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级英语能力(精选11篇)
A、B级英语能力 第1篇
翻译题分为两个部分: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这两个部分考试侧重点不同,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解题技巧。
一、句子翻译
(一) 题型特点
句子翻译题为单项选择题, 其评分方式较为特别。
1. 本题型共四小题, 总分8分, 每小题2分。
2. 每小题的选项中, 有一个选项与题目所给出的英文内容是最相符合的, 如选择该答案, 可得2分。
3. 在剩余的三个选项中, 仍有两个选项可以得分, 但是这两个选项与最佳选项相比, 在某些内容上有偏差或错误。根据选项给出的翻译与原文内容之间差别的不同程度, 选择这两个选项中较佳的一项可得1.5分, 另外一项可得1分。
4. 选择翻译效果最差的选项不得分。
(二) 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
由于选择四个选项中的任一项都能得到对应的分值, 因此在实际考试中, 考生本部分得分的机会较大, 但是要拿到高分, 也必须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1. 灵活推敲词义
对于题目中出现的一些生词, 考生可以从选项中所给的对应的汉语意思, 结合构词法或上下文推敲词义。如:
Peter misunderstood the instructions his boss gave him and mailed the wrong documents to the supplier.
A) 彼得按照老板给他的指示把单据误寄给了供货商。
B) 彼得误解了老板对他的指示, 向供货商发错了单据。
C) 彼得对老板的指示还没理解就把错误的单据交给供货商。
D) 彼得没来得及听取老板的指示就给供货商寄去了有错误的单据。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6年12月第63题】
本题中“and”连接了两个并列谓语动词“misunderstood”和“mail”。题中四个选项对misunderstood的解释分别为“按照”、“误解”、“没理解”和“没来得及听取”, 考生结合构词法分析即可推断出该词的词义应为“误解”。mail的意思为“邮寄”。因此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B-C-D-A。
2. 认真对比句型结构
如:Congratulations on purchasing from our company the C800 Coffee Maker, which is suitable for home use.
A) 我公司隆重推出C800型家用咖啡壶, 欢迎各界人士
B) 您从我公司购买了最新款的C800型家用咖啡壶, 值得祝贺。
C) 恭喜您购买本公司C800型咖啡壶, 此款咖啡壶适合居家使用。
D) 您购买的咖啡壶是我公司最新产品C800家用型, 特此致谢。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8年6月第63题】
在这道题中, 关键结构为“Congratulations on doing sth.”, 意思是“祝贺某事”。此外, 句中还包含了一个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的定语从句, 用以修饰“C800 Coffee Maker”。如果考生能把握好这两点, 就比较容易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CBDA。
3. 尝试使用排除法
如:Not until this week were they aware of the problems with the air-conditioning units in the hotel rooms.
A) 这个星期旅馆里的空调间出问题了, 他们没有意识到。
B) 直到这个星期他们才意识到该修理旅馆房间里的空调了。
C) 直到这个星期他们才知道旅馆房间里的空调设备有问题。
D) 他们查不出旅馆房间内空调的故障, 这个星期会请人来检查。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9年12月第61题】
在本题中有英语中常见的“not until”, 大多数考生都知道这个结构是“直到才”的意思。由此可以排除选项A, D。从剩下的B, C两个选项来看, 对于“aware of the problems”的翻译不一样, 选项B未翻译出“问题”一词, 增加了“修理”这个动词。据此考生可以排除掉B, 答案便可以确定为C。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CBAD。
4. 借助保守得分法
如:We sent an e-mail to your Sales Department a week ago asking about the goods we had ordered.
A) 一周前你方销售部发来电子邮件, 询问我方是否需要购买该产品。
B) 一周前我们给你方销售部发了电子邮件, 查询我们所订购的货物。
C) 一周前我们给你们销售部发了电子邮件, 想核查我们要买的货物。
D) 一周前你方的销售部派人来核实我们的订购货物的有关电子邮件。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9年12月第62题】
本题对于一些高职高专学生而言, 要从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但该句句首的“We sent an e-mail”却比较好理解, 意思大概为“我们发了一封邮件”, 考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选项A和D中将其译为“你方销售部”是错误的, 因此可以排除这两项。虽然通过其他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最佳答案为B, 但对于水平有限而无法进行全面分析的考生来说, 在A, D之外的选项中任选一个已经至少可以得1.5分了。
二、段落翻译
(一) 题型特点
段落翻译为主观题, 考试所给段落通常为应用性文字, 主要测试考生将英语段落译成较为通顺的汉语的能力。该部分所占试卷的分值比例为12%。一般认为在几个考试题型中, 本部分是比较难的, 所以考生一定要在考前进行充分的专项训练。
(二) 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
段落翻译是一种主观题型, 它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汉语表达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相对于句子翻译来说, 它的难度更大。因此考生尤其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
(1) 首先应快速浏览全段, 找出主题句, 把握全段的大意, 确定文体和语气。
(2) 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
(3) 分析句子的内部结构。注意辨别句子结构中一些特殊形式的表达 (如否定转移、倒装、强调等) 。
(4) 在段落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生词、难词要尝试从构词法、上下文及与段落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科普知识、自己的生活常识等方面考虑, 进行猜测和理解。
(5) 在翻译后一定要进行检查。要注意检查是否有漏译或误译的情况, 译文是否正确流畅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是否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等。
(6) 在翻译过程中要控制好翻译速度和时间。
例5:Journalist Wanted (招聘记者)
Student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Applicants (申请人) should be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now, and should have a least one year’s experience in writing news reports.The successfu applicant will be expected to report on the happenings in the city and on campus.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send your application to the Student Newspaper office before the end of June.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9年12月第65题】
参考译文:《学生报》正在招聘一名记者。应聘人必须是本校的在校生, 至少有一年的新闻报道经历。受聘者将报道本市及校园的新闻。有意者请于六月底前将申请寄到《学生报》报社。如需更多信息,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翻译过程分析:
(1) 在本段落翻译过程中, 考生首先浏览全文, 通过题目Journalist Wanted (招聘记者) 了解到本文是一个招聘广告。本段落的第一句话“Student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概括了大意, 是主题句。因此, 考生即可以据此确定译文的文体是广告, 语气要清楚、明确、简洁。
(2) 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考生进一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 进行初步翻译。如:Applicants (申请人) should be studying atthe university now, and should have at least one year’s experience in writing news reports.
本句由“and”连接“should be studying”和“should have”两个谓语动词。考生应该注意情态动词should的翻译。此外, 注意“have experience in”这个短语翻译作“在有经验;有经历”。
(3) 考生要尝试从构词法、上下文及与段落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自己的生活常识等方面考虑推测词义。如:本段落中出现的happenings和application两个单词都可以根据构词法进行猜测。
(4) 翻译后进行检查。
要在B级考试中取得较好的分数, 高职学生不但需要多做练习, 而且掌握上述解题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的是, 这些解题技巧并不是各自独立的, 在任何一道题目中都有可能同时使用到, 因此考生在平时练习中要灵活应用, 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向凤极.高职高专英语应试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谢水璎, 杨永芳.论大学英语B级网考翻译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
[3]黄希.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A、B级英语能力 第2篇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翻译探讨
随着外语学习重要性的日益突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已经成为全国高职高专测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形式,尤其是英译汉部分,考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才能够顺利地完成这题的考核.
