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成长日记(精选6篇)
初三作文成长日记 第1篇
初三日记大全:成长的烦恼
成长,我不道用什么来形容,也不知道自己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只是觉得它可怕又可敬,在游戏般的人生中,经历风鱼后才知道,成长的味道,那种酸酸甜甜的感觉,让我回味无穷!
小的时候,我过着衣食无优的生活,却期待着长大。因为只有长大了,才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因为只有长大了,才可以做很多小孩子不敢尝试的事情;因为只有长大了,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我懂事以后,我才发现,长大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些曾经我认为快乐的`,伤心的,难忘的,有意义的到现在却突然觉得很平凡,我心里剩下的感情却是平静。我心忽然有一种伤痛的感觉,我忽然觉得很茫然,我想一个人长大了是不是会失去所有而只剩下平静呢?我忽然觉得好可怕。我努力使自己别去回忆以前的事情,可是却陷入无法自拔中。我才明白长大是那么可怕,我害怕长大的感觉
我不想长大,只是长大是人生路上必须走过的风景,我不得不承受生命的风景带来的苦难。
成长是的选择。尽管哭过,痛过,心碎过,但我还是恋上了成长。
初三作文成长日记 第2篇
站在六年级的尾巴上,蓦然回首,但见成长路上,有阳光灿烂的温暖,也有乌云密布的惆怅;有执著追求的梦想,也有至今无法逾越的路障;有父母为你守护的一盏灯,有师长们为你搭好的一座桥,也有朋友陪你走过的一段路,还有路人向你投来的一个个鼓励的微笑••
成长的路上,我战胜自己,找到了自信。小时候,我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什么事都依赖父母。那时候的我,胆小害羞,记得幼儿园中班时,老师让我们做自我介绍,轮到我了,我其实早已想好怎么说,但是众人面前去羞于开口,只能支支吾吾了两句,赶紧逃回了座位上。放学后,我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鼓励我星期一再试一次。接下来的星期
六、星期天我便对着镜子大声地练习。终于到了星期一,我忐忑不安地走上了教室的中央,不敢看大家,只是盯着教室的后面,“大家好!”我大声地说出第一句话,老师和同学们都微笑地看着我,这时我突然信心百倍,滔滔不绝地说完了自我介绍。那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大声说话!我成功了!上小学后,杨老师为了鼓励我、给我信心,创造机会锻炼我,现在众人面前发言我越来越有自信啦。
成长的路上,我也有我执著的追求。自六岁起,我就开始练习跆拳道,那时我心中就立下一个目标,我一定要练到黑带以上。渐渐地,和我一起练拳的小伙伴因为种种原因都放弃了,只有我不管学习有多忙,都坚持不懈地努力,现在,我是红黑带了,离我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成长的路上,我学会了坚强。四年级时的一个下午,我在27号楼前
重重地摔了一跤,右边的身体严重擦伤,半边脸血肉模糊,差一点就伤到了右眼,血顺着脸往下流,我忍着痛、含着泪,一声没吭,就在这一刻,我 长大了,我学会了坚强。
成长日记 第3篇
儿两岁。某日雨天后, 儿拿小板凳去院中玩耍。一不小心, 滑倒, 大哭不起, 等待有人扶起并寻求安慰。我欲前往, 被其父按住:“等等再说。”
一分钟余, 儿见无人援助, 自己爬起, 抹把眼泪回家。
其父早告知大家, 对儿视而不见。待儿进门, 无人招惹, 儿也忘了摔倒一事, 别处玩耍。又过五六分钟, 我替儿换了衣裤, 仍不提摔倒之事, 儿已是云开天晴, 欢天喜地。
以后, 再遇摔倒之事, 儿已不哭不闹, 跌倒爬起, 继续玩乐。
自此, 儿子学会了乐观和坚强。
(二则)
儿四岁, 上幼儿园。爱问为什么。某天, 我们全家去看望父母。儿问:“爸爸, 为什么每次看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要给他们买好吃的, 还要给钱, 有时还要让我给, 还要说谢谢?”
