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26
1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精选6篇)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第1篇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传染源犬的管理

(一)犬的管理和驱虫1.登记管理: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对流行区的所有家(牧)犬应进行登记,并以村为单位对无主犬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犬的性别、年龄、毛色、每次驱虫的日期等。2.犬驱虫:采用吡喹酮(规格:0.2g/片)对所有犬进行药物驱虫。每犬每次1―2片(体重大于15kg的犬每次2片)。3.投药频率与方法:每月定期驱虫1次。将药物包被在犬能够吞食的饵料中,给犬喂食。确认犬吞服后在犬驱虫登记卡上进行记录。4.驱虫后的犬粪处理:犬驱虫后5天内,收集犬粪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防止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5.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犬的数量,有条件的地区捕杀无主犬。

(二)犬感染情况的调查1.抽样方法:每年4―5月份,在每个流行乡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每个村根据犬驱虫登记卡,抽取20户养犬户,每户取1份犬粪样,共20份,不足20份者在临近村补足。2.检测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以下简称粪抗原),计算粪抗原阳性率。3.统计指标:粪抗原阳性率=阳性数/检查粪样数×100%。

三、家畜的管理

(一)牲畜屠宰管理1.屠宰场的管理对病变脏器实施无害化处理(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严禁出售;严禁在屠宰场内养犬,并防止犬进入屠宰常2.家庭和个体屠宰的管理在目前尚不具备定点屠宰条件的地区,要教育和引导群众不用未经处理的病变脏器喂犬,可将病变脏器煮沸40分钟后喂犬,也可对病变脏器焚烧或深埋。

(二)家畜感染情况的调查1.调查方法:在以羊为主要畜种的流行县,每县每年在屠宰场检查羊数不少于500只;在以牦牛为主要畜种的流行县,每县每年在屠宰场检查牦牛数不少于300头。分别记录羊或牦牛的齿龄和所在乡名。2.检查方法:检查每叶肝、肺的表面,触摸脏器实质内有无囊状物或硬结,对发现的囊状物或硬结进行剖检和鉴别,记录棘球蚴囊的数量,计算感染率。3.统计指标:羊(或牦牛)感染率=棘球绦虫感染羊(或牦牛)数/检查数×100%。

四、健康教育

(一)宣传对象和主要内容1.对各级干部和宗教人士重点宣传包虫病的危害、防治知识和应采取的防控措施。2.对中小学生重点宣传包虫病基本防治知识,养成饭前洗手、不玩狗的良好卫生习惯。3.对屠宰人员重点宣传不用病变脏器喂狗和对病变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基本防治知识。4.对农牧民重点宣传定期给犬喂药驱虫、不用生的病变脏器喂犬、主动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等基本防治知识。

(二)方式和方法1.宣教语言通俗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通俗易懂,使群众易于接受和记忆。在少数民族地区注意使用民族语言和文字进行宣传。2.宣教媒介多样化。通过电视、广播、包虫病科普录像、小型展览、宣传画、宣传册、病畜包虫病感染脏器标本等,传播包虫病防治知识。3.宣传方式多样化。通过教师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宣讲员在社区举办讲座,动员宗教人士在宗教活动中传播防治知识发布单位:卫生部办公厅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67号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5日生效日期:2007年04月05日,组织流动宣传车以及与包虫病病人座谈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结合开展人群包虫病检查、治疗工作和犬的驱虫管理等防治活动,使包虫病防治知识深入每个家庭和个人。

五、病人的发现、治疗和儿童感染情况监测

(一)病人的发现1.查病范围和覆盖率:在开展病人线索调查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在5年内完成辖区内所有流行乡的调查,行政村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以行政村为单位人口覆盖率应达到60%以上。2.检查方法: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采用B超影像学检查,对疑似者采用血清学方法辅助诊断,计算患病率。3.统计指标:患病率=(临床诊断病例数+确诊病例数)/检查人数×100%。

(二)疫情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采用网络直报或传染病报告卡对发现的所有确诊、临床诊断和疑似包虫病病例进行报告。

(三)病人治疗1.药物治疗:详见附件《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2.手术治疗:对符合手术指征并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另行制定。