作 者:叶婷婷 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H3关键词:翻译 技巧 方法
A、B级英语能力 第3篇
【关键词】英语B级 阅读理解 答题能力 培养 对策
一、引言
英语B级考试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面向高职高专层次的全国性教学考试,已经在我国施行多年。如今,许多用人单位在选聘高职高专学生时,将英语B级考试当作一项必要条件。
英语B级考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要通过这项考试难度并不低,尤其是其中分值比例较多的阅读理解题更是其中一个难点。
因此,广大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展开对英语B级考试阅读理解答题能力的思考。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针对英语B级考试阅读理解答题能力的培养及对策做出适当研究,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启示性作用。
二、学生面对英语B级考试的困境
1.学生基础较差。英语B级考试是面向高职高专的全国性教学考试,其面向的学生群体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缺陷,即基础较差。
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建设,但在生源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比起传统高校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英语方面,是大部分学生最头疼的科目。
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高职高专学生通过英语B级考试的难度,也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师遭遇的最大困境。
2.学生对英语兴趣不高。英语是一门语言类课程,这类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时间的积淀来提升成绩。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这些学生普遍自觉性较差,对于学习的兴趣原本就不高,更别提是英语课程。学生对英语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而英语本身又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是一种矛盾的局面,其直接导致英语的繁杂性加重了学生对其的厌烦,使学生进一步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大了高职高专学生通过英语B级考试的难度。
三、针对英语B级阅读理解答题能力对学生的培养
1.重点核心词汇学习。在英语B级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有极大的分值比例,其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有着极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和老师严肃的面对。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阅读理解题最大的难点在于无法读懂文章,而影响学生阅读的首要因素就是词汇。
英语B级考试其难度应当于国家公共英语三级,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并不是太高,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也能够接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认真总结历年在英语B级阅读理解题中的重点核心词汇。
一般而言,影响学生阅读的只是个别核心词汇,而教师要抓住的正是这一点。只要能让学生基本掌握考试中设计的核心词汇,就能够降低阅读理解题的难度。
2.对句子的把握。语法,是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语法教学的效果无疑是相当低的。语法教学相对繁琐,并且需要学生付出太多的努力。这一点面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言不容易做到,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
总的来说,英语B级考试的阅读理解题不会涉及太过复杂的语法问题,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太多因为语法而影响理解的句子。
因此,教师应该适当放弃对学生语法的教学,而是转向对句子的把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不在乎语法,只要能够顺利读懂句子就算作成功。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加强学生对句子的把握能力。
在提高了核心词汇的前提下,通过让学生多读多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直接跳过简单的语法障碍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种方法直接跳过了繁琐的语法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同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四、英语B级阅读理解答题策略
1.会“猜”。会“猜”,是指对阅读理解文章或题目中生僻的单词进行猜测。这里的猜测并不是乱猜,而是根据文章的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推测。
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往往会在题目或相应文章部分遭遇生僻单词,这是阻碍学生答题的主要难题。学生应该学会根据文章的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推测,根据文章的主题进行推测,从而增加对题目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增加答题的正确率。
2.会“跳”。会“跳”,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时,要学会跳过难懂难于理解的复杂句子。一片阅读理解含有上百个单词,数十个句子,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要完全读透整片文章的可能性不高,并且会浪费大量的考试时间。
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跳过特定的句子。学生必须清楚,一篇阅读理解只有四到五个问题,在一整篇的文章中所关联的句子并不太多。
一些复杂难懂的句子,会让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去推测和思考,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试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后面的答题准确率。
在此基础上,学生应该果断的跳过一些与题干无关的句子和单词,找准与题目相关联的句子和单词进行深度理解。
3.会“读”。这里的读并不单纯是指会读文章,更特别强调读题。英语B级的考试难度并不是太高,阅读理解的设题也相对明显,并不会太过高深。这些问题大多只需要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某段或某句把握到位就能够做正确。
因此,针对这种题意相对明显的题干,学生要会读,要找到相应的段或者句子进行深度阅读,仔细理解题干的意思。要注重把握题干的主体和问题的主要方向,避免出现因为主体把握不准而出错的情况。
同时,学生要会读文章。上文已经提过,学生要学会跳过与题目无关的疑难句子,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整篇文章也要有正确的阅读方法。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相对较差,阅读能力自然也相对较弱。英语的基础较差就决定学生要读懂整篇文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在英语B级考试中是非常禁忌的一个问题。学生要会读文章,要能够正确抓住文章的主体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并不代表需要通篇阅读,英语B级的阅读文章不会太过深奥,只需要学生抓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主体大意。抓住段首和段尾则可以把握段落的主要方向,这对于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意思有着极大的帮助。
4.会“答”。前面三点是主要针对学生在英语B级考试阅读理解答题前的阅读策略。最后一点,是在此基础上的答题策略。
学生必须记住,英语B级考试的难度并不高,其难度主要在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题意相对明显。因此,在答题时,学生必须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作答,必须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在进行选择。
其次,这一点是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即根据常识进行答题。英语B级考试的阅读理解难度不高,往往是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文章和题目。此时,大部分学生因为对文章有一定把握不准,因此就根据生活的常识进行答题。
但学生不知道的是,出题者往往是把握了学生的这种心理,所出题目的正确答案往往是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的。所以,学生必须避免根据生活常识进行作答,必须在文章中找到足够的依据再进行答题。
总而言之,英语B级考试难度并不是太高,在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基础的前提下,阅读理解题的难度也就大为降低。
只要学生会读、会猜、会跳、会答,在面对B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时将不会在出现束手无策的局面。英语B级考试阅读理解考察的是学生对文章和题目的把握,而不是更加深度的阅读理解。
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文章的主体大意。这就是对英语B级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最好的培养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刘颖.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听力和阅读阶梯技巧[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A、B级英语能力 第4篇
考试分为五个部分,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内容如下图所列:
我院是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的, 从2005年起学生就开始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 因此, 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就开始围绕着B级考试这一中心主题来进行。由于考试涉及英语的听力、词汇、阅读、翻译和写作这五大部分, 所以我们的英语课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和训练, 这就要求老师们努力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能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得以提高。下面是我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体会。
一、B级考试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要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院的英语教学改革即以此为指导思想, 力争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实际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达到这一基本要求, 还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 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使大部分学生达到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要求。
二、辅导B级考试的一些尝试
从2005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开始, 我已经辅导了8届学生参加英语B级考试。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难度, 更深刻地理解了要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虽然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参加了全国高考而入校学习的, 但是, 有相当多的学生入学后失去了学习的目标, 对理论教学的考试没有了动力, 所以, 英语学习达不到要求。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 我们在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一) 、首先改革教学内容:
精选教材内容, 合理取舍, 既要保持教材的系统性, 又要注重教学的实用性, 把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内容融入《希望英语》教材课程教学中,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 、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想, 改变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避免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 片面强调知识传承的教学方式。通过采取问答、复述、听写、讨论、讲故事、表演等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 又能引发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多种课堂形式来进行教学。还充分利用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学习英语的条件, 营造现实的和虚拟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
