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病理学实验切片考试图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10-03
1

病理学实验切片考试图(精选8篇)

病理学实验切片考试图 第1篇

1.肝淤血:

(1)肝小叶中央静脉及附近肝窦高度扩张,充满红细胞。(2)扩张的肝血窦间的肝细胞索萎缩甚至消失。(3)有些相邻小叶的淤血部位互相沟通(4)(肝小叶周边部细胞有脂肪变性)2.脾梗死:

(1)梗死区色淡红,细胞核均消失,但该组织的轮廓还存在(2)梗死区边缘充血出血带不明显 3.新鲜血栓:

(1)血栓与血管壁粘连,(血管壁可见玻璃样变)

(2)有淡红色的血小板小梁,小梁之间是大量的红细胞,小梁边缘有中性粒细胞 4.肝脂肪变(1)细胞体积较大

(2)胞浆中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3)细胞核被挤至一侧 5.肉芽组织(1)结构疏松

(2)有新生毛细血管生成,方向与创面垂直,内皮细胞肿胀(3)有许多呈梭形的成纤维细胞(4)其中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 6.肺脓肿

(1)病变处肺组织结构坏死(2)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聚集成团(3)边缘有少量肉芽组织生成 7.肺结核 8.纤维肉瘤

(1)癌细胞丰富,弥散排列,与间质无明显界限

(2)癌细胞似纤维母细胞,呈梭形,胞浆少,胞核大而核膜厚,可见核分裂象 9.鳞状上皮癌

(1)可见癌巢和角化珠,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2)有数量不等的细胞间桥(3)间质炎细胞浸润 10.胃癌

(1)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腺体或腺样结构

(2)细胞常排列成多层,核分裂象多见,与正常胃腺相比有明显异型性(3)少数伴肠上皮化生,可见杯状细胞(4)癌组织浸润至肌层 11.肝癌(1)癌细胞呈条索状排列,细胞异型性大,核分裂象明显,有时可见癌巨细胞(2)细胞间有丰富的血窦(3)小部分癌细胞坏死(4)间质血管内有癌栓 12.主动脉粥样硬化

(1)内膜增厚、隆起,呈玻璃样变

(2)可见纤维帽盖和粥样坏死灶,其中有胆固醇结晶溶解后留下的菱形空隙(3)坏死灶周围有泡沫细胞

13.大叶性肺炎(1)病变呈弥漫性(2)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

(3)肺泡腔有大量纤维素和少量中性白细胞(4)可见纤维素穿过肺泡间孔 14.小叶性肺炎

(1)病灶呈多发性,病变以细支气管为中心(2)部分支气管粘膜脱落

(3)细支气管所属肺泡腔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和浆液,周围肺泡腔有炎性渗出物(4)间质及肺泡间隔血管扩张充血,病变间肺泡代偿性扩大 15.肺气肿

(1)肺间隔变窄,部分肺泡间隔断裂(2)肺泡扩大成较大囊腔

(3)(少数间质血管内膜增厚,间隔及肺泡腔有尘细胞)16.慢性胃溃疡

胃壁有缺损,凹陷处有四层结构(1)渗出层:中性白细胞(2)坏死层

(3)肉芽层: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4)瘢痕层:胶原纤维组织 17.急性阑尾炎

(1)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于阑尾肌层,胞核呈分叶状(2)可见双叶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3)阑尾壁肌层高度水肿 18.细结节性肝硬化

(1)可见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多数肝细胞团取代正常结构,周围有狭窄的结缔组织包绕(2)假小叶内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3)肝细胞排列紊乱,不呈放射状(4)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19.肺淤血(1)肺泡壁增厚

(2)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水肿液、心衰细胞(3)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20.肾梗死

(1)肾小球、肾小管凝固性坏死,细胞核消失,但组织轮廓还在(2)梗死区边缘有炎细胞浸润带(3)浸润带外周有充血出血带

病理学实验切片考试图 第2篇

整.2.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粘膜不完整,腔内及周围肺组织大量炎细胞侵润

3.矽肺:如果有典型的硅结节,成同心圆状或漩涡状排列,由已发生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

构成,开始是由巨噬细胞吞噬形成的,后来是纤维细胞增生成的。

4.弥漫性肝硬化:原结构被破坏,假小叶圆形或类圆形,肝细胞排列紊乱和嗜酸性坏死,中央静脉缺如,纤维间隔较窄

5.肝脂肪变性: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脂滴,大致将细胞核挤至一侧,似脂肪细胞

6.肝细胞肝癌:梁索状排列,核分裂,血窦,染色深浅不一,少量淋巴细胞

7.肾浊肿:官腔不规则,肿胀线粒体,近曲小管上皮肿胀,向管腔内突出,官腔变窄,肿

胀的上皮细胞内有淡粉染颗粒

8.肾脓肿:脓肿部位细胞结构破坏,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

9.慢性肾小球肾炎:部分肾小管可见蛋白质管型,肾小球萎缩纤维化,所属肾小球萎缩或

消失,部分肾小球代偿性肥大,间质纤维化,慢性炎细胞浸润

10.肠伤寒: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吞噬有细菌、红细胞、碎片细胞,这种巨噬细胞成为伤

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为伤寒结节

11.直肠腺癌: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腔样结构可见共壁和背靠

背现象

12.细菌性痢疾: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细菌构成假膜,扩张的毛细血管

13.宫颈癌:以鳞癌居多,可见癌巢和角化珠

14.风湿性心肌炎:一束一束的纤维,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和小血管旁边,形成风湿

小体

15.流行性乙型脑炎:蛛网膜下腔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渗出,脑实质无病变

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可见半月状粥样斑块,合并血栓形成,阻塞官腔,胆固醇裂

17.纤维瘤:纤维细胞排列成树状,互相纵横交错,细胞异型性小。横切面圆形。纵切面梭

18.纤维肉瘤:瘤细胞综合交错排列大小不一,有明显异型性

19.皮肤乳头状瘤:上皮成乳头状生长,上皮层变厚,细胞数目增多,轴心由血管和结缔组

织间质构成20.肉芽组织:由大量新生的薄壁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散在分布炎细胞