(四)儿童感染情况监测1.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个流行乡每两年调查1所小学全部12岁以下的学生。2.检测方法:采集指尖、耳垂或静脉血样,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棘球蚴抗体。检测方法和试剂应相对固定。3.统计指标:人群血清学阳性率=阳性人数/检查人数×100%。附件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试行)

一、包虫病的诊断

(一)诊断标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有在流行区居注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2.B超扫描、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或发现占位性病变并查出包虫病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或病原学检查发现棘球蚴囊壁、子囊、原头节或头钩等。3.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肝、肺等器官的占位性疾玻

(二)分型1.囊型包虫病的B超影像学分型(1)囊型病灶(CL型):囊壁不清晰,含回声均匀内容物,一般呈圆型或椭圆型。(2)单囊型(Ⅰ型):棘球蚴囊内充满水样囊液,呈现圆形或卵圆形的液性暗区。由于棘球蚴囊壁与肝组织的密度差别较大,故呈现界限分明的囊壁。本病的特异性影像为其内、外囊壁间有潜在的间隙界面,可出现“双壁征”。B超检测棘球蚴囊后壁呈明显增强效应,用探头震动囊肿时,在暗区内可见浮动的小光点,称为“囊沙”影像特征。(3)多子囊型(Ⅱ型):在母囊暗区内可呈现多个较小的球形暗影及光环,形成“囊中囊”特征性影像。B超检测显示花瓣形分隔的“车轮征”或者“蜂房征”。(4)内囊破裂型(Ⅲ型):内囊破裂后,囊液进入内、外囊壁间,出现“套囊征”;若部分囊壁由外囊壁脱落,则显示“天幕征”,继之囊壁塌瘪,收缩内陷,卷曲皱折,漂游于囊液中,出现“飘带征”。(5)实变型(Ⅳ型):棘球蚴囊逐渐退化衰亡,囊液吸收,囊壁折叠收缩,继之坏死溶解呈干酪样变,B超检查显示密度强弱相间的“脑回征”。(6)钙化型(Ⅴ型):包虫病病程长,其外囊肥厚粗糙并有钙盐沉着,甚至完全钙化。B超显示棘球蚴囊密度增高而不均匀,囊壁呈絮状肥厚,并伴宽大声影及侧壁声影。2.肝泡型包虫病分型分型内容病变程度原发病灶P0肝脏无可见病灶P1周围病灶,无血管和胆道累及P2中央病灶,局限在半肝内,有血管和胆道累及有无黄疸P3中央病灶侵及左右肝脏,并有肝门部血管和胆道累及P4任何肝脏病灶伴有肝血管和胆道扩张邻近器官累及情况N0无邻近器官、组织累及N1有邻近器官、组织累及转移病灶M0无远处转移M1单个病灶远处转移

(三)鉴别诊断1.肝囊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鉴别病种影像学检查包虫病免疫学检查血常规检查临床表现肝囊型包虫病双层壁、多子囊、内囊塌陷、囊壁钙化阳性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局部占位、压迫症状或破裂症状,可有过敏反应肝囊肿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征阴性-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细菌性肝脓肿无棘球蚴囊特征性影像阴性白细胞数明显升高;高热、寒战、肝区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右侧肾盂积水和胆囊积液无棘球蚴囊特征影像阴性-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2.肝泡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鉴别病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包虫病免疫学发布单位:卫生部办公厅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67号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5日生效日期:2007年04月05日检查血液检查肝泡型包虫病肝区不适,病程较长,晚期可出现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症病灶周边为“贫血供区”,形态不规则,病灶的实变区和液化区并存,室腔壁高回声或“地图征”阳性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肝癌多有肝炎病史,病变发展速度快,病程相对短病灶周边多为“富血供区”阴性甲胎蛋白升高,肿瘤相关标记物阳性肝囊肿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征阴性-

二、药物治疗

(一)治疗对象适用于无禁忌症的肝囊型包虫病Ⅰ-Ⅲ型、多器官包虫并肝外包虫病患者和不宜采取外科手术根治的泡型包虫病人。

(二)服药方法1.阿苯达唑片剂(规格:200mg/片),每人每天15mg/kg体重,根据体重测算药量,早晚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6-12个月或以上。2.阿苯达唑乳剂(规格:12.5mg/ml),每人每天0.8ml/kg体重,14岁以下儿童每天1.0ml/kg体重,早晚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6-12个月。

