作文构思不佳。2.答题卡抄写过程中,只占用下一半空间,以免答题时出错,可以有重新修改的空间,或者带小刀可以刮去痕迹,但不能影响电脑扫描阅卷。

本试题属考后整理,所以有缺漏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奄(yǎn)奄(yǎn)()()一息 苍(cang)劲(jìng)()文(wén)绉(zhòu)绉(zhòu)()[2012年横山]

2.莫言说,“当代文坛没有出现大作家,才使我这样的人得以成名。这一点必须非常清楚。一些人比我有才华,个人经验比我丰富,但是没能在文学上获得太大的名声,是(A)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讲我非常()。

A机遇 B 机会 C幸运 D荣幸

2选词填空,每空。(2分)

(1)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无所事事 相安无事 若无其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分裂发育的过程。

(2)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束手无策 无地自容)

本题选自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古代诗词背诵

每个小空一分,共计6分

A组

1.月如钩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登轼而望之。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西北望,射天狼。

B组西北望,射天狼。才美不外见下者飘转沉塘坳

4.黑云压城城欲摧

四、古文阅读题

(选自2013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试题)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干将之铸剑于冶,与张华之辨剑于斗,雷焕之出剑于狱,识者之精神,实高出于作者之上。由是推之,则剑之有光铓,与山之有空翠,气之有沆瀣,月之有烟霜,竹之有苍蒨,食味之有生鲜,古铜之有青绿,玉石之有胞浆,诗之有冰雪,皆是物也。苏长公曰:“子由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凉,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噫!此岂可与俗人道哉!笔墨之中,崖瀑何从来哉!

冰雪文序

张岱

【译文】 鱼肉一类的食物,见到风和阳光就容易变质,放入冰雪中就不会腐烂,这说明冰雪是能够使食物保鲜。今年冰雪多,来年谷物一定长得茂盛,就是说冰雪有助于谷物生长。大概人的一生没有不借助于冰雪这样的特质成长的,然而冰雪的特质必定要等到有了冰雪才能有体现,但一年四季又有多少冰雪呢!至于我所说的冰雪和这(自然界的冰雪)不一样。大凡人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在夜晚就有冰雪的气质;遇上心情烦躁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心情清净了就有冰雪的气质;人在市井朝廷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居住在山林之中就有冰雪的气质。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所以懂得世间的山川、云物(注:浮云静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注:嗅觉芳香、味觉五味)都有冰雪的特点,其中可以任人酌取并受用不尽的,没有比诗文更高深的了。诗文仅为数不多的文字,出自高人之手,就显得超逸灵活;一旦落入凡夫俗子的手中,就变得秽恶。在认识的过程中真是相差虽小,但错误极大。只不过遗憾的是看到这样的诗文的人不能理解,理解了又不能评说。即使有能够评说的,和那些不懂的人评说,他仍不理解,评说又干什么呢?所以说:诗文的一般规律,做诗文的人原本就难,识别的人更不容易啊。春秋时代干将铸剑在于千锤百炼,和晋代张华从斗牛分野之间的天象辨别宝剑,雷焕在监狱中挖出宝剑相比,能识别的人的精通神奇实在高于铸剑的人之上。由此看来,剑有光芒和山有空阔翠绿、夜气有水雾、月亮有烟霜一般白亮、竹叶有苍翠深红、食物的味道有天然新鲜、古铜器有青绿色、玉器有古旧的光泽、诗文有冰雪一样的气质,这都是天然的物相。苏长公(苏轼)说:“子由(苏辙)最近所作的《栖贤僧堂记》,读来悲惨凄凉,有悬崖飞瀑、逼人寒栗的感觉。”哎!这怎么能和平常人说呢!诗文之中,悬崖飞瀑的感觉从何而来呀!

解释词语

旦昼: 第二天 ;(2分)说亦奚为 疑问代词,何 ;(2分)

翻译: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译只不过遗憾的是看到这样的诗文的人不能理解,理解了又不能评说。即使有能够评说的,和那些不懂的人评说,他仍不理解,评说又干什么呢?

本文最能表达曲高和寡的原文句子是?(2分)

15.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度过难关,不失为良策。

请就根据你学校的情况,给学生写两条例行节约的建议。(4)分

选自《古代廉洁故事百度文库》

15.蒲松龄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请你写出下联,正确规范、美观的填写下在下列方格内。

16诗文赏析

选自《 欧阳修诗词》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随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②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③金笼:镶金的鸟笼。

选择任意一个角度赏析前两句(4分)。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17语文课程的的本质属性是()

A.人文性 B.工具性

C.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同样

论述题:试对比2011版新课程标准语旧课表的差异?(8分)

参考答案:核心理念是关注人,核心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强调教学的生成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对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有这重要的意义。

1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生成性。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师是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转化、使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主动建构者的角色 2 教学过程 强调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求教师深刻领会教学的本质;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过程;关注认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要“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有尊严的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积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朱地形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新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标注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还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现代文阅读

xx

六作文30分

最美 [2002年]