21.淋巴结核结节:淋巴结被破坏,干酪样坏死,均质红染无结构,可见朗格汉斯细胞(细

胞核排列周边)

22.慢性胃溃疡:溃疡包括四层,渗出层,坏死层,肉芽层,瘢痕层(溃疡底部形成小动脉

病理学实验切片考试图 第3篇

1. 传统玻璃切片的局限性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课中,切片教学使用的是玻璃切片。观察玻璃切片必须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有在实验课上才能观察,并且,玻璃切片易破损,易褪色,不易永久保存,需反复制作补充。此外,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需要制备大量的切片,不仅成本高,而且很难保证每张切片的制作质量,不利于典型结构的观察和示教,并且,对于一些特殊染色的切片,数量少,学生与教师共用一张。玻璃切片的这些局限性影响了实习教学的效果,也妨碍学生的自由复习。

2. 数字切片的制作

数字切片又称虚拟切片,是指利用全自动显微镜扫描平台把传统玻璃切片进行高精度、无缝拼接,生成全视野的数字切片,生成的数字切片可用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不同倍率的观察(如10×,20×,40×,100×等),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无级倍率连续浏览。而且,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系统,利用相应软件可将数字切片应用于教学、学术交流、医师培训、病例远程会诊和病理读片会等,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数字切片具有永久保存、操作简单、观察效果好等特点,我院于2011年购买了山东易创公司的形态学数字切片库。目前,我们正计划将自有的玻璃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并添加到数字切片库中。该项工作的完成将有利于切片的长久保存,并且丰富现有的病理数字切片库资源,使该数据库更符合我院的教学需要,同时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

3. 数字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将切片发给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或者教师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示教观察过程。学生主要参照教材或通过老师指导观察玻璃切片,寻找典型病变。然而,教材只能再现典型病变,起示教作用,不能引导学生从整张切片中定位寻找这些病变,也不了解整个切片的组织结构。数字切片的诞生突破了玻璃切片的局限性及常规使用显微镜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数字切片操作便捷,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传统的实验课上,学生观察病理变化主要通过显微互动系统,老师示教典型的病理变化,然后学生自己在镜下观察。数字切片的应用,方便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病理图片之前,先通过切片库中的组织学图片观察正常的结构。在教学中授课教师不再花费大量精力指导学生如何寻找显微镜下的典型病变区域,而是通过全景导航图迅速直观地帮学生定位病变区域,连续地展示正常组织与病变的过渡情况,对比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结构,加深对病理变化的认识,从而节约传统教学中的大量精力指导学生对典型病变的辨认和掌握。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已编辑标注好的数字切片,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变特点,学生独立观察切片时能很快寻找到重点病变区域。整个过程通过鼠标的点击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数字切片观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以玻璃切片为主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中,切片观察离不开显微镜。学生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能观察切片,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加之部分学生对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的不适应,学生在实验课程的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以完成实验作业为目的,并没有掌握整张切片的内容。并且,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同学之间缺少交流,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字切片上传到学校的局域网以后,只要有网络,学生就能进行切片的观察,延伸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3 数字切片为教师备课提供了良好素材。

由于数字切片库能不断更新、内容不断丰富,教师在课前和课后都可能利用校园网观察到数字切片,这为教师编写课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节约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时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讲解方法和内容的准备上,使得备课更加有效。此外,利用图像编辑软件,将数字切片进行剪接、编辑、标注等处理,教师备课更加方便,而且课件制作更加灵活多样,课件制作质量显著提高。

病理学实验切片考试图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切片;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1引言

病理学是站在形态学角度探索疾病发展过程,病理学有关实验是进行病理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巧妙运用数字切片可以提升学生辨识病理组织图像能力与学习病理学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病理学讨论课,提升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水平。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里占有重要地位,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细致全面的观察大体標本,进而发现病变信息,探讨疾病出现机理,所以,利用实验课使学生学精学透病理学方面知识是教育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2传统玻璃切片和数字切片的对比

2.1传统玻璃切片

以往传统病理学教学多数是教师进行示教,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显微镜观察教学切片,因为教师给学生讲解问题要重复很多次,不能给全部学生都一对一的进行细致讲解,所以,教学效率很低。加之切片资源与实验课时间有限,学生观察病例切片过程中不能有充足时间和正常切片做比较,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与把握病变特征,学习交流较低。制作与运用玻璃切片过程中也可能有部分切片出现褪色或破损,观察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学校为满足教学需求,通常会一次性制作很多玻璃切片,既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及人力,还难以确保切片质量。传统的玻璃切片具有一定局限性,对病理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2数字切片

数字切片也叫虚拟切片,它是运用全自动的显微镜对平台进行扫描,通过扫描控制软件系统,高精度拼接传统玻璃切片,进而形成全视角数字切片。通过数字切片能够看到切片所有位置,随意缩小、放大倍数或持续变换倍数的进行观察,且可以使用键盘或鼠标等进行操作,全自动显微镜的示教速度比普通的显微镜要快,可以有效节省调整焦距的时间。另外,教学切片储存数据十分方便,可以随意储存在硬盘、电脑或光盘里。建立虚拟的切片数据库来进行病理学教学能够增强师生间交流沟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病例标本得到长时间保存。学生也可以把浏览图像用的软件装在个人电脑上,方便他们课后进行复习,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如果学生没有玻璃切片或显微镜,也可以自由进行观察,进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病理学实验教学里数字切片的运用

以往传统实验教学,学生注意利用教材或教师指导来观察切片,教材仅仅可以再现典型的病变,发挥示教作用,但不能使学生在切片里定位病变,对切片组织结构没有概念。数字切片能够突破玻璃切片局限性。数字切片中含有玻璃切片所有信息,且只运用电脑就能够选取切片的全部位置,进而实现持续的缩小放大浏览。在切片的全景导航下,对数字切片进行不同倍数观察,低倍镜下位置和高倍镜下图像形成对比,能够弥补玻璃切片下一些运用肉眼看不到的缺陷。

