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胶囊范文(精选8篇)
奥硝唑胶囊 第1篇
关键词:奥硝唑,桂枝茯苓胶囊,慢性盆腔炎,疗效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病发的慢性炎症, 多由于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患者体质差病情迁移所致[1]。其发病部位并不局限, 可同时累积几个部位, 最容易遭殃的是输卵管及卵巢。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 并且痛感定位不准确, 并伴有白带增多、月经量大、不孕、失眠、精神不振等[2], 该病常反复发作,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现本文就奥硝唑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做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6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 (乐杰主编) [3],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肾肝并发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盆腔肿瘤、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他妇科盆腔疾病者;不愿参加此次调查者。60例患者, 年龄19~51岁, 平均年龄 (36.4±9.7) 岁, 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病程 (3.0±1.4) 年。其中一侧腹痛19例, 双侧腹痛16例, 肛门坠胀6例, 腰骶酸痛15例, 不孕4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 例, 实验组 (30例) ,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疼痛部位等没有统计学差异, 可参与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妥苏, 国药准字H20060634,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在每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应用, 1次/天, 5d为一疗程, 连续应用3个疗程。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第6d应用桂枝茯苓胶囊 (国药准字Z10950005,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成分:桂枝、茯苓、桃仁、白芍、牡丹皮, 每次3粒, 3次/天, 共服用20d。连续应用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卫生部2002年版) 制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盆腔无包块、积液, B超检视子宫附件正常[4], 输卵管通畅。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盆腔无包块、积液, B超检视子宫附件基本正常, 输卵管通畅。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盆腔包块减小, B超检视子宫附件炎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盆腔包块、积液无改善, B超检视子宫附件炎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应用SPSS16.0进行分析, 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经治疗后, 实验组痊愈17例 (56.67%) , 显效26.67%, 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痊愈13例 (43.33%) , 显效7例 (23.33%) , 总有效率为83.33%。详细数据见表1。
2.2 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出现3例腹泻、胃脘疼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 对照组出现6例胃肠道刺激及头痛、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结缔组织增生, 形成粘连, 造成分泌物聚集。其病因主要有妇科手术后感染、产后或流产后感染、经期卫生不注意、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性病的干扰。该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常会导致宫外孕、卵巢功能受损、夫妻生活不和谐, 严重者可导致不孕。且病程数月到数年, 期间反复发作, 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中医辩证认为, 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腰痛”、“带下”、“癥瘕”范畴, 是由于湿热之邪未清、郁积胞宫致气血失和, 冲任受损。其病机以血瘀为主, 湿热、气滞、寒湿之邪入侵而致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且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 故在治法上均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线, 并根据其具体临床症状加以清热解毒[5], 行气止痛, 温经散寒, 对症用药。桂枝茯苓胶囊中以桂枝为君药, 温经通脉、化瘀导滞, 以桃仁活血化瘀、牡丹皮凉血解毒散瘀为臣药, 芍药养血和血为佐药, 茯苓健脾益气、渗水利湿为使药, 诸药合用, 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症块之功效[6]。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桂枝茯苓胶囊具有调节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对中枢及外周行疼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双向调节子宫平滑肌;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7]。
临床认为, 除清除盆腔淤血, 应用中药活血化瘀, 消炎抗菌也是治疗的重要方面, 因此本次研究中应用了奥硝唑。奥硝唑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迪氏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微弱拟杆菌、真杆菌、幽门螺杆菌、梭杆菌等敏感厌氧菌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
结果显示,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奥硝唑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的患者, 痊愈17例 (56.67%) , 显效26.67%, 总有效率为93.33%, 出现3例腹泻、胃脘疼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单纯应用奥硝唑的患者痊愈13例 (43.33%) , 显效7例 (23.33%) , 总有效率为83.33%, 出现6例胃肠道刺激及头痛、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
另外,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生活干预,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自信、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等方法, 可以进一步增强机体患者免疫力, 增加痊愈的可能。
总而言之, 应用奥硝唑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 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且有效的避免现在治疗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的久治不愈、滥用抗生素、治疗不规范等缺陷。
参考文献
[1]陈丽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50例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32 (6) :153-154.
[2]周抒.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5) :111-112.
[3]马倩.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J].中国药业, 2011, 20 (10) :70.
[4]高桂卿, 崔娟.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130例[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 34 (8) :732-733.
[5]蒋艳丽, 魏东艳, 蔡振吉, 等.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 :167.
[6]张彦霞.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194例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4 (9) :139-140.