与 同行 [2013年 ]

字数要求在600字以上。

解析:

例如: 与梦想同行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第7篇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填入下面对应空格内(5分)答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

()

A.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B.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

C.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D.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

A.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B.听和说两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两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C.读和写两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两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D.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但着重培养听和说技能的运用能力。

3.《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

()

A.八个级别

B.五个级别

C.六个级别

D.九个级别

4.根据国家英语课程要求,开设英语课程应从()

A.一年级开始

B.二年级开始

C.三年级开始

D.初中一年级开始

5.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

()

A.教师用书

B.英语教材

C.直观教具和实物

D.网络资源

(二)填空题(10分)6.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 形成性 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7.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 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8.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9.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10.《课程标准》以学生“ 发展为本 ”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 整体性、渐进性、和

持续性。

得分 评卷人

二、教材教法(25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15分)

One day I was visiting one of my friends in a big town.Suddenly a piece of beautiful music came to my ears.My friend’s father quickly picked up some rubbish and went outside.I asked my friend, “What’s happening?” My friend said that there was a truck collecting rubbish outside.“Whenever someone throws in some rubbish, it produces a piece of music.As soon as other people hear it, they go out with their rubbish and throw it in.”

“It’s a pleasant way to help keep our city clean,” said my friend.Taking care of our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Wherever you live, you can do something around your neighbourhood.Have you ever thrown any litter onto the ground? Have you ever drawn pictures on the public walls? Have you ever spat in a public place? Have you ever cut down trees? If your answers are “No”, it means that you have already helpe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It is our duty to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You might ask yourself, “Have I ever picked up some rubbish and thrown it into a dustbin? Have I ever collected waste paper or bottles for recycling? Have I ever planted any trees or flowers in or near my neighbourhood?” If your answers are “Yes”, it means that you have already done something useful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If everyon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world will become more beautiful.11.请为本课文拟一个最恰当的题目(2分)12.请为本课设计一段新课导入语。(5分)

13.如果本课的生词分别是 environment, harm, rubbish, collect, produce, public, spit, protect, litter, recycle.你用什么方法来处理这些生词,使学生学起来即轻松又记得牢。(8分)

14.下面是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段对话,请写出本段对话的教学过程设计(10分)。

MOTHER: Kate!It’s late.Why are you still in bed? You must get up and get ready for school.If you don’t go soon, you’ll be late.KATE:

Mum, I don’t feel very well.MOTHER: Oh dear!What’s wrong?

KATE:

I don’t know.My head hurts.MOTHER:

Really? If you are ill, you’ll have to see the doctor.KATE:

Can I have some breakfast first?

MOTHER:

No, you mustn’t eat anything until you see the doctor.KATE:

Mum!I feel a little better now.得分 评卷人

(四)单项填空。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将其标号填入下面对应空格内(10分)。答

15.There is

“u” and

“s” in the word “use.”

A.a, a

B.a, an C.an, an D.an, a

16.He has

more books than I.A.so

B.many C.much D.too

17.He couldn’t run

to catch the bus.A.fast enough

B.quick enough

C.enough fast

D.enough quick

18.He is

young to go to school.A.so

B.very C.quite D.too

19.Please call me if he

back tomorrow.A.comes B.come C.will come D.came

20.He’s never read this book,?

A.doesn’t he B.is he C.hasn’t he D.has he

21.bad weather it is!

A.How B.What C.What a D.How a

22.There is going to

a class meeting this afternoon.A.have B.has

C.is

D.be

23.We found

important to study English well.A.which B.that

C.it

D.this

24.The man

here for three days.A.has left B.has come C.has been D.has arrived

(五)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下面对应空格内(10分)。答

We live in the “computer age”.People like scientists, teachers, writers and even students use computers to do

work.But more than 30 years ago,26

couldn’t do much.They were very big and expensive.Very

people were interested

them and knew how to use them.Today computers are smaller and

.And they can do a lot of work, Many people like to use them.More and more people even have them at home.Computers becom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can work

than men and make fewer mistakes.Computers can help people

a lot of work.Writers now use computers to write.Teachers use them to help teaching and students use them to study.Computers can also remember what you put

them.Computers are very

and helpful.They are our good friends.Do you want to

a computer?