(三)禁忌症及注意事项1.妊娠期间和哺乳期的妇女、2岁以下儿童、有蛋白尿、化脓性皮炎及各种急性疾病患者禁用。2.有肝、肾、心或造血系统疾并胃溃疡病史者和HIV感染者,应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3.有结核病的包虫病患者,应参照结核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愈后再进行包虫病治疗。4.服药期间应避免妊娠。

(四)疗效判定以B超影像为主,对腹部各脏器及腹腔包虫病进行疗效判定。1.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且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1)囊型包虫病:包囊消失;囊壁完全钙化;囊内容物实变。(2)泡型包虫病:病灶消失;病灶完全钙化。2.有效(1)囊型包虫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且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囊直径缩小2cm以上;内囊分离征象;囊内容物中回声增强,光点增强增多。(2)泡型包虫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或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病灶缩小;病灶未增大,回声增强。3.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缓解,且B超检查显示病灶无任何变化或进行性增大。

(五)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1.分级(1)轻度:服药初期有轻度头痛、头晕、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皮肤搔痒、肝区针刺样疼痛。(2)中度:除上述反应程度加重外,出现呕吐、进食量明显减少。(3)重度:除前述症状外,出现明显脱发、贫血、浮肿、黄疸等;实验室检查出现胆红素明显升高,白蛋白降低,白细胞明显减少,有时出现蛋白尿和肌酐升高。2.处理(1)轻度反应者一般不需处理,可继续服药观察。(2)中度反应者应暂停服药,并建议到县级以上医院确认,做血、尿常规、肝和肾功能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3)重度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必要时送县级以上医院处理。

三、督导服药和复查

(一)督导服药药物治疗开始后半个月必须进行一次调查,登记用药后的反应情况,对有不良反应者按照轻、中、重分级进行相应处理。

(二)复查对继续治疗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评价疗效,并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四、停药条件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应停止服药。

(一)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

(二)用药后出现重度不良反应者。

(三)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者。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第2篇

项目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了配合好我县卫生防疫防治工作,充分发挥水利资源在包虫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做好农牧民群众健康饮水工程,阻断包虫病的水源传播途径,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特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在国家、自治区及地委、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卫生疾控部门的指导,充分调动水利资源,完善水利措施保障,积极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提高防治管控水平。

二、工作目标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包虫病防治管理工作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加强农牧民群众健康教育为基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为目标,加大我县基层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农牧民饮水工程和区域水源保护工作,确保用水安全,发挥好水利资源在包虫病防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工作措施 包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传播,宿主可通过饮食被绦虫虫卵污染的水源(食物),在体内发育成囊型幼虫而感染。其中,水源被包虫虫卵污染而使宿主被感染是很常见的感染方式之一。被绦虫虫卵所污染的水源一般来自于感染包虫病的牲畜粪便,这些排出的粪便污染土壤、草地、水源等,人若误食被污染的水源和食品以及牛、羊在吃草时食入草或饮入被污染的水,这些虫卵就会钻入体内,在人和家畜的脏器中发育成包虫囊肿而发病。因此,控制好引用水源,做好引用水源防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做好饮用水源管理工作,是阻断包虫病水传播途径的有力保证。对所在村落选派专门人员负责水源监管工作,做到管理有台账、有报告;对选好址的饮用水源,做好水源防护工作,建立相应硬化措施,对饮用水源加盖保护;提倡科学放牧,倡导农牧民群众放牧远离保护区域的水源,防止牲畜粪便污染,亦是阻断包虫病水传播途径的有力措施。

(二)、强化饮水卫生知识宣教,是阻断包虫病水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以提倡农牧民群众“勤洗手、不喝生水”为重点,广泛宣传包虫病水传播途径的防治知识,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开展饮水质量检测工作,是预防包虫病感染、保障人群健康的重要措施。以月报、季度报、半年报及年报的方式,加强对饮用水质量的检测工作,按时到点取水标本递交有关检测部门,定期检测农牧民群众饮水质量,保证饮水安全。

(四)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全力应对包虫病防治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卫生疾控部门的技术指导,加强与农牧、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充分调动各乡(镇)、村居的积极性,做好牲畜管控,以及利用国家对包虫病管控防治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做到上下一心,全面展开各项防治措施。