(三) 、利用英语第二课堂平台: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 强化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全国“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广西大学生“英语戏剧节”比赛、英语角等活动, 形成一个氛围更浓、范围更广、多形式、多手段的英语学习环境, 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赛前教研室都安排教师作专门辅导, 使学生的英语竞赛成绩和各类活动成绩逐年稳步提高。
(四) 、改革学生成绩评定机制:
随着教学内容、方式和要求等的变化, 学生成绩评定机制也要进行合理的优化。学院原来实行的学生英语成绩评定标准为:英语课程考试笔试期考 (闭卷) , 占期评最终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占10%, 段考占20%) , 平时成绩占分过少, 而期末考试比重过大, 不能很好地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要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 期末成绩评定忽略学生的平时训练的学习过程而注重期考是不合理的。针对以上情况, 05---06学年第二学期我们在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中对英语教学、考试模式和期评成绩的比例作相应的调整, 同时, 将学院课程期末考试与“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模拟考合二为一, 以模拟考试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这样既减轻了学生顾及学院课程考试又顾及B级能力考试的负担, 也使老师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B级考试的辅导中。在具体的成绩评定时, 考虑到“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模拟考的难度大于学院课程期考, 为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根据B级模拟考试题目的难度确定加权系数。即:模拟考卷面成绩×1.3系数=期考成绩。 (即B级考试的46.16分相当于期考成绩的60分, 最高100分封顶) 。通过这种期考和模拟考的合二为一, 充分调动了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 也调动了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的积极性以及对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视。
(五) 、尝试分层次教学: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我院英语课程尝试了分层次教学, 把06级1700多名学生分成了A、B、C、D四个层次的22个教学班进行英语教学, 因材施教, 使学生们能各取所需, 各有所得。, 为了便于教学, 英语课时间全部调到了晚上。A班都是英语成绩已经通过B级的学生, 因此, 我们把教学的重点就集中放在B班层次的辅导上。从07年6月全国应用能力英语B级考试返回的成绩来看, 分层次教学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6级学生有194人通过了英语
B级考试, 基本上全是B班的学生。
三、B级考试取得的成果
2005年6月我院04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报考通过率为23.28%;通过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和辅导, 05级学生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报考的通过率为36.82%, 其中, 50--59分数段的学生有209人, 占报考人数的16.69%。;而06级学生第一、二次B级考试报考的通过率为51.8%。由此可见, 通过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和辅导,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通过率在逐年提高。
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 我们针对各个班级的具体情况都进行了专门的辅导, 认真备课, 分别给各个班级印制了大量的模拟题和测验题, 不断地讲练、测验和讲评, 临考前一个月我保持每个班隔周进行一次模拟测验。结果证明, 06年我所教的4个班级都分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动力系508班一次通过率为81.3%;动力系510班一次通过率为37.1%;动力系511班一次通过率为51.4%;而电力510班43个学生全部通过了B级考试, 两人获得了全院最好的成绩93分和90分, 80---89分有15人, 70---79分有18人, 60---69分有8人, 第一次考试全班通过率为100%。
四、体会及今后改革的设想
通过这几年辅导学生进行英语B级考试, 我深深体会到:
(一) 、进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二) 、在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的差异。高职院校的学生进校时英语成绩水平差距较大, 按现行的专业班级统一教学, 教师对教学进度、教学难度的掌握难于兼顾所有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低、难易顾此失彼, 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有的学生觉得B级考试很容易, 而有的学生则觉得非常难, 考了几次都过不了B级;另外, “三校生”群体英语基础较差, 要通过英语B级考试难度很大。为此, 有些学院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我认为, 除了对英语课程进行分级教学外, 学院各部门要通力合作, 全面动员, 采取相应的激励及考评措施, 提高学生学习及参加等级考试的积极性。
(三) 、利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平台达到对英语教学的互补。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有些班级实习时间较长, 理论课时太少 (如电力系有些班级第二学期只有九周36节理论课) , 有些班级在考前几周就开始实习, 停止了上课。因此, 英语课时安排的不足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而英语第二课堂的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很多学生所接受, 学习的效果也更实用。基于这些教学的基础和环境, 我觉得通过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过程, 使学生能真正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今后, 我将继续探索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努力做到即能使学生获得语言应用的能力, 又能获得相应的等级考试证书, 使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学院整体的英语水平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摘要:英语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须掌握的语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国际交往日趋频繁, 英语作为国际性的语言其重要性日益显现, 国家教育部对各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设立了英语等级考试体系, 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经济技术发展要求的人才。
A、B级英语能力 第5篇
Part IIStructure(15 minutes)
Directions: This part is to test your ability to construct grammatically correct sentences.It
consists of 2 sections.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10 incomplete sentences.You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each
one by deciding on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d or words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B), C)and D).Then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16.By the end of this year Mr.Smith ______ in our company for exactly three years.A)is workingB)has workedC)will workD)will have worked
17.I think that the Great Wall is worth ______ hundreds of miles to visit.A)to travelB)travelingC)traveledD)travel
18.The new staff didn’t know how to use the system ______ I explained it to him yesterday.A)untilB)becauseC)ifD)since
19.______ is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s that the talks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 have not made
any progress.A)ThatB)WhatC)ItD)As
20.______ by the failure of the project, the manager could hardly say a word.A)To be shockedB)ShockedC)Be shockedD)Shocking
21.The first question we now discuss is ______ we should go there so early tomorrow.A)whetherB)whereC)whatD)whom
22.He was attending a meeting, ______ he would have come to your party yesterday.A)unlessB)whenC)butD)or
23.Enclosed you ______ an application form that you are asked to fill out.A)will findB)findC)foundD)are finding
24.The auto industry spends large amounts of money on marketing campaigns ______ young
adult customers.A)attractB)attractedC)to attractD)attracts
25.The advertising company recently hired a designer ______ had once won a prize in a national
contest.A)whoseB)whichC)whomD)who
Section B
Directions: There are 10 incomplete statements here.You shoul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word given in brackets.Write the word or words in the
corresponding space on the Answer Sheet.26.Your daughter is(luck)______ enough to have been admitted to this large company.27.After an(introduce)______ by the chairperson, we’ll go on with the day’s discussion.28.We must keep the manager(inform)______ of the advertising campaign.29.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on(make)_____ a speech on behalf of all the
workers.30.Having been badly damaged by the earthquake, the city has to be(rebuild)______.31.She described the ancient city in detail because she(live)______ there for years.32.The new university graduate is confident of(win)______ the post as the assistant to the
managing director.33.Successful companies concentrate(much)______ on selling their products to their existing
customers than to their new ones.34.The local economy depends(heavy)______ on the exports of manufactured goods.35.With such a short time(leave)______, it’s impossible for us to finish this complicated Keys
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A19.[答案]C20.[答案]B21.[答案]A
22.[答案]D23.[答案]A24.[答案]C25.[答案]D
Section B