“因为我们以前经常吃他们的, 用他们的, 还要让他们操心。现在我们长大了, 我们就应该回报他们。”
“那我现在小, 吃你们的, 用你们的, 我也让你们操心, 等以后我长大了, 我也应该还回来。”儿一本正经。
“好, 只要你愿意。”
“等你们老了, 我一定还, 也要像你们看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一样经常来看你们。”
自此, 儿子懂得了关爱和孝敬。
(三则)
儿七岁, 二年级, 成绩优秀, 但凡事率性而为。
我夫妇二人皆为老师, 图此便利, 儿幼时就粗识文字。初入小学, 因其大多已会, 不在其好奇之列故不听, 不在其兴趣之围故不做。好几次, 班主任老师告状, 儿上课不好好听课, 还捣乱影响其他同学。
此年寒假, 其父待到机会, 问儿:
“咋了, 不想上学了?”
“没有。”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老师操行评语说你不守纪律, 扰乱课堂。为何?”其父愠怒。
“老师讲的我都会, 没兴趣, 不爱听。咋听?”儿振振有词。
“办法倒是有, 一按兵不动, 维持现状, 自己会的可以不听, 但不能影响别人, 可以多帮帮同学学习;二可跳级学习, 但跳过去的部分在本假期自学完成, 不会的可请教爸爸和妈妈。按学习情况定夺。二选一, 自己决定。”
“跳级。”儿略微思索, 拿出主意。
“自己想好, 可不能后悔。自学费时费力, 你玩的时间可能减少。”
“没问题, 只要有兴趣。”儿自信满满。
假期结束, 出题测试, 各门功课均上九十, 成绩合格, 遂跳级。
自此, 儿子明白了抉择, 自主, 担当。
(四则)
儿八岁, 小学四年级。一天, 自制一借据:
“借妈妈十元钱, 用来买一自己喜欢的笔袋。有钱即还。”儿自画章印并签字。
数日, 儿来还钱, 纸币, 硬币一大把。数一数, 多出两元, 我欲还之。
“不用还, 那两元是利息。”儿有模有样。“借条给我。我们两清。”
“利息的不要了。本钱就行。”我也装傻。
“不行, 一定要收。”儿子动了真。
“为什么?”我逗他。
“因为我们买房子, 借严叔叔的一万元钱, 我爸还钱时, 多给一千, 严叔叔说不用还利息, 可我爸一定让他收下。还说, 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
“噢!”我恍然, 才记起当时给朋友还钱, 儿子在场。
自此, 儿子知道了欠账还钱, 不欠人, 不亏人。
(五则)
儿十岁, 小学六年级。春节将至, 举家回老家过年 (从北京坐火车到老家约20小时车程) 。刚好三张车票中有一张和其他两张车厢相隔八节, 其父问:
“我们做个游戏。你独立行动。你走你的, 我们走我们的。到老家出站口会合。游戏成功, 小有奖励, 可否?”
“行!”儿略做思考, 欣然接受。
“一言为定!遇到困难自行解决, 不许哭, 车上不许找我们寻求帮助。”其父也一脸认真, 并叮嘱我做好配合。我欲叫停, 被其父制止。
“没问题。”儿反倒坦然。
“从收拾行李到车上用餐准备, 一切自个儿料理。妈妈不许插手。”其父说。看他们认真, 我也同意。
从出发到候车, 再到上车, 如流人潮中, 儿子很多时候不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 偶尔看到我们也假装不识。
一路相安。天明火车到站, 各自下车。儿忘了前约, 见我们以为完成任务, 主动上前呼喊:
“爸爸, 妈妈, 到站了。”
我俩无语, 视儿若陌路。儿也觉察, 闭口不语。等出检票口, 我们互相拥抱, 游戏结束。
其父问:“违规怎么办?”
“不得奖。”儿有些许委屈。
“服不服?”
“服。”
自此, 儿子开始了独立, 讲原则。
(六则)
儿十一岁, 上初一。一日, 儿穿校服归, 胸前佩戴一校徽。其父问:
“校徽图案有何用意?”其父想考考儿子。
“思方行圆。”
“具体一点, 行吗?”