奥硝唑配伍禁忌文献分析 第2篇
【关键词】奥硝唑;配伍禁忌;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R9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102-01
Abstract:
Keywords:
奥硝唑属于一种硝基咪唑类衍生物,该药物在厌氧菌感染所导致的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奥硝唑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一些对于奥硝唑配伍使用药物反应的报道[1]。本次研究就对奥硝唑配伍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本研究以2001年至2013年间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公开发表的关于奥硝唑配伍研究的文献为基础,以配伍和奥硝唑作为关键词,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共找到145篇文献,其中135篇为有效资料。按照所述内容的不同,将文献资料划分为下述几个类型:66篇关于奥硝唑与其他配伍应用禁忌的报道;4篇关于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对照性研究资料;5篇关于奥硝唑的调查性文献综述;60篇关于奥硝唑与其他药物稳定配伍的报道。
12方法对奥硝唑的溶媒、剂量以及配伍药物的溶媒、剂量等进行准确记录,及时发现和记录配伍用药后药物的性状、颜色和反应时间等信息,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计算。
2结果
21配伍药物情况在笔者所查阅的各种文献资料中,涉及6大种类抗生素与奥硝唑的配伍使用研究,共20多个品种,其中,临床常用药剂为29种,主要包括:头孢唑肟、头孢哌酮钠、头孢匹胺、头孢替唑、头孢替安、头孢地嗪、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类;萘夫西林、呋布西林、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氟氯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钠等青霉素类;氟罗沙星、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氨曲南等β内酰胺类;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他巴唑钠等含β内酰胺酶的复方制剂;夫西地酸等其他药物。其中,共有56例奥硝唑与抗生素配伍使用的患者出现了配伍反应现象,且发生率最高的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分别高达18例和19例,喹诺酮类2例,β内酰胺类3例,含β内酰胺酶的复方制剂5例,其他类药物8例。
22配伍反应现象的发生情况奥硝唑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药物配伍反应包括下述两种类型:第一,溶液颜色从最初的无色透明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是淡粉色。主要药物类型包括:阿魏酸钠等中药注射剂;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消化系统药物;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等含β内酰胺酶的复方制剂;头孢唑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曲南等β内酰胺类。第二,出现结晶、沉淀、絮状物或是白色浑浊物体。主要药物类型包括:炎琥宁、灯盏花等中药注射剂;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等呼吸系统药物;呋塞米等泌尿系统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消化系统药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他巴唑钠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头孢唑肟、头孢哌酮钠、头孢匹胺、头孢替唑、头孢替安、头孢地秦等头孢菌素类;萘夫西林、呋布西林、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氟氯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钠等青霉素类;氟罗沙星、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氨曲南等β内酰胺类;夫西地酸等其他类抗生素。
3讨论
奥硝唑的化学表达式为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包括注射液、粉针和水针几种剂型。受到结构因素的影响,奥硝唑注射液通常为酸性,其PH值一般在30至35之间,在提高其PH值后,奥硝唑注射液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其通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2]。
由本次分析研究结果可知,奥硝唑配伍治疗产生配伍反映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芳香硝基反应。奥硝唑为硝基咪唑结构,属于一种芳香性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其溶液通常会呈现为紫红色,这种颜色反映过程被称为芳香性硝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第二,部分中药注射剂。因为奥硝唑自身的成分较为复杂,因而在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某些特殊成分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现象。第三,盐析现象。不饱和脂肪氨基酸是多烯磷脂酰胆碱的主要成分,一旦其余电解质较强的溶媒药物相互作用,则必然会发生盐析现象,对乳剂产生破坏作用,导致脂肪凝聚,并形成白色沉淀[3]。第四,氧化还原反应。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均属于亚磺酰基苯并咪唑结构类药物,且通常为弱碱性,其性质容易受到温度、金属离子、光线和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五,游离单体。部分药物属于强碱弱酸盐类物质,包括阿洛西林钠和美洛西林钠等等,一旦其游离出药物单体,则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浑浊现象。
综上所述,奥硝唑是一种临床应用率较高的抗生素类药物,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发生配伍反应的危险,因而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对药物配伍反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密切观察,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参考文献
[1]彭绍贤,刘丛海.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变化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01):73-74.
[2]王锐霞,杨柳,王雪.阿洛西林钠与3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04):33.
[3]阮贤妹,刘云春.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35):148.