26.[答案]lucky27.[答案] introduction28.[答案] informed29.[答案](should)make
30.[答案]rebuilt31.[答案] had lived32.[答案]winning33.[答案]more
A、B级英语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B级考试 阅读理解 题型 解答技巧
(一)考试题型
阅读理解分为四种题型: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匹配题和简答题。其中多项选择类有两篇文章,余下三类各有一篇文章,阅读总量约1000此外左右。阅读理解占试卷总分的35%,考试的时间为40分钟。
(二)测试的主要范围和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测试的文字材料题材广泛,类型多样,而且信息量较大,以一般性阅读材料(文化,社会,常识,科普,人物等)为主,其内容涉及如:业务信函,广告,摘要,序言等。
(三)复习内容及答题技巧
1.多项选择题
这部分两篇文章task 1和task 2,是传统的四选一的客观题,每篇文章有5道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考生根据文章选出正确的答案。这种题型的体问方式很多,大多数答案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多项选择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题型:主旨题(历年占18.1%),细节题(历年占76%,语义题(历年占45%),判断推理题(30%)。从这我们不难看出历年真题出题的方向是侧重考察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以及对细节的把握。
2.填空题
这部分task 3为填空题,共5分,每题1分。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快速阅读原文,查找关键信息的能力。出题形式一般是给出一篇阅读材料,难易度跟task 1,task2差不多。题材一般是实用性的文章,包括广告,通知,便条,求职信,信函介绍等。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补全提干中所缺的部分,包括数字,人物,时间,地点等。做这类型题时,考生可以根据问题去找答案,即先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提问的内容,然后带着问题来扫读文章,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定位到原文中的具体的某一句,从而得到答案,注意所填答案单词数有严格要求,字数一般不超过3个。
3.匹配题
这部分task4为匹配题,每题有2个空,每空0.5分,共5分。题型是分别用汉语和英语给出某些领域相关的一些短语和专业术语。要求考生根据英语的含义,选出与各题中所给出的汉语部分意思相同的正确选项。所选词组一般比较常用,可以通过排除法进行选择。
4.简答题
这部分task5是简答题,是阅读的最后一个题型。一篇文章,设5个问题,每题1分,共5分。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用正确,简洁的英语来回答问题或补足不完整的句子。材料大多是应用问,如商务信函,促销活动,个人简历,等。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问题和答案基本都来自被理解的原文。有时是短文先后出现的内容和信息依次设问。有时是需要考生填充不完整的句子,答案可能在原文中直接找到,也可能需要对原文重新组织材料表达,对原文释义或改写。注意一般都会有字数上的要求,通常是3-4个单词,有时候也会多于4个单词。
(四)解题技巧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指读,用手指或笔尖随着视线在所阅读的文字上移动,或口中念念有词逐字读出阅读内容;(2)重读,在阅读过程中多次返回已经读过的部分;(3)心译,考生需要现将英语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句意;(4)平时训练时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阅读任务,正式考试中无法合理分配时间。这些不良习惯制约了考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不利于对文章主旨的正确把握。
2.训练采用合理的解题步骤
(1)运用略读找主题思想
略读(或称为跳跃式阅读)的重点在于找出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首先看一下标题,接着读各段落的主题句,通常是首句和末句。读完结尾段,就可掌握中心思想。阅读过程中,将不熟悉的困难词语放弃不读,领会句子大意。通常,略读适用于考查文章言主旨或大意的试题。
(2)通过查读寻找具体信息
查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考生通过视线迅速对所读文章进行“扫描”,查找文中的具体信息。如关键词、人名、地名、日期等。找到自己需要的细节描述部分,并在有关句子下做出各种记忆符号。文章浏览完毕,再将划线部分(或做其他符号)重新详读一次,并进行适当推理。查读法适用于事实、细节型阅读理解试题。
(3)采用研读做出分析、推断
除了运用略读和查读之外,有时还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的某一特定部分,力求对其有较深的理解,或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推断以便理解作者言外之意。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推断型阅读理解试题。
3.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词汇量的扩充,广泛阅读,拓展知识面,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对文章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总之,考生在解决阅读理解时,熟悉了题型,掌握阅读理解中各类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技巧,那么就能考出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2000,10.
[2]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pretco AB级).
[3]陶加辉,邬小琴.学英语新4级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136.
A、B级英语能力 第7篇
一、简介B级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设计、供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专院校学生自愿参加的标准化考试。B级考试当中阅读理解题共有5题, 总分达到了35分, 分值所占的比例很高。所以, 如何提高B级考试当中的阅读能力, 是学生是否能通过B级考试的关键。
二、通过课堂教学提高B级阅读能力
1、限时阅读, 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 而非每个字的位置上。3、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嘴唇、舌头、喉头和声带的振动, 多做快速阅读训练。4、有意识地让学生将阅读速度加快到超过最快的讲话速度, 使学生没有时间去念每个单词的音。5、以一个意群为视幅, 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也有助于对文章、句子的理解, 提高阅读的效率。6、减少回视, 一要向学生提供程度不同的阅读材料, 使他们觉得难度适中, 树立读懂的信心。二要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提醒, 克服这一坏习惯。7、指导学生在阅读英语时用英语思维模式 (英语→英语) 理解所阅读内容。
8、让学生学会猜测, 掌握猜词的技巧, 利用上下文意思、构词法、同义、反义、定义、解释等技巧得到词的意思。
三、学生如何提高B级阅读能力
1、B级阅读出题特点
阅读理解这部分内容是测试考生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总阅读量约800词。本部分测试的文字材料以一般性阅读材料 (科普、文化、社会、常识、经贸、人物等) 为主, 也包括简单的应用性文字, 不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性材料, 其内容能为各专业学生所理解。阅读材料设计的语言技能和词汇限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阅读技能表”中与B级要求相应的技能范围和“词汇表”B级中2500词的范围;阅读材料涉及的应用性内容限于《基本要求》中“交际范围表”B级所规定的读译范围, 如:便条、通知、简短信函、简明广告、简明说明书、简明规范等。
主要测试的技能:1) 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2) 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3) 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4) 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5) 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的意思。6) 了解语篇的结论。7) 进行信息转换。
2、学生如何提高B级阅读能力 (1) 积累大量的词汇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书中“词汇表”中规定了2500个词汇。而这2500个词汇当中, 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应用性文体当中的词语。应用性文体指的是招聘广告, 求职信, 邀请信, 道歉信, 说明书, 辞职信, 投诉信, 电子邮件等, 往往这些应用性文体也都是在往年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所以, 凡是这些文体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就是学生们应当反复记忆的。
(2) 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B级考试所涉及到的语法知识有名词性从句,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虚拟语气、分词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对系统的语言知识加以理解。此外, 有关于B级考试阅读理解题里的长句、难句, 要想读懂这些句子, 学生平时就应该掌握扎实的语法, 以便遇到句子的时候可以划分句子的成分, 这就更容易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 熟练掌握4种阅读方法
1) 浏览法。浏览法是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浏览正文时, 关键是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2) 跳读法。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3) 寻读法。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答案, 在文章中直接搜寻问题答案的阅读方法。寻读时, 要在快速扫视文章的过程中, 能够很快地对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问题的细节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等, 做出识别判断。4) 猜读法。猜读法是对作者的态度或文章思路预作猜想的一种阅读方法。运用猜读法时需要注意, 猜读要以原文的某些材料为依据, 不能毫无依据地凭空乱想。
(4) 掌握B级阅读技巧
根据B级的阅读理解出题的特点, 除了平时多加练习, 增加词汇量, 掌握语法, 运用阅读方法之外。学生还应该熟悉B级考试中阅读的题型, 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B级考试的阅读理解共5篇, 出现的题型有: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和词汇理解题这四种。
1) 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做这种题目应该是带着问题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这里建议学生采用刚才所讲的寻读法和猜读法。在阅读前先浏览试题, 在阅读时划出主要事实细节题, 这样在解答时可回看自己划出的重点, 有利于节省时间。
2) 主旨大意题考察学生准确找出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的能力。做这样的题, 应采用浏览法和跳读法, 抓住文章的主干, 掌握文章的结构, 了解作者的意图。平时练习时, 要根据上下文提高自己猜测生词的能力, 不要一看到生词就查字典, 要弄清文章中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对象。要对自己进行限时阅读, 期间要精力集中, 抓住文章的主干。
3) 词汇理解题, 要借助定义或解释以及构词法进行推测。但有时候考察的并不是单词的常见意义, 此时需要借助上下文中的相关信息, 在整体理解的情况下仔细推敲, 扑捉线索。第三篇和第五篇阅读是填空和回答问题的形式。文章多采用应用型文体, 包括有求职信、邀请信、电子邮件、招聘广告、说明书等。在填写答案的时候, 题目都要求不能超过三个单词。这两篇阅读理解题基本上是考察对原文的一个复述, 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 应根据空格前后的内容, 回到文章中去寻找同义或一样的内容, 然后根据原文, 找到空格处缺少的内容, 原样填写即可。第四篇阅读的题型比较特殊, 属于中英文词条的一一对应题型。这个题目要求找出中文词条所对应的英文翻译, 此题考察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单词词汇量的掌握。做这种题型, 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周围生活中常出现的词汇, 比如餐饮、医院、旅游、停车场、电影院里经常出现的标语, 都有可能成为考察的词汇, 所以一定要注重日常生活中应用性词汇的积累。
四、结语
参加B级考试的同学, 在平时的练习当中除了词汇量的积累。还应该多注意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做题技巧的结合。当同学们掌握了充足的词汇量, 熟读各种应用性文体, 尤其是商务英语的文章, 考试时沉着冷静的分析和理解, 那么, 我相信大家的阅读分数都会逐步提高并且个人的整体英语水平也会大有进步。
参考文献
[1]蒋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历年真题解析[M].北京出版社, 2008.