25.A.a lot

B.many of C.very much D.all kinds of

26.A.scientists B.teachers C.students D.computers

27.A.few

B.little

C.a few D.a little

28.A.on

B.at

C.in

D.for

29.A.cheap

B.more cheap C.cheaper D.expensive

30.A.slow

B.slower

C.fast

D.faster

31.A.doing

B.do

C.does D.did

32.A.into

B.to

C.on

D.up

33.A.careful

B.beautiful C.heavy D.useful

34.A.lend

B.pay

C.sell

D.have

(六)阅读理解(10分)

A

A good memory is a great help in learning a language.Everybody learns his own languages by remembering what he hears when he is a small child, and some children like boys and girls who live abroad with their parents seems to learn two languages almost as easily as one.In the school it is not easy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because the pupils have so little time for it, and they are busy with other subjects, too.Our mind is rather like a camera, but it takes photos not only of what we see but of what we feel, hear, smell and taste.When we take a real photo with a camera, there is much to do before the photo is finished and ready to show to our friends.In the same way there is much work to be done before we can keep a picture forever in our mind.Memory is the diary that we all carry about with us.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5分)

()35.We usually begin to learn our own language by

it.A.teaching B.speaking C.saying D.hearing

()36.If you have a good , you’ll have less difficulty in learning something.A.camera B.teacher C.memory D.family

()37.The children who live abroad with their parents can learn two languages more easily because

.A.they have more chance to use these languages

B.they have good teachers

C.they are very clever

D.they have a better life

()38.

can take photos of what can be seen, felt, heard, smelt and tasted.A.A diary B.Memory C.A camera D.A man’s mind

()39.Memory is

that we keep in our mind and carry about.A.a great help

B.the best diary

C.a beautiful picture

D.the best camera B

Greenland is the largest island in the world.It is in the north of Europe.Near Greenland is another island.It is small.Its name is Iceland.Do you think that Greenland is green and warm? Do you think that Iceland is white with ice? If you do, you are wrong.Not many people live on the big island of Greenland.There are more people in your hometown than in all of Greenland.That is because Greenland is not green.Greenland is white.Most of the Greenland is covered with lots of ice.The ice covering Greenland is higher than some of the world’s tall buildings.What about Iceland? Is it colder than Greenland? No, it is not.Iceland has ice, but not so much ice as Greenland.Iceland has a lot of hot spring.They give out hot water and steam.So it is not as cold as Greenland.And there are a lot more people who live in Iceland.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T)误(F)(5分)()40.Greenland is green while Iceland is white.()41.Iceland is in the south of Europe.()42.Iceland has not any ice.()43.Fewer people live in Greenland than Iceland.()44.Greenland is larger than any other island in the world.(七)补全对话。补全下面对话,每空一词(10分)。

A:What

I do for you?

B:I’d like a skirt

my daughter.A:This way, please.Do you

this one?

B:Yes, it’s very nice.How

is it?

A:Ninety yuan.B:Oh, it’s too

.A:What about that one over there?

B:I can’t decide.A:No hurry.Please take your

.B:I like this one, but the colour is

dark.A:What about this red one?

B:Oh, I think it’s nice.Can you let my daughter

it on?

A:Certainly

B:Well, we’ll

it.Here’s the money.A:

very much.(八)动词填空。根据短文内容,用括号中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完成下短文(10分)。Ben

(study)at the town’s school now.He

(be)there since last year.He isn’t interested in studying.He

(prefer)to make friends and spend a lot of time outside.He also likes

(play)computer games with his friends.So of course, when the exam

(take)last week, he didn’t get a good result and

(fail)again.He thought, “If my father knows all about it, he

(become)angry and give me a good lesson.” So he sent a note to his brother and asked his brother

(get)his father ready for the bad news.The next morning, he received the

(follow)answer, “Father is ready.You’d better

(be)ready yourself.”

(九)书面表达。根据所给的中文提示,写一则日记,要求意思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词数60—70(文章开头已给出,不计算在词数之内。)(10分)提示:

时间:3月12日下午;

人物:2班的同学和部分老师;

活动:乘车去阳光公园植树,有的挖坑,有的挑水,整个下午忙个不停; 目的:阻止风将沙子吹向城市;使我们的家乡变的更美丽。

Saturday, June 12, 2011

Fine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第8篇

8月中旬的一天,正是烈日炎炎,酷热难当,可华容县一中和侨联学校校园内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原来是教师们在这里参加由县教育局组织的业务理论考试。全县4188名老师参加了此次考试,内容则涵盖了中小学全部37门学科。紧张激烈的考试后,老师们的笑容都挂在了满是汗水的脸上,纷纷表示组织这样的考试真好真及时,它能够促进学习,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推进教育强县建设步伐,该县多措并举,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是狠抓师德教育。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法考试,开展普通话、朗诵比赛,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挑选事迹典型的老师组成师德师风建设演讲团在全县巡回演讲等,以此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狠抓业务培训。对老师进行岗前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对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此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三是狠抓教师作风建设。开展家访活动,老师全部下乡下村,深入社区,深入学生家庭,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形成学校、家庭、村场三点合一的沟通机制,以此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四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县财政全额预算教师每月150元津补贴、未纳入补贴和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对农村小学教师实行特殊津贴,其标准为每年800元,以此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五是努力为教师办实事。工资改革时为教师核定工龄,暑假城关教师招聘完全公开、公正、公平。教师职评坚决杜绝“人情关系”指标,中、高级指标全部向一线教师倾斜,以此让教师安心工作。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