奥硝唑胶囊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 年龄20~46 (33.5±4.2) 岁;未产妇16例, 经产妇84例;阴道清洁度Ⅲ度76例, 阴道清洁度Ⅳ度24例。诊断标准: (1) 阴道内分泌物增多, 稀薄乳状且有异味; (2) 阴道分泌物中加入10%KOH产生鱼腥味, 即胺味, 为胺试验结果阳性; (3) 阴道p H>4.5; (4) 将阴道分泌物做成阴道涂片镜检或革兰阳性分泌物染色检查分泌物细菌可见线索细胞。符合上述指标中的第4项及其他任意2项即可诊断为BV。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者, 血液疾病及糖尿病等其他内科疾病者;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及月经期妇女;排除患有其他阴道炎性反应者[2]。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奥硝唑胶囊0.5g口服, 每天2次, 6d为1个疗程。另外, 每晚睡前清洁外阴后, 塞入阴道后穹窿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l粒 (每粒含硝夫太尔500mg, 制霉素20万U) , 连用6d。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药物并禁止性生活。用药1个疗程后5~7d进行复查。治疗后观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比较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外阴阴道的红肿、充血及瘙痒症状均消失, 阴道分泌物中性状恢复正常, p H<4.5, 实验室检查转阴;显效:外阴阴道的红肿、充血及瘙痒症状基本消失, 阴道分泌物中性状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转阴;好转:外阴阴道的红肿、充血及瘙痒症状改善, 阴道分泌物中性状未完全恢复正常, 或实验室检查未转阴;无效:用药后病情及实验室指标不改善或加重者。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复发为治愈后1~2个月内症状、体征重现[3]。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83例 (83%) , 显效10例 (10%) , 好转3例 (3%) , 无效4例 (4%) , 总有效率为96%。随访发现复发6例, 复发率为6%。出现头晕5例 (5%) , 恶心症状4例 (4%) 。未影响用药, 均能耐受, 停药后均自行缓解。
3 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以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及支原体等引起的混合感染。病原体感染是导致女性BV的常见原因, 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BV还可由阴道塞、纱布等遗留在阴道内, 导致女性阴道受伤, 引起炎性反应。还可由于慢性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等其他疾病引起, 如不及时治疗, 就可能会导致BV。治疗原则为保护乳酸杆菌, 抑制厌氧菌。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如西药、中药治疗或中西药联合治疗。可通过服用抗生素、使用外阴洗液等方法治疗。过去一直使用甲硝唑防治。但奥硝唑抗感染优势更为明显[4]。奥硝唑为第3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 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和毛滴虫细胞等的DNA, 阻止转录复制或破坏螺旋结构而导致致病菌死亡。奥硝唑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4h高于甲硝唑的8.4h, 药效持续时间长, 可减少患者服药次数, 使用方便;在抗厌氧菌感染方面, 奥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小于甲硝唑;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具有起效快、时程长、抗厌氧菌谱广、抗菌力强、治愈率高等特点。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是一种广谱活性的呋喃衍生物, 改变病原体呋喃核侧链, 高效广谱, 对加德纳菌活性更高, 是目前治疗BV较理想的药物[5]。
本结果显示, 总有效率高达96%, 复发率为6%。虽然9例出现不良反应, 但未影响用药, 均能耐受, 停药后均自行缓解。表明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BV疗效较好, 复发率低, 不良反应轻微,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 给予奥硝唑口服治疗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83例 (83%) , 显效10例 (10%) , 好转3例 (3%) , 无效4例 (4%) , 总有效率为96%。随访发现复发6例, 复发率为6%。出现头晕5例 (5%) , 恶心症状4例 (4%) 。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较好, 复发率低,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奥硝唑,细菌性阴道炎
参考文献
[1] 梁秀丽, 程珊.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5) :2266-2267.
[2] 张心红, 刘新凤.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 2008, 28 (11) :30-31.
[3] 顾云芝, 吴萍, 何迎.奥硝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3) :95-96.
[4] 袁静.奥硝唑与定君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84例疗效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 (1) :59-61.