3.1数字切片的观察时间自由,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用玻璃切片开展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时要运用显微镜,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这会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实验课上处于被动地位,不能深刻掌握整个切片全部内容。如果教师和学生间缺乏互动,学生独立思考不会得到有效引导,影响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如果将数字切片传至学习局域网,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观察切片,延伸自己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3.2数字切片的操作十分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教师在运用数字切片开展病理学教学,能够方便教师对学生做指导。学生观察病例图片前,要利用切片库资源观察正常结构,这样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不用再耗费大量实践给学生讲解如何找到病变位置,而是利用导航图直接帮助学生对病变区域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持续展示正常组织和病变过渡情况,加深学生对病理变化认识,也促使教师将精力运用到指导学生辨认典型病变中。学生经过自己观察可以更好更深的掌握病变的特征。

4数字切片的实验教学效果

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学通常在第一学期开始设立,病理学会在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学习病理学知识时里第一学期已有很长时间,很多学生对组织结构学知识比较模糊,数字切片库里含有组织学的教学切片,能够一起展示正常的组织和病变组织的 切片,学生可以较好的掌握病变特征。大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巧妙利用数字切片,能够打破学科接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牢固掌握病理学知识;可以让学生不断利用新理论、新知识探索医学的奥秘,有助于师生之间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使病理学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相联系在一起,训练了学生利用基础医学知识的能力及认识、分析疾病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切片库中的每张切片均有注释与标注,大大方便了学生学习。

5结束语

开展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数字切片能够让学生学习方法更加多样化,学习时间更灵活,可以自由调配,课前、课后均可以利用计算机学习,给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便利,学生通过运用数字切片学习,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也逐步得到提高,最终提升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数字切片的应用对病理学的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春灵,王艳伟,杨旭,赵丽丽,宋文刚.巧用数字切片资源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J]. 卫生职业教育. 2015(02)

病理学实验切片考试图 第5篇

一、法的本质和特征

(一)、法、法律的含义

1、西语中法与法律的区别

2、我国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

(二)、法的本质

1、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1)国家阶级意志性(2)物质制约性

(三)、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调整任命行为的规范——法的规范性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国家意志性、★普遍适用性

3、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国家强制性

二、法律的起源和演进

(一)、法律的起源

1、起源的原因(1)经济原因(2)政治原因

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1)法律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到规范性调整(2)法律又习惯到习惯法再到制定法

(3)法律由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

(二)、法律的演进

1、古代法

2、资本主义法 ★资本主义法两大法系

3、社会主义法

三、法律的作用

(一)、法律作用的含义

1、含义(1)法律作用的概念(2)实质:国家权力运行过程的体现

2、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1)考察基点

(2)作用对象(3)存在方式(4)所处层面

(5)发挥作用的前提

(二)、法律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本人的行为——(1)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2)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3)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

2、评价作用——他人的行为——专门性评价和一般性评价

3、预测作用——人们相互间的行为

4、教育作用——一般人的行为

5、强制作用——违法犯罪行为

(三)法的社会作用

1、维护阶级统治

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四)★★★法律的局限性

1、法律调整的对象是人的行为,法律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

2、法律自身特点产生的局限性

3、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首任的因素的影响

法律教育网http://———最受学员欢迎的专业法律教育门户网

4、法律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PATE TWO 法律的制定

四、法律的制定

(一)法律制定的含义1概念

2特征(1)国家的一项专门性活动

(2)包括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和经授权的国家级过的法律制定活动(3)内容:创制、修改、补充、废止(4)依法定程序进行

3立法权和立法体制: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一元制多层次

(二)法律制定的原则1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 ★ 2科学性原则 ★ 3民主性原则

(三)法律制定的程序1法律案的提出 2法律案的审议

3法律草案的表决(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步)4法律的公布

(四)★法律的效力 1对人的效力

2、空间效力

3、时间效力——溯及力

五、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1概念 2特征

(二)法律部门1划分标准:社会关系和调整方式 2划分原则:客观、目的、平衡、发展、主次

六、法律要素

(一)法律规则1含义:概念、特点(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确定程度高)★ 2种类:(1)授权性规则(权利和职权)和义务性规则(命令和禁止)(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3)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

3、逻辑结构(1)假定(条件)(2)行为模式(3)法律后果

(二)法律原则1含义(1)概念 ★(2)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 2种类(1)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2)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3)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三)法律概念——种类1主体概念 2关系概念 3客体概念 4事实概念

七、法律渊源于法律分类

(一)法律渊源1含义

法律教育网http://———最受学员欢迎的专业法律教育门户网

2分类(1)正式渊源: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国际条约等

(2)非正式渊源: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习惯、学说等

(二)法律分类1一般分类(1)成文法不成文法(2)实体法和程序法(3)一般法和特别法 2特殊分类:公法和私法

PART THREE 法律实施

八、法律实施 ★

(一)、执法1含义 2原则

(二)司法1含义 2原则

(三)守法

(四)法律监督 ——★国家监督

九、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一)法律解释1含义

2分类(1)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2)限制、扩张、字面解释

3方法:语法、逻辑、系统、历史、目的

4中国的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二)法律推理1含义

2方法(1)形式推理:演绎、归纳

(2)实质推理

十、法律关系

(一)含义1概念 ★2特征:

(二)分类1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 2平权法律关系与隶属法律关系 ★3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三)构成要素1主体

2内容——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3客体:物、行为、精神产品、人身利益

(四)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法律事实1特征 2分类

十一、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1含义与分类

2构成: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3归责与免责★(1)规则原则(2)免责

(二)法律制裁:民事、刑事、行政、违宪制裁 PART FOUR 总结 ★

十二、法治国家

法律教育网http://———最受学员欢迎的专业法律教育门户网

(一)法治的含义

(二)法治国家的标志

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 第6篇

写在前面:

病理切片考试距现在也不远了,为了方便更多的同学更好地认识切片,准确地识别并说出其典型特征,特制作该文档,并配以图片进行说明。有些图片并不能直接显示出最具典型的部位,因为有些切片标本质量不高,敬请谅解。这是第一季,因为后续还会有各种切片的展示,敬请期待„„

