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志愿者活动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便民利民、共建和谐”为宗旨,本着志愿性与制约性相结合,无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组织性与业余性相结合的原则,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进一步整合社区党员服务资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活动原则
1、自愿性原则。应充分体现社区党员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党员志愿者参与和选择服务的项目不带任何强制性,均采取自愿原则。
2、公益性原则。党员志愿者服务是党员自愿为群众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3、实效性原则。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要从社区和党员的
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注重服务质量和效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4、规范性原则。党员志愿者在社区志愿者队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
三、方法步骤
按照上级要求,规范建立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党支部号召所有党员或预备党员,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亮明身份,认真填写《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表》,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1、宣传动员(2月9日 2月12日)
制定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方案,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重要意义,对社区党员进行发动和引导,提高党员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党员的参与面。
2、报名登记( 2月 15日 2月20日)
由各党小组发放《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表》,指导申请报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党员,根据自己的意愿、年龄、特长、身体状况,向所在党支部提出申请并填写。
3、组建队伍( 2月 20日-- 2月28日)
社区党支部收集各党小组党员志愿者申请表,召开党支部会,正式组建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并按照便于组织和特长归类、便于服务的原则,合理划分党员志愿者服务分队。
4、开展服务(2月28日)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集中服务活动与分散服务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服务。集体服务活动由服务队统一组织,坚持每两个月集中开展一次党员“义务奉献日”;分散服务活动由党员志愿者根据个人特长,利用一技之长开展定期、定点的便民服务。
四、服务内容
发挥党员自身优势,定期在社区显著位置开展义务活动,为市民免费服务。
五、相关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各党小组要把党员志愿者活动列入党建工作计划,作为创先争优活动重要内容,做好本小组的宣传发动,动员更多的党员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同时,明要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突出服务特点,确保党员志愿者参加活动有途径,为民服务有方向,展示风采有舞台。
2、建好活动台帐。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登记和情况反馈制度。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次服务活动后,要在活动记录簿上如实填写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服务效果,同时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虚心接受群众的反馈意见,队长对每次的服务效果提出评价意见,并将服务情况及时向社区党支部汇报。
3、营造活动氛围。一是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期间,要佩戴党员志愿者统一服务标识,高扬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旗,彰显我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
公司志愿者活动方案范文第2篇
一、活动主题:美化校园环境
二、活动时间:一学年
三、活动地点:本校内
四、参加人员:
校青年志愿者(在校内招募或成立若干志愿者小分队)
五、活动目的:
1、宣传志愿者精神
2、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美好校园
3、增强同学们对保护环境,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4、提高我校学生的精神文明,加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创建和谐校园。
六、活动内容
1、在全校宣传美好校园文化。
2、定期打扫校园公共场所,清楚校园卫生死角。
3、以班级为单位清理班级课桌、墙壁的乱涂乱画。
4、参加校园义务劳动。
七、总结评比:
各班级志愿者团体或志愿者小分队活动后要有活动小结、图片资料等,报校团委。每学期末,团委会将根据各班或志愿者小分队开展情况进行评比,评选优秀青年志愿者若干,予以表彰,并作为评选优秀团员、学雷锋标兵等评优的重要条件,计入个人成长档案。
共青团委员会
公司志愿者活动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志愿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社居民不文明的行为开展劝导,倡导文明新风,弘扬传统美德,养成文明习惯,建立优良秩序,建设优美环境,建设文明城市。
二、时间地段 时间:
地点:苏小社区
三、劝导内容
1、志愿者开展车辆文明停靠的劝导。劝导驾驶人员按规则行车,在指定地点停靠;向驾驶员宣传文明礼仪和交通安全法规,自觉做到不随意掉头,不逆向行驶,不酒后驾车;车辆停靠到位,朝向一致。
2、志愿者开展商铺文明经商的劝导。劝导商业从业人员在指定的地点装卸货物,不占用人性道和其他公共设施,不摆骑门摊;店内货物堆码摆放有序。劝导游商游贩在规定区域经营,不沿街叫卖,不占用人性道和其他设施。
3、开展居民文明行为的劝导。向居民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着力对“语言粗俗、乱吐乱扔、乱倒垃圾、随地便溺、乱摆摊点、占道经营、攀摘花木、乱张乱贴、乱涂乱画、违章行车、乱停车辆、违章过街、放养犬只”等行为予以劝导。
四、具体措施