奥硝唑胶囊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BV患者200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年龄21~48 (34.5±3.6) 岁;初产妇11例, 经产妇89例;阴道清洁度Ⅲ度78例, 阴道清洁度Ⅳ度22例。对照组年龄22~46 (34.1±3.8) 岁;初产妇15例, 经产妇85例;阴道清洁度Ⅲ度80例, 阴道清洁度Ⅳ度20例。2组患者年龄, 感染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阴道内分泌物增多, 稀薄乳状且有异味。 (2) 阴道p H>4.5。 (3) 阴道分泌物中加入10%KOH产生鱼腥味, 即胺味, 胺试验结果为阳性。 (4) 将阴道分泌物做成阴道涂片镜检或革兰阳性分泌物染色检查分泌物细菌可见线索细胞。符合上述指标中的第4项及其他任意2项即可诊断为BV。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 血液疾病及糖尿病等其他内科疾病者;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及月经期妇女;排除患有其他阴道炎性反应者[2]。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硝唑胶囊0.5g口服, 每天2次, 6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每晚睡前清洁外阴后, 塞入阴道后穹窿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1粒 (每粒含硝夫太尔500mg, 制霉素20万U) , 连用6d。治疗期间2组均禁用其他药物并禁止性生活。用药1个疗程后5~7d进行复查。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BV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比较2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外阴阴道的红肿、充血及瘙痒症状均消失, 阴道分泌物性状恢复正常, p H<4.5, 实验室检查未见线索细胞;显效:外阴阴道的红肿、充血及瘙痒症状明显改善, 阴道分泌物性状明显改善, 实验室检查转阴未见线索细胞;有效:外阴阴道的红肿、充血及瘙痒症状改善, 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善, 实验室检查见线索细胞;无效:用药疗程结束后72 h病情无好转, p H>4.5, 实验室见线索细胞。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复发为治愈后1~2个月内症状、体征重现[3]。
1.6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复发情况
治疗组复发8例, 对照组复发21例。治疗组复发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头晕5例 (5%) , 恶心症状4例 (4%) 。对照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头晕4例 (4%) , 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6例 (6%) 。2组均未影响用药, 均可耐受, 停药后均自动缓解。
3 讨论
BV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 病原体感染是导致女性BV的常见原因, 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BV还可由于阴道塞、纱布等遗留在阴道内, 导致女性阴道受伤, 引起炎性反应。还可由于慢性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等其他疾病引起, 如不及时治疗, 就可能会导致BV。治疗原则为保护乳酸杆菌, 抑制厌氧菌。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药物治疗, 如西药、中药治疗或中西药联合治疗。可通过服用抗生素、使用外阴洗液等方法治疗。奥硝唑是新型抗厌氧菌药物, 属第3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 起效快、时程长、抗厌氧菌谱广、抗菌力强、治愈率高。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是一种广谱活性的呋喃衍生物, 改变病原体呋喃核侧链, 高效广谱, 对加德纳菌活性更高, 是目前治疗BV较理想的药物[4]。
本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BV疗效较好, 优于单用奥硝唑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联合奥硝唑口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 (BV)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B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另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 并比较2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联合奥硝唑口服治疗BV疗效较好, 优于单用奥硝唑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奥硝唑,阴道炎, 细菌性
参考文献
[1] 陈娅娟.奥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炎50例[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7) :538-539.
[2] 安清敏.奥硝唑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160例疗效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 25 (5) :579-580.
[3] 何娅.100例硝呋太尔阴道软胶囊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4) :108-109.
奥硝唑胶囊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女性, 已婚或未婚而有性生活史, 年龄18岁~65岁;非月经期;外阴瘙痒或有稀薄的泡沫状白带等;阴道分泌物悬滴法见滴虫, 符合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标准[1], 需抗滴虫治疗;1周内禁性生活;试验前1周内未使用其他抗滴虫药及阴道清洁剂, 阴道分泌物悬滴法见滴虫;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2) 严重全身感染患者; (3) 有对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史者; (4)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5) 近1周内服用过其他抗滴虫药和使用过阴道清洁剂者。2组间年龄及病情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
治疗组口服塞克硝唑分散片 (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商品名:明捷, 0.25 g/片, 批号:20061201) 1 g, 1次/d, 疗程5 d.对照组口服奥硝唑片 (西安博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商品名:潇然, 250 mg/片, 批号:20070301) 500 mg, 2次/d, 连用5 d.所有患者的性伴侣均同时服药治疗, 且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1.3 观察项目
1.3.1 用药前