四、宣传到位

牛焦虫病的防治技术 第3篇

1 流行病学

牛泰勒虫病的主要传播者为残缘璃眼蜱, 主要寄生牛体, 这种蜱主要在牛圈内生活。由于气候的变化及牛只买卖调运等原因, 本病发生的地区性、季节性已不十分明显。但在我国北方多在4~9月份发生, 以6~9月份最严重。本病多发生于1~3岁牛只, 成年牛发病较少, 外购牛的发病率高于本地牛, 奶牛发病率高于黄牛。感染过焦虫的牛可对同种虫体产生带虫免疫, 时间可达1年以上, 但不同焦虫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现象。

2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高热稽留感染泰勒焦虫的病牛, 表现体温升高至40~42℃, 呈稽留热型。病牛精神沉郁, 脉搏加快, 呼吸急促, 肺泡音粗粝, 肠蠕动音弱, 反刍弛缓, 便秘或下痢, 可视粘膜初期充血, 继而苍白、轻度黄染, 有小出血点。体表淋巴结肿大, 有痛感, 特别是肩前、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为明显。红细胞计数在300万/m3。主要病变是全身性出血, 第四胃粘膜有溃疡斑, 以肝、脾、淋巴结高度肿胀为特征。

3 病理变化

病牛死后解剖, 尸体消瘦, 尸僵明显, 可视粘膜贫血、黄疸, 血液稀薄如水, 凝固不全;心软化, 心肌有少量出血点;脾脏稍肿大, 表面有出血点。有些病牛死后脾脏破裂, 脾髓色暗。肝肿大、发黄, 胆囊扩张, 胆汁浓稠且色暗, 膀胱内充满大量血红蛋白尿, 真胃及大小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及溢血小点, 明显病变为心胞外、肾脏内外、胸腔壁上、大小肠之间均布满黄色 (或无色透明) 果胨样、胶样渗出物, 病情越严重渗出物越多。

4 诊断

4.1 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

首先要作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当地气候环境、自然条件、饲养方式等;然后调查蜱的种类, 通过蜱的种类调查可以推断出可能存在的病原。根据患畜的表现进行临床诊断, 虽准确性不高, 但在基层有其实用意义。必要时可用抗焦虫药物 (如贝尼尔等) 进行治疗性试验, 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血涂片检查。

4.2 直接镜检

无菌采患牛耳静脉血抹片, 姬姆萨染色, 镜检, 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 红血球内有环形、逗点形、杆状形虫体, 一个红血球内有虫体1~4个, 染虫率达70%以上。这是最主要、最准确的诊断方法。诊断时, 病原体的形态鉴别非常重要, 要仔细观察虫体的大小、所处位置、排列、染色团块在虫体中的位置和数目以及各种形态的虫体数量比, 特别应注意某种虫体所具有特异性构造 (典型虫体) , 这一特征是诊断某种焦虫必不可少的依据。如牛瑟氏泰勒焦虫特点:虫体呈杆状、竹芽状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特点: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 多位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部, 双梨子型虫体以其尖端相连呈钝角。

4.3 血清学诊断

许多免疫学方法均可诊断梨形虫病, 如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 其中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供常规使用, 主要用于染虫率较低的带虫牛的检疫和疫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补体结合反应诊断环形泰勒虫病,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瑟氏泰勒虫病, 其敏感性、特异性良好, 可用于口岸检疫、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断。

5 治疗措施

目前无特效药物, 治疗该病的时间非常关键, 对发病牛应做到早确诊、早治疗。除用一些抗焦虫药外, 同时加强护理, 治疗时应辅以健胃、强心、补液等对症治疗, 并给与良好的生活环境, 对康复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5.1 贝尼尔

又名血虫净、三氮眯, 是治疗血液内原虫的有效药物, 按7mg/kg.bw, 用蒸馏水配成7%的水溶液, 做分点深部肌肉注射。有的牛用药后可出现轻微的副反应, 表现为嗜睡症状, 可较快恢复, 1次/d, 连用4d为一个疗程。发病较严重的可采用5~7mg/kg.bw配成1%溶液静脉缓慢注入。1次/d, 连用2~3d为一个疗程