如何答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 第8篇
一、词类转换技巧
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却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在翻译时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
1. 英语和汉语相比较,汉语是一种动词显著的语言,而往往在英语句子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
因此,英译汉的词类转换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将英语的某些词类(名词、介词、形容词等)转译成动词,高职英语A级试题中,常见此类转换。
(1) The sales service includes installation and training within one week of receiving the order. (2008.6.65)
销售服务包括在收到订单后一周内提供安装和培训。
(2)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2006.6.65)
期待贵公司尽早回复。
(3) ...enables the tourist to travel free on the buses, trains... (2003.12.65)
可使旅游者免费乘坐公共汽车、火车
(4) Scientists are eager to talk with other scientists working on similar problems. (2003.6.61)
科学家热衷于与从事类似课题研究的其他科学家交流。
2. 英语和汉语在词类运用上还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英译汉过程中,为了附和汉语用词习惯和语法修辞,其它词类也常有转译情况。
(1) There is no way we’ll get lost in the mountains, since the tour guide has figured out the return route. (2008.6.62)
既然导游已经弄清了返程的路线,我们就绝不会在山里迷路。
(2) If you are not satisfied with any aspect of the service we provide or feel you have been treaded unfairly, ... (2002.12.65)
如果你在任何方面对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或感觉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二、增词、减词技巧
增词译法就是增加一些原文中无其形而有其意的词、词组、分句或整句,使译文在语法、结构和表达等方面完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上都能对等。不过,英语中一些功能词,如冠词、介词、连词等完全是出于英语语法的需要,在翻译时,根据汉语的要求,有的表达出来,而有的必须省略,这就是减词法,减词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使译文忠实通顺、意思更加明朗。
(1) If you are taking care of an aging parent or know someone who is, this 30-page booklet may be of great help to you. (2007.6.61)
若你在照顾年迈的父母,或知道有人在这样做,这本30页的小册子会对你们有很大帮助。
(2) You can buy a three-year old car for only 60%of the price for a new vehicle and still have 3 years of trouble-free driving. (2005.12.62)
你可以买一辆已经使用三年的二手车,价格只是行车的60%,但你仍然可以开几年而不出故障。
三、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
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时英语区别于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中虽也有被动句,但使用范围较狭窄。英语被动句的译法比较灵活,翻译时要根据句子的整体结构采用符合汉语文字习惯的方法来处理。一般来说,英语应用能力A级试题中英语被动句的翻译常用以下三种方法:将被动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将被动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将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
1. 在翻译被动语态的句子时,很多情况下都可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里仍作主语。
(1) All twenty facilities will be linked by a satellite broadcasting. (2007.6.65)
所有20套会议设施将通过卫星传播系统连接。
(2) You must sign to accept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as the application will only be processed with the applicant’s signature. (2006.6.64)
您必须签名已接受这些条款,因为申请表必须附有申请人签名方可受理。
2. 汉语的句子可以不带主语,因此,当无须说出主语时,可将英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翻译时,可将原句的主语译成宾语,放在动词后面,也可以加“把”、“将”等词将宾语放在动词之前。
(1) Bidding documents can be obtained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 upon receipt of a non-refundable payment of RMB¥2郯799each set. (2007.6.64)
可想下列地址索取招标文件,每套需支付人民币2郯799元,恕不退款。
(2)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hould be taught as a required subject in school, along with science courses. (2005.6.64)
作者建议,除了理科课程外,这所学校应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必修课开设。
3. 一般说来,英语中用来说明客观情况的被动句可以转译成汉语中“
是的”这一判断句式。
(1) No one can use cell phone in any areas at the hospital where equipment might be affected by the interference from cell phone. (2003.12.61)
医院内,在可能干扰设备使用的任何区域,禁止使用手机。
四、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
在英语中,定语从句很常见,定语从句分为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常见前者。定语从句一般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其种类较多,翻译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限定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关系密切,特别是一些较简短的句子,没有它主句的意义便不完整。这样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可按照汉语定语前置的习惯将其译成带“的”的定语词组,放在先行词的前面。不过,如果从句结构复杂,译成的汉语前置定语显得太长而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时,往往可以译成后置的并列分句。
(1) With all its disadvantages, the new design they have submitted should still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best at present. (2008.6.63)
尽管他们提交的这个新设计有种种不适,但仍应视为目前最佳设计之一。
(2) ...but suits with kitchens are also available for families who would rather prepare their own meals. (2005.6.65)
但是因为套房带有居家用的厨房,住店的顾客宁愿自己准备他们的饭菜。
(3) ...apply at British mission in the country where you are living... (2005.1.65)
你只能向你所居住国家的英国使领馆申请
(4) This book is divided sixteen units that deal with tropics of everyday conversation. (2001.6.63)
本书共分为16个单元,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会话。
除了注意上述英译汉中常见现象及掌握其翻译方法外,考生应根据前后词关系、上下句语境透彻理解全句、全文,再给出恰当的翻译。不过,考生在翻译时,尽管十分细心,但选择答案或译文难免会有错漏或字句欠妥的地方。因此,答完题后,考生一定要进行校对,确保翻译的正确无误。当然,答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需要考生勤奋地练习和不断地积累,不断提高对本族语和外语知识的理解、感悟能力。如此,熟练地掌握英译汉所需方法与技巧,再加上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丰富的经验与知识,才能较好地实现答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这一目的。