签署知情同意书, 询问病史, 了解伴随疾病 (既往或目前所患其他疾病) 及伴随治疗用药情况, 评价用药前临床症状、体征 (包括外阴瘙痒、尿路刺激症状、白带性状、白带气味、白带量、阴道充血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ALT、AST、TBiL、BUN、Cr) 检查、尿妊娠试验、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 (悬滴法) 。
1.3.2 用药后
观察不良反应, 评价停药后3 d~5 d的临床症状、体征 (包括外阴瘙痒、尿路刺激症状、白带性状、白带气味、白带量、阴道充血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停药后第3~5天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ALT、AST、TBiL、BUN、Cr) 检查,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 (悬滴法) 。
1.3.3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1) 外阴瘙痒:0分=无;1分=有轻微外阴瘙痒;2分=有明显外阴瘙痒, 外阴有抓痕, 有明显痛感; (2) 尿路刺激症状:0分=无;1分=有轻微尿路刺激症状;2分=有明显尿路刺激症状; (3) 白带性状:0分=正常;1分=灰色或灰白色泡沫状;2分=脓性白带, 黄绿色泡沫状; (4) 白带气味:0分=无臭味;1分=有轻微腥臭味;2分=有较重鱼腥臭味; (5) 白带量:0分=正常;1分=较多;2分=过多; (6) 阴道充血:0分=阴道壁无红肿充血;1分=阴道壁轻微红肿充血;2分=阴道壁明显红肿充血, 斑点状黏膜下出血点。
1.3.4 病原学检查评分标准
(1) 滴虫数以四级记录, -:未发现滴虫;+:<5个/HP;++:5~10个/HP;+++:>10个/HP。 (2) 滴虫活力:0=无活力;1=活力较弱;2=活力较好。
1.3.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同时白带显微镜检滴虫转阴; (2)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完全消失, 但总积分降低率≥75%, 同时白带显微镜检滴虫转阴或滴虫数明显减少 (降低2个级别) , 无活力; (3) 进步: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降低率50%~74%;或白带显微镜检滴虫数略减少 (降低1个级别) , 活力较弱; (4)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降低率<50%;或白带显微镜检滴虫数无减少或增多, 活力正常。痊愈+显效为有效, 并据此计算有效率。
1.4 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理及记录
对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记录其出现的时间、症状、程度、持续时间、处理措施、转归等, 并评价其与试验的相关性, 详细记录。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 立即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及时停止试验。详细记录停止时间、不良反应及相关症状、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处理经过及转归, 并上报。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用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评价见表1.
2 组滴虫性阴道炎受试者用药后白带性状、白带量、白带气味、外阴瘙痒、尿路刺激症状、阴道充血评分与用药前比较结果表明, 用药后塞克硝唑分散片组痊愈率和有效率 (痊愈+显效) 分别为61%和94%;奥硝唑片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和94%, 2组之间比较χ2=0.148,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塞克硝唑分散片组滴虫清除率为98%;奥硝唑片组滴虫清除率为96%, 2组比较χ2=0.243,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例病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总积分平均下降5.51分和5.61分, 总积分降低率分别为91.40%和89.65%, 用药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显示塞克硝唑片和奥硝唑片均能有效控制滴虫阴道炎症状、体征,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滴虫性阴道炎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发病率为10%~25%[2].临床上传统的治疗药物是甲硝唑, 但因长期大量应用甲硝唑, 使耐药率逐年提高[3], 且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患者难以耐受而使许多患者不得不中途停药。
塞克硝唑分散片是1980年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发的5-硝基咪唑类化合物, 与甲硝唑、替硝唑及奥硝唑具有相同的抗厌氧菌和抗寄生虫谱。与同类其他药物相比, 塞克硝唑口服后吸收迅速, 消除半衰期 (T1/2) 长, 达17 h~29 h, 通常单次服药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且不良反应轻微, 患者耐受性良好。将其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并与奥硝唑片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发现塞克硝唑分散片具有以下优点: (1) 白带异常、尿道刺激征、外阴及阴道充血等症状, 在用药3 d内即明显改善, 尤其黄色白带改善明显, 第5天临床症状消失; (2) 不良反应轻微, 未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未经处理停药后症状均消失; (3)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等指标无异常变化。有研究表明[4]:奥硝唑片体外抗革兰阴性厌氧菌的效果与塞克硝唑分散片相似, 但抗革兰阳性厌氧菌的作用弱于塞克硝唑分散片。本研究结果显示:奥硝唑片的显效率虽不如塞克硝唑分散片 (P<0.05) , 但两者抗滴虫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上述研究表明:塞克硝唑分散片和奥硝唑片均能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起效快, 疗程短, 疗效满意, 不良反应少, 均可作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药物。
摘要:目的观察塞克硝唑分散片与奥硝唑片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滴虫阴道炎患者144例, 随机分为塞克硝唑分散片组与奥硝唑片组各72例。治疗组采用塞克硝唑分散片口服, 对照组采用奥硝唑片口服, 疗程均为7d.结果用药后塞克硝唑分散片组痊愈率和有效率 (痊愈+显效) 分别为61%和94%;奥硝唑片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和94%, 2组之间比较χ2=0.148,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例病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塞克硝唑分散片和奥硝唑片均能有效控制滴虫性阴道炎, 均可作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塞克硝唑分散片,奥硝唑片,阴道炎,滴虫性,疗效差异
参考文献
[1]汤希伟, 侍庆.妇产科疾病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71-172.