公司志愿者活动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完善医院志愿者服务体系,探索医院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增强医院职工的服务意识,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切实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奉献爱心、服务患者、服务群众”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志愿服务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全面动员、广泛参与。一方面广泛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成为医疗服务志愿者,另一方面广泛动员在院实习学生投身到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三)坚持服务医改大局,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为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四)坚持志愿者服务与志愿者个人发展相统一,让广大志愿者在奉献爱心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五)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院志愿者服务的意愿,又强调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三、主要活动内容
建立志愿服务双向机制。根据志愿者专业知识水平,社会志愿者走进医院提供志愿服务,医务人员志愿者走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扩大活动辐射范围和社会影响。
(一)组织志愿者为门急诊患者提供包括导医、导诊、排队、咨询、协助打印检查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等服务。并负责此类志愿者指导、培训工作。
(二)组织志愿者为住院患者提供陪同检查、费用查询、健康教育、阅读报刊杂志等服务。并负责此类志愿者的指导、培训。
(三)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学校、农村、社会福利和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地,为群众提供诊疗、健康教育、咨询、宣传、预约诊疗、康复辅导等服务。并负责此类志愿者的指导、培训。
(四)在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现场,提供秩序维护、健康保健咨询、现场医疗救援等志愿服务。
(五)上级和医院志愿者服务领导小组确定的其他工作。
四、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志愿者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统筹协调全院志愿者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志愿者活动的组织、项目规划、统筹协调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团委。志愿者服务办公室负责组织招募、登记、培训、考核志愿者,然后根据服务主要内容协调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同时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五、工作规程
(一)招募
1、通过网络、海报等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明确志愿服务所需条件和要求。
2、接受网络、电话、现场报名申请。
3、采取适当方式对报名者进行审核,并择优录用。
4、建立与学校、社区等社会志愿服务团体的联系、合作。
(二)注册
1、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记录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和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
2、向志愿者发放注册志愿者身份证明(工作证件)。
3、志愿者办公室对志愿者信息进行汇总、存档。 (三)培训
根据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岗前培训。培训对象为新招募的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志愿精神、权利义务、服务规范、工作技能等,帮助志愿者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使其具备上岗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次培训要全面系统、集中培训。
2、阶段性培训。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志愿者进行阶段性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3、临时技能培训。一般在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和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时,根据服务活动的特别要求,对志愿者进行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相关知识培训。
(四)管理
1、根据志愿者的意愿和特长,预约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项目,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
2、通过不定期对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等方式,了解掌握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并记录在志愿者登记卡上,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
3、对志愿者实行动态管理,对不服从组织管理安排,从事志愿工作态度消极,不履行志愿者义务,连续5次以上无故不参加志愿组织活动的予以辞退。
(五)激励
1、各相关部门为志愿者提供基本工作条件和帮助。
2、强化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
3、适时总结、评选和表彰,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行为。定期举行志愿者座谈会,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对表现特别突出者提供免费或优惠查体等奖励。
4、医务人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与个人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挂钩。
六、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符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和需要,有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有利于增进公众对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医患和谐;有利于弘扬扶危济困的高尚情操,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要把志愿者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职责,确保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将强化督促检查,通过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