请将以下标本的序号及对应的病症记在书中,以便考试前使用:

02-肾小管上皮水肿

03-脂肪变性

04-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06-肉芽组织

07-慢性肝淤血

09-混合性血栓

10-血栓机化

11B-脾贫血性梗死

14-纤维素性胸膜炎 16-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18-伤寒淋巴结

19-鼻息肉

22-鳞状细胞癌

28-黏液腺癌 31-平滑肌瘤

32-血管瘤

33-海绵状血管瘤

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的切片可见肾小球周围的肾小管有些细胞体积大,染色淡红,即为病变部位(请看放大40x10倍图片)。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向管腔内突出,使腔狭窄且层次不齐,细胞浆内充满红染颗粒。有的胞浆崩解脱落入管腔。细胞核结构清晰。

◎辨认要点:①看到肾小球,断定切片取自肾脏→②在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肾小管细胞明显肿大→③直接下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二、肝脂肪变性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肝脂肪变性的切片可见肝小叶结构存在,在一些小叶的肝细胞胞浆中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空泡的边缘清楚,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于一边。◎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不明显,直接调至中倍镜或高倍镜→②看到许多空泡样结构,直接断定:肝脂肪变性

三、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上图所示的两组标本皆为脾小动脉玻璃样变,镜下的形态有部分差异,这与切片取材有关。以下面的一组图片为例,可见脾被膜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体积缩小,脾窦扩张充血,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在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的物质。

◎辨认要点:①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脾小动脉呈均质红染;小动脉管腔狭窄;管壁增厚→②断定: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四、肉芽组织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肉芽组织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向表面垂直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深部的血管较少,成纤维细胞成熟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形成,组织中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辨认要点:①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有新生毛细血管平行排列;纤维母细胞分布于毛细血管之间;炎性细胞浸润→②断定:肉芽组织

五、慢性肝淤血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慢性肝淤血的切片。肝小叶内中央静脉及其周围肝血窦扩张,其中充满红细胞;中央静脉周围肝索萎缩,小叶边缘的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看到“红白相间的条带”(见图:放大4x10倍)→②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肝索变细,肝血窦扩张→③断定:慢性肝淤血

六、混合血栓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混合血栓的切片为部分动脉管壁,内膜面附有血栓,外膜面附有脂肪组织,血栓呈波浪层状结构,由粉染细颗粒状血小板组成分支状小梁,梁边缘附有中性白细胞,血小板、梁之间有纤维蛋白网,网罗许多红细胞。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或中倍镜下:粉染均匀的血小板梁→②高倍镜下:血小板、梁之间为充满红细胞的纤维素网和中性粒细胞(见图:放大40x10倍)→③断定:混合血栓

七、血栓机化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血栓机化与再通的切片显示动脉血栓内较多毛细血管形成的小腔隙及散在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炎细胞。血栓内散在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腔隙,紧靠血管内膜见一大的腔隙,部分腔隙表面覆盖内皮细胞,有的内含红细胞(再通)。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见一管腔结构,腔内红色部分首先想到是血栓→②中倍镜或高倍镜:见到紧靠血管内膜有较大腔隙(见图:放大40x10倍),部分腔隙表面覆盖内皮细胞,有的内含红细胞→③断定:血栓机化

八、脾贫血性梗死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上图是脾贫血性梗死的切片,很抱歉,没有拍到梗死区。这一切片的特征是:梗死区细胞坏死,细胞核分别出现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现象。原有的轮廓隐约可见。梗死区与正常脾组织分界处有充血出血及炎细胞浸润带。梗死区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分界。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在正常组织部分,我们可以见到脾小体,确认切片材料取自脾→②低倍镜或中倍镜进一步观察边缘部位,发现有一部分区域与其他部分颜色不同,较为浅淡→③转至高倍镜,看到颜色浅淡区域无明显细胞核结构,即为梗死区。断定:脾贫血性梗死。

九、纤维素性胸膜炎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纤维素性胸膜炎的切片可见胸膜表面附有大量粉染网状的纤维素,其间网罗着中性白细胞碎片,因渗出物挤压胸膜下肺组织肺泡萎陷,呈裂隙状。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或中倍镜:可见许多细小的腔隙,似压缩状肺泡,初步认定为肺部组织→②高倍镜;可见有些腔隙附有大量粉染网状的纤维素→③断定:纤维素性胸膜炎

十、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的切片为阑尾横切面,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均充血,结构疏松,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弥漫浸润。阑尾腔内有脓性渗出物,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浆膜面附有少量纤维素及脓细胞(变形、坏死的中性白细胞)。

◎辨认要点:①先肉眼观察该切片,可见一管腔结构→②低倍镜下:清晰可见四层结构,有大量白细胞浸润→③高倍镜下:腔内有脓性渗出物,黏膜有坏死,浆膜面附有少量纤维素。断定: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十一、伤寒淋巴结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伤寒淋巴结的切片显示淋巴结肿大充血,正常结构不清,呈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病变,伴有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呈淡粉色,胞浆内有吞噬的坏死细胞碎片,淋巴细胞及红细胞,核呈肾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疏松呈网状,又称伤寒细胞。

◎辨认要点:①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伤寒小结;小结内可见巨噬细胞、淋巴细胞。→②断定:伤寒淋巴结

十二、鼻息肉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鼻息肉的切片可见鼻黏膜上皮及间质增生突起呈息肉状,息肉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间质含多数扩张腺体,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间质疏松水肿,血管扩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与脾相似,但是间质有很多扩张的腺体,排除脾的可能。注意看边缘,是一层上皮细胞→②转至中倍镜或高倍镜:仔细查看标本的边缘,很明显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③断定:鼻息肉

十三、鳞状细胞癌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上图所示的标本为鳞状细胞癌。低倍镜下:见鳞状上皮癌变突破基底膜向深部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组织中浸润,形成条索状即癌巢,癌巢之间为肿瘤间质。