[2]蔡咏梅, 杨佩磊.定菌生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05, 17 (5) :93-94.
[3]张岩.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8 (3) :276-277.
奥硝唑胶囊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80例, 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奥硝唑组和甲硝唑组。纳入标准:年满18周岁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临床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镜检下找到滴虫;近一周内未服用其他抗滴虫药物及使用阴道清洁剂。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严重全身感染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近一周内有服用其他抗滴虫药物或使用阴道清洁剂者;有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史者。奥硝唑组40例, 年龄21~59岁, 平均 (33.1±3.4) 岁;甲硝唑组40例, 年龄21~60岁, 平均 (34.8±4.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奥硝唑组口服奥硝唑片 (西安博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规格0.25g/片, 2次/d, 2片/次, 6d为1个疗程;甲硝唑组口服甲硝唑片 (湖北华中制药厂) , 规格0.2g/片, 3次/d, 1片/次, 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 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治愈:原有脓性或泡沫样白带消失, 无尿频、尿痛、外阴瘙痒等症状, 外阴、阴道黏膜无充血, 镜检无滴虫;显效:白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尿频、尿痛、外阴瘙痒等症状明显好转, 外阴无充血, 镜检滴虫数减少超过50%, 无活力;有效:白带较治疗前略减少, 尿频、尿痛及外阴瘙痒症状略减轻, 体检外阴无充血、阴道黏膜充血, 镜检滴虫数减少低于50%, 活动弱;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滴虫数及活力无改变。总有效率 (%) =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头晕、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奥硝唑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硝唑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奥硝唑组发生胃肠道反应6例, 头晕2例, 皮疹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甲硝唑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21例, 头晕5例, 皮疹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本病发病率较高, 且可形成盆腔炎和造成不孕不育, 给众多成年女性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 也引起广大妇产科医生的重视[4]。女性月经前后, 阴道p H值发生变化, 月经后接近中性, 故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襞中的滴虫于月经前后常得以繁殖, 引起炎症发作。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 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分泌物的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分泌物呈脓性是因为分泌物中含白细胞, 若合并其他感染则呈黄绿色、泡沫状, 有臭味是因为滴虫无氧降解糖类而产生腐臭气体。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是感染的阴道毛滴虫消耗了阴道内的糖原, 破坏了阴道的自净防御功能, 促进了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引起炎症发作。甲硝唑是常用的一种抗厌氧菌药及抗滴虫药, 具有广谱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对原虫也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绞痛等, 也可引起神经症状, 如头痛、眩晕、偶感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 大剂量甚至可导致抽搐, 少数病例会发生荨麻疹、潮红、瘙痒、膀胱炎、排尿困难、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等。虽然上述不良反应一般不影响治疗或停药后能自行恢复, 但患者往往会由于不能坚持而停药, 导致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不佳。奥硝唑是新一代的抗厌氧菌药及抗滴虫药, 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 其发挥抗微生物作用的主要机制可能为通过其分子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与微生物细胞DNA发生相互作用, 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 从而导致其死亡。奥硝唑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其用药期间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度胃部不适、恶心、口腔异味、头晕、困倦、皮疹、白细胞计数减少等, 但发生率较低, 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较好。
本研究通过比较奥硝唑与甲硝唑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临床疗效可以看出, 奥硝唑组总有效率为97.5%, 甲硝唑组总有效率为85.0%, 说明奥硝唑较甲硝唑在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上更加确切;奥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 甲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5%, 说明甲硝唑虽有一定的抗厌氧菌及抗滴虫作用, 但本身的耐受性较差, 易引起不良反应, 而奥硝唑在抗厌氧菌及抗滴虫的同时,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安全性更好。有学者研究发现, 奥硝唑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硝唑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硝唑组, 说明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确切,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患者耐受性好[5]。也有学者研究发现, 奥硝唑栓和甲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0.3%、98.4%和57.6%、97.0%, 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及5.0%, 说明奥硝唑栓治疗厌氧菌所致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少[6]。还有学者研究发现, 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95.00%,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7.5%, 说明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均有效, 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 两者差异显著, 奥硝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7]。
总之, 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上, 奥硝唑较甲硝唑疗效更为确切, 治愈率更高, 安全性更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慧芳, 龚培力, 周际安, 等.奥硝唑片治疗急性厌氧菌感染性疾病及阴道毛滴虫病的临床试验[J].中国新药杂志, 2011, 10 (11) :833-836.
[2] 刘宏伟, 蔡压西, 毕世墚, 等.奥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双盲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8, 24 (3) :195-198.