5.2 黄色素

又名锥黄素, 按3~4mg/kg.bw, 配成0.5%~1%水溶液, 静脉注射, 注射时速度要慢, 以防漏到血管外引起组织发炎坏死。注射后有光敏现象, 不可接受强光照射, 以免灼伤。必要时24~48h后重复注射一次。

5.3 血虫敌注射液

药名为复方盐酸吖啶黄注射液。按0.08~0.16mL/kg.bw, 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24h给药1次, 连用3d。

应尽量做到早确诊早治疗, 针对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除使用抗焦虫药物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强心、补液、调理胃肠及输血等, 并加强饲养管理。要从患畜实际出发, 病急治标、病缓治本, 标本兼治。

6 防控措施

6.1 灭蜱

消灭牛体上幼蜱:在2~3月份用0.05%蝇毒磷或0.5%敌百虫溶液喷洒牛体, 隔7~15d再进行1次;也可肌肉注射或口服伊维菌素与阿维菌素。在10~11月份用0.2%~0.5%敌百虫水溶液喷洒圈舍的墙壁、牛栏和砖缝, 消灭环境中的幼蜱。

6.2 疫苗预防

应用牛焦虫疫苗 (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干苗) 在每年3~4月份进行预防接种, 尽量避免给发烧病畜、孕畜和弱畜进行免疫注射。疫苗注射后21d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1年。

6.3 药物预防

在焦虫病流行季节, 西药可用黄色素、贝尼尔等药物按预防量进行预防注射;中药可用茵陈100g、苦参120g、常山80g为1剂, 每头牛1剂, 开水灌服。

6.4 加强饲养管理

按牛的品种、性别、年龄、强弱、生理状态等饲养。牛舍要光线充足, 通风良好, 冬能保暖, 夏能防暑, 排水通畅。根据牛不同生理状态供给充足的青、粗饲料, 合理搭配精料, 补给矿物质饲料及添加剂。搞好环境卫生, 定期进行消毒。

6.5 病死畜的处理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第4篇

摘 要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羊脑和脊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不仅容易引起羊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症状,严重时还会直接引起羊只死亡,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寄生虫病。羊只感染该病后会出现食欲下降、反应迟钝、沉郁不动等临床症状,确诊后通过手术治疗大部分可治愈。临床经验表明,93%的感染羊只经过手术治疗可逐渐恢复健康,但术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且避免损伤血管。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病原;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72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不仅分布范围广泛,而且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传染一旦扩散开来将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鉴于此,笔者根据长期工作经验,在借鉴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防止措施等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1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及病理学特点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是多头绦虫,该病主要寄生在动物的大脑和脊髓中,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寄生虫病,动物感染后可出现神经机能障碍。报道显示,该病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地方性流行性[1]。多头绦虫属于带形科,体长400~600 mm,全身由200余节片组成,形似瓜子。成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一昼夜即可产卵数十万个,对环境危害极大,而且这种寄生虫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在土壤中可生存数年之久,即使在-10 ℃的环境中也能生存150 d,只有当温度超过70 ℃时才能完全杀死。

羊、牛、马等是最常见的宿主,人在误食虫卵后也会出现失语、癫痫等脑部疾病。绵羊是多头绦虫最主要的宿主,其虫卵和孕节片可经宿主粪便排出,污染草地,如果其他动物吞食了含有虫卵的粪便或者草地就会被感染,进入动物体内的虫卵会随着血液进入大脑和脊髓,经过长达2个月的成长变化会逐渐引起病变。对病死羊只进行剖检可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该病病理学特点,解剖急性期病死羊只可发现病原体在脑膜中移动所留下的痕迹,在脊髓、脑等不同部位可发现多头蚴,邻近感染部位的颅骨骨质非常松软,厚度变薄,表面有隆起,周围可见钙化的多头蚴[2-3]。

2 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

羊脑包虫病的发病部位集中在羊脑和脊髓,可引发脑膜炎、脑炎等,养只一旦被感染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流涎、精神沉郁等症状,其中最具特异性的征象是转圈运动,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神经症状。在放牧时节,如果患病羊只掉队就会逐渐消瘦直至衰竭而亡。