摘要:对学生而言, 提高翻译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从词类转换, 增词、减词, 被动语态的翻译及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翻译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答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 (英译汉) 。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常见方法,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实用英语》教材编写组.实用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A、B级英语能力 第9篇
一、英语应用能力A级试题的特点
英语应用能力A级测试部分包含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五大部分。听力测试内容分为五个简短对话、两篇会话和一篇短文, 共15分。词汇语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词汇语义理解、词形转换和句法结构, 其中单项选择题10道, 每题0.5分, 填空题10道, 每题1分。阅读理解为四篇一般性及应用性语篇和一个匹配题。语篇中有两篇为单项选择题, 共10道, 每题2分;一篇为5道填空题, 即根据语篇的主要意思, 进行总结概述填空, 每题1分;另一篇为5道简答题, 根据语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每题1分;匹配题5道, 每道含2个小题, 每小题0.5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术语词和应用性词汇的了解。翻译测试为英译汉, 包含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句子翻译为4道多项选择题, 选最佳答案, 分值依次为2、1、0.5、0分, 段落翻译1个为12分, 通常为应用文体。写作为应用性短文或信函, 包含摘要、产品介绍、广告、合同、通知、申请书等, 形式有套写应用性短文、信函, 填写英文表格和翻译简单的实用性文字, 写作分数为15分。
英语A级能力测试的知识点基本符合规划教材《希望英语》教程所覆盖的知识点,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 应将知识的运用与答题技巧相结合, 而不是让学生应试性地做题。本文第三部分将详细介绍如何将英语教学与应试答题技巧相结合, 做到学考相辅。
二、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覆盖八大系的不同专业, 包含三年制和五年制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学生, 各系之间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别。三年制学生完成一年英语学习后统一报考, 五年制学生完成三年学习后集中报考, 由于社会对B级的认可度不高, 我校学生统一参加A级测试。三年制学期教育和初等教育类学生和经济管理系学生的通过率比较高, 能实现教学预测75%的通过率。数字印刷系与电子信息工程系为工科学生, 学生男性比例比较高, 学生生源中有部分来自对口升学, 通过率也逐年上升, 但能力测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系、音乐舞蹈系和美术动画系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教学要求和课程内容指导与其他系有所区别, 学生过级通过率不是很理想, 重点抓优秀生的过级率和中间层次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
由于我校非英语专业不同系别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 很难通过统一的模块式教学达到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和过级要求。在研究过程中, 主要偏向于学期教育系、初等教育系、信息工程系和数字印刷系三年制的学生。基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题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三年制学生 (除艺术类学生) 在通过一年的英语教学后, 通过率都达到了预期的水平。
三、A级测试对我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根据《基本要求》, 将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融入课堂,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 提高听、说、读、写、译技能, 使学生完成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后, 能达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同时, 教师认真钻研A级历年真题, 分析题型特点, 找到科学的应试策略和解题技巧, 并将解题技巧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通过教学提高解题技巧。教师不断总结经验, 在词汇、句法、阅读、翻译模块教学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我校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
1. 句法、词汇认知模块的教学
句法与词汇作为一个认知模块, 主要特征是将语法与词汇相结合, 组成句子, 完成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将语法与词汇相融合, 在教新词时, 要学生注意单词的词性, 同时查找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派生词, 了解词形的转换及搭配。《希望英语1》Unit 3 Reading B中有这样一个句子“Now they are man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and football is of interest word-wide.” (1) 其中competition作名词, 意思为竞争、比赛, 教师可通过competition补充它的派生词。如:动词compete意思为竞争、对抗、比赛, 形容词competitive意思为比赛的、竞争的, 形容词competent意思为能胜任的、能干的, 名词competence意思为胜任、称职、能力, 名词competitor意思为竞争者、对手, 副词competently意思为能胜任地。通过实义词的派生, 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词汇, 更好地了解词性搭配的严谨性, 但记忆起来比较复杂且容易混淆。如果教师将句法与词汇组成句子, 则比记单个词的效果更好, 且能使枯燥的词汇变得有血有肉, 使单个词生成句子, 既能形成长久记忆, 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其搭配。如:Smith is a competent teacher, and no one doubts his competence in competing the completive competition with other competitors.同时, 教师可以按A级词形转换题的特点出题巩固练习, 如:Is any%% (challenge) who wants to%% (challenge) this%% (challenge) question.学生根据句子的成分分析和搭配, 可以得出第一空应填表人物的名称challenger, 第二空应为不定式后接动词原形challenge, 第三空应为形容词challenging修饰名称。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派生词, 那么就能正确解答A级词形转换题。
句法中覆盖的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作为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大学生, 应当较好地掌握语法知识, 并与词汇很好地结合运用。《希望英语2》第3、4、5单元都讲解虚拟语气, 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书本中的内容并巩固练习, 那么学生在学后并不能很好地运用。本文探讨了将语法、词汇和情景练习相结合, 使学生在运用语法、记忆词汇的同时还练习了口语表达。教师讲解完虚拟语气用法的要领后, 可将虚拟语气放在情景对话中运用, 如以下对话:
A:该我们去踢球的时候了。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went to play football.
B:我要先做完作业, 如果没完成, 我会感觉不开心。
I have to finish my work.If I hadn’t completed it, I wouldn’feel happy.
A:如果我是你, 我就会先玩再做作业。
If I were you, I would play first and study later.
A: (踢球时, B把A给撞倒在地了) 假如你没有推我, 我就不会摔倒。
If you hadn’t pushed me, I wouldn’t have fallen over.
B:如果我摔倒了, 就会自己爬起来。
If I should fall over, I would get up by myself.
A:假如我不踢球, 现在什么事就不会有了。
If I hadn’t played football, I would be better all right now.
A: (突然下雨了) 下雨了, 我要是听了妈妈的话带伞就好了。
It’s raining, if only I had accepted my mother’s advice.
B:真幸运!我出门时, 妈妈建议我带上雨伞。
It’s lucking.My mother suggested that I should take umbrella before leaving home.
A:如果你没有带雨伞, 我们都会淋成落汤鸡。
If you hadn’t taken it, we would have gotten soaked.
B:在春天, 随身携带雨伞很重要的。
It’s necessary that everybody should take umbrella in spring.