[3] 丑莉莉, 袁捷.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12) :4805-4806.
[4] 国玉芝, 宋艳佳, 苗洪志, 等.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 2009, 31 (9) :37-38.
[5] 甄莉霞.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49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4) :68-69.
[6] 司延斌, 夏柳, 龚培力, 等.国产奥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 2009, 15 (4) :294-297.
奥硝唑胶囊 第7篇
关键词:滴虫性阴道炎,替硝唑,奥硝唑
据研究报道, 滴虫性阴道炎疾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且呈上升趋势[1,2], 其发病机制是由毛滴虫引起。毛滴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肠道和口腔等部位, 其中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内引起的炎症反应即为滴虫性阴道炎, 主要导致患者出现白带异常、瘙痒、性交痛等症状, 严重降低了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3,4,5];该病还可通过性接触而传染, 因此是我单位重点监控和治疗的疾病病种之一。该研究中, 笔者比较了替硝唑与奥硝唑药物对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我单位门诊中接收的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对比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对照组40例, 年龄22~56岁, 中位数年龄39岁, 已婚患者36例, 未婚患者4例;研究组40例患者, 年龄20~55岁, 中位数年龄38岁, 已婚患者38例, 未婚患者2例。经统计学分析可知, 滴虫性阴道炎疾病的好发人群是已婚妇女。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硝唑 (湖北恒安制药公司) 药物治疗, 首次服用该药时的剂量为1000 mg, 服用一段时间后剂量改为500 mg, 每天服用2次, 持续10 d。研究组患者则选用奥硝唑药物治疗, 奥硝唑 (南京圣和药业) 的服用剂量及方法与替硝唑相同。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 禁止性生活。两组患者均服用不同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
显效:白带异常、瘙痒、性交痛等症状消失,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滴虫大量减少或消失;有效:相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滴虫镜检时发现其数量降低;无效:患者的症状未见好转, 镜检时仍然可见大量毛滴虫。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经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选用替硝唑药物治疗, 研究组患者则选用奥硝唑药物治疗, 一段时间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得出, 研究组患者经奥硝唑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的病情好转率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72.5%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症状。结果得出, 研究组患者经奥硝唑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显著低于对照组32.5%,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滴虫性阴道炎疾病是我单位门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总结滴虫性阴道炎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我单位工作人员对此种疾病类型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多数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患病初期无症状, 患者多伴有白带异常、瘙痒等症状, 且不适的感觉可能持续1周或几个月, 也可能因月经或怀孕而明显好转, 因此易被忽视;检查患者阴道时可见阴道黏膜发炎、呈鲜红色、上覆斑片状假膜, 常伴泡沫样分泌物等, 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少数有灼热感;白带增多变黄绿色。偶可发生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或腹痛、腹泻、黏液便或龋齿等症状[6]。我单位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疾病的主要药物是替硝唑和奥硝唑[7]。替硝唑属于硝基咪唑类药物, 对原虫 (溶组织阿米巴、阴道滴虫等) 和厌氧菌有良好活性。替硝唑药物进入机体后可抑制阴道滴虫病原体DNA的合成, 同时还可以快速进入细胞内杀死致病微生物, 进而起到消除炎症的作用[8]。奥硝唑是新一代的硝基咪唑类药物, 适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O2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奥硝唑与替硝唑比较时, 该药物容易经胃肠道吸收, 药物半衰期长且药力较强。
该研究结果表明, 奥硝唑治疗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显著优于替硝唑治疗组患者, 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硝唑治疗组, 故奥硝唑对于滴虫性阴道炎疾病的治疗效果优于替硝唑。
参考文献
[1]岳占英.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34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3, 5 (6) :71.
[2]陆海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3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1 (2) :49.
[3]杨润乾.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 2015, 2 (3) :102.
[4]孙霞.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23) :2573.
[5]姜素芳.口服奥硝唑与替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J].海峡药学, 2012, 5 (24) :148.
[6]乐莲辉.替硝哇和奥硝哇在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3) :563.
[7]洪伟.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9) :4400.