高倍镜下:癌巢内瘤细胞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相似,但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核较大,呈立方形或柱状,相当于基底层细胞,靠近里层及癌巢中心的大部分细胞色浅而大,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形态与棘层细胞相似,有时可见到细胞间桥,癌巢中心之细胞扁平或形态不清,染成一片粉红色,核大都消失,似角质层细胞,称为癌珠(角化珠)。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

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癌巢→②高倍镜下:与正常腺体有共壁现象*,癌细胞有病理性核分裂象→③观察到“角化珠”。断定:鳞状细胞癌。

十四、黏液腺癌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黏液癌细胞排列分散,胞质内有大量黏液,呈空泡状,核被挤于细胞一侧,使癌细胞成为印戒状,称印戒细胞,部分区域因黏液过多而致细胞破裂,黏液溢于组织间形成黏液湖,黏液湖中可见少数癌细胞,此癌呈浸润性生长。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请尽可能地寻找有腺体的部位,然后转至中倍镜或高倍镜→②高倍镜下:寻找有空泡的部位,仔细辨别是不是印戒细胞,如果是,直接判断:黏液腺癌。

十五、平滑肌瘤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瘤细胞分化成熟,与正常平滑肌细胞极相似,细胞呈梭形,呈束状排列,走行方向杂乱,核呈短棒状,横切为圆形,未见核分裂,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在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切片中,瘤细胞与纤维间质不易区分,瘤结节周围有一薄层包膜,与子宫壁正常平滑肌组织分界清楚。

◎辨认要点:①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瘤细胞束状或漩涡状排列。瘤细胞呈长梭形,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相似。→②断定:平滑肌瘤

十六、血管瘤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血管瘤的肿瘤位于表皮下,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有部分包膜,肿瘤由大量大小不等的毛细血管构成,管腔内被覆一层内皮细胞,细胞无间变,与正常毛细血管相似,但血管数量较多,且排列紊乱。

◎辨认要点:①中倍镜下:可见许多细小的血管腔,数量较多,排列紊乱→②断定:血管瘤

十七、海绵状血管瘤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瘤组织由大小不等之血窦及血管腔组成,内充以血液,窦内壁衬以内皮细胞,血窦间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间质)相隔。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第7篇

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

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

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切取的工具要清洁。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

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四、脱水

经过固定的组织,冲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在于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为石蜡等其他包埋剂浸入组织创造条件。常用的脱水剂为酒精。由于酒精可以任何比例与水结合,对组织穿透力强,又能使组织硬化,因而不能将组织从水中直接移入浓度高的酒精中,应从低浓度逐渐到高浓度。脱水必须充分,否则给浸蜡造成困难。

除用酒精作脱水剂外,还可以用正丁醇(N—Butyla alcohol)。正丁醇微溶于水,能与各种浓度酒精混合,也能直接溶解石蜡。故组织经正丁醇脱水后,不须经二甲苯透明。用正丁醇作脱水剂,组织块收缩减低,也不会过硬,故比酒精优越。

五、透明

透明的目的是将组织内的酒精用矿物油或植物油置换出来,并溶解石蜡,帮助石蜡浸透组织。由于经过透明剂处理的组织块用肉眼观察呈透明状,故称这一过程为透明。常用的透明剂为二甲苯(Xylol),因其穿透力较强,因而组织在二甲苯中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透明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

六、浸蜡 浸蜡是指组织经过透明作用以后,放入溶化的石蜡中浸渗,使石蜡浸入组织块中,冷却后,才能进行切片。

通常选择熔点在52~56℃之间的石蜡,并视切片时环境的气温而选择。室温高则选用熔点稍高的石蜡,反之,则选用熔点较低的石蜡,这样可防止切片时石蜡太软或易碎裂。浸蜡的过程是:

二甲苯石蜡混合液(1:1)

1小时 二甲苯石蜡混合液(1:2)

1小时

石蜡(1)

1小时30分 石蜡(2)

1小时30分

上述过程可在56℃~58℃恒温箱中进行,含二甲苯的混合液可用磨口小瓶盛装。

七、包埋

包埋就是将已浸渗好的组织包埋于浸渗剂中。根据需要,包埋的方法常有石蜡包埋法和火棉胶包埋法。石蜡包埋法:

(1)先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包埋框,用加热的镊子将欲包埋的组织块在蜡液内放置好。注意各组织块之间的距离和每个组织块的位置和方向。

(2)迅速第二次往平皿内倾倒蜡液,淹没组织块。待蜡液出现凝固层后,即轻轻放入冷水盆中或冰箱中使其凝固。石蜡完全凝固后,倒出冷缩的蜡块片,用加热的外科刀,按组织块位置修整蜡片待用。

对于实验动物(狗和兔等)组织,一般的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如下: 处理步骤处理时间(min)处理步骤处理时间(min)① 75%酒精长短不定二甲苯Ⅰ、Ⅱ⑥ 30 ② 85%酒精 120-300 二甲苯Ⅲ⑦ 60

③ 95%酒精Ⅰ和Ⅱ 120-300 56-58℃石蜡⑧ 30 ④无水酒精Ⅰ、Ⅱ、Ⅲ 30 56-58℃石蜡⑨ 60-120 ⑤无水酒精Ⅲ 60-120 56-58℃石蜡⑩ 120-180

注:摘自病理学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王伯,李玉松,黄高,张远强主编。

八、组织切片

不同的切片制备方法,其切片方法也有较大差别,组织切片法包括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石蜡包埋半薄切片法、树脂包埋薄切片法和大组织石蜡切片法等。常用的切片工具包括组织切片机、切片刀和自动磨刀仪器等。以下分别加以叙述。

(一)石蜡切片法

组织经石蜡包埋后制成的蜡块,用切片机制成切片的过程称为石蜡切片法。为现在病理诊断常用的制作切片的方法。在切片前应先切去标本周围过多的石蜡(此过程称为修块)但也不能留得太少,否则易造成组织破坏,连续切片时分片困难。一般切4-6μm的切片,特殊情况可切1-2μm。要观察病变的连续性,可制作连续切片。除此之外,石蜡包埋的组织便于长期保存,因此石蜡切片仍是目前各种切片制作方法中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1.切片前的准备