在发病前,病羊会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如体温骤然升高、呼吸急促等,如果突然出现回旋、退后等异常运动则提示有患病的可能。发病后期,虫卵在动物体内经过2~3个月的发育成长逐渐成熟,病羊也经历了一个慢性病变过程,其症状表现随虫卵的寄生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4]。一是病原体寄生在脑部某一侧病羊就会用头抵住被感染的部位,并向某一側作转圈运动,而且未被感染的一侧常常会失明;二是如果病原体寄生在脑的额叶病羊头部就会抵于胸前,向某一方向作直线运动,且高抬前肢向前方冲撞,遇到障碍物后会立即静立不动;三是如果病原体寄生在小脑病羊就会呈现蹒跚步态,容易受到惊吓,体型日益消瘦,严重时还会直接衰竭而亡;四是如果病原体寄生在脑后侧,病羊就会卧地不起或者行走后退;五是如果病原体寄生在脊髓病羊会表现出明显的步态不稳,而且在转弯时尤其显著,此外还有可能出现小便失禁或者后肢麻痹等症状。

3 羊脑包虫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3.1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群防意识

羊脑包虫病的扩散传播直接影响着农牧民群众,其防治效果更是关系到牧民的财产能否得到妥善的保护。该病的防治首先要对农牧民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使其掌握羊脑包虫病的传染特点、发病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杜绝随意丢弃动物尸体的行为。此外,要向广大群众介绍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交叉感染常识,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羊脑包虫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地区可疑借助动物疫情普查机会掌握本区的动物感染情况,结合羊脑包虫病传染特点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绘制高发、潜在发病区域分布图,在相关区域加强布控严密监测疫情变化。

3.2 实施科学合理的救治

对于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羊需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奥芬达唑、吡喹酮等药物对于早期感染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对中后期感染治愈率较低,临床上不建议采用单一药物治疗以免产生耐药性,对于典型病例需要尽早开展手术。在确定病羊后需要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治疗。一是准确判断寄生部位。判断寄生部位是开展后续救治工作的重要前提,也直接关系到手术能否成功。二是确定手术方法。确定寄生部位后需要合理有序地开展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是用套管针吸出寄生部位的囊蚴,这个方法虽然能够彻底清除囊蚴,但是手术创面大,术中失血量较大,再次感染概率也较高,因此建议使用杀虫法。术前准备镊子、羊毛剪和三棱针注射器等手术工具和结晶磺胺、精制敌百虫液、碘酒等药品。手术开始先在出现骨软化的寄生部位开一个“十”字形的切口,用三棱针钻一个深度约1 cm的小孔,拔出三棱针用注射器抽取囊液,更换注射器后注入适量的精制百虫液,术后止血、消毒、包扎,术后2 d病羊即可完全恢复。

3.3 制定完善的防控管理制度

畜牧区尤其是牧羊区应当严格实施兽医岗位责任制,逐户登记辖区内的饲养人员、饲养数量等,将羊群和狗的病害防治纳入日常工作中。每月上门为狗驱虫1次,对饲养人员开展教育,叮嘱其妥善处置狗及羊群排出的粪便,避免疾病扩散或污染环境。如果辖区内出现病羊需要交由兽医站进行集中管理和治疗,在第一时间进行无害化处理。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每年的夏季和10月中旬都需要对羊群驱虫2~3次,对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严格检查,在检疫过程中需要做到“一看二捏三查”。“看”是指察看羊只的日常表现和异常征兆,如果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可疑迹象需要引起注意;“捏”是指捏羊只的骨头判断有无软化情况;“查”指通过检查羊只脑组织变化来判断是否感染。无病预防原则是一种先进的动物疫情防控思想,主要指在感染或发病前期开展预防性驱虫,由于农牧区的生态环境比较复杂,无法准确判断自然环境中是否存在羊脑包虫病病原体,因此在羊出生后3个月内就要开展预防性驱虫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对动物自身和其他动物造成危害,减少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4 结语

只有掌握羊脑包虫病的病原学基础、临床症状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保护动物不受传染病侵害,维护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远,刘全,方维焕,等.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4(7):1205-1224.

[2]任利斌.羊脑包虫的腐殖质临床诊治体会[J].农技服务,2014(6):179.

[3]拉巴次旦.浅谈西藏日喀则地区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J].西藏科技,2013(12):64-66.

[4]左清,丁勇,孙燕,等.羊脑包虫与羊李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J].中国畜禽种业,2014(12):99.