“思维要严谨, 方正, 就像方形;行动要灵活变通。像圆形。”
“这寓意真好。恰好如一对关联词。”
“这怎么能和关联词搭上弦?”儿疑惑。
“当然有, 想不想听故事?”其父卖关子。
“自然想。”儿迫不急待。
“有人说清华人爱用‘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来说话, 所以清华学生严谨执着, 求证探索。而北大人喜欢‘不但……而且……’这种格式评价, 所以北大学生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其父娓娓而谈。
“噢, 还有这种说法。”儿听得着迷。
“你们学校希望学生既要思维缜密, 治学严谨, 又要行事通融, 为人宽厚。多大气的理念, 就等你去践行。”
自此, 儿子明白了如何治学, 如何做人。
(七则)
儿十二岁。上初二。某日清晨, 不小心, 左小腿烫伤。其父出差回来, 不责妻, 不怨儿, 立即送医院治疗。手术后, 儿问:
“爸爸, 我烫伤腿, 你怎么不骂我, 也没埋怨我妈?”儿内疚。
“骂你干吗?埋怨你妈又为什么?”
“我烫伤, 自己的功课落了一个月, 花了家里几万块钱来治疗, 还影响你们的工作, 应该骂。”儿子深有悔意。
“骂你, 不就说明, 我心疼的是钱, 而不是心疼我儿子, 我怎么能做这么糊涂的事。儿子, 坏事出现, 埋怨解决不了任何事情, 反倒让它变得越来越坏。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才能将坏事转化。”其父一脸诚恳。“你烫伤, 不是你的错, 也不是你妈妈的错。既然已经如此, 就抓紧治疗, 等好了, 把落下的功课赶上, 不就好了吗?”
“爸爸, 我明白了。”儿释然。
自此, 儿知道了遇到不顺心的事, 不抱怨, 不迁怒。
(八则)
儿十三岁, 准备上初三。功课较多, 多有烦躁, 有青春期叛逆倾向。像只小刺猬, 摸不得, 碰不得。我有些着急, 告其父。他劝我:“别急, 等机会让他开悟。”
暑期, 其父出差带上儿子, 并安排儿子在他们搞活动时当义工帮忙拍照。活动结束, 开总结会之前, 其父装出有为难之事, 在儿子跟前叹气:
“唉, 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好管。做不好事, 说轻了, 不当回事;说重了, 就吊脸, 耍情绪。儿子, 你说老爸该怎么办?”
“爸, 你想不想用用苦肉计?”儿子有些兴奋。
“怎么个苦肉计?”其父有些惊愕。
“这次活动, 我也是你们中的一员, 你就来批评我, 我不动声色, 只是接纳, 他们见了就会想:‘一个十三岁孩子接受批评都这么坦然, 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闹情绪呢?’, 这样您的担心不就解决了吗?”儿因觉得能替父分忧, 很是高兴。
“这个办法好。”其父拍手称快。
总结会开始前, 其父私下恳请同事帮忙, 给小刺猬挑刺儿。开始, 大家难为情, 认为孩子小, 别为难孩子。其父说:“儿子在受挫方面的教育也有做过, 我相信孩子有这个抗挫力。”在其父的再三恳求下, 大家还是同意了。
总结会开始, 其父说:“活动结束, 我们收获很多, 最重要的是总结教训。今天, 我们先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先从年龄最小的开始。”
“啊?”儿子一听有些惊愕, “不是说好, 让老爸和我两人演苦肉计, 怎么大家都上场?”儿心中犯嘀咕。但想到已经答应老爸, 不管多厉害的批评, 甚至委屈, 自己也要接纳, 也就坦然了。
大家你一言, 我一语。因为事先打了招呼, 也就不避讳, 错误一一指出来不说, 甚至没的也编几条, 看他能不能受得了委屈。
儿子站在前台, 时而点头诚恳默认, 时而很礼貌地说:“下次我一定改, 谢谢您!”
儿子经受了这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洗礼, 好像一下子醒悟了。回到家, 儿子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变得谦和, 有礼。
自此, 儿子清楚何为谦恭, 何为礼让。
……
初三党日记 第4篇
2013年9月3日 开学第一天
早上6点40分。
我站在镜子前认真地打扮着自已。我吧,长长的黑发梳成一条大马尾,显得干练精神。希望自已一会儿是以最美的样子出现在新的班级。
印象很重要。我一直牢记着妈妈说的话。
摆弄了很久,顺便在镜子面前为自已打气加油,我对着镜子笑得一脸灿烂,眉眼弯弯。我背着书包告别镜子,打开了大门。外面的空气有点凉,到处都是行人忙碌的模样,还有背着大大书包的小学生们来来往往。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折射下来,太阳还未升高,周围只有浅浅的阳光波浪,还隐隐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
我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就雄赳赳气昂昂地骑着单车奔往学校。
走过(1)班的时候,内心有着浅浅的异样,有点难过,有点不安。除了怪自已不争气,还能怪谁?不好好读书,老耍小聪明,总是为自已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现在却被重点班淘汰下来。怕遇到以前的朋友、同学,怕他们惊讶无比地说:天哪,你怎么没进快班啊?