(1)固定后的标本经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后,制成蜡块。高质量的蜡块和锋利的切片刀是保证切片质量的关键环节。检查切片刀是否锋利,简便的方法是用头发在刀锋上碰一下,如一碰即断,说明刀锋锋利。用显微镜观察可确定刀口是否平整,有无缺口。

(2)准备充足的经过处理的清洁载玻片和恒温烤片装置,大中号优质狼毫毛笔和铅笔(用于在载玻片的粗糙端写号),如用普通载玻片,可用碳素墨水和蛋白甘油按3:1体积混合后书写。

2.切片制作过程

(1)将预先修好的组织块先在冰箱中冷却,而后装在切片机固定装置上。将切片刀装在刀架上,刀刃与蜡块表面呈5℃夹角。将蜡块固定,调整蜡块与刀至合适位置,并移动刀架或蜡块固定装置,使蜡块与刀刃接触。

(2)切片多使用轮转式切片机,使用时左手执毛笔,右手旋转切片机转轮。先修出标本,直到组织全部暴露于切面为止,但小标本注意不要修得太多,以免无法切出满意的用于诊断的切片,标本应注意切全。切出蜡片后,用毛笔轻轻地托起,尔后用眼科镊夹起,正面向上放入展片箱(展片温度根据作用的石蜡熔点进行调整,一般低于蜡熔点10~12℃),待切片展平后,即可进行分片和捞片。切片经30%的酒精初展后,再用载玻片捞起放入展片箱更易展平。为减少切片刀与组织块在切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石蜡保持合适的硬度,切片时可经常用冰块冷却切片刀和组织块,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更为必要。(3)轮转式切片机切取组织,是由下向上切,为得到完整的切片,防止组织出现刀纹裂缝,应将组织硬脆难切的部分放在上端(如皮肤组织,应将表皮部分向上。而胃肠等组织,应将浆膜面朝上)。

(4)捞片时注意位置,要留出贴标签的空间,并注意整齐美观。捞起切片后,立即写上编号。

(5)切片捞起后,在空气中略微干燥后即可烤片。一般在60℃左右烤箱内烤30min即可,也可用烤片器烤片。血凝块和皮肤组织应及时烤片。但对脑组织待完全晾干后,才能进行烤片。否则,可能产生气泡影响染色。

3.注意事项

(1)组织的取材和固定 取材时,组织块的大小厚薄应适当,过大、过厚的组织,固定液不易渗透,易引起固定不良。过小、过薄的组织,在固定和脱水的过程中易变硬或产生弯曲扭转,同样影响切片质量。陈旧、腐败和干枯的组织不宜制作切片。用陈腐组织制成的切片,往往核浆共染,染色模糊,组织结构不清,无法进行观察。固定不及时和固定不当的组织,染色时常出现核质着色较浅,轮廓不清,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发白区。组织固定时,固定液的量应充足,至少要在4倍以上,同时注意组织块不要与容器粘连。至于组织固定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掌握。有关固定时应注意的事项,可参见有关章节。(2)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组织脱水用的各级酒精,应保证相应浓度,以便组织脱水彻底。但无水酒精中,组织块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组织过硬,切片困难。遇到此情况,可将组织浸在香柏油中软化,用二甲苯洗去香柏油后,再重新浸蜡和包埋。脱水酒精,尤其是无水酒精中混有水分,则组织脱水不干净。经二甲苯时,组织也无法透明,呈现浑浊。此时应将组织在新的酒精中重新脱水。二甲苯透明也应充分,否则不利于石蜡的浸透。但组织在二甲苯内的时间应严格掌握,时间过长组织易碎,也无法切出好的切片。时间不足,则石蜡不易浸透。浸蜡的温度也不宜过高,时间长短也应加以控制。总之,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对于切片质量都有一定影响,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过度,组织块变硬变脆,因此对于小块组织或小动物标本应注意时间。但若时间不够,组织块硬化不够,也不利于切片和染色,因此,应注意各具体环节的操作,并注意保证各种试剂的质量。

(3)切片切片刀要求锋利且无缺口,切片自行卷起多由切片刀不锋利所致,切片刀有缺口时,易造成切片断裂破碎和不完整。骨组织切片时,用重型刀较好。全钢刀或单面钨刀也适合石蜡或火棉胶包埋的骨组织。

(4)切片刀和切片机切片刀放置的倾角以20-30℃为好。倾角过大切片上卷,不能连在一起。过小则切片皱起。应注意维护切片机,防止因螺丝松动产生震动,切片时会造成切片厚薄不均。遇硬化过度的肝、脑、脾等组织时,应轻轻切削,防止由于震动产生空洞现象。(5)特殊要求切片的制作 石蜡切片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制片过程中要经过酒精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处理,因此很易造成组织内抗原性的丧失,在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而有人采用冷冻干燥包埋法,即将新鲜组织低温速冻,利用冷冻干燥机在真空和低温条件下除去组织内的水分,然后用甲醛蒸汽固定干燥后的组织,而后在进行浸蜡、包埋和切片。此法可保存组织内的可溶性物质,防止蛋白质变性和酶的失活,减少抗原的丢失。用于免疫荧光标记、免疫酶标记和放射自显影。

(二)冰冻切片法

冰冻切片在组织学技术中应用广泛,对临床快速病理诊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因冰冻切片制作时不经各级酒精的脱水,二甲苯的透明等过程,因此对脂肪和类脂的保存较好,在进行脂肪染色和神经组织髓鞘的染色常用。冰冻切片多用于新鲜组织,甲醛固定的组织和低温冰箱冷藏的组织块等。组织不经任何包埋剂而直接放在制冷台上冷却后进行切片。

1.恒冷箱切片 将组织块在恒冷箱的切片机上切片。恒冷箱切片机的种类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用。一般调节温度为-25℃左右。箱内温度下降后,打开观察窗,将组织固着器放置到速冻台上,先放少量OCT或羧甲基纤维素,待冻结后将组织块放上,并在其周围加适量包埋剂,将组织块包埋。组织冻结后,将组织固着器装到切片机上,调整组织的切面与刀刃平行并贴近刀刃,将厚度调至适当位置后,关闭观察窗。初步修出组织切面后,放下抗卷板,开始切片。切出切片用载玻片贴附后,进行吹干或固定。这种切片用于科研和教学的连续切片,效果较好。在切片前,应预先启动进行预冷,同时准备多个冷却台,用于多块组织切片。