(三)积极宣传,务求实效。要切实加大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院报、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志愿精神,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医院志愿者服务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学习志愿者、崇尚志愿者、争当志愿者的良好风气,促进活动扎实开展。
志愿者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8****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兼办公室主任。
医院委员会
公司志愿者活动方案范文第5篇
一、 宣传工作
1、各院青工部出宣传板,做宣传
2、校宣传部出宣传板,海报。海报贴在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等公共场
所
3、写广播稿,在校园广播上持续播放
4、在校宣传部微网,学校的人人网上做宣传
5、青协内部人员要保证各院的宣传工作做到位,必要时到各班去做宣传(宣传到位,方式新颖)
二、对志愿者的要求
身体方面: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心脏病史,突发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
近期没有做过手术,身体健康,有健康的体魄
专业方面:在艺术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同学(唱歌,跳舞,绘画,朗诵,书法等)
英语比较好,写作能力强,医学知识丰富,
心理方面:有爱心,有责任心,性格开朗,
能够吃苦耐劳,能够适应艰苦的环境,
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其他方面:经费自己先支付,活动结束后学校再报销。学校只报销一部分,志愿
者自己是要自费一部分
遵循自愿原则的同时要得到父母的支持,
日常生活一切自己打理,还有额外的工作,
每天要写日记,记录心情,感受以及活动的开展
三、组织者应注意的事项
1男女比例的调整
2组织者对参与者的安全负责,参与者要服从组织者的安排
3安排面试或者其他的事情是要注意到时间问题(六月份要复习)
4重点宣传对象:生科护理系的同学
商院人资,文秘
艺院(艺术团)
文法(写作,讲课,调研)
协会:医协,书法协会,飞扬英语,疯狂英语,心理咨询中心,DV
协会
记者团,宣传部
四、分组情况
医疗组:要有专业的医疗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和用药标准,
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负责支教活动中所有人员的健康,负责对成员
不稳定情绪的心理干预 (3人)后勤组:对日记,材料,照片等的整理(2人)
负责组员的日常起居(买菜,做饭)(2人)
负责财务支出的登记(1人)
教学组:负责学生的教学安排(班主任,贝壳,批改作业等有关学习方面
的)(10人)
负责平常一些小活动的开展(2人)
公司志愿者活动方案范文第6篇
关于上报瓜州县乡(镇)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
队伍组建方案报告
县政府:
现将《瓜州县乡(镇)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组建方案》呈上,请审议。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社区地震应急救援报告瓜州县地震局办公室2009年9月29日印制- 1 -
瓜州县乡(镇)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
队伍组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社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特别是提高社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鉴别地震谣言能力,达到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拓展防震减灾工作领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的目的。
二、组织机构:
(一)组织名称:社区地震应急救援队。
(二)组织性质:非营利性社会业余组织。
(三)队伍宗旨: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四)组织形式:本着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行运转的原则,由社区委员会、社区内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志愿参与防震减灾等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员组成。
(五)组织领导:县地震局负责全县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归口管理和业务指导;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指导和领导本辖区志愿者队伍;社区委员会负责志愿者队伍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三、组建方式:
(一)自愿报名与社区推荐相结合;
(二)按照志愿者队伍章程的规定,由社区委员会和乡镇政府
审核,县地震局批准,市地震局备案。
四、队伍组成
(一)队伍规模每个社区20人左右。
(二)队伍的组成设队长一名(由乡镇政府或社区有关负责同志兼任),副队长2名,队员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具有医疗、消防、水、电等相关技能的技术人员参加。
(三)集结地点选择便于集中、疏散、避险的中心位置为集结点。
(四)建立队部和物资储备室在集结点周围选择建立志愿者队部(指挥部)及装备储备室,并指定专人管理。
五、主要职责
(一)负责地震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二)负责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推广;
(三)负责组织自救互救专业技能训练、演练;
(四)负责协助社区开展灾情、民情的搜集和速报;
(五)协助社区组织灾民自救互救、应急避险、疏散安置;
(六)协助社区平息谣言、维持社会秩序;
(七)协助社区排除和控制力所能及的次生灾害;
(八)负责协助、配合专业救援队抢险、救护;
(九)负责协助社区进行救灾物品的筹集、运送和发放;
(十)协助灾后社区居民心理咨询。
六、志愿者的组织培训
县地震局、乡镇政府与社区委员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组织
培训工作。
(一)培训时间每年3040小时。
(二)培训内容
防震减灾知识和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医疗救护和防疫知识、地震次生灾害防空知识、避险与疏散组织协调、模拟训练等。
(三)培训方式
网络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专家授课与模拟训练相结合。
七、志愿者和志愿者队伍装备
(一)志愿者装备(按人配备)
(二)志愿者队伍装备
1、救助工具
铁锹、撬杠、灭火器、单价等简易工具
2、简易医务救助箱
八、组建工作程序
(一)各乡镇成立“组建工作”工作小组
(二)组织调研、考察,对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三)编制实施方案、工作进程时间表;
(四)编制“组建工作”经费预算;
(五)制定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章程;
(六)制定相关工作预案;
(七)制作社区地震应急志愿者注册登记表、自愿报名表、证书;
(八)进行队伍组建(经过报名、推荐、审核、批准、备案等工作程序);
(九)组织人员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