我甩甩头发,让自已不去想,昂着头径直向前。
我站在初三(2)班的门口前,自顾自幽默道:我就知道我不是一般人,哈!原来我是二班的。旁边有几个人听我这么说,“扑哧”一笑,饶有兴致地看着我。我背着书包,笑笑,进入教室,挑选位置。
我很难过,自已没法进快班,可我不能这么做,我要过得很快活,不然就辜负了我这朝气蓬勃的年纪。
2013年9月5日 开学第三天
尽管开学已经第三天了,我还是有点不适应自已已经是初三生的事实。
偶尔还会恍惚地觉得,这几天经历的都是一场梦,我还是初二那个笑容张牙舞爪的小姑娘。可偶尔会突然被周围陌生的同学所打破——我是初三生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梦境和现实虚虚实实在眼前重叠。
竟突然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句子:刚要成熟,又要老去,时光,好不经用。当初觉得这话十分老气,大有看破红尘世俗的意思。现在念念,又好像明白什么。但又觉得好笑,才多大的孩子,就说老去。
总喜欢咬着笔杆看着窗外匆匆往来的人,听他们或打趣或严肃或戏谑或调侃的话。
他们说,我们班和快班的老师都一样,我们是次快班。
他们说,哪班哪班的老师很凶,很严历。
他们说,哪班哪班有个写得一手好字的帅气男生。
……
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加入热烈的讨论,反而反常地学习。
上课挺直腰杆,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
我想要变得很优秀很优秀。不愿意以后辛苦进入快班后,成为默默无闻的绿叶。
我要努力,非常努力!!
2013年9月7日 开学第五天
朋友小娜在身边手舞足蹈地介绍一本新看的小说,极力地吹捧是如何如何地好看,如何如何地精彩。
我打探了小说的书名,说,有时间一定要去看。
小娜说:我有书,借你看吧。
我拒绝了,虽然对这小说十分感兴趣。我认真地记下了小说的名字,在我的一本蓝色记事本里有着很多小说的名字。那些听别人介绍让我心里早已蠢蠢欲动的小说,一直压制着不去看。
我对自已说,等来年6月过去,我一定要在小说堆里醉生梦死,三天三夜抱着不撒手,可现在不行。
放学后,我们三人并肩走向单车棚,夕阳浑圆浑圆地挂在树梢,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然后,我们骑着单车飞奔,迎着夕阳而去。笑容放肆飞扬。风扬起我们长长的发,还把校服灌满,鼓鼓的模样。
疯狂过后,我们并肩坐在学校旗台上,抬头看着天空中流动的云和飞机划过浅浅的痕迹,晃动着光洁的小腿,嘴里哼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歌谣。
尔尔,我决定不读了。阿琪的声音在耳畔轻轻地说。
我转头看着她,笑容僵在脸上。
我不想读了,我脑子笨,不如尔尔成绩好,家里条件又不如小娜,我想去打工。
阿琪的目光没有停在我身上,她抬头看着流动的云,一字一句地说。
阿琪。小娜喃喃地喊。
我没有说话,小娜也没有再问什么。我们都知道,阿琪就是个死小孩儿,固执得要命,从来都是先斩后奏。说这话的时候,想必她什么都准备好了。
我也抬头看天,怕自已没出息地哭出来。我从来就不是个矫情的人。
好吧,我一定把你的那份一块儿读。我大声地说。
阿琪低头看我,眼眶红红的,但她瞬间就又笑了,眉眼弯弯,长长的睫毛上还有点点晶莹的泪光。
我们三人的手握得很紧很紧。看来,我们都怕忘记曾说过的永远,也怕风会吹散曾经的誓言。
我初三了。
我初三了呀!