2.半导体制冷冰冻切片法 组织块放置在半导体制冷台上,加少许蒸馏水,调好切片的厚度。接通循环流水后,再接通电源,而且在使用的全过程中流水不能中断,关闭电路后,才能停水。还应注意电源正负极不能接反,用整流电源控制温度。冰冻组织周围的水不宜过多,用手检查组织块的硬度,当可切成厚薄一致的切片时,即可切片。切片用毛笔展平后,立即用载玻片贴附,待切片刚要融化时,即刻入固定液内固定1min。已固定的组织切片,收集于清水中。根据目的进行染色。暂时不染色的切片,用载玻片吸附。

3.甲醇制冷器 制冷箱为附有带导管的制冷台和制冷刀的甲醇循环装置,其冷却速度较快,属开放式,做一般常规冰冻切片用。

4.二氧化碳冰冻法 将组织块用蒸馏水洗后,放在冰冻切片机的冷冻台上,加蒸馏水少许。打开冷冻台的二氧化碳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喷出,待组织出现冷霜时,关闭二氧化碳,即可切片。组织冷冻过硬易碎,若冷冻不够,组织块硬度不足,切片呈粥糜状,无法成片,应用间歇冷却法继续冷却。硬度一般在刚开始解冻时最适合,应迅速切片。

5.冰冻切片粘片法冰冻切片粘片法基本按石蜡切片的粘片处理,但烤片温度不宜超过40℃。烤干后立即取出,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则切片易碎。烤干后用70%酒精和自来水略洗后即可染色。

九、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简称HE染色方法,是生物学和医学的细胞与组织学最广泛应用的染色方法。在病理学实验室中称为常规染色方法。病理细胞和组织学的诊断,教学和研究都是用HE染色方法观察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因此病理学工作者必需学习和掌握这种染色方法。

(一)HE染色的基本原理

1.细胞核染色的原理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NA),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精硷性染料以离子键或氢键结合而染色。苏木精在碱性染料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2.细胞浆染色的原理

细胞浆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染液中加入醋酸使胞浆带正电荷(阳离子),就可被带负电荷(阴离子)的染料染色。伊红Y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阳离子)结合而使细胞浆染色,细胞浆、红细胞、肌肉、结缔组织、嗜伊红颗粒等被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粉红色,与蓝色的细胞核形成鲜明的对比。伊红是细胞浆的良好染料。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染色自动仪器的出现,许多实验室已用全自动染色机代替人工染色。

(二)人工操作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

1.染色步骤 二甲苯I脱蜡10min.二甲苯II脱蜡5min。

无水乙醇洗去二甲苯1min×2次。

95%酒精1min。

90%酒精1min。

85%酒精1min。自来水洗2min。

苏木精染色1min至5min。自来水洗1min。

1%盐酸酒精分化20s。自来水洗1min。

稀氨水(1%)反蓝30s。自来水洗或蒸馏水洗1min。伊红染色20s至5min。自来水洗30s。

85%酒精脱水20s。

90%酒精30s。

95%I酒精1min。

95%II酒精1min。无水乙醇I 2min。无水乙醇II 2min。二甲苯I 2min。二甲苯II 2min。二甲苯III 2min。

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封片。

2.染色结果

细胞核呈蓝色,细胞浆、肌肉、结缔组织、红细胞和嗜伊红颗粒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钙盐和各种微生物也可染成蓝色或紫蓝色。

(三)自动染色机苏木精伊红染色程序

1.二甲苯I 10min。

2.二甲苯II 10min。

3.无水乙醇1min。

4.无水乙醇1min。

5.95%酒精I 1min。

6.95%酒精II 1min。

7.90%酒精I 1min。

8.80%酒精1min。

9.自来水洗1min。

10.苏木精染色1至5min。

11.自来水洗1min。

12.1%盐酸酒精分化30s。

13.自来水洗5min。

14.伊红染色30s至5min。

15.自来水洗30s。

16.85%酒精20s。

17.90%酒精30s。

18.95%酒精1min。

19.95%酒精1min。

20.无水乙醇I 2min。

21.无水乙醇II 2min。

22.二甲苯I 2min。

23.二甲苯II 2min。

24.二甲苯III 2min。

25.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封片。

(四)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

1.恒冷箱冰冻切片,粘贴在载玻片上,用95%酒精95ml和冰醋酸5ml的混合固定液固定1min。自来水洗。

2.苏木精染色1~2min。

3.自来水洗30s。

4.1%盐酸酒精分化20s。

5.自来水洗20s。

6.稀氨水30s。

7.自来水洗20s。

8.伊红染色20s~1min。

9.自来水洗10s。

10.85%酒精20s。

11.90%酒精30s。

12.95%酒精1min。

13.无水乙醇I 1min。

14.无水乙醇II 2min。

15.二甲苯I 1min。

16.二甲苯II 2min。

17.二甲苯III 2min。

18.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封片。

(五)染色液的配制

1.苏木精(素)

苏木精是一种纯天然染料,是从苏木素树提炼出来的,苏木树主产墨西哥的坎偑切,苏木精的染色性能差,经过一百多年精心加工配制,现用的苏木精配方,染色性能好,保持时间长,是世界上唯一的常规细胞核染料,2.苏木精的配制

苏木精的配方很多,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Harris配方最常用。(1)Harris苏木精的配制 苏木精1g 硫酸铝钾15g 无水乙醇10ml 蒸馏水200ml

先用蒸馏水加热溶解硫酸铝钾,用无水乙醇溶解苏木精再倒入已溶解的硫酸铝钾蒸馏水中,煮沸1min后,稍冷却,慢慢加入红色氧化汞0.5g,继续加热至染液变为紫红色,用纱布盖瓶口,用前滤纸过滤后每100ml加冰醋酸5ml。(2)Mayer苏木精改良配法