例子中每个句子都运用了虚拟语气, 运用语法情景对话既巩固了知识, 又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 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达到了以学促用的目的。
2. 阅读模块的教学
无论是中文阅读还是英文阅读, 阅读对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希望英语》教程中每单元含有主课文 (Reading A) 和副课文 (Reading B&C) , 主课文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掌握重要语言点与文化点为目标, 副课文以扩大知识面为目标。在讲解主课文时, 教师应将导入、详解和总结相结合, 让学生在情景氛围中了解文章大意, 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 在学生理解课文和掌握知识点后进行概述, 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希望英语2》第一单元Reading A Debts on Campus, 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将信用卡债务这一话题导出, 并演示一些关于信用卡的图片和报道, 组织学生以辩论的方式讨论刷信用卡的利与弊。这种导入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能起到教育作用。导入课文后, 学生快速阅读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如:大学校园常见的债务是什么?产生债务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这三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主题, 在找到相关信息后, 学生又可以利用找到的信息概述文章的大意。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应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善于抓住文章的大意, 提高阅读能力。A级能力测试阅读难度不大, 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中有效地掌握阅读技巧, 就能准而快地完成阅读测试。
3. 翻译模块的教学
大纲对A级翻译的要求是:能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 做到理解正确、格式恰当、译文达意。A级翻译题均为英译汉, 包含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句子翻译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句子的句意, 从四个给定的相应汉语句子中选出最佳答案。段落翻译重点是应用文体, 主要的题材有商务信函、说明指南、报刊评论、商业广告等。答好这部分题要求考生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能真正理解句子的含义, 掌握文体的风格, 并恰当地用汉语表达出来。
怎样提高学生的翻译应用能力和应试技巧, 教师应该在翻译实践中将翻译技巧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多练习而非成为抄录员。在翻译过程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有词类的转换、词义引申、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增译法、减译法和拆译法等, 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 应将相关的翻译方法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如:《希望英语1》第三单元Reading A Extreme Sports中的一个句子:So what are some of these new extreme sports?Weller’s own sport of windsurfing is one, though windsurfing on a quite summer day at a speed of two miles an hour hardly qualifies. (2) 如果没有弄明白句子指代和省掉的成分, 那么学生就不能完整地表达出来, 教师可以把句子解释成:Weller’s own sport of windsurfing is one of extreme sports, though windsurfing on a quite summer day at a speed of two miles an hour hardly qualifies as an extreme sport.这样, 学生就能使用增译法, 把句子译成:那么, 极限运动有哪些呢?韦勒自己从事的风帆冲浪便是其中之一。不过, 在一个宁静的夏日以每小时2英里的速度冲浪还算不上极限运动。英语长句比较多, 各种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 对于长句和复合句, 可以按句群对句子进行拆分, 再根据中文的习惯表达进行重组。如《希望英语2》第二单元Reading A The Eden Project中的一个句子:Visitors can learn about plants that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history by following nature trails that wind over 30 acres of land. (3) 如果把句子拆成四个句群, 每个句群的意思就比较明了, Visitors can learn about plants (游客可以了解各种植物) /that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history (在人类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 by following nature trails (沿着天然小径) /that wind over 30 acres of land (蜿蜒穿过30英亩土地) 。在理解每个句群的意思后, 学生再根据汉语的习惯表达, 稍加润色就可译成:游客可以沿着天然小径蜿蜒穿过30英亩土地, 了解在人类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各种植物。学生在做段落翻译时, 也可结合拆译法等翻译方法和段落文本风格, 译出恰当的译文。
四、结语
《希望英语》教程全面贯彻了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和能力测试提供了合适的教学材料。教师如能科学地将英语教学与能力测试相结合, 形成各模块的认知教学, 就能有效实现“以学促考、以考促用”的教学目标。通过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 教师们将各模块认知教学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又提高了过级率, 并逐步将各模块认知教学应用到了全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熊甦.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0 (27) .
[2]彭凤英.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词汇题与高职高专词汇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7) .
[3]藤春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大学英语 (学术版) , 2011 (1) .
[4]胡波.英语名转动词的词汇语义句法界面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3) .
A、B级英语能力 第10篇
1 英汉翻译的基本原则
“译事三难信雅达”, 这是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来, 也是现今论翻译的重要原则。信 (fidelity) 是忠实于原作的思想;达 (fluency) 是指行文谋篇通顺流畅;雅 (elegance) 即优雅, 美好, 是对翻译中语言美的概括。只有坚持这样一个翻译的基本原则, 考生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而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原则水平, 这就需要翻译技巧上的对策。
2 英汉翻译的策略
2.1 忠实性及策略
忠实性即“信”。而如何忠实于原文呢?是不是直接生搬硬套照搬原句就叫做“信”呢?事实上英汉翻译要达到“信”的要求, 就要直面英汉文化思维差异的问题。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而英汉文化思维差异就体现在汉语注重整体思维, 英语注重分析思维。因此受母语的影响, 考生在翻译中很有可能出现词序句序不当, 句子重心差异等问题。那么如何用汉语忠实地反映出英语原文的内容, 翻译出原汁原味的译文呢?具体可有如下策略:
2.1.1 词序不当的策略
汉语的整体文化思维方式决定了在语言表达中习惯从大范围到小范围, 从大单位到小单位, 从整体到局部, 而英语则反之。如英语中地点的表达:“No.23Xinhua Road,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China”体现了从门牌号码到国家, 由小到大的语法习惯。在翻译成汉语时就要根据汉语思维习惯重新整合语序为“中国重庆万州区新华路23号”。时间同理, 如“February 1, 2010”汉语中应为“2010年2月1日”, 大单位“年”应在首位。此外, 方向的表达方法因文化思维差异英汉表达也有所区别:southeast, northwest汉语分别为东南, 西北, 与英语的排序方式正好相反。考生应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注意收集这方面的知识特殊记忆。
2.1.2 句序不当的策略
在句子表达上, 英语民族习惯直线性思维, 即先说中心主题, 再说其他补充成分;而汉语民族更加喜欢曲线形思维, 即先说外围特征, 再阐述中心主题。这就构成了英汉不同的句式特点:英语句子多头轻脚重, 短成分在前, 长句在后;汉语句子多头重脚轻, 长句在前, 短句在后。
例1:There is no way we'll get lost in the mountains, since the tour guide has figured out the return route. (08年6月真题)
译:既然导游已经弄清了返程的路线, 我们就决不会在山里迷路。
该句中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放在了句尾, 在翻译成汉语时就应该遵照汉语的习惯将从句翻译在前, 而主句在后。
2.1.3 句子重心差异的策略
英语民族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 惯以物为句子重心, 被动句较多;而汉语民族更加注重人对周遭事物的作用, 惯以人为句子的重心, 主动句较多。
例:A big breakfast is served daily in the Caravan Inn (05年6月真题)
译:凯乐温旅店每天提供丰盛的早餐
前半句英语中的主语为“a big breakfast”, 这就体现了典型的习惯以物为主的英式思维, 但在翻译为汉语时最好相应地调整语序, 以动作的发出者“the Caravan Inn”为主语, 才能符合汉语民族的语言习惯, 使译文更加地道。
2.2 通顺性及策略
通顺性就是英语的文句在翻译成汉语后行文流畅, 即“达”。一般来说在原文通顺的情况下, “信即达”。也就是说忠实于原文翻译即可。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策略, 以下我们罗列了几种情况:
2.2.1 省略的策略
英语的语法特点注重逻辑严谨, 因此句子中辅助性词汇比较多, 如冠词、代词和一些连接词。而汉语重意合, 常不用。所以这些词汇在英译汉过程中常可省略。
例:They so behaved in the debate that we find it difficult not to admire them. (04年6月真题)
译:他们在辩论中表现非常出色, 我们很难不佩服他们。
句子中的“so.that”结构在翻译成汉语后省略掉了。如果翻译到句中, 在汉语的思维前提下, 句子就会显得异常生硬。
2.2.2 化整为零的策略
英语句子多复合句, 这类句子往往篇幅较长, 从句较多, 层层相扣。如果将长句顺译, 容易造成层次不清, 句意混淆的问题, 是考生觉得难度较大的地方。一般来说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将长句划分为短句, 用汉语叙事的习惯重新组合。
例:If you wish to apply for a student visa, you should fill in Form IM2A which you can get free of charge from the nearest British Mission offering a visa service. (05年1月真题)
译:如果你想申请一份学生签证, 你就必须填写IM2A表格, 你可以在最近的提供签证服务的英国领事馆免费获得该表格。句中既有条件状语从句, 又有定语从句, 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复合句, 为减小翻译难度, 可根据汉语的需要将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和其主句翻译成两个并列分句。
2.2.3 增词的策略
为了使译文忠实且通顺的表达原文的意思, 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有时必须在翻译中增加一些词语, 使句子读起来显得完整。
例:The general manager must act as a kind of public relations person as well as the head of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08年12月真题)
译:总经理不仅是公司的管理首脑, 还必须起某种公关人物的作用。
翻译成汉语后加入了“不仅还”这样的起关联作用的词语, 使句子通顺了许多。
2.3 翻译中的语言美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雅”概括了翻译中的语言美。译者语言措辞的差异, 行文笔触的风格, 处理得好能使翻译总体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对翻译在“信”和“达”的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要求。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应用能力A级考试中的翻译题型, 主要以应用文和说明性文章为主, 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弱。因此, 在此就不再展开分述。
3 结论
综上所述, 在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中, 考生应该掌握多方面的能力。除了英语的基础语言能力外, 汉语的谋篇布局能力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才能在“信、达、雅”三项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 熟练运用上述翻译策略, 做到翻译题型快速准确地完成。
摘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的翻译题型是在该考试所有题型中相对较难, 且高分值的题型。要快速并准确的完成该题, 首先应遵从英汉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其次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技巧策略, 正确应对如词序语序不当, 句子重心转移等问题, 熟练掌握省略, 增词及化整为零等翻译技巧。
关键词:信、达、雅,思维差异,语序不当
参考文献
[1]韩银燕, 王非.从英汉翻译中语序不当现象看英汉思维差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
[2]陈颖.英汉思维差异看英汉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3]肖宜宁, 刘恺.英汉文学翻译中的语言美-兼议英汉翻译语体风格的转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 .