梭坡小学包虫病防治实施方案 第5篇

为进一步做好包虫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对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我防病能力,现依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与目标:

(一)任务

通过广播、板报、健康课、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包虫病的现状、危害、防治及预防知识,并通过教师---学生—家长这条传播链,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包虫病健康教育,并学会科学预防。

2.使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的卫生与教学条件,加强对地方病的预防与治疗。

3.提高学生自觉参与防治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4.动员学生家长主动配合学校进行包虫病防治工作。

(二)目标人群

目标人群为全体学生、学校教师和家长。

(三)预期目标

通过宣传教育,使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和家长均达到 90%以上。

一、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光全

副组长:拉布格西 刘金凤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部门职责

1.教务处:负责宣传、督导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

2.少先队:配合教务处开展各项工作,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普及预防包虫病知识。

3.班主任:积极开展包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具体内容安排

1.制定学校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2.教务处、各班主任等按学校要求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3做好包虫病授课教案、学生上课。

四、具体工作:

(1)、上好包虫病健康教育课。经我校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包虫病健康教育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教师为各班健康老师,授课时数安排为每周一节,要求授课教师要有教案,认真上课。

(2)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知识竞赛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形式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学生回去后向大家宣传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包虫病有关预防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老师——学生——家长——村民这一有效的传播链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

(一)认真落实卫生防疫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学校卫生防疫责任意识,制定卫生防疫责任制度,不断完善学校卫生防疫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发现疫情要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报告,要加强同卫生部门的联系,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

(二)加强卫生环境整治,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1)学校在硬件上,争取做到校舍、采光、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用水等均达到国家标准。

(2)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

(3)组织做好厕所消毒、垃圾无害处理等工作。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第6篇

方 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乡包虫病防治工作,根据《张家川县关于印发2013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重兵防治项目实施方案》通知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完善宣传教育,法制管理,监督、监测及医疗服务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二、工作措施

1、采取健康教育、病人治疗、对犬进行药物驱虫,加强牲畜屠宰管理等综合防治策略。

2、以提倡“勤洗手、不喝生水”为重点,广泛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不用未经有效处理的染病动物内脏喂犬的习惯。

3、积极开展病人筛查和治疗工作,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在包虫病重点流行地区加强对犬的管理,定期给犬驱虫,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无主犬,控制犬的数量。

4、加强对牛、羊等家畜屠宰的管理,提倡集中屠宰,加强卫生检疫,对染病动物内脏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工作目标

1、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健康教育覆盖到村,提高牧民对包虫病及其危害性的知晓率,逐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开展针对传染源犬的管理和驱虫,使犬驱虫覆盖率达到85%以上,使家犬感染率与项目启动前之比下降60%以上,有效控制传染源。

3、对主动就医人群进行B超检查,对发现的包虫病确诊病人给予免费药物治疗,全程治疗率达到80%以上。

4、对防治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能独立开展各项防治工作。

四、工作步骤

1、健康教育。对流行区牧民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疫区牧民对包虫病危害及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普及包虫病的防治知识。在汽车站、主要路段、街头、家畜屠宰场设立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栏,并放置宣传材料。乡镇、村委会及牧区要设立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专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每个村至少有5条包虫病知识固定标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进行广泛宣传,在广播、电视上开设预防包虫病健康教育专栏,开展形式多样的包虫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广泛开展包虫病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在宗教场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中小学校要开展预防包虫病健康教育课程。

2、犬及家畜的监测管理工作。

(1)建立家犬登记管理制度。对全乡的家犬进行登记造册,无主犬以村为单位进行登记。建立规范的犬驱虫登记 制度,实行犬驱虫登记卡,对乡(镇)所有犬每月1次,共12次的定期药物驱虫工作。

(2)开展家犬及家畜感染情况的监测工作。根据乡(镇)犬驱虫登记记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

(3)加强对牛、羊家畜屠宰的管理,做好家畜登记工作,积极提倡集中屠宰,加强动物卫生检疫的监测,对染病动物内脏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驱虫后5天内的粪便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防止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

3、开展病人治疗工作。建立健全包虫病防治工作制度,对所发现的病人根据甘肃省《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的要求,符合药物治疗标准的进行免费药物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