A液 苏木精2g

无水乙醇40ml

B液

硫酸铝钾100g 蒸馏水600ml

稍加热使硫酸铝钾在水中溶解,将苏木精溶于酒精中,再将A液与B液混合煮沸2min。用蒸馏水补足600ml,加入400mg碘酸钠充分混匀,苏木精染液呈紫红色。(3)Gill改良苏木精染液的配制 苏木精2g

无水乙醇250ml 硫酸铝钾17g 蒸馏水750ml 碘酸钠0.2g 冰醋酸20ml

先将苏木精溶于无水乙醇,再将硫酸铝钾溶于蒸馏水中。两液溶解后将其混合,加入碘酸钠待苏木精氧化成紫红色,再加入冰醋酸。

3.伊红溶液的配制(1)水溶性伊红 伊红Y0.5-1g 蒸馏水100ml

先将水溶性伊红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将伊红搅起泡沫后过滤,每100ml加冰醋酸1滴。(2)乙醇性伊红液的配制 伊红Y 0.5~1g

90%酒精100ml

先将伊红溶于酒精中,用玻璃棒研碎溶解后,每100ml加冰醋酸1滴。用乙醇性伊红液染细胞浆后不可经水洗直接用85%酒精脱水。

4.盐酸酒精分化液的配制 浓盐酸0.5~1ml

75%酒精99ml

此液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延长或更换液体,新液分化时间要短。

5.染色中注意事项(1)脱蜡 石蜡切片必需经过脱蜡后才能染色,脱蜡前切片要经烘烤,这样使组织与玻璃片粘贴牢固。组织切片脱蜡应彻底,脱蜡好坏主要取决于二甲苯的温度和时间,所有的时间都是指新的二甲苯在室温25℃以下时,如果二甲苯是用过一段时间,切片又比较厚,室温低应增加脱蜡时间,脱蜡不净是影响染色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2)染色

石蜡切片经水洗后放入Harris苏木精染色,一般情况下在新配的苏木精溶液中只需要染1min左右,应根据染片的多少,逐步把染色时间延长。苏木精染色后,不宜在水中和盐酸酒精停留过长,切片分化程度应在镜下观察,分化过度,应水洗后重新在苏木精中染色,再水洗分化和使切片在自来水或稀氨水中充分变蓝。

新配的伊红染色快,切片染色不宜过长,应根据染切片的多少逐步延长染色时间,切片经伊红染后,水洗时间要短。(3)脱水

切片经过染色后,通过各级酒精脱水,首先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低浓度酒精对伊红有分化作用,切片经过低浓度时间要短,向高浓度时逐步延长脱水时间;脱水不彻底,使切片发雾,在显微镜下组织结构模糊不清。(4)透明与封片

病理学实验切片考试图 第8篇

数字切片 (Digital Slides) , 又称为虚拟切片, 系经全自动显微镜扫描及相关软件系统对传统玻璃切片进行扫描和无缝拼接而生成, 包含了传统玻璃切片的一切信息。数字切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效率, 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

1 玻璃切片的局限性

在以往病理学实验教学中, 学生需要使用显微镜对传统玻璃切片进行观察, 而传统玻璃切片在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观察玻璃切片需要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才能进行, 所以学生的学习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玻璃切片制作数量巨大, 但不能保证每一张切片的质量, 存在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可能性;玻璃切片经反复使用及长期保存易破损或褪色。所以, 玻璃切片在实际使用中有一定的缺陷, 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且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 数字切片的制作

数字切片是利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将玻璃切片数字化而生成的完整切片。制作数字切片的基本过程如下:

首先, 在低倍物镜下使用全自动显微镜对玻璃切片进行扫描逐幅采集图像, 显微扫描平台将自动按照切片的X/Y轴方向进行扫描和移动并在Z轴方向进行自动聚焦而得到图像。在低倍物镜对整张切片进行图像采集完成后, 在高倍物镜下进一步扫描采集高分辨数字图像。然后由图像压缩和存储软件系统将扫描系统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自动化无缝拼接, 最终生成整张全视野的数字化切片 (Whole Slide Image, WSI) 。

3 数字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切片包含玻璃切片的全部信息, 并且仅需用电脑鼠标选择切片任意位置即可实现无极变倍连续缩放浏览。数字切片还可在切片全景导航下进行不同倍数的观察, 这样高倍镜下的图像与低倍镜下的位置形成良好对应, 弥补了玻璃切片“肉眼看不见、镜下看不全”的缺陷 (数字切片与玻璃切片的比较见表1) 。数字切片的应用提高了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3.1 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

在以往的实验课备课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显微镜多媒体教学系统来展示显微镜下切片的病变特征。这样的展示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不能够对切片进行全面的、动态的、清晰的观察。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显微镜的调节还会占用一定的时间。数字切片的应用减少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工作, 仅需使用图片浏览软件进行观察并且方便于病变特征提前定位和标注及集体备课, 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

3.2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病理学实验课中数字切片的使用, 使学生不但可以对照病理学图谱观察切片中典型的病变特征, 还可以全视野浏览, 进而更好地掌握病变特征。在对病理学切片的观察中, 学生还可以结合组织学数字切片进行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比较, 在对照中找寻病变组织的特征。同时, 数字切片的应用还使得师生之间及学生分组讨论更容易开展;数字切片的使用突破了玻璃切片的时空及设备限制, 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在线学习等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复习等。

3.3 改进了学生的考试方式

使用玻璃切片进行病理学实验考试存在考核内容单一、受偶然因素影响、考试过程复杂等缺点。使用数字切片则可对考试内容进行标准化设置, 减少了考试中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为考生提供公正的平台。

总之, 数字切片的应用促进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的革新。数字切片在教学培训、远程教育、远程会诊、切片存档、病理读片等方面还有着广泛的应用[2,3], 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病理学实验课乃至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进。

参考文献

[1]何琼琼, 周建华, 文继舫, 等.强化病理学实验教学, 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 9 (3) :282-283.

[2]危晓莉, 姚根有, 周韧, 等.虚拟显微镜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 32 (7) :847-849.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