A、B级英语能力 第11篇
2012 年6 月至今,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已举办了7 个批次的英语A级考试, 人数从第一年的58人逐步上升到今年的800多人, 由此可见出学生对英语A级考试非常重视, 但是一直以来学院英语A级考试过级率很低, 还达不到云南省的平均水平。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过级率, 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首先, 我们对往年英语A级过级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经过研究发现, 2012年6月, A级及格率为19%, 12月为42%;2013年6 月份为32%, 12 月份为17.5%;2014 年6 月为20.7%, 12 月为32.2%。总体看来, 学院参加英语A级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 总体过关率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过级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发现:1) 成绩处于40~59分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每学期几乎占到了50%;2) 缺考学生几乎平均占到了9%左右。可以看出, 学院的英语A级过关率之所以很低是因为40~59分的学生太多以及缺考学生人数太多, 那么提高英语A级过关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第一, 针对40~59 分这一分数段的学生偏多, 我们应当加大宣传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经过一学期的培训, 效果比较明显。2015 年春季学期有30 名学生参加英语A级培训, 经过一学期系统培训, 最终有22 人通过A级考试, 过级率达到73.3%。经过计算发现, 学生通过培训之后, 93.3%的学生成绩可以提高20 分以上, 而我们考试成绩在40-59 分的学生占到50%, 如果鼓励学生能够参加英语A级培训, 那么他们的成绩必然会得到明显提升, 进而我院的过级率, 也将大幅提升。
第二, 缺考学生太多,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 防止学生只报名不考试, 拉低我院过关率, 例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思想工作;考试之前提醒学生做好准备, 注意携带证件、耳机等。
除此之外, 在开展英语A级的培训中, 我们还发现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 以前存在A级培训纪律管理相对松懈的情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级过关率的提高。因此, 要加大对培训班的纪律管理, 严格考勤制度, 无故不得旷课, 每次上课必须点名, 若对旷课或请假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等。
其次, 以前培训重视A级内容讲解, 不太注意思想工作, 导致学生对英语A级培训不够重视。所以改变学生的态度在培训过程中也很重要。培训之前, 要先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强调英语A级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 鼓励学生, 打消学生的疑虑和畏难心理, 使学生对培训充满信心。
再次, 进行教学改革, 改变培训模式。以前培训一开始, 就直接进入教学, 现在必须先给学生摸底考试, 一方面方便老师了解学生的基础, 另一方面, 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更直观的了解, 加强对英语A级的重视。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而英语A级培训虽然与平时教学不冲突, 但是它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A级培训主要是通过80 学时左右的过级培训, 针对性地讲授考试相关知识, 不仅需要掌握A级相关知识, 还必须注重考试技巧。A级考试听力、阅读、翻译、写作四个部分内容占90%, 语法部分10%, 可见考查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前我们的英语A级培训的模式较为生硬, 没有适用的教材, 教师感觉很茫然, 学生也很困惑。为提升过级率, 学校甚至从外面高薪聘请了英语教师进行培训, 但是效果也不太明显。在这次课题过程中, 我们根据以往经验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和大纲, 整理出一本适合我院学生的培训资料。该教材根据A级考试题型分为五大板块进行讲解, 突出重难点, 注重解题技巧, 并且附有真题和模拟试题, 题型和题量相对适合我院的学生。此外, 我们计划每个学期对此培训资料进行修订, 补充最新真题。就每个板块我们也研究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具体如下。
词汇是任何英语考试的基础。英语A级培训, 我们采用《高频词汇1000词》, 在短时间内针对性地掌握这些词汇,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 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前我们培训时语法、阅读、听力、写作、翻译和词汇一把抓, 现在我们更侧重听力、阅读这些容易得分的版块。并且在讲解过程中, 将解题技巧融汇在其中, 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听力部分:分模块进行练习, 保证每次课程有40分钟的听力练习, 循序渐进, 注重解题技巧, 例如听之前必须快速浏览答案, 做到心中有数;听时必须用笔速记, 尤其是数字和填空题。除此之外将泛听与精听结合、听力模块与听力套题结合, 主抓简单题和中等难题。
阅读部分:结合词汇学习, 掌握解题技巧, 例如:主旨大意题、细节题、推断题等它们的解题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选择题尽量采取排除法进行解题;建议先看题后阅读文章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多练习, 多朗读培养英语语感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写作部分:对学生来说, 最难的应当算是写作, 他们不仅基础薄弱、词汇量少, 还存在畏难情绪、懒惰思想。针对这种情况, 在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动笔去写, 平时指导学生常见作文的基本格式, 常用词汇和句型, 提高学生快速套用的能力, 定期布置作业, 将常见的错误反复纠正。
翻译部分:还是强调解题技巧, 例如四个答案有一个零分答案, 其他三项都有分, 那么一定不能选意思差别太大的答案, 否则将得不到分数, 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分析。
语法部分:侧重讲解重点内容, 化解难点, 注重时间分配, 可让学生多练习, 每年题型万变不离其宗, 题型见多了很容易解答出来。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的改进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将普通班和实验班进行对比, 普通班采用原来的方法, 实验班采用改进后的方法, 以下是两个班培训前后学生成绩对照分析。
通过教学改革, 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 年秋季学期参加A级培训人数增加到了300 多人, 对A级培训班充满了信心, 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 学生英语A级过关率的提高, 需从很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除了整理培训教学计划和大纲、整理培训资料, 还要从培训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班级的管理进行改革, 当然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宣传也是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尹刚, 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刘飞.浅谈提高院校学生英语过级率—以国家应用英语A级为研究中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8) .
[3]杨蓓.以A级考试为例谈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