知道吗?我初三了。
初三了,我们都要好好的,好好的。
2014年1月25日晚8点53分
我坐在电脑前看着一年半前的自已写下的这些文字,想着过去发生的事。我没有如愿地考上自己梦想的学校,没有辍学离乡背井地忙碌于北上广。我成为一名高中生。
少了自信,少了洒脱,觉得前途灰暗又渺茫。
认真歪着头,想想该怎么办?忧愁爬上眉头,看看手机屏幕上的自已,真丑。
今天下午,趁着阳光好,约上小伙伴去逛自已的母校,小学。
有种物是人非的伤感。
和朋友一路交谈,讨论过去发生的一切有趣的故事,我越讲越兴奋,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好像时光倒流,往事重现。我又忆起许多年前嬉笑怒骂、爱恨分明、勇敢无畏的自已。
吃过晚饭后,便不停地在贴吧与人互通地址,说是要互寄明信片。我特地准备了一个抄写地址的本子,把要互寄的人的地址仔细又认真地抄录下来,有些地方闻所未闻,虽然素不相识,但总觉得又认识了一个“涯友”——来自天涯的朋友,心里觉得温暖又慰藉。世界上某个我不曾涉足过、见识过的地方,从未谋面的人保留着一张薄薄的明信片,上面有我的字迹、我的心情、我的气息,这是一件让人兴奋又激动的事情。明信片是心里的风景。
拍拍脸颊,提提嘴角。
遇到高兴的事,就要努力尽情地微笑。
后记:有些不知所云,但是请珍惜自己的每一刻心情。
编辑/李鹏修
初三作文:成长的滋味_初三作文 第5篇
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变得更优秀,学会更多。
人生路很长,它不像公路平坦而有方向,在起步的一小段路程里,我跌倒过,伤心过,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绝望过。我很迷茫,不知道方向在哪里。耳边传来的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清华北大”。
以前我的目标就是虚幻的,别人问起什么梦想,就只能胡编乱邹一个,考上清华北大很难,我不敢说这个。这个目标,大概也算我的梦想,若有若无。直到看过《银河补习班》,才明白清华北大只是个过程而并非人生目标。我找到了我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学习。这不仅仅是为了考上所谓清华北大,更是为了将来的幸福,以后的生活。放眼未来,我仿佛看到了属于我自己的那一片天空,那一串幸福。
沿途的风景很美,确实很美。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地走向它们。
通俗点,我不好好学习。爱玩,玩手机,玩游戏,出去玩。不务正业,也就是不好好听课,不好好写作业,不好好学习。老师和家长都苦口婆心地劝过,骂过;也温柔地对我讲过,也用板子伺候过。幸运总不会一直降临在我头上,投机取巧总也要被发现的。照样是没写,一回家,老师的电话就来了。电话刚放下,就被骂了一顿。像苍蝇一样,在身边嗡嗡嗡的。可能是我抵不过两方势力,也可能是我良心发现,我开始写起了作业。
突然发现写完作业理直气壮地被检查比写不完作业提心吊胆地找借口要好的多。好好背书当然也是为了托住我不断下滑的成绩,倘若再掉,我在班里“好学生”的名号就将坠入深渊,万劫不复了;体面一点,算是对得起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了。沿途风景再美,也要记着你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成长作文__初三作文_初三作文 第6篇
我读过许多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有有趣的《窗边的小豆豆》,还有《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书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和丰富的知识。当我读《窗边的小豆豆》时,我会经常说:嘿嘿,真有趣!;读《西游记》时,经常说:猴哥!;读《鲁滨逊漂流记》是,经常会赞叹道:鲁滨逊真厉害!。这些书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天放学回家后写完作业,就会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仿佛我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连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见。直到妈妈用胳膊碰我一下,我才从睡梦中醒来般从书中回来,依依不舍的离开书。
我最早接触《窗边的小豆豆》的时间是在三年级一次交换图书的活动中,语文老师送给我的。当老师把这本书送给我时,我心里十分高兴。当天晚上,我手不释卷地读起来。当我读到试胆量这篇文章时,我扑哧一声笑了。因为这篇文章讲述了校长先生举办了一次试胆量活动,躲在墓地里的起个妖怪没有吓到别人,反而把自己下地往家跑。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淘气、调皮的孩子,在巴学园中学习生活后从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好孩子。
我在第二次读这本书时,这本书是四年级所有同学必读的一本书。这一次,我在家里一边画出好词好句,一遍细细品味,在旁边写上感受。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只记得最后巴学园毁灭的情形,和校长先生对学生、孩子们的爱。第二次读,我还对小豆豆在巴学园时的趋势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