奥硝唑胶囊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弋阳县中医院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74例,患者表现出阴道瘙痒,白带增多,颜色发黄有异味,经过分泌物检查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排除药物过敏和其他细菌感染的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1.8±1.3)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2.1±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均用高锰酸钾稀释液洗外阴部位。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宁夏启元国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4020179)治疗,0.2g/次,4次/d,连续用药1周。观察组给予奥硝唑(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77)治疗,0.5g/次,2次/d,连续用药1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包括脓性或泡沫样白带、尿频、尿痛、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局部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白介素13(IL-1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评价标准[1]治愈:患者的白带消失,外阴瘙痒消失,分析检查无滴虫;显效:患者的白带明显减少,外阴瘙痒症状减轻,阴道滴虫减少50%以上;有效:患者的白带和外阴瘙痒症状稍减轻,滴虫数减少在50%以下;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滴虫数没有改变。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脓性或泡沫样白带、尿频、尿痛、外阴瘙痒、阴道充血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脓性或泡沫样白带、尿频、尿痛、外阴瘙痒、阴道充血症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细胞因子IL-2、IL-8、IL-13水平及治疗后IL-2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L-2、IL-8、IL-13水平及治疗后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IL-2=白介素2,IL-8=白介素8,IL-13=白介素1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中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患者1例,头痛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2/37);对照组中发生胃肠道反应患者3例,头痛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5/3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是阴道毛滴虫将阴道内的糖原消耗,使阴道的自净防御功能被破坏,继而引发细菌感染[2]。病情延误与发展后容易引起盆腔炎造成不孕不育的不良并发症。因此,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及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一般会有非特异性炎症出现,造成毛细血管充血,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阴道瘙痒、阴道隐血和白带异常增多有异味等症状,出现异常表现后及时诊治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3]。临床中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常用药物为甲硝唑,甲硝唑具有广谱性的抗厌氧菌和原虫的作用,可以杀灭原虫,对滴虫的杀灭性较好,但是在临床长时间的应用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耐药性,临床疗效下降,甲硝唑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口中容易出现金属味道,致使患者治疗顺应性低,患者在中途停药也是导致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效果下降的原因之一。而奥硝唑是在甲硝唑后的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起效快,t1/2较长,不良反应少[4]。奥硝唑在肝脏内代谢,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具有较强细胞毒性作用的原型药物和代谢之后细胞毒性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二者共同作用在厌氧菌和阿米巴虫等病原菌上,导致毛滴虫等寄生虫和病原菌的DNA受到破坏,DNA的螺旋结构和转录过程受到破坏和干扰,起到一定的抗菌和杀灭病原虫的作用[5]。奥硝唑的耐药性较低,在使用中的不良反应较少,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奥硝唑相对于甲硝唑的优势在于:(1)疗效好,起效快,临床应用时间短,对大多数厌氧菌都具有很强的作用;(2)与甲硝唑相比t1/2长,奥硝唑具有14h以上的血浆清除t[6]1/2;(3)奥硝唑用药方便,每日服用两次即可,而甲硝唑每日要服用三次;(4)不良反应少,患者更易耐受。阴道局部黏膜免疫系统在微生物及病毒侵染过程中被激活,在淋巴细胞与多种非淋巴细胞作用下产生炎性递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7]。相关研究显示,阴道分泌物中的IL-2、IILL--88、、IILL--1133水水平平在在滴滴虫虫性性阴阴道道炎炎患患者者中中均均有有明明显显升升高高,白带带减减少少、、尿尿频频、、尿尿痛痛、、外外阴阴瘙瘙痒痒等等外外在在症症状状与与IILL--22、、IILL-8、IL-13的升高有关[8]。由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杀伤力起到增强作用,机体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可通过IL-2水平直接反映出来[9]。IL-8是趋化因子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IL-8的增加可进一步加重阴道局部炎症。由活化的Th2细胞分泌的IL-13对促炎因子的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淋巴B细胞增殖、分化起到诱导作用,并可促进B细胞分泌免疫蛋白,介导体液免疫[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脓性或泡沫样白带、尿频、尿痛、外阴瘙痒、阴道充血症状少于对照组,IL-8、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提示与甲硝唑相比,奥硝唑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因子IL-8、IL-13等产生,防止炎性反应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改善对机体及阴道的微环境,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高于甲硝唑,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小华,李邹金,刘中华,等.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98例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4):97-98.
[2]苏亚芳.3种方法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16):49.
[3]丑莉莉,袁捷.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2):4805-4806.
[4]金月芳,倪振飞,陆容辉.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160.
[5]汤永玖,朱玉琴,虞和永.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5):427-429.
[6]牛义贵.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及细胞因子IL-2、IL-8和IL-13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75-6077.
[7]鲁文琴,周金年.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J].贵州医药,2010,34(12):1105-1106.
[8]潘晓.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7):151-153.
[9]Thurman AR,Doncel GF.Innate immunity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trichomonas vaginalis and bacterial vaginosis:relationship to HIV acquisition[J].Am J Reprod Immunol,2011,65(2):8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